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為什麼德國隊總是輸義大利。
現在這支德國隊踢球太紳士,不凶,不狠,後防線是薄弱
除了赫迪拉
⑵ 本屆歐洲杯半決賽德國戰車怎麼了,在義大利面前 顯得亳無辦法,唯一一粒進球都要在比賽快結束時靠裁判...
你仔細觀察德國和西班牙的比賽,都屬於依靠團隊找機會的球隊,西班牙的傳球滲透已經做到極致,即便10個人擠在禁區照樣能找到機會,但是德國的傳球滲透需要有一定的空間才能發揮出來,而義大利的防守特別嚴密,德國的滲透打不出來所以敗給了義大利,
相對的西班牙狀態正佳,義大利的嚴密防守也被穿透了,你看看決賽西班牙那幾個進球,穿透性太強了,換成德國的話還是打不透的,但德國碰到防守強度沒那麼高的那些隊,就可以隨便虐了
⑶ 德國世界盃已經落幕了,為什麼 ,我所喜愛的德國會輸給義大利義大利究竟在什麼地方輸給德國
義大利是一支經驗豐富的球隊,而德國是年輕的還沒有成熟。義大利的比賽經驗豐富,而德國的隊員臨場經驗不足,好多德國的隊員都是第一次參加世界盃。
再者,義大利的後防堅固,德國隊不易攻破。要知道義大利後防稱「混泥土」
而德國的後防線不太堅固。
⑷ 德國隊為什麼總輸給義大利
這個我認為是雙方的戰術不一樣。義大利擅長打防守反擊,如在自己的場地擺鐵桶陣當對方進攻失利時快速傳到敵方前場打反擊(可見2012年歐洲杯四分之一決賽德國對義大利一場)而德國隊的進攻性很強卻沒有快速回防的那種戰術。如果是以前的荷蘭隊應該是可以的
⑸ 請足球帝為我專業剖析一下2012年歐洲杯德國輸給義大利的原因
沒有,只是浪費機會,小豬在歐冠決賽之後就感覺狀態大失,失去了08年10年的靈氣,再加上整體輕敵,先落後之後德國隊主帥勒夫沒有及時調整,德國隊又整體年輕,沒有太多大賽逆境經驗,壓上太靠前被義大利再打一反擊,2:0之後義大利就更可以耐心打反擊,這個星球上在義大利2:0領先下定決心死守的情況下還能逆轉的基本沒有,西班牙也不行。更何況普蘭德利應對很及時,上莫塔既加強中場攔截強度,又上迪亞曼蒂和迪納塔萊在前場保持壓力讓德國始終要留點力氣防著義大利打反擊,義大利本就以防守反擊著名,等到德國真正要豁出去拼的時候,時間不夠了,義大利全線防守,,還有聖布馮把守大門,太難逆轉。
有這場失利也好,德國隊除了克洛澤這屆之後估計要推出國家隊,2年後的世界盃還不知道有沒有機會再打,其他的球員還很年輕,下屆世界盃歐洲杯正是他們最佳狀態的年紀,如果有個好的排兵布陣的主帥,德國隊有望重演西班牙統治6年的輝煌!
⑹ 德國足球在交鋒歷史上最怕哪支國家隊
說到德國隊在交鋒歷史上最怕那支國家隊,那當屬藍衣軍團義大利隊。
有個梗特別有意思:二戰中義大利坑德國,足球比賽中義大利虐德國。義大利是德國永遠過不起的坎。
無論義大利足球是經歷了怎樣的低谷期,德國隊彷彿心魔一般,遇到義大利就發揮不出自己的實力,讓所謂的定律和魔咒一而再再而三的發生。
馬上到來的18年世界盃沒有義大利隊的身影,希望在2020年的歐洲杯上,德國隊的球迷能在義大利球迷的面前揚眉吐氣。
⑺ 德國隊為什麼會輸給義大利
德國隊玩技術流玩得不成熟,在中場的較量上輸給了成熟的義大利。
加上布馮的穩定,八神的爆發,義大利就贏了。
⑻ 世界盃為什麼說義大利克德國。
你好
國際足聯確實有過那些相生相剋的說法,這些說法放到今天未必還是那麼靈
義大利克德國,義大利隊在歷史以鏈式鋼鐵防守著稱,06年世界盃的半決賽,德國隊和義大利相遇,最終義大利1:0戰勝了德國隊,止步世界盃的決賽,歷史交鋒上義大利也占上鋒。不過近年來,隨著馬爾蒂尼,內斯塔,卡納瓦羅這些義大利偉大後衛的退役,義大利的防守不再是那樣的無懈可擊,德國隊一直有新鮮血液補充,每屆大賽都能殺入四強,成績穩定,上屆世界盃德國隊4:1英格蘭,4:0阿根廷,本屆世界盃4:0葡萄牙,足見德國隊防守穩固,進攻火力威猛。
放到現在說義大利克德國這句話,並不是那麼的絕對。
關於其他那些國家誰克誰比較典型的還有
英格蘭克德國,有一場國際比賽中,英格蘭在德國隊的主場5:1大勝德國,就有了英格蘭克德國的說法。現在英格蘭每每大賽無好表現,除了魯尼還是魯尼,上屆世界盃被德國橫掃,事實證明英格蘭不克德國,5:1隻是一場比賽說明不了什麼。
德國克荷蘭,這個說明我覺得還是靠譜的,荷蘭隊進攻火力確實很強,但是他們遇到意志堅強的球隊,就會皮軟,德國隊正是這樣的戰車球隊。荷蘭球員的精神沒有那麼強大,此次5:1勝西班牙是為了報上屆世界盃決賽失利的仇。
還有說明是巴西和阿根廷遇到南美的球隊就沒有那麼大的優勢,南美雙雄打歐洲球有優勢,打自家的南美球隊,差距不大,因為南美地區國球風相近,巴西在12年奧運會決賽中0:2不敵墨西哥,巴西在本屆世界盃中小組賽0:0戰平墨西哥,阿根廷曾經1:6不敵玻利維亞,這些都可以證明巴西和阿根廷遇到南美球隊不佔巨大優勢。
以上是比較有代表性的,球隊相剋的例子。
⑼ 為什麼德國足球打不過義大利
德國的高空轟炸碰到義大利的鋼筋混泥土防線有點施展不開,德國人的腳下技術不夠細膩,這點決定了德國打義大利很難。
義大利從來都是以防守第一聞名世界,可是他的鋒線殺傷力也照樣很大的,從以前的維埃里到現在的托尼,包括他們的搭檔,都是全世界前矛的前鋒,而且也實用。
德國現在的克洛澤還不錯,波多爾斯基還是差了點。
2者中場實力相當。綜合算下,義大利的優勢明顯,特別在防守上,剋制了德國最大的威脅
1樓那位說了,為什麼中國打不過韓國?以方面是技術特點。最主要的是中國隊的爺們沒有拚命三郎的精神。韓國人在02世界盃半決賽輸了後集體向球迷下跪,你說中國隊那些爺們行么?
⑽ 德國隊的剋星在哪支隊伍說出理由來。
非要說有剋星的話,那隻能是義大利了~
70多年前的第二次世界大戰,義大利曾嚴重拖了德國的後腿,德國給義大利輸送的戰略物質非但沒能物盡其用,相反很多武器後來都落到了反法西斯陣營的手中,義大利近60萬大軍攻擊北非卻遭英國痛擊,德國出手相救卻深陷泥潭且影響到東線戰事。
義大利丟掉地中海制海權後,德意聯軍在北非迅速潰敗,而在北非消耗掉寶貴時間與大量軍需物質的德國隨後遭遇了斯大林格勒的慘敗,歐洲戰場的戰局徹底倒向同盟國集團。義大利在1943年宣布投降,自那以後,義大利成為盟國進攻德國的大後方,柏林甚至直接處於盟軍飛機的打擊圈內。
戰場上的義大利部隊爛到什麼程度?在北非,兵力十倍於對手的義大利軍被英軍打的找不著北;在希臘,一個正規的義大利軍甚至不敵當地的散兵游勇;在義大利本土,一位盟軍士兵空降誤入義大利軍營後,他竟然可以收到來自義大利軍官的投降請求……
與意軍相比,德軍作戰能力自然無需贅述。然而,德國人卻找了義大利人這個「豬一樣的隊友」,最終輸掉戰爭也就是必然。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後,德意兩國都經歷了經濟低迷期,在這個時間段里,足球承載著較之以往更為特殊的意義。
前西德隊成功問鼎了1954年世界盃冠軍,但在接下來的1958與1962這兩屆世界盃,前西德隊卻沒有什麼作為,而在1962年世界盃上,前西德隊首次跟義大利隊交手,兩隊0-0戰平。放在當時德國人肯定不會想到,義大利人今後會成為他們在足球領域的最大剋星。
1970年世界盃半決賽,義大利隊通過加時賽4-3擊敗前西德隊,貝肯鮑爾斷臂作戰難挽敗局;1978年世界盃小組賽,前西德隊跟義大利隊0-0戰平;1982年世界盃決賽,義大利隊3-1擊敗前西德隊問鼎;2006年世界盃,本土作戰的德國隊止步四強,將其淘汰的依然義大利隊,比分2-0,後來義大利隊還在柏林的決賽完成奪冠。
歐洲杯決賽圈史與世界盃決賽圈史橋段雷同,1988年,前西德隊以東道主身份在小組賽對陣義大利隊,但頑強的義大利人卻硬是做到了讓兩隊0-0戰平;1996年的英格蘭歐洲杯,德國隊與義大利隊在小組賽碰面,最終比分仍是0-0(註:當年德國隊最終奪冠,義大利小組賽出局)。
兩年前的歐洲杯半決賽打響之前,德國隊已經各項比賽15戰連勝,這是全新世界紀錄,勒夫的球隊志在刷新紀錄並挺進決賽,然而,巴洛特利的梅開二度不僅讓德國人賽後淚奔,亦改寫了義大利參加歐洲杯半決賽沒有進球的歷史,最終這場比賽義大利隊2-1勝出,德國隊只是由厄齊爾在補時階段點球追回一分。
世界盃決賽圈交手5次,義大利3勝2平;歐洲杯決賽圈交手3次,義大利1勝2平;總計交手32次,義大利15勝10平7負,進48球失36球,這樣的交戰紀錄讓德國人相當納悶:為何在戰場與經濟領域弱到極致的義大利人,到了足球場上與之交手的時候卻強到讓德國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