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賓士的兩大股東都來自中國,這讓德國人怎麼看
賓士的兩大股東是吉利李書福和北汽,這個收購事情德國人大概有三種看法。
1、普通民眾。當年一窮二白的中國土鱉把自家白菜給拱了!酸酸的。
2、和中國合作的得利集團。可以的,現在中國人購買力能力不差啊。賣掉股份的企業覺得中國人出價還是蠻高的,我喜歡。其他股東覺得,你既然已經是第一大股東,還不極力使用權利,不錯,不錯。
中國目前正在後勁十足的趕超德國,已經讓德國很多企業失去了競爭力,另一方面又為德國提供巨大的市場。想罵又怕損失利益,心態很復雜。
在德國各種媒體報紙影響下,對中國保持冷淡態度才是真。利益受損的人肯定狂噴,戰敗國為了國內政治正確也要狂噴(多黨制),只有既得利益者吃飽了所以才會誇幾句。 二比一,保持冷漠是主流。
考第一名的,天天被第二第三名狂追不罵娘才是有鬼。現在的中國投資者青睞德國企業,就等於這個第二名啊,家裡還有點錢。天天盯著你家裡其他兄弟姐妹,老是想拱他們!
Ⅱ 駕史員 | 始於夢想,止於至善,梅賽德斯-賓士S級歷程回顧(上)
歷經百年光陰流逝,引擎蓋上的那枚三叉星徽並未被銹蝕,擋風玻璃上反射的仍是湛藍的天空。當車子優雅從容地行駛在遍布霓虹燈的夜,不經意間看到星徽標志上路燈照射出的流光,似乎在靜靜訴說著這個品牌悠久漫長的過往。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Ⅲ 如何評價全新一代賓士S級正式發布,車型定位「數字化賓士S級」
作為豪華D級車的大哥,每一次的換代必然在車界會引起軒然大波。它也從不讓我們失望,總能重新定義這個細分市場的標桿,給你豪華車全新的視覺觀和賓士特有的調性,這一次也不例外。底盤代號為W223的新一代賓士S,它的問世,就像賓士的廣告語那樣,再一次發明了汽車。不得不承認,上一代W222的賓士是及其成功的,它的設計語言向下一直沿襲給了E級和C級,而E級和C級的銷量大家也是有目共睹的。憑的是什麼?還不就是那霸氣側漏的外觀和滿滿豪華感的內飾設計。可以說,這一代的S, E和C的成功絕非偶然,它們從設計圖紙上就重新刻畫了這個級別車型的豪華車典範,告訴你,在這個級別,什麼才是豪華車,還得看賓士才行。
對於豪華D級車,尤其是賓士S級,就是不缺各種高科技配置,比如效果出眾的抬頭顯示系統,全息動態影像,獨特的前排座椅安全氣囊,基於48V系統的車身升起系統…… 新的賓士S級又給寶馬7系和奧迪A8一個加速換代的新理由,從里到外,豪華感與尊貴感席捲而來,美到讓你沒法拒絕。
Ⅳ 從全新賓士S級的「爆照」,看豪華車設計的未來
賓士S級最近火了,原因是在網上爆了幾張照片。
近日,微博上的汽車博主們幾乎在同一時間段圍繞幾張汽車諜照展開了密集的發博和討論,而圖片中的主角,正是代號為W223的全新一代賓士S級。
從曝光的圖片來看,全新賓士S級過於鋒利輕盈的車身造型、前臉的「三角眼」大燈、車尾的「丹鳳眼」尾燈、內飾簡單粗暴的豎向大屏幕等設計元素,顯然是被網友吐槽最多的要點。這些指控均指向了同一個「罪名」:賓士S級的豪華氣質傳承不再。
然而,與互聯網上的「民意」相左的地方在於,結合之前國外流出的測試車諜照,如無意外,下一代賓士S級基本就長成這樣了。
在一眾鍵盤俠眼中,即便引入的新科技和新功能再多,但顏值全方位下滑的賓士S級已經不再擁有設計buff的加成,而一旁的寶馬7系和奧迪A8此刻已經興奮得搓起小手、等待翻盤了。可事實果真如此嗎?
工業設計的美醜是一個極為主觀的議題,再多的爭論也得不出一個標准答案。因此,我們不妨暫且放下是非對錯,轉而關注事物的本質。
當代設計大師迪特·拉姆斯曾提出過著名的「設計十誡」,其中第一條便是:好的設計是不斷創新(Good design is innovative)。
從這層邏輯來看,不論是美是丑,在應用全新家族式設計語言進行內外飾大幅革新的全新賓士S級身上,已經很難再看到上一代車型的影子。在變了味道的同時,你也不得不承認全新賓士S級的確做到了徹頭徹尾的創新(至少是相對自身而言)。
一種觀點認為,相比於外觀層面尚可以接受的變化,全新賓士S級的內飾設計更能體現出賓士品牌在設計領域的姿態轉換。
根據諜照基本可以斷定,全新賓士S級的內飾設計策略已經由此前的「雙屏主導」徹底轉變為「大屏主導」,隨之而來的便是車廂內其他設計元素的盡可能簡化。
雖然內飾整體的簡約之美並沒有被破壞,但這種變化無疑令人聯想到特斯拉以及國內一眾造車新勢力發起的「大屏潮流」革命,而賓士在其中似乎只能成為一個「追隨者」的角色——在賓士的死忠粉們看來,這幾乎是一種妥協甚至倒退。
不過話也不能說得如此絕對。
舉個例子,蘋果公司的iPhone曾長期被認為是智能手機創新力的代名詞,但類似指紋解鎖、多攝像頭、全面屏等前衛配置,iPhone都是在一眾安卓旗艦機幾乎標配之後才不緊不慢地用上。單憑這一點,就能說明蘋果已經淪為二流科技廠商了嗎?
當然不能,在正式上市前盡可能地降低試錯成本並不斷打磨、優化使用體驗,最終拿出後來居上的產品,才是這些巨頭們真正關注的東西。
誠然,設計是一個撲朔迷離的概念,我們都沒有資格去定義賓士S級究竟要成為什麼樣,或者它本該是什麼樣。我們只需知道,全新賓士S級之於上一代賓士S級,已經成為了設計風格截然不同的兩款車型。
這是商業世界「求變」的根本要求,同樣是時代發展的必然規律。至於結果究竟是好是壞,最終也只能交給時間去回答。
俗話說:寶馬的精髓在3系,奧迪的精髓在A6,賓士的精髓在S級。
的確,賓士作為地球上資歷最老的豪華汽車品牌,以豪華、舒適著稱的大型轎車才是最能展現其品牌積淀和技術實力的細分領域。
因此,在歷代賓士S級上,你都不難看到最具開創性的設計語言和最具革新性的技術裝備。從剛性安全乘員艙、空氣懸架到ABS,這些賣點都是由扮演「掌舵者」的S級最先配備,再逐步通過技術下放,造福E級、C級等更低級別車型和它們的用戶。
上世紀80年代末期,賓士S級通過各種渠道被引入國內市場。彼時,代號為W140的第七代賓士S級由於其方正肥碩的身軀和虎頭虎腦的前臉造型,被中國人民生動地冠以「虎頭奔」的昵稱。
恰好,那一時期的香港電影也充斥著黑幫大佬、商界巨賈乘坐賓士S級的畫面,一代人關於「虎頭奔」的集體記憶便不脛而走。
2013年,代號W222的現款賓士S級在德國漢堡首發。為了迎接這次輝煌的換代,賓士甚至打出了「汽車發明者再次發明汽車」的豪言壯語。而從實際產品力來看,這一代賓士S級的確不辱使命。
比如外形設計,簡潔流暢、剛柔並濟的車身造型完美平衡了豪華穩重與年輕動感的臨界點,加上拿捏得恰到好處的細節,這款旗艦車型對於各個年齡段的消費者可謂做到了「通吃」。
更值得稱道的是內飾設計,雙幅式方向盤、一體式中控液晶儀表、圓形出風口等元素在經典中找到了現代之美,華美的線條搭配上考究的材料工藝,不僅確立了豪華車內飾設計的標桿,也單槍匹馬地將汽車內飾設計的水平提高到了一個新的天花板。
最重要的是,這套設計語言的逐步下放、擴散,讓賓士全系車型都享受到了長達數年的「設計紅利期」。
從硬派越野車G級到入門轎車A級,但凡擁有與S級相仿內飾設計的賓士車型幾乎都擁有了更大的溢價能力,也大多在銷量上獲得了不小的提升。賓士品牌也由此開始逆轉此前並不理想的銷量表現,力壓寶馬、奧迪一籌。
這也足以解釋人們在面對新一代S級到來時的種種不悅,因為W222實在是太成功、太深入心了。
坊間傳聞,全新賓士S級背後的設計操盤手是韓裔設計師李一煥,著名的第二代CLS級正是出自他手。
不過在筆者看來,賓士歷史上最年輕的全球設計總監戈登·瓦格納或許在其中起到了更為決定性的作用——全新一代CLS級的「三角眼」,就像是為如今的全新S級到來而鋪好的前奏。
當A級、GLC級、GLE級、GLS級等車型相繼採用了與之同款的設計語言之後,即便情感上再不願意接受,換代後的S級難逃相同「命運」,似乎也是情理之中。
回到迪特·拉姆斯的理論:一項產品的創新、變化是永遠不可能枯竭的。人們總是能藉由技術、科技的發展,激發出更多更多的創新設計。而創新的設計永遠會伴隨著創新的技術、科技而來。
站在前人的肩膀上,不論全新賓士S級的設計擔子落到誰頭上,要想做出驚天動地的創新,難度都堪比登天。
以戴姆勒集團的企業體量和人才團隊而言,即便這套設計在外人看來多麼「糟糕」,也必然是經過高層點頭的。因為他們的目光早已望向了更遠的地方:總有人正年輕,總有人會去買豪華品牌。對於賓士來說,改變可能有風險,但不改變,只會被歷史洪流落下。
當90後乃至00後成為汽車消費的中堅力量,成功人士的年齡層也在不斷降低。當後浪們手持財富的接力棒,他們對於豪華、商務、科技、時尚等概念的定義早已與前人大不相同。一台能夠標榜自我的豪華汽車,將不再拘泥於四平八穩的經典設計,而在於是否足夠標新立異。
聚焦到此次曝光的全新賓士S級的幕後團隊,你說豪華就一定得是優雅的、庄嚴的、不可動搖的?好,那他們就一定要把豪華弄成新潮的、不羈的、可被議論的。
在這之外,其實也有一些東西在悄悄地被傳承。比如W223的前臉仍保留著人們熟悉的盾形進氣格柵,這正是源自1951年初代賓士S級的經典設計元素。只不過,「傳承」這個曾在汽車行業中被看得很重的詞彙,今後或許只能成為一個「彩蛋」般的存在。
隨著整個社會的突飛猛進,人們的審美、旨趣都在被各種信息潛移默化地重塑著,誰也說不好下一分鍾的人類會喜歡什麼、討厭什麼。今天發生在賓士S級身上的一切,未來也可能發生在寶馬7系、奧迪A8乃至其他所有豪華品牌旗艦車型身上。問題的關鍵在於,我們能否用包容的眼光去看待它們。
正如鮑勃·迪倫在半個世紀前所唱:這時代一直在變吶,而你們不應該批評那些自己無法理解的事物。
或許是聯想到先前帶來「審美暴擊」的改款E級,有些媒體在此次S級諜照風波中甚至斷言:連S級都變丑了,賓士品牌今後恐怕再無經典可言。
這種粗暴的論調,其實大可不必。W222是很好,但賓士S級不能也不該永遠活在W222的影子里。
再說了,之所以寥寥幾張照片就能在網路上引起如此巨大的波瀾,我想跟偷拍者的迷之拍攝角度、構圖以及取景地的光線、環境也脫不了干係吧。如果不信,那就在最後放上一張外媒的渲染圖,是不是看上去沒有諜照那麼辣眼了?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Ⅳ 賓士S級一換代,為何招來各種神評價
全新的視覺觀和賓士特有的調性,這一次也不例外。底盤代號為W223的新一代賓士S,它的問世,就像賓士的廣告語那樣,再一次發明了汽車。賓士最新一代S級旗艦轎車,是賓士第一輛全數字轎車,可以說汽車發明者,又再次重新定義了汽車的未來發展方向。行車電腦顯示屏支持裸眼3D技術,主駕駛看儀表盤的內容是有3D景深效果的,雖然沒什麼實際用處,但絕對是個裝B點。
如果不是出於公司形象和商務接待的角度考慮的話,一般家庭用車,中大型轎車實際上是最合適。賓士S級的指導價為89.98-181.98萬,終端無優惠,加價3萬左右,入門車型S400L全款落地參考價在103萬左右,按揭的話首付三成40萬,貸款六成65萬,分36期還清,每期大約還款1.8萬左右。
Ⅵ 賓士S級和賓士邁巴赫S級以及賓士AMG S級有什麼區別為什麼
我們通常所說的開寶馬,坐賓士,這里所說的賓士,其實真正意義上的坐賓士,對應的車型應該是S級才是實至名歸的。賓士S級是大型豪華旗艦轎車車型,也可以說是轎車領域裡面的頂級標桿車型了,S級是汽車技術發展的引領者,也是開創者,可以說是汽車技術的方向標和發展潮流,而它的主要競爭對手主要為寶馬的7系和奧迪A8,這兩個車型。
下面呢我們再來說說賓士邁巴赫S級。所謂的邁巴赫S級,其實是因為原來賓士旗下的超豪華品牌車型邁巴赫,由於市場表現差,停產了;而為了彌補這一市場空間,於是推出了基於賓士S級的基礎上的超豪華車型邁巴赫S級,以此來跟賓利和勞斯萊斯競爭。
所以,賓士邁巴赫S級從定位上是要比賓士S級還要高,無論是從車型尺寸大小,配置,動力,豪華舒適性等等方面,顯然比S級還要更高級,當然,價格上也更貴了。
綜上所述,賓士s級,賓士AMGS級和賓士邁巴赫S級這三者的區別,形象來說,賓士s級就是豪華豪華轎車車型;賓士AMGS級,就是高性能版本的S級;而邁巴赫s級,就是超豪華版本S級。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Ⅶ 全新賓士S級安全技術,亮點都在這
我們買車除了一份出行方便之外,更多需要的是一份安心,我們就來看看代號為W223的全新一點賓士S級有哪些新技術。
首先安全氣囊方面,目前市面上車型配備的氣囊多布置在前排駕駛席位、乘員席,此外還有側氣囊以及側氣簾,從位置上看似乎後排還差點什麼,對於賓士S級這樣的顯然不能接受。
賓士S級上的後排乘客用安全氣囊,在業界上可以說又是一個首創。
為了在不影響美觀性的前提下,現在車上的氣囊大都埋在飾板里,在碰撞的一瞬間,符合開啟標准情況下,有ECU控制爆炸彈出,為了減少飾板的阻力,氣囊表面的飾板都會進行弱化處理,即使是在儀表台這樣的唯一,也要進行弱化處理,後排安全氣囊只能布置在前排座椅背部,由於此前沒有量產車型搭載過這類技術,因此其彈出角度、弱化區域等都是賓士探索不斷研究著,一步一步往前走。
而且安裝在前排座椅後面的安全氣囊在相關區域處理外,還要不影響前排座椅的舒適度以及調節功能,可謂是一步一個腳印慢慢探索研究著前進。另外,氣囊成型是依靠氣體發生器中化學品反應釋放的氣體,結束使命後氣囊會釋放其中的氣體,彌散在狹小的車廂中十分嗆人。為了解決這個問題,賓士這次也優化了氣囊結構。
傳統氣囊在彈出的瞬間伴隨內部發生器內的一些化學物質,發生反應後會釋放刺鼻的氣體,全新S級的後排氣囊通過改變結構優化了這一問題。
可以看到,這樣的結構仍就由氣體發生器內發生化學反應釋放氣體負責填充,中上部就是瞬間吸收車內空氣填充,這樣就能釋放更少的化學氣體。且官方表示這樣的結構也已考慮到後排正、反置的兒童安全座椅以及提籃,另外搭配後排安全帶氣囊,從而更好保證後排乘客安全性。
另外一個問題,SUV車型由於車身較高,因此發生碰撞事故後往往造成更大的傷害,這種該怎麼解決?
全新S級上要搭載一套新技術大大減輕相關事故造成的傷害,這項技術在車輛快受到側面撞擊時,懸架就會頂起車身,讓其以強度更高的門檻梁經受撞擊,配合氣簾和側氣囊進一步保護車內駕乘人員安全。
整套系統的工作流程就是側面安裝的雷達感測器識別並跟蹤潛在的側撞,智能魔術車身控制系統負責提升車身,據了解,最多可將車身抬高80mm,從而減少車門結構所承受的沖擊力。懸架會在事故結束後緩慢下降,減少二次事故發生的風險也保證駕乘人員發生事故後盡快逃生。
除了上面提到的安全技術,這次德國人還公布全新S級將搭載後輪主動轉向技術。這項技術並非首次搭載,不過它的效果仍舊讓人心動。
當車速低於60km/h的情況下,後輪與前輪能夠通過反向轉向來提高靈敏性並縮短轉彎直徑,這一技術能大大提升在城市狹窄車尾泊車便利性。
前後輪反向設定也有利於掉頭。當車速超過60km/h,前後輪轉動方向就會保持一致,這樣在車輛高速行駛時能提高穩定性。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Ⅷ 年前德系車企送大禮,這些新車閉眼入!
德系新車
如果以國籍劃分汽車製造商,國人最熟悉的可能就是那些街知巷聞的德國車。2021年春節前,一大波德國車來襲,款款堪稱福利,閉眼入絕對不出錯。
開年這幾款德系車的亮點在於,歷史悠久的全新一代車型和驅動類型日益多樣化。從德國人的角度來看,今年最值得期待的非全新S級莫屬。當然,全新奧迪A3和性能「瓦罐」全新RS 6 Avant也不缺少苦苦等待的死忠粉。大眾ID.4的上市,又能否預示大眾品牌順利走入全新時代?
全新賓士S級
廠商指導價:89.98萬-181.88萬元
從第一代S級轎車誕生到現在已經超過了70年,第十一代梅賽德斯-賓士S級轎車自曝光之日,就得到了社會各界極大的關注,即便它的到來褒貶不一,但不影響它再一次將豪華重新詮釋。
另一種人群則是開慣了跑車的人群,RS 6的大馬力接近他們的實用感受,高顏值體現了他們的個性品味,而大空間則彌補了他們的「買菜」需求,至少通過性好了不少,作為日常使用最是合適不過了。
大眾ID.4
補貼後廠商指導價:
ID.4 X:19.9888萬-27.2888萬元
ID.4 CROZZ:19.99萬-27.99萬元
</
【本文來自易車號作者ams車評網,版權歸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轉載請聯系作者。內容僅代表作者觀點,與易車無關】
Ⅸ 關於全新賓士S級,我們目前所知道的重點都在這里了
自1951年以來,賓士已向全球客戶交付了約400萬輛S級轎車。去年底,賓士在德國辛德芬根工廠慶祝了現款S級第50萬輛的下線。毫無疑問,自2013年面世以來,現款S級在全球大獲成功。而全新S級將在賓士辛德芬根全新的數字化的56號工廠投產,從這個工廠里駛出的全新S級能再立新標嗎?
當我們談論標桿時,我們談的是什麼:先鋒設計、先進科技、領先配置。雖然還不能全面了解全新S級,但通過以上信息,我們已經知道,全新S級擁有顛覆性的內飾設計、多項創新科技以及豪華配置。相信,當9月2號全新S級正式發布的時候,它依然對得起「S」的名號。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Ⅹ 為什麼有錢人都選擇賓士S級
所有偉大的開創
均來自對未知的探索
時代浪潮中,有這樣一群人
他們獨具風范
用開創格局的不凡氣度引領時代前沿
他們眼界高遠
用高瞻遠矚的預見洞察引領未來進程
他們卓越於行
用心系未來的腳步引領前行方向
每一個時代,都有各自的引領者,
而每一位引領者心中,都有一輛S級轎車;
全新時代,搭載諸多前瞻科技,引領天下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