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德國資訊 > 當年有哪些國家要求瓜分德國

當年有哪些國家要求瓜分德國

發布時間:2022-05-18 00:16:27

A. 「一戰」後,主要由哪些戰勝國瓜分了德國的全

主要是波蘭,波蘭趁著一戰結束,俄羅斯、德意志、奧匈帝國解體之際復國,攫取了德國關鍵領土,特別是「獲得」了德國但澤走廊,使德國分為德國本土和東普魯士兩個部分,這也為日後希特勒發動對波蘭戰爭獲得了口實。

B. 二戰 德國瓜分 過程

過程如下:

一、美、蘇、英、法4國分區佔領德國
德國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戰敗國。戰爭結束後,美、蘇、英、法4國於1945年6月5日發表關於管制德國的聯合聲明,決定4國分區佔領德國,並由4國佔領軍總司令組成盟國對德管制委員會作為最高權力機構。雖然聲明強調在佔領期間應視德國為一個統一的整體,但各國在自己的佔領區內卻擁有自行其是的權力,潛伏著分裂的因素。
美英法3國的3個佔領區位於德國西部,面積24萬多平方公里。西方3國佔領區首先進行清除德國軍國主義及納粹分子的工作,審判了戰爭罪犯,解散了一些壟斷組織,但保留了按規定應拆除的軍事工業設備。
為了使德國的經濟迅速恢復,西方佔領國採取了「重建德國」的方針。1946年12月美英達成協議,合並兩國佔領區,以促進經濟上的統一。1947年1月雙占區成立。1948年2月,美英把它擴大為類似國家的實體,成立了聯合州議會和行政管理委員會。6月7日,美國、英國、法國、荷蘭、比利時、盧森堡6國簽訂了《倫敦協議書》,法國同意加入,成立了3占區。1948年6月20日,西方佔領國開始在3占區單獨進行貨幣改革,用新馬克代替舊馬克。為了發行和監督新的貨幣,成立德意志聯邦銀行。艾哈德根據其社會市場經濟的設想,取消了管制經濟的規定,促進了經濟的穩定和增長。西方3國的貨幣改革被蘇聯視為違反了波茨坦協定,蘇聯因此也採取相應的貨幣改革措施。東、西佔領區的經濟被完全分割開來。

二、政治分裂
與此同時,政治上的分裂也在加劇。1948年7月1日,西方3國駐德國軍事長官在法蘭克福召開西佔區11個州
總理參加的會議,向各州總理散發 3個文件,後被稱為「法蘭克福」文件,闡明了西佔區發展的設想,並為未來西德的國家機構及其職權范圍定下了基本方針。會上還授權各州首腦著手召開立憲會議,制訂「基本法」。9月1日,在波恩成立了議會委員會,由基督教民主聯盟的阿登納任主席。議會委員會根據法蘭克福文件精神討論和制訂憲法。
1949年4月,西方3國制訂了對西部德國的《佔領法規》,規定西德國家成立後,軍政府將撤銷,代之以由3國文職高級專員組成的高級專員委員會,主管德國對外和安全事務,並對西德議會的一切行動有否決權。在國內問題上,德國政府則可以在盟國允許的范圍內自行制訂立法。5月8日,議會委員會會議結束,制訂出臨時憲法——基本法。新的國家以議會民主制的面貌出現,國家結構為聯邦制,其外交、國防、貨幣、海關、鐵路、航空、郵電等屬聯邦管理,並給予各州較大的自治權。基本法於1949年5月12日經西方佔領區的軍事長官批准,又經各州議會通過,於1949年5月23日公布生效。

三、分裂時期
直接導致東西德分離的導火線,則是發生在1948年6月20日,西方佔領區境內的貨幣重整計劃。當時西方三國佔領區內原本分別發行的貨幣整合為一,但卻排除蘇聯佔領區,發行了西德馬克,而蘇聯佔領區也在短短三日後發行了東德馬克,儼然象徵東西德正式分離。東西德分離後,東德方面曾在1948年中開始,對使用西德馬克的西柏林地區進行封鎖,為期11個月,希望透過此舉達到完全控制整個柏林地區的目的,但卻在西方國家持續以空運方式所進行的柏林空運之支援下沒有實現。在柏林封鎖解除(1949年5月12日)後沒多久的5月23日,西德(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宣布正式成立。而東德方面也在同年的10月7日宣布正式成立以德意志社會主義統一黨(縮寫:SED)一黨專政的社會主義政體。
1949年,德意志民主共和國成立,東柏林成為民主德國的首都。但西柏林實際上依然為美英法三國共同控制,雖然聯邦德國基本法和西柏林憲法規定西柏林隸屬於聯邦德國的一個州,但是,西方三國認為該規定同柏林的現實地位不符,宣布該條款暫不生效,但認為西柏林與聯邦德國間有著「特殊關系」,同意西柏林在司法、經濟、財政、貨幣和社會制度方面同聯邦德國一體化 。
西德於1955年5月8日加入北約,相對的,由蘇聯扶植、共黨主政的東德(德意志民主共和國)則加入了華沙條約組織,使得東西德間的交界成為兩大對壘陣營的最前線、冷戰的焦點。1961年,為阻隔東德人遷往西德,東德政府在東柏林自己的一側修建了聞名的柏林牆,直至柏林牆倒塌,東德合並到西德 。中國與德意志聯邦共和國於1972年10月11日建交。

C. 主要由哪些戰勝國瓜分了德國的全部海外殖民地

德國的全部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國瓜分

D. 一戰後法國主張嚴懲德國,為何遭到英美兩國極力反對

1918年一戰結束,法國所在的協約國陣營取得勝利,但是最早加入戰爭的法國付出了巨大的代價,法國軍隊傷亡超過600萬人,北部省份作為一戰主戰場被打成一片廢墟,可以說經濟凋敝,民不聊生。因此一方面為了補償自身的損失,另一方面也是害怕德國再次崛起,法國在巴黎和會上要求嚴懲甚至於肢解德國,但在英美兩國的阻撓下,法國的圖謀沒有得逞。只能說協約國陣營就是個利益聯盟,當大敵德國倒下後,英法美這三個盟國為了爭權奪利自然拆夥了。



巴黎和會可以說是一次失敗的會議,看似滿足了各方的期望,但在英法美三方博弈下,任何一方的圖謀都沒有實現,和稀泥一樣的《凡爾賽條約》留下了大量漏洞和矛盾,埋下了二戰的火種。

E. 凡爾賽條約後德國的殖民地被哪些國家分割

喀麥隆被英國接收,西南非洲(納米比亞)被英國自治領南非接收。西薩摩亞和俾斯麥群島等赤道以南的德屬太平洋島嶼被託管給澳大利亞。馬里亞納群島,馬紹爾群島和賈羅林群島等被託管給日本。青島在巴黎和會上轉讓給日本,但是中國拒絕承認,後來在華盛頓會議簽署【九國公約】後,於1924年,日本被迫將青島和膠濟鐵路歸還中國。

F. 「一戰」後,主要由哪些戰勝國瓜分了德國的全部海外殖民地

英法為主的歐洲國家瓜分了德國的海外殖民地。

G. 二戰後英法美蘇四國瓜分了德國,為何最終三合一成立聯邦德國

因為雖然德國在二戰的時候被瓜分了,但是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許多國家都發現了自己的不足,最開始就是歐盟的聯合,然後被瓜分的德國也意識到只有自己團結起來,才能夠跟上時代的末班車,所以就聯合了。

德國的這種分裂並不是自願的,想要統一的願望在兩德人民心中。但是美蘇兩大陣營冷戰的加劇,為了防止東德人流入西德,民主德國在上個世紀60年代突然就修建了柏林牆,這道牆不斷的刺痛著日爾曼民族的神經,後來也成為冷戰對立的經典標志之一。

H. 一戰後瓜分德國利益最多的國家

當然是沙皇俄國了。

I. 一戰後德國在非洲的殖民地都被怎麼瓜分了

根據《凡爾賽條約》和約規定剝奪德國全部海外殖民地,由主要戰勝國以「委任統治」形式予以瓜分。根據國際聯盟盟約第22條的委任統治文件,德屬西南非洲交給南非聯邦;多哥和喀麥隆由英、法共同瓜分;德屬東非(坦噶尼喀)歸屬英國;烏干達——蒲隆地地區劃歸比利時。

J. 摩根索計劃就是美國試圖瓜分戰後德國的計劃嗎

美國在二戰期間提出的「摩根索計劃」可以說是當時對德強硬政策的最好體現。計劃的指定人是美國的財政部長小亨利·摩根索,他同時也是一個有著德國猶太血統的美國人,因此對於德國一直都抱著極端的仇視態度。當時他了解了羅斯福想要嚴懲德國的想法之後迅速草擬了這份計劃書。

比較有意思的是,當時的納粹宣傳也拿著這個計劃做文章,說:要享受戰爭,因為和平將會更加可怕。這在實際上會影響到西線戰事的進展。其實對於當時的英美蘇三國來講,除了美國其他人都不是很支持這個方案。英國是覺得戰後對德國的嚴懲,對於德國民眾的負擔必然又會轉嫁在歐洲,蘇聯則是認為戰後賠償更加的重要。此外,很顯然的是,這樣嚴厲的政策最終會更加激化德國內部的復仇情緒。所以美國最終也不得不作罷。

閱讀全文

與當年有哪些國家要求瓜分德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77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51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34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72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413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88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21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81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44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47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70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71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83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92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27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87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212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42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70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