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二戰戰犯幾乎都臭名昭著,隆美爾為啥是例外
因為實力夠硬,並且還有謀反希特勒的傳聞,其實隆美爾也不是人人稱贊的大英雄,畢竟當初做錯了事情,所以他也被人罵,所以現在關於他的評價兩極分化的厲害,喜歡他的人稱呼他“戰神”、“沙漠之狐”,不喜歡他的人罵他“殺人犯”、“戰爭罪人” ,不過這些罵名因為背靠希特勒,所以已經不用多解釋了,下面還是多說一下為啥有人喜歡他。
前面的事情已經讓人對隆美爾心生敬畏了,後來又有傳言他參與了刺殺行動,雖然現在不知道真假,但是當時已經有人把他標榜為英雄了,而且在戰後美國等國家對隆美爾進行了大規模贊美性的宣傳,例如二戰結束沒多少年美國就拍出了《沙漠之狐》這樣的電影。
⑵ 二戰戰犯幾乎都臭名昭著,為什麼隆美爾卻是例外
今天我們提到納粹,最先會想到是民族主義,好戰,濫殺無辜,這一系列問題其實也是二戰時期,納粹戰俘臭名昭著的主要原因之一。雖然納粹黨幹了很多傷天害理的事情,但是納粹德國的一些將領仍然受到了人們的尊敬。
隆美爾在軍事行動上,始終堅持自己的原則,不濫殺戰俘,也不作為納粹德國的屠夫,在國家危急存亡的時候力挽狂瀾,這本身就是一項高貴的品質,而在德軍節節敗退的局勢下,仍然能堅持對國家的忠誠。以死效忠國家,這更是十分高貴的品格,也因此隆美爾雖然作為盟軍的頭號對手,但是仍然得到了很多盟軍將領的尊敬。
⑶ 二戰納粹德國戰犯幾乎都沒有什麼好名聲,為什麼隆美爾卻是例外
其實二戰有很多的軍官都是拒絕希特勒發出的殺人命令,這些人都是出生貴族,知道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誰能想到納粹後期希特勒曾經下令在法國的軍隊讓其毀掉巴黎,但是當時在法國的德國軍官說:我們是軍人就該服從命令,你這個已經不是屬於戰爭上的了,所以德國將領拒絕執行命令,還有就是雖然二戰時候法國被德國佔領了,但是由於德國士兵太有教養,導致當時有很多法國女子還特別喜歡德國兵。
隆美爾其實沒有傳說的那麼神奇,之所以沒有把他列為戰犯也許是他死的過早,或者是其職位還沒有達到那個層次,二戰德國戰犯不是很多主要是因為多數人只是職業軍人而沒有參迦納粹黨,而隆美爾恰恰是納粹黨員,之所以把其捧的那麼高,一方面是希特勒需要的功勞,另一方面也是英國人的功勞,因為英國陸軍在二戰期間表現很糟糕,抬高隆美爾則間接說明英軍不是那麼糟糕而已。
⑷ 為什麼二戰戰犯都臭名昭著,隆美爾卻是一個例外
隆美爾的兒子在接受媒體訪問時,曾經如此評價自己的父親:他擁有英雄的光環、沙漠戰爭、騎士精神、對手的認可,可他卻在正義一方留下了悲劇性的結局。二戰之後,德國的反納粹高潮一波接著一波,一切和納粹有關的東西,德國人都希望抹殺殆盡。唯有他的紀念館一直留到了今天,並且民間一直都有紀念他的活動。他在生前被推崇,在死後也享受盛名。作為侵略國將領來說,這種待遇是極高的了。
隆美爾死前穿著他在北非戰役時的軍服,他對他的妻兒說,他要不就選擇接受審判,要不就自殺謝罪,最後他選擇後面一條路。這並不代表他參與了刺殺案,他曾對妻子說過,他不怕審判,因為他沒有參與。但是他一直對殺掉希特勒然後向英美投降的計劃模稜兩可,沒有明確支持或者反對,甚至在公開場合和人討論過投降的計劃。
⑸ 德國陸軍元帥莫德爾為什麼鮮為人知,沒有隆美爾名氣大
我們對比一下納粹三大名將,就會發現莫德爾比起來他們,確實存在一定的差距。納粹三大名將分別是古德里安、曼施坦因和隆美爾,古德里安率先發明了“閃電戰”戰術,為德國前期橫掃歐洲打下了基礎。在法國戰役和蘇德戰爭前期,古德里安率領裝甲部隊一路勢如破竹,成為了法國戰役和蘇德戰爭前期非常突出的一位將領。曼施坦因是一位非常優秀的戰略家,他制定了曼施坦因計劃,讓德國軍隊繞開了馬其諾防線,直接攻入了法國的腹地,為德國贏得法國戰役的勝利奠定了基礎。
在阿登戰役時期,莫德爾將他的指揮天賦發揮的十分全面,然而德國的硬實力問題限制了莫德爾的發揮。在阿登戰役失敗之後,莫德爾一直想要通過戰死沙場來彌補自己的錯誤,在盟軍攻入魯爾工業區,德國敗局已定的情況下,莫德爾用手槍結束了自己的生命。從一個軍人的角度來看,莫德爾是一個負責人的軍人,只是他“生不逢時”,沒能像納粹三大名將那樣出名。
⑹ 身為納粹德國的一份子、一位巨頭, 為何隆美爾未被德國抹去痕跡
二戰爆發以來,德國與日本臭味相投,一直幹了無數傷天害理的事,比如臭名昭著的納粹集中營和731部隊,但是到了現在,相比較日本對於很多歷史的不承認,德國反而坦盪多了,他們不僅認罪,而且為了防止法西斯的思想再度萌芽,他們利用政府來抹去了一切與法西斯有關的事物。
不僅如此,德國還專門出台了相關律令來遏制納粹黨,但凡是有人再使用與納粹黨有關的標識,就會被追究法律責任。而且,德國為了防止納粹黨出現第二春,還把希特勒的故居給拆掉整改了。
但其實就在希特勒故居不遠的地方,還有一個地方的村民極度敬仰納粹黨主義,他們為了能紀念一下納粹黨,專門合夥買了個大鍾表。然而好景不長,後來旅遊的遊客們得知這個大鍾表的來歷後,向當地政府反應了此事,於是沒過多久,這個大鍾表就被政府毀掉了。
雖然德國如此拚命的去抹殺一切與納粹有關的東西,但是對於納粹的一位元帥,德國卻持著十分尊重的態度,不僅將這位元帥的故居完整的保存了下來,而且還專門為他建立了一座紀念館。
這位納粹元帥,就是隆美爾。
雖說隆美爾身為納粹的元帥,但他並不是一名納粹黨員,而且他十分支持早點結束戰爭的觀點,因為一旦戰爭打起來,就特別勞民傷財,苦的永遠只有百姓。
隆美爾帶領的軍隊作風也十分正統,在他的帶領下,軍隊從未做過什麼壞事,因而在二戰審判的時候,隆美爾並未受到牽連。
隆美爾紀念館與納粹思想也沒有什麼關系,他主要保存了隆美爾在帶領軍隊作戰時用過的一些物品。而在隆美爾紀念館的附近,還有一塊他自殺的紀念碑。
因為隆美爾極高的聲望和立下的卓越功績,德國一直都十分尊敬他,也正因如此,隆美爾的紀念館也就成了德國唯一保留的與納粹有關的東西,為了紀念同時也是表達對隆美爾的敬仰,德國還專門將現在的裝甲兵部隊命名為隆美爾,以此銘記這位偉大的軍事天才。
⑺ 二戰德國將領中,隆美爾元帥為什麼只能排第三
1941年1月,就在希特勒一面不停地轟炸英倫三島,逼迫英國投降;一面悄悄地將陸軍主力東移,准備入侵蘇聯時,盟友義大利卻在非洲被英國人打的丟盔卸甲,一路敗退,不得不向其救援。
原來,善於投機的墨索里尼不甘落後,要在非洲建立新的「羅馬帝國」。誰知,「可愛的」義大利軍隊「偷雞不成蝕把米」,不僅沒有達成目的,反而被英軍一路追打,13萬人成為戰俘。更可怕的是,英軍似乎並沒有停止的跡象。
他就是要讓一些人看看自己的實力。希特勒也沒有虧待他,在很短的時間里將他升為元帥,但這並不能說明他的水平很高。沒有比較就沒有差別,綜合來看,這三位的能力排名應該是曼施坦因、古德里安、隆美爾。
大家認為呢?歡迎留言和討論。
參考文獻:《二戰全史》、《第二次世界大戰》、《隆美爾》
歡迎搜索關注「白楊樹下談歷史」//學習歷史,傳播文化正能量//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⑻ 德國名將隆美爾在二戰中,為何會受到一眾德國將領的排擠
因為他孤傲、直率、不重視權威的性格太得罪人了 。
1934年,隆美爾和希特勒在戈斯拉首次相遇。從那時起,現年43歲的隆美爾進入晉升的快車道。從上尉到少校,隆美爾用了16年,從少校到上校用了7年,從上校到少校用了2年,從少校到少尉用了2年,從少尉到將軍使用了1年。元帥花了五個月的時間。根據常識,職位晉升越多,就越努力。除了隆美爾的迅速晉升外,希特勒還把他確立為俘虜軍隊和人民心中的象徵。希特勒經常以不同的方式提升隆美爾,從而繞過總參謀部和德國高層,並打破了傳統的晉升規則。這樣,那些誰不認為隆梅爾可以對他有好臉?
⑼ 英美嘴裡的名將,隆美爾為何遭德軍將領輕視
隆美爾號稱非洲之狐,打仗以穩、准、狠著稱,在二戰中納粹諸多名將當中表現非常搶眼,是希特勒的心腹愛將。隆美爾在納粹德國閃電襲擊法國的戰役中一戰成名,後義大利軍隊在北非戰場被英國打得找不到北,希特勒為穩定其後方派遣愛將隆美爾前往北非支援盟友義大利。隆美爾在人數、裝備都在嚴重劣勢的情況之下能夠跟英國軍隊死纏爛打,幾次取代關鍵性勝利,不但穩住了陣腳,還大大加強了戰略縱深,被譽為非洲之狐。
第四,隆美爾本人比較張揚,為了宣揚自己的功勞,竟然自導自演拍了紀錄片西線的勝利,在國內引起了巨大的轟動,賺足了眼球,把德軍在西線的所有勝利都歸於自己一人,引起了整個容克集團的強烈不滿。
⑽ 為什麼隆美爾卻是例外
隆美爾:「沙漠之狐」「帝國之鷹」,納粹法西斯最尖銳的爪牙之一。但是從歷史評價而言,人們可以說對隆美爾偏愛有佳。可以說是歷史長河中的幸運兒,是二戰中唯一受到敵我雙方推崇的將領。雖然他是法西斯侵略的幫凶,但是他不屠殺平民也不支持希特勒的種族清洗,作為一名軍人,他有著絕對過硬的天才一般的戰術指揮才能,史學家、軍事學家為其精湛的軍事造詣和騎士精神所折服。丘吉爾也曾經在公開演講中表示:「盡管我們在戰爭中互相廝殺,但請允許我說,他是一位偉大的將軍。」在德國納粹被作為一段不光彩的歷史,但是隆美爾卻備受德國民眾的尊敬和喜愛,在一次次的納粹反戰反思中,一切與納粹有關的東西都幾乎被抹殺殆盡,唯有隆美爾紀念館一直存在到今天。而隆美爾的紀念館還不止一處。生前備受推崇,死後備受紀念,這在侵略國將領中可謂是絕無僅有的待遇。
其實在二戰後納粹三大名將隆美爾、古德里安和曼施坦因之中只有曼施坦因作為戰犯被審判,判處18年監禁。而古德里安和隆美爾都因為沒有虐待戰服和屠殺平民而被免為審判。評價隆美爾的一生,能讓他作為一個納粹沒有遺臭萬年和他恪守軍人職責和其為人的忠誠正直正派有關。他雖然一生為德國法西斯效力,卻從沒有加入納粹黨。並且隨著他對納粹暴行的了解,開始對黨衛軍表示出了厭惡,曾經說過:「納粹頭頭們的手都不幹凈。」並且在其兒子想要加入黨衛軍的時候絲毫不考慮政治前途的堅決予以制止,並稱:希姆萊的集體屠殺在斷送德國。從一個人的角度來說,隆美爾有著自己的是非觀。
尊重軍人也是隆美爾獲得很高評價的一個原因。諾曼底登陸前夕,盟軍為這次登陸做了大量准備工作,
1941年,英國還曾經策劃過行動代號「腳蹼」的刺殺隆美爾行動。37天後,59名刺殺隊員只有兩名歷經磨難逃回了英國,其餘不是被殺就是被俘虜,而隆美爾知道此事後,對英國突擊隊的勇氣與堅韌表示出了尊敬,並為刺殺小隊隊長凱斯中校舉行了軍人葬禮安葬,並把葬禮照片和墓地照片寄給其父母以示尊重。這種胸懷也讓隆美爾獲得了敵人的尊重。
作為一名納粹將軍,隆美爾從政治角度來說絕對是法西斯助紂為虐的幫凶,也犯下了許多不可饒恕的罪行,其卓越的軍事才能給被侵略國家造成了深重的災難,但是與其他屠殺平民的納粹政客和黨衛軍相比,他做到了不殺降,不虐俘,尊重敵人,尊重軍人的天職。放開立場來說,埃爾文.隆美爾,一位優秀的軍事領袖,一位有騎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