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全世界軍火商
世界著名輕武器製造公司之義大利伯萊塔公司 義大利的皮埃特羅·伯萊塔有限公司(P. Beretta S.p.A)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槍械生產工業組織之一,有文獻資料顯示,在1526年,Gardone的馬斯特洛·巴爾特羅梅奧·伯萊塔(Mastro Bartolomeo Beretta,1490-1565/68)收到了威尼斯兵工廠的296個達克特幣(cat,古代歐洲各國流通的錢幣),作為185套火繩槍槍管的訂金。這段有據可查的歷史說明早在16世紀初期伯萊塔家族就已經開始生產輕武器了。
世界著名輕武器製造公司之奧地利斯太爾-曼利徹爾公司
自14世紀開始,奧地利的斯太爾城就已經是有名的金屬加工中心,並已經開始鑄造武器,在17世紀中期,那裡每年都為國王的軍隊生產出數千把步槍、騎槍和手槍。
世界著名輕武器製造公司之比利時國營赫斯塔爾公司
P.M.比利時FN公司位於比利時列日市附近的赫斯塔爾(B-4400)區列日路33號,始建於1889年,至今已有百年歷史。它的法文全稱為「Fabrique Nationale d』Armes de Guerre,Herstal lez Liége」,直譯是「列日市赫斯塔爾國家兵工廠」,取前兩個法文詞首簡稱FN公司。FN公司在比利時本土設有7家專業化的工廠,雇員近萬人,同時在世界上其它國家還經營著近20家子公司。隨著公司綜合實力的加強,產品種類也在逐漸拓寬,除了傳統的軍用輕武器外,還研究開發和生產警用武器、運動槍械及彈葯,甚至還生產、總裝飛機發動機。
坦克製造廠商:
美國坦克行業主要由國有私營兵工廠構成,通用動力公司地面系統分部經營的萊馬坦克總裝廠是美國唯一一家坦克總裝廠,底特律兵工廠是坦克總裝廠的配套企業,生產坦克車體、炮塔、底盤。
俄羅斯坦克生產主承包廠商有捷爾任斯基烏拉爾車輛廠、基洛夫股份公司、鄂木斯克運輸機械廠等。
德國坦克總裝企業有克勞斯•瑪菲公司-韋格曼公司和克虜伯•馬克公司兩家;
法國主戰坦克的研製與生產幾乎由國有的地面武器工業集團公司壟斷,此外,私營的克勒索-盧瓦爾工業公司有能力進行AMX-13坦克系列的總裝;
英國坦克行業的總承包商有阿爾維斯-維克斯公司、利茲皇家兵工廠、皇家軍械防務公司火炮和車輛分部等;
日本唯一的坦克生產廠是日本三菱重工的相模原製造所。
裝甲車輛行業 裝甲車輛同坦克行業一樣,參與分系統和零部件生產的企業眾多。
美國裝甲車輛行業的總裝企業有4家,即聯合防務公司、卡特皮勒公司、AM通用公司和通用汽車公司;裝甲車輛行業的配套企業約有20多家。
俄羅斯的主要承包商有鄂木斯克運輸機械製造廠、魯布佐夫斯克機械製造廠、庫爾干機械製造廠、阿爾察馬斯機械製造廠、圖拉裝甲廠等;
德國裝甲車輛的主合同商有波爾舍公司、克虜伯•馬克公司、蒂森•亨舍爾公司和戴姆勒-賓士公司;
英國裝甲車輛的總承包商有皇家軍械防務公司、沃斯珀•桑尼克羅夫公司、阿爾維斯-維克斯公司等;
在法國,地面武器工業集團公司是履帶式裝甲車輛的主導企業,克勒索-盧瓦爾工業公司與雷諾防務公司是VAB裝甲車系列及AMX-13裝甲人員輸送車的總承包商。
火炮行業
美國火炮行業約有50家總裝企業和配套企業,其中較重要的是沃特弗利特和岩島兵工廠2家國有國營火炮總裝廠。這兩家陸軍火炮總裝廠都擁有雄厚的科研生產力量,從而保證其在火炮生產領域始終處於國際領先地位。
此外,私有私營的聯合防務公司、哈斯科公司的BMY戰斗系統分公司、環境計算機集團公司和通用電氣公司也是火炮行業的重要企業。
俄羅斯的主要企業有巴里卡迪國營生產聯合體、電子機械聯合廠、摩托維里哈廠聯合體、國家合金科學工業公司、葉卡捷琳堡火炮廠、沃特金斯克廠等。
其他軍事大國中,火炮研製、生產能力較強的國家及公司企業有:德國萊茵金屬公司和毛瑟公司,英國的維克斯公司、皇家軍械防務公司的諾丁漢皇家軍械廠、維克斯造船與工程公司的軍械分部等,法國的地面武器工業集團公司,日本制鋼所以及瑞典的博福斯公司、南非的軍械公司等。
輕武器行業 世界上能生產高質量輕武器的國家很多,能生產輕武器的企業更多。
美國輕武器行業約有20多家企業,40%是國有國營公司。主要企業有8家,即聯合研究公司、薩科防務公司、FNMI公司、史密斯•韋森公司、美國連珠武器公司、匹卡丁尼兵工廠、斯圖姆•魯格公司和柯爾特武器製造公司。
俄羅斯的主要企業有傑格佳廖夫廠、依熱夫斯克軍械廠、科夫羅夫機械廠、維亞茨克•波利亞內機械製造廠等;
德國生產輕武器的企業很多,最重要的有毛瑟公司等。
彈葯行業
美國彈葯行業約有9家彈葯廠和十幾家火炸葯與推進劑的生產企業及配套企業,9家彈葯企業中,3家是國有國營,6家是國有私營。彈葯行業的主要企業主要有陸軍湖城彈葯廠、衣阿華陸軍彈葯廠、阿克辛製造公司、普利邁克斯技術公司、阿連特技術系統公司、薩科軍品公司、CIC國際公司、派恩布拉夫兵工廠、隆斯塔陸軍彈葯廠、密西西比彈葯廠、米蘭陸軍彈葯廠等;
俄羅斯彈葯行業的主要企業有圖拉彈葯廠、三角旗國家生產聯合體等;
在歐洲軍事大國中,德國共有彈葯企業20多家,最主要的是迪爾公司、萊茵金屬公司和布克化學技術公司;火炸葯企業約16家,主要公司有諾貝爾火炸葯公司、瓦薩克化學公司等;
英國彈葯的主承包商有BAE系統公司皇家軍械防務公司、亨廷工程公司等;
在法國,彈葯的研製和生產基本由GIAT和SNPE兩家公司壟斷,若干生產槍炮彈葯的私營企業都已被GIAT收購。
在其他國家中,以色列拉斐爾公司、瑞典博福斯公司等也都有較強的研製、生產能力。
軍用光電、電子行業 軍用光電、電子裝備產品范圍廣泛。
美國的主承包商有洛克希德•馬丁公司、雷聲公司、利頓工業公司等等;
俄羅斯軍用電子行業的主要企業有扎爾戈斯克光學機械廠、羅斯托夫光學機械廠、新西伯利亞儀器製造廠、科夫羅夫電子機械廠、喀山光學機械廠、依熱夫斯克圓頂電子機械廠等;
德國生產兵器光電裝備的企業主要有卡爾•蔡斯公司、埃爾特羅公司、不萊梅電器專用公司;
英國的主承包商有BAE系統公司、通用電氣-馬可尼雷達與防務系統公司、曾格萊琪防務系統公司、普萊西公司等;
法國軍用光電電子行業主要企業包括泰利斯公司、激光工業公司、測試儀器製造公司、GDI模擬公司、塞爾日-達索電子公司、薩吉姆公司等。
㈡ 哪些國家有私人合法的軍火商
正常來說軍火商是合法的,但是國內的軍火商是私人與國家共有的,因為我國的軍火商只能提供國內的需求,而國外若是引進中國軍火需要我國政府的審批,比如說出售緬甸,或者泰國、巴基斯坦、馬來西亞什麼的都需要和我國政府達成協議才可出售、就算是我國引進軍火都是在我們國內的軍火商購買的
㈢ 二戰德國軍火公司
最著名的是克虜伯兵工廠,是德國的軍工心臟!
還有西門子公司,賓士公司等這些都是做戰車和一些軍事機械的
寶馬是做飛機引擎的!
還有二樓說的容克是做飛機的,很著名的! 容克飛機製造公司是容克家族發展起來的,原因很簡單,就是剝削階級追求利益的最大化,所以容克大地主階級開始轉型!
二戰後,克虜伯兵工廠被炸毀(准確說戰爭後期就被盟軍炸毀了),而西門子,戴姆勒-賓士和寶馬等很多公司都向民用方面發展(原本就是民用企業,只是戰時需要),現在都是世界上各行業中的巨頭,這里不多說了
㈣ 經過一戰之後,德國戰敗,他是如何在短時間內恢復經濟的,從而發展二戰
在希特勒上台之初,首先是加緊擴充軍備。1933年德國軍費為8億美元,而到1938年,軍費已經達68億美元,而同期英國的軍費是16億美元,美國的軍費是10億美元。德國通過發行一種冶金研究所證券來募集資金,這種證券一般不予兌現,到1938年,德國稅收收入320億美元,而冶金證券收入就達42億美元。一年總共收入480億美元,而軍費開支超過一半。這種軍費開支刺激了德國軍工產業的繁榮,吸收德國失業人口進入軍工生產行業。解決了德國的失業問題並提高社會的整體購買力。同時德國要求人民求溫飽不求小康的生活,任何奢侈消費被宣傳為墮落行為。1936年8月,希特勒提出4年計劃。由戈林開始負責全國的軍工生產。開始控制對生產的投資,加大對軍事物資的生產。各種工業品的生產1942年較1936年同期增長2倍到136倍不等,製造業投資在1942年是1928年的兩倍半。通過這樣募集資金和加大生產,德國很快把軍力發展為世界第一。
㈤ 世界最大軍火商人是誰
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美國的最大的軍火商,也是世界最大的軍火商,世界一百強排名第一.
㈥ 從一戰戰敗到發動二戰,短短時間里德國哪來那麼多錢發展軍工
一戰以德國戰敗而告終,根據1919年簽訂的簽訂的《凡爾賽條約》條約,德國所需賠付的戰爭賠款高達2260億馬克,並且只能以黃金交付,這筆賠款在當時是一個天文數字,同時一戰後德國不僅丟掉了其海外的全部殖民地,國內的煤炭,鋼鐵行業也遭受重創。令人震驚的是,短短20年之後,德國就發動了第二次世界大戰,那麼德國是如何做到的呢?德國哪來這么多錢發展軍工呢?除了沙赫特製定的經濟發展策略外,納粹德國為了發展軍工,還通過掠奪猶太人,限制國內消費領域的投入(把原來要投入消費領域的錢全部投到軍工領域)等方法來籌措軍工發展所需要的資金。
㈦ 世界上真的有私人軍火商的軍械多少錢一把
是由這種軍火商的,但是一把起碼一萬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