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石英鍾是由哪些結構組成的
石英鍾是一種用電流推動的鍾,但不同於一般的電鍾。它裡面有一片石英晶體,當電流通過時,石英晶體由於電壓而發生振盪。它的振盪頻率十分穩定,控制的電子振盪器使走時很精確。最好的石英鍾,每1000年才差1秒鍾,天文台不但用它來守時,也用它來測定地球自轉速度的變化。
天然石英的單晶是水晶,化學家叫它硅石,是一種二氧化硅的化合物。水晶不僅可以作觀賞用的工藝美術品,更重要的它是電子工業的「要角」。
1880年,法國科學家皮埃爾·居里和日阿克·居里兄弟倆發現了水晶在物理學上的重要現象。他們把水晶晶體切成平行的薄片,放在兩塊金屬板之間,在外來重力作用下壓緊或者拉長這種薄片,出現了一種奇怪的現象:在晶片的兩端就聚積了相反符號的電荷。
水晶的這種特性,可以使水晶薄片在交流電作用下以高頻率振動而產生超聲波振盪。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德國利用潛水艇突然襲擊英法聯軍,艦船沉沒,使英國海軍頓失優勢。後來,法國物理學家朗之利用居里兄弟發現的水晶薄片能產生超聲波的原理,製造出了世界上第一架超聲波探測儀,軍艦上放置了這種儀器,發出聲波,遇到障礙物反射回來,儀器接收到了回聲波後,就可探測到敵潛艇的位置,於是有效地防止了敵潛艇的突然襲擊,掌握了戰爭主動權。
把水晶切成單晶片後製成的水晶諧振器,是製造石英靜電計、石英電子手錶不可缺少的。人造衛星、導彈、飛機、艦艇、電子顯微鏡、電視、電報、電傳、廣播等等都要用上它。
石英晶體的振動頻率是非常穩定的。石英電子表裡一般的頻率為32768赫茲,而高頻率石英手錶里的振盪頻率達4194304赫茲,因此走時非常准確。
石英電子手錶是由石英晶體振盪器、振盪電路、分頻電路、整形放大電路、微型電機組成,依靠集成電路集成在一塊小小的矽片上。它每隔1秒鍾就可以輸出一個脈沖電信號。振動頻率快,走時很准確,每月誤差為5~15秒。用放大電路把電信號變成強電流去推動電動機,這就是指針式石英手錶。
自60年代後,石英鍾有了更大的改進,一天的誤差量一般不超過50~500微秒。
⑵ 德國掛鍾品牌大全
有格拉蘇蒂、朗格、諾莫斯、朗坤、辛恩等。
1、格拉蘇蒂
格拉蘇蒂,德國高級機械腕錶,1845年,著名表匠ALange受德國政府資助,在德國東部的格拉蘇蒂(Glashutte)建立了鍾表生產基地。
旗下全系列腕錶100%裝載自製高級機芯,秉承傳統地德國手工製表工藝。每一支格拉蘇蒂腕錶都是獨一無二的藝術品,傳遞著佩戴者高貴的品味。
2、朗格
朗格表是非常精準的德國機械鍾表品牌,它的主要特色在於:無與倫比的精湛技術和高水準的完美手工。
朗格作為少見的非瑞士名表品牌,是地道的東部德國產品,曾經因前東德的專制統治而消失過,但兩德統一後再度煥發青春。
3、諾莫斯
諾莫斯是Ferdinand Adolph Lange創始於1845年的德國知名腕錶品牌,Glashütte腕錶的傳奇之延續,自主設計,研發,製造機芯,是世界鍾錶行業諸多腕錶製造商之一,採用獨特的設計。
十分優秀的材質才會在 Nomos 的構造中使用,而且鍾表匠以極優異的手藝,在製作過程的每一部分、每一個步驟中,賦予最細心的呵護與關注。Nomos 的設計特別專注在每一支腕錶的性能表現以及可讀性。
⑶ 時鍾的石英鍾
中國是世界上製造石英鍾最多的國家。中國製造的石英鍾比例,約為全球的95%。全中國製造石英鍾數量最多的省份依次為福建、廣東、山東。尤其是福建,製造的石英鍾數量約為全球的80%。其中,最為有名的是鷹高電子,時尚家居類時鍾占據了歐洲的大部分市場份額。據商務部統計數據,2011年度,中國石英鍾出口額約為10億美元。
1.背板
國內目前流通的大多數時鍾產品,背板都是由廢輪胎、廢電纜皮、廢避孕套等廢棄回收塑料製成的,只有頂級石英鍾製造商才將原料ABS作為背板的材質。分辨背板材質的優劣很簡單:查看時鍾的背板,白色的一律為原料ABS,如果是黑色的(非黑白反襯或純黑一體化的視覺需要),則一律為回收塑料製成。目前,國內針對黑色的背板沒有任何鑒定標准,回收的塑膠廢料可能含有致癌物質。
2.面板
在部分ABS面板的石英鍾產品背面,會有四處留白處,如果是白色的,則為原料製成,如是灰黑色的,即是回收的廢料。
3.驗證標准
目前,針對時鍾產品,全球頂級的環保認證標准為:歐盟的「ROSH」與「REACH」兩大環保認證標准,中國國內則尚未出台針對時鍾的環保認證標准。在淘寶上,有部分賣家打出「瑞士日內瓦認證」標準的噱頭是徹底的謊言,目前國際上沒有這種認證。
4.頂級外觀
在引領全球時尚前沿的歐盟市場,高強度鋁拉絲工藝外觀的石英鍾產品,被認為是頂級時鍾的標准,歐洲人稱其為「TIME-MACHINE」,意為「時光機」。
除了鋁拉絲工藝的外殼透出時尚不凡的超強金屬感外,還因拉絲工藝獨特的層次遞進感給人極強的對工業產品的敬畏。將昂貴的工業產品裝飾在冰冷的牆上,瞬間將牆體原本的冷漠蓋過,賦予房間自然大氣的觀感。
在歐洲,頂級的時鍾設計師大多出自荷蘭、丹麥、瑞典等北歐國家,與法國、英國等西歐國家。
5.指針、表盤
在國內的各種店家對產品的描述中,經常突出指針、表盤等細節。其實,在國外市場上流通的產品中,這些都是最基本的考核指標,沒有外加銅套的指針、不防潮的鍾面,都是禁止出口的。
6.石英鍾機芯
全球的石英鍾機芯,大多產自中國台灣,較為知名的機芯品牌有太陽牌、桑泰牌等等,但是知名的機芯品牌,完全不等於質量就過硬,同樣的每萬個機芯抽檢合格率,幾大機芯品牌都差不多,驅動走時的不準確率也大致相當。
至於「全球X大機芯」的說法,完全是子虛烏有,與「瑞士日內瓦認證」等說辭,都是商家杜撰出來的。 發明者: 張遂
最早發明機械鍾是一位叫做一行(唐代僧人,俗名張遂)的中國傑出天文學家,他生活於公元8世紀。他與另外一位中國發明家梁令瓚一起設計了擒縱器裝置,即所有機械鍾中心部位的那套齒輪嵌齒結構。
機械鍾在中世紀時來到歐洲。到14世紀時,歐洲建造了既大又不靈巧的家庭機械鍾。它們用鍾錘驅動,其精確度每天大約誤差在1小時以內。這樣的鍾在人們眼中通常沒什麼信任度。它們連著一個報時的鈴。但既然它們這樣不精確,在機械裝置中也就談不上顯示分與秒了!15世紀時德國鎖匠P.亨萊恩開發出了由彈簧驅動的鍾,接著在17世紀時C.惠更斯在1656年製造出了帶有鍾擺的更精確的鍾,1859年他在威斯敏斯特教堂安裝了大本鍾,該鍾成為所有精確鍾樓的標准。1929年石英晶體首先用於計時,天文台石英鍾誤差不過萬分之一秒/天。1951年第一座原子鍾開始運作,誤差小於十億分之一/天,是目前最准確的時鍾。 中世紀的歐洲,發明家造出了可展示太陽運動和月亮、行星的相位,以及能顯示時間的鍾。擬人機構不時地打鈴,以聲音報出每小時和每刻鍾。現在世界上最大的占星鍾為捷克布拉格的占星鍾。
⑷ 鍾表的手工製作是什麼
工具和材料有:剪刀、鉛筆、橡皮、彩色筆、彩色紙,膠水、直尺,紙杯、小木棍。
1、准備好所需材料和工具。
⑸ 掛鍾是哪位高人發明的
公元1300年以前,人類主要是利用天文現象和流動物質的連續運動來計時。例如,日晷是利用日影的方位計時;漏壺和沙漏是利用水流和沙流的流量計時。
東漢張衡製造漏水轉渾天儀,用齒輪系統把渾象和計時漏壺聯結起來,漏壺滴水推動渾象均勻地旋轉,一天剛好轉一周,這是最早出現的機械鍾。北宋元祜三年(1088)蘇頌和韓公廉等創制水運儀象台,已運用了擒縱機構。
1350年,義大利的丹蒂製造出第一台結構簡單的機械打點塔鍾,日差為15~30分鍾,指示機構只有時針;1500~1510年,德國的亨萊思首先用鋼發條代替重錘,創造了用冕狀輪擒縱機構的小型機械鍾;1582年前後,義大利的伽利略發明了重力擺;1657年,荷蘭的惠更斯把重力擺引入機械鍾,創立了擺鍾。
1660年英國的胡克發明游絲,並用後退式擒縱機構代替了冕狀輪擒縱機構;1673年,惠更斯又將擺輪游絲組成的調速器應用在可攜帶的鍾表上;1675年,英國的克萊門特用叉瓦裝置製成最簡單的錨式擒縱機構,這種機構一直沿用在簡便擺錘式掛鍾中。
1695年,英國的湯姆平發明工字輪擒縱機構;1715年,英國的格雷厄姆又發明了靜止式擒縱機構,彌補了後退式擒縱機構的不足,為發展精密機械鍾表打下了基礎;1765年,英國的馬奇發明自由錨式擒縱機構,即現代叉瓦式擒縱機構的前身;1728~1759年,英國的哈里森製造出高精度的標准航海鍾;1775~1780年,英國的阿諾德創造出精密表用擒縱機構。
18~19世紀,鍾表製造業已逐步實現工業化生產,並達到相當高的水平。20世紀,隨著電子工業的迅速發展,電池驅動鍾、交流電鍾、電機械表、指針式石英電子鍾表、數字式石英電子鍾表相繼問世,鍾表的日差已小於0.5秒,鍾表進入了微電子技術與精密機械相結合的石英化新時期。
⑹ 鍾表的發明人是誰
1,張衡最早發明古代鍾表: 公元1300年以前,人類主要是利用天文現象和流動物質的連續運動來計時。例如,日晷是利用日影的方位計時;漏壺和沙漏是利用水流和沙流的流量計時。 東漢張衡製造漏水轉渾天儀,用齒輪系統把渾象和計時漏壺聯結起來,漏壺滴水推動渾象均勻地旋轉,一天剛好轉一周,這是最早出現的機械鍾。北宋元祜三年(1088)蘇頌和韓公廉等創制水運儀象台,已運用了擒縱機構。
2,1350年,義大利的丹蒂製造出第一台結構簡單的機械打點塔鍾,日差為15~30分鍾,指示機構只有時針;
3,1500~1510年,德國的亨萊思首先用鋼發條代替重錘,創造了用冕狀輪擒縱機構的小型機械鍾;1582年前後,義大利的伽利略發明了重力擺;
4,1657年,荷蘭的惠更斯把重力擺引入機械鍾,創立了擺鍾。
5,1660年英國的胡克發明游絲,並用後退式擒縱機構代替了冕狀輪擒縱機構;
6,1673年,惠更斯又將擺輪游絲組成的調速器應用在可攜帶的鍾表上;
7,1675年,英國的克萊門特用叉瓦裝置製成最簡單的錨式擒縱機構,這種機構一直沿用在簡便擺錘式掛鍾中。
8,1695年,英國的湯姆平發明工字輪擒縱機構;
9,1715年,英國的格雷厄姆又發明了靜止式擒縱機構,彌補了後退式擒縱機構的不足,為發展精密機械鍾表打下了基礎;
10,1765年,英國的馬奇發明自由錨式擒縱機構,即現代叉瓦式擒縱機構的前身;
11,1728~1759年,英國的哈里森製造出高精度的標准航海鍾;
12,1775~1780年,英國的阿諾德創造出精密表用擒縱機構。
13,18~19世紀,鍾表製造業已逐步實現工業化生產,並達到相當高的水平。
14,20世紀,隨著電子工業的迅速發展,電池驅動鍾、交流電鍾、電機械表、指針式石英電子鍾表、數字式石英電子鍾表相繼問世,鍾表的日差已小於0.5秒,鍾表進入了微電子技術與精密機械相結合的石英化新時期。
⑺ 德國雙箭牌鍾的歷史
德國鍾表製造技術在世界上一直享譽盛名,自文藝復興以來幾個世紀里,德國南部的巴伐利亞州和巴登州就一直是歐洲鍾表製造業的中心。 15世紀在德國紐倫堡,peter henlein 製造了世界上第一台攜帶型計時器,同時發明了鍾表發條。 16世紀末期,德國奧格斯堡逐漸成為黃銅套管新奇時鍾的精密製造中心。在這個時期,計時器只有一根指針來指示時間,鍾面上只有1到12這12個羅馬數字。 1730年,franz kettere 在德國的黑森林中製造出了世界上第一檯布穀鳥鍾,這一發明,激發了許多制鍾大師的靈感,產生了許多布穀鳥鍾製作大師例如 herr ,hettich,kammerer等。 德國制鍾也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遭受了嚴重的毀壞,在戰後1920年,得到迅速恢復,並且第一次採用了膠管材料,以節省成本。
⑻ 老式古董掛鍾,德國製造,據說傳了幾代,有一百多年的歷史,可以正常運行。請行家看看有沒有收藏的價值
從照片看,品相保存的不是太好,這在收藏中會打折扣。後邊好像有幾個音錘,假如能打出悅耳的聲音,那收藏的價值大增。
⑼ 德國進口霍姆勒掛鍾胡桃木和紅木哪個好
紅木為熱帶地區豆科檀屬木材,主要產於印度,我國廣東、雲南及南洋群島泰國、緬甸、越南、寮國、柬埔寨等東南亞國家也有出產,是常見的名貴硬木。"紅木"是江浙及北方流行的名稱,廣東一帶俗稱"酸枝木"。
根據國家標准,「紅木」的范圍確定為5屬8類。5屬是以樹木學的屬來命名的,即紫檀屬、黃檀屬、崖豆屬及鐵力木屬。8類則是以木材的商品名來命名的,即紫檀木類、花梨木類、香枝木類、黑酸枝類、紅酸枝木類、烏木類、條紋烏木類和雞翅木類。同時,紅木是指這5屬8類木料的心材,心材是指樹木的中心、無生活細胞的部分。除此之外的木材製作的傢具都不能稱為紅木傢具。紅木從廣義上講,包括用紫檀、花梨木(海南檀)、雞翅木、酸枝木等製成的各種硬木傢具。其中以紫檀木質地最好,它一般呈紅色木堅硬沉重,木紋細密,帶有油性,十分美觀。而一般中等質量的紅木傢具多用花梨木和酸枝木製成,其色微紅,木質較紅木輕,略帶脆性,木紋也較紅木粗。
形態:紅木心材橙色、淺紅褐色、紅褐色、紫紅色、紫褐色至黑褐色,材色不均勻,深色條紋明顯,材質堅硬、耐磨、沉於水。紅木有新老之分。老紅木近似紫檀,但光澤較暗,顏色較淡,有香氣,但不及黃花梨芬郁。新紅木顏色赤黃,有花紋,有時頗似黃花梨。
在媒體上時常會看到不法廠商用新紅木充當老紅木蒙騙消費者的報道,很多消費者都會發問:紅木就是紅木,還有什麼新老之說?其實,紅木不僅有新老之分,而且新老紅木價值相差懸殊,在使用中也會發現品質差距也是相
當大的。那麼,什麼是老紅木?新老紅木又有那些差別呢?
老紅木和其它紅木的區別:老紅木,顧名思義就是經歷時間很長的紅木,《國標》中稱為酸枝,主要產於寮國、泰國等東南亞國家。我國在清末民初之前,廣西、雲南等省也有,但民國以後已完全絕跡了。其木質堅硬、細膩,可沉於水,一般要生長500年以上才能使用,它區別於其他木材的最明顯之處在於其木紋在深紅色中常常夾有深褐色或者黑色條紋,給人以古色古香的感覺。老紅木不僅生長時間長,而且在砍伐後又經過了上百年的歲月洗滌。現在說的老紅木一般指清代中期從南洋進口的紅木,老紅木材幅較寬大,棕眼細長,比重介於紫檀和黃花梨之間。
新、老紅木的材質顏色比較:在色彩上,老紅木顏色較深,大多呈紫紅色,有的色彩近似紫檀,只是顏色較淺一些,紋理細膩,棕眼明顯少於新酸枝木,密度、手感極佳。新紅木一般顏色黃赤,木紋、色彩較之老紅木有種「嫩」的感覺,質地、手感均不如老紅木。為什麼會有如此大的差別呢?原來,木材的生命並不是因為被砍伐而終止,其內部細微結構無時無刻不在發生變化,只是人們很難察覺而已。隨著時光的推移,紅木內部的結構會越來越緊密,硬度和比重越來越高,入水即沉,而且抗變形能力也愈強。而新紅木一般採用烘烤等方式令其達到使用要求,但人為的技術性的處理並不能動搖材料的內部結構,在長期的使用過程中,往往會產生細微的形變,從而影響收藏價值和品質。
什麼是老紅木?「紅木」一開始與某一樹種沒有多大關系,只是明清以來對在一定時期內出現的呈紅色的優質硬木的統稱,用材包括花梨木、酸枝木、紫檀木,它們不同程度呈現黃紅色或紫紅色。人們無意去辨別它們是什麼樹種時,便以一種約定俗成的習慣去稱呼它們為紅木。趙氏《古玩指南》一書中則強調紅木為專門的樹種,書中二十九章曰:「唯世俗所謂紅木者,乃系木之一種專名詞,非指紅色木言也」即可證明,書中的木之一種,指得就是老紅木。老紅木產於中南半島,我國雲南一帶也有生長,其葉長橢圓形、白花、花呈五瓣形,色紅。「木質之佳,除紫檀外,當以紅木為最」,這是書中對老紅木的評價。
老紅木與紅酸枝也不能混為一談。紅酸枝泛指一大類木材,其包括交趾黃檀、奧氏黃檀和巴里黃檀等等十幾種木材。老紅木只是紅酸枝木類的一種,即奧氏黃檀。雖然同歸為黃檀屬類,但老紅木色澤紫紅,清晰富於變化的紋理和細密的結構是同類紅酸枝木無法與之比較的。用老紅木製作傢俱的後道工序採用紫檀一樣的做法—擦蠟,千萬不能使用普通紅酸枝類木材的做法—用漆。因為老紅木飽含蠟質,只需打磨擦蠟,即可平整潤滑,光澤耐久,給人一種淳厚的含蓄美。如果採用現代的擦漆工藝,恰恰掩蓋了其木質的優良本性。且老紅木用漆來處理,容易給一些廠家將其它紅酸枝類木材摻雜其中,為其渾水摸魚提供便利。
正因為老紅木的許多性能,如富含蠟質、紫紅色澤,近似於紫檀。因此老紅木和黃花梨、紫檀並列為明清時期宮廷的三種專用木材。
如果說有什麼傢具越用越值錢,恐怕就只有紅木傢具了。中國傳統傢具專業委員會理事楊波說:因為黃花梨傢具每年以[size=11.5pt]80%到[size=11.5pt]100%的幅度飆升,單件的羅漢床都在[size=11.5pt]150萬元以上。不光黃花梨漲價,其實所有的硬木木材都一直在漲價,他預期今年酸枝木的漲價空間估計在[size=11.5pt]30%。紅木傢具每年的購買增長幅度至少在[size=11.5pt]10%以上,成為繼字畫、珠寶後,投資收藏界第三大熱點。[size=11.5pt]
中國古典傢具中最有升值潛力的品種首先有兩類:一類是明代和清代早期的明式傢具,木質一般為黃花梨;另一類是乾隆工的清式宮廷傢具,木質一般是紫檀。紅木傢具價格之所以節節攀升,主要與其原材料稀缺有關。紅木傢具還能保健,紫檀就是中國中葯里最上乘的名貴葯材,而海南黃花梨,亦稱[size=11.5pt]「降壓木[size=11.5pt]」,並具有環保功能,其使用的漆都是植物漆,而且會越用越亮,論收藏價值,當數老紅木中的紫檀木和海南黃花梨最為突出,因為這兩種木料幾乎已經絕跡,現在只能從民間搶救老料。由於明清以來的大量採伐,已經成材的海南黃花梨幾乎被採伐一空,印度紫檀也非常稀缺,而黃花梨木長成可用需要[size=11.5pt]80年,紫檀木則需要上千年。海南黃花梨木是紅木中的極品,其成材在清代就已經枯竭,每市斤達到了數千元。並且黃花梨木原料在三五年之內也即將枯竭,這直接造成成品傢具價格成倍增值。就連紅木中檔次最底的紅花梨木也在近幾年中翻了數倍。[size=11.5pt]
專家指出,紅木傢具的投資年限為中短期,產生回報在[size=11.5pt]3年到[size=11.5pt]5年,投資金額比較大,投資回報率在[size=11.5pt]500%以上,投資要求專業眼光,投資比例:目前投資不應超過固定資產的[size=11.5pt]20%。[size=11.5pt] 同時,專家也提醒,目前的真偽鑒別僅限於識別用明清低檔古董傢具,充當老紅木傢具或把低檔老紅木傢具賣出高檔價格的騙術。因此,在請教專家初步學會鑒定紅木傢具基礎上,資金充裕或者對紅木興趣很高的人,可以收藏乾隆時期的紅木精品,甚至是整套整套的收藏;如果財力一般,推薦購買實用性、存世量大的單品,比如一把椅子或是一張床。面對市場上很難買到紫檀和海南黃花梨木傢具,專業人士說,現在能買到紅木品種中的紅酸枝和老酸枝傢具的升值空間大。購買時要多了解傢具的背景、歷史和製作工藝,不但可以充實自己的知識,也方便貨比三家,買到最劃算、最具升值潛力的傢具。
⑽ 掛鍾材料木質和亞克力哪個好
現在生活里似乎對掛鍾的選擇不多,很多場合適合掛對應的掛鍾都沒有選擇,
選擇掛鍾主要有3個目的:
一. 看時間。功能性。
這類掛鍾的選擇要字體清晰,時針,分針清晰。會議室,車站等公共場所。 有些功能性附加的,利如帶溫度和濕度的,更精準帶電波的,萬年歷的,還有智能掛鍾。
二. 裝飾
根據環境的不同,選擇樣式--
1.外形-圓形,方形,藝術造型。
2.尺寸:掛鍾的尺寸一般慣用英寸來體現,1英寸=2.54厘米。常用的12寸=30厘米直徑的掛鍾適合室內面積在20平方米左右的面積,14寸=35厘米直徑的掛鍾適合20-50平方米左右的室內面積。一般家庭12寸,14寸客廳就比較適合,卧室12-10英寸的就可以,不要太大,因為家庭一般的樓層高度不超過3米,所以不適合掛太大尺寸的掛鍾。
3.材質,材質其實越來越被受到重視,鍾體有塑料(材質好的用ABS-工業工程塑料,差的用PE-改苯,更差的用黑色回收塑料,--這部分佔市場的絕大多數,除品牌鍾外一般都用回收料;金屬(鐵、銅、鋁等);木(實木、合成木密度板);材質也是根據個人喜好,還有家居環境來決定的。
3.品牌,生活中的一些耐用品是比較注重品牌的,一個掛鍾壽命5-20年,生活中每天陪伴,品牌不單單是品質還是身份品味的體現,所以一個好的環境一定要用比較好的品牌。外國品牌例如德國肯巴赫(KENBACH),德國赫姆勒、日本精工、日本協和(KYOWA)、美國的寶路華、中國也有很優質的掛鍾品牌例如:TIMESS(天美時)--中國台灣,TELESONIC(天王星)--中國台灣,內地有幾個品牌在90年代還是不錯的,但在新的消費需求下逐漸的沒落了。市場上的絕大多數產品都是些小工廠生產的。不過也有一些連鎖品牌名創優品、得力文具等找工廠代工進行一些創新設計應該是希望所在。
4.品質,品質還是要注意的,一般品牌鍾都是用比較好的機芯,一節5號電池的使用壽命在1年左右,時間走起來在1米外是聽不到聲音的,這也就是行業說的靜音機芯。但是差的鍾機芯電池半年就要換,機芯走時噪音也比較大,可能新買2-3個月聽不出來,但一年後可能就忍受不了。差的鍾除了機芯外,鍾基本也是回收料生產的,有的要回收幾次,裡面有很多甲醛對身心健康也影響不好。最簡單的一個方法看下鍾體後面,要是黑色絕大多數都是有問題的原料,淺色的或者白色的基本可以斷定用的是原料。還有鍾面一定要選擇PVC的,因為是防潮不會變形,很多便宜的用銅版紙,隨著時間的推移會變色會變形鼓包。所以一定要選品牌才是品質的保障,一套房子要幾十萬或者幾百萬選個幾十元的雜牌鍾也讓房子貶值不少。至少讓懂鍾表的人看到時會覺得主人沒有品位。
關於鍾在家居的擺設,之前有網上很多帖子給人誤導,什麼風水什麼沖撞,那都是無聊之作。鍾本身發明時間很短,真正使用才有100多年歷史,也是近代工業發達的體現。進入普通家庭生活也只有50年歷史,在故宮有個鍾表館基本都是外國使節贈與皇帝的禮物,皇帝都能接受我們還怕什麼忌諱。還有風水之說更是無稽之談,現代人選鍾,掛位置應該按照美學角度,不要放在角落,畢竟也是實用的一個飾品,不要放在有陽光直射的地方,暴曬對產品還是有影響的。應放在自己視覺最舒服的位置就好了,沒有什麼統一標准。現在家庭房間也比較多,客廳,卧室,廚房都適合掛相應的鍾,有的浴室也可以放專業的浴室鍾。
鍾本身是人類對於生活最簡單也是最實用的科技產品,讓人能更好的掌控工作和生活,根據非官方數據表明,日本和德國的人的素質和發明能力是全球最高的,很巧合的是他們對鍾的需求量同樣是最高的,在兒童時期,每個孩子都有屬於自己的鬧鍾,他們各個公眾場合都有鍾,所以從小就能培養時間觀念和對時間的掌控,對於工作生活的影響不無道理。
現在隨著技術的普及,鍾也成為一個普通的家庭用品。但鍾的普及率在中國還是很低,也希望未來能有所改變,最後祝祖國的鍾表工業越來越輝煌,也祝消費者買到稱心滿意的產品,擁有美好的幸福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