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高分求:二戰中,瑞士為什麼能保持中立,不受到德國的侵害
不受侵害原因就是因為瑞士的「身份」是「永久中立國」,這是在1815年的維也納會議上簽署的協議。但是瑞士的中立身份並不是從這里開始的,早在1291年瑞士永遠聯邦建立開始,瑞士在歐洲歷史上就一直扮演著中立國的角色,似乎從來沒有過軍事征服其他地區的行為。但是另外一個原因卻是瑞士在二戰時期對德國採取了妥協屈服的態度,使得德國最終沒有下定決心吞並瑞士。
至於維也納會議,是歐洲列強為了重新劃分拿破崙戰敗之後混亂的歐洲版圖,對瑞士中立國的身份的確立只是一個不很起眼的小協定。雖然維也納會議是通過壓製法國大革命的自由民主主張在歐洲重新建立一套保守系統而遭到了歷史學家的譴責,但是在一戰之前,這次會議達成的協議為歐洲維持了將近一百年的和平。
重新回到二戰時期瑞士的中立國問題,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瑞士在二戰時期並不是人們想像中的完全和平美好的中立地區。事實上,瑞士在二戰中並不是完全中立的,雖然有資料說瑞士曾組織軍隊反抗德國,但是更多資料顯示瑞士在二戰期間其實是「助紂為虐」,不止在經濟上對德國進行幫助,對猶太民族難民的間接迫害更是為後人所不齒。
下面是相關資料
瑞士是一個人口704萬(二戰期間為400多萬),土地面積41284平方千米的中歐小國。但是在二戰中,當希特勒的軍隊肆虐著整個歐洲時,它仍然能夠免於戰火的破壞。每當學習到這段歷史時,很多學生就會問道:「瑞士在二戰中為什麼能保持中立?」 有的資料說,面對希特勒的威脅,瑞士曾於天內動員了43萬大軍[1],並迅速進入作戰陣地,顯現了堅強的防衛作戰能力和決心,加之納粹德國因面臨兩線作戰的危險,因而放棄了入侵瑞士的意圖。其實不然,在這場關系著人類命運的大搏鬥中,瑞士並未保持真正的中立,而是助紂為虐,扮演了一個不光彩的角色。
瑞士為什麼要屈從希特勒?
在歷史上,瑞士曾是德意志神聖羅馬帝國(德意志第一帝國)統治下的一個小國。在1815年的維也納會議上,為了限製法國,反法同盟通過了關於瑞士永久中立的聲明,瑞士被確定為永久中立國。
然而,1933年希特勒上台後,瑞士的中立和獨立面臨著嚴峻的考驗。納粹德國的出版物稱,所有以德意志人為始祖的人,即使在「第三帝國」的邊界之外,也都是德國人。因此,它們把瑞士人稱為「在瑞士的德國人」(瑞士人口中64%屬於德意志民族)[2]。而納粹德國繪制的地圖更是公然把它囊括在「大德意志」的疆域之內。與這種反動的種族主義鼓噪相呼應,在瑞士德語區出現了親納粹社團,其中以「國民陣線」以及「瑞士國社黨人」兩個極右組織勢力較強。得到希特勒政權支持的瑞士法西斯勢力一時甚囂塵上,對瑞士當局造成了巨大的壓力,威脅著瑞士國家主權的獨立和完整。此外,德國還威脅要切斷向瑞士的煤炭出口。
當二戰已經迫在眉睫時,瑞士議會於1939年8月30日通過決議,重申它將恪守中立。而1940年,德國最高統帥部制訂了以突襲方式迅速佔領瑞士的幾種方案,統稱為「冷杉行動」。只是希特勒在權衡入侵的利弊得失後,最終未將它付諸實施[3]。
1940年6月,法國的半壁江山淪陷,小小瑞士轉瞬間落入德、意強鄰及其兼並或佔領區的四麵包圍之中。面對德國法西斯的吞並野心,瑞士當局最終選擇了屈從迎合的道路,演出了其歷史上最不光彩的一幕。
二戰中,瑞士的中立有哪些貓膩?
1、在經濟上向法西斯國家輸血。
德國歷來是瑞士的最大貿易夥伴。二戰中,瑞士一直都維持了同德國的經貿、金融關系。大戰爆發不久,瑞方向德方提供1.5億瑞士法郎貸款,德方則允許瑞士商品經由德國轉口。義大利亦從同瑞士的經貿關系中獲益。瑞士還向德國賣電,讓德國工廠保持生產,直至1945年3月德國敗局已定時才停止。瑞士各大表廠還同向德國供應精密零件。蘇黎世的軍工廠提供的40毫米口徑高射炮,是德國應付盟軍空襲的重要防衛武器。[4]
2、二戰時瑞士一直讓貫穿阿爾卑斯山脈的具有戰略意義的15公里長的聖哥大隧道(這也是世界上最長的公路隧道)向德國和義大利開放。滿載戰略物資的火車不斷穿過瑞士往來於兩國之中[5]。
3、拒絕幫助受迫害的猶太人。
二戰爆發前,納粹政權一般並不阻擋猶太人移居國外,通常是剝奪其財產後迫使他們遷往別的國家。因此瑞士成了很多德籍猶太人流亡的首選地。但瑞士當局卻採取對策阻擋他們的湧入,它明確規定,「猶太人不應當視為政治難民」。為此,當局采了取先堵後趕的措施:實行預先簽證,制止難民入境;假如獲准入境,則盡早將其逐出;對非法入境的難民,瑞方將其押到邊界崗哨交與德方。戰爭年代,由於無法進入和被逐出瑞士的猶太人是難以計數的。1938年,瑞士出入境部門讓德國在德國猶太人的護照上打上一個大大的「J」字印(猶太人的標記)。到正式開戰時,瑞士已在邊境攔截了10多萬猶太人入境。瑞士有時甚至直接把這些人交到臭名昭著的黨衛軍手上[6]。為此,德國的報紙在戰後也曾批評過瑞士的所謂「中立」。德國《周報》指出,瑞士的「中立」只差沒有同第三帝國正式合作而已。
4、瑞士銀行:侵吞猶太人財產,充當納粹黃金保險箱。
瑞士銀行在二戰中的表現也有許多「貓膩」。據報道,在二戰中,被納粹迫害致死的德國猶太人在瑞士銀行開戶數達5萬多戶,存有價值為60億美元的資金,而至今只有600萬美元經瑞士政府交還給了猶太組織或贈與一些國際人道主義組織[7]。一些瑞士銀行甚至以納粹集中營沒有發放死亡證的理由拒絕賠償。所有這些資金都被瑞士銀行侵吞了。
瑞士還是納粹德國進行黃金交易,以換取硬通貨瑞士法郎的主要地點。瑞士銀行則根本不問黃金的來路,一味從中賺取巨額差價。據稱,當時納粹德國的帝國銀行90%的黃金交易就是通過瑞士銀行進行的[8]。納粹通過戰爭掠奪來的巨額財產,也有相當一部分存在瑞士銀行。在瑞士銀行的「幫助」下,希特勒得到了寶貴的外匯,從而在世界市場上購買維持戰爭的重要物資。納粹德國帝國銀行副行長索性露骨地說:「瑞士允許自由的外匯交易具有重要的政治意義,這是我們至今仍讓它保持獨立的一個基本原則。」[9]
上述史實說明,瑞士在二戰中的行為違反了永久中立原則。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瑞士聯邦政府對這段歷史進行了反思。1995年4月3日瑞士外交部長科蒂首次代表政府為瑞士在二戰中的表現作出道歉。他說:「我們不能、也決不否認瑞士在戰時與難以用語言表達的野蠻行為有牽連。」「雖然一個被納粹和法西斯世界包圍的小國要生存下去非常困難,但這也不應當使我們原諒自己當時嚴重喪失立場與軟弱——我認為尤其不能原諒我們當時對受迫害的猶太人的政策。」 當時他還發表了一個經聯邦委員會(即瑞士政府)通過的聲明,表示瑞士在二戰中有負於納粹受害者[10]。瑞士政治家勇於正視和承認本國政府半個多世紀以前所犯的嚴重錯誤並就此道歉,這一立場贏得了國際社會的普遍贊賞。
[1] 洪建軍:《瑞士從中立走向合作》,《人民日報 . 華南新聞》2002年8月5日第2版
[2] 孟淑賢:《各國概況.中歐》世界知識出版社,1997年版,第86頁。此數據為1994年數據。
[3] 洪建軍:《瑞士從中立走向合作》,《人民日報 . 華南新聞》2002年8月5日第2版
[4] 蕭雪:《眾說紛紜:二戰中瑞士的中立》,《文摘報》1237期第7班轉摘1995年5月7日《亞太經濟時報》
[5] 蕭雪:《眾說紛紜:二戰中瑞士的中立》,《文摘報》1237期第7班轉摘1995年5月7日《亞太經濟時報》
[6] 蕭雪:《眾說紛紜:二戰中瑞士的中立》,《文摘報》1237期第7班轉摘1995年5月7日《亞太經濟時報》
[7] 季泰:《紀念二戰勝利瑞士銀行尷尬》,《文摘報》1238期第7班轉摘1995年5月13日《人民政協報》
[8] 劉琅珂:《保密制度也保了「黑錢」》《環球時報》 (2002年05月27日第11版)
[9] 《血染的黃金——瑞士「納粹黃金案」始末和瑞士銀行保密法》http://www.hongtatimes.com.cn/htsb577/index3/index8.htm
[10] 蕭雪:《眾說紛紜:二戰中瑞士的中立》,《文摘報》1237期第7班轉摘1995年5月7日《亞太經濟時報》
2. 二戰時德國包圍了富有的瑞士為什麼卻圍而不打
說到瑞士大家第一個想到的是什麼呢?瑞士手錶、瑞士軍刀、瑞士銀行還是乳酪?各位觀眾老爺可以在評論區發表一下!說到這里想必各位觀眾老爺都知道了今天我們聊的話題跟瑞士有關!
嚴陣以待的士兵
當然,不僅僅是這些,瑞士雖然是一個中立國,但是並不代表著人家沒有武裝力量!瑞士這個國家還是有一定的自保能力的,在二戰時期瑞士為了以防萬一,所以嚴陣以待的士兵就高達了八十多萬!而且瑞士一半以上的土地都是阿爾卑斯山的一部分,瑞士的士兵藉助這優越的地理,完全可以和德國打上一仗!
就算瑞士會敗給德國,但是德國也肯定得脫層皮,而且還會讓接下來的戰爭中處於一種被動的局面!俗話說兩害相權取其輕所以從利益的角度來看,保留瑞士始終比佔領瑞士更加的好!
這也就是為什麼面對一隻“大肥羊”德國可以不為所動的原因!
3. 二戰時,瑞士為什麼能保持中立
有史學家分析認為,這一方面是因為瑞士在軍事上保持高度警惕,另外也是因為當時的瑞士向希特勒做出過巨大妥協。
1815年,在拿破崙戰爭中獲勝的各國在維也納舉行和會,《維也納會議宣言》最終宣布瑞士為歐洲的永久中立國。1860年加埃塔保衛戰後,瑞士雇傭兵徹底告別戰場。這個以武開國的聯邦國家,從此開始崇尚和平中立。
此後,比利時和盧森堡也謀求「永久中立國」地位,並且分別根據1831年的《倫敦協約》和1867年的《倫敦協約》先後成為永久中立國。但比、盧兩國在一戰中遭到德軍入侵,它們的永久中立國地位被破壞,後經1919年《凡爾賽和約》廢除。
但瑞士在一戰中保住了「永久中立國」的地位。位於日內瓦的國際紅十字會在人道主義救援方面發揮非常重要的作用,使得各國對瑞士的影響力十分認可,因此一戰後,凡爾賽-華盛頓體系再度確認了瑞士的永久中立國地位,國際聯盟的總部也設在瑞士。
(3)瑞士為什麼和德國關系好擴展閱讀:
瑞士聯邦面積41284平方公里,是位於歐洲中部的內陸國家。瑞士有人口約700萬人。官方語言為德、法和義大利語。首都伯爾尼。
瑞士於1648年獨立,奉行中立政策。1815年,維也納會議確認瑞士為永久中立國。1848年瑞士制定新憲法,設立聯邦委員會,成為統一的聯邦制國家。在兩次世界大戰中,瑞士均保持中立。
瑞士憲法規定,瑞士是聯邦制國家,各州為主權州,有自己的憲法。憲法規定,瑞士實行「公民表決」和「公民倡議」形式的直接民主。凡修改憲法條款、簽訂期限為15年以上的國際條約或加入重要國際組織,必須經過公民表決並由各州通過後方能生效。
4. 二戰期間,德國為什麼不打鄰國瑞士
德國軍隊之所以不打瑞士主要是三個原因。瑞士當時綜合國力也比較強並且當時他是一個名副其實的中立國。在不影響德國利益的前提之下,如果德國在攻打瑞士的話純粹是為自己增添麻煩。第3個原因就是瑞士是真正的獨立,它從不幫助當時的盟國軍隊。要知道在第2次世界大戰爆發的時候,瑞士曾擊落了德國的戰斗機的同時,也打下過100多架盟軍的戰斗機。所以當德國知道瑞士不但攻打自己還攻打他的盟友的時候也徹底對瑞士放了心,因為瑞士當時做到了真正的中立。
5. 為什麼一提到德國就會想到瑞士,這兩個國家有什麼聯系嗎
1.瑞士是德國的鄰國 2.瑞士的官方語言是德語 3瑞士在機械製造方面和德國同樣出色,尤其是軍刀,鍾表
6. 為什麼瑞士能夠在二戰中獨善其身
熟悉地里的朋友都知道,瑞士是一個被法、德、意三國包圍的內陸國家,領土面積雖然不大,但是卻有著十分重要的戰略地位。
可是奇怪的事情發生了,在兩次全球性的混戰中,小小的瑞士不僅沒有受到任何炮火的攻擊,還不用一兵一卒就讓對它動了歪念頭的德國退兵。今天我們就來好好說說這瑞士到底有什麼與眾不同之處。
瑞士對外戰爭的態度,一直都是保持中立的,不過這種誰都不幫的態度,並不會打消其他國家對瑞士的念頭,尤其是一直野心勃勃想要稱霸世界的德國,所以,早在上世紀四十年代,剛剛吞了波蘭的德國就把目標瞄向了瑞士,派出了一大批間諜潛入瑞士。
這時的瑞士,也是相當大膽,可以說是來者不拒,什麼人都可以自由的出入瑞士,德國人自然不會放過這么好的機會,部署了極多的間諜,最多的時候,德國在瑞士安排的間諜超過了一千多人,這一千多人隱藏在瑞士的全國各地,各個行業階層,形成了一個龐大的間諜網,這種規模的間諜網在世界上都是少見的。
雖說瑞士奉行的是立身事外永不參戰的態度,可是這並不代表瑞士是一隻溫柔的綿羊,打個比方來說,瑞士就像是一隻蜘蛛,雖然表面上按兵不動,但是外界的任何風吹草動,都瞞不過他的蜘蛛網,瑞士的蜘蛛網是全瑞士人民織成的,瑞士的人民有高度的愛國情感和憂患意識,所以每一位瑞士公民都像是國家的眼睛一般,他們但凡發現德國人,就會私下去跟蹤調查,然後上報國家。
所以由此看來,瑞士不明令限制外人進出,也是有相當自信的,不過,不限制並不代表允許這些國外間諜肆無忌憚,對於間諜問題,瑞士專門制定了一套系統的反間諜措施與德國鬥智斗勇。
根據人民的反應舉報,瑞士一旦發現間諜,就立馬對其實施抓捕,而德國方面,每發現消失一名間諜,就再派五名間諜去到那個崗位上,瑞士當然不甘落後,也派出更多的反間諜工作者監視著德國間諜的一舉一動,瑞士的這種方法還是很有效的,有次行動,一次性就抓捕了將近四百名的德國間諜,狠狠地給了德國高層一個下馬威。
在間諜活動上的失利並沒有讓德國對瑞士有什麼敬畏,德國還在試圖吞並瑞士,畢竟那時候,德國已經掌控了整個西歐,就剩下瑞士了。於是,德國就制定了一個針對瑞士的戰略計劃,打算對瑞士進行強攻。可是,就在部隊在瑞士邊境都集結完畢時,希特勒卻犯起了猶豫。
希特勒的猶豫也不是沒有道理的,他突然意識到,攻打瑞士除了各種看的見的障礙,還有許許多多看不見的阻力。
首先,瑞士掌握著德國與盟友義大利唯一的聯系路段,如果攻打瑞士讓瑞士人把這條路炸了,德國與義大利就完全無法互通資源,這種損失是無法估計的。
再者,瑞士除了在間諜方面手段比較硬,其他時候對德國還是很友好的,尤其是瑞士的銀行還存著許多德國在二戰中發的財,要是打了瑞士,這些錢就完全成了泡沫。
最重要,也是最讓德國人忌憚的一點就是,瑞士是個不折不扣的全民皆兵的國家,瑞士的每一位公民都有優秀的軍事素養,在一次武裝動員中,全部人口只有五百萬人的瑞士,竟然一次就動員出五十多萬人的戰隊。除了大量優秀的戰士,瑞士還隱藏著無數的備戰工事,藏著大量的武器,所以說瑞士的中立是有底氣的。
考慮到這些因素,希特勒不得不重新認識瑞士,對它忌憚三分,瑞士也得以在二戰中毫發無損。
7. 二戰德國敢和全世界開戰,為何卻不敢染指瑞士
瑞士在世界上很著名,不僅因為它是一個中立國,而且瑞士生產的瑞士手錶非常的精美,是成功的人士的標配。但是瑞士一個領土面積不大,人口不是很多的小國,二戰時期,希特勒在一個月就擊敗了號稱」歐洲第一軍事強國「的法國,但是就是不敢動臨近法國的歐洲小國瑞士,這是什麼原因呢?
瑞士的經濟水平領先全球。很多人不能夠理解,他們的經濟跟其他國家侵略他有什麼關系呢?相信大家應該對瑞士銀行不陌生吧?這是世界上保密程度最高的銀行,所以很多國家的富豪、黑幫老大、甚至是政客都會將錢存在這里,而且瑞士銀行不會詢問這些錢的來源。
因此,一旦有誰要攻打瑞士,世界上其他國家都是不答應的,因為他們還有錢存在瑞士銀行裡面呢。
8. 瑞士與瑞典究竟為什麼在二戰時暗中幫助德國
首先,瑞士是中立國,接收了來自德國的大量猶太人,整體上來說是反德國的。
不是所有中立國都能成為中立國,譬如丹麥還是照樣被干,丹麥和瑞典是挨著的,如果想要避免被侵略,還是傾向於德國比較好。另外由於 冬季戰爭的問題,蘇聯入侵芬蘭近在咫尺,一方面是虎視眈眈想要進攻的蘇聯,一方面是德國,那麼這種情況,只能選擇倒向一邊,來盡力避免戰爭。正如之後的繼續戰爭一樣,雖然是芬蘭和德國一起進攻蘇聯,但是在此處,是去奪回被佔領的領土,所以並不算是軸心國的范疇。
對於瑞典和挪威而言,蘇聯才是真正的敵人,而德國則可以是他們的後援。
9. 為什麼瑞士能在二戰中成為中立國,德國卻不入侵他們,中立國在那個戰爭年代有用嗎
中立在戰爭年代意義不大,二戰時盧森堡、比利時都宣布中立,照樣讓德國給滅了。而瑞士是二戰爆發前,歐洲除德國外唯一做好戰爭准備的國家。其實希特勒曾認真考慮過對瑞作戰,因為德國—義大利陸路最近距離就是借道瑞士,不過當他權衡利弊發現拿下瑞士所能得到的和他將在對瑞作戰中所要付出的代價相比實在微不足道時,他最終放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