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世界上哪個國家的數控技術最先進
"流傳"……不要用這么猥瑣的詞好不?
數控理論及技術是一門很廣泛的學科,是自動化理論和技術的重要一個環節,這方面德國的技術優勢比較明顯,當然龍頭老大還是美國。而日本雖然有很高的製造工藝水平,但受限於其無法將其系統的工業化,因此並不是真正的技術領先。德國的科隆大學自動化專業非常好,你可以考慮~~
⑵ 德國的數控機床也太牛b了
德國是西門子
西門子雖然剛開始學起來比較難些,不過加工的范圍廣
⑶ 德國的機械技術為什麼這么強
德國機械技術不在於強,在於精,舉個最簡單的例子:凡是德國的產品,所有的螺絲,螺母都會被擰得很緊,當然不會拖扣,如果說那些東西不是鋼鐵製品的,工業製品的話,你都願意把它們擺在家裡,因為實在太精美了,這一點連美國人和日本人都自愧不如.
⑷ 為什麼德國的數控加工中心這么牛
因為他們的的刀具很牛啊,還有武器也很牛啊!
⑸ 德國不愧為二戰時期的科技強國。看了得國的數控,再看中國數控,簡直天與地。人家是一次成型,國內需要很
同感啊,國人當自強啊!!
有些東西真的不能比呀,國產的電水壺,下面的防干燒底座是個黑塑料的,熱就變性了,你就把那個零件換成陶瓷的能增加多少成本啊,使用壽命就會成倍的增加。
我用的國產剃須刀,和鬼子產那個一模一樣的外表,才開一看,關鍵部件鬼子的是黃銅合金的,咱們的那個是白朔料的,使用壽命,差10倍。
⑹ 日本和德國的數控機床哪個更先進德國數控母機是不是世界領先
德國政府一貫重視機床工業的重要戰略地位,在多方面大力扶植。,於 1956 年研製出第一台數控機床後,德國特別注重科學試驗,理論與實際相結合,基礎科研與應用技術科研並重。企業與大學科研部門緊密合作,對數控機床的共性和特性問題進行深入的研究,在質量上精益求精。德國的數控機床質量及性能良好、先進實用、貨真價實,出口遍及世界。尤其是大型、重型、精密數控機床。德國特別重視數控機床主機及配套件之先進實用,其機、電、液、氣、光、刀具、測量、數控系統、各種功能部件,在質量、性能上居世界前列。如西門子公司之數控系統,均為世界聞名,競相採用。
日本的數控發展史
日本政府對機床工業之發展異常重視,通過規劃、法規 ( 如 「 機振法 」 、 「 機電法 」 、 「 機信法 」 等 ) 引導發展。在重視人才及機床元部件配套上學習德國,在質量管理及數控機床技術上學習美國,甚至青出於藍而勝於藍。自 1958 年研製出第一台數控機床後, 1978 年產量 (7,342 台 ) 超過美國 (5,688 台 ) ,至今產量、出口量一直居世界首位 (2001 年產量 46,604 台,出口 27,409 台,占 59%) 。戰略上先仿後創,先生產量大而廣的中檔數控機床,大量出口,佔去世界廣大市場。在上世紀 80 年代開始進一步加強科研,向高性能數控機床發展。日本 FANUC 公司戰略正確,仿創結合,針對性地發展市場所需各種低中高檔數控系統,在技術上領先,在產量上居世界第一。該公司現有職工 3,674 人,科研人員超過 600 人,月產能力 7,000 套,銷售額在世界市場上占 50% ,在國內約占 70% ,對加速日本和世界數控機床的發展起了重大促進作用。
德國溫澤做的三坐標測量機
⑺ 數控機床的發展背景和意義是什麼
數控機床是近帶工業的里程碑,發展背景我不記得了不過書本上因該有吧!學數控的專業書籍的第一章一般都有介紹!
意義是大大的減少勞動力的浪費,並大大的提高工業產品的水平,特別在精度,生產周期等方面!
我是學習計算機數字控制(數控編程)的有什麼問題可以追問!
追問:
我現在要寫畢業論文的開題報告,首先得寫數控機床的發展背景(相當於它的過去)和意義
回答:
你是學習什麼專業的,畢業論文的話其實不用謝發展背景和意義的,當然用來湊字數是很不錯的兩個話題!
理論上畢業論文是你實習地一個非機密零件的加工工序還有其工序的講解,咋附加零件藍圖就可以了!
追問:
我學機械的 主修數控技術。 論文可以不寫那個的, 但是開題報告要做個闡述的啊 必須寫的。我的選題是《機械加工中數控機床的應用與發展方向》 要做一個選題的背景和意義的闡述的!! 回答:
你們是規定的論文題目哈,跟我當時的不一樣!
如果說是應用與發展方向,我建議你取看看那些數控愛好者論壇,找一些近期比較新的床子和系統的介紹!然後在做一些設想,我的觀點是發展方向是多軸的居多!
我幫你找找發展背景吧,可能是那種網路上粘貼回來的哦,別介意!補充:
美、德、日三國是當今世上在數控機床科研、設計、製造和使用上,技術最先進、經驗最多的國家。因其社會條件不同,各有特點。
1.美國的數控發展史
美國政府重視機床工業,美國國防部等部門因其軍事方面的需求而不斷提出機床的發展方向、科研任務,並且提供充足的經費,且網羅世界人才,特別講究「效率」和「創新」,注重基礎科研。因而在機床技術上不斷創新,如1952年研製出世界第一台數控機床、1958年創制出加工中心、70年代初研製成FMS、1987年首創開放式數控系統等。由於美國首先結合汽車、軸承生產需求,充分發展了大量大批生產自動化所需的自動線,而且電子、計算機技術在世界上領先,因此其數控機床的主機設計、製造及數控系統基礎扎實,且一貫重視科研和創新,故其高性能數控機床技術在世界也一直領先。當今美國生產宇航等使用的高性能數控機床,其存在的教訓是,偏重於基礎科研,忽視應用技術,且在上世紀80代政府一度放鬆了引導,致使數控機床產量增加緩慢,於1982年被後進的日本超過,並大量進口。從90年代起,糾正過去偏向,數控機床技術上轉向實用,產量又逐漸上升。
2.德國的數控發展史
德國政府一貫重視機床工業的重要戰略地位,在多方面大力扶植。,於1956年研製出第一台數控機床後,德國特別注重科學試驗,理論與實際相結合,基礎科研與應用技術科研並重。企業與大學科研部門緊密合作,對數控機床的共性和特性問題進行深入的研究,在質量上精益求精。德國的數控機床質量及性能良好、先進實用、貨真價實,出口遍及世界。尤其是大型、重型、精密數控機床。德國特別重視數控機床主機及配套件之先進實用,其機、電、液、氣、光、刀具、測量、數控系統、各種功能部件,在質量、性能上居世界前列。如西門子公司之數控系統,均為世界聞名,競相採用。
3.日本的數控發展史
日本政府對機床工業之發展異常重視,通過規劃、法規(如「機振法」、「機電法」、「機信法」等)引導發展。在重視人才及機床元部件配套上學習德國,在質量管理及數控機床技術上學習美國,甚至青出於藍而勝於藍。自1958年研製出第一台數控機床後,1978年產量(7,342台)超過美國(5,688台),至今產量、出口量一直居世界首位(2001年產量46,604台,出口27,409台,佔59%)。戰略上先仿後創,先生產量大而廣的中檔數控機床,大量出口,佔去世界廣大市場。在上世紀80年代開始進一步加強科研,向高性能數控機床發展。日本FANUC公司戰略正確,仿創結合,針對性地發展市場所需各種低中高檔數控系統,在技術上領先,在產量上居世界第一。該公司現有職工3,674人,科研人員超過600人,月產能力7,000套,銷售額在世界市場上佔50%,在國內約佔70%,對加速日本和世界數控機床的發展起了重大促進作用。
4.我國的現狀
我國數控技術的發展起步於二十世紀五十年代,通過「六五」期間引進數控技術,「七五」期間組織消化吸收「科技攻關」,我國數控技術和數控產業取得了相當大的成績。特別是最近幾年,我國數控產業發展迅速,1998~2004年國產數控機床產量和消費量的年平均增長率分別為39.3%和34.9%。盡管如此,進口機床的發展勢頭依然強勁,從2002年開始,中國連續三年成為世界機床消費第一大國、機床進口第一大國,2004年中國機床主機消費高達94.6億美元,國內數控機床製造企業在中高檔與大型數控機床的研究開發方面與國外的差距更加明顯,70%以上的此類設備和絕大多數的功能部件均依賴進口。由此可以看出國產數控機床特別是中高檔數控機床仍然缺乏市場競爭力,究其原因主要在於國產數控機床的研究開發深度不夠、製造水平依然落後、服務意識與能力欠缺、數控,系統生產應用推廣不力及數控人才缺乏等。我們應看清形勢,充分認識國產數控機床的不足,努力發展先進技術,加大技術創新與培訓服務力度,以縮短與發達國家之問的差距。
⑻ 德國的數控機床太牛了,中國工業要多久才能達到這個
這你可能需要問題管理層。一般底層人士可能是無法知道的。技術有一個積累過程,但積累需要多方面。除了技術研究,更多的是知識保護。
⑼ 全球的機床行業中,哪個國家最強
美、德、日三國是當今世上在數控機床科研、設計、製造和使用上,技術最先進、經驗最多的國家。因其社會條件不同,各有特點。
1.美國的數控發展史
美國政府重視機床工業,美國國防部等部門因其軍事方面的需求而不斷提出機床的發展方向、科研任務,並且提供充足的經費,且網羅世界人才,特別講究「效率」和「創新」,注重基礎科研。因而在機床技術上不斷創新,如1952年研製出世界第一台數控機床、1958年創制出加工中心、70年代初研製成FMS、1987年首創開放式數控系統等。由於美國首先結合汽車、軸承生產需求,充分發展了大量大批生產自動化所需的自動線,而且電子、計算機技術在世界上領先,因此其數控機床的主機設計、製造及數控系統基礎扎實,且一貫重視科研和創新,故其高性能數控機床技術在世界也一直領先。當今美國生產宇航等使用的高性能數控機床,其存在的教訓是,偏重於基礎科研,忽視應用技術,且在上世紀80代政府一度放鬆了引導,致使數控機床產量增加緩慢,於1982年被後進的日本超過,並大量進口。從90年代起,糾正過去偏向,數控機床技術上轉向實用,產量又逐漸上升。
2.德國的數控發展史
德國政府一貫重視機床工業的重要戰略地位,在多方面大力扶植。,於1956年研製出第一台數控機床後,德國特別注重科學試驗,理論與實際相結合,基礎科研與應用技術科研並重。企業與大學科研部門緊密合作,對數控機床的共性和特性問題進行深入的研究,在質量上精益求精。德國的數控機床質量及性能良好、先進實用、貨真價實,出口遍及世界。尤其是大型、重型、精密數控機床。德國特別重視數控機床主機及配套件之先進實用,其機、電、液、氣、光、刀具、測量、數控系統、各種功能部件,在質量、性能上居世界前列。如西門子公司之數控系統,均為世界聞名,競相採用。
3.日本的數控發展史
日本政府對機床工業之發展異常重視,通過規劃、法規(如「機振法」、「機電法」、「機信法」等)引導發展。在重視人才及機床元部件配套上學習德國,在質量管理及數控機床技術上學習美國,甚至青出於藍而勝於藍。自1958年研製出第一台數控機床後,1978年產量(7,342台)超過美國(5,688台),至今產量、出口量一直居世界首位(2001年產量46,604台,出口27,409台,佔59%)。戰略上先仿後創,先生產量大而廣的中檔數控機床,大量出口,佔去世界廣大市場。在上世紀80年代開始進一步加強科研,向高性能數控機床發展。日本FANUC公司戰略正確,仿創結合,針對性地發展市場所需各種低中高檔數控系統,在技術上領先,在產量上居世界第一。該公司現有職工3,674人,科研人員超過600人,月產能力7,000套,銷售額在世界市場上佔50%,在國內約佔70%,對加速日本和世界數控機床的發展起了重大促進作用。
至於牌子嗎,沒有最好的,要看你的具體用途了,各家有各家的特點
⑽ 就純技術而言,美國和德國的數控機床技術究竟誰的技術更先進
就對鋼鐵的迷戀程度而言,德國無出其左右了,當然其機床也就達到了頂尖水平,鬼子強的是機械軟體,就車床而言還不如我國,我國在材料上卻很差,導致了軍工「心臟病」,美國就不說了純粹的商業模式,利潤優先,能買到的沒必要造,但是技術儲備卻擺在哪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