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最近世界上有哪個國家發生了地震造成的傷害有多大
印尼,8.2和8.5
5人死亡
Ⅱ 地震引發海嘯有可能影響以下哪個國家:印度、法國、美國、巴西
這四個國家都靠著大海,所以理論上說如果相關的海域發生地震,這四個國家都可能受到海嘯的影響,這就是為什麼各個大洋都設有海嘯預警系統。
Ⅲ 世界三大地震帶國家是那幾個
全球主要地震活動帶有三個: 1. 環太平洋地震帶:即太平洋的周邊地區,包括南美洲的智利、秘魯,北美洲的瓜地馬拉、墨西哥、美國等國家的西海岸,阿留申群島、千島群島、日本列島、琉球群島以及菲律賓、印度尼西亞和紐西蘭等國家和地區。這個地震帶是地震活動最強烈的地帶,全球約80%的地震都發生在這里。 2. 歐亞地震帶:該帶從歐洲地中海經希臘、土耳其、中國的西藏延伸到太平洋及阿爾卑斯山,也稱地中海-喜馬拉雅地震帶。這個帶全長兩萬多公里,跨歐、亞、非三大洲,佔全球地震的15%。
3. 海嶺地震帶:分布在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中的海嶺(海底山脈)。
Ⅳ 世界上10大地震傷亡最慘重的國家
世界上最大的地震10大排名 1900年以來人類歷史上發生的八大最強烈地震之一。以下是八次大地震的基本情況(按震級排列):
1、智利大地震(1960年5月22日):里氏9.5級。發生在智利中部海域,並引發海嘯及火山爆發。此次地震共導致5000人死亡,200萬人無家可歸。
2、美國阿拉斯加大地震(1964年3月28日):里氏9.2級。此次引發海嘯,導致125人死亡,財產損失達3.11億美元。阿拉斯加州大部分地區、加拿大育空地區及哥倫比亞等地都有強烈震感。
3、美國阿拉斯加大地震(1957年3月9日):里氏9.1級,發生在美國阿拉斯加州安德里亞島及烏那克島附近海域。地震導致休眠長達200年的維塞維朵夫火山噴發,並引發15米高的大海嘯,影響遠至夏威夷島。
4、(並列)印度尼西亞大地震(2004年12月26日):里氏9.0級,發生在位於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島上的亞齊省。地震引發的海嘯席捲斯里蘭卡、泰國、印度尼西亞及印度等國,導致約30萬人失蹤或死亡。
4、(並列)俄羅斯大地震(1952年11月4日):里氏9.0級。此次地震引發的海嘯波及夏威夷群島,但沒有造成人員傷亡。
5、厄瓜多大地震(1906年1月31日):里氏8.8級,發生在厄瓜多及哥倫比亞沿岸。地震引發強烈海嘯,導致1000多人死亡。中美洲沿岸、聖-費朗西斯科及日本等地都有震感。
6、(並列)印度尼西亞大地震(2005年3月28日):里氏8.7級,震中位於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島以北海域,離三個月前發生9.0級地震位置不遠。目前已經造成1000人死亡,但並未引發海嘯。
6、(並列)美國阿拉斯加大地震(1965年2月4日):里氏8.7級。地震引發高達10.7米的海嘯,席捲了整個舒曼雅島。
7、中國西藏大地震(1950年8月15日):里氏8.6級。2000餘座房屋及寺廟被毀。印度雅魯藏布江損失最為慘重,至少有1500人死亡。
8、(並列)俄羅斯大地震(1923年2月3日):里氏8.5級,發生在俄羅斯堪察加半島。
9、(並列)印度尼西亞大地震(1938年2月3日):里氏8.5級,發生在印度尼西亞班達附近海域。地震引發海嘯及火山噴發,人員及財產損失慘重。
10、(並列)俄羅斯千島群島大地震(1963年10月13日):里氏8.5級,並波及日本及俄羅斯等地。
Ⅳ 請高手回答一下,歐洲那幾個國家不在地震帶上,謝謝!
歐洲主要是地中海-喜馬拉雅地震帶,一半以上歐洲國家都在此地震帶上。高中地理課本里有,但是具體到哪些國家,得找世界自然地理書看
Ⅵ 怎麼沒有聽到過西歐發生過地震,比如英國,德國,法
這些國家並不處在大陸板塊交界處,所以不在地震帶上,所以不會發生地震
Ⅶ 地震能引起什麼後果
200年一遇的強烈地震,讓海地首都太子港淪為「人間地獄」。世界上任何一個城市如果像太子港那樣遭遇級數高達里氏7.3級的地震,無疑都會遭受損失。但專家指出,地震可能造成的具體人員傷亡情況、建築物的損傷情況,與受災城市的發展狀況以及應對災害的能力等息息相關。
貧窮國家面對地震更加脆弱
專家指出,人口過多、增長過快、貧困程度高、建築物抗震規范不嚴格等因素,都是地震造成更嚴重後果的因素。諸如海地等貧窮國家在遭遇地震後,受到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要比發達國家大得多。
「地質災害國際」是一個旨在減少自然災害對人類所造成損害的非營利性組織。該組織對亞洲和美洲容易遭受地震災害的城市作了一次研究,評估出哪個城市在地震面前最為脆弱。
「地質災害國際」組織選取了包括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多個城市,評估的項目分為建築物堅固程度、發生滑坡和火災的可能性,以及當地的災後救援能力、消防能力和醫療水平等。
評估發現,在遭受相同等級地震的情況下,尼泊爾首都加德滿都的受災嚴重程度名列首位,其次是土耳其的伊斯坦布爾、印度的新德里、厄瓜多的基多、菲律賓的馬尼拉、巴基斯坦的伊斯蘭堡。
發達國家的城市中,排名靠前的的城市都在經常發生地震的日本,分別是東京、名古屋和神戶。
地震的危害程度仍在加深
研究報告預測,伊斯蘭堡如果發生6級地震,死亡人數可能達到1.25萬人。事實證明,這個預測相當准確。2005年10月,巴控克什米爾地區發生里氏7.6級地震,造成超過7.3萬人死亡,而這還是發生在巴基斯坦比較偏遠的山區,並非人口稠密的伊斯蘭堡。
2004年,「地質災害國際」組織總幹事布里安·塔克在一份研究報告中指出,地震對各個城市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正在逐漸加深。塔克的根據是一份針對印度北部地區人口增長情況和建築物變革狀況,以及一旦發生地震可能造成的受災情況之間的研究報告。
這項研究得出一個驚人的發現:印度西隆地區如果再次遭遇里氏8.3級地震,死亡人數可能達到1897年西隆大地震時的60倍。當時,西隆遭遇里氏8.6級地震,死亡人數達到1500人。研究報告指出,盡管西隆地區的人口數量只增長了8倍,但當地原先的單層木製或竹製小屋被多層的混凝土結構建築所替代,抗震能力卻並沒有增加,讓居民更易在地震發生時受到死亡威脅。
人口增長仍是巨大隱患
在過去一個世紀里,發展中國家也在努力減少地震可能造成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在地震易發區,建築物的抗震能力得到增強,應對地震的准備也有所提高。然而,發展中國家和欠發達國家的人口增長問題仍是個巨大的隱患。
據估計,在今後20年間,全球人口將增加20億,其中只有5000萬增加人口在發達國家,其中大多數人口增長會發生在欠發達國家和地區。並且在這些國家,郊區民眾為了謀生計,往往會聚集到城市中心,導致城市的人口負擔愈加嚴重。
地震對受災城市造成的經濟損失程度也與該城市的經濟水平有密切聯系。塔克指出,1994年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諾思里奇發生里氏6.7級地震,造成的經濟損失佔到當地 GDP的1%。
反觀那些發展中國家或欠發達國家,地震造成的經濟損失比例要嚴重的多。例如1972年的尼加拉瓜里氏6.2級地震,造成的經濟損失佔到全國GDP的40%;1986年薩爾瓦多里氏7.5級地震造成的經濟損失佔到全國GDP的30%。
塔克援引慕尼黑再保險公司的數據指出,在1985年至1999年期間,全球最富裕德國家受自然災害影響導致的經濟損失佔到GDP的2%,而最貧窮國家的這個比例則達到了13%。
脆弱城市排名表
1.加德滿都,尼泊爾
加德滿都是尼泊爾人口最稠密的地區,居民數量達到100萬。一旦遭遇里氏6級或以上地震,死亡人數可能達到6.9萬人。
2.伊斯坦布爾,土耳其
伊斯蘭布爾所處地理位置位於歐亞板塊和非洲板塊的結合處,人口大約在1000萬左右。 1999年,土耳其西北部的科賈埃利曾發生7.4級地震,造成1.8萬餘人喪生。如果伊斯坦布爾遭遇類似強震,死亡人數可能達到5.5萬。
3.新德里,印度
在面積1485平方公里的新德里,居民人數達到近1400萬。如果發生6級以上地震,死亡人數可能達到3.8萬人。
4.基多,厄瓜多
基多的人口數量約為180萬,一場6級地震可能讓1.5萬人喪失生命。1797年,當地一場地震帶走了4萬人的生命。基多面臨的另一個威脅是火山,整個城市都被火山包圍。
5.馬尼拉,菲律賓
馬尼拉人口密度很大,一場6級地震可能致死約1.3萬名居民。
6.伊斯蘭堡,巴基斯坦
伊斯蘭堡約有100萬居民,6級以上地震可能讓1.25萬人失去生命。
7.聖薩爾瓦多,薩爾瓦多
面積220平方英里的聖薩爾瓦多居住有220萬人。有史以來,這個城市一直遭受著地震的侵擾,一場6級的地震可能造成1.15萬人死亡。
8.墨西哥城,墨西哥
一場6級的地震可能在墨西哥城造成1.15萬人死亡。
9.伊茲密爾,土耳其
伊茲密爾是土耳其第三大城市,人口350萬,同樣位於非洲板塊和歐亞板塊的交界處。一場6級以上的地震可能造成1.15萬人死亡。
10.雅加達,印度尼西亞
雅加達擁有1840萬人,可能在2025年增長島2400萬。如果當地發生6級以上地震,死亡的人數可能達到1.1萬人。
11.東京,日本
東京是發達國家中面對地震最脆弱的城市,在這個榜單上也是「名列前茅」。擁有800萬人口的東京如果發生6級地震,死亡人數可能達到9000。從1703年開始,東京已經多次遭遇嚴重地震。在1923年的那場8.3級地震中,超過14萬人遇難。
另外,排名12至20位的分別為印度的孟買,厄瓜多的瓜亞基爾,印尼的萬隆,智利的聖地亞哥,烏茲別克的塔什干,墨西哥的蒂華納,日本的名古屋,智利的安托法加斯及日本的神戶。
讓人意外的「強震城市」
2008年,一份科研報告指出,與此前人們的認知相比,全球更多地方可能遭遇強烈地震。然而,在此之後,仍有許多地震讓全世界為之感到意外。
海地
盡管科學家指出,加勒比海的地殼運動讓該地區存在地震的潛在風險,但海地及多米尼加所在的伊斯帕尼奧拉島距離上一次經歷強烈地震已經有60多年了。1946年,多米尼加發生里氏8級地震並引發海嘯,導致2萬餘人無家可歸。
然而,這次海地強震之所以會造成這么嚴重的人員傷亡,還要歸諸於震中位置與太子港之間的距離實在太近。根據記載,太子港上一次直接遭遇地震要追溯到240年前的1770年。
埃及
1992年10月12日,埃及遭受罕見地震,也讓許多地質學家感到吃驚,因為埃及所在地區距離最近的地殼板塊邊界有大約250英里遠。盡管與全球發生的其他強烈地震相比,埃及的里氏5.9級地震級數並不高,但仍然造成了嚴重的損害,近400人遇難,數千人受傷。專家分析稱,由於埃及很少遭遇地震,因此建築物抗震程度並為受到太多重視,這也是導致人員傷亡慘重的原因之一。
英國
英國每年都要遭遇數十次小型地震,但遭遇強震卻十分罕見。2008年2月的地震就是個例外。該次地震達到里氏5.3級,是英國近25年來遭遇的最嚴重地震。地震震中位於英格蘭東岸地區,影響到威爾士、約克郡以及倫敦。這次地震造成了數以百萬計英鎊的財產損失,但幸運的是幾乎沒有造成人員傷亡,僅有一個19歲青年被碎片砸中受傷。
馬拉維
馬拉維所處地理位置靠近東非大裂谷這個地殼板塊邊界,因此經常會遭遇地震。但2009年12月到2010年1月發生的一系列強烈地震,讓地質學家也直呼罕見。短短時間內,馬拉維遭遇了超過30次的地震,其中最高級別達到里氏6.2級。盡管1989年,馬拉維也曾發生6.2級以上的地震,但專家指出,最近一系列地震是1966年的6.2級地震以來,馬拉維遭遇的最嚴重地震。
葡萄牙
時間追溯到1755年11月1日,葡萄牙首都里斯本遭遇了一場罕見的強烈地震。地震發生在發生在距里斯本城幾十公里的大西洋海底,級數估計達到里氏9級。地震及造成的海嘯、火災等將里斯本城內85%的建築夷為平地,並造成7萬人死亡的慘劇。這次地震還引起近30米高的海嘯,不僅襲擊了里斯本海岸,並使英國、北非和荷蘭的海岸都遭受損害,甚至在中美洲也觀測到相當大的波浪。里斯本地震也因此成為歐洲近現代歷史上最具破壞力的一次地震。
Ⅷ 2004年12月26日,哪個國家發生了進40年來最強烈的地震
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島附近海域當地時間12月26日上午發生40年來最強烈地震,並引發海嘯,東南亞和南亞數個受波及國家的死亡人數已經超過1.23萬人,另有上萬人流離失所。受波及的國家包括斯里蘭卡、印度、泰國、印度尼西亞、馬爾地夫、緬甸和馬來西亞。專家認為,目前急需解決水、衛生、食品、避難所以及健康等問題
(我看到沒有人幫你我就幫你吧)
Ⅸ 1929-1939經濟危機給德國的影響
1929――1933年的世界經濟危機,對德國的打擊十分嚴重。當紐約股票交易所在1929年10月「黑色星期五」崩潰時,它所造成的巨大沖擊力首先嚴重地震動德國。危機期間,德國工業生產下降了40.6%,下降幅度僅次於美國的46.2%,居資本主義世界的第二位。農業生產下降了30%。經濟危機使德國的社會局勢更為動盪,法西斯勢力趁機發展起來。
2,德國法西斯上台的原因
德國對凡爾賽體系的不滿與民族主義情緒的高漲。
經濟危機是納粹運動產生和發展的客觀條件。
德國軍事封建帝國主義的歷史傳統是法西斯上台的歷史根源。
納粹黨的宣傳綱領騙取了德國廣大民眾的支持。
希特勒迎合了德國人民的民族主義情緒——對凡爾賽條約的憎惡與反對,進行了蠱惑人心的宣傳,騙取了人民的支持。這是希特勒上台的一個重要原因。
德國壟斷資產階級對納粹黨的支持。
所有這一切,都為希特勒的上台,提供了極為有利的社會政治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