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二戰時為什麼有蘇聯百姓將納粹德軍視為救星
二戰把德軍當作救星的主要是三類人
第一,烏克蘭,愛沙尼亞等歷史上被迫加入蘇聯的所謂加盟共和國,他們的居民很多是反蘇的。
第二類,沙俄舊勢力,所謂的白俄,但這一類人數量已經不多。
第三類,蘇聯國內反對斯大林政策,以及懼怕被清洗迫害的人。
如果當時德國把這些人當做自己人的話,未必不能把佔領的地方當做本土來經營,雖然當時已經是斯大林大清洗的尾聲,但斯大林已經像毛晚年時期基本已經眾叛親離,正是德國人的入侵並且對蘇聯人民保持高壓迫害政策,蘇德戰爭也挽救了斯大林的政治生命,並且因為蘇德戰爭的勝利讓斯大林獲得了空前絕後的威望。
『貳』 蘇聯為什麼原諒德國
蘇聯之所以原諒德國,是因為二次世界大戰之後,每個國家都是百廢待興,因此蘇聯也無暇顧及德國只有在自己的經濟建設建起來之後才會更好一些,所以只能原諒德國
『叄』 二戰末期明顯是蘇聯占優勢了,當年為什麼蘇聯人不氣得把德國佬全都殺光,以至於今天的我們見不到德國呢
戰爭是政治的延續,二戰歐洲戰場最後佔領區上來是英美等與蘇聯平分德國(後來修了柏林牆)。蘇聯後期是存在一定優勢的,到不足以侵吞德國,因為這是英美法等國家不允許的,而且二戰歷經數年,全世界人民渴望結束戰爭,民心私定,而且德國已經投降,反法西斯聯盟已經沒有敵人,如果此時對德國人開始屠殺滅族,必引起世界嘩然,給美英法等國,出兵的理由。
屠殺一個戰敗的德國,手無寸鐵的士兵婦孺,沒有好處,只會落人口舌,得不償失。
此時蘇聯占據優勢,足夠的優勢,在戰後世界秩序建立鍾充當重要角色,有分戰後這塊蛋糕的權利,自然不會做出損己利人之舉。
況且德國與蘇聯中間還隔著波蘭,蘇聯不能佔領統治一塊飛地,屠了劉便宜了英法美。
師出有名加之利益不夠巨大,與己無益還有害,所以才沒有出現德國沒有的情況。
『肆』 二戰時為什麼有蘇聯百姓將納粹德軍視為救星
主要是三類
第一,烏克蘭,愛沙尼亞等歷史上被迫加入蘇聯的所謂加盟共和國,他們的居民很多是反蘇的。
第二類,沙俄舊勢力,所謂的白俄,但這一類人數量已經不多。
第三類,蘇聯國內反對斯大林政策,以及懼怕被清洗迫害的人。
『伍』 二戰中為什麼蘇聯能打敗德國
二戰中德國雖然能戰勝蘇聯的百萬軍隊,卻不能戰勝蘇聯的冬天。1942年冬,德國十餘萬軍隊被凍死在蘇聯。一向狂妄的希特勒要在3個月之內攻進莫斯科,毀滅蘇聯。因此,希特勒沒有給德軍准備過冬的棉衣。12月,德軍攻至莫斯科城下。大雪紛飛,德軍身著單衣。龍德施泰特要求撤兵以保存實力,而希特勒不甘失敗,拒不撤兵,龍德施泰特對希特勒十分不滿,並寫信辭職。古德里安將軍對希特勒也大失所望。莫斯科城外戰壕里,熟悉嚴寒的蘇聯軍隊一陣反撲,莫斯科保衛戰一戰成功。
1942年至1944年間,德國和日本都在趕造原子彈。日本一向資源匱乏,想向德國購買重水,而德國又怕日本先造出原子彈對德國構成核威脅。因此,日本與德國之間有矛盾。而且,日本在控制了中國東北三省以後,有過北犯蘇聯的舉動,但遭到了蘇聯的沉重打擊。由此,日本的戰略方針由「北上」改為「南下」侵犯我中國領土。日本的兵力大量南下侵犯中國,沒有力量再去夾擊蘇聯。
二戰戰場也涉及到了南美洲。當時德國最重要的兩艘重型炮艦之一的「施特伯爵號」被三艘英國輕巡洋艦追殺到了烏拉圭。施特伯爵號沖進烏拉圭港口,英軍調集眾多戰艦封鎖了這個港口的出海口,烏拉圭是中立國,根據當時的國際法,烏拉圭必須為德國艦艇提供維修服務,但修好艦艇以後,戰爭國的艦艇必須駛出烏拉圭港口。施特伯爵號駛出烏拉圭港口後,在面對眾多的英國艦艇,孤立無援的情況下引爆自殺。聽到這個消息後,希特勒暴跳如雷,鄧尼茨展露鋒芒,「海浪行動」由此拉開序幕。
『陸』 蘇、德戰爭爆發前,蘇聯為什麼要討好德國
1941年春,“巴巴羅薩計劃”已基本准備完畢,300多萬大軍按照出發路線,先後陸續秘密集結到位。然而,巴爾乾地區的戰事,一下子打亂了德軍的步驟,並且達到了不管不行的地步,因為義大利軍隊在希臘被打得落花流水。
原來,“墨老大”眼看法國就要戰敗,慌忙出動54萬人的部隊准備趁火打劫,不料被18萬人的法軍阻擋了一周,不能前進一步。讓“墨老大”倍感羞辱的是,義大利只獲得了佔領的幾百平方米的法國領土,也就夠在法國建一個大宅院。
1941年6月22日,德軍190個師分三路突然發起了進攻,蘇聯統帥為了自己的固執和隱忍付出了慘痛代價。他對德國態度的180度大轉變,與其說是固執的自以為是,倒不如說是對蘇軍實力的不自信,以及對德國的害怕。
大家認為呢?歡迎留言一起討論。
參考文獻:《第二次世界大戰》、《二戰全史》
歡迎搜索關注“白楊樹下談歷史”//學習歷史,傳播文化正能量//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柒』 蘇聯面臨德軍的進攻時,蘇聯百姓為何對德軍投懷送抱
原創
東漢末年,群雄逐鹿,諸葛亮謂劉備曰:百姓豈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乎?天下三分始有開端。
劉備深得民心,以群眾為基礎,廣羅天下英才,最終實現其佔地稱王的目標。
無獨有偶,在二戰期間,德國閃擊蘇聯,當德軍進入熟蘇聯之後,蘇聯百姓的表現讓德軍詫異,眼睛都跌了一地。
望著手拿雞蛋,懷揣大白饅頭的蘇聯百姓,德軍們一邊吃著大蔥卷餅,一邊忙著迎接鋪天蓋地的鮮花,這時的德軍在蘇聯人民的眼裡,儼然成為了救世主,成了拯救他們脫離苦海的菩薩。
在德國閃擊戰元帥古德里安的回憶錄中寫到:「當地老百姓似乎很歡迎我們,他們送來了吃的雞蛋、麵包、牛奶,他們攔著我們,一定要我們吃完才肯放我們走,不過,好景不長,當我們將治理權交給帝國委員會後,那些人騎在百姓的頭上作威作福,這種景象就再也見不到了,我們也陷入了無休止的游擊戰中了」。
為何會出現這種情況呢?其實就是,德軍攻佔的這些地方,大都是沙俄時期佔領的土地,在沙俄解體後,蘇聯成立,這些地區仍然處於他人的統治之下,所以,一直對蘇聯並不認同的這些地區就將德軍看成是解放者,是使他們脫離被別人統治的救星。
另外,當年斯大林實行「寧可錯殺一千,不可放過一個」的大清洗政策,數百萬的蘇聯人面臨著被流放、處決等危險,在白色恐怖之下,民怨沸騰。處於邊陲之地的蘇聯地區就更加人心惶惶,而德軍的進攻就為他們提供了一種解脫的可能,至少當時德軍的行為還是比斯大林好太多。
這就不難想像,當蘇聯面臨德軍的進攻時,而百姓卻胳膊肘向外拐的情景。當時的斯大林確實讓失掉了民心,以至於出現了百姓將德軍視為「王師」的情況。
『捌』 二戰時俄羅斯人為什麼還要給德國士兵飯吃的
歷史上確實有這樣的事情,
除了烏克蘭和其他蘇聯的加盟共和國等的分裂主義分子把入侵的德軍當救星來歡迎以外,斯大林鐵碗推行的集體農庄政策和政治迫害也把許多蘇聯公民推向敵人的懷抱,很多德軍佔領區居民一直把元首當作擺脫斯大林暴政的希望,那些失敗的蘇聯將領們,比如著名的「俄羅斯解放軍」指揮官弗拉索夫等等,由於害怕蘇聯恐怖的對待被俘軍人及家屬的政策也紛紛投向德軍並甘願賣命,同時,也有如哥薩克這樣因為政治原因為德國效命的前白軍武裝力量,以上這些人在戰後均遭到嚴懲,其中哥薩克整族流放,弗拉索夫等人被處絞刑……
僅僅是由於42年後德軍在俄國佔領區推行的消滅劣等民族政策,才使大部分對德國抱有期望的蘇聯公民認識到侵略者的面目才轉而支持自己的軍隊,而那以前,他們中的很大一部分是忠心歡迎德國「解放者」的~
『玖』 德國剛入侵蘇聯的時候是不是還有蘇聯人歡迎德軍,把德軍當解放者,為什麼希特勒不收容他們
確實是這樣,看看古德里安寫的個人自傳<閃擊英雄>你就知道了.書里寫蘇聯人對德國軍隊非常歡迎,拿出自家准備的各種食物犒勞士兵.即使德國敗退之後,仍有很多蘇聯人選擇跟從德國人撤退,而德國人也盡可能的把他們帶走.畢竟蘇聯生活太苦了,斯大林統治殘暴,民不聊生......
『拾』 蘇聯為什麼能打贏德國
因為蘇聯面積太大了,而且他們的天氣就是天然的保護傘。除非德國在半年內打敗德國並徹底征服,否則是不可能的。但是由於蘇聯太大,半年打敗都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