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德國足球隊友哪些名將
巴西:卡卡
阿根廷:梅西
烏拉圭:弗蘭
西班牙: 卡西 哈維 托雷斯 比利亞 普約爾
義大利:布馮 內斯塔
德國:克洛澤
英格蘭:傑拉德 特里 魯尼 蘭帕德 費迪南德
法國:亨利 本澤馬
荷蘭:范佩西 范德法特
葡萄牙:C羅
㈡ 德國乒乓球名將波爾簡歷
蒂姆·波爾(Timo Boll),1981年3月8日出生於德國奧登沃德,德國著名乒乓球運動員,效力於德國男子乒乓球隊。
蒂姆·波爾4歲開始打球,1997、1998年歐洲青年錦標賽男單冠軍,2002年,波爾擊敗了王勵勤和孔令輝,拿到了乒乓球世界盃男單冠軍。2003年1月登上男子乒乓球選手世界排名第一寶座。2005年世界盃男單冠軍,2008年比利時列日世界盃亞軍,2008年北京奧運會,波爾帶領德國隊獲得亞軍,2012年英國利物浦世界盃男單亞軍。多次代表德國隊獲得世乒賽團體賽亞軍,波爾被認為是瓦爾德內爾的接班人。
2016年8月6日,里約奧運會擔任德國代表團旗手。2016年8月18日,里約奧運會乒乓球男子團體德國隊收獲銅牌。 2017年乒乓球男子世界盃男單亞軍。 2017年12月,榮獲2017國際乒聯「年度最佳男運動員」。 2019年8月7日,蒂姆·波爾入圍2019世界盃邀請名單。
2021年8月6日,蒂姆·波爾與奧恰洛夫和弗朗西斯卡組成的德國男團獲得2020年東京奧運會乒乓球男團亞
㈢ 德國乒乓球名將y.han
韓瑩,來自中國遼寧,在2010年時選擇代表德國隊比賽,是一名削球手。她2011年正式拿到德國護照,現效力於KTS塔爾諾布熱格 。
2015年6月15日,韓瑩在2014韓國乒乓球公開賽中獲得「女單亞軍」。
2016年6月25日,2016年國際乒聯韓國公開賽在仁川進行,女單方面,文佳第二輪苦戰七局,4-3逆轉力克代表德國出戰的韓瑩,七局比分為4-11、7-11、11-7、6-11、11-5、11-9和11-8 。
2016年8月10日凌晨,里約奧運會女乒1/4決賽最後一場比賽中,韓瑩被賽會頭號種子中國隊的丁寧4-0(11-8、11-5、11-3、11-7)橫掃 。
㈣ 二戰德國四大名將有哪些
二戰德國四大名將,曼施坦因,古德里安,隆美爾,倫德施泰特。
曼施坦因(1887——1973)德國陸軍元帥。二戰期間曾任德國A集團軍群參謀長、第十一集團軍司令、「南方」集團軍群司令等職。
曼施坦因精通戰略戰術,聰明過人,反應機敏,有超人的軍事想像力,他被公認為德國陸軍中能力最強的指揮官,也有人把他評為二戰最出色的將領,即使是臭名昭著的納粹身份也掩蓋不了他的軍事才能。他之所以在眾多德國陸軍將領乃至整個二戰將林中脫穎而出,是因為他既是個軍事天才,也是個軍事全才。
二戰爆發後,他協助倫斯德元帥指揮德軍迅速席捲波蘭,攻陷華沙,將參謀長的角色發揮得淋漓盡致。而真正使他名揚天下的是他提出的侵略法國的作戰方案,即著名的「曼施坦因計劃」,德軍就是按照這個大膽的計劃(以坦克部隊穿越阿登高地迅疾突擊法國北部)把「閃電戰」的威力發揮到極至——德軍六周內擊潰英法盟軍,侵佔荷蘭、比利時,征服了號稱「歐陸第一軍事強國」的法國。從此,曼施坦因成為歐洲戰爭史上最出色的戰略家之一,盡管他是為侵略戰爭服務的。
許多戰略家只適合運籌帷幄,而曼施坦因在親自率軍作戰上絲毫不比他的制定作戰計劃的水平差。作為前線指揮官,他在侵略蘇聯的戰爭中連連得手,屢敗蘇軍,尤其是克里米亞之戰,使蘇軍遭受重創。即使是德軍在蘇德戰場連遭失利的情況下,他的部隊仍能頂住蘇軍進攻,反擊取勝,這在軍事史上是罕見的。把曼施坦因比做是德國閃擊戰的一把利劍是再合適不過的了。
古德里安(1888——1954)德國陸軍上將。曾任裝甲集群司令、坦克兵總監、陸軍總參謀長等職。古德里安是個理論結合實踐的典型高手,他是世界現代裝甲戰的先驅,即使今天,痛恨納粹的德國人仍將他奉為「裝甲之父」。相比同時代的裝甲戰高手朱可夫、巴頓、隆美爾等人,古德里安在坦克戰發展歷史上的影響要大多了。他提出的「在狹窄正面上集中使用大量坦克實施高速突貫」的理論,結合他那震驚世界的坦克突擊戰,使他成為名副其實的「世界裝甲第一將」。
當英、法的軍人們還在高談闊論的時候,古德里安已經開始對裝甲作戰進行了深入研究,並進行了實踐,這在當時被看作是根本不可能的,也遭到了很多人的反對,而古德里安仍堅持追求自己的目標,終於以自己超前的軍事思想和過人的組織才能一手創建了強大的德國坦克部隊。
二戰爆發後,古德里安終於得到了施展的機會,他先是率領他的坦克軍迅速擊潰波蘭,後又揮師橫掃法國,經色當之戰,直抵英吉利海峽。在蘇德戰爭初期,他指揮坦克部隊在基輔等地多次合圍蘇軍,連續創造了坦克突擊戰的經典戰例。正是他的裝甲理論和實踐,才使得希特勒的侵略戰爭能如此震撼。
當二戰前夕古德里安用汽車代替坦克積極演練裝甲集群戰術時,法國敗亡的慘劇似乎已埋下了伏筆。德軍的勝利,勝就勝在戰場觀念領先、訓練設計領先。
隆美爾(1891——1944)德國陸軍元帥。二戰期間曾任德國「非洲軍」司令、B集團軍群司令等職。
隆美爾是二戰中德國最著名的將領,稍對世界軍事史有了解的人都會知道他那個著名的綽號——「沙漠之狐」。由於他在北非沙漠戰場的一系列驚人戰績和德國媒體和盟國媒體的瘋狂宣傳,他在世時就已成為一個具有傳奇色彩的軍人和德國人崇拜的偶像。
狡詐多變、大膽果敢是他用兵最大的特點。他的軍事指揮才能在入侵法國之戰中就顯露出來了,當時,他只是一名師長,他的部隊一路猛沖猛打,進展神速,大敗法軍,被稱為「魔鬼之師」。來到北非後,面對強大的英軍,他以坦克部隊迅速機動,突破對方防線,要麼欺騙,要麼猛攻,數次打得英軍措手不及,幾乎無喘息之機。他的軍隊一度進抵阿拉曼,迫近開羅,震驚了整個英國。即使是在缺乏補給,被蒙哥馬利的英軍打敗後,他仍能組織千里大撤退,確實是只狡猾的狐狸。
在環境惡劣、一望無垠的大沙漠,作戰是非常困難的,而隆美爾卻創造了沙漠戰的奇跡,雖戰略才能比同期將領稍差,但戰術才能已經登峰造極,連對手丘吉爾都大為稱贊他,也有軍事史學家將他與漢尼拔、拿破崙並列為「傑出的敗軍之將」。對隆美爾的研究在西方軍事史學界從未間斷。
格爾德·馮·倫德施泰特德國元帥,生於阿舍斯萊本.1892年服役.1907年畢業於軍事學院.參加過第一次世界大戰,初任第22師參謀,戰爭結束時任第15軍參謀長.戰後歷任騎兵師參謀長、步兵團團長、集團軍參謀長等職.1932年10月,晉升步兵上將.1938年晉升為大將後退役.1939年8月應召再次服役,任南方集團軍司令.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參加了德波戰爭.1939年10月,任東線總司令.當月調往西線,任A集團軍群司令.1940年7月被晉升為元帥,10月任西線總司令.1941年6月到11月,任南方集團軍群司令,率部參加蘇德戰爭.11月在羅斯託付受挫,被解除職務.1942年3月再度被起用,任西線總司令兼D集團軍群司令.1944年盟軍在諾曼底登陸後,與希特勒發生分歧,於7月初被免職.1944年8月,倫德施泰特特任審理謀殺希特勒案特別軍事法庭庭長,9月復任西線總司令.
倫德施泰特被英國人認為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德國最能乾的指揮官,另外他的資歷在納粹將領中也是首屈一指的,人們把他視為德國陸軍的元老.
德國戰敗後倫德施泰特被美軍俘虜,1949年獲釋,1953年卒與漢諾威.
㈤ 德國一戰中有哪些名將
一戰德國名將如下:
1.全名:約翰尼斯·弗里德利希·利奧波德·馮·澤克特(Johannes Friedrich Leopold von Seeckt)
生卒年:1866年4月22日-1936年12月29日
國籍:德國
最高軍銜:陸軍一級上將
主要戰爭:第一次世界大戰(1914-1918);
主要戰役:戈爾利采-塔爾諾夫之戰(1915);塞爾維亞之戰(1915)
歷史地位:澤克特在一戰中並沒有發揮很重要的作用,在他軍事生涯的前期,也只是作為一個出色的參謀人員而引人注目。他主要的聲望來自於戰後擔任德軍總司令是在德軍重建工作中作出的卓越貢獻。他所組建的幾乎「無瑕」的「十萬陸軍」,奠定了德國陸軍得以重新崛起的基礎。他是二戰德國輝煌戰績最大的幕後功臣,被尊為「二戰德軍之父」。
2.全名:阿爾弗雷德·馮·施利芬(Alfred von Schlieffen)
生卒年:1833年2月28日-1913年1月4日
國籍:德國
最高軍銜:陸軍元帥
主要戰爭:普魯士-奧地利戰爭(1860年);普法戰爭(1870-1871);
主要戰役:克尼格雷茨之戰(1860)
歷史地位:施利芬是一個天才的戰略家,更是一個有爭議的人物,這主要是由於著名的「施利芬計劃」——這一計劃被小×奇修改之後在一戰中遭到失敗。對於該計劃的爭論延續至今,有人認為計劃本身就出了錯誤,另外一些人則認為是執行者犯了錯誤。
3.全名:奧斯卡·馮·胡蒂爾(Oskar von Hutier)
生卒年:1857年-1934年12月
國籍:德國
最高軍銜:步兵上將
主要戰爭:第一次世界大戰(1914-1918);
主要戰役:里加之戰(1917);第二次索姆河之戰(1918);努瓦永-蒙迪迪埃之戰(1918)
歷史地位:在戰爭史上,胡蒂爾主要是以「胡蒂爾戰術」為人所知。這種戰術也被稱為滲透戰術或者風暴部隊戰術,是德軍後來機械化全兵種學說的前身。他對這種戰術的發展並沒有什麼貢獻,但他是第一位成功使用該戰術的集團軍司令官。他是一位有能力而且堅定的指揮官,他在突破方面的成就在以塹壕戰為特色的一戰中是非常出眾的。
4.全名:保羅·埃米爾·馮·萊托-福爾貝克(Paul Emil von Lettow-Vorbeck)
生卒年:1870年3月20日-1964年3月9日
國籍:德國
最高軍銜:陸軍少將
主要戰爭:鎮壓義和團愛國起義運動(1900-1901);鎮壓霍屯督人和赫雷羅人起義(1904-1908);第一次世界大戰(1914-1918);
主要戰役:東非戰役(1914-1918);坦噶之戰(1914);馬希瓦之戰(1917)
歷史地位:萊托-福爾貝克是一位非常成功的,或者可能在任何時期都是極具天賦的游擊戰指導者之一。他是一位純粹的職業軍官,極為靈活和機智,經常使正規而保守的英軍對手驚慌失措。他長期對抗20倍左右的敵軍,卻僅僅因為戰爭正式結束而投降。他從未在戰場上被征服過。他還是這樣的一個人:他和壓倒性的優勢敵人作戰,獲得了他的戰士,無論黑人和白人的一致熱愛,而且還贏得了他的敵人的尊敬和欽佩。但對於中 國人而言,他和鴉片戰爭時期的其他侵略者一樣,是個不折不扣的混蛋。
5.全名:阿爾弗雷德·馮·提爾皮茨(Alfred von Tirpitz)
生卒年:1849年5月10日-1930年3月6日
國籍:德國
最高軍銜:海軍元帥
主要戰爭:第一次世界大戰(1914-1918);
主要戰役:無
歷史地位:提爾皮茨是一個冷酷和狡詐的領導者,也是一個忠實的軍國主義者和右翼分子。但作為德國遠洋艦隊之父。
6.全名:奧古斯特·馮·馬肯森(August von Mackensen)
生卒年:1849年12月6日-1945年10月8日
國籍:德國
最高軍銜:陸軍元帥
主要戰爭:普法戰爭(1870-1871);第一次世界大戰(1914-1918);
主要戰役:古姆賓嫩(古謝夫)之戰(1914);坦能堡戰役(1914);第一次馬祖里湖之戰(1914);羅斯之戰(1914);戈爾利采-塔爾諾夫之戰(1915);塞爾維亞之戰(1915);羅馬尼亞之戰(1916)。
歷史地位:奧古斯特·馮·馬肯森是一位典型的普魯士軍官,更是一位能乾的、充滿活力並足智多謀的將領。作為塞爾維亞和羅馬尼亞的征服者,他是德軍在東線最為成功的陸軍指揮官之一。
詳細內容參見:http://tieba..com/p/1751866104
㈥ 德國隊門將是誰
奧利弗·卡恩
姓名:奧利弗·卡恩(Oliver Kahn)
生日: 1969年 6月15日
身高: 188 cm
體重: 88 kg
位置: 守門員
現效力俱樂部: 拜仁慕尼黑 (GER)
國家隊出場次數: 86 (截止到 7月08日)
首次國際比賽出場: 瑞士對德國( 6月23日)
2002 FIFA韓日世界盃是他的首次世界盃之旅。在當屆首次在亞洲舉辦的FIFA世界盃中,卡恩成為了首位獲得阿迪達斯金球獎(Golden Ball)的守門員。羅納爾多(Ronaldo)雖然打入8粒進球,幾乎以一己之力率領巴西隊奪冠並獲得阿迪達斯金靴獎(Golden Shoe),但桑巴軍團前鋒在世界盃最佳球員評選中屈居德國隊隊長之後。
卡恩的出色撲救幫助德國隊出人意料地闖入決賽。具有諷刺意味的是,這位之前表現幾近完美的守門員卻在決賽中犯下了他在世界盃上的唯一一次失誤,讓羅納爾多為巴西隊取得1-0的領先優勢。之後羅納爾多為己方取得致命的第二粒進球,迫使33歲的卡恩只能得到亞軍,而自己贏得阿迪達斯金球獎作為安慰。
「金球獎當然讓我非常驕傲,尤其這是第一次由守門員獲得」,卡恩帶著為橫濱(Yokohama)決賽復仇的火焰承認,「它表示大家認可了我在整個FIFA世界盃上的表現。」卡恩在當屆世界盃上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記,決賽前僅在E組與北愛爾蘭隊1-1戰平的比賽中被羅比·基恩(Robbie Keane)攻入一球。
之後在與沙烏地阿拉伯隊和喀麥隆隊的小組比賽中卡恩沒有再失球,16強對巴拉圭隊、四分之一決賽對美國隊以及半決賽對東道主韓國隊同樣保持不失球。卡恩以一系列非凡的撲救讓對方前鋒不斷無功而返,媒體送給他綽號「泰坦」和「獅王卡恩」。
成名之路
卡恩的守門員生涯開始於卡爾斯魯厄隊,當時年僅6歲。在成長於各級別青年隊後,終於在1990年11月首次在德甲聯賽(Bundesliga)中亮相。穩定的發揮使他被召入德國國家隊參加1994 FIFA美國世界盃,不幸的是他當時一直坐在替補席上。隨後卡恩轉會拜仁慕尼黑,很快將1號球衣據為己有。
1995年6月23日卡恩在伯爾尼(Bern)首次代表國家隊出場,當時德國隊以2-1戰勝瑞士隊,但同年11月他拉傷十字韌帶,不得不與傷痛抗爭。在1998 FIFA法國世界盃上卡恩再次擔任替補守門員,但世界盃賽後不久他就得到了國家隊主力位置。當拜仁慕尼黑隊在2001年贏得UEFA冠軍杯(Champions League),在時隔25年後重登歐洲足球之顛時,決定成敗的正是卡恩。決賽與瓦倫西亞(Valencia)進入點球大戰時,卡恩撲出了西班牙人三個點球。他還獲得了6次聯賽冠軍和4次德國足協杯(DFB Cup)冠軍,這一記錄無人能及。
雖獲獎牌無數,卡恩仍未滿足。這位38歲的球員對2006 FIFA德國世界盃具有一如既往的目標。「我希望贏得每座獎杯。如果我參加FIFA世界盃,我希望成為世界冠軍。這次我們有主場優勢,我們會好好利用的」,卡恩明確表示將用他的大手把握這次機會,「FIFA世界盃是獨一無二的。我喜歡世界盃上的競爭、刺激和拼搏。」卡恩已向全世界的前鋒發出警告,今夏要擊敗「泰坦」可不容易。
可是在2006 FIFA德國世界盃上被萊曼取替一號位置。世界盃過後,卡恩宣布退出國家隊。
卡恩在國家隊的最後一場比賽是2006年世界盃季軍爭奪戰,德國3:1葡萄牙。
2003/2004賽季技術統計
德甲 冠軍杯
出場次數 33 8
出場時間(分鍾) 3102 756
進球數(點球) 0 0
2002/2003賽季技術統計
德甲 冠軍杯
出場次數 33 4
出場時間(分鍾) 3102 332
進球數(點球) 0 0
職業生涯統計
賽季 俱樂部 出場數 進球數
1992/1993 卡爾斯魯厄 25 0
1993/1994 卡爾斯魯厄 26 0
1994/1995 拜仁慕尼黑 22 0
1995/1996 拜仁慕尼黑 32 0
1996/1997 拜仁慕尼黑 34 0
1997/1998 拜仁慕尼黑 30 0
1998/1999 拜仁慕尼黑 27 0
1999/2000 拜仁慕尼黑 32 0
2000/2001 拜仁慕尼黑 32 0
2001/2002 拜仁慕尼黑 32 0
2002/2003 拜仁慕尼黑 33 0
2003/2004 拜仁慕尼黑 33 0
㈦ 德國乒乓球名將有哪些
1、蒂姆-波爾
1981年3月8日出生於德國奧登沃德,曾在2001年獲得巴西公開賽男單冠軍,2002年獲得奧地利公開賽男單冠軍,2002年獲得乒乓球世界盃男單冠軍,2003年獲得日本公開賽男單冠軍,2005年獲得乒乓球世界盃男單冠軍。波爾多次代表德國隊獲得世乒賽團體賽亞軍。波爾曾在2003年1月登上男子乒乓球選手世界排名第一寶座。
德國乒乓球隊簡介
2012年倫敦奧運會上,波爾和奧恰洛夫將參加乒乓球男子和團體兩個項目的比賽,斯特格爾僅參加團體項目,鮑姆是男隊的替補隊員;吳佳多和希爾貝雷森將參加乒乓球女子單打和團體兩個項目,伊萬坎僅參加團體的項目,溫特爾是女隊的替補隊員。他們將向各項目的獎牌發起沖擊。2021年8月6日,在東京奧運會乒乓球男團決賽中,德國隊以0-3不敵中國隊,獲得亞軍。
㈧ 二站中,德國的名將都有哪些取得過什麼輝煌戰果
(1)鄧尼茨元帥。德國海軍元帥。二戰中最著名的潛艇作戰戰術----「狼群戰術」的提出者、策劃者和指揮者。
(2)保盧斯元帥。德國陸軍元帥。入侵蘇聯的南方集群司令。入侵蘇聯之初,曾經在烏克蘭成功俘獲蘇聯的整個西南方面軍(20餘萬人)。但是兵敗斯大林革勒城下。
(3)曼施坦因元帥。德國陸軍元帥。被公認為德國最優秀的戰略家。
(4)隆美爾元帥。德國陸軍元帥。由於在北非的傑出表現而成為英美將領最敬畏的對手。丘吉爾首相曾高度評價隆美爾元帥。(5)古德里安上將。德國裝甲兵之父,現代裝甲作戰的先驅。雖然將坦克大規模的編制並獨立作戰的思想不是他最先提出的,但他首先將其付諸於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