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德國是不是天天就喝啤酒,吃香腸啊
您好!
德國和中國大部分地區一樣,一日三餐。早餐一般在七點,午餐一點,晚餐七點。有的地方午餐和晚餐之間喝午後咖啡,吃蛋糕。 其早餐是比較豐盛的。
肉、魚、蔬菜、水果、米、豆類、土豆等都是德國老百姓的主食組成,不單只有香腸和啤酒。
當然,德國菜中有不少是用肉製品製作的菜餚,僅香腸一類就有上百種,法蘭克福腸世界馳名。德國盛產啤酒,啤酒的人均消費量也居世界之首,一些菜餚也常用啤酒來調味。
綜上,香腸是德國菜的常見組成,他們也很能消費啤酒,但也不至於天天就喝啤酒,吃香腸。
網路貼吧的歐洲吧里,有一篇介紹德國人飲食的帖子,寫得不錯,有興趣您可以看看http://tieba..com/p/1631440441
Ⅱ 因為疫情德國人在去年少喝很多啤酒,德國有著怎樣的啤酒文化
新冠疫情影響下,德國人少喝5億升啤酒。德國啤酒行業異常慘淡,無論是出口量,還是生產量都大幅度下降。上世紀70年代,德國人均啤酒消費量高達150升,一直以喝啤酒為樂的德國人平時也注重健康生活,近年來逐漸向喝咖啡、茶、果汁等飲品過渡。那麼德國的啤酒文化究竟有多麼出名,德國人又是多麼喜歡喝啤酒呢?
三、德國啤酒文化能否發揚光大
德國啤酒文化是世界文化遺產之一,時刻影響著全世界啤酒產業,牽動著眾多愛好喝啤酒的人士的心。啤酒文化的形成並非一朝一夕,而是經歷過戰爭的洗禮,經歷過時光的更迭,更經歷過歲月的沉澱。希望德國啤酒能戰勝疫情的影響,將本國文化發揚光大。
Ⅲ 德國人的生活習慣
德國人的生活習慣如下:
1、守紀律講整潔
德國人非常注重規則和紀律,干什麼都十分認真。凡是有明文規定的,德國人都會自覺遵守;凡是明確禁止的,德國人絕不會去碰它。
德國人很講究清潔和整齊,不僅注意保持自己生活的小環境的清潔和整齊,而且也十分重視大環境的清潔和整齊。
2、周末不營業
除了加油站和個別交通樞紐處,像超市、餐廳等商業場所,德國人在周末幾乎都會關門,所以如果自己不想做飯或擔心沒東西吃,要提前囤貨。
3、禮讓行人
雖然德國跟中國一樣,汽車的駕駛座都是在左邊,但是德國人開車卻習慣於禮讓行人。同時也不會把車窗貼上膜,他們認為這樣會隔絕人與人之間的關系。而且路上遇到消防車和救護車,所有車輛都會迅速讓道。
4、守時間
德國人非常守時,約定好的時間,無特殊情況,絕不輕易變動。德國人應邀到別人家做客或者是外出拜訪朋友,都會按點到達,不會讓主人浪費時間乾等或者不得不提前招待客人。否則的話,就是不禮貌,如有特殊原因無法准時赴約時,都會向朋友表示歉意,並請求原諒。
5、喜清靜
德國人多喜歡清靜的生活,近的小鎮,圖的就是一個清靜。就是那些住在城裡的人,也十分注意住宅周圍的無噪音。
Ⅳ 德國人是鍾愛啤酒,還是比較鍾愛喝咖啡
一提到德國飲品,很多人都會想到啤酒,畢竟德國啤酒作為純正啤酒的代名詞,受到全世界的歡迎。很多人都表示自己如果喝啤酒就一定要和德國啤酒,可想而知德國啤酒在世界的地位了。看到這里你以為德國人最愛的是啤酒是嗎?
德國人的咖啡人生觀
總是聽人說德國人做事認真,而這很大程度是和德國人喜歡喝咖啡有關。德國人一天要吃四餐,頓頓不離咖啡。早餐一杯咖啡,午餐咖啡佐食,下午茶咖啡配甜點,晚餐也不忘記來一杯咖啡。他們用咖啡時刻保持集中,似乎分分鍾都不能放過,如此一絲不苟。德國人對咖啡的鍾愛,對生活的熱忱,對工作的嚴謹,都是他們的處世人生觀。
雖然生產啤酒卻更喜歡咖啡,看似嚴謹冰冷卻也追求更多的溫暖和愛意。他們對咖啡的鍾愛你感受到了嗎?
Ⅳ 除了啤酒,德國人還喜歡喝什麼飲料
Es ist nicht Bier und auch nicht Wasser - was trinken die Deutschen denn dann am liebsten? Wir haben die Antwort.
不是啤酒也不是水 --- 那麼德國人最愛喝什麼呢? 我們找到了答案。
Am liebsten Kaffee! Im Durchschnitt trinkt jeder Deutsche 190 Liter Kaffee pro Jahr. Sehr beliebt sind auch Erfrischungsgetrnke(Limonaden) und Mineralwasser(ca.160 Liter). Und dann natürlich das Bier: 150 Liter trinken die Deutschen im Durchschnitt pro Person und Jahr.
最喜歡的是咖啡!每個德國人每年平均要喝190升咖啡。他們還喜歡喝清新飲料(汽水)和礦泉水(大約160升)。 然後,當然就是啤酒了:德國人每人每年平均喝150升啤酒。
Die Deutschen trinken immer mehr Mineralwasser. Der Wasserkonsum im vergangenen Jahr kletterte auf 148,4 Liter pro Kopf - fast 12 Prozent mehr als noch vier Jahre zuvor. Damit ist Wasser nach Kaffee (162 Liter pro Kopf) das Lieblingsgetrnk der Deutschen.
德國人喝礦泉水喝得多了起來。 水的人均消費量在過去的一年攀升至了 148.4 升, 比四年前多出了 12%。 因此水是除咖啡 (人均 162 升)之外的德國人最喜愛的飲料了。
Wegen des heien Sommers sei der Absatz von Mineralwasser von Januar bis September 2015 um 1,4 Prozent gegenüber dem Vorjahreszeitraum geklettert, berichtete Stefan Seip, Geschftsführer des Verbands Deutscher Mineralbrunnen, am Montag im Vorfeld der BrauBeviale.
Stefan Seip, 德國礦泉水井研究學會會長稱:由於夏天的高溫天氣, 2015 年 1 月至 9 月的礦泉水的銷量要比往年同期增加了 1.4%。
Besonders gefragt war mit einem Plus von knapp acht Prozent Wasser ohne Kohlensure. Der Konsum von Erfrischungsgetrnken ging 2014 dagegen um fast fünf Prozent gegenüber dem Vorjahr auf 119,8 Liter pro Kopf zurück.
尤其是不含有二氧化碳的礦泉水的需求量增加了近 8%。而提神飲料的消費量比去年減少了 5%降至每人 119.8 升。
Durchschnittlich trank jeder Deutsche mit 32 Litern auch einen Liter weniger Saft. Der Bierkonsum blieb mit 107 Litern pro Kopf nahezu konstant. Spezialittenbiere verzeichneten im ersten Halbjahr 2015 ein Absatzplus von 2,8 Prozent und regionale Biere einen Zuwachs von 0,7 Prozent.
德國人的人均果汁的飲用量為 32 升, 也減少了 1 升。 啤酒的消費量為人均 107 升, 變化不大。 然而特製啤酒在 2015 年的上半年的銷量創下增長 2.8% 的記錄,而地方特色的啤酒的銷量也增長了 0.7%。
Der Verkauf nationaler Pilsmarken sank dagegen um 2,4 Prozent. Auch zu Billigbieren griffen die Deutschen weniger (-3,4 Prozent). Das Umdenken, das Entdecken neuer Bierstile und das Wiederentdecken alter traditioneller Biere hat in den Kpfen der Braumeister und der Verbraucher begonnen「, resümierte der Prsident der Privaten Brauereien, Gerhard Ilgenfritz.
但是皮爾森啤酒的銷售量卻下降了 2.4%。 同時德國人購買廉價啤酒的次數也少了 (- 3.4%)。 Gerhard Ilgenfritz 私人啤酒廠的廠長總結道: 「無論是釀酒師還是消費者都已經開始轉變思路, 開始去發現新的啤酒釀造風格以及重新認識傳統啤酒中的精髓。」
Ⅵ 德國人在飲食方面有什麼特點
德國人的口味較重,偏油,主食以肉類為主。他們烹調肉食的方法,有紅燒、煎、煮、清蒸,還有特製的湯等,他們一天的主餐是午餐,而午餐的主食大抵為燉的或煮的肉類,其肉食品以羊肉、豬肉、雞、鴨為主,但是,他們大多數人是不愛吃魚的,只有北部沿海地區少數居民才吃魚。他們還愛吃馬鈴薯、色拉等。德國人吃起馬鈴薯來簡直不厭其多。他們種出來的馬鈴薯,味道之佳,有口皆碑。德國人之所以拿馬鈴薯為主食,原因就在這里。
德國人的生活習慣,早餐簡單,喜歡咖啡、小麵包、黃油和果醬,或少許灌腸和火腿。午、晚餐很豐盛,一般家庭都有備有各種和盤子、碟子、杯子和刀叉。
Ⅶ 德國的啤酒文化是怎樣的
公元1516年巴伐利亞公國的威廉四世大公頒布了「德國純啤酒令」,規定德國啤酒只能以大麥芽、啤酒花和水三種原料製作,所以近五百年來德國啤酒即成為了所謂純正啤酒的代名詞。今日的德國為世界第二大啤酒生產國,境內共有一千三百家啤酒廠,生產的啤酒種類高達五千多種,而根據官方統計每個德國人平均每年喝掉138公升的啤酒,世界上再也找不到比德國人更熱愛啤酒的民族了!特別是在每年慕尼黑啤酒節(Oktoberfest)期間竟可消耗高達六百萬公升的啤酒。多年來經德國人培養形成的啤酒文化更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
啤酒被稱作」液體麵包」,是德國人最愛喝的飲料,每年每人的消費量平均在130公升左右。德國啤酒的品種極其繁多,主要是因為全國各地都有自己生產的當地啤酒。大致上德國啤酒可以分為白啤酒,清啤酒,黑啤酒,科什啤酒,出口啤酒和無酒精啤酒這六大類。
啤酒的成分是大麥芽,啤酒花,水(90%以上)和酵母。大麥經過發芽,加熱以後經過過濾,加上啤酒花再加熱,成為濃縮啤酒液。冷卻後的濃縮液再被加上水和酵母,裝入發酵瓶中。等待五至八天,新鮮啤酒就製成了。最後鮮啤被裝入酒瓶,還需幾個星期才能完全發酵成熟。啤酒花能使啤酒清澈,延長啤酒的保質期,使它具有典型的苦味和香味。啤酒花加得越多,酒味越苦。啤酒上的厚厚泡沫(德國人稱之為泡沫皇冠)也是啤酒花起的作用。
白啤酒(Weissbier) 是把小麥芽和大麥芽混合後釀制的,所以它們也叫小麥啤酒(Weizenbier) 。它的特點是液體較濃厚,口味不太苦,喝上去口感潤滑,是典型的液體麵包。著名的品種有巴伐利亞白啤酒(Bayerischer Weissbier) ,柏林白啤酒(Berliner Weisse)和萊比錫白啤酒(Leipziger Gose) 等等。巴伐利亞白啤酒中有我們熟知的牌子Paulaner等等。柏林的Berliner Kindl也是很出名的牌子。柏林人喝它時還常常加入覆盆子糖漿(Himbeersirup)或香車葉草糖漿(Waldmeistersirup),使她成為紅色(Rot)或綠色(Grün)的混合飲料。
清啤酒(Pils) 主要流行於北德地區,是當地人首選的啤酒品種。清啤酒品質清冽,呈透明的淺黃色。它是德國啤酒中苦味最重的一種。因為酒中所含的糖份少,不容易使人醉酒,清啤酒很適合大量飲用。
黑啤酒(Altbier) 的家鄉在杜塞爾多夫和魯爾區。它的顏色相當深,有著淡咖啡般的棕色。黑啤酒不象清啤酒那樣苦,口感上稍帶甜味,和愛爾蘭的基尼斯啤酒(Guinness) 有點相似的地方,只是濃度稍微淡一些。
科什啤酒(Kölsch) 是科隆的特產。它現在已經流傳到德國各地,不再是科隆人獨有的鍾愛了。科什啤酒的酒質非常清淡,有著比清啤酒還要淺的顏色,苦味也少。喝科什啤酒一般用典型的0.2立升的細長玻璃杯。會喝酒的人可以一連喝上十杯二十杯都面不改色。
出口啤酒(Exprotbier) 是專門供出口的德國啤酒,象著名的貝克啤酒(Beck』s) 等等。它的酒精含量比清啤酒高些,但苦味較少,總的口味比較清淡,在國際上很受歡迎。魯爾區的多特蒙德是出口啤酒產量最高的城市。
無酒精啤酒(Alkohofreies Bier) 也是啤酒,口味和清啤酒差不多,只是不含酒精,最適宜駕駛車輛的人飲用。
目前還有酒店供應各種啤酒混合飲料,比如拉德樂(Radler) ,就是啤酒和雪碧的混合物。還有一種深棕色的飲料叫麥芽啤酒(Malzbier) ,味道很甜。它的酒精含量小於0.5%,是一種很解渴的軟飲料。
比爾森啤酒(Pelsen),原產於捷克斯落伐克,是目前世界上飲用人數最多的一種啤酒,是世界上啤酒的主導產品。中國目前絕大多數的啤酒均為此種啤酒。它為一種下面發酵的淡色啤酒 ,特點為色澤淺,泡沫豐富,酒花香味濃,苦味重但不長,口味純爽。
多特蒙德啤酒(Dortmunder beer)是一種淡色的下面發酵啤酒,原產於德國的多特蒙德。該啤酒顏色較淺,苦味較輕,酒精含量較高,口味甘淡。
慕尼黑啤酒(Mumich dark beer)是一種下面發酵的濃色啤酒,原產於德國的慕尼黑。色澤較深,有濃郁的麥芽焦香味,口味濃醇而不甜,苦味較輕。
博克啤酒(Bock beer)是一種下面發酵的烈性啤酒,棕紅色,原產地也為德國。發酵度極低,有醇厚的麥芽香氣,口感柔和醇厚,泡沫持久。
Ⅷ 慕尼黑每人每年平均大約要喝掉多少斤啤酒
根據官方統計每個德國人平均每年喝掉138公升的啤酒,特別是在每年慕尼黑啤酒節(Oktoberfest)期間竟可消耗高達600萬公升的啤酒!
今日的德國為世界第二大啤酒生產國,境內共有一千三百家啤酒廠,生產的啤酒種類高達五千多種.
Ⅸ 為什麼德國人每天喝那麼多啤酒 他們不醉的嗎
可能跟民族習慣有關系吧.而且他們的酒要求很嚴的.
顧客喝啤酒的前堂豎立著一對高大古樸、造型別致落地式大啤酒桶,酒桶底端分別有兩個粗獷笨拙的「水龍頭」。店員就從這里給客人打啤酒,有時顧客喝到興起等不及時,也可自己動手。兩根粗大的銅管將啤酒桶和後堂「啤酒廠」連接起來。「啤酒廠」釀好的啤酒通過銅管源源不斷地從後堂流入前堂的啤酒桶里供顧客飲用。後堂果真是座擠滿現代自動化裝備的小工廠。工廠只聞機器隆隆作響,不見工人忙碌身影。這里處於不同釀造過程的啤酒分別放在一個個大小不等由各種粗細不同銅管相連的不銹鋼罐子里。靠牆的鋁合金架子上擺了一排盛著麥芽、啤酒花和發酵粉等制酒原料的大玻璃缸,每個玻璃缸上都貼著彩色的標簽還掛著溫度計。
這里沒有麥芽發酵時那種特有的氣味,甚至聞不到任何氣味,倒是前堂充盈著啤酒的清香。我問古伯特:「為什麼這里聞不到酒味?」古伯特說:「整個生產過程完全是密封操作,這樣不僅確保啤酒質量還能達到聯邦政府制定的衛生標准。」啤酒廠溫度和濕度都由電子調節器自動控制。
古伯特先生介紹說,釀造啤酒的機器設備大同小異,但工藝技術上靈活性很大,不同的溫度、濕度、配料比例、發酵時間及工藝流程上的細微差別都會致使啤酒質量發生變化。而這些技術都操持在釀酒師手中,啤酒質量優劣關鍵取決於釀酒師的經驗水平。
德國人對啤酒的品味和口感要求很高,品嘗能力極強。因此經驗豐富的高級釀酒師在德國很吃香,在慕尼黑一個經驗豐富的好釀酒師年薪至少相當於大學教授,著名釀酒師的薪水則沒有上限。每年慕尼黑啤酒節期間還要評出本年度「最佳釀酒師」。一家啤酒店如能聘任一位名釀酒師,會令酒店四壁生輝,從而引得顧客慕名而來,帶來可觀的經濟效益。正所謂「山不在高,有仙則靈」。正是由於德國的啤酒店大多數是後堂釀造前堂出售的「前店後廠」形式,加上成千上萬身懷絕技的釀酒師,因此各店釀制各自的啤酒並無統一品牌。
至於原因嘛.. 有的人是這么想的
啤酒中含有許多有價值的礦物質和維生素,其低酒精度和高二氧化碳也有助於放鬆身體,同時能沖刷掉對身體有害的物質,洗凈腎臟等。德國人對啤酒的狂熱很大部分的原因應該是緣於此。啤酒,從歷史走向未來,將一直滲透德國文化中,成為它的一部分。
Ⅹ 德國人的風俗習慣及禁忌
在德國和荷蘭的一線城市之中使用英語進行交流是沒有問題的,因為在這2個國家英語普及還是很高的。德國的電壓220V/50Hz,插座和插頭形式和中國不一樣,用的是兩項圓柱項插頭,需要轉換插頭。
(10)德國人一天喝多少啤酒擴展閱讀——德國
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德語:die Bundesrepublik Deutschland),簡稱德國(兩德統一前簡稱西德或聯邦德國),是位於中歐的聯邦議會共和制國家,北鄰丹麥,西部與荷蘭、比利時、盧森堡和法國接壤,南鄰瑞士和奧地利,東部與捷克和波蘭接壤,該國由16個聯邦州組成,首都為柏林,領土面積357167平方公里,以溫帶氣候為主,人口約8267萬人,是歐洲聯盟中人口最多的國家,以德意志人為主體民族。
德國人的祖先是古代居住在中歐的日耳曼人。10世紀時日耳曼人建立神聖羅馬帝國,後發生分裂。1871年普魯士王國統一除奧地利帝國以外的日耳曼各邦國建立德意志帝國。1914年和1939年,德國先後挑起兩次世界大戰並戰敗。1945年分裂為東西兩部分。1990年10月3日,德意志民主共和國(簡稱東德或民主德國)正式加入聯邦德國,實現兩德統一。目前,德國是歐洲第一大經濟體,也是歐盟的創始會員國之一、還是北約、申根公約、八國集團、聯合國等國際組織的重要成員國。
德國是一個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歐洲四大經濟體之一,其社會保障制度完善,國民具有極高的生活水平。以汽車和精密機床為代表的高端製造業,也是德國的重要象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