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德國資訊 > 一戰時期德國攻擊機為什麼怕英法

一戰時期德國攻擊機為什麼怕英法

發布時間:2022-05-15 06:34:14

『壹』 一戰德國戰敗,英法對德大力限制,德國二戰期間是如何快速崛起的呢

說二戰,先從一戰開始講。

在一戰之前,德國無論經濟實力還是軍事實力,都已超越英國、法國、俄國等傳統強國,按照實力比較,德國理所應當認為自己是歐洲乃至世界的霸主。但德國崛起的太晚,英法等國利用先發優勢,依舊占據著“不恰當”的優勢地位,這引起德國精英們的強烈不滿,在這一矛盾作用下,人類爆發了第一次世界大戰。

在入侵挪威的同時,這年的5月10日,德國對荷蘭比利時等“低地國家”發布最終通牒,僅用了五天,德國征服荷蘭。緊接著,德軍在比利時境內屢敗英法比聯軍。5月28日清晨,比利時無奈投降。34萬殘余的聯軍幸運地從敦刻爾克撤退到了英國本土,這為盟軍的反攻保留了大量有生力量。

進展順利的德國人順勢南下繞過馬其諾防線攻入法國本土,號稱歐洲大陸第一強國的法國徹底暴露除了孱弱的本質,德軍很快便佔領巴黎,6月22日,擁有三百萬大軍的法國投降,這離戰爭爆發僅僅才六個星期。

吞並了法國,意味著整個西歐成了德國人的天下。在戰爭初期,“秋風掃落葉”怕是最能形容德國的凌冽攻勢了。

『貳』 在兩次世界大戰中,為什麼都是德國被英法聯合打擊

兩次世界大戰中,都是英法兩國聯合對德國進行軍事打擊,這其中我覺的得有好幾點原因。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原因就是西方國家在由帝國主義向資本主義過渡的過程中資源分配不均造成的,當時在世界上佔有殖民地最多的是英國和法國,德國因為國土面積小,又沒有太多的殖民地,最終挑起了一戰,第二次世界大戰還是由德國挑起的,一戰結束二十年後,德國經濟又有了發展,並且在希特勒當選領袖之後,德國的法西斯主義就不斷膨脹,人們對一戰勝利國家還比較仇恨,最後德國閃電找波蘭,一天之內將波蘭攻下,拉開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序幕(但是義大利二戰是真的菜,跟本沒堅持多久就投降了,也導致德國在歐洲沒了盟友)。

綜上,不論一戰還是二戰法國英國都是聯合在一起打德國的,主要原因就是德國實力太強,還有他們的共同利益一至,促進了英法聯合。

『叄』 第二次世界大戰德國為什麼那麼強而英國和法國如此不堪一擊

我個人的觀點是,1,由於綏靖政治的腐敗和沒落,所以導致了英法兩國軍隊戰鬥力不強,指揮不統一,領導者對於是否抵抗抱有消極和僥幸心理,所以導致了戰爭的進一步擴大和戰果的惡化。2,德國法西斯因為全國最大的,人數最多的,就是納粹,納粹親衛隊具有很強的戰鬥力,當時的實力完全凌駕於英法聯軍之上,而且德國國內形勢統一,以納粹核心為骨乾的軍隊具有極強的凝聚力和戰鬥力。
3,歷史總是要有一個由勝轉衰的過程,在極度膨脹之後的德國,自然會面臨實力回落,同時由於戰爭形勢的變化,二戰接近尾聲的時候,已經形成了多個國家聯合對抗法西斯的局面,所以英法聯軍的反撲也就成了必然。

『肆』 第一次世界大戰,德國為什麼會戰敗,英國和法國為什麼會成為戰勝國呢

第一次世界大戰其實是沒有正義非正義之分的,因此並不適用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戰勝敗的關鍵其實是力量的對比。一戰說白了就是德國單干世界各大佬。德國的主要盟國奧匈帝國請忽略,一個上百民族組成,軍方命令用數十種語言指揮,國內一塌糊塗的國家,根本沒有戰鬥力。德國單獨對抗英法俄,兵力處於下風;英法自在西方,俄在東邊,德國夾在其中雙線作戰更是兵家大忌;最讓德國惡心的,它被英國艦隊和法國陸軍封鎖在大陸,各類資源補給根本運不進去,而英法則可以從美國和各殖民地源源不斷運送物資進去。戰爭後期美國參戰也進一步加劇實力傾斜,德國是不可能戰勝的。

『伍』 德國虎、豹橫掃歐洲,為什麼不怕蘇軍坦克,而忌憚英美的攻擊機

因為德國豹式、虎式坦克沒有配備防空武器,且盟軍飛機占據數量上的絕對優勢,德軍只能被動挨打。只能挨打不能還手,那就意味著白白送命,所以忌憚英美的攻擊機也就不難理解了。

綜合來看,德國豹式、虎式坦克雖強,但是也是面對地面部隊而言,當面對空中的力量時,就顯示出了其短板,所以就可以理解為什麼會怕英美的攻擊機了。

『陸』 一戰早期的英國戰斗機為什麼無法對德國轟炸飛艇構成威脅

早期,英軍的飛機由於夜戰和子彈問題的確沒法與飛艇對抗,但後期這些技術問題解決後,在英國上空基本就看不到德國的飛艇。

分享長文:

1916年10月1日,晚上。德意志帝國海軍L-21號飛艇,正以40節的速度,在中英格蘭空氣稀薄的高空如同鬼魅一般地無聲飛行,下面是諾福克郡廣袤的綠色牧場和黑暗森林。4台邁巴赫汽油發動機推動著它那龐大的身軀駛出了雲層。瞭望室中的庫特·弗蘭肯伯格艇長向南方望去。70英里之外,倫敦上空眩目的探照燈光柱捉住了另外一艘德國飛艇。L-21號再次駛入幾縷淡雲中。再次駛出時,庫特艇長又發現了另外一艘同伴,噴射出沖天的火柱,在夜色中如同一支光亮的火炬,向地面徐徐地墜下。一個艇員拿出相機,對准這艘向地面墜落的火焰之船拍了幾張照片。庫特和他的手下們都確認了又一艘德國飛艇的損失。他們所不知道的是,這一次墜毀的飛艇是德國的飛艇王牌——德國海軍L-31號飛艇,以及艇長海因里希·馬蒂。他和他的王牌艇員的陣亡,對德國的飛艇作戰影響意義深遠。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之時,輕於空氣的飛行器技術已經達到了相當高的程度。德國的齊柏林公司所建造的飛艇,按當時的技術水平來說,可以認為是科學和工程技術上的奇跡之作。每艘飛艇都具有優美的線條,巨大的尺寸,大馬力航空發動機特有的「嗡嗡」聲音,推動著一艘艘德國飛艇劃破天空的線條。人們第一眼看到齊柏林飛艇的時候,就肯定會象被符咒抓住一樣,傾倒於它的雄偉奇妙。 另外一方面,重於空氣的飛行器則是一個醜陋的新生兒,只能搭載一到兩個人。飛艇則可輕而易舉地搭載數噸的物品。比起如同恐龍一般高傲地雄踞天空的飛艇,重於空氣的飛行器只是些不起眼的、無害的小哺乳獸。

在戰爭爆發後,德國陸軍和海軍都建立起了自己的飛艇艦隊。德國海軍通常使用齊柏林公司製造的鋁制龍骨的飛艇,編號為L(德文飛艇,Luftschiff)開頭。德國空軍的飛艇則通常是由舒特-朗茨(Shutte-Lanz)公司製造的木製龍骨飛艇,編號為SL。SL型飛艇因為重量問題而沒有被德國海軍接受。無論海軍還是空軍的飛艇,在開戰後都開始執行轟炸英國的任務,以圖從空中摧毀英國的工業基地,打擊英國的士氣。1914年8月5日夜,Z—6號齊伯林氣艇成功地轟炸了比利時的列日要塞,8月26日,德國飛艇對安特衛普實施了一周的轟炸,8月30日空襲了巴黎。1915年1月19日,德國飛艇開始轟炸英國本土。這種對於己方的軍事手段過於自負的思想,對於20世紀初歐洲各大強國以軍國主義為圭皋的總參謀部官僚們來說,是一種普遍現象。就象同時代的「無敵大炮」,「不沉戰艦」,德國軍方天真地認為,齊柏林飛艇是他們手中的一門終極武器,飛艇一出,無往不勝,無堅不摧,諸國降伏。當然,以一戰爆發時尚幼稚得可憐的飛機來說,也沒有力量去阻止飛艇的光臨。能夠在夜間作戰的飛機幾乎沒有,而一般的飛機就是發現了飛艇,唯一能做的事情也不過是在它的粗厚外皮上戳兩個小洞洞。當時唯一能夠阻止這些德國空中猛獁去英國表兄家串門的,就是北海上空變化無常的天氣。這些飛艇通常在傍晚從德國本土的庫克斯港、科隆和杜塞爾多夫等處基地起飛,華燈初上的時候到達英國上空。英國城市的路燈和房屋裡面透出來的燈火是它們最好的路標——「燈火管制」一詞當時還未出現。扔下搭載的危險貨物之後,它們掉頭東飛,於第二天黎明之前返回德國。1915年1月19日,德國的齊柏林飛艇第一次從1500米高空空襲了東英格蘭。5月31日,德國陸軍LZ-38號飛艇在林納茨上尉的指揮下首次空襲了倫敦,炸死7人,炸傷31人。6月7日凌晨,LZ-37號飛艇在法國加萊附近被皇家空軍飛行員用6公斤的小型炸彈擊落。10月20日,德國陸海軍又有11艘飛艇去轟炸倫敦,但是其中3艘毀於風暴。

到1916年,德國海軍有兩種型號的飛艇。從L-13到L-24是舊式飛艇,構成了德國遠程空襲的主力。更新的是L-30系列飛艇,編號從L-30一直到L-34。德皇和德國總參謀部對這些飛艇寄予厚望。它們不是老式齊柏林飛艇的簡單改進,而是全新的設計。這些新飛艇尺寸龐大,容積達1,589,000立方英尺,可以裝載更多的炸彈。但是在速度和爬升高度上,它們並沒有超出其前輩很多。不過以當時的防空力量水平來看,它們倒也不需要很好的飛行性能。德國人當然沒有幻想英國人會乖乖地待在地面上挨炸。不過即使英國的飛機把齊柏林打成篩子眼兒,它們也能勉強支撐著飛回德國——當然,需要冒著一些危險和麻煩。為了減少麻煩,所以加大了氣囊容積,提高了它們的提升力。打出很多小洞洞固然不好,但是德國人最不願意看到的,是另外一件事情——引爆齊柏林飛艇氣囊中的氫氣。不幸的是,不久英國人就想出了這個主意。

2 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期的齊柏林飛艇空襲
在1916年夏天,英國人研製多年的三種機槍子彈正式列裝使用。其中的兩種,名字分別以發明者的名字命名為"Pomeroy"和"Brock",是高爆子彈。另外一種,「白金漢」,是填充白磷的燃燒彈。這些子彈如果單獨一種拿來向齊柏林射擊,效果有限得很。但是把它們混合起來之後,則變成了一種致命的武器。那些高爆子彈打穿飛艇的氫氣氣囊,讓逃逸出來的高純度氫氣與空氣充分混合,然後再由燃燒彈將這一大團混合氣體引爆。這種混裝子彈成了對付德國飛艇最有效的武器。飛艇一旦被這種子彈擊中,通常不能倖免。曾經目睹過德國飛艇墜毀的人說,夜空中熊熊燃燒的飛艇照亮了整個天空,如同供奉諸神的火炬一樣,緩緩地向地面落去,場面極為壯觀。由於對齊柏林飛艇的襲擊束手無策,英國一度民心士氣低落。現在皇家空軍找到了雪恥的手段。

秋季任務

在1916年夏天,新的L-30型飛艇開始加入德國海軍的空襲部隊。德國飛艇部隊長官彼得·施特拉塞(納粹德國的第二艘齊柏林級航母就以他的名字命名)策劃集中手頭的所有飛艇,對英國搞一次傾巢出動的空襲。他堅信,德國飛艇部隊傾倒在英國目標上的密集炸彈能夠從根本上改變這場戰爭。齊柏林飛艇是德國的戰爭寵兒,人們狂熱地崇拜這些巨大的機器,每次對英國的空襲總能贏得全德意志帝國的一片舉國歡呼鼓噪之聲。英國人則是對這些打不到、夠不著的東西恨之入骨,以至當一艘德國飛艇因機械故障墜毀在海中的時候,附近的一艘英國拖船無視海員們「救助遇難者」的通則,坐視德國艇員們被海水淹死。

L-30型飛艇服役後,德國展開了對英國進行大規模飛艇隊空襲的戰役。在此之前,空襲英國的飛艇都是單槍匹馬,炸了就跑。對英國的第一波攻擊有三次,發生在7月31日、8月2日和8月8日。德國飛艇隊夜間抵達英國上空,轟炸目標,然後在第二天清晨返回德國的基地。無論從戰果還是飛艇數量上來看,這頭三次攻擊都沒有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和以前一樣,在漆黑夜色下,這些飛艇上的乘員高估了自己的戰果,甚至連扔在海里的炸彈濺起的浪花,都認做了爆炸的房屋工廠。不過另外一方面,它們也沒有遭到英國有力的還擊和攔截。可以算是傻人有傻福吧!

第二波攻擊開始於8月24日。9月2日進行了第二次攻擊。這兩次的規模比以前大得多。9月2日那次空襲,德國海軍的12艘飛艇,L-11, L-13, L-14, L-16, L-17, L-21, L-22, L-23, L-24, L-30, L-32 和SL-8 在傍晚從基地起飛,同行的還有4艘陸軍的飛艇:LZ-90, LZ-97, LZ-98和SL-11。這16艘飛艇一共攜帶了32噸炸彈。

德國陸軍的LZ-98號飛艇在艇長恩斯特·萊曼的指揮下,從格拉夫桑德的泰晤士河口上空進入英國。萊曼後來曾擔任著名的LZ-129興登堡號飛艇的艇長。在確信到達倫敦東區船塢上空後,他投下了炸彈,然後調頭向東北飛去。在途中,他們遇到了皇家空軍少尉威廉·羅賓遜駕駛的一架驅逐機,但是LZ-98很快就鑽進了雲層里。

LZ-90號飛艇從弗林頓上空進入英國,轟炸了哈弗希爾。威廉·施拉姆指揮的SL-11號從正北方向飛到了倫敦上空,轟炸了倫敦近郊的聖奧爾本地區。它被安裝在芬斯伯里和維多利亞公園的探照燈抓住了。SL-11好不容易才擺脫了探照燈,正在向北逃脫的途中,遇到了剛剛讓LZ=98從手中溜掉的羅賓遜少尉。羅賓遜從後面接近這艘灰色飛艇,向它發射了兩個混合子彈夾,但是沒有看到絲毫擊中目標的跡象。羅賓遜調頭再次接近SL-11,瞄準飛艇側面發射了第三回合。這一次,羅賓遜看到飛艇內部似乎有一絲亮光,緊接著變成一團迅速擴散的火焰,引燃了飛艇外面的蒙布。幾秒鍾之內,SL-11號飛艇就變成了一支照亮天空的明亮的大火炬。它熊熊燃燒著,緩緩墜向考夫雷村的場面,不僅讓全體倫敦市民飽了眼福,而且也被後面陸續到達倫敦的那些德國海軍飛艇看見了。在SL-11墜毀的時候,埃里希·薩默菲爾德上尉指揮的L-16號飛艇離它才不到一英里遠,猶如夜幕下的布景一般被燃燒的SL-11號映襯在夜空里。這引起了盤旋在附近的英國飛行員很大的興趣。薩默菲爾德下令全部發動機開足馬力,稀里嘩啦扔下全部炸彈,然後拼了老命往北跑,在英國飛行員到達之前跑出了火光的照耀范圍。30英里以外,L-21號的艇長弗蘭肯伯格艇長目睹了SL-11被擊毀的全部過程。他和他手下30名小夥子全都看見了南方的兩艘飛艇,英國飛機圍繞著其中一艘飛來飛去,然後就是火光和爆炸,之後一架英國飛機(羅賓遜少尉)發射了紅綠兩色信號彈。其他的德國飛艇都象L-16號一樣匆匆忙忙扔光了炸彈,然後調頭東竄。一共17噸優質的德國高爆炸彈被扔到了英格蘭鄉下肥沃松軟的土壤里。這次轟炸給英國造成了21000英鎊的損失,德國則付出了16條人命和一艘價值93000英鎊的飛艇。

3 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期的齊柏林飛艇空襲
第三波攻擊於9月23日開始。12艘德國海軍飛艇於當天下午晚些時候從德國的庫克斯港基地起飛。海軍的艇員們還沉浸在對三周前SL-11被擊落的可怕回憶中,飛向英國的旅程籠罩在一片不祥的陰影下。但是艇長們自信得多——SL型飛艇是木製龍骨,而一個出色的海軍飛行員可以嫻熟地駕駛他的真正的齊柏林飛艇躲開英國人的攻擊。飛艇隊中新型的L-30級飛艇在L-31號艇長海因里希·馬蒂的帶領下,在北海上空轉向正南方,駛向英格蘭海岸。他們的航程要穿越防空火力最為密集的倫敦地區上空。其他比較小的舊式飛艇, L-13, L-14, L-16, L-17, L-21, L-22和L-23,則直接飛向英格蘭中部的米德蘭郡——這支隊伍中,只有L-17號在諾丁漢的轟炸取得了一點可憐的戰果。阿洛伊斯·包克指揮的L-33號頭一個到達英國首都上空。他的炸彈大多丟在了泰晤士河河彎和斯特拉特福德。地面發射的一發炮彈穿進了艇身,造成了一些結構損壞,但是沒有引爆飛艇。投彈結束後,L-33號清空了壓載的沙包和水袋,以每分鍾800英尺的速度急速上升到飛機飛不到的高空中,放出了煙幕,然後准備逃回德國——一次完美空襲似乎就要完成了。但是不幸的是,它遇到了一架英國戰斗機,又挨了幾梭子混合燃燒彈。嚇破了膽的包克上尉下令飛艇立即著陸。他們降落在埃塞克斯郡的鄉間。德國飛行員引爆了降落成功的飛艇,然後乖乖地向趕來的英國人投降了。

一小時以後,凌晨12點15分,馬蒂指揮的 L-31來到了倫敦上空。馬蒂向國內報告說,他發現東方有一艘在地面上燃燒的飛艇(L-33號)。馬蒂在斯垂特漢姆、布瑞克斯頓和肯寧頓上空盤旋游弋,把大多數炸彈丟在了那裡的公路上,然後以最快的速度逃離倫敦。1點15分,他發現在伍爾維奇的地面上有另外一艘飛艇。這是維爾納·彼得森上尉指揮的L-32,也正在地面上猛烈燃燒。馬蒂給國內的報告簡明扼要,但是他無法阻止艇員目睹這幅場面,並造成心理創傷。

L-32號在北海上盤桓了大約一個小時,才駛入英格蘭內地。彼得森發給國內的最後一則消息內容非常混亂,但是後來分析, L-32發生了引擎故障,在修復之前一直在空中來回兜圈子。它在排除故障、於泰晤士河上空駛出雲層後,立刻就被英國飛行員發現了。倫敦東區的地面探照燈也集中到它的身上,向飛行員指示這個大靶子的位置。彼得森大概意識到了他面臨危險處境,因為他迅速地扔光了炸彈和壓載物,並且調頭向北海方向飛行。弗雷德里克·索維利少尉駕駛著一架 BE2c 4112 雙翼機飛向這艘被探照燈照得光輝燦爛的龐然大物。和羅賓遜少尉一樣,索維利飛了四個來回,射光了整整三個彈夾,直到看見火光破過L-32的織物蒙皮噴射出來為止。L-32裡面上百萬加侖的氫氣象火焰噴燈一樣地噴射出火球,徐徐墜向地面。艇上全部人員遇難。L-32起火之後,索維利發射了一枚紅色信號彈,然後降落在一家農場的草地上。皇家海軍的情報人員最先出現在那裡,不顧氫氣爆炸燃燒的火焰和高溫,在鋁合金龍骨和殘骸中穿來跑去。作為報酬,他們從火焰中搶救出了一本違反保密規定帶上艇的德國海軍密碼本。沒人知道彼得森為什麼允許這本密碼本上艇。這真是送給皇家海軍密碼破譯人員的天賜禮物。

L-32和L-33的墜毀對德國飛艇部隊的士氣影響很大。陸軍的菜鳥飛艇被擊落是一碼事,而兩個海軍的飛行老手、全體乘員和兩艘嶄新的新式飛艇在同一個晚上被擊落要嚴重得多。兩天之後的另外一次空襲,原定指揮L-23的甘策爾上尉因為其古怪行為而被臨時免職。在出發前,他的勇氣喪失殆盡,於是被留在了地面,送回水面艦艇部隊服役。霍斯特·馮·巴特勒指揮的L-30號小心翼翼地靠近了海濱城市克雷默,把炸彈全部扔進了海里,然後調頭返航。這次空襲中唯一的閃光點是,馬蒂指揮的L-31大膽地轟炸了朴次茅斯海軍基地,一個齊柏林們以前從來沒有光顧過的地方。美中不足的是,地面探照燈光過於猛烈,馬蒂把炸彈扔在了港口區,而不是重要得多的海軍船廠。英國人從無線電訊號中得知在他們頭頂上盤旋的是著名的「鹵莽馬蒂」,不禁為轟炸的場面沒有想像那麼猛烈而詫異,因此一致認為這只是馬蒂的一次偵察飛行。這也算是英國人對他英勇善戰精神的一種肯定吧。

第三波攻擊的最後一次空襲發生在1916年10月1日。11艘飛艇從德國出發,只有兩艘L-30型獲准轟炸倫敦。L-30再次報告說擊中了目標——和以往一樣,甚至都沒能給英國鄉村的土地草場留下點彈坑之類的紀念。L-31從東北方向抵達倫敦上空,在馬蒂的命令下關閉了發動機,企圖靜悄悄地飄過那些豎起耳朵聆聽「嗡嗡」聲音的探照燈操作員。凌晨0點30分,馬蒂重新開啟發動機,馬上被下面的探照燈籠罩了起來。四架英國戰斗機朝他飛過來。在地面開火的同時,馬蒂扔下了所有的炸彈,然後向西邊飛去。他幾乎已經逃脫了。這時,皇家空軍的鄧普斯特少尉駕駛著飛機從他身下飛過。鄧普斯特馬上掉過頭來,將一梭子混合燃燒彈打進了L-31的龍骨。突然,一條紅色的火龍從它的鼻子里噴射出來。L-31如鉛棰一般地垂直落下,幾乎將鄧普斯特和他的飛機一起帶到地府去。鄧普斯特駕駛飛機側翻了好幾個跟頭以圖規避,燃燒中的德國飛艇擦著他的鼻子向下墜落。L-31墜毀在波特斯巴爾。當地農民飛快地跑到現場。他們發現在熊熊燃燒的飛艇旁邊,地上躺著一個人,全身沒有燒傷。發現的時候他還活著,但是不久就死了。他的身份識別牌上刻著: "Kaptlt. Mathy. L31"

在1916年10月1日早晨之後,德國海軍的飛艇再也沒有象以前那樣光臨大不列顛的上空,取得一定戰果而不受絲毫損害。在1917年和1918年服役的所謂"Height-climber"新式輕型飛艇升限比英國飛機高得多,但是犧牲了有效載荷和續航力,而且高空投彈的精確性極低,德國飛艇象火炬一樣在夜空中墜毀的場面又對打擊英國民眾的士氣一點負面影響也沒有,這些都已經失去了當初決定轟炸英國的意義所在。海軍的飛艇部隊逐漸移交給海軍艦隊作為偵察手段,以及政府用來宣傳的武器而使用。德國飛艇部隊的指揮管彼得·施特拉塞,於1918年8月5日親自率領齊柏林飛艇最後一次空襲倫敦,在空襲中被擊中墜毀而亡。

自1915年1 月19日至1918年8 月5 日,德國出動飛艇208 艘次、飛機435 架次對英國實施空襲,其中飛機空襲52次,飛艇空襲5l次,投彈約300 噸,造成約1300人死亡,3000人負傷。約有80艘飛艇毀於協約國的炮火和風暴。

『柒』 不列顛空戰,英軍為什麼避免與德軍戰斗機交戰

大不列顛空戰是人類歷史上首次大規模的空中格鬥。證明了戰略性轟炸對戰役進程的影響,詮釋了制空權在現代戰爭中的重要地位。盡管英、德雙方並沒有因為空戰而將對方徹底制服,但空軍的發展模式對後期軍事變革的作用很大。

尤其是英國皇家空軍,在戰機絕對數量上明顯處於劣勢的情況下,居然抵住德軍猛烈的狂轟濫炸,並將對手拖入致命的持久戰。除了不當“亡國奴”的決心外,英國憑什麼能“以少勝多”取得保衛戰的勝利?他們有哪些好的做法?



不過,在戰役前期,英國在戰術上也存在一些問題。例如,以“小而散”的戰斗機群,對德國轟炸機群進行騷擾式的阻擊,使得英軍常常面對10倍,甚至是20倍的德機,形成實力懸殊的劣勢,造成了許多不必要的損失。

參考文獻:《第二次世界大戰》、《大不連顛空戰》

歡迎搜索關注“白楊樹下談歷史”//學習歷史,傳播文化正能量//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捌』 戰爭初期,英法抵抗德國,為什麼非常消極

發生這樣的現象主要是由三點原因造成的,當時這兩個國家想要獲得更多的利益。其實當時英國跟法國的軍事實力遠遠要強於德國,就是當時他們對德國的這種放縱態度才讓德國發展的越來越好到,最後讓德軍在歐洲的戰場上爭霸。第3個原因就是意識形態。當時蘇聯是一個共產主義的國家,在法西斯這些國家中,蘇聯主義無疑是更具有危險性的。當時英國跟法國想讓蘇聯牽制住德國,從而讓這兩個國家漁翁得利。但是令他們沒有想到的是希特勒一直想要佔領歐洲戰場。


『玖』 二戰前的英法遠強於德國,為何二戰時,德國戰鬥力變得那麼強

二戰時期的德國才是真正的縱橫歐亞非的軍事強國,往西打垮法國,打殘英國,往東,閃擊波蘭,佔領了半個蘇聯,在非洲僅使用了隆美爾一個人就成功地打殘了英法兩國。

所以這也是為什麼德國士兵的戰斗意志這么強,在強大的戰斗意志加持下,德軍的戰鬥力也變得更強。

『拾』 在兩次世界大戰中,為什麼都是英法兩國聯合打德國呢

應該是英法兩國聯合被德國打,從歷史上不難看出在德國沒有崛起之時,英法兩國可以說持續了幾百年的戰爭,從歷史上看,英國與法國交手的那些年中基本是落下風的,英國作為了一個島國只能依靠防守如果沒有英格蘭海峽的掩護,以英國的國力不可能擊敗法國,英國真正崛起的是近代的大航海時期,英國依靠著龐大的艦隊幾乎稱霸整個大西洋,並且把殖民地擴展到了亞洲地區。

閱讀全文

與一戰時期德國攻擊機為什麼怕英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834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214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87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1026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485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546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89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342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334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705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541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430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340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969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96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949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270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109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829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