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德國人為什麼在二戰時可以戰勝那麼多的國家
我個人認為是這么幾點,總結一下,不知道對不對:
1 德國在戰前有其經濟為其軍事行動做後盾,一戰後德國已經用最短的時間成為了世界第二經濟強國,打仗就是打經濟,所以德國在開戰後這方面已經在歐洲處於優勢。
2 歷史遺留問題導致民眾的抱怨心理,一戰後德國受到不公正待遇,從那時起德國國內的民眾就開始憋著一股怨氣,這也成為德國發動戰爭的一種動力,因為得不到人民的支持是不會有這么大成績的。
3 希粹(簡稱)的宣傳攻勢,將其塑造成了民意的代表者,這種心理上的力量是無窮的,這也成為了德國在開戰後能迅速在國內動員數百萬軍隊的原因。
4 過早准備,而別國卻一直鬆懈,德國從退出一戰協定後就開始擴軍備戰,其准備的充分和計劃的周詳是別國無法比擬的。反觀周邊國家,英法一直觀望希望引火向東,而蘇卻抱有德國不取得歐洲就不會對自己有所想法的觀念,別的小國則看著這幾個國家沒有動作,以為德國會受制於他們,所以也不防備。所以到開戰時這些沒有防備的國家就迅速淪陷。
5 綏靖政策,這個書上有,我就不說了,這是德國前期無所顧及的主要原因。
6 德國軍事裝備的先進性,一戰後德國就已經認識到自己戰爭觀念的落後和裝備的落後,所以戰後他們用最先進的科技和最強大的人力投入到了軍工上,這是他們成為一戰後第一個將坦克部隊作為一支對立作戰力量的國家,而法國到了開戰後還在將坦克作為配合步兵作戰的一個兵種,這種軍事觀念上的差別,在戰前天平就已經傾斜了。
7 德國軍人的素質,德國的軍人選拔是相當挑剔的,這也是一戰後德國加強軍隊建設的主要發面,他們加強了質量上的建設,德國的軍人可以說是二戰時期個人素質最強的,即使到了後期德國已經出現力量匱乏的時候,其軍人還是非常重視素質鍛煉。德國軍人在戰前的戰爭觀念要求是:每一個軍人都必須具有自己完成一次小規模戰爭的能力。這種要求就相當於現在的特種兵,如果樓主懷疑的話,可以看看德國的坦克部隊,在閃電戰的時候一天奇襲這么遠,如果不是個人作戰能力強的話,軍隊早就因為散亂而崩潰了。
8 德國軍事將領的優秀,可以說德國在一戰後保留了其主要作戰幹部,並在這基礎上提拔了很多很有天賦的少壯派,所以他們的戰爭天賦和先進的作戰理論使德軍處於世界軍事力量的尖端。綜觀二戰所有國家,誰有德國的優秀將領多?曼因施坦、窿梅爾等等。反觀老牌資本主義國家,英法的將領還是老一代,傳統的作戰思想大大落後於時代。而蘇聯的將領在大清洗後還剩下多少?
9 很好的利用了各國的矛盾,戰前歐洲和蘇聯的矛盾是很明顯的,所以德國為了先近後遠,先與蘇簽定了互不侵犯,然後集中力量對付英法,而蘇聯也上當了,以為德國不會先攻擊自己,於是很大膽的不在爭取任何盟友,只去擴大自己的防禦地帶,芬蘭、波蘭等等成了他首先的靶子,這也大大激怒了英法,導致戰前他們之間不和諧的因素。直到歐洲基本淪陷後他們才又走到了一起。
10 作戰通訊的現代化,德國也許是最先進入通訊戰爭的國家,那時他們便大打通訊戰,利用自己先進的通訊力量使敵人癱瘓,而自己卻行動迅速,這也是他能大量閃擊對手的原因。
先就這些了,我再想想再總結吧,呵呵,歡迎點評~~
② 德國:為什麼德國在這么多事情上都做的很好
1德國教育其他地方沒得比,德國的學校,幼兒園非常優秀,而且全國都一個水平,且不收費或費用低,所以家庭不會因為交不起錢而無法送子女接受好的教育。德國的教育理念同樣先進,中國的填鴨式教學我們就不說了,把孩子全教成了沒創造力的人。而德國卻是把教育分成三大塊 社會 家庭 學校,而且會有大量的社會工作者從事孩子的社會教育,心理教育,同時,協助父母,幫助父母完成正確的家庭教育。(有人統計,發現在德國從事社會工作的人比工業人員要多,德國可是個工業大國哦!可見他們多麼重視教育)
而教育上這樣做,孩子們不僅學會了知識,還有了正確的價值觀,而這很重要,比方說中國人學習了知識,發明了地溝油,中國人聰明嗎?也聰明,但中國國家富強了么?中國人真正創造了有價值的東西,值得人們來學么?沒有。而德國人普遍素質(社會責任感)強於世界上大半國家,德國人就知道要做好工作,就知道要為國家創造價值,而不是窩里斗,自然你為國家創造了價值,有時也為世界創造了價值,大家都會來學。(事實上德國人看不起美國人,覺得他們就是鄉巴佬,只不過在二戰時發了筆橫財)
同時,德國的教育還讓孩子們擁有了哲學思考能力,所以德國人思維很理性,很全面(不像國內無腦憤青)做事也很細致,嚴謹,追求完美(當然我這么說不是崇洋媚外,只是中國現在有很多問題需要我們反思,現在邪教如此猖獗,不能不說是我國思想道德建設教育的失敗,現在中國留學生出去,大多數雖然專業知識豐富,但依然只能給別人打工,這又說明中國學校教育落後)我國科技跟不上,說到底不是技術問題,是理念問題,我們只抓專業知識,而忽略了整體(比如,你造車的零件造的天下第一,但你組裝不出車,那你就永遠給別人造零件去吧)
2我覺得這點不是關鍵,但既然我知道還是說一下吧,德國工作政府規定是五年換一次公司,這樣可以讓人們對工作環境保持新鮮,永遠有向上沖的慾望
③ 德國的科技在世界的地位如何
德國的科技在世界屬於一流水平。
德國是一個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歐洲四大經濟體之一,其社會保障制度完善,國民具有極高的生活水平。德國在基礎科學與應用研究方面十分發達,以理學、工程技術而聞名的科研機構和發達的職業教育支撐了德國的科學技術和經濟發展。以汽車和精密機床為代表的高端製造業,也是德國的重要象徵。
德國是世界第四經濟大國。世界最有影響力的汽車品牌賓士、寶馬、奧迪、大眾、保時捷都位於德國,著名汽車品牌歐寶也誕生在德國(現屬於美國通用汽車集團)。汽車生產量僅次於中國、美國和日本,是全球最大的汽車生產國之一。
德國的主要工業部門有電子、航天、汽車、精密機械、裝備製造、軍工等。德國產品以品質精良著稱,技術領先,做工細膩,但成本較高。德國的工業品在世界享有盛譽,而德國也是西歐最大汽車生產國。
④ 德國人到底有多厲害
從人類社會早期開始,勞動便一直在進行著。即便是在靠天吃飯的農業社會時期,人們也不得不進行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勞動。來到如今的社會中,勞動時間更是變得越來越長,很多人都為不斷的加班而感到疲倦。但有一個國家卻以「工作時間短」而出了名,甚至一年休息150天,一半時間都在休假。
這個國家便是德國,勞動者的福利令許多外國人羨慕。在一年365天的日子裡,竟然有將近150天都不用上班,每一天的上班時長非常短。但在一年休息150天的情況下,經濟發展依然世界領先,德國又是如何做到的呢?
小結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而在勞動中,效率也是不可缺少的生產力。當效率過慢時,再少的工作也需要大量的勞動時間。倘若各國都能學習德國的效率模式,各行業過勞的現象便可得到一定的緩解,也是對於勞動者而言最好的福利。
⑤ 德國人為什麼那麼厲害
在冷兵器時代,在西方是古羅馬人的天下,所到之處,攻無不克,戰無不勝。 這是因為羅馬兵團的整體戰斗素質,兵團有數十種兵種,而且平時訓練有素,配合嫻熟,因此很強大。而近代德國打仗厲害,是因為人類進入火器時代之後,原有的冷兵器的戰術已經完全過時而德國在其發動的統一戰爭過程中普魯士出現了兩位跨時代的軍事天才,一位是理論家:克勞塞維茨 他寫的《戰爭論》成為時至今日仍起知道作用的軍事理論書籍。被譽為西方「兵聖」另外一位就是毛奇,毛奇作為統一德國的三駕馬車的軍事統帥,創建了參謀制這一制度迅速在普魯士統一戰爭中發揮出巨大的威力為此 全世界各國全部效法建立了自己的參謀部我國也不例外但發揮的淋漓盡致的還是德國,總參謀部是整個的中樞系統,而軍長、師長只是執行參謀部命令的棋子參謀部的參謀軍職不高,遠遠低於真正在一線打仗的軍長、師長但德國人的性格是一絲不苟,都得到了忠實的執行因此德國在近代戰爭中都發揮出了驚人的戰鬥力
⑥ 請問二戰後德國科技有多少項影響了世界我大概總結一下驚訝的發現現在很多科技都源於當年德國科技。
德國人確實厲害,但是沒有你說的那麼厲害,只是德國人第一時間把科技投入軍事應用而已,比如說噴氣式飛機,世界上最早提出噴氣推進理論的是法國的馬克尼上尉和羅馬尼亞的亨利·科安達。科安達還在1910年前後試制過最早的噴氣式飛機,並製造出一架原型機。但是德國工程師最先實現了噴氣式戰斗機,英國比德國要晚兩年,而且渦輪噴氣式發動機的專利是英國的,所以不是德國人發明了噴氣式飛機,而是第一個實現應用,比如我我國專利分為發明專利、實用新型專利、外觀專利,德國這個更偏向於實用新型專利而不是發明專利,其他很多也是這樣,比如直升機也是如此,世界第一家真正成功的直升機VS—300是在美國。
⑦ 納粹對德國和世界的主要貢獻
培養了德國人自強不息,團結一心的,偉大的民族精神。
鼓舞了世界人民共同打擊納粹主義的強大的戰略意志。
⑧ 二戰期間為什麼德國比其它國家的科技先進那麼多
主要原因是一戰後各國意識形態的問題,一戰時主要戰術是壕溝戰,戰爭結束後,英法滿足於現狀並沒有進行軍事革新,法國甚至以為壕溝戰就是戰爭的最終表現形式並建立了馬其諾防線。
而作為戰敗國的德國,經濟崩潰,希魔就此崛起,並通過工業強國這一理念來解決失業和經濟危機。
坦克則進入了德國的視線,德國將領開始研究起坦克戰術,同時也對坦克提出了更高要求,刺激了德國工業,兩都相輔相承之下,德國的科技進步神速。
而這也是二戰開始後,原一戰戰勝國迅速變為戰敗國的原因。他們的意識都停留在壕溝戰那種原始戰術上,被閃電戰這種穿插式戰術擊敗。
歸根結底,德國的科技之所以強於別國,一是因為德國奮發自強,二是其他國家固步自封滿足現狀。
另外:
1. 發達的經濟,雄厚的科技基礎。德國是第二次工業革命的發源地。
2. 國家十分重視教育和在科技上的投入。英法是老牌帝國主義國家,有廣大殖民地。即使不發展科技也照樣能在殖民地賺取很多錢,客觀上限制了它們的進步。
3. 嚴謹的作風,勤勞的天性,追求卓越的精神。德國人偏愛生產高檔且很貴的東西,比如賓士寶馬和虎王坦克。
4. 德國智商普遍比較高,據研究,德國人智商約107,東亞國家106,而英國法國西班牙等只有90—100左右。
5.高效有為的政府。無論是威廉時代還是希特勒時代。領導集團都十分注重與時俱進。敢於大膽引入新的科技新的思想。
6. 在戰爭在准備上十分充分,在新武器的研製上不遺餘力。
7. 尊重個人研究成果,德國很早就實行了專利保護法。
8. 德國自然人才輩出,但要說在美國和蘇聯的核心科學家都是德國的就未免過於誇張了。
(8)德國人對世界各國有什麼貢獻擴展閱讀
其實德國在二戰中的科技尤其是軍事科技如此先進一點都不讓人意外。首先,德國在工業革命之前,德國的工業已經很發達了。比許多國家都先開始工業革命。憑借工業革命帶來的優勢,進行了海外擴張,積累大量的原始資本。
再者,德國人在工業革命以後,重視教育的發展。在海外積累的資本,有很大的一部分都用來發展本國的教育事業,為德國培養出各式各樣的人才。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前。德國的教育水平已經領先於大部分國家。國家十分重視教育和在科技上的投入。
⑨ 德國真是個奇特的民族,150字以上
德國在其它一些領域也作出過世界性貢獻。德國是現代電影的發源地之一,是現代建築藝術的發源地之一,它擁有世界級的建築大師格羅比烏斯(本世紀20年代)和羅厄等。德國有一些方面卻不很發達。德國在經濟學方面雖有像馬克思、李斯特、經濟地理巨匠克里斯塔勒、公共財政學先驅古·科恩。海迪希爾(德古典經濟學代表)、西德經濟奇跡設計師艾哈德、經濟對策論之父摩根斯頓、德國經濟學研究中歷史學派的創始人之一羅雷爾、「新歷史學派」之父施莫勒、區位理論創始人屠能、區位理論大師韋伯。
但德國經濟學取得的進步遠遠比不上英國,德國在政治學特別是現代西方政治學方面的研究較落後,德國的小說不如英、法、俄等國成就輝煌。總的來說,德國人是多才多能的。
德國何以取得如此令人目眩的成就,何以產生如此多的巨人呢?德國的民族性格、語言特點與思維習慣為我們提供了一個重要答案。德語是世界上最富邏輯性的一門語言,它賦予德國人以天下無敵的邏輯思維能力。德語的語法規律很死板,性、數、格的規律十分嚴格,這造就了德國人嚴肅、一絲不苟、重視紀律的特點,也孕育了德國人進行嚴密、抽象思維的能力。但另一方面,德語妨礙了德國人進行靈活多樣、富於變化的小說、繪畫創作。德國人天然地具有思辨力強,辦事一絲不苟,勤勞認真等優點,這也就是德國人能在學術、思想、音樂方面取得巨大成就的奧秘所在。
⑩ 英國人,法國人,德國人誰對人類歷史的貢獻最大
其實不能這樣簡單地說誰對人類歷史的貢獻最大,誰的貢獻都不能忽視。如果要說現當代的話,應該是德國人的貢獻影響比較大。馬克思、愛因斯坦、佛洛伊德都是德國人,這是現當代世界三大科學巨匠。馬克思是政治經濟領域的,愛因斯坦是科學方面的,佛洛伊德是文學和人類精神思想領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