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二戰時德國日本結盟,雙方好像都沒有什麼好
首先是戰略需要。日本佔領亞洲,德國則專注在歐洲開戰,這樣分工明確,利益也對等,德國在歐洲大戰正酣之際,日本偷襲了珍珠港,這就是德日法西斯分工合作的典型代表。
第二,兩國都是新興的資本主義國家,迫切需要重新瓜分世界的殖民地,儲備國內發展所需要的資源和市場。日本和德國通過多年的對外擴張,國內經濟、軍事得到飛速發展,想爭奪世界霸權的想法不謀而合。
第三,兩國在一戰後都遭受了不同的損失,納粹思想和軍國主義得以快速傳播。德國作為戰敗國,被迫割地賠款,納粹黨趁機宣揚民族復仇主義,納粹德國的侵略性形成。日本雖然不是一戰戰敗國,但並沒有在一戰中分得好處,他們也是對世界秩序強烈不滿,軍國主義在日本迅速形成。
B. 如果二戰德國和蘇聯日本一起聯手攻打世界會怎樣
那麼回過頭來再想,當時的日本為何不願意配合希特勒兩面夾擊蘇聯呢?其實不是不願意,而是根本不敢。首先諾門罕戰役的慘敗,讓日本陸軍見識了蘇軍遠東部隊的實力,其次配合德軍進攻蘇聯,日本人得到的戰略利益也是極少的。因為比起蘇聯的西部,遠東地區可以說除了寒冷一無所有。
對美國開戰也並非是日本人頭腦發熱後做出的決定,他們是經過周密思量的。當時美國雖然沒有捲入戰爭,但還是在利用自身影響力左右戰局。其中對日本影響最大的就是石油禁運政策。大家都知道日本是能源較少的國家,尤其是石油資源更是少之又少。如果美國禁運了日本的石油,日本人別說是打仗了,就連坦克都發動不起來了。
所以在當時日本和美國開戰的戰略意義要大於夾擊蘇聯。但正因為如此,才徹底地打破了美國人的孤立主義政策,將其卷進了二戰的漩渦。不過美國一參戰,矛頭首先瞄準的是德國,所謂「先歐後亞」就是這個道理。
現在回頭再來看看文章開頭提到的那個問題。如果二戰中日本和德國聯手兩面夾擊蘇聯,那麼最有可能的結果就是日本玩火自焚。因為沒有石油資源,它的機械化部隊別說是和蘇聯遠東部隊對戰了,就連能不能穿過西伯利亞凍土還是另一說呢。
C. 二戰時期,德國和日本如果進行對戰,誰會贏
二戰是一場非常慘烈的戰爭,主要是由德國發起的,日本也是跟德國一起的,如果在二戰時期德國和日本進行對戰,我認為德國肯定會贏,因為一方面德國打其他國家的時候就非常強硬,除此之外德國的武器裝備和人員配比都是比日本要強的,而且在二戰的時候,日本本身就已經承認了自己不如德國強盛,接下來跟大傢具體說明。3.在二戰的時候,日本本身就承認了,沒有德國厲害。
當時日本和德國屬於同一個聯盟德國,一直在攻打周圍的國家,但是日本只是攻打周圍的幾個不太厲害的國家,這本身就證明了日本不如德國。
總而言之,我認為如果在二戰時期德國和日本進行對戰,德國肯定會贏,因為德國的武器裝備和軍隊素質都是比日本要強的,除此之外德國迅速的佔領了其他國家,也顯示了德國的真正實力。
D. 二戰中,德國為什麼不與日本結為軍事同盟
題主說的應該是二戰前,二戰中德國、義大利、日本已經結成了軍事同盟
德國和日本是二戰時同盟國集團的兩大巨頭,是關系密切的戰略夥伴,也是共同進退的軍事同盟。但在二戰前,兩國曾為建立軍事同盟問題折騰了很長時間。由於日本不願意和德國簽訂廣泛的軍事同盟協定,所以兩國結盟的事一直沒有什麼進展。直到二戰爆發一年後,也就是1940年,德國和日本才正式締結軍事同盟協定。
那麼二戰前的日本為什麼不願意和德國建立軍事同盟?
第三,德國和日本締結軍事同盟,都只是為了共同的利益。在德國和日本結盟前,德國一直和國民政府保持著非常密切的關系,可以說好的就像穿一條褲子。而當時的日本和中國已經進入了敵對狀態。盡管日本不斷提出抗議,但德國人依然置若罔聞。直到1938年才停止援助中國,不過德國和中國仍然保持著一定的聯系,德國仍然在暗地裡向中國提供幫助。這讓日本人非常惱火,但又無計可施。此外,兩國在其他領域也有較大沖突,其實兩國都不信任對方,也並非真心實意的想結盟,只是為了共同的利益而已。
雖然德國一直在敦促日本簽訂針對蘇聯的軍事同盟,但在波德戰爭中,德國竟然出爾反爾和蘇聯合作,不僅瓜分了波蘭,還簽訂了《蘇德互不侵犯條約》,這完全背離了兩國的反共反蘇協議,也背離了共同對付蘇聯的初衷,所以日本人非常惱火,認為德國人不可信。此外,諾門坎戰役失利後,日本人知道了蘇聯的厲害,不願意再招惹蘇聯,所以和蘇聯簽訂《日蘇中立條約》。但兩國剛剛簽訂條約不久,德國人再次毀約,悍然入侵蘇聯,讓日本人再次陷入了尷尬和憤怒。
日本首相近衛文磨公開表示了對德國人背叛行為的不滿。由此可見,日本人對德國人其實是非常不信任的。當然,由於形勢的發展和共同的利益,兩國還是在1940年簽訂了軍事同盟協定。但這個協定墨跡未乾,得意忘形的日本由於遭到美國的制裁,一怒之下襲擊了美國的珍珠港,把美國拖進了二戰,最終導致了軸心國的團滅。
如果德國知道這個結果,估計打死也不會和日本簽訂軍事同盟協定。當德國得知日本人偷襲美國珍珠港,估計對結盟的事腸子都悔青了。
E. 日本和德國是盟友!日本偷襲珍珠港,為什麼不事先告知德國
日本偷襲美國夏威夷珍珠港的時間是1941年12月7日,此時的日本盟友德國已經在歐洲獲得了眾多的勝利,作為盟友日本也同樣希望在亞太地區獲得更大的利益,因此當日本和美國的矛盾變得無法調和時,一場驚世大戰也即將爆發。那麼日本和德國是盟友!日本偷襲珍珠港,為什麼不事先告知德國呢?
珍珠港的火光
因此當日本的聯合艦隊和成群成群的艦載機偷襲珍珠港時,日本並沒有通報德國。而日本的旗開得勝也讓國內軍民們歡欣鼓舞,認為擊敗美國並不是什麼難事,就這樣他們惹怒了一個正在酣睡的雄獅,於是日本的末日也就在眼前。
F. 二戰時期,為何日本會選擇和德國結盟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雖然已有近百年了,但是留給人們的慘痛回憶和給大家的教訓是所有人都不能忘懷的。大家都知道的是,二戰有三個主要侵略國,德國、日本、義大利。德國主要戰場是歐洲,日本的主要戰場是亞洲。從兩國的主要戰場上來看兩國並沒有多大的交集。但是為何在二戰時期,日本會選擇和德國結盟?兩個國家的主要是給自己拉外國援助防止在國際上孤立無援。
所以在日本和德國結盟之後,日本安心的佔領東北無後顧之憂,果斷的發動七七事變,開啟全面侵華的序幕。
G. 二戰時期,如果德軍來到亞洲,日軍去到歐洲,結局會怎樣
二戰時期,如果德軍來到亞洲,日軍去到歐洲,結局會怎樣?
第二次世界大戰對於世界各國來說,都是非常殘忍的,雖然這場大災難最後的結果,是勝利的,但是這又能怎樣呢?在戰爭中逝去的那些人,永遠都回不來了。
當然,所有的一切都只是假設,過去的事情終究是過去了的,再多的猜測,和假設也都沒有任何的意義。二戰就算是再怎麼困難,就算日本和德國換了一個方向去進攻世界,非正義的戰爭也都不可能會成功的,而一切也都會往好的地方發展的!
H. 為什麼德國和日本會發動二戰呢
德國和日本引發戰爭的原因,歸根結底還是因為利益的關系。德國發動二戰可以說是既有利益的目的,也有復仇的目的,但日本人發動二戰,純粹是野心使然。日本人的侵略天性是深刻在骨子裡的。在加上二戰時期日本軍國主義的影響,其野心自然難以抑制,直到後來終於爆發了出來,開始對周邊國家進行侵略。具體詳細原因我們下面簡單分析一下。
一戰時期日本也同樣是協約國一方,它也同樣屬於戰勝國。當時協約國在瓜分德國海外殖民地和利益的時候,只把當時中國的青島交給了日本。這讓日本非常不滿,因為日本一直以來都認為自己很強大。但顯然英美法沒把自己放在眼裡。所以日本沒有獲得更大的利益後,它一直憋著想要侵略吞並。二戰之前德國和日本關系實際上並不好,但由於德國擔心美國強大的海軍,所以舉目尋找盟友,此時遠在亞洲和自身沒有利益沖突,而且海軍強大的日本就印入了德國的眼簾。也因此德國和日本結成了聯盟共同開始了侵略戰爭。日本方面自然也需要盟友遏制西方國壓力,所以雙方一拍即合,實現了狼狽為奸的局面。
I. 二戰時如果德國打美國,日本打蘇聯是什麼結果
二戰前的日本,日本「吞吐世界」之心與「日本能量」 一同暴漲。此時,「超級日本」不僅敢正視美國,甚至以「東方一哥」之態,虎視眈眈地要征服「西方一哥」了。
從長遠的戰略角度來看,日軍一旦與德國合力滅亡蘇聯,德日聯盟的實力當不在英美聯盟之下。如此歐洲戰場或存巨大變數,日軍或許還可延長囂張期,「大日本帝國」的「版圖」可能還有一個更大的迴光返照擴張。
當然,歷史允許假設但沒可能重來,如果日本那樣做了,對中國將產生不可估量的兩個影響。一是若日本不敗,最無望光復的國家當屬中國,中國可能要被日本收縮為一個永久根據地,恐怕永無寧日。二是日本終敗,那麼作為戰勝國,中國也許能收回更多的遠東失地。
J. 德國,義大利,日本為什麼結成二戰同盟
日本和義大利得海軍,彌補了德國在海上力量的缺失,三國的聯盟的核心所在就是在彌補短板。個人觀點,請廣大的朋友指出不妥之處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