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德國資訊 > 德國工會怎麼維護

德國工會怎麼維護

發布時間:2022-05-19 15:12:09

1. 急,求德國工會聯合會的職能

德國工會聯合會的德語怎麼講?

2. 為了防止大規模裁員,德國工會是怎麼提議的

為了防止大規模裁員,德國工會是怎麼提議的?
為了防止大規模的裁員,德國工會提議:每周4天工作制 。這個提議發出之後許多人表示贊同,認為減少部分收入還是可以接受的,總比丟飯碗強多了。 不過還是有些公司在裁員,不過工會還是盡量為這些離職人員爭取到了豐厚的離職補償。 德國工會提出的縮短工時雖然帶來一部分工資損失,但是保障了基本的收入和工作安全,這對於受疫情影響的員工還是一個相當不錯的辦法。

在這次疫情危機中,不少大公司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打擊,但是縮短工時代替裁員還是相當符合公司的利益的,這樣可以保留專業人員並節省裁員成本。 不過縮短工時對於中小企業來說,企業可能要面臨更大的壓力。

3. 德國被分成東德和西德期間, 東德人都想往西德跑,是因為高壓政治,管制太多 生活太窮之類的...我

東德人為什麼要跑? 程映虹 一個社會的普通百姓有汽車,有鄉間木屋,享受度假津貼,基本生活物資受政府物價補貼,教育和醫療有保障。這樣的制度為什麼不能維持下去呢? 這是參觀德國柏林的東德社會展覽館(DDRMuseum)後的感想。 這個博物館坐落在柏林的李卜克內西大街一號。李卜克內西是德國共產黨的領導人,1919年被右派暴徒殺害。兩德統一後,很多由原東德沿襲的反映了社會主義歷史和共產主義意識形態的地名都沒有改變,例如馬克思恩格斯廣場,羅莎盧森堡廣場等等,體現了統一國家對歷史的尊重。中國網上有一篇德國游記,作者根據一本舊的柏林介紹就這些街名議論道:「書上寫的這些當然是東西德合並前的名稱,我估計現在大街依舊,但名稱大致都改了。馬克思、列寧、『解放』、李卜克內西對西德一些人不是太刺激了嗎?」事實上,這些地方地名依舊,而且就在作者的腳下。 東德社會展覽館有兩個特色。第一是它主要從社會生活的角度來介紹那個已經消失的制度,第二是它的多數展品都可以和觀眾互動,人們可以通過觸摸展品和啟動電子裝置來讓展品「復活」,從而對那個時代獲得更真實的感受。 進入這個展覽館後,第一個看到的就是一輛東德生產的家用汽車。東德家用汽車史可以追溯到1954年,當時東德黨的一位政治局委員提議:西德大眾汽車公司生產了甲殼蟲小型家用汽車,東德也要拿出類似的產品。1958年東德的這個叫做Trabi的產品投產,很快就上市。這個Trabi非常小,很難想像平均身材都很高大的德國人如何能舒服地坐進去。 但空間狹小並不是問題,真正成問題的一是汽車的售後服務。修理非常昂貴,零部件極端短缺,修車鋪如果要換零部件,常常要車主自己去想辦法。為了省錢,很多德國人自己動手修車,用展出說明中的話:很多德國人家中的餐桌就是修車的工作台。二是車的價格,對於多數東德人來說汽車是奢侈品。最後是排隊等候購買證,一般要十六年(這是展出說明中的,令人難以置信)。但盡管如此,令人驚奇的是,很多東德家庭還是想方設法存了錢耐心地等上十多年去買車。到1985年,東德一半家庭有了汽車。這個比例不要說在當時,就是在今天的世界上也可以說是發達國家的水平。 其實,就滿足日常交通來說,東德人沒有必要購車。東德的鐵路公路和城市公交發達,由於國家補貼,費用非常便宜,有時甚至免費。雖然火車陳舊,行駛緩慢,汽車也是如此,經常誤點;但和世界上很多交通工具不足的地方相比,東德人的條件應該是不錯的。 東德人應該感到滿足的還有很多東西。最基本的食品,主要是麵包,價格低到一些人拿來喂狗的地步。雖然其他商品,尤其是肉類和水果還是非常短缺。教育和醫療都是免費的,雖然設施和服務並不理想。東德人普遍享受每年外出度假的福利,度假地可以遠到波羅的海的沿岸地區和其他社會主義兄弟國家,甚至斯堪的納維亞半島。如果在國內度假,政府向度假者發放度假優惠券,在交通和住宿上提供很大的折扣,低工資者甚至只要付三分之一的費用。1982年時,德國工會在全東德有六百九十五所度假村,向工人兄弟提供度假服務。東德的工會不是只管理度假、單位食堂和發電影票這些福利,它們在工資待遇上也和政府或者工廠領導有一點討價還價的權利,雖然基本上是配合而不是為難領導。就業機會是公開的,工廠招人都直接在廠門口貼出告示公之於眾,中國人在「文革」後期漸漸習慣的走後門和頂替這些途徑,在東德似乎並不常見。勞動局和人事局這些政府部門對就業的掌控和名額的分配看來或者不存在,或者不重要。 此外,東德很多城裡人在郊外和鄉下有自己的度假小屋,和蘇聯一樣,叫dacha.他們在那裡不但過假日和周末,而且開派對,吃燒烤。東德人普遍奉行天體主義,很多海濱河灘和公園在周末和假日熙熙攘攘地都是一絲不掛的人群,這方面比西方還自由。展覽館中有很多這方面的照片。對此政府開始是反對的,後來也就容忍了。東德青年在上世紀八十年代使用的收錄機和照相機品種很多,都是本國生產的,質量很不錯,比蘇聯的要好多了。 如果拿東德和西德在物質生活上相比,就所謂硬體來說,上世紀六十和七十年代其實差別不大。當時東西德家庭的陳設,如果只看傢具和電器,雙方沒有什麼值得一提的差異。展覽中有兩張照片,一張是東德家庭的起居室,另一張是廚房,其設備和布局,用今天中國城市家庭的平均水平來衡量,可能也不見得差吧? 那麼,為什麼1989年11月柏林牆倒塌後,數百萬東德人要開著他們的汽車——這曾經是他們在社會主義體系內比其他國家要優越的象徵——越過邊界去西德呢?和其他一些前東歐國家不一樣,東德的體制不是被革命革掉的,也不是被改革慢慢腐蝕掉的,而是被去國的洪流沖垮的。而在柏林牆垮掉以前,匈牙利的自由化已經造成了東德人涌去匈牙利的奇觀。在後冷戰的敘述中,柏林牆的垮掉常常被誤以為是東歐革命的標志,其實它不是,東德人被過獎了。歷史就是這樣誇大象徵性標志的意義。真正的革命發生在羅馬尼亞和波蘭這些國家。東德發生的是牆倒眾人推,牆倒大夥走,勝利大逃亡。 物質生活的很多方面可以說還不錯的東德為什麼垮掉。這個問題很大,今天的人可能也都會有一個很抽象的答案,但這個展出館的內容可以提供一些具體的線索。例如,在一個角落有一個關押政治犯的囚室,說明文字中提到從1949年到1985年,東德一共關押了二十五萬政治犯,平均每年將近七千人。東德從建立到瓦解,人口一直沒有超過兩千萬,那這個比例是很驚人的了。大量關押政治犯一直是封閉國家得以維持的主要方法,東德看來不但不例外,而且很突出,也可能是它沒有發生激烈革命和頑強的反抗運動的原因。與此相比,西德就沒有政治犯。不但沒有,六十年代還鬧過轟轟烈烈的新左派運動,中心就在被東德包圍的西柏林。當時從馬克思恩格斯列寧到毛澤東和格瓦拉,這些革命家都曾經是青年的偶像。對比之下,那些新左派,沒有一個由於他們的政治主張和思想問題被關進過監獄。 又如,一個依靠國家補貼基本生活物資的社會,其內里也很可能是一個特權橫行的制度,而不會像表面上那麼平均主義。展覽館里有一個冰箱,是東德高級幹部家庭的,裡面放的是各式名酒和新鮮水果,這是生活在短缺經濟和配給制度下的一般東德人無法想像的,盡管他們每天的麵包非常便宜。有人可能會問:這個冰箱會不會是虛構的,目的是抹黑東德的紅色政黨呢?可以肯定,和其他展品不一樣,這個冰箱不可能是從哪個幹部家中抄家搬來的原件,那些水果都是蠟制的。但是你可以這么想:如果在一些物資豐富,消費品的供應實行市場經濟的社會中仍然存在著特供的話,那麼,在一個物資短缺的配給制下的消費品特權難道不是更不可避免的嗎?蘇聯東歐歷史上的「小白樺商店」就是那些特供品的發放地。 正是因為這些原因,東德建立後的四十年中,尤其是柏林牆建立後的近三十年中,無數人甘願冒坐牢甚至生命的危險企圖逃離這個地方前往西德。從他們逃離的方法中,今天的人們也可以看到當年東德的一般生活水平其實要高出很多國家。例如,把汽車的後備箱甚至座椅加以改裝,把人藏進去;自製人力飛機和熱氣球;自製簡易潛水艇和劃艇(有人從波羅的海漂去北歐國家);挖地道(最成功的逃亡方式,有一條從東柏林到西柏林的地下通道曾經在兩個晚上讓五十七個人逃走)等等。這些都需要相當程度的機械工具、設備和其他條件,而它們多半是由這些逃亡者在他們自己家中完成的。雖然在逃亡者中,多數沒有達到目的,而是被送進了監獄,成為每年平均七千名政治犯的重要來源,但畢竟還是有很多人如願以償,來到西柏林或者西德。 可以想像,在一個物資極端貧乏,人民家中四壁空空的社會,一個老百姓家中最多隻有榔頭和老虎鉗這些最基本工具的社會,一個一舉一動都被鄰居看得清清楚楚毫無隱私的社會,這樣的逃亡只能是奢侈的空想甚至神話。這些逃亡者除了靠長途跋涉和游泳這些最原始的手段,恐怕沒有其他的辦法。用這些社會的標准來衡量,東德已經是發達社會主義(蘇聯領導人勃列日涅夫上個世紀七十年代的話)的天堂而不是初級階段的小康了,除了那些國家福利,這些自製的逃亡交通工具所需要的技術和材料也從反面說明了這一點。這樣一個社會中的人對東德人的拚死逃亡可能會這么想:住在這樣一個天堂里還不滿意,還要冒著生命危險往外跑,除了身在福中不知福,還有什麼可以解釋的呢?相反,在東德人的眼中,和那些認為他們生在福中不知福的人去解釋「自由」這兩個字,可能就像夏蟲不可語冰吧?(RFA)經歷過希特勒和東德兩次極權主義專制德國社會,尤其是那些曾經經歷過殘酷迫害的人對於青少年一代不了解東德的歷史情況感到憂慮。中德意志電台舉辦公開座談討論,討論青少年與東德歷史教育問題。 德國從三十年代到八九年,大約六十年的時間經歷了希特勒和共產黨兩次極權主義專制。很多人自己或者親友都親身經歷過這兩個專制的迫害。 為此,這些人及德國社會對於專制如何欺騙了一般民眾,如何殘酷有著深刻的體會。現在在柏林牆倒塌,德國徹底實行民主制二十三年後,很多人對於離德國遠去的專制並沒有喪失警惕。 三月五號,同一天就有兩個活動要求人們時刻不要忘記對東德專制的警惕。一個是在柏林民眾要求柏林市政府,不要拆除位於市中心的有代表性的一段柏林牆遺址,以讓人們不斷看到當年的歷史。 一個是中德意志電台公開舉行了一個有關青少年和共產黨東德歷史教育問題討論會。討論會的題目是,「不要跟我說東德」。 這個討論會參加的人有秘密警察檔案管理研究部門負責人雅恩,柏林自由大學專門研究共產黨社會問題的社會學家施羅德教授,薩克森安哈特州文化部長道格爾羅和以前是中學教師,現在在萊比錫學生博物館工作的烏爾班女士。 在討論會一開始,主持人就開章名義地問施羅德教授。 「施羅德先生,聽到很多學生不能夠區別民主和獨裁專制的不同,您覺得這有多危險?」 對此,施羅德教授明確地回答說:「對於獨裁專制的蠱惑,如果人們沒有足夠的清醒是十分危險的。因為它會慢慢佔領你整個的身心。如果你沒有從歷史中了解獨裁專制的標志,他們曾經具體做了些什麼,民主對於一個經過專制活過來的人的意義,他們是如何評價民主的,那是十分危險的。今天民主對很多人來說已經成為天經地義的事情,但是回顧歷史,如果想像今天在德國生活的人那樣,有那麼多的自由空間,那麼多的發展可能,卻絕對不是那麼天經地義的事情。」 根據施羅德教授的調查研究,現在有三分之一學生以為在東德當年也有自由選舉,三分之二的青少年甚至認為東德不是獨裁專制。為此,這個討論會讓大家都看到,必須在學校加強對於東德認識的歷史教育。 以上是特約記者天溢由德國發來的報道。

4. 具備什麼條件才可以拿到德國綠卡

德國屬於非移民國家,包括我國在內的一切非歐盟國家的公民原則上不能移居德國。1978年德國制訂了「入境和居留法」,規定外國移民如果具備了以下條件:有固定的住所,掌握了德語;連續居留達5年以上;能獨立維持生活,就可以取得無限期的居留許可證。如果連續居留達8年以上,可以獲得永久居留權。

1979年取消了禁止外國移民配偶子女入境團聚的限制,規定移民配偶、16歲以下子女經過4年的等待期限後,可以移民團聚。
以前德國辦理移民簽證的條件為:
1、德國公民的父母(包括養父母)、配偶;
2、德國公民在國外年齡未滿21歲的子女;
3、德國公民在國外定居且無子女可依賴的兄弟姐妹;
4、其他符合德國移民法律規定的外國人。 德國長時期內一直沒有制定一套完整的移民法。德國朝野各黨爭來吵去,勉強通過了一項於2000年8月1日生效的,置於《外國人法》下的《電腦人才簽證條例》,根據該條例簽出的簽證便是被普遍錯誤地當作「綠卡」的「5年簽證」。
當然,應該看到,為了吸引急需人才,盡管德國仍然拿不出一套完整的可以發放實質意義上綠卡的移民法或移民條例,但是德國已經盡了很大努力,這是因為,移民問題一直困擾著德國政府。移民問題總是被與難民問題糾纏在一起。德國政府一方面由於德國接連兩次挑起世界大戰,不得不在接受難民方面承擔更多的義務,被迫接納了為數不少的非專業人才難民;另一方面又由於德國失業率居高不下,不得不謹慎地對待移民問題。即便如此,德國政府卻仍然堅守非移民政策,以致很多在德國享受完免費高等教育的外籍人才,在德國拿不到居留權時,被其他國家撿盡便宜。 但是,網開一面的是如果投資德國並能給這個國家帶來益處,當公司運行3年後德國政府就給您頒發綠卡。

5. 如何取的德國身份

申請德國綠卡和工作許可的條件

您只需具備三個基本條件:

1、計算機、電子和通訊等專業畢業;

2、掌握熟練的專業英語,(國家六級);

只需具備這兩個條件,您就可以通過我們與德國企業聯系,申請德國綠卡和工作許可。

二、申請程序

1、請您到我公司登記入庫(包括中英文簡歷、學歷證明、身份證及相關證書復印件、近照一張)

2、與我公司簽定"委託協議書",我們正式開始為您服務。

3、我們將安排德國專家小組和您在北京見面,進行專業及心理方面測試。

4、合格者將直接被推薦到德國企業。

5、我們將安排您參加僱主的面試/考試

6、考試/面試合格後,我們將指點並協助您與德國僱主簽定工作合同,並將該合同在德國有關部門進行認證和報備。德國僱主將會為您在德國外國人管理局和勞動局辦理有關手續,並將簽證所需的醫療保險證明郵寄給您;

7、我們協助您申請因私五年出國護照。

8、我們協助您在德國駐華使館申請赴德工作簽證,並指導您准備下列材料;

a.護照

b.三份經申請並貼上照片的白色的申請表

c.無犯罪公正書(原件)

d.體驗證明,照片上加蓋鋼印

e.德國的醫療保險證明

f.與德國公司的工作合同

g.德國公司的入境邀請函

h.其他材料

申請須由您本人提交,領事要進行簡短面試;

8、在您獲得德國簽證後,我們會關心您赴德的各項准備工作:

a.德國生活及工作介紹

b.赴德必備物品的提示

c.按照工作合同,請德國公司將赴德機票寄給您,並提前安排好接機和住宿;

德國的工資福利

勞工法

外國人在德國工作,與德國人一樣,必須遵守德國勞工法令。勞工法令非常照顧勞工,尤其是對於疾病或失去工作能力之勞工。法令規定一年中至少必須給勞工四個星期帶薪休假,但實際上休假期限多於此項規定。勞工法令有許多保護勞工之規定,以防勞工遭到無端解僱。依德國勞工法令規定,勞工有權參與公司決策,即公司之勞工有五人以上者得選任代表參與公司經營及人事問題保護勞工本身權益。另外,如公司設有監委會,勞工亦有權參與。

德國工會勢力很強大,一般每年加薪都由工會聯合會和僱主聯合會的代表統一商談,談妥後各方遵照執行。這樣做,避免了單個員工和老闆的直接沖突。

社會保險法

依據德國社會保險法之規定,凡於德國境內工作之人士,不論其國籍和住所均須強制加入社會保險。社會保險包括如下:

醫療保險:保險費為稅前工資總額的13.5%,僱主及員工各負擔一半。

退休保險:保險費為稅前工資總額的19.2%,僱主及員工各負擔一半。

失業保險:保險費為稅前工資總額的6.5%,僱主及員工各負擔一半。

居家護理保險:保險費為稅前工資總額的1.7%,僱主及員工各負擔一半。 最保險的方法就是和德國本土人結婚。

6. 每周只工作28時,工資還高,那為何德國工人還總是頻繁罷工

眾所周知,德國的工作節奏慢,工資還高,那為何德國工人還總是頻繁罷工呢?我認為主要是以下幾個原因引起的:

一、特殊的人文風情

德國工會的號召力強,有穩定的社會地位。德國工會是站在工人這一邊的,工會總是想辦法為工人們謀取福利,縮小工作時間,還有漲薪資等,因此工會的人如果不能和企業談攏,他們就會號召工人們全體罷工。

總之,德國工人罷工的一切手段,其根本目的是為了保障他們的工作福利與提高他們的待遇。

7. 中國工會和德國工會的任務有什麼不同

經費來源也罷不一樣;中國的工會經費,靠工人繳納會費和政府撥款

8. 德國上工會

一、德國工會的組織架構
(一)三大架構
1、德國工會聯合會(DGB)。DGB是德國工會組織的聯合體,主體是由全國八大行業工會聯合組成,任期四年,主席團成員13名,由八大行業工會主席和五名德國工會聯合會專職人員組成,每四年換屆改選,選出新一屆德國工會聯合會主席及主席團成員,決定德國工會今後的走向。
2、德國地區工會聯合會。DGB在德國境內16個州建立了88個地區工會聯合會,這些聯合會也是地區工會組織的聯合體,主體也是由所在區的8大行業工會聯合組成,領導成員的任期與DGB一致,均為四年。
3、德國行業工會。主要有8大行業工會,分別為:建築-農業環境工會、礦山/化學/能源工會、教育和科學工會、五金工會、食品和餐飲業工會、警察工會、公共交通工會、服務業聯合會工會。其中五金業工會是德國目前最大的產業工會。
(二)最有影響力的行業工會:
德國五金工會(IG-Metall)的前身是德國五金工人協會。五金工人協會成立於1891年,經過幾十年的發展,至1914年時已成為德國最大的工會組織。後來,通過吸納基督教五金工人聯盟和另一個自由組織,逐步發展成了德國最大的產業工會,也就是我們今天稱的德國五金工會。五金工人協會當年的口號是:五金行業的所有工人都可自願加入該組織。德國五金工會是一個民主化的工會組織,成員均是自願入會,擁有170多個地方基層組織,其中超過一半的地方組織的會員均在1萬人以上。成員每月按照工資總額的1%交納會費。截止2004年9月,該工會已擁有240萬會員,會員成份呈現多樣化,包括:工人、雇員、手工業者、年青人、婦女、外國人、失業人員、退休人員、學生等。
德國五金工會的組織機構包括:基層代表大會、地方董事會、區域組織、區域會議、工會(代表)大會、執委會、中央委員會、監事會、審計。
基層代表大會:是基層組織一種議會模式的大會,每年召開四次(每三個月一次),在會上,基層組織成員選舉工會(代表)大會、區域會議以及地方董事會的代表,以及協商委員會的成員。
地方董事會:是基層組織的領導機構,成員為五金工會專職幹部,由五金工會以無記名投票的方式選出,任期四年由執委會確定。主要任務是執行基層代表大會的決定,以及成立工作小組和委員會。區域組織:五金工會在德國七個地區擁有170多個基層組織。每個區都有一個區董事會,由區主席、區書記和一個五人委員會組成。區主席由執委會任命並按照執委會的指示行事。區域組織主要負責集體談判、工資、薪金的協商。
區域會議:在每年召開的大會上研究有關協商、組織建設及工會政治方面的問題。批准協商委員會的成員以及選舉中央委員會和區域委員會的成員。
工會(代表)大會:德國五金工會的最高機構,每四年召開一次。每5000名會員中有一名代表,選舉德國五金工會的執委會以及監事會,制定章程和維護工會政策的選定性。執委會和監事會向工會(代表)大會代表作報告以及被表決通過。執委會:由1名主席、1名副主席、1名聯合會的財政主管、4名全職人員以及29名名譽委員組成。其任務是執行工會(代表)大會的決議、終止集體協商、作出有關罷工意見征詢以及罷工的決定。
中央委員會:工會(代表)大會閉會期間的最高決策機構。每年至少開會三次。區域會議每3萬個會員中有一個中央委員會委員的席位。執委會委員同時也是中央委員會委員。
監事會:由德國五金工會中不擔任其他職務的七名成員組成。主要任務是關注章程、工會(代表)大會及中央委員會的決定被執委會遵守、執行的情況。
審計:在德國五金業工會中,從地方到區域、中央每一級均有審計資金的委員會。
德國五金工會的組織架構由上至下為:工會(代表)大會→中央委員會→執委會→地方基層組織(170多個)

9. 德國工會組織在德國扮演的角色

德國監事會中有兩種運作方式,按照德國《共同決策法》的規定,在大企業(工人在2000人以上)是對等共決,即監事會中職工代表可以佔一半,一般企業(2000人以下企業)叫一般公決,職工代表可以佔三分之一,而職工代表中多數為工會成員。
德國還前一個特殊之處,企業里不允許有工會活動,但企業員工可以加入工會組織。德國最主要的工會組織形式是產業工會,德國工會聯合會是全國性的工會組織,下面有八大產業工會,德國工會聯合會只需要做統籌協調工作,提供一些背景資料,或者給罷工提供一些經濟支持,進行勞資談判都是由產業工會出面,比如,五金產業工會與僱主協會談下來一個合同,當年增加工資3%,五金產業覆蓋的所有企業都會把增加工資的幅度帶到各個企業進行細化。這樣一種體制下,德國很少發生某個企業突然罷工,產業工會談判談不下去可以指定一個企業罷工,但很少企業自己罷工。

10. 請詳細介紹西方工會的誕生史和在社會發展中的角色

誕生史:
企業工會的出現,在發達國家已有 200多年的歷史。在這200多年的發展歷程中,企業工會在組織形式上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就拿美國來說,企業工會經歷了一個從某一工會組織到全國工會聯合會的發展過程。首先,從1790年到 1849年,技術工人組織了技藝性質的地方工會組織(工會在其建立初期就不僅局限在單個企業中,而往往是多個企業的工人組成的地方工會組織)。不過,這種工會組織在初期的特徵表現為較強的暫時性,且沒有什麼實際的權力。但這種工會組織確實是美國勞工運動的奠基石。其次,從1850年到1885年,工會組織不斷壯大,各地方技藝工會的全國性工會組織逐步建立起來。最後,從1886年開始,美國工會組織結構的金字塔狀逐步形成。1886年,美國勞聯誕生。勞聯的誕生標志著工會組織的頂峰已經出現,自此,金字塔狀的工會組織結構在實踐中不斷形成和完善。
德國企業工會的出現比美國要晚一些,直到十九世紀二三十年代,德國才開始成立第一批工會組織。1848年德國出現了工會的聯合組織。此後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德國的工會組織得到了長足的發展。二戰期間,工會活動被取締;二戰結束後,德國又有一些地區重新組建了工會,工會組織進入重新發展時期。1949年德國正式成立了「德國工會聯合會」(簡稱德工聯),這標志著德國工會的組織結構進入了完善階段。
早在19世紀中葉即已在最先實現了工業革命的英國等西方國家出現了工會組織並取得了合法地位。進入本世紀以後,他們經受了兩次世界大戰的洗禮並在二戰後的50~60年代迎來了工會運動的高漲時期,工人組織率平均達到了40%左右。

在社會發展中的角色:
西方國家的工會扮演了社會進步的推動者的角色。西方國家的工會組織在市場經濟發展過程中積累了較為豐富的經驗,但是其發展軌跡因實際情況的差異也並不完全一致,工會理論的發展也在「通過集合勞動者的力量來實現限制勞動力可替代性的目標」的共同目標下呈現出了多樣化的特徵。例如在對工會的定義方面,西方經典工會理論家悉德尼·韋伯和阿德麗絲·韋伯夫婦在《英國工會史》一書中把工會定義為「是由工人組成的旨在維護並改善其工作條件的連續性組織」。這個定義強調了工會組織的連續性及其成員構成。而另外一些學者則從工會的職能、作用和活動方式對工會進行了不同的描述,如詹姆斯·坎尼森強調對工會的職能描述,認為「工會是工人的壟斷性組織,它使個體勞動者能夠相互補充。由於勞動者不得不出賣自己的勞動力從而依附於僱主,因此,工會的目標就是要增強工人在與僱主談判時的力量」。馬克·凡·德沃爾則提出「工會是雇員建立起來的協會,通過集體談判改善雇員的工作條件,提高雇員的經濟和社會地位」等。

閱讀全文

與德國工會怎麼維護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77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51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34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72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413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88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21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81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44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47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70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71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83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92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27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87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212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42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70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