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德國酸菜怎麼做
製作方法十分簡單:首先將洋白菜用刨絲器刨絲,或是用刀切成非常細的絲。然後將白菜絲錘壓至柔軟出水。然後將白菜加鹽和壓榨出的汁液一起放入容器中(從前一般使用木桶)發酵。製作「葡萄酒酸菜」時還可以加一些白葡萄酒。酸菜絲要完全浸沒在湯汁里,中間不能留有空氣,以免發酵失敗。這就是為什麼在製作的開始要用力錘壓白菜絲,並在最後還要在容器上壓上重物。如此靜置於陰涼的地方4至6周即可品嘗到美味的酸菜了。
B. 酸菜一般要腌制多長時間才可以食用
吃腌制的酸菜,最好過一個月食用是比較安全的穩妥的。
蔬菜剛腌的時候亞硝酸鹽的含量會不斷增長,第一個星期,酸菜中的亞硝酸鹽含量最高;10天後,一般開始下降;20天後,基本消失。
大量亞硝酸鹽可使人直接中毒,而且硝酸鹽在人體內也可被還原為亞硝酸鹽。亞硝酸鹽與人體血液作用,形成高鐵血紅蛋白,從而使血液失去攜氧功能,使人缺氧中毒,輕者頭昏、心悸、嘔吐、口唇青紫,重者神志不清、抽搐、呼吸急促,搶救不及時可危及生命。
(2)德國酸菜製作時間是什麼擴展閱讀:
如果長期吃酸菜,可能引起泌尿系統結石,而腌制酸菜時加入的大量食鹽,會誘發及加重氣管炎、呼吸系統疾病等慢性病。霉變的酸菜尤其危險,有致癌性,不可食用。
冬季是腌制酸菜的最佳季節,其他季節也可製作,但不如冬季的質量好。
C. 德國酸菜做法竅門
摘要 酸菜切絲 過水洗兩遍 捏干水分,黑胡椒10幾粒 孜然一小撮 香葉三片 培根切小方塊片 洋蔥半個切粒
D. 德國酸菜和東北酸菜區別是什麼
德國酸菜和東北酸菜區別是,東北酸菜味道更重,做出來的東西口味也略為不同。
德國酸菜用的材料是圓白菜或者大頭菜,而東北酸菜則用的是大白菜,在製作方法上也有所差異。東北酸菜腌制時,是把整個白菜放入缸中腌制,吃的時候取出來整棵白菜,切絲食用。酸菜並不是德國人的發明,歐洲酸菜的歷史可追溯到古希臘和古羅馬時期。
德國酸菜的原材料來自當地土生土長的圓白菜。這些圓白菜都是工人從菜田裡採摘後,當天製作成酸菜。製作酸菜時,先要把圓白菜切成細絲放入缸里,接著幾個員工站在缸里,將菜絲踩至柔軟出水再加鹽,還可加一些白葡萄酒,然後將壓榨出的汁液一起放入容器中發酵。發酵時的最佳溫度是21度,中途加一些必要的乳酸菌,等過了4至6周後,酸菜就做好了。雖然全手工的酸菜比工業化生產的貴,但更有滋味,更受到歡迎。
E. 德國酸菜的歷史
歐洲酸菜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古希臘和羅馬帝國時期。13世紀闖入歐洲的蒙古人又把中國的酸菜也帶到了歐洲。酸菜在東歐尤其盛行,隨著猶太人的遷徙,西歐北部的一些國家也慢慢接受了酸菜。在德國、荷蘭和波蘭,酸菜成了冬天必備的食物。
F. 怎樣製作酸菜竅門
記得水一定要沒過菜,水泡不到的地方會壞掉的
工藝:泡
口味:酸味
時間:<數天
熱量:較低熱量
配料:
烹飪步驟:
1.芥菜洗干凈,放陽台晾乾
2.燒開水
3.用開水把菜燙一遍
4.顏色變得比較綠的時候,拿出來放到瓶子里
5.瓶子要提前清洗干凈,晾乾,瓶子一定是不能沾油的
6.裝好瓶子以後把剛才用燙菜的水,倒到瓶子里,再找個硬,有點重量的東西壓在菜上面,保證菜完全泡在水裡
7.這是兩天後的變化
8.這是五天後的效果,可以吃了
G. 德式酸菜腌制方法
材料
工具:腌菜缸一個、大石頭一個。
用料:東北大白菜20棵、大粒鹽2斤,水。
做法
1.白菜買回來,要先放在外面陰涼通風的地方涼曬幾天,菜的水分就會小些;
2.腌酸菜最好選中小棵心實的菜,把菜的外葉蔫葉掰掉,切掉菜根後每棵都洗干凈,就可裝缸了;
3.裝缸:(東北話-音:壯缸),先把缸確定在冷又不上凍的地方,洗凈菜缸後,把白菜緊緊壓實的擺進缸中,盡量把所有空間擠滿,太大的白菜從中切半,從底部開始,每擺一層白菜就撒一把大粒鹽,碼到缸頭後,挑些大葉的老菜梆子蓋在最上面的白菜上,壓上一塊大石頭,用朔料布蓋嚴實缸口;
4.第三天一早,打開缸口順邊兒灌涼水至缸滿沒過白菜,封好缸口,等待自然發酵,一個月至一個半月酸菜就可以吃了。
H. 如何做德國酸菜
用高麗菜做酸菜,加上香料變身德國酸菜!白高麗菜跟紫高麗菜的結合,當紫高麗菜汁液滲出時,會改變發酵鹵水顏色,為發酵物增添色澤呢。
不管是葉菜類或根莖類,大部分蔬菜都可以發酵,深綠色富含葉綠素的蔬菜,發酵起來的味道濃郁,也可以綜合性的蔬菜來發酵、增加多元風味!
粉紅酸菜
處理時間15分鍾(不含等待蔬菜出水)
發酵天數4-7天
保存期限冷藏2-3個月
材料
綠高麗菜1斤
紫高麗菜50克
海鹽2茶匙
凱利茴香(caraway,又稱葛縷子)少許,也可加杜松子、蒔蘿等香料
注意事項
1選擇寬瓶口,讓手與食材更容易放入。
2每天都要檢查,看高麗菜絲有沒有跑到水面上或發霉,跑上來的趕緊壓回去。
3鹽巴會增加風味並延緩發酵過程,一般約是總蔬菜重量的2-5%。
作法
1.高麗菜切粗絲,隨心所欲,大小依個人喜好,主要是增加蔬菜的接觸面積,讓汁液容易滲出。
2.將切好的高麗菜放入盆內,多添加紫高麗菜,可讓視覺上漂亮,養分也多元。想要多點變化,也可以加點自己喜歡的切塊水果。
3.加入海鹽,幫助蔬菜出水。一般精鹽都經過精煉程序,海鹽則可提供發酵微生物礦物質。
4.以手搓揉均勻,讓鹽巴平均散布在蔬菜絲上。
5.靜置20分鍾等待出水。如出水量不夠多,可以再等久一點。
6.把高麗菜絲與高麗菜水裝入玻璃瓶。
7.以杵、湯匙等重物,或直接以手將高麗菜壓實,把所有蔬菜都壓到水面之下,沒有空隙,製造出無氧環境。
8.放入香料(也可加入杜松子、蒔蘿等)。取其香氣,也可以作為天然的抑霉劑。干香料的味道濃郁,依喜好加入少許幾顆即可。
9.在玻璃瓶里放上重物,以重物重壓以維持所有高麗菜絲都在水面下的無氧狀態。發酵時會產生二氧化碳,罐子裝7-8分滿即可,可直接加蓋或蓋布防灰塵。
10.3-4天後,味道就會產生變化,約發酵7天最美味,可每天嘗一點,到喜歡的風味時即可放入冰箱冷藏。
延伸料理:酸菜蒔蘿馬鈴薯沙拉
材料
粉紅酸菜50公克
粉紅酸菜汁1大匙
馬鈴薯3顆
美乃滋3大匙
蒔蘿1小把
鹽、胡椒適量
作法:
1.馬鈴薯煮熟後切小丁放涼,蒔蘿細切。
2.加入酸菜,酸菜汁和美乃滋攪拌均勻。
3.調味後冰鎮即可食用
I. 酸菜廠的酸菜是怎麼製作的
1、准備容器,塑料桶,壇子,缸,瓮皆可,不能使用鐵制鋁制容器,因為在發酵過程中會產生乳酸把容器腐蝕。
2、把白菜去老幫碼放在容器內,盡量把所有空間擠滿,如果不好放可以把部分白菜切開。
3、加滿開水,加一點鹽,不加也行,用石頭壓上防止白菜漂起,不要讓白菜露出水面(白菜在腌漬過程中暴露在空氣里易腐爛),桶口用塑料膜封好,與空氣隔絕。放置在10-20度20天以上,溫度越高發酵時間越短。
這一步是做好酸菜的關鍵,搞不好會腐爛,酸菜的發酵是乳酸桿菌繁殖的過程,乳酸桿菌是厭氧菌,黴菌雜菌是需氧菌,加開水就是為了把水中的氧氣清除掉,讓別的菌沒法繁殖,給乳酸桿菌創造生存條件,用塑料膜封口是為了防止空氣重新溶入水中,過去的做法是把缸的上面用黃泥封好,目的一樣。現在不用了,有蓋子的蓋嚴,沒蓋子的用塑料膜封,總之不要讓氧進入,為了消耗水中氧氣,也有用酸菜鮮的——一種制酸菜的添加劑,目的也是為了除去水中氧氣,但偶不喜歡用添加劑。
J. 酸菜的歷史來源
一、「酸菜」起源歷史
1.古籍中記載的酸菜
關於「酸菜」的形成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幾千年前的西周時期。據《周禮》記載酸菜又稱為「菹」,這個字的含義就是酸菜或腌菜。「饋食之豆,其實葵菹」,也是《周禮》中有關酸菜的表述。
《管子·輕重甲》中也有:「請君伐菹薪,煮沸水為鹽」;而《釋名》中對「菹」的解釋更為透徹,「菹,阻也。生釀之,遂使阻於寒溫之閑,不得爛也」,這其實也寫出了腌制酸菜的具體方法。
因為北魏是由鮮卑族建立的少數民族政權,而當時所處的地域就是遼闊的東北大地。賈思勰身為北魏的農學家,他在《齊民要術》中記錄的農業知識,想必也一定是東北地區的食俗。所以經過多方論證可以得知,東北人應該是吃酸菜的鼻祖。
二、腌漬酸菜習俗
北方人腌制酸菜的時間,一般都會選擇秋末冬初,因為這個階段,正是白菜豐收的大好時節。北方地區的冬季既寒冷又漫長,再加上當時社會根本沒有溫室大棚技術。所以生活在北方地區的老百姓,為了能夠吃到蔬菜不得不,想方設法的發明蔬菜儲存技術。
「酸菜」 作為一種以白菜為原料的特色食物,製作方法不僅非常簡單,而且被腌製成酸菜的大白菜,也可以長期保存。這不僅可以讓北方老百姓,在冬季的時候依然可以吃到蔬菜,而且作為一種東北特色菜餚,隨著時間發展的過程中,也成為了一種飲食習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