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瑪瑙湖之謎是什麼
瑪瑙並不少見,但如果在幾十平方千米甚至更大的面積內由瑪瑙結成了一片「湖」,恐怕就沒有多少人敢相信了。然而,在內蒙古西部的茫茫戈壁中,就有一個神奇的瑪瑙湖。瑪瑙瑪瑙湖總面積四萬多平方千米,僅湖心地區就達幾十平方千米。湖裡不但有瑪瑙,還有蛋白玉、風凌石、水晶石等多種寶石,是一塊名副其實的璀璨寶地。只是由於它地處內蒙古西部的茫茫戈壁,世人很難見到它的真面目。
Ⅱ 誰能為我提供一些化學方面的有趣小故事
化學元素名稱趣談
在給化學元素命名時,往往都是有一定含義的,或者是為了紀念發現地點,或者是為了紀念某個科學家,或者是表示這一元素的某一特性。例如,銪的原意是「歐洲」。因為它是在歐洲發現的。鎇的原意是「美洲」,因為它是在美洲發現的。再如,鍺的原意是「德國」、鈧的原意是「斯堪的那維亞」、鑥的原意是「巴黎」、鎵的原意是「家裡亞」,「家裡亞」即法國的古稱。至於「釙」的原意是「波蘭」,雖然它並不是在波蘭發現的,而是在法國發現,但發現者居里夫人是波蘭人,她為了紀念她的祖國而取名「釙」。為了紀念某位科學家的化學元素名稱也很多,如「鍆」是為了紀念化學元素周期律的發現者門捷列夫,「鋦」是為了紀念居里夫婦,「鍩」是為了紀念瑞典科學家諾貝爾等。
為了表現元素某一特性而命名的例子則更多、更常見。象銫(天藍)、銣(暗紅)、鉈(拉丁文的原意為剛發芽的嫩枝,即綠色)、銦(藍靛)、氬(不活潑)、氡(射氣)等等。此外,如氮(無生命)、碘(紫色)、鐳(射線)等,也是根據元素某一特性而命名的。
秦始皇幻想帝位永在,龍體長存,日思長生葯,夜作金銀夢。於是各路仙家大煉金丹,他們深居簡出於山野之中,過著超脫塵世的神仙般生活。煉丹家以丹砂(硫化汞)、雄黃(硫化砷)等為原料 ,開爐熔煉。企圖製得仙丹,再點石成金,服用仙丹或以金銀為皿,均使人永不老死。西文洋人也仿效於暗室或洞穴,單身寡居致力於煉金術。一兩千年過去了,死於仙丹不乏其人,點石成金出終成泡影。 金丹太徒勞無功而銷聲匿跡。中外古代煉金術士畢生從事化學實驗 ,為何中一事無成?乃因其違背科學規律。他們夢想用升華等簡單立法改變賤金屬的性質,把鉛、銅、鐵、汞變成 貴重的金銀。殊不知用一般化學立法是不能改變元素的性質的。化學元素是具有相同核電荷數的同種原子的總稱,而原子是經學變化中的最小微粒。在化學反應里分子可以分成原子,原子卻不能再分。隨著科學的發展,今天「點石成金 」已經實現。1919處英國盧瑟福用α粒子轟擊氮元素使氮變成了氧。1941年科學家用原子加速器把汞變成了黃金-人造黃金鐨(一百號元素)。1980處美國科學家又用氖和碳原子高速轟擊鉍金屬靶,得到了針尖大的微量金。金丹術士得知今人之豐功偉績,在天之靈出會自覺羞愧的。
硫酸銅(CuSO4)的妙用
烈日炎炎的夏天,當你縱身跳入淡藍淡藍的游泳池中游泳,你是否知道,這水池中的水就是很稀的硫酸銅溶液,它用來殺滅眾多游泳者身上帶進來的細菌,以保證所有游泳者的健康。
在醫學上,硫酸銅還用來做嘔吐劑。當你吃了什麼臟東西或誤服了什麼毒物,醫生常用硫酸銅催吐。
或許你最感興趣的是硫酸銅還是一種有效的防鯊葯呢!
要說防鯊葯還得從第二次世界大戰說起。法西斯為了妄想霸佔整個世界,把戰爭的火焰燒到歐、亞兩大洲,在大西洋、太平洋上的海戰也空前的殘酷。在海戰中敵我雙方都有大批艦只被對方擊沉,船上倖存的指戰員、士兵紛紛棄艦逃命。但是這些亡命者仍然很難逃出死神的追殺,因為在海洋里還有很多飢餓的鯊魚在等待著他們。為了使自己的官兵能夠免遭鯊魚的圍攻、吞滅,美國政府就號召全國有識之士都來研究防鯊的葯品,許多科學家和各界人士紛紛響應,投入了以葯防鯊的實驗。
當時有一位著名的文學大師名叫海明威,也在自己熟悉的海域里圈起了一快海面,做起了葯防鯊的實驗。他把含有硫酸銅和不含硫酸銅的誘餌互相交錯地布置在海面上,看鯊魚有什麼反應。
兩天後,當他乘船前去檢查這些誘餌時,他吃驚的發現鯊魚已把不含硫酸銅的誘餌吃得精光,而含有硫酸銅的誘餌竟未發生任何變化,海明威高興得跳了起來,他終於用一種簡單的常見的鹽類--硫酸銅就能防鯊魚了。
不久,美國海軍官兵們很快都配備起用這種硫酸銅製成的"護身符",來防鯊魚。
噴火的老牛
在荷蘭的一個小山村裡,曾經發生過這樣一件怪事。一個獸醫給一頭老牛治病,這頭牛一會兒抬頭,一會兒低下頭,蹄子不斷地打著地,好象熱鍋上的螞蟻坐卧不安。近日來,它吃不下飼料。肚子卻溜圓。手指一敲"咚咚"直響。獸醫診斷認為:這牛腸胃脹氣。他為了檢查牛胃裡的氣體是否通過嘴排出來。便用探針插進牛的咽喉,當他在牛的嘴巴前打著打火機准備觀察時,他萬萬沒有想到牛胃裡產生的氣體熊熊地燃燒了起來,從牛嘴裡噴出長長的火舌。
獸醫看罷大吃一驚,急忙後退幾步;牛見火也受驚了。掙斷了韁索,在牛棚里東竄西跳,燃著了牧草,引起一場沖天大火。雖然,獸醫等人全力搶救,但也無濟於事。致使整個牛棚和牧草化為一片灰燼。
這頭牛為什麼會噴火呢?
經有關人員的研究分析得出結論:牛噴出的氣體是甲烷。
甲烷的分子式為CH4,在沼澤的底部往往有氣泡一逸出,那就是它,因此又得名沼氣。它是一種無色、無味的氣體,化學性質比較穩定,它可以燃燒並產生大量的熱。因此,它是一種燃料。把有機廢物像人、畜的糞便,麥稈、莖葉、雜草、樹葉等特別是含纖維素的物質作為原料,在沼氣池內發酵。由於微生物的作用,就產生了甲烷。
明白甲烷產生的條件,我們很容易弄清那頭牛為什麼會噴火了。牛吃的飼料是牧草,其主要成分為纖維素。由於牛患病,消化功能衰弱,在胃裡進行異常發酵,產生了大量的甲烷引起了腸胃脹氣。當獸醫插入探針後,就象一根導管一樣,把氣體引了出來。甲烷易燃,所以遇火即燃,引起了這場大火。
從拿破崙到金發女郎
有這樣一個故事:1814年,拿破崙被俘流放,死在聖赫勒拿島。據美國《網路全書》記載,他死於胃病。多年來,法國人卻認為他是被英國人毒死的。但誰也拿不出可靠的證椐。一代君主的死,成了歷史上遺留下來的謎!150年後,科學家找到拿破崙的一根頭發,如獲至寶,把這根頭發切成小段,放入原子反應堆中接受中子反射,發現頭發里含有比正常人多40倍的砷元素。因此確認,這位19世紀在歐洲叱吒風雲的人物是死於砷中毒。
為什麼纖纖細發竟能解開拿破崙死亡之謎呢?原來,頭發跟血液一樣,也含有幾十種微量元素,它能准確地的顯示出一個人的健康狀況。盡管拿破崙到底是死於人為的放毒呢,還是死於地方性砷中毒,尚無定論,但聖赫勒拿島上的食物和生活用水,都含有較高的砷,卻是誰也不能否定的事實。
當今化學證實,頭發顏色及其變化,與所含的金屬元素濃度相關。黑色頭發含有鉬;紅棕色頭發含有銅、鐵、鈷;當頭發中鎳含量增多時,就會變成灰白色。反過來,從頭發顏色的變化,可以揭示環境污染的真象。美國舊金山有兩個金發女郎,漂亮的金發逐漸變成綠色。盤根究底,是她們生活的銅礦區,受到銅污染的緣故。
頭發猶如環境監測器,時刻在向人們報警:你生活的環境是否有污染,是何種元素作祟,從而採取相應的對策。
大量的化學分析表明,城市居民頭發的鉛含量,大大高於農村居民,這是由於城市居民長期吸人汽車含鉛尾氣的緣故;在繁亂的交通線附近的居民和從事鉛作業的工人,其頭發含鉛量更高;生活在海邊,一日三餐有魚蝦的人,其頭發汞含量比內地人高好幾倍。
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為人健美添光華的頭發,將成為人們信得過的環境污染監測哨。
醋酸巧反應 蛋中藏情報
醋酸又叫乙酸,是一種無色的有強烈的刺激性氣味的液體,熔點較低,室溫低於16.6℃時,乙酸很容易凝結成冰狀固體。無水醋酸又稱冰醋酸。乙酸易溶於水和乙醇,具有酸的通性,能發生酯化反應等。乙酸是人類最早使用的一種酸,可用來調味,乙酸在工業上有廣泛的用途,是一種重要的化工原料,還可用於生產醫葯、農葯等。除此,在戰爭年代醋酸還為傳送情報作過貢獻。
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索坶河前線德法交界處法軍哨兵林立,對過往行人嚴加盤查。一天,有位挎籃子的德國農婦在過邊界時受到盤查。籃內都是雞蛋,毫無可疑之處,一年輕好動的哨兵順手抓起一隻雞蛋無意識地向空中拋去,又把它接住,此時那位農婦立即變得情緒很緊張,這些引起了哨兵長的懷凝,雞蛋被打開了,只見蛋清上布滿了字跡和符號。
原來,這是英軍的詳細布防圖,上面還注有各師旅的番號。這個方法是德國的一位化學家給情報人員提供的,其做法很簡單:用醋酸在蛋殼上寫字,等醋酸幹了以後,無任何痕跡。但再將雞蛋煮熟,字跡便會奇跡般地透過蛋殼印在蛋清上。
為什麼化學家能巧出主意,蛋中藏機密呢?這主要是醋酸與其它物質反應的結果。雞蛋殼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鈣,用醋酸寫字時,醋酸與雞蛋殼碳酸鈣反應,生成了醋酸鈣,然後醋酸滲入蛋殼,和雞蛋清發生反應,雞蛋清是可溶性蛋白質,蛋白質是由多個a-氨基酸分子間失水形成醯胺鍵而組成的鏈狀高分子化合物,它不很穩定,在受熱、紫外線照射或化學試劑如硝酸、三氯乙酸、單寧酸、苦味酸、重金屬鹽、尿素、丙酮等作用下,發生蛋白質凝固,變性。滲入的醋酸,與雞蛋清發生反應,在蛋清上留下了特殊的痕跡,待雞蛋煮熟後就會有清晰可認的字跡來。所以化學家巧用醋酸反應,情報妙藏蛋中。
"鬼谷"之謎
在北美州西北部,有一片十分寬闊的山谷地。早在15世紀以前,這里曾住過不少印第安人。奇怪的是,當地人常常會突然生病,頭發一下脫光,眼睛失明,然後就痛苦地死去,甚至一些動物也逃脫不了死亡的的厄運,於是沒多久,這里便荒無人跡。由於這片山谷是那樣可怕,人們就把這個地方叫"鬼谷",人們為什麼會得這種奇怪的病呢?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一些勇敢的地質學家再次闖入"鬼谷"。經過他們實地考察與實驗,原來這里土壤中含有大量硒元素。硒經過植物、河水的"傳遞",進入人體。人體硒含量過高就會中毒死亡。
現代科學研究表明,硒是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如果缺乏硒,也同樣會引起疾病。過去我國黑龍江省克山縣,經常流傳一種"克山病",就是由缺硒引起的。這種病來勢兇猛,病人開始嘔吐黃水、繼而心力衰竭最後突然死亡。後來研究人員把一種叫做亞硒酸鈉的化合物製成溶液噴撒在農作物上,人吃了這些植物以後適當補充了硒的含量.從而控制了"克山病"的發生。
現在,"鬼谷"之謎已被揭開,科學家因地制宜,把它變成一個硒的礦場。人們在這片山谷地上種了一種叫紫雲英的植物。因為紫雲英有一種"吃"硒的本領。時間長了,紫雲英的體內就會積累很多硒元素。等紫雲英成熟後割下曬干燒成灰,可以提取少量的硒元素。據說,把1公頃紫雲英燒成灰後可提取純凈硒元素2.5千克。
1、碘與指紋破案
同學們在電影中常常看到公安人員利用指紋破案的情節。其實,只要我們在一張白紙上用手按一下,然後把紙上手指按過的地方對准裝有少量碘的試管口,並用酒精燈加熱試管底部。等到試管中升華的紫色碘蒸汽與紙接觸之後,按在紙上的平常看不到的指紋就漸漸顯露出來,並可以得到一個十分明顯得棕色指紋。如果把這張白紙收藏起來,數月之後再做上述實驗,仍能將隱藏在紙上的指紋顯示出來。
這是因為,每個人的指紋並不完全相同,而手指上總含有油脂、礦物油和汗水等。當用手指往紙往上按的時候,指紋上的油脂、礦物油和汗水就會留在紙上,只不過是人的眼睛看不出來罷了。而純凈的碘是一種紫黑色的晶體,並有金屬光澤。有趣的是,絕大多數物資加熱時,一般都有固態、液態和氣態的三態變化。而碘卻一反常態,在加熱時能夠不經液態直接變成蒸汽。像這類固態物質直接氣化的現象,人們稱之為升華。同時碘還有易溶於有機溶劑,當碘蒸汽上升遇到這些有機溶劑時,就會溶解其中,因此指紋也就顯示出來了。
2、誰是兇手
沐浴在晨光中的山村,從睡夢中醒來了。舉目望去,成群的牛羊之綠茵茵的山坡上奔跑、嬉戲。按著映入眼簾的便是咯咯覓食的雞群,呱呱追逐的鴨子……忽然,陣陣歡聲笑語傳來,循聲望去,原來說姑娘子湖邊梳洗打扮,碧綠的湖水,山色掩映,還盪漾著村童嬉水玩耍的身影……然而今天,山村的生機盪滌殆盡,就連晨光也好像失去光澤,展現在人們眼前的竟是滿目的死屍、斃命的牛羊。生靈在此已不復存在,真是慘絕人寰,令人震驚。這便是中央電視台播放的尼斯湖慘案一組鏡頭的寫實。禍不單行,同在喀麥隆,更大不幸由在瑪瑙湖畔發生了,對此人們不禁要問,作惡多端的兇手是睡?
法網難逃,兇手終於「捉拿歸案了」。但出於意料的是,兇手竟是人們熟知的二氧化碳氣體。然而更令人不解的是,二氧化碳何以如此猖狂?又何以致人畜於死地?
經科學家研究發現,微妙的化學平衡使尼奧斯湖、瑪瑙湖的水分成了奇特的若干層,而且最深層的水又含有極其豐富的碳酸鹽。然而這樣的化學平衡並不是穩定的,在外界環境的影響下,特別在地殼活動頻繁之際,分層的湖水便會受到擾亂,富有碳酸鹽的深層水就會上升,在壓力和溫度驟然變化下迅速分解,整個湖泊也就成了一個被猛然開啟的巨大汽水瓶。雖然二氧化碳本身並沒有毒,但空氣中含有超過0.2%便會對人體有害,超過1%以上即會使人畜窒息而亡。因而二氧化碳大量釋放下沉,災難也就不可避免了。
然而湖水中的這種化學平衡並非絕無僅有,科學家還發現前蘇聯凱而頓湖的水竟以五層分布,而且底層被更令人擔憂的硫氫化物所滲透。那麼存在其中的化學平衡是否也會被打破?硫氫化物是否會轉化為毒性甚大的硫化氫並進而興風作浪?更重要的是如何防患於未然,阻止慘案的再度重演?如今,科學家們正面臨著環境化學新課題的挑戰。
3屠狗洞的秘密
在義大利某地有個奇怪的山洞,人走進這個山洞安然無恙,而狗走進洞里就一命嗚呼,因此,當地居民就稱之為「屠狗洞」,迷信的人還說洞里有一種叫做「屠狗」的妖怪。
為了揭開「屠狗洞」的秘密,一位名叫波爾曼的科學家來到這個山洞裡進行實地考察。他在山洞裡四處尋找,始終沒有找到什麼「屠狗妖」,,只見岩洞的倒懸許多的鍾乳石,地上叢生著石筍,並且有很多從潮濕的地上冒出來。波爾曼透過這些現象經過科學的推理終於揭開了其中的奧秘。
原來,這個由大量鍾乳石和石筍構成的岩洞,石灰岩岩洞。這里,長年累月地進行著一系列的化學反應:石灰岩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鈣,它在地下深處受熱分解二產生二氧化碳氣體:
CaCO3 高 溫 CaCO3 CO2↑
產生出來的二氧化碳又和地下水、石灰岩的碳酸鈣反應,生成可溶性的碳酸氫鈣:
CaCO3 CO2 H2O Ca(HCO3)2
當含有碳酸氫鈣的地下水滲出地層時,由於壓力降低,碳酸氫鈣分解又釋放出二氧化碳,並從水中逸出:
Ca(HCO3)2 CaCO3 ↓ CO2 ↑ H2O
因為二氧化碳比空氣重,於是就聚集在地面附近,形成一定高度的二氧化碳層。
當人進入洞里,二氧化碳層只能淹沒到膝蓋,有少量的二氧化碳擴散,人只有輕微的不適感覺,然而處在低處的狗,卻完全淹沒在二氧化碳層中,因缺乏氧氣而窒息死亡,這就是屠狗洞屠狗而不傷人的道理。
4、氟的自述
我的名字叫氟,最外層有7個電子,除我之外還有氯、溴、碘、砹跟我相似。他們都是我家族的成員,人們把我們的大家族叫鹵族。在我們的大家族內,我是老弟。
化學家們在19世紀初就發現了我,把我確認為是一個元素。但我的單質狀態一直到18世紀80年代才被分離出來。最早把我分離成化合態的是1764年的德國化學家馬格拉夫,游離態是法國化學家莫瓦桑提制的。前者是讓螢石和硫酸反應,這比較容易。但游離態就不容易製取了。後來莫瓦桑吸收前人的經驗,他把我化合物氟氫華鉀(KHF2)溶解在無水氫氟酸中,作為電解質進行電解。連續工作了二年,終於在1886年6月26日之我成功的誕生在這個世界上。
我在常溫下淡黃綠色的氣體。我很調皮,到處惹禍,所以哥哥、姐姐們不讓我單獨存在,總是讓另外一個來管住我,我的個性特別強,動不動就和別人打架。我最喜歡的氫一起玩,一見面就形成了形影不離的朋友。我和氫老弟在空氣中形成白霧,溶於水叫做氫氟酸。可是我倆在一起也到處惹事,把人們種的各種變得枯黃,動物都死了。就連主人也毫不留情。所以在人們把我和氫的化合物從其它物質中提取出來時,就發生了一些悲痛的事情。例如:1836年的愛爾蘭科學家諾克斯兩兄弟,被我殺死一個,另一個也被迫停止工作。但我很佩服他們那種不怕死的精神,為後人打下了基礎,他們是人類在認識化學元素歷史過程中英勇犧牲的烈士,值得後人懷念。
在元素周期表中,我的大家族位於周期表的右邊,是第七主族,屬於非金屬類,在我的的家族裡,我最活潑,所以我能夠把哥哥、姐姐們從他們的化合物里置換出來。
最早利用我的是1671年的德國一位藝術家斯萬哈德,他發現我的化合物——螢石(CaF2)跟硫酸反應製得的溶液能刻畫玻璃。
我在自然界中是廣泛分布的元素之一,在鹵族中,僅次於氯,自從人們認識我的真面目後,廣泛的利用我。
把我的天然化合物——元素作溶劑,把它添加在熔煉的礦石中,可以降低熔點。我和氫的化合物可以用來製造塑料、橡膠、葯品,用於製造氟化鈉等氟化物,而氟化鈉又是一種用來殺滅地下害蟲的農葯,還可以提煉鈾。隨著科學的發展,人類的進步,人們對我的認識也進一步加深。我希望同學們於我交個朋友,把我的壞處化為益處,進一步為人類服務。
5、石灰「家族」
石灰是人們生活中常見的物質。石灰家族裡有名叫生石灰、熟石灰、石灰水、石灰乳、鹼石灰等的兄弟姐妹,啊還有他們的媽媽,媽媽叫石灰石。剛學化學的同學,可能丟於他們各自的面貌還弄不清楚,我來介紹一下:
石灰石,生在深山裡,是一種青色的石頭。石灰石的山,一般風景較優美,入桂林多石灰石,那裡青山綠水,有許多大溶洞,形成了許多石筍、石鍾乳。石灰石比較堅硬,鐵路的路基常用石灰石了建築。石灰石的主要化學成分是碳酸鈣(CaCO3),她又是水泥和其它工業的原料。於石灰石成分相同的是她的妹妹,名叫大理石,她張得潔白、晶亮,漂亮極了,她是高級建築物的裝飾材料。石灰石通過鍛燒變成生石灰。
生石灰的成分是氧化鈣(CaO),白色塊狀物,他的吸水性很強,常用作乾燥劑,它於水反應變成熟石灰。
熟石灰的成分是氫氧化鈣〔Ca(OH)2〕,白色粉末,具有強烈的腐蝕性,因此又名苛性鈣,主要用作建築材料,室內牆壁、砌磚的料漿缺她不行。化工方面用她制漂白粉。因為她是生石灰加水消化而成的,因此又名消石灰。
石灰乳是混濁的石灰水,又稱氫氧化鈣混濁液,它是固體和液體的混合物。常用了塗刷舊牆壁、配製波爾多(與硫酸銅配合)和石硫合劑(於硫磺配合)用作農葯殺蟲。
石灰水是氫氧化鈣的溶液。石灰乳澄清(通過靜置)後的上層清液是飽和的石灰水,鹼性很強,家庭里用它來做米豆腐。
鹼石灰,是氧化鈣與氫氧化鈉的混合物。
6、化學葯品湖
世界上有無數大大小小的護,有的是鹹水湖,有的是淡水湖,形形色色,各種各樣。其中有的湖泊貯藏著豐富特殊的化學葯品,形成了化學葯品湖。
水銀湖前蘇聯的興頓山裡有一個湖泊,人離它四五百米時,便會感到惡心、頭暈、呼吸困難,如不及時離開就會窒息而死。用來湖裡貯藏著大量的水銀,散發出大量的汞蒸汽,如人和動物接觸久了,就會中毒死亡。
酸湖義大利西西里島有一個湖,湖底有兩口泉眼噴出了強酸,因而整個湖的湖水變成了腐蝕性極強的「酸水」,算的濃度很大。這種酸的濃度很大的湖水,可以殺死一切生命,有人又叫它死湖。
鹼湖前蘇聯烏拉爾有一個湖 ,湖水含有鹹味。原來這里的水含有鹼和氯化鈉。若乾洗衣服,只要將衣服浸在水裡揉搓,不必用洗滌劑便能洗得很乾凈。
鹽湖亞洲西部的死海是含鹽最多的湖,這里的湖水每升含鹽272克。由於湖水含鹽多,密度很大,能將人托起。
硼沙湖智利的亞特斯柯教湖,湖面似一片白茫茫的浮冰覆蓋在湖上,湖水內含有大量的很有用的硼沙〔Na2B4O5(OH)4·8H2O〕。
熒光湖在拉丁美洲西部印度群島的巴哈馬島上有個「火湖」,湖水閃閃發光,就像燃燒時冒出的「火焰」一樣。這個湖的水裡含有大量的熒光素,如果你要信手撥動湖水,便會「火化」四濺,這是由於熒光素所引起的。
7魔火與化學
673年,阿拉伯艦隊入侵到了君士坦丁堡,而希臘人只有為數不多的幾只戰船,雙方的實力相差太懸殊了,在那種險境里,有誰會料到,來挽救希臘人的,不是友軍的軍團或艦隊,而是自己的化學兵團,是一種年出奇制勝的奇怪的火!
不知是哪位喜歡研究煉金術的希臘建築師,無意中發現了一種能在水面上著火的燃燒劑。正是這種燃燒劑,把阿拉伯艦隊周圍的水面變成一片火海,燒得敵人毫無還手之力。
僥幸逃命的阿拉伯的士兵說,希臘人叫「閃電」了燃燒艦船,有說希臘人掌握了「魔火」,連海都著火了。
從這以後,拜占廷的艦隊憑借著「魔火」在海上稱霸了幾個世紀,他們總打勝仗,神氣極了,歐洲人把這種燃燒劑叫做「希臘火」。
多少年過去了,這種「希臘火」的秘密才被化學家揭開,原來它不過是有普通的兩種物質――石灰和石油組成。君不見建築工地上能煮熟雞蛋的石灰池嗎?使用這種燃燒劑時,生石灰遇水放出熱量,足以將石油蒸汽點著,燃燒劑就在水面上發火延燒開來。
當希臘人利用他們的「魔火」在地中海耀武揚威的時候,我們中國人早以在其100多年前發明了有硝石、硫璜和木炭組成的燃燒劑,利用它來作焰火、黑火葯和火箭。
如今,黑火葯早已經不用於現代戰爭上了。可是你是否知道,棉花,它細長柔軟的纖維,也蘊藏著一種極其危險的性質,在高三化學實驗室里,用濃硝酸和濃硫酸的混合溶液處理棉花後,只要用熱玻璃棒一接觸,他就會馬上一燒而光,鼎鼎大名的無煙火焰就是用它製成的。工業上把含氮量高的硝酸纖維叫做火棉,用壓緊的火棉填充的炮彈,爆炸時生成的氣體體積會增大12000倍。
幾千年的人類文明史,幾乎每一頁都閃爍著化學的光輝!
Ⅲ 中國最富有的湖泊,沙灘上到處是寶石價值20億,現在如何
我國有許多的湖泊,風雅如西湖,神秘如喀納斯,迷人如洞庭,浩渺如太湖等,要問哪一座湖泊最富有,不同的人心中應該會有不同的答案。確實,每一座湖都各有特色,其價值也無法衡量,但要說到我國最富有的一座湖泊,位於內蒙的一座湖應該實至名歸,因為在這座湖中有許多的寶石,據說價值20億,確實可以說是很富有了,你知道這座湖的名字嗎?
Ⅳ 瑪瑙湖的湖泊歷史
瑪瑙湖就在內蒙古的巴彥淖爾市和阿拉善盟相毗鄰的巴音戈壁灘上。這是一片寬闊玄武岩平凹地,在坦盪的平灘上,鋪滿了琳琅滿目的瑪瑙和碧玉。一顆顆圓潤可愛的瑪瑙如雞蛋般大小,色彩斑斕,有白色、淡黃色、桔黃色、灰色和紅色。碧玉多為紅色,還有天藍色和深藍色。猶如百花爭艷,構成了戈壁灘上的一大奇觀。 相傳在很久很久以前,這片戈壁灘是一個清澈透底的大湖。湖中碧波盪漾,天水共一色。天上的仙女被這美麗的湖吸引了。紛紛飄入湖中洗浴。她們在水中嬉戲,歡樂無比,竟忘了回天庭。忽聞天鼓震響,仙女們匆匆離去,慌忙中丟下了許多珠寶,變成了這里的瑪瑙碧玉。美麗的神話故事為瑪瑙湖增添了神秘色彩,但它卻不能代替科學。
經科學分析,此地的玄武岩是1億多年前火山噴發的產物。由於火山氣體迅速散逸,岩石中留下許多氣孔和空洞。飽含二氧化硅的火山熱液無孔不入,填滿了這些氣孔和空洞。經長期演化,形成了瑪瑙和碧玉。強烈的風化剝蝕作用,使瑪瑙和碧玉從玄武石中解脫出來,散落在荒漠上。狂風暴雨又將它們帶入湖中。由於連年乾旱,湖水乾涸,露出鋪滿瑪瑙碧玉的湖底,於是便有了這奇特罕見的自然景觀——瑪瑙湖。
20世紀80年代,有經商頭腦的人把手伸進了瑪瑙湖,以微薄的價格,成千上萬噸地拉走了瑪瑙湖裡的瑪瑙石,蛋白石,玉化了的戈壁石,紅碧璽石,碧玉石等。他們把各種不同質地的奇石剖開加工成手飾或其它工藝品,成就了一批百萬富翁。等到當地的人們和政府認識到後,為時已晚,昔日的五光十色的瑪瑙湖已變成一片黃沙。
到20世紀90年代,國內興起奇石熱,有些奇石愛好者隻身闖進瑪瑙湖,有的有所收獲,有的吃盡苦頭徒勞而返,有的遇上沙塵暴命喪九泉,有的出高價從當地牧民手中購得質地比較好的瑪瑙湖奇石。
此後當地政府出巨資用鐵絲網把瑪瑙湖圍了起來,由數十名當地牧民嚴加看管,林業公安不定期地檢查,嚴禁外人涉足。瑪瑙湖在無聲地哭泣,它失去了往日的那種絢麗多姿風采,千瘡百孔地變成茫茫戈壁灘,地質演變科學證明:地球上再造就一個瑪瑙湖必須是數億年以後的事了。
Ⅳ 神秘的瑪瑙湖為何會突然出現瑪瑙珍珠
在內蒙古西部的茫茫戈壁之中,就有這樣一個神奇的「瑪瑙湖」。該湖的總面積約4萬平方千米,僅湖心地區就達幾十平方千米。湖裡不但有瑪瑙,還有蛋白玉、風凌石、水晶石等多種寶石,是一處名副其實的璀璨寶地。
如此豐富的奇石資源,必然為世人所注目,尤其是那些收藏家和奇石愛好者,更是魂牽夢縈。瑪瑙湖最初於20世紀80年代被一位名叫張靖的老人發現。他歷經艱辛,長途跋涉,走進烏拉特草原深處的戈壁灘,揭開了瑪瑙湖的神秘面紗,也發現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所打造出的那些色彩斑斕、形態各異、石質細膩、天下獨絕的奇石。老人在瑪瑙湖還發現了一塊名為「小雞出殼」的小瑪瑙石。其形、質、色極為奇特,舉世無雙,令人嘆為觀止。
Ⅵ 歷史上,控制工程方面有什麼有趣的事
化學元素名稱趣談
在給化學元素命名時,往往都是有一定含義的,或者是為了紀念發現地點,或者是為了紀念某個科學家,或者是表示這一元素的某一特性。例如,銪的原意是「歐洲」。因為它是在歐洲發現的。鎇的原意是「美洲」,因為它是在美洲發現的。再如,鍺的原意是「德國」、鈧的原意是「斯堪的那維亞」、鑥的原意是「巴黎」、鎵的原意是「家裡亞」,「家裡亞」即法國的古稱。至於「釙」的原意是「波蘭」,雖然它並不是在波蘭發現的,而是在法國發現,但發現者居里夫人是波蘭人,她為了紀念她的祖國而取名「釙」。為了紀念某位科學家的化學元素名稱也很多,如「鍆」是為了紀念化學元素周期律的發現者門捷列夫,「鋦」是為了紀念居里夫婦,「鍩」是為了紀念瑞典科學家諾貝爾等。
為了表現元素某一特性而命名的例子則更多、更常見。象銫(天藍)、銣(暗紅)、鉈(拉丁文的原意為剛發芽的嫩枝,即綠色)、銦(藍靛)、氬(不活潑)、氡(射氣)等等。此外,如氮(無生命)、碘(紫色)、鐳(射線)等,也是根據元素某一特性而命名的。
秦始皇幻想帝位永在,龍體長存,日思長生葯,夜作金銀夢。於是各路仙家大煉金丹,他們深居簡出於山野之中,過著超脫塵世的神仙般生活。煉丹家以丹砂(硫化汞)、雄黃(硫化砷)等為原料 ,開爐熔煉。企圖製得仙丹,再點石成金,服用仙丹或以金銀為皿,均使人永不老死。西文洋人也仿效於暗室或洞穴,單身寡居致力於煉金術。一兩千年過去了,死於仙丹不乏其人,點石成金出終成泡影。 金丹太徒勞無功而銷聲匿跡。中外古代煉金術士畢生從事化學實驗 ,為何中一事無成?乃因其違背科學規律。他們夢想用升華等簡單立法改變賤金屬的性質,把鉛、銅、鐵、汞變成 貴重的金銀。殊不知用一般化學立法是不能改變元素的性質的。化學元素是具有相同核電荷數的同種原子的總稱,而原子是經學變化中的最小微粒。在化學反應里分子可以分成原子,原子卻不能再分。隨著科學的發展,今天「點石成金 」已經實現。1919處英國盧瑟福用α粒子轟擊氮元素使氮變成了氧。1941年科學家用原子加速器把汞變成了黃金-人造黃金鐨(一百號元素)。1980處美國科學家又用氖和碳原子高速轟擊鉍金屬靶,得到了針尖大的微量金。金丹術士得知今人之豐功偉績,在天之靈出會自覺羞愧的。
硫酸銅(CuSO4)的妙用
烈日炎炎的夏天,當你縱身跳入淡藍淡藍的游泳池中游泳,你是否知道,這水池中的水就是很稀的硫酸銅溶液,它用來殺滅眾多游泳者身上帶進來的細菌,以保證所有游泳者的健康。
在醫學上,硫酸銅還用來做嘔吐劑。當你吃了什麼臟東西或誤服了什麼毒物,醫生常用硫酸銅催吐。
或許你最感興趣的是硫酸銅還是一種有效的防鯊葯呢!
要說防鯊葯還得從第二次世界大戰說起。法西斯為了妄想霸佔整個世界,把戰爭的火焰燒到歐、亞兩大洲,在大西洋、太平洋上的海戰也空前的殘酷。在海戰中敵我雙方都有大批艦只被對方擊沉,船上倖存的指戰員、士兵紛紛棄艦逃命。但是這些亡命者仍然很難逃出死神的追殺,因為在海洋里還有很多飢餓的鯊魚在等待著他們。為了使自己的官兵能夠免遭鯊魚的圍攻、吞滅,美國政府就號召全國有識之士都來研究防鯊的葯品,許多科學家和各界人士紛紛響應,投入了以葯防鯊的實驗。
當時有一位著名的文學大師名叫海明威,也在自己熟悉的海域里圈起了一快海面,做起了葯防鯊的實驗。他把含有硫酸銅和不含硫酸銅的誘餌互相交錯地布置在海面上,看鯊魚有什麼反應。
兩天後,當他乘船前去檢查這些誘餌時,他吃驚的發現鯊魚已把不含硫酸銅的誘餌吃得精光,而含有硫酸銅的誘餌竟未發生任何變化,海明威高興得跳了起來,他終於用一種簡單的常見的鹽類--硫酸銅就能防鯊魚了。
不久,美國海軍官兵們很快都配備起用這種硫酸銅製成的"護身符",來防鯊魚。
噴火的老牛
在荷蘭的一個小山村裡,曾經發生過這樣一件怪事。一個獸醫給一頭老牛治病,這頭牛一會兒抬頭,一會兒低下頭,蹄子不斷地打著地,好象熱鍋上的螞蟻坐卧不安。近日來,它吃不下飼料。肚子卻溜圓。手指一敲"咚咚"直響。獸醫診斷認為:這牛腸胃脹氣。他為了檢查牛胃裡的氣體是否通過嘴排出來。便用探針插進牛的咽喉,當他在牛的嘴巴前打著打火機准備觀察時,他萬萬沒有想到牛胃裡產生的氣體熊熊地燃燒了起來,從牛嘴裡噴出長長的火舌。
獸醫看罷大吃一驚,急忙後退幾步;牛見火也受驚了。掙斷了韁索,在牛棚里東竄西跳,燃著了牧草,引起一場沖天大火。雖然,獸醫等人全力搶救,但也無濟於事。致使整個牛棚和牧草化為一片灰燼。
這頭牛為什麼會噴火呢?
經有關人員的研究分析得出結論:牛噴出的氣體是甲烷。
甲烷的分子式為CH4,在沼澤的底部往往有氣泡一逸出,那就是它,因此又得名沼氣。它是一種無色、無味的氣體,化學性質比較穩定,它可以燃燒並產生大量的熱。因此,它是一種燃料。把有機廢物像人、畜的糞便,麥稈、莖葉、雜草、樹葉等特別是含纖維素的物質作為原料,在沼氣池內發酵。由於微生物的作用,就產生了甲烷。
明白甲烷產生的條件,我們很容易弄清那頭牛為什麼會噴火了。牛吃的飼料是牧草,其主要成分為纖維素。由於牛患病,消化功能衰弱,在胃裡進行異常發酵,產生了大量的甲烷引起了腸胃脹氣。當獸醫插入探針後,就象一根導管一樣,把氣體引了出來。甲烷易燃,所以遇火即燃,引起了這場大火。
從拿破崙到金發女郎
有這樣一個故事:1814年,拿破崙被俘流放,死在聖赫勒拿島。據美國《網路全書》記載,他死於胃病。多年來,法國人卻認為他是被英國人毒死的。但誰也拿不出可靠的證椐。一代君主的死,成了歷史上遺留下來的謎!150年後,科學家找到拿破崙的一根頭發,如獲至寶,把這根頭發切成小段,放入原子反應堆中接受中子反射,發現頭發里含有比正常人多40倍的砷元素。因此確認,這位19世紀在歐洲叱吒風雲的人物是死於砷中毒。
為什麼纖纖細發竟能解開拿破崙死亡之謎呢?原來,頭發跟血液一樣,也含有幾十種微量元素,它能准確地的顯示出一個人的健康狀況。盡管拿破崙到底是死於人為的放毒呢,還是死於地方性砷中毒,尚無定論,但聖赫勒拿島上的食物和生活用水,都含有較高的砷,卻是誰也不能否定的事實。
當今化學證實,頭發顏色及其變化,與所含的金屬元素濃度相關。黑色頭發含有鉬;紅棕色頭發含有銅、鐵、鈷;當頭發中鎳含量增多時,就會變成灰白色。反過來,從頭發顏色的變化,可以揭示環境污染的真象。美國舊金山有兩個金發女郎,漂亮的金發逐漸變成綠色。盤根究底,是她們生活的銅礦區,受到銅污染的緣故。
頭發猶如環境監測器,時刻在向人們報警:你生活的環境是否有污染,是何種元素作祟,從而採取相應的對策。
大量的化學分析表明,城市居民頭發的鉛含量,大大高於農村居民,這是由於城市居民長期吸人汽車含鉛尾氣的緣故;在繁亂的交通線附近的居民和從事鉛作業的工人,其頭發含鉛量更高;生活在海邊,一日三餐有魚蝦的人,其頭發汞含量比內地人高好幾倍。
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為人健美添光華的頭發,將成為人們信得過的環境污染監測哨。
醋酸巧反應 蛋中藏情報
醋酸又叫乙酸,是一種無色的有強烈的刺激性氣味的液體,熔點較低,室溫低於16.6℃時,乙酸很容易凝結成冰狀固體。無水醋酸又稱冰醋酸。乙酸易溶於水和乙醇,具有酸的通性,能發生酯化反應等。乙酸是人類最早使用的一種酸,可用來調味,乙酸在工業上有廣泛的用途,是一種重要的化工原料,還可用於生產醫葯、農葯等。除此,在戰爭年代醋酸還為傳送情報作過貢獻。
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索坶河前線德法交界處法軍哨兵林立,對過往行人嚴加盤查。一天,有位挎籃子的德國農婦在過邊界時受到盤查。籃內都是雞蛋,毫無可疑之處,一年輕好動的哨兵順手抓起一隻雞蛋無意識地向空中拋去,又把它接住,此時那位農婦立即變得情緒很緊張,這些引起了哨兵長的懷凝,雞蛋被打開了,只見蛋清上布滿了字跡和符號。
原來,這是英軍的詳細布防圖,上面還注有各師旅的番號。這個方法是德國的一位化學家給情報人員提供的,其做法很簡單:用醋酸在蛋殼上寫字,等醋酸幹了以後,無任何痕跡。但再將雞蛋煮熟,字跡便會奇跡般地透過蛋殼印在蛋清上。
為什麼化學家能巧出主意,蛋中藏機密呢?這主要是醋酸與其它物質反應的結果。雞蛋殼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鈣,用醋酸寫字時,醋酸與雞蛋殼碳酸鈣反應,生成了醋酸鈣,然後醋酸滲入蛋殼,和雞蛋清發生反應,雞蛋清是可溶性蛋白質,蛋白質是由多個a-氨基酸分子間失水形成醯胺鍵而組成的鏈狀高分子化合物,它不很穩定,在受熱、紫外線照射或化學試劑如硝酸、三氯乙酸、單寧酸、苦味酸、重金屬鹽、尿素、丙酮等作用下,發生蛋白質凝固,變性。滲入的醋酸,與雞蛋清發生反應,在蛋清上留下了特殊的痕跡,待雞蛋煮熟後就會有清晰可認的字跡來。所以化學家巧用醋酸反應,情報妙藏蛋中。
"鬼谷"之謎
在北美州西北部,有一片十分寬闊的山谷地。早在15世紀以前,這里曾住過不少印第安人。奇怪的是,當地人常常會突然生病,頭發一下脫光,眼睛失明,然後就痛苦地死去,甚至一些動物也逃脫不了死亡的的厄運,於是沒多久,這里便荒無人跡。由於這片山谷是那樣可怕,人們就把這個地方叫"鬼谷",人們為什麼會得這種奇怪的病呢?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一些勇敢的地質學家再次闖入"鬼谷"。經過他們實地考察與實驗,原來這里土壤中含有大量硒元素。硒經過植物、河水的"傳遞",進入人體。人體硒含量過高就會中毒死亡。
現代科學研究表明,硒是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如果缺乏硒,也同樣會引起疾病。過去我國黑龍江省克山縣,經常流傳一種"克山病",就是由缺硒引起的。這種病來勢兇猛,病人開始嘔吐黃水、繼而心力衰竭最後突然死亡。後來研究人員把一種叫做亞硒酸鈉的化合物製成溶液噴撒在農作物上,人吃了這些植物以後適當補充了硒的含量.從而控制了"克山病"的發生。
現在,"鬼谷"之謎已被揭開,科學家因地制宜,把它變成一個硒的礦場。人們在這片山谷地上種了一種叫紫雲英的植物。因為紫雲英有一種"吃"硒的本領。時間長了,紫雲英的體內就會積累很多硒元素。等紫雲英成熟後割下曬干燒成灰,可以提取少量的硒元素。據說,把1公頃紫雲英燒成灰後可提取純凈硒元素2.5千克。
1、碘與指紋破案
同學們在電影中常常看到公安人員利用指紋破案的情節。其實,只要我們在一張白紙上用手按一下,然後把紙上手指按過的地方對准裝有少量碘的試管口,並用酒精燈加熱試管底部。等到試管中升華的紫色碘蒸汽與紙接觸之後,按在紙上的平常看不到的指紋就漸漸顯露出來,並可以得到一個十分明顯得棕色指紋。如果把這張白紙收藏起來,數月之後再做上述實驗,仍能將隱藏在紙上的指紋顯示出來。
這是因為,每個人的指紋並不完全相同,而手指上總含有油脂、礦物油和汗水等。當用手指往紙往上按的時候,指紋上的油脂、礦物油和汗水就會留在紙上,只不過是人的眼睛看不出來罷了。而純凈的碘是一種紫黑色的晶體,並有金屬光澤。有趣的是,絕大多數物資加熱時,一般都有固態、液態和氣態的三態變化。而碘卻一反常態,在加熱時能夠不經液態直接變成蒸汽。像這類固態物質直接氣化的現象,人們稱之為升華。同時碘還有易溶於有機溶劑,當碘蒸汽上升遇到這些有機溶劑時,就會溶解其中,因此指紋也就顯示出來了。
2、誰是兇手
沐浴在晨光中的山村,從睡夢中醒來了。舉目望去,成群的牛羊之綠茵茵的山坡上奔跑、嬉戲。按著映入眼簾的便是咯咯覓食的雞群,呱呱追逐的鴨子……忽然,陣陣歡聲笑語傳來,循聲望去,原來說姑娘子湖邊梳洗打扮,碧綠的湖水,山色掩映,還盪漾著村童嬉水玩耍的身影……然而今天,山村的生機盪滌殆盡,就連晨光也好像失去光澤,展現在人們眼前的竟是滿目的死屍、斃命的牛羊。生靈在此已不復存在,真是慘絕人寰,令人震驚。這便是中央電視台播放的尼斯湖慘案一組鏡頭的寫實。禍不單行,同在喀麥隆,更大不幸由在瑪瑙湖畔發生了,對此人們不禁要問,作惡多端的兇手是睡?
法網難逃,兇手終於「捉拿歸案了」。但出於意料的是,兇手竟是人們熟知的二氧化碳氣體。然而更令人不解的是,二氧化碳何以如此猖狂?又何以致人畜於死地?
經科學家研究發現,微妙的化學平衡使尼奧斯湖、瑪瑙湖的水分成了奇特的若干層,而且最深層的水又含有極其豐富的碳酸鹽。然而這樣的化學平衡並不是穩定的,在外界環境的影響下,特別在地殼活動頻繁之際,分層的湖水便會受到擾亂,富有碳酸鹽的深層水就會上升,在壓力和溫度驟然變化下迅速分解,整個湖泊也就成了一個被猛然開啟的巨大汽水瓶。雖然二氧化碳本身並沒有毒,但空氣中含有超過0.2%便會對人體有害,超過1%以上即會使人畜窒息而亡。因而二氧化碳大量釋放下沉,災難也就不可避免了。
然而湖水中的這種化學平衡並非絕無僅有,科學家還發現前蘇聯凱而頓湖的水竟以五層分布,而且底層被更令人擔憂的硫氫化物所滲透。那麼存在其中的化學平衡是否也會被打破?硫氫化物是否會轉化為毒性甚大的硫化氫並進而興風作浪?更重要的是如何防患於未然,阻止慘案的再度重演?如今,科學家們正面臨著環境化學新課題的挑戰。
3屠狗洞的秘密
在義大利某地有個奇怪的山洞,人走進這個山洞安然無恙,而狗走進洞里就一命嗚呼,因此,當地居民就稱之為「屠狗洞」,迷信的人還說洞里有一種叫做「屠狗」的妖怪。
為了揭開「屠狗洞」的秘密,一位名叫波爾曼的科學家來到這個山洞裡進行實地考察。他在山洞裡四處尋找,始終沒有找到什麼「屠狗妖」,,只見岩洞的倒懸許多的鍾乳石,地上叢生著石筍,並且有很多從潮濕的地上冒出來。波爾曼透過這些現象經過科學的推理終於揭開了其中的奧秘。
原來,這個由大量鍾乳石和石筍構成的岩洞,石灰岩岩洞。這里,長年累月地進行著一系列的化學反應:石灰岩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鈣,它在地下深處受熱分解二產生二氧化碳氣體:
CaCO3 高 溫 CaCO3 CO2↑
產生出來的二氧化碳又和地下水、石灰岩的碳酸鈣反應,生成可溶性的碳酸氫鈣:
CaCO3 CO2 H2O Ca(HCO3)2
當含有碳酸氫鈣的地下水滲出地層時,由於壓力降低,碳酸氫鈣分解又釋放出二氧化碳,並從水中逸出:
Ca(HCO3)2 CaCO3 ↓ CO2 ↑ H2O
因為二氧化碳比空氣重,於是就聚集在地面附近,形成一定高度的二氧化碳層。
當人進入洞里,二氧化碳層只能淹沒到膝蓋,有少量的二氧化碳擴散,人只有輕微的不適感覺,然而處在低處的狗,卻完全淹沒在二氧化碳層中,因缺乏氧氣而窒息死亡,這就是屠狗洞屠狗而不傷人的道理。
4、氟的自述
我的名字叫氟,最外層有7個電子,除我之外還有氯、溴、碘、砹跟我相似。他們都是我家族的成員,人們把我們的大家族叫鹵族。在我們的大家族內,我是老弟。
化學家們在19世紀初就發現了我,把我確認為是一個元素。但我的單質狀態一直到18世紀80年代才被分離出來。最早把我分離成化合態的是1764年的德國化學家馬格拉夫,游離態是法國化學家莫瓦桑提制的。前者是讓螢石和硫酸反應,這比較容易。但游離態就不容易製取了。後來莫瓦桑吸收前人的經驗,他把我化合物氟氫華鉀(KHF2)溶解在無水氫氟酸中,作為電解質進行電解。連續工作了二年,終於在1886年6月26日之我成功的誕生在這個世界上。
我在常溫下淡黃綠色的氣體。我很調皮,到處惹禍,所以哥哥、姐姐們不讓我單獨存在,總是讓另外一個來管住我,我的個性特別強,動不動就和別人打架。我最喜歡的氫一起玩,一見面就形成了形影不離的朋友。我和氫老弟在空氣中形成白霧,溶於水叫做氫氟酸。可是我倆在一起也到處惹事,把人們種的各種變得枯黃,動物都死了。就連主人也毫不留情。所以在人們把我和氫的化合物從其它物質中提取出來時,就發生了一些悲痛的事情。例如:1836年的愛爾蘭科學家諾克斯兩兄弟,被我殺死一個,另一個也被迫停止工作。但我很佩服他們那種不怕死的精神,為後人打下了基礎,他們是人類在認識化學元素歷史過程中英勇犧牲的烈士,值得後人懷念。
在元素周期表中,我的大家族位於周期表的右邊,是第七主族,屬於非金屬類,在我的的家族裡,我最活潑,所以我能夠把哥哥、姐姐們從他們的化合物里置換出來。
最早利用我的是1671年的德國一位藝術家斯萬哈德,他發現我的化合物——螢石(CaF2)跟硫酸反應製得的溶液能刻畫玻璃。
我在自然界中是廣泛分布的元素之一,在鹵族中,僅次於氯,自從人們認識我的真面目後,廣泛的利用我。
把我的天然化合物——元素作溶劑,把它添加在熔煉的礦石中,可以降低熔點。我和氫的化合物可以用來製造塑料、橡膠、葯品,用於製造氟化鈉等氟化物,而氟化鈉又是一種用來殺滅地下害蟲的農葯,還可以提煉鈾。隨著科學的發展,人類的進步,人們對我的認識也進一步加深。我希望同學們於我交個朋友,把我的壞處化為益處,進一步為人類服務。
5、石灰「家族」
石灰是人們生活中常見的物質。石灰家族裡有名叫生石灰、熟石灰、石灰水、石灰乳、鹼石灰等的兄弟姐妹,啊還有他們的媽媽,媽媽叫石灰石。剛學化學的同學,可能丟於他們各自的面貌還弄不清楚,我來介紹一下:
石灰石,生在深山裡,是一種青色的石頭。石灰石的山,一般風景較優美,入桂林多石灰石,那裡青山綠水,有許多大溶洞,形成了許多石筍、石鍾乳。石灰石比較堅硬,鐵路的路基常用石灰石了建築。石灰石的主要化學成分是碳酸鈣(CaCO3),她又是水泥和其它工業的原料。於石灰石成分相同的是她的妹妹,名叫大理石,她張得潔白、晶亮,漂亮極了,她是高級建築物的裝飾材料。石灰石通過鍛燒變成生石灰。
生石灰的成分是氧化鈣(CaO),白色塊狀物,他的吸水性很強,常用作乾燥劑,它於水反應變成熟石灰。
熟石灰的成分是氫氧化鈣〔Ca(OH)2〕,白色粉末,具有強烈的腐蝕性,因此又名苛性鈣,主要用作建築材料,室內牆壁、砌磚的料漿缺她不行。化工方面用她制漂白粉。因為她是生石灰加水消化而成的,因此又名消石灰。
石灰乳是混濁的石灰水,又稱氫氧化鈣混濁液,它是固體和液體的混合物。常用了塗刷舊牆壁、配製波爾多(與硫酸銅配合)和石硫合劑(於硫磺配合)用作農葯殺蟲。
石灰水是氫氧化鈣的溶液。石灰乳澄清(通過靜置)後的上層清液是飽和的石灰水,鹼性很強,家庭里用它來做米豆腐。
鹼石灰,是氧化鈣與氫氧化鈉的混合物。
6、化學葯品湖
世界上有無數大大小小的護,有的是鹹水湖,有的是淡水湖,形形色色,各種各樣。其中有的湖泊貯藏著豐富特殊的化學葯品,形成了化學葯品湖。
水銀湖前蘇聯的興頓山裡有一個湖泊,人離它四五百米時,便會感到惡心、頭暈、呼吸困難,如不及時離開就會窒息而死。用來湖裡貯藏著大量的水銀,散發出大量的汞蒸汽,如人和動物接觸久了,就會中毒死亡。
酸湖義大利西西里島有一個湖,湖底有兩口泉眼噴出了強酸,因而整個湖的湖水變成了腐蝕性極強的「酸水」,算的濃度很大。這種酸的濃度很大的湖水,可以殺死一切生命,有人又叫它死湖。
鹼湖前蘇聯烏拉爾有一個湖 ,湖水含有鹹味。原來這里的水含有鹼和氯化鈉。若乾洗衣服,只要將衣服浸在水裡揉搓,不必用洗滌劑便能洗得很乾凈。
鹽湖亞洲西部的死海是含鹽最多的湖,這里的湖水每升含鹽272克。由於湖水含鹽多,密度很大,能將人托起。
硼沙湖智利的亞特斯柯教湖,湖面似一片白茫茫的浮冰覆蓋在湖上,湖水內含有大量的很有用的硼沙〔Na2B4O5(OH)4·8H2O〕。
熒光湖在拉丁美洲西部印度群島的巴哈馬島上有個「火湖」,湖水閃閃發光,就像燃燒時冒出的「火焰」一樣。這個湖的水裡含有大量的熒光素,如果你要信手撥動湖水,便會「火化」四濺,這是由於熒光素所引起的。
7魔火與化學
673年,阿拉伯艦隊入侵到了君士坦丁堡,而希臘人只有為數不多的幾只戰船,雙方的實力相差太懸殊了,在那種險境里,有誰會料到,來挽救希臘人的,不是友軍的軍團或艦隊,而是自己的化學兵團,是一種年出奇制勝的奇怪的火!
不知是哪位喜歡研究煉金術的希臘建築師,無意中發現了一種能在水面上著火的燃燒劑。正是這種燃燒劑,把阿拉伯艦隊周圍的水面變成一片火海,燒得敵人毫無還手之力。
僥幸逃命的阿拉伯的士兵說,希臘人叫「閃電」了燃燒艦船,有說希臘人掌握了「魔火」,連海都著火了。
從這以後,拜占廷的艦隊憑借著「魔火」在海上稱霸了幾個世紀,他們總打勝仗,神氣極了,歐洲人把這種燃燒劑叫做「希臘火」。
多少年過去了,這種「希臘火」的秘密才被化學家揭開,原來它不過是有普通的兩種物質――石灰和石油組成。君不見建築工地上能煮熟雞蛋的石灰池嗎?使用這種燃燒劑時,生石灰遇水放出熱量,足以將石油蒸汽點著,燃燒劑就在水面上發火延燒開來。
當希臘人利用他們的「魔火」在地中海耀武揚威的時候,我們中國人早以在其100多年前發明了有硝石、硫璜和木炭組成的燃燒劑,利用它來作焰火、黑火葯和火箭。
如今,黑火葯早已經不用於現代戰爭上了。可是你是否知道,棉花,它細長柔軟的纖維,也蘊藏著一種極其危險的性質,在高三化學實驗室里,用濃硝酸和濃硫酸的混合溶液處理棉花後,只要用熱玻璃棒一接觸,他就會馬上一燒而光,鼎鼎大名的無煙火焰就是用它製成的。工業上把含氮量高的硝酸纖維叫做火棉,用壓緊的火棉填充的炮彈,爆炸時生成的氣體體積會增大12000倍。
幾千年的人類文明史,幾乎每一頁都閃爍著化學的光輝!
Ⅶ 沙灘上到處是寶石價值20億的湖泊為什麼在十年內遭人挖空
我國有許多的湖泊,風雅如西湖,神秘如喀納斯,迷人如洞庭,浩渺如太湖等,要問哪一座湖泊最富有,不同的人心中應該會有不同的答案。確實,每一座湖都各有特色,其價值也無法衡量,但要說到我國最富有的一座湖泊,位於內蒙的一座湖應該實至名歸,因為在這座湖中有許多的寶石,據說價值20億,確實可以說是很富有了,你知道這座湖的名字嗎?
Ⅷ 沙灘鋪滿寶石,價值20億的湖泊為何十年間被人掏空
古語有雲:“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