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二戰德軍國防軍陸軍的基本武器配置是
德軍1942年制的步兵師
武器裝備:
手槍-3681支 步槍-12609支 沖鋒槍-321支 反坦克槍-90支 輕機槍-425挺 重機槍-110挺 50毫米迫擊炮-84門 81毫米迫擊炮-54門 75毫米炮-20門 105毫米輕型榴彈炮-36門 150毫米重型榴彈炮-12門 火焰噴射器-9具
然後下面找到的是分散到團的裝備編制:
1939年第一線的主力師:3個步兵團和1個炮兵團。一個步兵團的火器包括26挺重機槍、85挺輕機槍、18門81mm迫擊炮、27門50mm迫擊炮、12門37mm反坦克炮、6門76mm 步兵炮和2門150mm步兵榴彈炮。炮兵團由3個105mm野炮大隊組成,大隊各3個4門制的炮連。一個150mm中型炮大隊原來是配屬的,後來歸入第1 波步兵師編制。
1944年步兵師:步兵團支援武器為:24挺重機槍、107挺輕機槍、4門120mm迫擊炮、6門81mm迫擊炮、2門150mm步兵炮、6門75mm步兵炮、3門75mm反坦克炮、36件輕型反坦克武器。實力已經大大的下降了。
『貳』 二戰時德軍一個步兵師的火力,比日軍的一個師團還要強
作為二戰的發起國之一,德國的軍事力量不可小覷,在當時,已經完全現代化的德軍裝備精良,而且准備充足,所以戰爭一開始,能輕松的席捲歐洲,如果不是希特勒胃口太大,四處樹敵,後來的歷史或許就會改寫,但是後來被蘇聯拖住無法自拔,前期的風光戰果也慢慢的化為烏有。
在二戰當中,作為德國為數不多的幾個盟國,無論如何,日軍是不會和德軍發生沖突的,這就使得他們的最後對比無法量化衡量,只能通過其他參數來對比。
『叄』 二戰德軍的步兵裝備有哪些
德軍1942年制的步兵師
武器裝備:
手槍-3681支 步槍-12609支 沖鋒槍-321支 反坦克槍-90支 輕機槍-425挺 重機槍-110挺 50毫米迫擊炮-84門 81毫米迫擊炮-54門 75毫米炮-20門 105毫米輕型榴彈炮-36門 150毫米重型榴彈炮-12門 火焰噴射器-9具
然後下面找到的是分散到團的裝備編制:
1939年第一線的主力師:3個步兵團和1個炮兵團。一個步兵團的火器包括26挺重機槍、85挺輕機槍、18門81mm迫擊炮、27門50mm迫擊炮、12門37mm反坦克炮、6門76mm 步兵炮和2門150mm步兵榴彈炮。炮兵團由3個105mm野炮大隊組成,大隊各3個4門制的炮連。一個150mm中型炮大隊原來是配屬的,後來歸入第1 波步兵師編制。
1944年步兵師:步兵團支援武器為:24挺重機槍、107挺輕機槍、4門120mm迫擊炮、6門81mm迫擊炮、2門150mm步兵炮、6門75mm步兵炮、3門75mm反坦克炮、36件輕型反坦克武器。實力已經大大的下降了。
1、軍裝制服
長褲:褲腿可掖到靴子里。騎馬的士兵配發鑲皮的馬褲。
軍上衣:有兩個胸袋和兩個襟袋,後腰部有兩個扣帶環,以佩戴皮帶。兩個衣領間有風紀扣,但多數情況下士兵不扣風紀扣,或僅用圍巾扎攏領口。
軍上衣口袋的使用:
內袋:大急救包。
右胸袋:小急救包,皮膚消毒劑(次氯酸鈣片劑,用於清洗被皮膚性化學武器污染的皮膚表面)。
左胸袋:士兵證
其他軍裝、軍褲口袋:信件、記事本、鉛筆、手帕、錢包和鑰匙等。
軍靴,帶鋼鞋掌皮底。這種軍靴很快被淘汰,因為鋼板在寒冷條件下會導致體熱的快速散失。
騎兵配發不帶鋼鞋掌的騎靴。裝甲車輛乘員配發不帶鋼鞋掌的軍靴,以避免在金屬陳體表面上行走時打滑。山地部隊配發高幫登山-滑雪鞋,該鞋尖部和跟部裝有扣環,可掛裝滑雪板。1943年末開始,由於皮革材料短缺,步兵軍靴開始使用劣質皮革。除少數特殊用途外,不允許用稀缺的橡膠作為鞋底材料。
野戰便帽(船形帽):1943年7月起,船形帽被北非型帶檐便帽取代,軍官大檐帽的帽檐也改用皮革制。
帶帶扣的皮帶:軍官使用帶雙排扣眼的寬型皮帶。
冬裝:包括長大衣,灰綠色毛絨上衣、羊毛手套、羊毛包頭巾等。
在經歷了1941/42年東線痛苦的冬季之後,德軍開始重視冬裝的配發。新配發的冬裝包括套在制服外的夾克和冬裝褲,其中冬裝夾克設計思路新穎,可兩面穿戴,一面是白色雪地迷彩,另一面是普通迷彩色。此外還有俄式毛皮冬帽,連趾手套以及棉衣和棉褲。配發的棉鞋在乾冷地區很有效,但一旦浸水則很難干透。後備部隊優先配發了新式冬裝,而在東線的一線部隊則只在與敵直接接觸(如鐵路保安部隊和反游擊部隊等)時才配發新式冬裝。
2、單兵裝備:
由連輜重部隊攜帶的單兵裝備:
每個士兵都有一個用於攜帶單兵裝備的背囊,材質為木架包裹防水布料。山地部隊和機械化步兵配有更實用的帶兩至三個外袋的野戰背包。背囊內可攜帶如下裝備:
一套內衣,換洗襪子。
毛巾,手帕。
背心或毛衣。
一雙便鞋。
肥皂和針線包。
鞋刷和鞋油,衣刷。
軍大衣、帳篷或軍毯可卷折後捆綁攜帶於背囊上。
班長、排長和連長的專用裝備:
地圖包。棕色或黑色皮革制,可攜帶地圖和文件,有色鉛筆,如必要還可攜帶制圖工具和測量儀器。
雙筒望遠鏡。主要是6 x 30,部分8 x 30,炮兵觀察員配有10 x 50望遠鏡。
信號口哨。
多用途指南針。
國防軍士兵的衣櫃
1、鋼盔 2、背囊或背包、防毒面具筒 3、軍毯(在背包或背囊里) 4、帳篷及附件 5、訓練服 6、運動衣褲、毛衣 7、內衣 8、毛巾、襪子、圍巾 9、便帽 10、大檐帽 11、手套 12、衣刷、清潔器 13、餐具 14、私人貴重物品櫃(可上鎖) 15、盥洗用品 16、文具書籍 17、洗衣袋 18、擦鞋器、鞋油 19、針線包 20、武器保養工具、槍油、蠟燭 21、工作服 22、作戰服 23、禮服 24、大衣 25、單兵敲和敲套 26、防化手冊和書套 27、行軍靴 28、便鞋和常鞋 29、運動鞋 30、刺刀和刀鞘 31、皮帶 32、毛巾 33、彈夾包 34、挎包 35、野戰餐盒、水壺
第五部分 彈葯
步槍兵
每個步槍兵隨身攜帶45發步槍子彈,另外15發存放在配屬到排的車輛上,可依照命令取用。但實戰中士兵一般都攜帶60發步槍彈,如有可能還會在挎包中俄外攜帶一些子彈。1941年底前,每個步槍兵都帶有一個SmK(Spitzgeschoss mit Stahlkern,鋼芯穿甲彈)或SmK(H)(Spitzgeschoss mit Wolframcarbid-Kern,碳化鎢芯穿甲彈)彈夾,用於反裝甲車輛,100米距離上穿甲能力為SmK彈10毫米,SmK(H)彈14毫米。實戰表明這種用普通步槍發射的穿甲彈效能很差,後期這種步槍彈主要供機槍使用,用於反土木或混凝土工事。
輕機槍射手
輕機槍的一號彈葯基數為2500發,一個三人制輕機槍小組彈葯攜行規則如下:
一號射手:機槍及一個50發彈鼓。
二號射手:4個50發彈鼓(其中一個裝填SmK或SmK (H)彈)以及一個300發彈箱。
三號射手:3個300發彈箱。
其餘機槍彈存放在排屬車輛上,並盡可能以裝填好的彈鼓或彈箱形勢攜帶。實戰中,備用機槍彈通常由機槍小組所屬班的士兵分散攜帶,以備不時之需。蘇德戰爭爆發前,輕機槍的300發彈箱(6條50發彈帶)的子彈排列方式為:上方的四條彈帶彈頭方向與射擊方向一致,下方的兩條彈帶彈頭方向與射擊方向相反,這種彈帶的排列方式在實戰中經常會導致機槍卡殼,因此蘇德戰爭爆發後,輕機槍彈箱內的彈帶排列方式被改換為所有子彈方向都與射擊方向一致,但每個彈箱的彈帶數量減為5條,也就是說一個彈箱只有250發彈。
實戰中,機槍常被用來執行指示目標或夜間防空的任務,因此為機槍配發曳光彈是非常必要的。通常的曳光彈排布習慣為每三發普通彈前安排一發曳光彈。此外,每個機槍小組還攜帶一個黃磷發煙燃燒彈,以便在日見指示目標並使易燃目標燃燒。
1940年一個步兵團的單兵彈葯攜帶和儲備情況:
武器 總數 單兵攜帶 連排車輛攜帶 團輜重車隊攜帶 師後勤車隊攜帶
步槍 90 45 15 20 10
沖鋒槍 768 192 320 128 128
輕機槍 3750 -- 2500 750 500
反坦克槍 145 20 105 20 --
重機槍 6750 -- 4750 1250 750
輕型迫擊炮 165 -- 90 45 30
中/重型迫擊炮 140 -- 96 24 20
輕型步兵炮 180 -- 120 40 20
重型步兵炮 80 -- 40 20 20
37毫米反坦克炮 220 -- 180 24 16
彈葯包裝:
7.92毫米步槍彈(供步槍使用),單莢,木製彈箱,1500發/箱,全重48公斤
7.92毫米步槍彈(供機槍使用),散裝,木製彈箱,1500發/箱,全重46公斤
木柄手榴彈,木製彈箱,16枚/箱,全重25公斤
卵形手榴彈,木製彈箱,30枚/箱,全重9公斤
50毫米輕型迫擊炮彈,金屬沖壓板箱,10發/箱,全重12公斤
80毫米中型迫擊炮彈,金屬沖壓板箱,3發/箱,全重13.25公斤
120毫米重型迫擊炮彈,金屬箱,2發/箱,全重40公斤
37毫米反坦克炮彈,金屬沖壓板箱,12發/箱,全重21.5公斤
帶葯包的槍榴彈,木製彈箱,30發/箱,全重8.9公斤
鐵拳火箭彈,木製彈箱,4發/箱,全重32公斤
『肆』 二戰德國一個步兵師有多少門大炮
大約150榴12門、105榴36門、150步6門、75步26門、37反75門
『伍』 德軍步兵營為870人,日軍一個大隊1100人,誰更厲害
在二戰時期,雖然同為盟國的德國,日本在同一戰線,德國在歐洲戰場,日本在亞洲戰場同時發動侵略戰爭,雖然說德國日本在當時軍事實力都非常強,但是我們從雙方武器配備,人員素養素質,戰斗經驗以及雙方對陣對手來分析,德軍步兵營雖然只有870人,但是擊敗日軍大隊1100人可以說是綽綽有餘,原因如下:
『陸』 二戰德軍步兵師標準的裝備有什麼
師部:
1x師部指揮連
1x摩托化制圖排
3x步兵團:
團部:
1x團部警衛連
1x通信排
1x工兵排(3挺輕機槍)
1x騎兵排
3x步兵營:
3x步兵連(12挺輕機槍,2支反坦克槍,3門50毫米迫擊炮)
1x機槍連(12挺輕機槍,6門81毫米迫擊炮)
1x步兵炮連(2門150毫米重型步兵炮,8門75毫米輕型步兵炮)
1x炮兵團:
團部
1x通信分隊
3x輕型炮兵營:
營部
1x通信分隊
1x校射分隊
3x炮兵連(4門105毫米輕型榴彈炮,2挺輕機槍)
1x重型炮兵營:
營部
1x通信分隊
1x校射分隊
3x炮兵連(4門150毫米重型榴彈炮,2挺輕機槍)
師直屬部隊:
1x偵察營:
1x騎兵連(9挺輕機槍,2支反坦克槍,2挺重機槍)
1x自行車連(12挺輕機槍,3支反坦克槍,2挺重機槍,3門50毫米迫擊炮)
1x摩托化支援連:
1x摩托化反坦克排(1挺輕機槍,3門37毫米PAK36反坦克炮)
1x步兵炮排(2門75毫米輕步兵炮)
1x摩步營:
營部
1x摩托化通信分隊
3x摩步連(6門50毫米PAK 38反坦克炮,4門37毫米PAK 36反坦克炮,8挺輕機槍)
1x工兵營:
營部
2x工兵連(9挺輕機槍,3支反坦克槍)
1x摩托化工兵連(9挺輕機槍,3支反坦克槍)
1x摩托化舟縱隊
1x摩托化輕工兵連 1x通信營:
營部
1x摩托化野戰電話連(6挺輕機槍)
1x摩托化無線電通信連
1x摩托化輕型通信連(2挺輕機槍)
1x衛生營:
1x衛生連
1x摩托化衛生連
1x野戰醫院(摩托化)
2x救護車縱隊
師軍需處:
8x輕型補給縱隊
1x摩托化維修連
1x摩托化軍需連
師供應處:
1x摩托化麵包製作連
1x摩托化屠宰連
1x摩托化物資供應連
1x新兵營:
3x步兵連(9挺輕機槍,2挺重機槍,3門50毫米迫擊炮)
1x獸醫連
1x摩托化憲兵連
1x摩托化郵局
人員:
軍官-518
文職-102
軍士-2573
士兵-13667
總計-16860
武器裝備:
手槍-3681支
步槍-12609支
沖鋒槍-321支
反坦克槍-90支
輕機槍-425挺
重機槍-110挺
50毫米迫擊炮-84門
81毫米迫擊炮-54門
75毫米炮-20門
105毫米輕型榴彈炮-36門
150毫米重型榴彈炮-12門
火焰噴射器-9具
裝甲車-2輛
摩托車-530輛
汽車-394輛
馬車-536輛
自行車-500輛
『柒』 二戰德國步兵師的裝備(比如說步槍種類,人數,子彈數
德軍1942年制的步兵師
武器裝備:
手槍-3681支
步槍-12609支
沖鋒槍-321支
反坦克槍-90支
輕機槍-425挺
重機槍-110挺
50毫米迫擊炮-84門
81毫米迫擊炮-54門
75毫米炮-20門
105毫米輕型榴彈炮-36門
150毫米重型榴彈炮-12門
火焰噴射器-9具
1939年第一線的主力師:
3個步兵團和1個炮兵團。
一個步兵團的火器包括26挺重機槍、85挺輕機槍、18門81mm迫擊炮、27門50mm迫擊炮、12門37mm反坦克炮、6門76mm 步兵炮和2門150mm步兵榴彈炮。炮兵團由3個105mm野炮大隊組成,大隊各3個4門制的炮連。一個150mm中型炮大隊原來是配屬的,後來歸入第1 波步兵師編制。
1944年步兵師:
步兵團支援武器為:24挺重機槍、107挺輕機槍、4門120mm迫擊炮、6門81mm迫擊炮、2門150mm步兵炮、6門75mm步兵炮、3門75mm反坦克炮、36件輕型反坦克武器。 ~煜煜不得志* 回答採納率:31.0% 2010-01-24 22:28 1944年的德軍步兵師編制:師下轄三個步兵團,每個步兵團兩個營,總共六個營。
『捌』 二戰時有哪些著名的迫擊炮
幾個主要國家的代表性迫擊炮:
1、美國
M-2
60MM迫擊炮
和
M-1
81MM
迫擊炮
M-2製造了67500門以上,M-1
迫擊炮造了30200門以上,M-2的最大射程達到1.8公里(是擲彈筒的2倍多),理論最高射速18發/分,各國爭相山寨。
2、日軍
90MM系列迫擊炮
發5.2公斤重型高爆彈,射程達到驚人的3.7公里
3、蘇聯
M1938/120MM重型迫擊炮
步兵團直屬一個迫擊炮連,下轄兩排8門炮,此炮射程超過6公里,威力甚至超過日軍大隊級的75MM山炮,不過重量也超過500公斤,機動性很差。4、德國
Gr.W.34型80mm迫擊炮。
該型炮身管長1143mm,重57kg,其中身管重19kg。發射3.5kg34型迫擊炮彈時。炮口初速172m/s,最大射程2400m,最大散布直徑為65m。到戰爭結束,Gr.W.34共生產了71,630門。
『玖』 跪求二戰德軍步兵師標準的裝備
師部:
1x師部指揮連
1x摩托化制圖排
3x步兵團:
團部:
1x團部警衛連
1x通信排
1x工兵排(3挺輕機槍)
1x騎兵排
3x步兵營:
3x步兵連(12挺輕機槍,2支反坦克槍,3門50毫米迫擊炮)
1x機槍連(12挺輕機槍,6門81毫米迫擊炮)
1x步兵炮連(2門150毫米重型步兵炮,8門75毫米輕型步兵炮)
1x炮兵團:
團部
1x通信分隊
3x輕型炮兵營:
營部
1x通信分隊
1x校射分隊
3x炮兵連(4門105毫米輕型榴彈炮,2挺輕機槍)
1x重型炮兵營:
營部
1x通信分隊
1x校射分隊
3x炮兵連(4門150毫米重型榴彈炮,2挺輕機槍)
師直屬部隊:
1x偵察營:
1x騎兵連(9挺輕機槍,2支反坦克槍,2挺重機槍)
1x自行車連(12挺輕機槍,3支反坦克槍,2挺重機槍,3門50毫米迫擊炮)
1x摩托化支援連:
1x摩托化反坦克排(1挺輕機槍,3門37毫米PAK36反坦克炮)
1x步兵炮排(2門75毫米輕步兵炮)
1x摩步營:
營部
1x摩托化通信分隊
3x摩步連(6門50毫米PAK 38反坦克炮,4門37毫米PAK 36反坦克炮,8挺輕機槍)
1x工兵營:
營部
2x工兵連(9挺輕機槍,3支反坦克槍)
1x摩托化工兵連(9挺輕機槍,3支反坦克槍)
1x摩托化舟縱隊
1x摩托化輕工兵連 1x通信營:
營部
1x摩托化野戰電話連(6挺輕機槍)
1x摩托化無線電通信連
1x摩托化輕型通信連(2挺輕機槍)
1x衛生營:
1x衛生連
1x摩托化衛生連
1x野戰醫院(摩托化)
2x救護車縱隊
師軍需處:
8x輕型補給縱隊
1x摩托化維修連
1x摩托化軍需連
師供應處:
1x摩托化麵包製作連
1x摩托化屠宰連
1x摩托化物資供應連
1x新兵營:
3x步兵連(9挺輕機槍,2挺重機槍,3門50毫米迫擊炮)
1x獸醫連
1x摩托化憲兵連
1x摩托化郵局
人員:
軍官-518
文職-102
軍士-2573
士兵-13667
總計-16860
武器裝備:
手槍-3681支
步槍-12609支
沖鋒槍-321支
反坦克槍-90支
輕機槍-425挺
重機槍-110挺
50毫米迫擊炮-84門
81毫米迫擊炮-54門
75毫米炮-20門
105毫米輕型榴彈炮-36門
150毫米重型榴彈炮-12門
火焰噴射器-9具
裝甲車-2輛
摩托車-530輛
汽車-394輛
馬車-536輛
自行車-500輛
『拾』 百度二戰時各口徑迫擊炮重量
幾個主要國家的代表性迫擊炮:
1、美國 M-2 60MM迫擊炮 和 M-1 81MM 迫擊炮
M-2製造了67500門以上,M-1 迫擊炮造了30200門以上,M-2的最大射程達到1.8公里(是擲彈筒的2倍多),理論最高射速18發/分,各國爭相山寨。
2、日軍 90MM系列迫擊炮
發5.2公斤重型高爆彈,射程達到驚人的3.7公里
3、蘇聯 M1938/120MM重型迫擊炮
步兵團直屬一個迫擊炮連,下轄兩排8門炮,此炮射程超過6公里,威力甚至超過日軍大隊級的75MM山炮,不過重量也超過500公斤,機動性很差。
4、德國 Gr.W.34型80mm迫擊炮。
該型炮身管長1143mm,重57kg,其中身管重19kg。發射3.5kg34型迫擊炮彈時。炮口初速172m/s,最大射程2400m,最大散布直徑為65m。到戰爭結束,Gr.W.34共生產了71,630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