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二戰中德國為什麼沒有航母呢
你非跟日本比什麼,雖然日本大力發展戰列艦,但他其實已經是戰前第一航母大國。
德國的頭號假想敵是英法
英國的航母也不多,而英國卻是戰前第一海軍大國(與美國並列),這主要是英德主要交戰的海域氣候條件不適合航母作戰,因此英國製造的少數航母也和我們所熟知的美日系航母有明顯區別,當時的英國航母往往採取封閉式甲板(德國計劃中的航母也是),為了適應惡劣海域氣候不得不犧牲航母載機量,削減載機量的結果是單艘航母戰力減弱,如果要形成有效戰力必須成規模建造,而德國沒有能力大量建造航母,更不要說給大量的航母配置足夠的護航艦只,航母不能單獨出擊,但潛艇可以。
另一方面,英國和德國的距離太近,雙方的陸基飛機完全可以飛到對方領空作戰,這既減少了航母存在的必要性,也增加了航母出戰的危險性,在英德戰場,對方的陸基轟炸機群對大型水面艦只的威脅性比在太平洋戰場高得多。
最後從海軍戰略上說,德國海軍主要任務是破交,通過打擊英國海上運輸線,切斷英國與海外殖民地及在其他大陸的盟國之間的聯系,削弱其戰鬥力,最終配合陸空軍迫使其投降,拿航母小編隊出擊去追殺商船浪費戰力也危險,而如果大編隊出擊,那就演變成了英國人最希望的艦隊決戰。
❷ 德國在二戰期間軍事工業強大,為何就是不製造航母
德國在二戰期間雖然軍事工業強大,但是就是不製造航母,這主要是因為航母當時在德國沒有太大的用處,而且想要製造航母,會消耗大量的資源,當時德國的資源還是比較匱乏的,沒有足夠的資源去建造航母,以上就是德國在二戰期間雖然軍事工業強大,但是始終沒有去製造航母的原因了。
當時德國的軍事工業如此強大,肯定是有自己非常獨到的軍事策略,不去建造航母我想也是德國經過非常慎重考慮過的。
❸ 二戰時期德國為什麼沒有航母服役
其實德國也有航空母艦,只不過一艘在圖紙上,還有一艘在船廠里,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了,航空母艦也沒有造好。第一艘建造之中的叫「齊伯林伯爵」號,第二艘圖紙上的航空母艦叫「彼德·施特拉塞爾」號。二戰爆發後的1940年,這兩艘航母建造計劃就取消了.德國空軍總司令是個霸道而又獨裁的人,他曾經說過:「在德國土地上一切會飛的東西都屬於我。」海軍多次提出要建造航空母艦,加強海軍航空兵力量。這個空軍總司令就堅決反對,他清楚知道,這航空母艦是海上的流動機場,有了這玩藝兒,海軍豈不是有了飛機嗎﹖航空母艦是海軍的,我空軍司令管不著,豈不是削弱我的力量,擴大了海軍力量了嗎﹖因此,他堅決反對建造航空母艦。後來在海軍一再申訴下,又看到美國、日本紛紛建造航空母艦,德國議會就同意海軍建造兩艘航空母艦。空軍司令心裡很不痛快,就有意搗亂。他知道,希特勒是支持他的,跟他是一個政治觀點的,因此他就背地裡使壞。當時航母艦體部分由海軍監造,而機場和艦載機方面由空軍研製,結果艦體早造好了,機場和艦載機卻遲遲不配套,許多重大技術沒有解決.
❹ 為什麼德國到現在都沒有航空母艦
作為一戰戰敗國,德國海軍軍艦的噸位收到了限制,所以到二戰期間德國都沒有正兒八經發展過航母,想發展航母時二戰已經進入後半期了,所以德國航母直到二戰戰敗也沒造完。二戰戰敗後德國被徹底閹割,是不被允許擁有航母這種進攻性武器的。
❺ 二戰,德國為什麼沒有造出航母
1、德國因為一戰戰敗,不允許裝備航母類進攻型武器。甚至包括坦克都不允許裝備。
2、德國環境就可以看出,出海口都在各國監視下,裝備航母也是沒有什麼用處,他只需要裝備戰斗機、轟炸機,就可以保障自己的海上安全。而且,一艘兩艘航母,根本打不過英國海軍。
3、當時德國航母,其實叫航空巡洋艦,航速35節,為的也是做海上襲擊艦使用,不是航母的路數。當然也失敗了,因為造航母,不如造潛艇。
❻ 德國為什麼不造航母
你是說二戰後嗎?二戰時德國曾建造國齊柏林伯爵號航母,但沒有完工
二戰後德國不建造航母,主要是由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在海軍方面的分工決定的
這是德國地圖,從地圖上可以清楚地看出,德國的位置正好卡在波羅的海和北海之間
其海軍的主要任務就是封鎖住這里,不讓蘇聯海軍的北海艦隊沖到北大西洋
作戰對象主要是蘇聯海軍的潛艇和輕型水面艦只
在這種情況下,德國人大力發展的還是飛(機)潛(艇)快(艇)
在冷戰時期,德國人重點裝備的就是狂風多用途打擊機、U級潛艇、各種導彈快艇
在這種狹小水域,航母根本施展不開,開進來也是活靶子
按照北約分工,德國是第一道防線,後面是英國的艦隊,扼守在北海,英國人的無敵級航母為主,負責反潛作戰
另一方面,德國面對的陸上壓力太大,正面有1.7萬輛俄國坦克,主要資金還是用在陸軍身上了
此外,從政治角度出發,二戰後德國避免海外駐軍和參加海外軍事行動,要航母也沒用
所以即便是冷戰結束,德國也根本沒動過這方面的腦筋
❼ 二戰時期德國為什麼不發展航空母艦編隊卻以潛艇為主力在海上伏擊盟軍商船。
呵呵,這個問題,其實本質原因有三點:
1.那是造航母的費用高昂,德國人不願意花大量的錢來造防禦低下的航母。
2.跟德國的地理有關,德國地處歐洲中部,海岸線短,再加上大西洋的海域狹窄,航母是用來遠洋威懾作戰的,在歐洲戰場還沒平定前,是不會花大錢造航母的。
3.那個時候海軍是由鄧尼茨來掌管,而鄧尼茨是潛艇部隊出身,就像拿破崙是炮兵出身,鍾愛於炮兵一樣,鄧尼茨也鍾愛於他的潛艇部隊,他也更相信潛艇部隊在大西洋戰場上能發揮更大的作用(事實也是如此,他的群狼戰術威力不小!),所以航母就很難建造起來。
❽ 二戰的時候德國為什麼沒有航母,沒有遠程戰略轟炸機
他們的理解不敢苟同,德國沒實力。。。。噴氣式我都搞出來了,還沒實力,德國二戰時是歐洲的科研中心,科教中心,洪堡大學培養了20多個諾貝而獎的。德國從坦克有虎豹,飛機有梅式和噴氣式。海軍有俾斯麥。沒能力,笑話。
沒需要,笑話。有戰略轟炸的話德軍從羅馬利亞起飛就已經炸了蘇聯的油田了,至少在打到斯大林格勒時就可以起飛炸掉全部蘇聯的西歐油田。
點解沒呢?是因為戰略思維不同。德國的空軍主要是用來支持陸軍行動的,尤其是對裝甲部隊進行支持。所以無論是斯圖卡還是什麼的都是對地支持攻擊的產物。即使是轟炸不列顛時,空軍也只是作為打擊英國空軍,為日後陸軍登錄掃除障礙。不是用來像空軍致勝論一樣滅亡英國的,所以一開始德軍只是炸空軍基地、飛機生產線。不炸其他。後來的改變是為了報復英國轟炸德國本土。
可見德國戰略就是一切以陸軍裝甲部隊閃擊為核心,空軍火炮用以支援,步兵用以支援和佔領地方。
海軍是因為1。all big gun 的戰列艦思維是二戰太平洋戰爭前的主流思維。2.底子薄,所以沒有機會發展到航母,戰列艦都不夠啊。
其實如果希特勒肯等等的話,這些東西都是會有的。只是希特勒太早打了。所以軍工都集中生產他們認為重要的東西(戰列艦和對地支援的中短程轟炸機),而且這些東西又沒夠。所以就沒有空搞你說的那些東西。。。。。。
❾ 二戰中德國為什麼不建造航母這給他們帶來了災難性結果啊。
因為德國在技術方面遇到了無法克服的難題,再加上戰爭後期德國各大造船廠全力生產潛艇,所以在航空母艦方面的資金及技術方面的投入不夠才造成德國沒有發展出航空母艦.另外,德國其實已經開工造了「齊伯林號」,只是沒有真正竣工而已.
並且當時英國海軍仍是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海軍之一,所以德國人也不想再繼續第一次世界大戰時幻想用大型艦只於英國人在海上進行決戰的戰略思想。德國意識到在海上並非一朝一夕就能感上的,而造航空母艦又需要大量德國人最匱乏的金屬,所以德國大型艦只很少,至於航空母艦就理所當然不需要了。希特勒認為在攻陷英國周圍國家後利用長時間大面積的空襲便能迫使英國投降,所以海上進行航母對決就不必要了。
當然知道戰爭後期世界人才知道,大炮巨艦時代已經過去,海上航空母艦逐漸發揮關鍵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