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德國資訊 > 德國文化周在哪裡

德國文化周在哪裡

發布時間:2022-05-16 06:24:32

⑴ 誰能簡要給我介紹一下德國文化

德國文化

隨筆:喜愛讀書——德國人的優良傳統之一
新華網柏林11月22日電(記者鄭漢根)德國著名作家歌德曾說過:讀好書就是同高尚的人談話。德國人對這種「談話」有著巨大熱情,即使是在電視、網際網路等媒體十分發達的時代,他們依舊保持著愛讀書的傳統,而社會提供的服務又使他們讀書十分便利。

在地鐵列車里,在公園草
坪上,甚至在醫院的候診室內,手捧書本埋頭閱讀的人都很常見。民意調查顯示,70%的德國人喜愛讀書,一半以上的人定期買書,三分之一的人幾乎每天讀書。值得一提的是,在所有年齡段的人群中,30歲以下的年輕人讀書熱情最高。可見,書已經融入到了德國人的日常生活中。記者的一個年輕德國朋友說,在德國,讀書就象喝啤酒一樣平常。

在德國,買書很方便。無論城市鄉村,書店都極容易找到,一座1萬多人的小鎮起碼會有一兩家規模較大的書店。在有著8200多萬人口的德國,書店就有5000多家。在書店內,如果購書者不能在書架上找到自己想要的書籍,書店一定會幫助從出版社訂購,買者很快就可以拿到書了。

除書店外,一些綜合性超市和加油站也賣書。在某些大型倉儲超市,人們會看到最新暢銷書、減價書以及報刊雜志等擺放在貨架上。顧客們滿載牛奶麵包等日常食、用物品的超市手推車里,也常常放著一兩本書。此外,德國人還通過出版社直銷、郵購、網上訂購等途徑買書。網上購書越來越受到歡迎,購書者每年以翻一番的速度遞增。

德國大小書店內部的環境都十分安靜、幽雅。一些大書店還設有播放音樂的咖啡廳,人們可以一邊喝咖啡,一邊瀏覽書籍。一些書店還有專供人們讀書的區間,裡面放著很多沙發和椅子。在書店裡,書按照不同領域分類明晰,便於讀者查找。

大量的圖書館也滿足了德國人對書的愛好。德國有1.4萬多個圖書館,藏書1.29億冊。許多圖書館通過組織作家演講會、舉辦文化活動等使自己更具吸引力。小鎮里往往也有圖書館,而沒有固定圖書館的鄉村則常常會得到流動圖書館的眷顧,這方便了農村人借書。

德國有關書的組織有很多,它們的活動促進了人們讀書的熱情。德國書商協會、讀書基金會等常舉辦豐富多彩的促進閱讀活動,最近成立的「德國朗讀協會」組織知名人士到圖書館或書店為青少年朗讀好文章,激發他們的讀書興趣。

德國人之所以整體素質較高,這與他們喜愛博覽群書的優良傳統是密切相關的。歌德就曾注意到書和文化的力量對德國的重要意義。他說:「假如不是通過一種光輝的民族文化均衡地流灌到全國各地,德國如何能偉大呢?遍布各地的圖書館、博物館和劇院,作為支持和促進民族文化教養提高的力量,是絕不應被忽視的。」(完)

地理概況

自然地理:德國位於歐洲中部,東鄰波蘭、捷克,南接奧地利、瑞士,西界荷蘭、比利時、盧森堡、法國,北與丹麥相連並臨北海和波羅的海,是歐洲鄰國最多的國家。面積為357020. 22平方公里(1999年12月)。地勢北低南高,可分為四個地形區:北德平原,平均海拔不到100米;中德山地,由東西走向的高地塊構成;西南部萊茵斷裂谷地區,兩旁是山地,谷壁陡峭;南部的巴伐利亞高原和阿爾卑斯山區,其間拜恩阿爾卑斯山脈的主峰祖格峰海拔2963米,為全國最高峰。主要河流有萊茵河(流經境內865公里)、易北河、威悉河、奧得河、多瑙河。較大湖泊有博登湖、基姆湖、阿莫爾湖、里次湖。西北部海洋性氣候較明顯,往東、南 部逐漸向大陸性氣候過渡。平均氣溫7月14~19℃,1月-5~1℃。年降水量500~1000毫米,山地則更多。1995年1月1日起,根據1982年國際海洋法協定,德國在北海和東海的領海由3海里增至12海里(約22公里),其面積各增加4100和1700平方公里。

主要城市

年輕而古老的首都——柏林
柏林(Berlin)作為1990年10月兩德統一後的首都既年輕又古老。它位於歐洲的心臟,是東西方的交匯點。城市面積883平方公里,其中公園、森林、湖泊和河流約占城市總面積的四分之一,整個城市在森林和草地的環抱之中,宛若一個綠色大島。 人口約339萬。

柏林是著名的歐洲古都,始建於1237年。建城人是勃蘭登堡邊疆伯爵阿伯特,因伯爵的綽號叫「熊」,後人就一直以一隻站立的黑熊作為柏林城的城徽。1415年,柏林—科恩成為勃蘭登堡邦國的首府。1871年俾斯麥統一德國後定都柏林。1990年10月3日,兩個德國統一,東、西柏林也再次合並為一個城市。次年6月德國聯邦議院決定,柏林為德國統一後的首都和政府所在地。

德國柏林市區上空拍攝的照片,城區的各類建築掩映在片片綠樹叢中。>>

名勝古跡

名勝:勃蘭登堡門(Brandenburg Gate)位於柏林市中心菩提樹大街和6月17日大街的交匯處,是柏 林市區著名的游覽勝地和德國統一的象徵。公元1753年,普魯士國王弗里德利希·威廉一世定都柏林,下令修築共有14座城門的柏 林城,因此門坐西朝東,弗里德利希·威廉一世便以國王家族的發祥地勃蘭登命名。初時此門僅為一座用兩根巨大的石柱支撐的簡陋石門。1788年,普魯士國王弗里德利希·威廉二世統一德意志帝國,為表慶祝,遂重建此門。當時德國著名建築學家卡爾·歌德哈爾·閬漢斯受命承擔設計與建築工作,他以雅典古希臘柱廊式城門為藍本,設計了這座凱旋門式的城門,並於1791年竣工。重建後的城門高20米,寬65.6米,進深11米,門內有5條通道,中間的通道最寬。據史書記載,中間的通道在1918年德皇退位前僅允許皇族成員行走。門內各通道之間用巨大的砂岩條石隔開,條石的兩端各飾6根高達14米、底部直徑為1.70米的多立克式立柱。為使此門更輝煌壯麗,當時德國著名的雕塑家戈特弗里德·沙多又為此門頂端設計了一套青銅裝飾雕像:四匹飛馳的駿馬拉著一輛雙輪戰車,戰車上站著一位背插雙翅的女神,她一手執杖一手提轡,一隻展翅欲飛的普魯士飛鷹鷲立在女神手執的飾有月桂花環的權杖上。在各通道內側的石壁上鑲嵌著沙多創作的20幅描繪古希臘神話中大力神海格拉英雄事跡的大理石浮雕畫。30幅反映古希臘和平神話「和平征戰」的大理石浮雕裝飾在城門正面的石門楣上。此門建成之後曾被命名為「和平之門」,戰車上的女神被稱為「和平女神」。

無憂宮(Sans Souci Palace)位於德意志聯邦共和國東部勃蘭登堡州首府波茨坦市北郊。宮名取自法文原意「無憂」(或「莫愁」)。無憂宮及其周圍的園 林是普魯士國王腓特烈二世(1745—1757年)時期仿照法國凡爾賽宮的建 築式樣建造的。整個園林佔地290公頃,座落在一座沙丘上,故也有「沙丘上的宮殿」之稱。無憂宮全部建築工程前後延續了約50年之久,為德國建築藝術的精華。無憂宮前是平行的弓形6級台階,兩側由翠綠叢林烘托。宮殿前的大噴泉 是用圓形花瓣石雕組成,四周用「火」、「水」、「土」、「空氣」4個圓形花壇陪襯,花壇內塑有神像,尤以維納斯像和水星神像造形最為精美、生動。據說,整個宮內有1000多座以希臘神話人物為題材的石刻雕像。正殿中部為半圓球形頂,兩翼為長條錐脊建築。殿正中為圓廳,門廊面對一座大噴泉。瑰麗的首相廳的天花板裝潢極富想像力,四壁鑲金,光彩奪目。室內多用壁畫和明鏡裝飾,輝煌璀璨。宮的東側有珍藏124幅名畫的畫廓,多為文藝復興時期義大利、荷蘭畫家的名作。在無憂宮的花園內有一座六角涼亭,被稱為中國茶亭。茶亭採用了中國傳統的傘狀圓形屋頂、上蓋碧瓦、黃金圓柱落地支撐的建築結構。亭內桌椅完全仿造東方式樣製造。亭前矗立著一隻中國式香鼎。據說當年普魯士國王常在此品茶消遣。

科隆大教堂(Cologne Cathedral)是世界上最完美的哥特式教堂,位於德國 科隆市中心的萊茵河畔。東西長144.55米,南北寬86.25米,廳高43.35米,頂柱高109米,中央是兩座與門牆連砌在一起的雙尖塔,這兩座157.38米的尖塔像兩把鋒利的寶劍,直插蒼穹。整座建築物全部由磨光石塊砌成,佔地8000平方米,建築面積約6000多平方米。在大教堂的四周林立著無數座小尖塔,整個大教堂呈黑色,在全市所有的建築中格外引人注目。

波茨坦會議舊址——西席林霍夫宮

西席林霍夫宮坐落在柏林西南哈韋爾河畔的波茨坦市,始建於1912年,竣工於1917年。它是一座赭牆紅瓦的建築,共有5個內院,175間房子,由威廉二世所建,後被一富商購得改為別墅。因《波茨坦協定》在此簽署而聞名遐邇。

1945年7月至8月,蘇、美、英三國首腦斯大林、杜魯門和丘吉爾在此舉行會議,謀求解決同盟國之間在如何分享戰爭的勝利果實及戰後和平安排等問題上出現的一系列矛盾。7月26日,發布了敦促日本無條件投降的《波茨坦公告》。8月2日,蘇、美、英三國首腦簽訂了有關處理戰後德國原則的《波茨坦協定》。

波茨坦會議的中心會場在進入大門的正面大廳內。大廳約40平方米,廳中央是一張櫟木大圓桌,上面插著與會的蘇、美、英三國國旗。繞桌分放3把大扶手椅,靠窗的一把為斯大林的座位,其餘兩把為杜魯門和丘吉爾的坐椅。每把扶手椅之間放著4把靠背椅,是與會的3國高級官員的位置。桌布、椅套、地毯一律是庄嚴肅穆的鮮紅色。牆上掛著三國首腦的大幅照片。廳的上部設有樓廊,是當時供各國記者采訪用的新聞席。大廳兩邊是工作室。

宮內走廊里陳列著有關第二次世界大戰和波茨坦會議的資料和照片。其中,最醒目的是掛在牆上的《波茨坦協定》文本,上面赫然簽署著斯大林、杜魯門和艾德禮(代替大選中下野的丘吉爾)的名字。

現在會議大廳和三國首腦的工作室等均對遊客開放,供人參觀。宮門前有個圓形花壇,中間是個由紅色天竺葵組成的五角星,它是當年波茨坦會議舉行前夕據斯大林指示設計建成的。

風俗習慣

德國禮儀

服飾禮儀: 德國人不喜歡服裝的花哨,但都很注重衣冠的整潔,穿西裝一定要系領帶。在赴宴或到劇院看文藝演出時男士經常穿深色禮服,女士則穿長裙,並略施粉黛。在東部地區,已婚者都帶上金質戒指。

儀態禮儀: 德國人對工作一絲不苟,在社交場合也舉止莊重,講究風度。德國婦女的特點是素,這不光是體現在穿著打扮上,也體現在言談舉止上。與德國人相處時,幾乎見不到他們皺眉頭等漫不經心的動作,因為他們把這些動作視為對客人的不尊重,是缺乏友情和教養的表現。

相見禮儀: 德國人比較注重禮節形式。在社交場合與客人見面時,一般行握手禮。與熟人朋友和親人相見時,一般行擁抱禮。在與客人打交道時,總樂於對方稱呼他們的頭銜,但他們並不喜歡聽恭維話。對剛相識者不宜直呼其名。

餐飲禮儀: 德國人在宴會上和用餐時,注重以右為上的傳統和女士優先的原則。德國人舉辦大型宴會時,一般是在兩周前發出請貼,並註明宴會的目的,時間和地點。一生宴會則是在八至十天前發出。他們用餐講究餐具的質量和齊備。宴請賓客時,桌上擺滿酒杯盤子等。他們有個習俗,那就是吃魚的刀叉不能用來吃別的。

喜喪禮儀: 贈送求愛樹時德國的一項獨特習俗。波恩小夥子如果看上一位姑娘,就會在4.30或5.1這一天,送姑娘一株小白樺樹,以表愛慕之情。德國的節日眾多,而且各具特色,如持續時間較長的狂歡節,每10年舉行一次的耶穌受難戲劇節。

商務禮儀: 德國人對工作嚴肅認真,思考總是深刻敏銳。德國人的時間觀念很強。因此,一旦約定時間,遲到或過早抵達都被視為不懂禮貌。他們在談判是態度明朗,談生意時一般使用商業名片。德國不但貨物品質好,服務質量也屬上乘。

旅遊禮儀: 德國人有嚴格遵守交通規則的習慣,不隨便停車,更不會闖紅燈,在列車上,大多有禁煙或可抽煙的標志。每年5-10月是旅遊的旺季,首都柏林,現政治中心波恩,歷史文化和經濟名城漢堡、萊比錫等以其優美的風光迎送五洲四海的賓月。

主要禁忌: 德國有50%的人信奉基督教,有45%的人信奉天主教,另有少數人信奉東正教和猶太教,他們忌諱13和星期五。忌諱在公共場合竊竊私語,不喜歡他人過問自己私事。回答者:honny_JJ - 魔法學徒 一級 11-1 16:57

參考資料:http://www..com/s?wd=%B5%C2%B9%FA%C0%F1%D2%C7&lm=0&si=&rn=10&ie=gb2312&ct=0&cl=3&f=12

⑵ 青島有好多德國建築 誰能說說青島和德國的關系

論國內的德國建築,就必須要看青島。

青島因為歷史原因,與德國聯系緊密,網上也盛傳青島的德國下水道,但且不論下水道這事是真是假,但是青島的德國氣息絕對是全國少有的,青島的館陶路作為-----德國風情街,保留著原汁原味的德式建築,青島也會在館陶路舉行一年一次的中德文化周活動,今年的中德文化周將在2018年9月7日至13日在館陶路盛大開幕,推薦有時間的遊客們,可以現場親臨,體會一下正宗的德國風味,感受一下德式建築的魅力,享受一下德國文化帶來的文化盛宴。

駐青28家媒體集體發聲,2018德國文化周暨第八屆德國商品青島展銷會將於9月7日—13日在市北區館陶路德國風情街與各位粉絲如期見面。

館陶路始建於1899年,曾經被稱為「老青島的華爾街」、「洋行一條街」,至今仍保留有10棟省文物保護建築。

本次文化周將舉辦老青島金融回顧展,展覽以青島開埠以來的德華銀行,大清銀行,匯豐銀行,橫濱正金銀行,朝鮮銀行,東萊銀行,大中銀行,明華銀行等眾多金融機構的春秋故事。

此外,文化周期間將在館陶路37號舉辦「德國百年唯美機械展」。十九世紀手工機械的音樂盒、照相機,手搖黑膠唱片機、機械打字機,本次展出將讓廣大市民重新回味欣賞一下它們的外觀和功能,感受19世紀末歐洲工業化革命所崇尚的唯美主義和工匠精神。

- 永不落幕的文化周 -

為與你一起繼續探尋最燦爛的自由、最質感的生活,組委會計劃推出網上樂購平台——德韻生活館,屆時展會名優商品可實現電商銷售,線上與線下結合,德國商品青島展銷會將實現全季節、全天候的運營,更好的滿足廣大市民全年暢購的需求,詳情請關注公眾號。

⑶ 德國的文化習俗是什麼

德國文化
德國的確是一個非常偉大的國家,判斷一個國家是否優秀是否偉大的一個標准就是看這個國家孕育了多少個大師,而德國稱得上是大師的人物實在是太多太多,比如:音樂家貝多芬、巴赫,文學家歌德、席勒、格林兄弟,思想家、經濟學家馬克思,科學家愛因斯坦,哲學家黑格爾、康德、尼采、弗洛伊德、叔本華、海德格爾……數之不盡,他們就像一顆顆明亮的恆星,閃耀在德意志的天空。

德國習俗
德國是老牌的歐洲傳統大國,德國人嚴肅認真的性格在日常生活中體現的尤為明顯,每個人都有著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德國人的時間觀念非常強,在德國生活,跟德國人交往一定要注意這一點,否則會被視為不禮貌。另外,德國人特別反感嘲笑別人的行為。
德國人不喜歡贈送貴重的禮物,跟德國友人交往時,不要贈送太過貴重的禮物,否則會使德國友人很不安,送一份有紀念意義的小禮物是最好的選擇。
跟中國不同,在德國,接受服務的時候給服務人員小費是一種禮貌的體現,小費也是服務人員的一個重要的收入來源,不要在小費問題上斤斤計較,幾馬克的小費就會使你得到熱情周到的服務。
德國人很注重個人隱私,包括年齡、職業、薪水、信仰等等,跟德國朋友們交往一定要注意這一點。
像很多西方國家一樣,德國人忌諱數字「13」,同時對星期五也是十分忌諱,這種習俗跟西方的宗教傳說有關。

格林童話The Complete Grimm's Fairy Tales
格林兄弟出生在18世紀的德國哈瑙,兄弟二人從1808年開始搜集德國民間傳說,經過7年的努力,最終完成了《格林童話集》的選編。可以說格林兄弟不但是這部偉大童話的編寫者,更是德國文化的保存者,德國民間的許多傳說故事,都通過格林童話流傳下來。格林童話中的名篇有《白雪公主》、《睡美人》、《小紅帽》、《灰姑娘》等。該書完成以後,被翻譯成幾十種文字,受到了世界各地讀者們的喜愛。2005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把格林童話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在德國,有一條從哈瑙到不來梅的童話旅遊線路,這段有著迷人風景、浪漫小城和歷史古跡的旅途正是格林兄弟曾經生活過的地方。

⑷ 福山外國語小學的校園文化

一年一度的福山外語節是福山的傳統節日,是孩子們的天地。從96年開始舉辦至今已8年了。每年我們都以不同的「某國文化」作為主題,將學生學習運用外語與了解世界文化的多元性相融合。將一個國家的文化集萃於福山的校園中,讓學生在活動中體驗,在體驗中領悟,在領悟中收獲發展和快樂。同時,通過外語節,福山也向世人展示她以外語教學為特色的素質教育的豐碩成果。外語節已成為福山路小學外語特色教學和素質教育有機融合的品牌項目,成為語言學習與文化滲透、藝術熏陶有效結合的教育載體,成為師生互動教學相長推動教學民主的良好形式。
倡導「共同參與、自主學習、合作發展」的外語節是福山孩子自己的節日,福山孩子已經成為外語節真正的活動主體。他們在參與籌備、收集資料、設計並製作吉祥物、編輯小報等活動的過程中,鍛煉了策劃、組織、協調、管理和交流等各方面的能力,為未來參與國際競爭和合作奠定了基礎。
從96年開始,每年的福山外語節活動設計都富有創意,別具一格。無論是精彩紛呈的』96「福山杯」上海市小學生英語才能展示活動,還是』97福山外語節、99福山外語節---美國文化周活動都至今使人難忘,回味無窮。而2000年舉行的2000福山外語節——澳大利亞文化周活動更使人感到盪氣回腸,看到了福山不不可估量的創造力。那工程浩大的沙盤製作,長卷畫、網上交流使澳大利亞客人嘖嘖稱奇。當澳大利亞環境部長夫人和澳領館總領事夫人、美國猶他州大學教授等一批批中外賓客慕名來校參觀時,當她們看到福山校園中那濃濃的英語氛圍,她們不禁贊嘆:「這是我們在上海乃至中國看到的最好的一所外語特色學校,這里的學生very good,這里的老師excellent。
進入新世紀,我們相繼舉行了2001福山外語節—加拿大文化周、2002英國文化周和2003德國文化周。在加拿大文化周上,我們的學生還寫信給加拿大總理克雷蒂安,表達了中國孩子對加拿大文化的濃厚興趣,克雷蒂總理通過E-mail發來了熱情洋溢的回信。通過學生,一國的總理與我們這所小小的學校有了聯系。此外,以看白求恩的電影、講白求恩的故事、演白求恩的事跡為內容的「白求恩專題」活動也成了加拿大文化周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前不久舉行的福山外語節---德國文化周是我們首次以非英語國家為主題所舉行的外語節,目的是為了更好地了解世界更多國家的文化,而在外語節上,我們把維護和平作為本屆外語節的主題之一,表達了我們渴望世界和平,願意為和平盡我們一份力的心情。
關於福山外語節,一位家長是這樣說的:「福山外語節是福山小學的特色活動,這是一項知識性、娛樂性於一體的文化活動,從活動的整個過程看,小朋友們自己策劃、自行組織、自行製作、自我交流,使他們在活動中各方面能力得到培養。就拿我兒子來說吧,自從文化周籌辦之初,回家後,主動查資料,從辭海查,從書籍找,從畫冊翻,自己製作小報,畫吉祥物,還參加學校的長卷畫繪制,參與的意識強了,參與活動的積極性明顯提高,盡管「作品」質量不高,但從參與活動本身來說,已經達到了活動的目的
「什麼是幸福,什麼是快樂?幸福是一種發自內心的愉悅,幸福是一種處我吸引的內心體檢。學習中也有幸福,學習的幸福,是一種能促使學生自我發展、親身體檢學習樂趣的快樂。外國文化,能使孩子們在一個新的天地中生活、活動和思考,這天地有別於我們身處的狹小的世界,這種學習會給孩子開辟各種樂趣的源泉,這種樂趣往往會上升為一種學習的幸福。 福山的孩子在外語節中所體驗和經歷的學習,就是這樣一種幸福。」

⑸ 青島德國風情街在哪

駐青28家媒體集體發聲,2018德國文化周暨第八屆德國商品青島展銷會將於9月7日—13日在市北區館陶路德國風情街與各位粉絲如期見面。

館陶路始建於1899年,曾經被稱為「老青島的華爾街」、「洋行一條街」,至今仍保留有10棟省文物保護建築。

本次文化周將舉辦老青島金融回顧展,展覽以青島開埠以來的德華銀行,大清銀行,匯豐銀行,橫濱正金銀行,朝鮮銀行,東萊銀行,大中銀行,明華銀行等眾多金融機構的春秋故事。

此外,文化周期間將在館陶路37號舉辦「德國百年唯美機械展」。十九世紀手工機械的音樂盒、照相機,手搖黑膠唱片機、機械打字機,本次展出將讓廣大市民重新回味欣賞一下它們的外觀和功能,感受19世紀末歐洲工業化革命所崇尚的唯美主義和工匠精神。

- 永不落幕的文化周 -

為與你一起繼續探尋最燦爛的自由、最質感的生活,組委會計劃推出網上樂購平台——德韻生活館,屆時展會名優商品可實現電商銷售,線上與線下結合,德國商品青島展銷會將實現全季節、全天候的運營,更好的滿足廣大市民全年暢購的需求,詳情請關注公眾號-------德韻生活館

⑹ 德國的地理及風俗文化

德國位於歐洲中部。德意志朕邦共和國的面積為35700平方公里。南北之間的直線最遠相距876公里,東西之間最遠為640公里。德國的地形按照南部的山嶽地帶、中部的丘陵地帶、北部的平原地帶分成三大塊。 它周圍有九個鄰國:北鄰麥,西部與荷蘭、比利時,盧森堡和法國為鄰,南邊是瑞士和奧地利,東部與捷克共和國和波蘭接壤。這個中心地理位置令德意志聯邦共和國作為東西方之間以及斯堪的納維亞和地中海地區中轉站的作用更加明顯。 - 歷史文化 日耳曼人(German)是歐洲的古代民族之一,公元前5世紀起,以部落集團的形式分布在北海和波羅的海周圍的北歐地區。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前,在德國1000多年的歷史上曾經歷過三個帝國,這期間也有一個共和國。1949年5月,宣布成立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即西德)。同年1O月,蘇聯佔領區內成立德意志民主共和國(即東德)。到了2O世紀8O年代中後期,在東西方關系逐漸緩和的氛圍中,東西德國日益走向統一。 由於德國歷史上曾有過在眾多的小城邦國家, 以至當今德國的許多大都市都仍各自具有鮮明的歷史和地域特色。不同的傳統和人文特色塑造了各富魅力的文化與都市生活, 乃至其餐飲文化和商業傳統。德國的城市文化生活是全包容和豐富多彩的, 無論您喜歡音樂, 戲劇, 歌劇, 音樂劇, 還是舞蹈和繪畫藝術, 這里都能讓您滿足。 - 行政區劃 分為聯邦、州、地區三級,共有 16個州,14808個地區。各州的名稱是:巴登-符騰堡、巴伐利亞、柏林、勃蘭登堡、不來梅、漢堡、黑森、梅克倫堡-前波莫瑞、下薩克森、北萊茵-威斯特法倫、萊茵蘭-法耳茨、薩爾、薩克森、薩克森-安哈特、石勒蘇益格-荷爾斯泰因和圖林根。其中柏林、不來梅和漢堡是市州。 經濟發展 可以毫不誇張的說,德國經濟決定整個歐洲經濟。作為西方七個經濟強國之一,德國經濟在歐洲穩坐第一把交椅(等於英、法總和),被稱為「歐洲經濟的火車頭」。其GDP占歐盟的三分之一。在全球貿易中歐洲佔36.9%,而德國本身就佔了歐盟的一半。德國是一個貿易出口型國家。出口值約占其國民生產總值的1/3,因而擴大出口市場是其經濟持續發展的動力。 然而統一給德國也帶來了一定程度的經濟困惑。東部改造給國家帶來的負擔達1000億馬克,以至到1997年不得不從稅收中拿出24%的金額用於償還舊債。巨額的財政負擔使經濟增長乏力,失業人數不斷增加,1997年底失業率為11.4%失業人口約438萬。 人口民族 德國人口有8250萬左右,民族主要由德意志人、丹麥人、吉仆賽人、索布族人組成。走近德國風俗,了解並知道德國人的生活習慣對於去德國學習、工作或者訪問的人來說,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總括來說德國人守紀律、守時,講整潔、清靜,待人誠懇 注重禮儀。 旅遊資源 德國主要的河流有萊茵河 (Rhein)、多瑙河 (Donau)等,主要河道中分著著無數景緻迷人的支流,旅客可乘觀光船游覽,一邊沉醉於沿河的美麗風景,一邊走訪歷史和文化名城,而當中更有不少是世界文化遣產。德國擁有 27 個保護景點被聯合國教育科學及文化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⑺ 德國有沒有文化部

有!

1998年10月27日在當年聯邦總理施羅德的領導下,德國政府設立了文化,媒體國務部長職位,並成立了單獨的文化媒體委員會。通過這些措施,社民黨加強了聯邦政府級對各州文化政策的管理。在德國文化媒體委員會成立10周年之際,社民黨回顧了德國迄今在推行文化政策方面取得的成績。

第一位被選中擔任文化國務部長的是曾經當過記者和出版商的米歇爾-瑙曼。最初這個職務遭到了聯盟黨的強烈反對,但瑙曼最終還是憑借自己獨特的魅力站住了腳。 在兩年的任期里瑙曼完成了一系列重要工作:比如圖書統一定價,開展歐洲范圍內的文化交流,促進文化遺址的建設方案,以及保護和促進德東地區的文化傳統等等。

⑻ 德國的主要節假日

1、1 月 1 日 元旦 ( Neujahrstag ) :
元旦,也被稱為 " 新歷年 ",是指現行公歷的 1 月 1 日。但在 1911 年之前," 元旦 " 即是今天的 " 春節 ",也就是夏歷新年。元旦是世界上很多國家或地區的法定假日。

2、1 月 6 日 主顯節 ( Heilige Drei K ö nige ) :
主顯節(希臘文:επιφάνεια,英文:Epiphany,有出現或顯示之意;東正教俗稱為洗禮節)是一個天主教及基督教的重要節慶日,以紀念及慶祝耶穌在降生為人後首次顯露給外邦人(指東方三賢士);主顯節是為每年的 1 月 6 日。

3、3 月 30 日 基督受難日 ( Karfreitag ):
基督受難日,又稱為:耶穌受難節,是基督教信徒紀念耶穌基督被釘在十字架上受難的日子,是復活節前一個星期五。據聖經記載,耶穌於公元 33 年猶太歷尼散月十四日上午九時左右被釘在十字架上,於下午三時左右死去。耶穌唯獨吩咐門徒要紀念他的死亡。

4、4 月 1 日 復活節 ( Ostern ) :
復活節(主復活日)是一個西方的重要節日,在每年春分月圓之後第一個星期日。基督徒認為,復活節象徵著重生與希望,為紀念耶穌基督於公元 30 到 33 年之間被釘死在十字架之後第三天復活的日子。如該地區有復活節假期的話,通常與耶穌受難日一起放假。

5、4 月 2 日 復活節星期一 ( Ostermontag ) :
復活節(主復活日)是一個西方的重要節日,在每年春分月圓之後第一個星期日。基督徒認為,復活節象徵著重生與希望,為紀念耶穌基督於公元 30 到 33 年之間被釘死在十字架之後第三天復活的日子。

6、5 月 1 日 國際勞動節 ( Tag der Arbeit ) :
國際勞動節又稱 " 五一國際勞動節 "、" 國際示威遊行日 ",是世界上大多數國家的勞動節。

7、5 月 10 日 基督升天日 ( Christi Himmelfahrt ) :
基督升天日是紀念耶穌基督在復活四十日後升天一事。這在使徒信經和尼吉亞信經都得以確認。由於復活節在星期日,故本節在星期四慶祝。

8、10 月 31 日 諸聖節 ( Allerheiligen ) :

聖節是天主教和東正教都有的節日。羅馬天主教將節日(Festum omnium sanctorum)定於 11 月 1 日,緊接著是 11 月 2 日的諸靈節,是第一等級的慶典,包含一個守夜禮和一個八日慶期。

(8)德國文化周在哪裡擴展閱讀

德國文化:

德國的節慶活動很多,比如慕尼黑啤酒節、科隆「克里斯托夫上街日」(Christopher Street Day,驕傲遊行)、柏林文化狂歡節(Karneval der Kulturen)、美因茨狂歡節、科隆狂歡節等,都是享有悠久歷史和國際聲譽的民間節慶。

德國擁有37處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證的世界遺產。

德國社會重視性別平等及障礙者權利,社會及立法上也對同性戀者相當寬容,同性戀者可收養伴侶的親生子女,並自2001年起承認民事結合。德國對移民態度也有所轉變,自1990年代中期起,德國政府及多數民眾對經過資格審核的移民表示歡迎。英國廣播公司於2011年所做的全球民意調查顯示德國為正面影響力最高的國家。

忌諱數字13。視13日星期五為不祥 。不喜歡紅色,紅黑相間色以及褐色,尤其是墨綠色。法律禁用納粹或其軍團的符號圖案,討厭菊花、薔薇(只用於悼亡)圖案和蝙蝠圖案。忌諱核桃。

送花時禁止送菊花、玫瑰、薔薇,只數和花朵數不能是13或者雙數,鮮花不用紙包紮。禁止送太個人化的物品。禮品包裝紙不用黑色、白色和棕色,也不能用綵帶包紮。

參考資料網路——德國

⑼ 德國有哪些傳統節日

  1. 聖誕節(weihnachten)

    聖誕節是德國最終要得節日。就像中國的春節,聖誕節的假期是12月25——26日,但很多的企業和政府機關都從12月24放到元月2,3號的。

  2. 元旦(neujahr)

    元旦的慶祝活動主要在除夕,即12月31日夜晚舉行。晚上很熱鬧,人們燃放鞭炮(不過現在可是慣的很嚴的),歡呼新年的到來。為了歡慶新年,很多大的城市都要放煙火的,舉辦音樂會。很多的同學都要在元旦之前給教授和親朋好友寄送祝福的賀卡的!!!

  3. 狂歡節(karneval/fasching/fastnacht)

    2月10日左右是狂歡節。這一節日在科隆,美因此等沿萊茵河流域的城市的慶祝規模盛大。這一天人們著盛裝,帶上各種假面具,載歌載舞到街上遊行。各種彩車駛上街頭。站在車上的人們象街道兩旁的人群撒糖果,巧克力和玩具等!

  4. 復活節(ostern)

    復活節在每年過春節月圓後第一個星期日和星期一,日期不過定,一般在三月底四月初。復活節是德國的第二大傳統節日,他是最國老的基督教節日。至今仍保留著種種習慣,如節前准備復活兔子和復活節彩蛋,以此來歡慶春回大地,萬象更新。復活節方家兩天!!!

  5. 國慶節(nationalfeiertag)

    兩德同一的慶祝節日,10月3日,放假一天,沒有什莫慶祝活動!!

  6. 慕尼黑啤酒節(oktoberfest)

    慕尼黑啤酒節是一個的方的傳統節日。特別受到旅遊者底歡迎,每年都有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雲集慕尼黑,在當地各大啤酒廠的節日帳篷內暢飲啤酒,啃著烤雞,氣氛熱烈。十月節還舉行慶祝活動。披上節日盛裝的巴伐利亞人載歌載舞,幾匹大馬拉著啤酒桶緩緩經過鬧市,解開的十月節的序幕。

  7. 大學開門日

    德國的大學冬季學期開學前或後,很多大學都要舉辦慶祝活動,慶祝 新學年的開始和歡用新同學。慶祝活動有:學習咨詢服務,優惠價出售圖書,風味小吃和演唱會。有很多的同學也出售自己有意義的作品,真的很棒的!!!

  8. 愛情遊行(love parade)

    現在柏林的愛情遊行已經變成一個年輕人的盛大節日,同時不乏中年人,一條街道,整整的10幾萬人,激情的音樂,動感的舞姿,每個人都會身不由己的加入其中。

⑽ 德國的電影節在哪裡舉行

柏林國際電影節(德國)

1951年創辦於當時的西柏林,原名西柏林國際電影節,是歐洲第一流的國際電影節之一。20世紀50年代初由阿爾弗萊德·鮑爾發起籌劃,得到了當時的聯邦德國政府和電影界的支持與幫助。1951年6月底至7月初在西柏林舉行第一屆,以後每年一次,原在6~7月間舉行,後為與戛納國際電影節競爭,提前至2~3月間舉行,為期兩周。其目的在於加強世界各國電影工作者的交流,促進電影藝術水平的提高。柏林國際電影節的主要活動有:舉行影片比賽評獎,設有金熊、銀熊獎及評委會特別獎,分別授予最佳影片、導演、男女演員、編劇、攝影等;舉行會外放映;舉辦回顧展;開設電影市場;舉辦宣傳品展覽。主獎有「金熊獎」和「銀熊獎」。「金熊獎」授予最佳故事片、紀錄片、科教片、美術片;「銀熊獎」授予最佳導演、男女演員、編劇、音樂、攝影、美工、青年作品或有特別成就的故事片等。此外,還有國際評論獎、評委會特別獎等。20世紀80年代,每年大約有30~40個國家和地區參加,放映影片達200~300部。柏林國際電影節創立以後的10年內,已經確立了在柏林文化生活的重要地位。英格瑪·伯格曼、薩蒂亞吉特·雷伊、米開朗琪羅·安東尼奧尼、羅曼·波蘭斯基和法國「新浪潮」導演讓·呂克·戈達爾、弗朗索瓦·特呂弗、克洛德·夏布羅爾都憑借他們的影片在柏林電影節上獲得了巨大的國際性的成功。

國際柏林電影節從20世紀60年代中期開始了一個明顯的停滯時期。1971年,它在傳統的影片競賽之外創立了新電影國際論壇。1974年,電影節上出現了第一部蘇聯影片,一年後,東德影片也加入進來。政治氣候發生了變化,西德和東德簽署了條約。從此,柏林電影節把自己重新定位為國際電影生產的一面鏡子,使它在東西方之間的匯合與調停中扮演了更重要的文化和政治角色。如今,柏林國際電影節已與戛納、威尼斯等電影節一道成為最主要的國際電影節。它的意義不僅在於吸引了大量觀眾,而且還吸引了許多電影製作人。超過60個國家的報紙、雜志、互聯網、電台、電視台的將近3000名新聞記者蜂擁而來,每年僅公開的電影放映就吸引了超過35萬賓客。柏林電影節「發現」了一大批電影導演,如今他們的名字已經寫進了電影史。柏林國際電影節的獲獎者包括賴納·維爾納·法斯賓德、米開朗琪羅·安東尼奧尼、讓·呂克·戈達爾、英格瑪·伯格曼、西德尼·呂美特、克洛德·夏布羅爾、羅曼·波蘭斯基、薩蒂亞吉特·雷伊、卡洛斯·紹拉、李安、張藝謀、羅伯特·阿爾特曼、約翰·卡薩維茨和其他許多人。

閱讀全文

與德國文化周在哪裡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77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51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34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72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413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88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21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81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44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47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71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71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83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92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27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87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212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42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70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