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養羊都需要掌握哪些關鍵技術
一、建舍。羊舍應選擇在地勢高燥、向陽背風的地方,羊舍前留10—20平方米的飼養區,安裝固定飼槽和飲水器具。舍外要有排水溝,舍內要鋪竹墊子或水泥地。在冬季,寒冷地區要用塑料薄膜扣棚,可以提高羊舍溫度4—7℃,利於羊只生長。要輪換選用不同類型的消毒劑,如20%石灰乳、10%的漂白粉溶液等對羊舍、運動場、飼槽、飲水器皿、飼養工具及圈舍等定期進行消毒。
二、分舍。舍飼養羊應按照工廠化生產模式,把不同年齡、不同品種、不同體況的羊分舍飼養,設立專門的產房和羔羊舍、肉羊舍、母羊舍、公羊舍、病羊隔離舍等,並配以相應的飼養管理措施。
三、選種。因地制宜選擇體型大、生長快、繁殖率高、適應性強、肉質好、效益高的優良品種。父本的選擇首推南非波爾山羊,其次是我國的馬頭山羊;母本可選薩能奶山羊、河北白山羊等。
四、交配。定期從外地調換種公羊,給種用的公、母羊戴耳號和編制配種檔案,詳細記錄配種羊的編號、配種時間、配種方式和產羔情況,有計劃地控制公、母羊本交,避免羊近親繁殖引起的品種退化。
五、規模。養羊規模要適宜,可根據家庭現有耕地多少、飼草飼料數量、勞力及投入的資金數量等條件決定。一般以養能繁殖的母羊20隻左右為宜,年收入可達萬元。由於一家一戶恐怕一下子拿不出那麼多的錢,在剛開始養殖的時候不要貪圖規模,要不斷摸索總結養殖經驗,採取滾雪球的方式來發展。
六、密度。羊屬反芻動物,一天中要有較長時間用來採食飼草和反芻。所以,羊的圈舍中要有足夠的槽位和活動空間,每隻羊應有1。5—2。5平方米的活動場地。
七、飼料。羊是以吃粗料為主,精料為輔的牲畜。規模飼養最好是「種草養羊」,這樣一年四季均可吃上鮮青草。養羊戶應開辟青綠飼料專用地,人工種植紫花苜蓿、黑麥草等牧草。除夏、秋兩季飼喂青草外,青草秋季收割後還可以曬制青乾草或製成青貯飼料餵羊。
也可種植玉米進行青貯,供羊只常年飼用。配製精飼料時除要有一定量的玉米外,還要按比例搭配豆粕、麩皮、魚粉、骨粉等蛋白質飼料。此外,若加入適量瘤胃代謝調節劑、尿素緩釋劑等復合飼料添加劑,效益更好。另外,規模養羊一定要有清潔的飲用水供羊飲用。
八、防病。群養山羊易發病,主要有羔羊痢疾、鏈球菌病、傳染性膿皰、線蟲、羊虱等。要貫徹「防重於治」的方針,還應做好重點疾病的預防接種和綜合防治工作。
九、管理。規模養羊要立足自繁自養,合理組群。若放牧,要劃區輪牧。並注意抓好刷拭、修蹄等管理工作。
十、去勢。用於育肥的羔羊,最好在出生後7—21天內去勢。此時去勢有利於提高肉的品質,並使之性情溫順,便於管理,快速育肥。
這是我從別的地方摘的,有用你就看看
Ⅱ 養羊的技術
1、羊種的選擇:在農村地區和城鎮郊區,養殖戶在選種過程中應該選擇那些適合本地氣候的品種,同時要選擇那些生長健康的公羊和母羊進行繁殖,同時,在選種過程中,還應該注意種羊應該接受過相應的疫苗接種,保證種羊的健康情況。通過種羊在農戶養殖區域自我繁殖可以提高羊的質量和產量,同時還能增加幼羊的抵抗能力,防止其他病原體進入到養殖系統中。
2、養殖規模的確定:在養殖過程中,養殖的規模應該根據自身的經濟實力和養殖的環境進行綜合確定。在養殖過程中,應該根據家庭現有的耕地的數量、草場的面積、需要飼料的數量等條件進行合理的確定。對於養殖年數較久的養殖農戶,在資金和自然環境允許的前提下,可以適當的擴大養殖的規模,從而能夠獲得更高的經濟價值。一般情況下,農戶養殖母羊的數量定位35隻比較適合。
3、合理的放牧:在養殖過程中應該根據養的品種、生長的年齡以及個體的大小和不同的用途進行合理的放牧,在放牧過程中,除了上述的要求之外,還應該根據牧場牧草的實際生長狀況進行合理的放牧,放牧過程中應該對羊群進行合理的群,適時適度地進行放牧。在冬季和春季季節,放牧的時間一般控制在5個小時比較適合,而夏季和秋季的放牧時間一般維持在10左右比較適合。
4、喂養方式:當季節進入冬春季節時,由於牧草進入枯草器,而貯存的牧草營養含量下降。在養殖過程中,只依靠放牧很難保證其攝取充足的營養,因此在這個季節的養殖過程中就需要添加其他營養物質進行喂養。在飼養過程中,可以利用秸稈、飼料以及青乾草和農副產品進行喂養。對羊群進行補喂,尤其是羔羊,在補喂過程中特別要注重營養的搭配,主動蛋白質和礦物質的添加。
(2)德國養羊技術有哪些擴展閱讀:
截止到2020年1月8日,我國羊肉產量僅占肉類總產量的4%左右, 年人均佔有量不足2.5 千克, 與其它肉類相比具有較大的市場挖掘潛力。由於近階段羊毛價格持續在較低價位, 而羊肉價格上揚,養羊業呈現向肉用方向發展的趨勢,不少牧區將已改良的細毛羊及其雜交種羊用本地肉羊回交, 以增加產肉能力, 繼而形成牧區擴繁, 農區短期強度育肥的生產方式。
在未來十年中,中國羊業行業將逐步向全產業鏈方向或集團化方向發展,生產、屠宰、產品深加工、品牌、營銷一體化運營。
Ⅲ 養羊的技術是什麼
(一)農戶養羊以半放牧半舍飼為宜
農戶養羊,不能只依靠放牧,應在庭院閑地建造能防風避雨的簡易圈舍,單純依靠放牧,生產力不穩定,夏秋抓膘階段體重上升,冬春保膘階段生長發育緩慢。要隨四季變化,夏秋不補料,入冬,晝短夜長,需補充優良飼料,冬春實行牧舍結合,防止「冬瘦、春乏」。另外山區由於退耕還林禁止放牧,平原地區農民開荒種地,可供放牧的范圍愈來愈小,因而農戶養羊採取半牧半舍飼最為適合。 半牧半舍飼的優點:青草季節,羊能採食各種營養物質的青飼料,不僅能滿足生理需要,加上遊走放牧,鍛煉了體質,達到了促進健康之目的。放牧時間達到6小時以上,除飲羊用淡鹽水外,可以不補料,降低投入。舍飼在陰雨季節,冬春之季充分發揮作用,按時加草補料,使羊的生活有規律,防止飢一頓飽一頓,影響羊只健康。
(二)農戶養羊應注意的問題
1.養羊戶之間的合作農村零星養羊戶,應組織聯合,成立養羊聯合體。首先是種公羊問題,聯合體中抽出3~5戶各養殖一隻品性好的公羊,為其他農戶成員提供有償服務;聯合體也可與附近羊場建立關系,除學習養羊技術外,聯合體成員的羊只發情時,可到羊場接受人工授精,這樣避免每一戶都養公羊而造成的損耗,從而降低生產成 本;再就是疫病防治問題:農戶零星 養羊,也應注重疫病防治,根據本地區的養殖經驗,按時注射三聯四防、口蹄疫等疫苗。農戶養羊覺得羊少,不值得免疫,加上疫苗一經開啟用不完得扔掉造成浪費,而聯合體可統一購進質量好的疫苗,統一注射防疫,統一購買驅蟲葯,統一注射,這樣既降低消耗,又保證羊只健康成長。另外,農戶養羊聯合體,在購葯、出售羊只、學習成功的養殖經驗等方面能夠引起足夠的重視,充分發揮養羊聯合體的作用,從而提高農戶養羊的效益。
2.更新觀念與技術。
農戶養羊最大的缺點就是飼養管理水平低,從不注重羊的營養及疾病的預防。放牧季節可以不考慮羊的營養缺乏,而在春冬飼草缺乏季節,要特別注重羊的營養問題,每年春冬因營養不良、貧血而死亡的羊只逐漸增多。
預防措施:
(1)青草茂盛季節,收割晾乾,堆垛保存,注意防雨防霉,秋季可貯存玉米秸稈等,切不可貪多而不注意保存的質量。到春冬季節鍘碎後,用1米寬2米長的塑料袋加EM原露發酵草料,4~6個塑料袋分兩組交替發酵草料就可滿足農戶養羊的需要。
(2)適時補料。春冬季節應適時補料,空懷母羊補料100~150克,孕羊補料200~450克,配料充分利用麩皮、紅薯渣、豆腐渣、玉米皮、玉米面等,料中添加含鐵添加劑0.05克/千克、氯化鈉 0.5% 左右,磷酸氫鈣2%,亞硒酸鈉維生素E0.8克/千克,氯化膽鹼0.6克/千克,含鋅添加劑0.03克/千克,維生素D30.8 克/千克,並適當添加賴氨酸和含銅氨基酸。每月用 2 次B12 粉、復合維生素各0.8克/千克,每次飼喂1周,用於預防營養不良及貧血症。
(三)注重飼養管理及營養保健科學化
(1)按時驅蟲。每季度驅蟲1次,用阿維菌素連續驅蟲2遍為1次,中間間隔7~10天,用法用量照使用說明。
(2)按照季節變化,適時添加健脾開胃、清熱解毒、預防感冒、肺熱咳嗽等疾病的中葯制劑 。
Ⅳ 養羊技術及羊的養殖方法是什麼
一、養羊技術及羊的養殖方法
1、選址:如果生長環境較窄的話,會影響羊的生長,所以應在地勢較為開闊的地方建立羊舍;同時,羊舍所在位置的通風性以及排水性要好;在羊舍的周圍要有豐富的牧草資源以及水資源;羊舍所在的位置交通也需便利。
2、建立羊舍:羊舍需要有良好的通風性以及採光性;需要對羊舍進行劃分,母羊、公羊和羔羊都應有專屬的羊舍;還需要做好羊舍的保暖工作。
3、合理選種:目前有許多不同種類的羊,以育肥羊為例,在選擇幼羊時,應選擇安靜溫順的羊,而不應該選擇活力大,經常跑動的幼羊。
4、飼養管理:要合理搭配飼料,應以粗飼為主,精飼為輔;應選擇在每天早晚溫度不高的時候對羊進行補飼;同時,還應該保證羊每日飲入了充足的水量。
5、科學養殖:當育肥羊在幼羊期的時候要提高草料的比例,而當它成年後則要多喂飼料;若想要提高育肥效果,可以對羊進行圈養。
6、日常管理:對於一些進食較小的羊,可以飼喂一些促進消化的葯物,提高它們的食慾;若時想達到快速育肥的效果,要以精飼為主,並搭配適量草料,為羊提供充足的營養。
7、防治疫病:應定期的對羊群進行驅蟲工作;定期要打掃羊舍,讓羊舍保持干凈溫暖的狀態;需要及時清理掉羊的排泄物,以免讓排泄物污染了羊舍。
二、羊冬天沒草吃怎麼過冬
1、冬天沒草吃羊應該如何過冬
冬天沒草吃的時候,可以給羊喂入稼秸稈、糧食等食物。一般情況下,養殖戶都會在秋天就為羊群准備好過冬的飼料。
2、在冬季如何管理羊群
(1)當冬季到來的時候,應檢查羊舍有無漏風漏水等情況,如果有,應及時補好羊舍,讓羊群安全過冬。
(2)冬季時,應給羊群適量的補飼精料,比如玉米、稻穀粉、細糠等。
(3)冬季時,大部分的母山羊都處於妊娠期,所以不可驚嚇已經懷孕的母羊,而且不可給母羊喂入已經發霉的飼料。
(4)在冬季時,應給羊喂入溫鹽水,不可讓羊群飲用冷水和帶冰渣的水。
(5)冬季是多種動物疫病的高發季,所以需要給羊提前做好冬季多發疾病的預防,提高羊免疫力。
Ⅳ 養羊的技術有哪些
養羊技術包括了很對例如:飼料選擇,搭配品種選擇,交配,生產,羊舍建設,疫苗接種。
飼革加工調制後餵羊
傳統養羊所喂飼草往往不經過任何加工調制,像玉米秸多數以整株干秸喂養,這樣飼喂後消化利用率低,不僅造成飼草資源的極大浪費,而且羊生長慢,飼養周期長,出欄率低。因此,應廣泛推廣青貯、氨化、發酵等飼料調制加工技術,提高養羊的經濟效益。
設施養殖
以往農戶養羊採用樁拴系,露天飼養,羊群往往出現夏壯、秋肥、冬瘦、春乏的狀況。所以若想增加養羊效益,就應推廣設施養殖,建造布局結構合理的羊舍或暖棚。這樣無論在炎夏還是寒冬,羊群都有一個舒適的生活環境,促其快速生長與增重。飼養設施的合理建造與布局,可大大降低疾病的發生。
疾病綜合防治技術
疾病是養羊生產的一大威脅,應重點搞好傳染病的預防接種工作,堅持預防為主的原則。定期驅除羊體內外寄生蟲,注意圈舍的衛生消毒,在日常管理中經常觀察羊只精神、飲食、糞便等是否正常,做到沒病早防,有病早發現、早治療。
Ⅵ 波爾山羊全年生長發育要注意那些事項
波爾山羊高效益飼養技術
一,品種簡介。
波爾山羊是一個優秀的肉山羊品種,原產於南非,作為種用,已被非洲許多國家以及紐西蘭、澳大利亞、德國、美國、加拿大、英國等國家引進。波爾山羊被稱為世界「肉用山羊之王」具有體型大、生長快、繁殖力強、產羔多、屠宰率高、產肉多、肉質細嫩、耐粗飼、適應性強和抗病力強的特點。自1995年我國首批從德國引進波爾山羊以來,許多地區包括江蘇、山東、陝西,四川,廣西,廣東。江西,河南,北京,重慶忠縣等地區也先後引進了一些波爾山羊,並通過純繁擴群逐步向周邊地區和全國各地擴展。並通過純繁殖逐步向周邊地區和全國各地擴展,顯示出很好的肉用特徵,廣泛的適應性,較高的經濟價值,和顯著的雜交優勢。
頭部:波爾山羊毛色為白色,頭頸為紅褐色,額端到唇端有一條白色毛帶。波爾山羊耳寬下垂,被毛短而稀 。頭部粗壯,眼大、棕色;口顎結構良好;額部突出,曲線與鼻和角的彎曲相應,鼻呈鷹鉤狀;公母羊均有角,角堅實,長度中等,公羊角基粗大,向後、向外彎曲,母羊角細而直立;有鬃;耳長而大,寬闊下垂。
頸部:頸粗壯,長度適中,且與體長相稱;肩寬肉厚,體軀甲相稱,甲寬闊不尖突,胸深而寬,頸胸結合良好。
體軀與腹部:前軀發達,肌肉豐滿;體軀深而寬闊,呈圓筒形;肋骨開張與腰部相稱,背部寬闊而平直;腹部緊湊;尻部寬而長,臀部和腿部肌肉豐滿;尾平直,尾根粗、上翹。
四肢:四肢端正,短而粗壯,系部關節堅韌,蹄殼堅實,呈黑色;前肢長度適中、勻稱。
皮膚與被毛:全身皮膚松軟,頸部和胸部有明顯的皺褶,尤以公羊為甚。眼瞼和無毛部分有色斑。全身毛細而短,有光澤,有少量絨毛。頭頸部和耳為棕紅色。頭、頸和前軀為棕紅色,允許有棕色,額端到唇端有一條白帶。體軀、胸部、腹部與前膚為白色,允許有棕紅色斑。尾部為棕紅色,允許延伸到臀部。性器官:母羊有一對結構良好的乳房。公羊有一個下垂的陰囊,有兩個大小均勻、結構良好而較大的睾丸。
成年波爾山羊母羊、公9羊的體重分別達60公斤和65公斤和90到150公斤。屠宰率較高,平均為65.3%。波爾山羊可維持生產價值至7歲,是世界上著名的生產高品質 瘦肉的山羊。此外,波爾山羊的板皮品質極佳,屬上乘皮革原料。
二,波爾山羊的短期育肥。
1,羊舍的准備
因為要飼養,必須要有羊舍,飼養密度為每隻羊0.4到0.5平方米,以利於限制羊的活動,增加育肥效果,羊舍應該選在通風,排水,乾燥,採光,避風,及接近牧地或飼料倉庫的地方。
2,飼料草料的准備
在整個育肥期每隻羊每天准備甘草2到2.5公斤,或青貯料3到5公斤,或3到5公斤氨化飼料,精飼料每隻羊每天0.3到0.4公斤准備。
3.育肥季節的選擇
羊肉在冬春節節需求量最大,而商品羊在冬季出欄比較適宜,所以肉羊的育肥選在秋季最為好,並且秋季氣溫適宜,牧草,農作物秸稈豐富,利於羊的快速生長,和銷售。
4.育肥羊的選擇
用於育肥的羊應該選擇青年羊或者當年的羊羔,淘汰老年羊選後羊後做好以下工作,1,驅蟲,2.去勢3.去角修蹄,4.定時稱重。
5.掌握飼養管理原則
掌握粗精養料比,羊雖然能從分利用粗飼料,但為了,給一定高能飼料,要粗精有所比例,保證羊有所需的能量和對蛋白質的要求。所以精飼料占日糧的三分之一為好。
6.蛋白質水平
蛋白質在羊日糧所佔比列在百分之八左右。
7.飼養方法和喂養量
應先喂精飼料,在喂乾草或粗料,同時在草料上灑些鹽,草料則隨時添加,保持羊的旺盛飲食,提高採食量。
8.日常管理方法,
盡量減少羊的運動,降低消耗,中午可以把羊放出來曬曬太陽,或者在近處進行短時間放牧。
9,常見的精飼料
碎玉米 高粱,豆類,麥糠 熟豆餅,骨粉,山芋粉,及適當添加復合維生素和微量元素。
三.波爾山羊羊舍的建築羊舍建築的基本要求
1、地面 要求乾燥、平整,便於清潔。一般都採用粘土地面,易於去表換新,但易潮濕,不易消毒;室內地面要求比室外地面稍高,以防雨水倒灌。
波爾山羊(5張)
2、牆壁 磚石牆壁或土牆均可,可根據當地情況和經濟條件決定,高度一般為2-3米,寒冷地區低些,氣溫高的地區可高些。
3、門窗 一般門寬1.5米左右、高1.8米左右,窗戶的面積一般較大(產羔室可小些),以便於通風。具體面積可根據當地的氣候條件而定,窗檯離地面1-1.2米。羊舍要避風向陽,靠近水源。
二、運動場
波爾山羊羊舍設計圖
羊舍外面要設運動場。圍牆的高度為1.2-1.5米,面積為羊舍的2-2.5倍,地勢應向南稍傾斜,在面以易於排水的砂質土壤為宜。
三、羊舍的面積
可根據羊只的多少而定。如過於擁擠,則室內潮濕、空氣污濁,有障羊只健康。因此,羊舍應有足夠的面積,使羊只能自由活動,一般每隻羊的佔地面積不應低於以下面積:產羔母羊1.1-2.0平方米,種公羊4-6平方米,小公羊0.7-0.9平方米,一歲育成母羊0.7-0.8平方米,3-6月齡的羔羊0.4-0.6平方米
四.波爾山羊的飼養管理:
一、種公羊的飼養管理 種公羊對提高羊群的生產力和雜交改良本地羊種起著重要的作用,特別是在目前波爾羊數量少,而需求量又很大的情況下,在飼養管理上更要嚴格要求。對種公羊的要求是體質結實,保持中上等膘性,性慾旺盛,精液品質好。而精液的數量和品質,取決於飼料的全價性和合理的管理。波爾山羊種公羊的飼養,要求飼料營養價值高,有足量優質的蛋白質、維生素 A、維生素 D及無機鹽等,且易消化,適口性好。較理想的飼料中,鮮乾草類有營蓿草、三葉草、山芋藤、花生秸等,精料有玉米、麩皮、豆粕等,其他有胡蘿卜、南瓜,麥芽,骨粉等。動物蛋白對種公羊也很重要,在配種或采精頻率較高時,要補飼生雞蛋、牛奶等。
波爾種公羊要單圈飼養,公羊要單獨組群放牧、運動和補飼,除配種外,不要和母羊放在一起。配種季節一般每天采精1次一3次,采精後要讓其安靜休息一會兒。種公羊還要定期進行檢疫、預防接種和防治內、外寄生蟲,並注意觀察日常精神狀態。
深水縣飼養的波爾羊以舍飼為主,公羊每天放牧結合運動的時間為4小時一6小時,干粗料為山芋藤、花生秸,任其自由採食,每天按體重的1%補飼混合精料(配方見表2-2)。采精較頻時,每天補飼2個雞蛋。每天采精1次~2次,3天~4天休息一次,除夏季特別炎熱的時候和冬季特別寒冷的時候精液品質較差不採精外,其餘時間精液品質都較好,幾乎常年可以采精。
二、母羊的飼養管理
(1)配種前的飼養管理
配種前,要做好母羊的抓膘復壯,為配種妊娠貯備營養。日糧配合上,以維持正常的新陳代謝為基礎,對斷奶後較瘦弱的母羊,還要適當增加營養,以達到復膘。
溧水縣種羊場飼養的波爾母羊也以舍飼為主,干粗飼料如山芋藤、花生秸等任其自由採食,每天放牧4小時左右,此時期每天每隻另補飼混合精料0.4公斤左右。
表為混合精料配方
種類 含粗蛋白 代謝能 鈣 磷
玉米 50% 5.166 1.812 0.024 0.126
圈養波爾山羊豆粕 25% 11.8 0.768 0.08
(2)妊娠期的飼養管理 在妊娠的前3個月由於胎兒發育較慢,營養需要與空懷期基本相同。在妊娠的後2個月,由於胎兒發育很快,胎兒體重的80%在這兩個月內生長,因此,這兩個月應有充足、全價的營養,代謝水平應提高15%一20%,鈣、磷含量應增加40%一50%,並要有足量的維生素 A和維生素D。溧水飼養的波爾羊妊娠前期基本同空懷期一樣,妊娠後期,每天每隻補飼混合精料0.6公斤一0.8公斤,並每天補飼骨粉3克一5克。產前10天左右還應多喂一些多汁飼料。懷孕母羊應加強管理,要防擁擠,防跳溝,防驚群,防滑倒,日常活動要以「慢、穩」為主,不能吃霉變飼料和冰凍飼料,以防流產。
(3)哺乳期的飼養管理 產後2個月~3個月為哺乳期。在產後2個月,母乳是羔羊的重要營養物質,尤其是出生後15天~20天內,幾乎是唯一的營養物質,應保證母羊全價飼養。波爾羊羔羊哺乳期一般日增重200克一250克,每增重100克需母乳約500克,而生產500克乳,需要0.3公斤風干飼料,即33克蛋白質,1.8克鈣和1.2克磷。到哺乳後期,由於羔羊採食飼料增加,可逐漸減少直至停止對母羊的補料。
哺乳母羊的管理要注意控制精料的用量,產後 1天~3天內,母羊不能喂過多的精料,不能喂玲、冰水。羔羊斷奶前,應逐漸減少多汁飼料和精料喂量,防止發生乳房疾病。母羊舍要經常打掃、消毒,胎衣和毛團等污物要及時清除,以防羔羊吞食發病。
溧水種羊場飼養的波爾羊在哺乳期除青乾草自由採食外,每天補飼多汁飼料 1公斤~2公斤,混合精料0.6公斤~ 1公斤。為加快波爾羊母羊的繁殖,羔羊出生15天~20天,開始補飼商品乳豬全價料,並逐步喂些青飼料,一般羔羊到2月齡左右斷乳。
三、羔羊的護理及培育
羔羊的培育,不僅影響其生長發育,而且將影響其終生的生長和生產性能。加強培育,對提高羔羊成活率,提高羊群品質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必須高度重視羔羊的培育。
初乳期 :母羊產後5天以內的乳叫初乳,它是羔羊生後唯一的全價天然食品。韌乳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17%~23%)、脂肪(9%~16%)等營養物質和抗體,具有營養、抗病和輕瀉作用。羔羊初生後及時吃到初乳,對增強體質,抵抗疾病和排出胎糞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因此,應讓初生羔羊盡量早吃、多吃初乳,吃得越早,吃得越多,增重越快,體質越強,發病少,成活率高。
小羊羔 常乳期(6天~60天):這一階段,奶是羔羊的主要食物,輔以少量草料。從初生到45日齡,是羔羊體長增長最快的時期;從出生到75日齡是羔羊體重增長最快的時期。此時母羊的泌乳量雖也高,營養也很好,但羔羊要早開食,訓練吃草料,以促進前胃發育,增加營養的來源。一般從10日齡後開始給草,將幼嫩青乾草捆成把吊在空中,讓小羊自由來食。生後20天開始訓練吃料,在飼槽里放上用開水燙後的半濕料,引導小羊去啃,反復數次小羊就會吃了。注意燙料的溫度不可過高,應與奶溫相同,以免燙傷羊嘴。
奶、草過渡期(兩月齡至斷奶):兩個月齡以後的羔羊逐漸以來食為主,哺乳為輔。羔羊能採食飼料後,要求飼料多樣化,注意個體發育情況,隨時進行調整,以促使羔羊正常發育。日糧中可消化蛋白質以16%~30%為佳,可消化總養分以74%為宜。此時的羔羊還應給予適當運動。隨著日齡的增加,把羔羊趕到牧地上放牧。母子分開放牧有利於增重、抓膘和預防寄生蟲病,斷奶的羔羊在轉群或出售前要全部驅蟲。
Ⅶ 山羊養殖技術:
一、種公羊的飼養管理
一 般情況下,優質種公羊10月齡時可適量配種。種公羊配種初期,要適當配種。羊放牧後,種公羊晚上要單獨分圈飼養,讓種羊有充分時間休息,還要補飼一定的精料。公羊一歲可正式投入配種生產,但都必須進行補料。
每隻種公羊的配種及受體母羊受配情況,都要有詳細的記錄,以便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合理調整,使每隻種公羊發揮最大效能。要想種公羊體格健壯、膘情適中、精力充沛、性慾旺盛並具有良好的精液品質,必須加強種公羊的飼養管理,以提高種公羊的利用率並延長其使用年限。
(3) 搞好羔羊的欄舍衛生,勤換產欄墊草,保持產欄清潔乾燥及母仔羊衛生,夏季產欄舍要通風良好,冬季要做好防寒保暖工作。
(4) 加強缺奶羔羊的補飼和護理,無母孤羔及一胎多羔羊,我們應採用寄養,擠其他母羊奶哺喂或用牛奶人工補飼。
拓展資料
圈養好處
1、能合理利用包括農作物秸稈在內的飼草資源和有限的土地資源,多數不宜放牧的田間地頭,果園種草都可以刈割養羊。可以田間種草、林間套草、以草養羊。據測定,一畝良田種草可養羊6~8隻,收入是糧食作物的3~5倍。同時羊糞肥田,有助於發展生態農業、有機農業。
2、有利於大積農家肥,羊糞尿是氮、磷、鉀等多種元素含量較高的復合有機肥,有利於改良土壤,提高單產和降低費用,尤其是冷浸田效果明顯。
能充分利用閑散勞力資源,達到家家戶戶養養的目的。"出門帶把鐮,回來一捆草",不僅解決了靠山養羊的矛盾,也為發展規模化養羊奠定了基礎。解決了閑散勞力就業出路,迅速增加農民收入具有現實意義。
3、便於對羊群實行科學飼養管理。減少羊群疾病,提高養羊生產效益。
可緩解羊群受季節性牧草制約,牧草資源不足,損壞草場植被等矛盾。同時也解決了養羊夏肥、秋壯、冬瘦、春死的不良循環,發展了養羊業。
4、便於科學處理糞便,改善人居環境,人畜分居,減少人畜共患疾病。根治生態環境的面污染,有效防止牧區土地和水源的污染。
5、便於集中產奶,由於山羊奶營養價值極高且產量有限,同時也受山羊哺乳期的限制,圈養對於提高產奶的集中度和奶產量的提高,以及後期化的處理,有著重要的作用。
Ⅷ 養羊技術是什麼
養羊技術包括:飼料選擇,搭配品種選擇,交配,生產,羊舍建設,疫苗接種。
1、飼革加工調後餵羊
傳統養羊所喂飼草往往不經過任何加工調制,像玉米秸多數以整株干秸喂養,這樣飼喂後消化利用率低,不僅造成飼草資源的極大浪費,而且羊生長慢,飼養周期長,出欄率低。因此,應廣泛推廣青貯、氨化、發酵等飼料調制加工技術,提高養羊的經濟效益。
2、設施養殖
以往農戶養羊採用樁拴系,露天飼養,羊群往往出現夏壯、秋肥、冬瘦、春乏的狀況。所以若想增加養羊效益,就應推廣設施養殖,建造布局結構合理的羊舍或暖棚。這樣無論在炎夏還是寒冬,羊群都有一個舒適的生活環境,促其快速生長與增重。飼養設施的合理建造與布局,可大大降低疾病的發生。
3、疾病綜合防治技術
疾病是養羊生產的一大威脅,應重點搞好傳染病的預防接種工作,堅持預防為主的原則。定期驅除羊體內外寄生蟲,注意圈舍的衛生消毒,在日常管理中經常觀察羊只精神、飲食、糞便等是否正常,做到沒病早防,有病早發現、早治療。
(8)德國養羊技術有哪些擴展閱讀
發酵床養羊與豬圈發酵床原理相同,操作也基本類似。但由於山羊的生活習性與豬有很大差異,因此在一些操作上有一些特別需要注意的:
1、選址要求:圈舍盡量選擇乾燥平坦背風向陽,土壤透氣透水的沙土壤地最好。如果圈舍周圍地勢較低的話,可將地面處理成有漏縫地板的「吊腳樓」,下面留10-20cm空間避免多餘水分浸泡墊料。
2、墊料准備:養羊發酵床墊料層厚度一般略低於豬圈發酵床厚度,按40-50公分計算,墊料來源可以採用單獨使用鋸末或者鋸末、稻殼、秸稈相結合的方式。
Ⅸ 養羊技術!
養羊技術:要以現代技術飼養。
現代技術:上世紀80年代以來,張勇飛等專家根據《黃帝內經˙素問˙萎論》「脾主身之肌肉」原理和現代生物分子學理論,以中葯為手段,建立了以柏籽、柏葉等多味中葯組成的「JFZ—濃縮柏籽飼料」的風味添加劑。在山羊宰前60天添加飼喂「JFZ—濃縮柏籽飼料」2.5—3.0公斤,可使普通羊肉轉化為柏籽羊肉(見下表)。這種生產柏籽羊肉的技術獲得山西省科技進步二等獎。
加強護理和飼養管理。口腔可用清水、食醋或0.1%高錳酸鉀沖洗,糜爛面上可塗以1%~2%明礬或碘酊甘油(碘7g,碘化鉀5g,酒精100mL,溶解後加入甘油100mL)。
也可用冰硼散撒布(冰片15g,硼砂15g,芒硝18g,研成細末)。
蹄部可用3%臭葯水或來蘇兒洗滌,擦乾後塗松。餾油或魚石脂軟膏或氧化鋅魚肝油軟膏,再用綳帶包紮,也可將煅石膏與鍋底灰各半,研成粉末,加少量食鹽粉塗在蹄部的患部。
乳房可用肥皂水或2%~3%硼酸水清洗,然後塗以青黴素軟膏或其它刺激性小的防腐軟膏。定期將奶擠出以防乳房炎。此外也可用一些中葯治療。
(9)德國養羊技術有哪些擴展閱讀
讓羊多生快長的3個技巧:
1、採用小尾寒羊或湖羊做母本
小尾寒羊和湖羊是國內兩個較為優秀的綿羊母本品種,具有繁殖高(經產母羊單胎繁殖率可達260%以上,年繁殖率可達390%以上)、個體大生長速度快以及早熟等優點。
採用杜泊羊、薩福克羊或澳洲白綿羊等肉用羊品種作為父本,與小尾寒羊或湖羊進行雜交。其繁殖率並不會因為父本變動而降低,同時雜交一、二代羊同樣具有較高的繁殖率。
2、羔羊早期斷奶
羔羊早期斷奶,有助於母羊提前進入發情期。一般情況下在7日齡開始採用具有香味或甜味的飼料對羔羊進行誘食;10日齡後便可以開口補飼,此時可以添加一些柔軟易消化的粗飼料以促進羔羊瘤胃發育;
25日齡後羔羊基本上可以隨母羊補飼,此時可採用間歇斷奶以降低羔羊對母乳依戀。
30日齡後,羔羊體重達到15公斤便可以進行斷奶。在羔羊斷奶後,根據母羊膘情適當增加一些營養,並注意各類微量元素以及維生素的補充,母羊便可以快速進入發情期。
3、採用同期發情、人工授精技術
有條件的規模化養羊場,可以採用同期發情、人工授精技術。使用促發情排卵葯物,可使母羊同期發情並可增加排卵量。同時使用人工授精技術,提高公羊利用率以及受胎率。
Ⅹ 養羊的基本技術是什麼
1、要讓羊住得好。如果羊的居住環境差,由於攝入的營養要抵抗惡劣環境,羊就會長得慢。同時,羊也容易得病,導致死淘率增加。
2、要讓羊吃得好。如果只讓羊吃草,由於攝入的營養不能充分滿足羊的生長需要,結果就是影響羊的生長性能發揮,所以必須適當飼喂市場口碑好的精料。
3、要實施精細化飼養管理。把羊當成朋友,甚至是孩子,要按照科學的飼養流程進行管理。如果你不懂,可以請你的飼料或者獸葯疫苗供應商幫助你制定相應的操作規范。
4、要防得好。主要是搞好消毒、驅蟲、接種疫苗,把這3點做好了,就能減少病毒、病菌的傳播,有效控制疫病的發生。
注意事項:
養羊是個系統工程,但只要做好上述4個環節,養羊就能賺上錢。最後要強調的是,家財萬貫,帶毛的不算。
如果是新手,不建議養羊,若是堅持要養,建議找個成功的養羊場潛伏半年以上,把自己變成內行人再去養,否則很可能要交昂貴的學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