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公司想在法蘭克福上市,應該怎麼做
現在國內的創業板也可以去試試,比國外上市要好多了,首先人脈關系!
B. 在中國的著名德國企業有哪些
在中國的著名德國企業:
1 阿爾弗雷德.弗德利西.弗蘭德股份公司
A. Friedrich Flender AG
2 安博起重設備貿易 (海) 限公司
ABUS Crane Systems Trading (Shanghai) Co., Ltd.
3 阿斯格拉海代表處
ASGLAWO Shanghai Repr. Office - Materials f. Insulation & Reinforcenent
4 安克曼太平洋限公司海代表處
Ackermann Pacific Ltd. Shanghai Repr. Office
5 空客車工業限公司北京代表處
Airbus Instrie GmbH, Beijing Representative Office
6 安聯眾壽保險公司
Allianz Dazhong Life Insurance Co. Ltd.
7 安聯眾壽保險公司
Allianz Dazhong Life Insurance Co. Ltd.
8 安聯保險北京代表處
Allianz, Beijing Representative Office - China Operations
C. 今年來中國企業在德國上市有的一些情況想了解下,不知道哪兒有比較正規的數據來源
今亞投資,網站的數據:近幾年來,我過企業德國上市已經成為一種新的選擇,特別是廣大中小民營企業。根據相關媒體數據,截止2009年,有13家中國企業在德交所掛牌,其中3家在主板,3家在中小板,另外7家在OTC市場上市。最早登陸德交所高級市場的中國企業是中的環保。在德國上市有以下具體優勢:成本低,歐洲最具透明度的市場標准為中小型企業和國際企業提供合理的上市板塊,高效率的顧問團隊,易於擴展進入德國以外的其他國家,擴大客戶群,通過電子交易平台Xetra 或櫃台交易,股票具有良好的流通性和較優的價格
D. 中國有哪些企業在紐交所上市
http://blog.sina.com.cn/u/1233721385
中國公司在美國上市已有7年的歷史,在華爾街上經歷過三起三落,「7年中,既有像中華網這樣中國概念股風光無限好的輝煌,又有大半股票價格跌破發行價,有些股票僅值幾毛錢慘不忍睹的苦澀。」一位國際金融和投資銀行專家這樣總結中國公司海外上市的7年歷程。中國概念股在華爾街掀起了四波浪潮。
第一波浪潮:中國股票首次登陸華爾街
1992年底中國證監會成立,隨後,就批准第一批公司到海外上市。中國公司第一次在美國股市上露面是在1993年7月的青島啤酒,隨後還有上海石化、馬鞍山鋼鐵、儀征化纖等八家。它們的主掛牌在香港,但通過全球存股證方式(GDR)和美國存股證方式(ADR)分別在全球各地和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1998年8月,上海石化H股在香港上市的同時,將50%的H股轉為ADR、GDR在紐約上市。通過其他途徑在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的第一家與中國有關的股票是1992年10月9日上市的華晨金杯汽車,發行價為16美元,當年11月底升至33美元。第二家是中國中策輪胎,第三家是上海摩托車。由於是中國公司第一次在美國上市,很快就在紐約證券交易所形成一股熱潮,在1993年7月份達到高峰。這些股票以青島啤酒受到追捧最為典型,當時,39家外國著名投資公司爭著要當其代理商,認購率也超額200倍,股價最高時達14港元。
第一批海外上市的企業有兩個顯著特點:一是絕大部分改制前為國企,二是行業限於製造業。那麼,這些股票為何受到國際投資人的青睞呢?專家認為,首先從宏觀上講,當時中國經濟GDP增長速度高於世界平均值的一倍多。第二,國際投資人看好中國巨大的消費市場,他們的想法很簡單,他們做決策時,只關心幾個簡單的數字,就是說,中國人均某一個產品消費是多少,然後與國際平均數字進行比較,感到潛力驚人。此外,中國製造業有較長期的歷史,基礎比較雄厚,而且中國政府對製造業一向大力扶持。
第一次浪潮持續到1994年就消退了,股價跌到谷底。一方面是受到墨西哥的金融危機的影響,另一方面是公司本身的原因,這也是主要的原因。上市半年後的中期業績公報和一年後的年報業績較差,與公司管理層在上市推薦過程中所做的預測有很大出入。於是,國際投資人對中國製造業產生懷疑,雖然是股份制企業,但這些上市企業在管理制度、體制、公司的治理結構等方面仍存在著傳統的痕跡,特別是存在缺少激勵機制,公司運營業績和股價表現與管理層和員工利益關聯不大等一系列問題。第一次浪潮就這樣退下去了。
第二波浪潮:基礎設施類股票領風騷 以製造業為主的股票引發的第一次浪潮消退不久,到美國上市的第二批中國股票又開始出現在華爾街。不過,這次製造業公司很少了,取而代之的大部分是以基礎設施和公共事業為主的公司,這些公司涉及航空、鐵路、公路、電力等領域。如華能電力國際、中國東航、南方航空、大唐發電等公司。
這些公司一上市,很快吊起那些想購買中國基礎設施股票的人的胃口。不過,投資人換了一波。他們同樣拿人均航空里程、人均用電量、人均能源消耗量等指標與國外進行比較,發現均遠遠落後於世界主要國家,具有極大的增長潛力。認為投資這類股票風險較小,於是,紛紛購買。 然而,好景不長。購買這些股票的主要是一類機構投資人,他們原打算長期持有,進行戰略投資,不到迫不得已時是不輕易出手的。結果,這些機構紛紛拋售這些中國公司股票,造成股價狂跌。
中國股票在華爾街的第二次潮漲潮落的原因與第一次大同小異。從宏觀上講,由於經濟疲軟,許多項目被迫緩建或停建。此外,基礎設施領域惡性競爭,導致企業嚴重虧損。像民航業,進口飛機過多,飛機運力過剩,機票打折,導致民航業全面虧損。
第三波浪潮:紅籌股一度紅透半邊天
中國概念股在華爾街掀起的第三次狂潮是紅籌股,這波狂潮起始於1996年底,終結於1997年10月的金融風暴。它所引發的震盪遠遠超過頭兩次,其主戰場雖然是在香港,事實上華爾街也倍受沖擊。
所謂紅籌股,是我國以某一個部門和某一級政府為背景,投資到香港的窗口公司,這些公司利潤往往有超常規的增長。盡管這些公司主掛牌在香港,但通過美國存股證方式(ADR),也可在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這些股票有航天科技、招商局、中國華潤、上海實業、北京控股、廣東粵海等。像北京控股認購時,香港六十個財團入股,凍結資金數千億,創造了1200倍認購率的香港股市記錄。香港六大富豪一同出席推介會,這在香港還是頭一回,一時成為投資界的美談。1997年5月18日掛牌,上市股價是11.48港元,當天收市漲到44元,最高時達到66元,去年收市價為12.25港元。
紅籌股有幾大因素吸引海外投資者:
一是最直接的「中國概念」,受益於中國經濟的高速發展。
二是海外投資者認為,紅籌股與前兩類企業有很大的不同,他們注冊在香港,由香港當地的管理層運作,有相當的自主靈活性,經營環境較好,融資方便,避免了前兩類企業的不足。中資企業背後要麼有行業部門的支持,要麼有強大的地方政府作後盾。
三是,這些企業可獲得優質和超常規資產注入,資產組合多元化,可帶來企業高速發展。
第四,擁有一大批戰略投資者。最後,與香港回歸祖國的大環境有關。然而,隨著1997年底亞洲金融危機的突然爆發,香港股市一落千丈,人氣極度低迷,再加上紅籌股業績和表現欠佳,結果,好景曇花一現,不少股票跌到發行價以下,至今仍在這一價位徘徊,像粵海還走上了清盤的道路,令人扼腕嘆息。
第三次浪潮消退後,國外資本市場對中國股票大門緊閉長達15個月。
第四波浪潮:高科技概念股掀起新狂飆
1999年7月14日,中國證監會發布《關於企業申請境外上市有關問題的通知》。同一天,中華網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掛牌當日,股價由20美元飆升到67.2美元,上漲235%,當日市值超過110億人民幣,集資1億美元。16日股價由58美元,突然飆升至101.3美元,漲幅達75%;17日,再次狂漲至137美元。2000年1月11日,收盤價高達82美元(一拆二後)。
中國電信年前最後一天收盤價為128美元,逼近歷史最高價。中國榮昌國際控股公司在中美入世協議達成前,每股股價僅為一美元,16日,該股收盤價上漲了11倍,達到11.06美元,17日又狂升至每股32.06美元,幾天後,股價一度上升至每股80美元。中國華潤發展公司股票也有不俗的表現,17日上漲了19美元。中華輪胎公司兩天上漲77%,達到每股10.06美元。其它股票也有不俗的表現。
1999年2月17日,以生產數碼無線電話稱雄市場的廣東企業———僑興環球在美國納斯達克市場上市,因而成為我國第一家境外上市的民營企業。由於受到中美簽署入世協議利好因素刺激,僑興環球股票17日升幅達268%,上漲8.375美元,收市11.5美元,成交也創下天量。1999年12月31日,股價飆升至28美元。幾天內扶搖直上,價格榮登納斯達克市場一周漲幅十大股票第六位,市值一周內增加了1.5億美元。外國記者形容:這些日子,中國民營企業股票就像坐上了火箭一樣往上漲。
E. 求在德國上市的25家中國企業名單
去投資中國網查閱,上面有所有上市公司信息。
F. 德國法蘭克福創業板上市條件
德國法蘭克福交易所(Open Market)上市指引
德國創業版上市條件
(一)德交所Open Market標准和條件
根據企業自身的情況和要求,德國法蘭克福交易所開設了三種不同的上市板塊以
供企業和投資人選擇。該三種板塊為初級市場,一般市場和高級市場。在法蘭克
福交易所上市,一般市場和高級市場對應的是歐盟監管的市場,而初級市場對應
的是公開市場(非官方監管市場),公開市場主要由交易所本身監管。
初級市場(Open Market)不受嚴格的歐盟證卷法的監管,而是所在交易所自行
監管。因此,企業可以以較低的門檻滿足上市融資的要求。 相對其他兩個板塊
來說,初級市場對企業要求較低,適合成立1年以上擁有高成長高回報的中小企
業。按照簡化的初級標准申請上市,不但費用上面節省,同時整個流程也只需3
到 6 個月內完成。另外,企業的管理層還可以在法令要求較松的 Open Market
累積管理上市公司的經驗,為將來升板,做大打好良好的基礎和充分的准備。
德意志交易所初級標準的交易業務在歐洲范圍內占居首位。在2006年上半年裡,
該板塊每支股票的平均交易額超過倫敦交易所相應中小板塊 AIM 的 123%;每支
股票的成交次數比 AIM 幾乎高出 10 倍。而泛歐交易所中小板塊 Alternext 的平
均交易額只相當於初級標準的四分之一,同時,Alternext的成交次數明顯少於
初級標准板塊。 在德意志交易所初級標准板塊上活躍交易的企業股票涉及很多
具有吸引力的、豐富多樣的不同行業,如:屬傳統行業的金融、媒體和工業,以
及技術、電信、軟體/IT 和未來市場(如:可再生能源)。與此相比,倫敦交易
所AIM和泛歐交易所Alternext所涉及的行業要少得多。
想要在初級市場(Open Market)發行股票的企業需要向德國證券監管局提供上
市申請說明書,並且按照板塊透明度規定承擔企業資料披露的義務。初級市場
(Open Market)的透明度要求是,凡能影響股票價格的重要企業信息必須立刻
通過新聞服務商,如:路透(Reuters)或彭博(Bloomberg)向廣大投資人發布。
公司也必須在公司的網站上公布年終結算和報表並提供企業介紹和企業日程。
另外企業還可通過一年一度的分析師研討會進一步向投資者展示自己。
此外,企業還必須得到一位德國法蘭克福交易所認證許可的「上市合作夥伴」的
認可,並作為上市代理申請人向德交所提出並操作上市。該「上市合作夥伴」將
作為企業在上市過程當中的「導師」,陪伴企業走過上市的全過程,為企業提供
專業咨詢,服務和相關信息。
以下為德交所3個板塊的標准和透明度具體要求
另外對於想要在德上市的中國企業而言,企業還要經過資產結構和企業性質的重
組以達到上市的目的。目前MAKRO Capital 提供的方案為設立美國或者瑞士公
司,經過重組和現金並購使得中國公司成為新成立美國/瑞士公司的控股子公司。
新的美國/瑞士公司還需要擁有超過 35 名原始股東。同時該重組需要符合國內法
律要求,如下:
(3)境外間接上市的國內法律要求
中國企業赴境外間接上市,除了要執行國務院及中國證監會的有關文件規定
外,在境外上市的境內公司還應符合下列條件:
產權明晰,不存在產權爭議或潛在產權爭議;
有完整的業務體系和良好的持續經營能力;
有健全的公司治理結構和內部管理制度;
公司及其主要股東近3年無重大違法違規記錄。
G. 在德國有哪些中國企業
中國徐工集團歐洲有限公司在德國克雷菲爾德市,該公司是徐工在海外建立的第一個研發中心,同時也是其歐洲總部所在地。
在德國生活的中國人中幾乎有四分之一居住在北威州。這些年來,中國企業紛紛來到北威州安家落戶,所以說北威州的中國企業很多!
在北威州落戶的中國企業中,包括研祥智能科技公司、飛達公司、中國通用技術公司、華為公司、美的公司、力帆公司、五礦公司、三一重工和中興公司等著名企業。
H. 德國法蘭克福指數 我想看看一家上市公司在德國上市的行情怎麼看
德國股市的網頁可以查詢,搜索deutsche-boerse就可以了。
I. 德國上市的高新技術企業有哪些
沒有看明白該問題的主題,您是想知道在德國上市的我國高新技術企業還是德國上市的企業在我國設立的高新技術企業有哪些?如果是後面這個問題的話, 青島特銳德電氣股份有限公司、中德(中國)環保有限公司、格林精密部件(惠州)有限公司。
J. 請問下在法蘭克福證交所上市的中國股票有哪些
新光亞洲、山東工友機械、Asia4Sale.com 、亞洲竹業 、豐泉環保、中德垃圾技術公司等等
法蘭克福證券交易所的證券交易業務全部由德國政府商會管理。上市可供交易超過80萬種德國和其它國家的多種金融產品,其中包括來自130多個國家的超過11,000家公司的股票、逾1千種交易所交易基金(ETF)、交易所交易商品(ETC)及交易所交易債券(ETN);2萬3千種固定收益證券,如債券、抵押債券和無擔保債券;大約3,000種投資基金和超過70萬種的結構性產品,例如憑證和認股權證。
根據德國證券交易法,在證券交易所中從事證券交易的銀行、證券公司和經紀個人必須遵守下列規定:從事證券交易的企業,如銀行證券部和證券公司必須經國家批准,才有資格代替客戶從事證券買賣。上述證券經營機構應有足夠的金融資產作為保證基金,以應付突發事件的發生。經營機構的全部證券買賣業務都需在證券交易所辦理公證、擔保等法律手續。對於從事證券經紀業務的個人必須經過專門業務訓練,應具備足夠的經營資產,按政府商會的統一規定從事證券買賣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