1. 萊茵河在哪裡
翻開歐洲地圖,萊茵河就像一條藍色的大動脈,橫貫中西歐遼闊的大地。它全長1360千米,流域面積為22.4萬平方千米,是歐洲重要的國際河流,也是世界上貨運最繁忙的內河航道。
萊茵河發源於瑞士阿爾卑斯山聖哥達峰下,流經瑞士、列支敦斯登、奧地利、德國、法國、荷蘭6國,於鹿特丹港附近注入北海。從涓涓細流發端,萊茵河曲曲彎彎,逶迤向西北,先流入德國、奧地利、瑞士交界的博登湖,繼而折向西,在瑞士境內的沙夫豪森附近,形成落差達24米聞名遐邇的萊茵瀑布。每到夏季,這里水流湍急,霧氣騰騰,蔚為壯觀。萊茵河在瑞士的巴塞爾市流出瑞法邊界,進入德國境內,奔騰數百千米後,便抵達德國名城美茵茨市,從此萊茵河進入中段。從美茵茨至科隆,這段長約180千米的河道,迂迴曲折,兩岸峰巒起伏,名勝令人目不暇接,古跡使人留連忘返,德國歷史和文學上許許多多優美動人的故事、傳說,都是從這里隨著萊茵河水緩緩流向世界。這段河流有一個廣為盛傳的美妙名字,即「浪漫萊茵河」。
萊茵河沿岸,每一處景點都有它引以為自豪的東西:或歷史久遠;或風光綺麗;或盛產美酒;或為重要碼頭……遊人在這里可以領略到阿斯曼豪森獵堡的雄渾、巴哈拉赫小城的古樸、普法爾茨河心堡的奇特……
在德國的美茵茨,有一座突兀河口的米黃色的奇特塔樓,這就是赫赫有名的「鼠塔」。傳說昔日美茵茨市曾生活著一名叫哈托的主教,此人富有但生性吝嗇、歹毒。有一年鬧飢荒,他家囤萬擔糧卻捨不得拿出半點來救濟瀕於餓死的百姓,結果天怨人怒,就在鼠塔中被老鼠活活地咬死了。於今,鼠去樓空,但塔樓卻年復一年、日復一日地為過往船隻指引航向。在鼠塔對岸的山頂上,有一座高大醒目的巨型民族紀念碑,此碑是為紀念爭取民族自由、獨立的英雄而修建的。始建於1877年,它高出河面225米,碑高38米,其上的雕像高達10.5米。
萊茵河上的「洛累萊」天險是最具傳奇色彩的地方。萊茵河到這里寬僅120米,水深卻達27米,浪高旋渦多,彎大山高,過往船隻到這里忽似前去無路,大有一峰塞道,萬舟難行的感覺。因浪急水深,使許多過往船隻葬身河腹。過天險後,山回水轉,河道又豁然開闊了。大名鼎鼎的女妖岩,佇立岸邊,無言地觀望著過往如織的大小船隻。
萊茵河地處北緯45°~55°之間,受大西洋的影響,流域內大部分地方屬於溫帶海洋性氣候,年降水量在700~1000毫米,並且季節分配均勻。水量豐富而穩定,支流眾多,為航運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條件。在1360千米河道上,普通海輪可自河口上行到德國的科隆,5000噸重的駁船可行至中游的曼海姆,3000噸重的駁船隊可駛達瑞士北部的巴塞爾。縱貫歐洲的大水道「萊茵—美茵—多瑙運河」建成後,萊茵河的航運更加發達。
萊茵河流域經濟發達。河右岸的魯爾區,是德國最重要的工業基地,曼海姆、科隆等是德國重要的工業中心,沿岸的巴塞爾、斯特拉斯堡分別是瑞士、法國的工業中心;鹿特丹是荷蘭的工業中心。在這里,集中了鋼鐵、採煤、機械、化學、電力、汽車、軍火製造等多種工業部門,而大量的貨物運輸,大多由萊茵河來承擔。
萊茵河流經6國,其中瑞士、列支敦斯登、奧地利3國都是內陸國,萊茵河對它們的重要性自不待言。就是另外的3個臨海國,對萊茵河的依賴性也是很大的。法國腹地較深,東部沿河地區的貨物,可以通過萊茵河及與塞納河相通的運河運到西部地區。德國國土南北狹長,南貨北運,萊茵河發揮了很大作用。至於位於下游的荷蘭,更是得天獨厚,享盡實惠。
2. 大德意志之寶藏在哪裡
1944年底,當納粹德國在世界反法西斯武裝力量聯合攻擊下即將徹底崩潰前夕,希特勒已在考慮把德國政府的財產隱藏到安全地方去,有近1000輛卡車在負責轉移德國銀行的財產。這筆財產按當時的估價相當於3500億法郎。此外,還有一大批首飾、金條、寶石、稀世藝術珍品,以及納粹頭子們的私人財產,教會財產,從義大利、南斯拉夫、希臘和捷克等國猶太人身上掠奪來的財產等。這就是「大德意志之寶」,其總價值估計可達7000億法郎。這是在執行希特勒於1945年大決戰前夕下達的把當時還留在德國的所有財寶以「國家財產」名義隱藏起來的命令。
這批財寶有一部分已經找到和收回,其中主要是1945年5月隱藏在上奧斯一座鹽井底下的財寶,價值達100億法郎。隨後又找回了秘密警察頭子卡頓布倫納隱藏在奧斯克里加別墅花園里價值10億法郎的財產,以及1946年埋藏在薩爾茨堡的總主教府邸地窖里的赫爾穆特·馮·希梅爾子爵的財產。後來,在紐倫堡附近韋爾頓斯坦別墅的鋼筋水泥地窖里還找到了戈林元帥的部分私人財產:36隻大金燭台、一個銀浴缸、一批大畫家的名畫和極其罕見的白蘭地酒等。
1960年成了以色列人階下囚的、曾被紐倫堡國際法庭判處死刑的阿道爾夫·埃興曼,在布拉亞·阿爾默的高山牧場區就埋藏了價值190億法郎的財寶。人們在富斯施克城堡附近的一個谷倉里找到了1945年納粹黨衛隊頭子薩瓦德埋藏的兩只大箱子。在一個今天已成了屠宰場的混凝土地下室里,發現了當年納粹德國外交部長的一個藏有黃金、外幣和珍寶的小藏物處。
1946年的一天,有一個曾經參加隱藏財產行動的前中尉弗朗茲·戈德利奇透露說:「有一筆相當大的財寶埋藏在奧地利倫德附近。他說:「我知道此事,因為我參加了那次行動。有30隻貨物箱被俄國戰俘們埋藏了起來。不過,活幹完了之後,他們再也不會講話了,因為他們已經命歸黃泉!」
以後,又有幾十人為了尋找這些巨寶而死於非命。
1946年,兩名尋找藏寶者赫爾穆特·邁爾和路德維格·皮切爾帶著精確的平面圖走進了奧地利山區。可是不久,人們就發現了他們的屍體。在離兩具屍體不遠的地方,人們找到了幾處已經空空如也的埋藏財寶的秘密地點。這表明,被尋找的財寶已經被謹慎地轉移到其他地方埋藏起來了。1952年,有一個叫約瑟夫·馬泰的野營者,在里弗萊科普山區神秘地失蹤了,只有他的野營帳篷被遺棄在一片空曠的山谷里。1953年5月,在里弗萊科普山區還發現過另一具屍體和8個已經空空洞洞的藏寶處。
所有這些稀奇古怪的暗殺和失蹤事件明顯地表明,隱藏在奧地利阿爾卑斯山區的財寶是被一些秘密的突擊隊嚴密控制和守衛著。這肯定是一筆相當巨大的財寶,因為,人們從一個當年被美國人逮住的德國嫌疑犯身上,找到了一份有納粹德國黨衛隊將軍弗羅利奇正式批示和簽名的如下清單:66億瑞士法郎;99億美元;135噸金條;294顆鑽石和數萬件藝術品。
美國的武裝部隊和聯邦調查局一直在奧地利托普利茲湖區尋找著希特勒德國的藏寶,其中有一部分已經找到。1959年7月,德國技術人員帶著超聲波深測器和水下攝像機,在托普利茲湖下70米到80米深處的湖底確定了16隻貨物箱的位置。許多貨物箱已被打撈上來。人們在貨物箱里發現了偽造得和真的完全一樣的假英鎊。其價值達100億法郎。這批假英鎊出自當年被德國人關押在薩克森豪森集中營里的偽幣製造能手。當年,這批假英鎊是納粹德國用來擾亂盟國經濟的「伯恩哈特行動」的主要措施。
人們認為,海拔2000米的托普利茲湖裡至少沉放著20多隻密封箱,其中除已經找到的假英鎊外,還有首飾、黃金、人造寶石和樣機原始圖紙。有人認為,真正的金條埋藏在湖區假英鎊附近的地方。
也有人認為,「大德意志之寶」的主要財寶已經多次轉移,其主要藏寶處分散在山區,主要是在奧地利加施泰因、薩爾茨堡、薩爾茨卡梅爾克附近地區。這些藏寶受到非常嚴密的監控,非熟悉內情的人看來是不大可能找到它們的。有人認為,主要藏寶點是在奧斯小城周圍。該城離薩爾茨堡的直線距離約60公里,處在兩個長10公里的湖的西南盡頭。奧斯在戰爭期間是納粹德國最後頑抗的據點之一,是希特勒在1945年擬定的一個方案中的主要戰略點。在紐倫堡審訊期間,人們估計有價值2億多馬克的財產被隱藏在奧斯地區。
原聯邦德國政府和奧地利政府都在竭力尋找這批財寶。法國、美國、蘇聯和以色列的秘密機構也曾窺視這批藏寶。因為,從法律上來講,各方幾乎都可以有權要求得到這筆財產。不過,誰也無法知道,這批神秘的「大德意志之寶」最後究竟會落到誰家之手。
3. 德國在二戰時期有研製飛碟系列的裝備嘛
【別隆采圓盤的發現】
1943年9月,美國第八空軍集團軍以空前規模的700架重型轟炸機,去轟炸德國施瓦因福特的歐洲最大的軸承廠,為轟炸機群護航的是英、美的1300架戰斗機。戰斗空前殘酷,盟軍被擊落轟炸機60架,被擊落戰斗機111架,德軍損失飛機300架,令人驚異的是,在這場規模空前的大轟炸中,當盟軍的轟炸機群飛到德國的軸承廠上空時,竟突然出現了一對閃光的大型圓盤飛行物。面對雙方上千架飛機的猛烈炮火,他們卻絲毫沒有受到損害。在當時分秒必爭的生死拼殺中,容不得飛行員再去判斷這些圓盤是什麼。但當他們返回基地的第一件事就是馬上向指揮部報告此次神秘事件。指揮部當即要求偵察部門對此詳細調查,然而偵察部門送來的報告令人驚異,圓盤飛行物既不是德國的飛機,也不是其他國家的飛機。那麼,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於是,英國偵察部門的報告中首次使用了「UFO」(英語不明飛行物的縮寫),從此,UFO或飛碟的大名日益為世人所熟知。英、美兩國各自立即成立了秘密的調查小組。
【別隆采圓盤的製作】
然而鮮為人知的是,納粹德國很早就開始了對UFO的研究,並從飛碟中受到啟發,並試圖仿造。早在1940年末,德國就成立了一個名為「爆破手研究室—13」的秘密機構,其任務是專門研究、製造秘密飛行器。其活動代號為「烏蘭努斯行動」。1940年,德國工程師施里維爾和哈貝莫爾製造出第一個飛碟式飛行器—1號模型。後來他們通過對1號模型改進,造出了代號為「垂直飛機」的2號模型。其飛行速度可達到每小時1200公里,並能像現代直升飛機那樣作空中停留和水平飛行。不過1號模型和2號模型都停留在實驗性的嘗試階段,並未批量生產。
後來,「爆破手研究室—13」在納粹領導人親自支持下,收羅了第三帝國最傑出、最優秀的空氣動力學專家、工程師和試飛員等頂尖人才,在德國軍方協助下,終於製造出一種非常先進的碟形飛行器——「別隆采圓盤」。
「別隆采圓盤」採用了奧地利發明家維克托·舒柏格研製的「無煙無焰發動機」,這種發動機的工作原理是「爆炸」,運轉時只需要水和空氣。在飛行器的周圍共裝置了12台這種發動機。它噴出的氣流不僅給飛行器提供了巨大的反作用力,而且用來冷卻發動機。由於發動機不斷大量地吸入空氣,因此在飛行器上空造成了真空區,從而為飛行器提供了巨大的升力。
【戰爭中的應用】
1945年2月初,蘇聯空軍對德國的攻勢日益猛烈,盟軍部隊在各個戰場以雷霆萬鈞之勢向德國逼近。2月17日,德國東、西兩線的戰局節節敗退,一發不可收拾,氣急敗壞的希特勒似乎已經預感到帝國敗局已定,決定大開殺戒。他打算宣布廢除《日內瓦公約》,3月中旬,希特勒決定實施不顧德國人民死活的「焦土」政策,3月19日,喪心病狂的希特勒下達了毀滅一切的總命令,但由於蘇、美、英軍隊的迅速推進才使得德國人民避免了這場災難。
與此同時盡管德國空軍也已經到了窮途末路的地步,但是他們還在做著最後垂死的掙扎。並妄圖利用新式武器來挽救第三帝國的滅亡。德國秘密機構「爆破手研究室—13」製造的「別隆采圓盤」更是在爭分奪秒做最後的沖刺。2月19日,這架耗資數百萬的飛行器終於進行了它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試飛。令人震驚的是,在短短的3分鍾之內,它升到了15000米的高空,平飛速度高達2200公里/小時。同時它還可以懸停在空中。無需轉彎就可以任意向前或向後飛行。
伴隨著第三帝國滅亡的喪鍾,這架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飛行器在戰爭即將結束時,德軍有關部門按照德國陸軍元帥隆美爾的命令把「別隆采圓盤」炸毀了。盡管蘇聯紅軍在攻克柏林後很快控制了位於布雷斯勞市(今弗羅茨瓦夫)的製造「別隆采圓盤」的工廠,但等紅軍趕到那裡時卻什麼也沒有得到。施里維爾和舒柏格逃脫後投向美國。1958年8月,舒柏格在給友人的信中寫到:「1945年2月試飛的飛行器模型是在同被關押在茅特豪森集中營中的一位最傑出的爆炸專家和工程師們的合作下製成的。以後,他們又被送回到集中營,戰後無人生還。後來我聽說一些國家在加緊發展圓盤式飛行器。盡管過去了許多年以及在投降後的德國獲得了不少文件資料,但主要研製國家還是不可能製造出像我們那樣的飛行器。」據戰後調查,確實如舒柏格所說,當初製造飛行器模型的那些專家、學者、工程師們在製造飛行器後又被關押回集中營里,戰後無人生還。冷戰期間,美國人曾經許諾給舒柏格300萬美金,為的是要他說出「別隆采圓盤」和「無煙無焰發動機」的秘密,但遭到他正義的拒絕。
舒伯格去世之後,納粹飛碟「別隆采圓盤」的秘密已無人知曉。但當美、蘇公布這一消息之後,人們還是感到震驚並引起了深深的思索:從「別隆采圓盤」在試飛中表現出的水平來看,不僅遠遠超出了當時其他各國的所有飛行器,而且在某些方面比當代美國和俄羅斯等國家的航空技術還要先進。有人不禁要問:在半個世紀之前,納粹德國是怎樣研製出具有這樣的科學技術水平的飛行器呢?
曾參與飛碟秘密研製的德國米爾海姆的航空工程師格爾曼·克拉斯披露了納粹德國早在40年代秘密進行飛碟研製計劃的最詳實情況。他確認,他手中曾保存過飛碟實驗樣機的圖紙。他發明的這種飛碟獲得了令人難以置信的成功,這種飛碟的直徑為2.4米。它賴以飛行的是一台小型大功率發動機,是由留弗特瓦費工程師研製成功的。但是,第一台飛碟樣機試飛時由於失控飛到車間的頂棚撞毀了,而且技術人員也沒能使飛碟的速度達到盡善盡美的程度,其他類似的飛碟樣機也曾試飛過。
1957年7月27日,美國一家報紙發表一篇題為「希特勒曾研製過飛碟」的文章。文章披露,一個叫弗·紹貝格爾的奧地利人發明了一種新型「爆炸」能源,這種能源只需使用空氣和水就能製造出光能、熱能和動能。1945年2月19日,在捷克斯洛伐克的布拉格附近進行了無人駕駛飛碟的首次試飛實驗。試飛的飛碟僅用3分鍾的時間就飛到了1500米高度。其水平飛行速度達2200千米/小時。這架試飛的飛碟既能懸停在半空中,又能向前或向後飛行。它的直徑為50米。
【「飛輪-1」型飛碟】
這種原始型飛碟的設計者是什利維爾和哈貝爾默利。1941年2月試飛,是當時時間上第一個垂直起降飛行器。它的外形結果跟今天發現的某些外星人駕駛的飛碟十分相似,是由一個固定不動的中心駕駛艙室旋轉的寬面圓環構成的,採用德國製造的標准噴氣發動機。這種飛碟雖已研製成功,但它卻給設計者提出了一系列問題:由於不平衡度較大從而引起強烈振動,特別是高速飛行時。設計師曾試圖加大外輪圈的重量,但設計方案最終還是沒能達到完美的程度。
【「垂直起降-2」型飛碟】
這種飛碟是在「飛輪-1」型基礎上的改型,飛碟的外形尺寸有所加大,發動機馬力也有所增大,採用類似飛機上保持平穩的舵盤操縱機械,速度約為1200千米/小時。這種飛碟同前一種一樣,仍停留在實驗室水平上,就在德國飛碟研究史上出現重大飛躍的關鍵時刻,由於納粹德國的覆滅,這項飛碟研製事業宣告破產。尤·斯特羅加諾夫認為,由於同第13飛行探測器設計局卓有成效的合作,從而使從事這項飛碟研製事業的設計思想獲得新生,受到鼓舞,進而使對飛碟的研製工作能繼續下去,這不僅為以後的戰時需要留下了飛行器,而且還為後人製造現代飛行器奠定了基礎。
【「柏羅湟女戰神-3」型飛碟】
這是研製的最後一種型號的飛碟,它分為兩種類型:一種直徑38米,另一種直徑68米。它們都採用奧地利設計師弗·紹貝格爾發明的無煙無火焰爆炸式「紹貝格爾」型發動機驅 動,這種新能源發動機只需用水和空氣作燃料。發動機本身具有反磁力性能,它藉助反磁力漂浮升騰法使飛碟飛行和懸空。這種飛碟上裝有12台噴氣發動機,發動機全部採用「爆炸式」冷卻法進行冷卻。發動機*吸入驚人的大量空氣使其周圍空間形成真空,飛碟便能在這一真空區內不費吹灰之力地任意運動。飛碟駕駛艙的內外性狀是根據飛碟的機動性能和飛行速度而改變的。
1945年2月19日,「柏羅湟女戰神」型飛碟完成了它的首次也是最後一次實驗性試飛。無疑,,現存的幾種類型的飛碟已被毀掉,當時研製飛碟的布列斯拉工廠落入蘇軍手中,研製飛碟的全體工程技術人員下落不明,飛碟的發明者什利維爾、米赫和紹貝格爾為躲避蘇軍的俘獲而逃往美國。飛碟新能源發動機的發明者紹貝格爾1958年在給他的朋友的一封信中這樣寫道:「『柏羅湟女戰神』型飛碟是同幾個一級爆炸工程師合作共同研製的,後來他們都被關進了集中營,這對他們來說意味著死亡。根據各方面的情況判斷,飛碟的主體樣機是按照希特勒的命令毀掉的,因為一些主要負責專家是在二戰結束前夕在一所工廠里毀掉這些屬於核心機密的尖端飛行器的。」
【相關資料】
魯道夫·盧薩爾在他寫的一部書中援引了這一一段摘錄:「美國人想用重金向紹貝格爾買下研製飛碟的秘密技術,加拿大也是如此,但被紹貝格爾拒絕了,他要求先簽訂一個國際協議,而施特曼認為,無論跟誰簽合同,美國人都能得到他們想得到的一切。」用施特曼的話說,紹貝格爾已變成一個空殼,他已把有關研製飛碟的核心秘密全部捐獻給了美國人。不久,紹貝格爾回到家鄉奧地利的林茨。他同弟弟曾一起生活過,這位天才的奧地利發明家就這樣度過了他最後的餘生,於1958年9月25日逝世,享年74歲。
飛碟其實是人類製造的飛行器!這種最為平常的解釋卻最讓人驚詫。近年來披露的資料顯示,早在二戰期間,納粹德國就已經在秘密研製碟形飛行器,並且已經製作出能夠飛行的樣機。但隨著戰爭的進程,這種"曠古絕今"的狂想未來得及公開便因納粹的覆滅而消失,留給後人一團謎霧。
盟軍最早察覺到德軍的飛碟研究計劃是在二戰末期的空戰中,當時盟軍的飛行員多次發現在德軍飛機編隊一側遠處,有種形狀奇特的飛機,那東西呈圓狀的碟形,沒有機翼,但速度很快,飛行性能優異,能夠靈敏地轉向和爬升俯沖,部分飛行員甚至宣稱自己看到了不明飛行物上帶有鐵十字元號——它們是第三帝國的標志,盡管盟軍司令部接到不少目擊報告,卻從未有過這種神秘飛行器對盟軍發起攻擊的報告,它們只是急速掠過,或靜靜的懸停。
對於納粹德國的絕密研究,盟軍早有耳聞,他們曾派出情報人員跟隨部隊深入敵境,專門搜羅所有關於德軍秘密武器的科研情報,結果發現德國人在戰爭中表現了令人瞠目結舌的創造力。在看到V-2火箭、超級戰車、遠程火炮、噴氣式戰機的資料後,盟軍一位高級將領說到,"對納粹德國科研機構的佔領揭示出這樣一個事實,我們在許多研究領域已經遠遠落後於他們……"
1952年,一位前德國空軍上尉、航空專家斯徹里沃宣稱自己曾在布拉格附近為一個碟形飛行器繪制過藍圖,該藍圖的試驗模型於1944年完成,可望於1945年試飛,但蘇軍的迅速挺進使這一切成了泡影。第三帝國崩潰前夕,設計藍圖等資料散失,這架設計時速2600千米的神話般的飛行器也就從此無從查考。在斯徹里沃去世後,在他的遺物中,人們果然發現了關於飛碟的設計草圖!這又給這種飛行器蒙上了一層神秘色彩。
納粹的飛碟似乎胎死腹中,但也有人聲稱曾親眼目睹了這架奇異飛行器的試飛。據說該機性能奇佳,3分鍾內便爬升約9000米,速度達每小時數百千米。這位目擊者名叫喬治·克雷恩,他的陳述中有些東西耐人尋味:他說有些研究工作被安排在佩內明德基地,那正是納粹研究飛彈等絕密武器的頂尖航空科研機構,此外,他還證實飛碟通過採用自旋方式獲得了良好的穩定性。還有,他說飛碟試飛是在哈爾茨山脈地區,而這正是多位飛碟目擊者所報告的目擊地點!
顯然納粹德國曾竭盡全力想毀掉所有關於碟形飛行器的模型和資料,但盟軍還是繳獲一些這種神秘飛行器的設計藍圖和草稿,通過這些資料,盟國確信早在1934年納粹德國就製造出了第一款碟形飛行器RFC-1,當年年底,推進系統經過改進的RFC-2也已推出,其能源為空氣和水,但具體的技術細節始終無人知曉。1938年,黨衛軍介入了"飛碟"研究,並開始將噴氣發動機引入,為了檢驗碟形飛行器的空氣動力學特性,德國人製造了螺旋槳動力的圓形飛行器,並積累了大量研究測量數據。
根據某些秘密記錄,1939年納粹德國建成直徑達近20米的HANNEBU-1,並於當年9月首飛,1940年底,該機開始用於偵察;目擊HANNEBU-2的報告接踵而至,據說它的直徑到36米,機高9至11米!42年起,德國人開始嘗試為這種飛行器加裝武器,但這項工作阻礙重重——高速自旋的飛行器給武器系統的控制帶來巨大的困難。最後,在1943年初,HANNEBU-3才基本具備了可靠性和戰鬥力。也許這一點正可以解釋為什麼許多盟軍飛行員看到的飛碟都是空戰中徹頭徹尾的旁觀者。
後來的"巴隆采圓盤"是飛碟研究的重要成果,這架由3位德國頂尖的航空動力專家研製的飛碟已經具備了作為武器使用的基本條件。根據美國情報部門提供的線索,在二戰結束時,希特勒至少已經擁有了兩架可以使用的HANNEBU飛碟。這種可怕的飛行器時速可超過1900千米,能夠90°垂直轉向並垂直起飛,而納粹德國甚至正在考慮為這種高速武器安裝對付裝甲部隊的激光武器……盟軍甚至從德國倉庫中發現了從未見過的制服徽章,有人懷疑這可能就是為即將建立的飛碟部隊所准備的!
雖然德國人的研究卓有成效,但此時納粹德國已經行將就木。考慮到納粹滅亡前曾將部分絕密的研究設備和資料轉移出去——例如部分未提煉的鈾燃料曾秘密運往日本,幫助日本盡快完成原子彈,運送鈾燃料的潛艇後來被美軍俘獲。那麼,關於碟形飛行器的技術資料是否可能也被轉移了呢?1945年德國戰敗後,盟軍在受降德國海軍時,發現有30艘潛艇莫名其妙的失蹤了——既未投降,也未戰沉,直到幾個月後,它們才出現在波羅的海沿岸,檢查發現,這些潛艇都被加裝了特殊的通氣管裝置,能夠讓潛艇在不浮出水面的情況下保證發動機的正常工作,這樣潛艇的水下航行時間就可以延長到數星期之久。這些潛艇是否在秘密運送某些絕密的研究成果,如果是,它們又去了哪裡?這些讓美國人大傷腦筋。
有些大膽的猜測者認為納粹在北極建立了秘密的飛碟研究基地,這種論調並非空穴來風。早在1938年,納粹就組織過北極考察隊,他們還宣稱北極為第三帝國的領土。考察中,他們詳盡記錄了北極大陸的地理和水文等資料,誰又能保證此舉沒有不可告人的軍事目的?
為了證實這個"猜想",1947年,美軍調動了一支強大的軍隊,對北極大陸展開了一次名為"跳高行動"的軍事"演習",這次行動中,一艘航空母艦在一艘戰列艦和數艘驅逐艦、補給艦的伴隨下載運著4000名陸戰隊員在北極登陸,後來終因北極惡劣的氣候,本次軍事行動草草收場。這次演習的真正目的是什麼?究竟美國人是不是在尋找北極的納粹基地?美國人對此一直諱莫如深。
納粹留下的碟形飛行器的零星資料為美國提供了不少借鑒,二戰結束後,美國人陸續製造出了多種碟形飛行器,比較著名的有V-173螺旋槳動力飛行器,其外形簡直和納粹德國的那架如出一轍;另外還有採用渦扇發動機作為動力的AVROCAR,據說前德國的某些專家參與了設計,但樣機試飛表明其只能低空地效飛行,速度不高且穩定性差,軍方對此種飛行器的熱情隨之驟減。
美國人做過多次嘗試,但他們無法造出那種傳說中的神奇飛行器,究竟這種奇異的"飛碟"哪兒去了?這一切僅僅是納粹的構想幻象還是事實?
4. swift code genodem1hfv是哪個國家的
DE是德國。德國的福爾科斯銀行巴特恩豪森-黑爾福德分行(VOLKSBANK BAD OEYNHAUSEN-HERFORD EG),在德國的黑爾福德市(HERFORD)
5. 「大德意志之寶」在哪裡
1944年底,當德國在世界反法西斯武裝力量聯合攻擊下即將徹底崩潰前夕,希特勒已在考慮把德國政府的財產隱藏到安全地方去。在德國戰敗前5個月,希特勒曾經對他的親信們說:「我們最後將被打敗。英國拒絕停戰。丘吉爾將要為西方的覆滅對今後幾代人負主要責任。下次戰爭將會使歐洲在一天之內遭到滅頂之災。我們的民族要熬過這場大難,就必須重新舉起文明的火炬,把西方的精粹聚集在自己周圍。我要為未來大德志帝國的掘起准備一筆巨大的財富」。
這是歐洲歷史上一個戰敗民族第一次隱藏自己的財富。在納粹德國隱藏的財產中,有兩筆最大的藏寶,一筆是已經得到可靠證實的藏寶:「大德意志之寶」,另一筆是帶有推測成份的藏寶:「狼穴之寶」。為了尋找這兩筆藏寶,已有好幾十人死於非命。
1945年4月,人們發現,有近1000輛卡車在負責轉移德國銀行的財產。這筆財產按當時的估價相當於3500億法朗。此外,還有一大批首飾、金條、寶石、稀世藝術珍品,以及納粹頭子們的私人財產,教會財產,從義大利、南斯拉夫、希臘和捷克等猶太人身上掠奪來的財產等等。這就是「大德意志之寶」,其總價值估計可達7000億法郎。這是在執行希特勒於1945年大決戰前夕下達的把當時還留在德國的所有財寶以「國家財產」名義隱藏起來的命令。
這批財寶有一部分已經找到和收回,其中主要有1945年5月隱藏在上奧斯一座鹽井底下的財寶,價值達100億法郎。隨後又找回了秘密警察頭子卡頓布倫納隱藏在奧斯克里加別墅花園里價值10億法郎的財產,以及1946年埋藏在薩爾茨堡的總主教府邸地窖里的赫爾穆特.馮.希梅爾子爵的財產。後來,在紐倫堡附近韋爾頓斯坦別墅的鋼筋水泥地窖里還找到了戈林元帥的部分私人財產:36隻大金燭台、一個銀浴缸、一批大畫家的名畫和極其罕見的白蘭地酒等等。
1946年的一天,有一個曾經參加隱藏財產行動的前中尉法朗茲.戈德利奇透露說:有一筆相當大的財寶埋藏在奧地利倫德附近。他說:「我知道此事,因為我參加了那次行動。有30隻貨物箱被俄國戰俘們埋藏了起來。不過,活幹完了之後,他們再也不會講話了,因為他們已經命歸黃泉!」
就在戈德利奇談到這筆財寶後不久,他自己也講不了話了,因為幾天以後他也神秘地失蹤了。戈德利奇的兄弟想調查戈德利奇失蹤的原因,很快也收到了一封神秘的匿名信,叫他即刻放棄調查工作。
同一年,兩名尋找藏寶者赫爾穆特.邁爾和路德維格.皮切爾帶著精確的平面圖走進了奧地利山區。可是不久,人們就發現了他們的屍體。邁爾的心、肺和胃部被割了下來,塞在他的口袋裡。據說,謀殺者是要奪走並毀掉這份被邁爾吞進肚裡的文件。在離兩具屍體不遠的地方,人們找到了幾處已經空空如也的埋藏財寶的秘密點,這表明,被尋找的財寶已經被謹慎地轉移到其他地方埋藏起來了。
1952年,住在拉佛萊施的法國地理學教授讓.勒.索斯無疑也是由於發現了藏寶的秘密而被暗殺了。
1952年8月,兩名獨木舟運動的業余愛好者想去托普利茲湖上泛舟。其中一名叫格特.格倫的運動員突然在一個深坑裡自殺了。負責調查此事的有關當局覺得非常奇怪,特別是因為格倫的夥伴漢斯.凱勒,一個曾經參加過當年擾亂同盟國經濟活動的「伯恩哈特行動」的前納粹德國黨衛隊隊員卻沒有留下任何痕跡地離開這個地區,神秘失蹤了。
倫德銀行的一名職員伊曼紐爾.韋爾巴也曾想找到卡斯坦山區的藏寶,結果人們卻找到了他已經被肢解的屍體。
也是在1952年,有一個叫約瑟夫.馬泰的野營者,在里弗萊科普山區神秘地失蹤了,只有他的野營帳篷被遺棄在一片空曠的山谷里。
1953年5月,在里弗萊科普山區還發現過另一具屍體和8個已經空空洞洞的藏寶處。
所有這些稀奇古怪的暗殺和失蹤事件明顯地表明,隱藏在奧地利阿爾卑斯山區的財寶是被一些秘密的突擊隊嚴密控制和守衛著。這肯定是一筆相當巨大的財寶,因為,人們從一個當年被美國人逮住的德國嫌疑犯身上,找到了一份有納粹德國黨衛隊將軍弗羅利奇正式批示和簽名的如下清單:66億瑞士法郎、99億美元、13.5億金條、294.9顆鑽石、9.345萬個郵集和藝術品、54.25億件麻醉品。
1960年,成了以色列階下囚的曾被紐倫堡國際法庭判處死刑的阿道爾夫.埃興曼在布拉亞.阿爾默的高山牧場區就埋藏了價值190億法郎的財寶。
美國的武裝部隊和聯邦調查局一直在奧地利托普利茲湖區尋找著希特勒德國的藏寶,其中有一部分已經找到。1959年7月,德國技術人員帶著超聲波深測器和水下攝像機,在托普利茲小湖下70~80米深處的湖底確定了16隻貨物箱的位置。許多貨物箱已被打撈上來。人們在貨物箱里發現了偽造得和真的完全一樣的假英鎊。其價值達100億法郎。這批假英鎊出自當年薩克森豪森集中營里被德國人關押中的偽幣製造能手。當年,這批假英鎊是納粹德國用來擾亂盟國經濟的「伯恩哈特行動」的主要王牌。
人們認為,海拔2000米高的托普利茲湖裡至少沉沒著20多隻密封箱,其中除已經找到的假英鎊外,還有首飾、黃金、人造寶石和樣機原始圖紙。因為,在1945年,那裡曾有一個秘密武器研究基地。據戰爭期間在該地區從事抵抗運動的奧地利抗德戰士奧爾布雷克特.蓋斯溫克雷認為,真正的金條埋藏在湖區假英鎊附近的地方。人們在富斯施克城堡附近的一座小村莊費斯特諾的一個谷倉里找到了1945年納粹黨衛隊頭子薩瓦德埋藏的兩只大箱子。在一個今天已成了屠宰場的混凝土地下發現了當年納粹德國外交部長的一個藏有黃金、外幣和珍寶的小藏物處。
也有人認為,「大德意志之寶」的主要財寶已經多次轉移,其主要藏寶處分散在山區,主要是在奧地利加施泰因、薩爾茨堡、薩爾茨卡梅爾克附近地區。這些藏寶受到非常嚴密的監控,非熟悉內情的人看來是不大可能找到它們的。有人認為,主要藏寶點是在奧斯小城周圍。該城離薩爾茨堡的直線距離約60公里,處在兩個長10公里湖的西南盡頭。奧斯在戰爭期間是納粹德國最後頑抗的據點之一,是希特勒在1949年底擬定的一個方案中的主要戰略點。在紐倫堡審訊期間,人們估計有價值2億多馬克的財產被隱藏在奧斯地區。
原聯邦德國政府和奧地利政府都在竭力尋找這批財寶。法國、美國、蘇聯和以色列的秘密機構也在窺視這批藏寶。因為,從法律上來講,各方幾乎都可以有權要求得到這筆財產。不過,誰也無法知道,這批神秘的「大德意志之寶」最後究竟會落到誰家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