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如何做好一名理財規劃師怎樣幫助客戶實現財務自由和安全
隨著理財概念的不斷普及,越來越多的家庭開始把自己的閑置資金用於理財。作為一名理財師,你會如何幫助客戶做好理財呢?首先要全面了解用戶的財務現狀、財務目標,然後再分析用戶所能承受的財務風險,再去選擇其所能承受風險能力的產品。
一、理清用戶的財務現狀
用戶有多少錢?具體的資產分布情況?今年賺了多少錢?又花了多少錢?有沒有負債?負債還剩多少?等了解清楚用戶的財務現狀後,再根據用戶的風險承受能力去做合適的產品推薦。
明確客戶的目標和需求
人生階段的不同,所帶來的人生目標和支出需求也各不相同。以有子女的家庭為例,常見的支出就有:子女的教育費用、改善生活質量的費用、退休後的費用等確定性費用,部分家庭可能還有贍養父母、創業資金等支出需求。
只有當用戶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詳細列出自己的財務目標之後,可以清晰看到現有財務狀況和財務目標之間的差距,進而讓用戶的財務規劃具備合理性和可行性。
二、為客戶進行理財規劃
理財規劃的目的是在明確客戶的目標後,通過規劃客戶的現有資源和未來的資源,幫助用戶實現人生不同階段的需求,從而實現其一生收支的平衡。
第一個方法是現金流規劃
為了幫助大家更好的理解,我們先把家庭財富比作一個蓄水池,想要蓄水池有一定的池水積累,就必須要有一定的水源,放在我們的家庭財富中,這個蓄水池就是我們的收入來源。當然,除了有一定的收入來源,還要有一定的正常、可控的開支,相當於我們蓄水池的出水口。
理財師幫助用戶做現金流規劃的目的就是將原來過多的支出減少至一定范疇,幫助用戶的支出變得合理化。這樣說就好比我們池塘里的水,只有降低流入過程中的損耗,才能保證有更多的新水進入池塘里。削減支出後,我們以往的消費方式肯定會產生一定影響,初始階段可能會產生不適感,因此,我們建議用戶可以通過開通自動轉存、基金定投等自動功能,達到一個可以讓人慢慢適應的過程。
第二個方法是資產規劃
資產規劃的目的是對存量資產進行盤活、不斷優化資產結構。在客戶的風險承受能力與理財產品風險等級相匹配的前提下,將原來低收益的銀行理財替換成更高收益的理財產品等,同時,不斷調整和增加投資性資產的比例,提高理財型收入的比例,如利息、房屋租金等,不斷累積財富池,達到錢生錢的目的。
『貳』 《財務自由之路Ⅲ理財大師為你量身定製的投資組合體系》pdf下載在線閱讀,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財務自由之路Ⅲ》((德)博多·舍費爾)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資源鏈接:
鏈接:https://pan..com/s/1892RYsl0j-sGo_fMXpSlQw
書名:財務自由之路Ⅲ
作者:(德)博多·舍費爾
譯者:王習又
豆瓣評分:7.7
出版社:現代出版社
出版年份:2019-3-1
頁數:280
內容簡介:
財富是一個體系,每個人都能夠通過學習獲取這一體系。
本書作者分享了自己的成功經驗,如何以最少的時間投入,獲得最大化的低風險回報。作得將經過時間考驗的投資理念、原則與現代投資技術結合,創造了一套高收益、低風險、可行性強的最佳投資組合體系,為你找到一條穩當、安全的途徑,讓你在毫無壓力的情況下逐漸累積財富,獲得財務自由。
本書可以解答以下的問題:如何獲得每年8%~20%甚至更高的收益?怎樣在短時間內靠利息生活?基金和其他產品投資成功的11條准則是什麼?如何把自己的資產根據合理的系統進行不同投資方式的分配?什麼時候是投資的最佳時機?你屬於哪一種投資個性,如何找到符合你的投資個性的安全穩妥的投資組合?極高的收益率是不是值得每個投資人去爭取,你必須為此付出怎樣的代價?
作者簡介:
博多·舍費爾(Bodo Schäfer)
歐洲最負盛名的金錢教練,被譽為「歐洲巴菲特」。1960年出生於德國科隆,從小目睹貧窮給人們帶來的種種痛苦,16歲隻身赴美闖盪,26歲陷入財務危機,憑著堅強的意志和正確的投資理念,成功擺脫債務,達到財務自由。博多·舍費爾決心將自己獲得金錢的秘密與成功緻富的理論傳播給大眾,在世界各地舉辦講座並著書立說。其著作《財務自由之路》全球銷售量逾1000萬,被譯成30多種語言,2017年在中國大陸出版,迅速成為投資理財類現象級暢銷圖書。
『叄』 《財務自由之路7年內賺到你的第一個1000萬》pdf下載在線閱讀,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財務自由之路》([德國] 博多·舍費爾)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資源鏈接:
鏈接:https://pan..com/s/1DMpFian99CQkLMXgObqPQg
書名:財務自由之路
作者:[德國] 博多·舍費爾
譯者:劉歡
豆瓣評分:7.6
出版社:現代出版社
出版年份:2017-3
頁數:288
內容簡介:
極簡理財術,7年內實現財務自由!
◇如何快速清償債務;
◇如何在正確儲蓄的同時積累財富;
◇11條能立刻增加財富的絕密法則;
◇銀行秘而不宣的投資理財內幕知識。
擁有財富是每個人生來便被賦予的權利,每個人都可以通過長期計劃變成有錢人!這本書將為你提供一生中的最佳投資理財策略!
你是不是因為金錢問題而煩惱?每個月都是死薪水,是不是感覺致富無望?為什麼自己的投資總是受挫?能不能在不喪失生活樂趣的情況下正確省錢?能不能立刻讓自己的收入大幅提高?
博多•舍費爾通過介紹夢想、目標、價值觀和策略這四大致富支柱,指導各階層的讀者轉變理財觀念,運用有效的投資理財策略,在保證財務安全的前提下,實現財務自由。
本書的投資理財理念和策略,已經讓成千上萬的讀者解決財務問題並最終實現財務自由。捧讀此書的你,已經走在通往富裕的路上。
作者簡介:
博多•舍費爾(Bodo Schäfer)
德國頂級理財大師,被譽為「歐洲巴菲特」。1960年9月10出生在德國科隆,從小目睹貧窮給人們帶來的種種痛苦。16歲隻身赴美闖盪,26歲陷入財務危機,憑著堅強的意志和正確的投資理念,成功擺脫債務,達到財務自由。博多決心將自己獲得金錢的秘密和成功緻富的理論傳播給大眾。他在世界各地舉辦講座並著書立說。他的《贏家法則》成為德國最佳暢銷書,《小狗錢錢》全球銷量逾千萬冊。
『肆』 實現財務自由的十大步驟
第一,明確實驗財務自由的意義。
這一步首先要明確一點,為什麼要實現財務自由要比怎麼去實現財務自由更重要。
第二,明確實現財務自由的目標。
財務自由就是制定一個非工資收入目標,並且去實現它。實現財務自由的目標必須要有兩個量化的考核數值。
首先要明確數值目標,比如說我必須讓非工資收入大於每個月10萬元錢。其次要給實現目標制定一個時間,比如說在2025年之前實現剛才說到的這個目標。
第三,明確實現財務自由的路徑。
其實實現財務自由的路徑主要有兩條方法,第一條就是購買生鮮自然,比如說咱們購買股票,房地產,信託基金等。再一個就是創造生錢資產,比如開公司,開企業等等。
第四,明確實現財務自由的技能。
第一個剛才說到了要購買生鮮資產,那就得掌握購買聲音資產的相關技能,比如說了解購買股票房地產信託基金的技能。
第二就是剛剛咱們所說的要創造生錢資產。創造聲音自然就是要掌握創造企業經營企業相關的技能。
第三竟然又想創造生錢資產,又想購買生錢資產,那就要必須要掌握剛才提到的上面這兩點的所有技能,比如了解購買股票房地產信託基金的技能,還要掌握創造企業進企業的相關技能。
第五,學習實現財務自由的技能。
既然想學習技能,這裡面需要投入的就是時間,需要時間來掌握這些技能,而且在沒有掌握技能之前不需要投錢,因為沒有掌握之前去投資的話就是在浪費錢,因為你根本不懂,所以就當市場中的韭菜,被別人去割掉。
第六,掌握實現財務自由的技能。
把學習到的知識轉化為技能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實踐。如果不能學而致用,那麼還學習他干什麼呢?
第七,制定實現財務自由的計劃。
比如說制定一個購買生錢資產的計劃,賣出資產的計劃,風險管理的計劃。學習的計劃等等。
第八,執行實現財務自由的計劃。
第九,調整實現財務自由的計劃。
當你去執行一個制定好的財務計劃時,如果你的計劃中出現一些偏差,這時候就需要進行自我調整,計劃可以調整,但是目標一定不能改變。
第十,完成目標,實現財富自由。
『伍』 理財規劃師是怎樣實現財務安全和財務自由
必要的資產流動性。
個人持有現金主要是為了滿足日常開支需要、預防突發事件需要、投機性需要。個人要保證有足夠的資金來支付計劃中和計劃外的費用,所以理財規劃師在現金規劃中既要保證客戶資金的流動性,又要考慮現金的持有成本,通過現金規劃使短期需求可用手頭現金來滿足,預期的現金支出通過各種儲蓄活短期投資工具來滿足。
2.合理的消費支出。
個人理財目標的首要目的並非個人價值最大化,而是使個人財務狀況穩健合理。在實際生活中,減少個人開支有時比尋求高投資收益更容易達到理財目標。通過消費支出規劃,使個人消費支出合理,使家庭收支結構大體平衡。
3.實現教育期望。
教育為人生之本,時代變遷,人們對受教育程度要求越來越高。再加上教育費用持續上升,教育開支的比重變得越來越大。客戶需要及早對教育費用進行規劃,通過合理的財務計劃,確保將來有能力合理支付自身及其子女的教育費用,充分達到個人(家庭)的教育期望。
4.完備的風險保障。
在人的一生中,風險無處不在,理財規劃師通過風險管理與保險規劃做到適當的財務安排,將意外事件帶來的損失降到最低限度,使客戶更好地規避風險,保障生活。
5.合理的納稅安排。
納稅是每一個人的法定義務,但納稅人往往希望將自己的稅負減到最小。為達到這一目標,理財規劃師通過對納稅主體的經營、投資、理財等經濟活動的事先籌劃和安排,充分利用稅法提供的優惠和差別待遇,適當減少或延緩稅負支出。
6.積累財富。
個人財富的增加可以通過減少支出相對實現,但個人財富的絕對增加最終要通過增加收入來實現。薪金類收入有限,投資則完全具有主動爭取更高收益的特質,個人財富的快速積累更主要靠投資實現。根據理財目標、個人可投資額以及風險承受能力,理財規劃師可以確定有效的投資方案,使投資帶給個人或家庭的收入越來越多,並逐步成為個人或家庭收入的主要來源,最終達到財務自由的層次。
7.安享晚年。
人到老年,其獲得收入的能力必然有所下降,所以有必要在青壯年時期進行財務規劃,達到晚年有一個「老有所養,老有所終,老有所樂」的尊嚴、自立的老年生活的目標。
8.財產分配與傳承。
財產分配與傳承是個人理財規劃中不可迴避的部分,理財規劃師要盡量減少財產分配與傳承過程中發生的支出,協助客戶對財產進行合理分配,以滿足家庭成員在家庭發展的不同階段產生的各種需要;要選擇遺產管理工具和制定遺產分配方案,確保在客戶去世或喪失行為能力時能夠實現家庭財產的代際相傳。
『陸』 每月1000元,七年後如何實現財務自由
有本書叫做《財務自由之路》,不僅僅是羅列出了理論,重要的是作者真正的踐行之後才寫出來的,對於每一個想獲得財務自由的人都很有借鑒意義。
作者是博多舍費爾,德國理財大師。1960年出生於德國科隆,16歲獨自闖盪美國,26歲時不幸陷入了財務危機,債台高築,但4年後,他不僅擺脫了危機,還創辦了數家公司,通過投資成為歐洲知名的億萬富翁。此後,博多舍費爾開始向大眾傳播自己的致富秘訣和理財知識,他希望更多的人能夠通過這些方法獲得財務自由,過上幸福的生活。
所謂的財務自由就是不用再為了工作而出賣自己的時間,僅僅靠資產產生的利息差就可以了。所以,重要的是我們要擁有一台賺錢的機器而不是自己成為一台賺錢的機器。
財務自由的原理很簡單,那就是儲蓄――投資――儲蓄――投資――??如此循環往復。借用復利的力量,對於一個人,一個家庭,實現財務自由,七年,足矣。
其中我們運用了神奇的復利,而復利有三個重要的特點,一:時間;二:利率;三:本金。時間我們已經定了是七年,而本金就是不斷的努力工作,把自己所得的收入,一定要把一部分存起來,最好是一個不變的比例。比如說是收入的50%。那麼剩下的就是利率,也就是你如何進行投資。雖然我們大多數人幾乎一直在投資,但是沒有儲蓄,對風險的把控幾乎沒有能力,盲目追求高利率,要麼是只知道儲蓄,把所有收入存在銀行,最終沒能跑贏通貨膨脹,又怎麼能財務自由呢?
我們先來看看財務自由的方法,首先你可以詳細列出你所夢想中的生活所需要的金錢數額,平均到每個月中,再用這個數目乘以120,就是你要達到財務自由所需要的資金總額。假設年利率仍然為10%,你每個月至少需要支出10000塊,那就是10000*120=120萬。
以上是舉例說明的一個演算法,具體按照自己所在的城市和自己的花銷而定。現在的目標就是在七年的時間實現120萬。
這是一張定投的復利表,基數為一,利率為10%,每年增加1.可以看出時間越久,利率越高,得到的金額也就越高。
七年之後是11.44,想要獲得120萬,每年都投的一樣多,那麼第一年和每年定投的錢數是104895元,平均到每個月,需要存入的錢數不到1000元。
你相信嗎?每個月定存1000元,七年後竟然能實現財務自由!也許你的直覺不太相信,但是你應該相信數學的計算。
每月定存1000元,這個小目標,相信大部分人還是沒有問題的,接下來就是如何解決利率的問題了。
其實實現財務自由最好的方式是經商,可以實現自己資金最快的積累,看看那些全世界最有錢的人就知道了,比爾蓋茨經營者微軟;巴菲特經營者伯克希爾哈撒韋;中國的馬雲有阿里巴巴;王健林有萬達;許家印有恆大;馬化騰有騰訊。孫然這個經商的方式獲得財富自由,又快又多,但是這樣的人畢竟是少數,不是每一個人都能走這條路的,這是一條一將功成萬骨枯的道。
存在銀行,長期利率大多數在3%左右,最高不超過5%,那究竟什麼理財產品更好呢?既然我們的計劃是七年,那我們的眼光就要看長遠一些。
表二是投資股票、黃金、白銀等各種產品兩百年的投資回報率,表三是投資股票和債券的投資回報率,紅色的是股票,藍色的債券,通過綜合對比我們可以看出數百年間,投資回報率最高的還是股票。
為什麼在股市有「一贏二平七虧」的說法?因為大部分散戶,在正統財商教育匱乏的年代,以投機的心態錯誤的方式才參與股市。
對於參與股市找到一些質朴的道理也很重要,比如不熟不做,價格便宜是王道,在別人貪婪的時候我恐懼,在別人恐懼的時候我恐懼定投股票也是一個不錯的方式。
回顧一下,根據自己的情況設立一個目標,堅持每月儲蓄,然後投資,學著在某個領域成為專家,在這個過程中不斷增加自己的收入可以更快的實現財務自由。
運用簡單的道理,質朴的方式,每月一千元,我們每個人都可以實現財務自由。
『柒』 《作為理財師我是如何實現財務自由的》+書
《作為理財師我是如何實現財務自由的》
只有把自己的財理好才有資格去幫助他人實現財富夢想。把財理好的一個重要標准就是實現基本的財務自由。有不少網友在私下交流時也會問我:沈老師,你已經實現財務自由了吧?我也會客觀地告訴他:按照初步的標准,是的,我已經實現了財務自由!每年通過適當的投資,我所創造的被動收入已經超過50萬。這個數額並不巨大,也沒有什麼值得炫耀的,但它帶給我的是實實在在的財務自由。
『捌』 如何通過理財實現財務自由
投資成功關鍵兩點:
1、 要有好的理財渠道,投資收益率要高才行,至少要年化30%以上,而且風險可控。
2、 要有原始資本,就算是3年10倍的厚利,要實現200萬,也要有20萬的資本原始積累。這裡面就有一個悖論了:既然人力不值錢,又哪來原始資本投資呢?這的確是一個問題。當然,並非沒有解決辦法。總體原則就是犧牲現在生活質量,爭取將來美好生活。就是現在省吃儉用,積累原始資本,通過投資來實現財務自由,用將來的美好生活來彌補今天所失去的。如果現在月光,那麼是沒有什麼明天可以期待的。
整體比較分析
不同的人價值觀不一樣。有的人崇尚現在消費,吃到嘴中才是肉,有錢先花,以後的事情以後再說,說不定明天世界末日呢。這種人對國家經濟發展貢獻最大。但是一旦工作有變故,或者需要用大錢,往往傻了眼。而我是另外一種人,犧牲現在消費,攢錢並且進行投資,希望盡快實現財務自由,用以後的舒適生活來彌補今天所付出的代價。這種方式就害怕還沒有實現財務自由自己就OVER了,那樣就很虧心啊。或者實現了財務自由但享受時間太短,自己在資本積累過程種中身心疲憊,有錢也不舒心了。這些就是矛盾的兩方面,如何權衡是很重要的,既不能沒有將來,也不能有命掙錢沒命花。
『玖』 我是怎麼做到財務自由的
大多數人都希望有一份工資收入,之所以會這樣是因為他們有恐懼和貪婪之心。
先說恐懼感,沒錢的恐懼會刺激我們努力工作,當我們得到報酬時,貪婪或慾望又開始讓我們去想所有錢能買到的東西。
於是就形成了一種模式:起床,上班,付賬,再起床,再上班,再付賬……
比如說吧,如果人們害怕沒有錢花,就立刻去找工作,然後掙到了錢,使恐懼感消除。這樣做似乎很對。
可一旦這樣理解,他就不會去思考這樣一個問題,一份工作能長期解決你的經濟問題嗎?依我看,答案是『不能』,尤其從人的一生來看更是如此。工作只是試圖用暫時的辦法來解決長期的問題。」
從長期來看,重要的不是你掙了多少錢,而是要看你能留下多少錢,以及留住了多久。
世界第一名的理財大師約翰頓•普來敦爵士,從20歲的時候開始理財,理到80歲的時候,理出了80多億美元!可見一個人掌握理財技術是多麼重要。
「財商」這一詞彙的創始人,《富爸爸窮爸爸》的作者羅伯特•清崎先生說過:「儲蓄全都是輸家的策略,你要盡快地實現財務自由。」可見,財商對一個人的信念影響有多大。
我認為,這裡面沒有單純的「對與錯」的問題,而是思想有差別,立場不同而已。
又因為,我是一個中國人,根深蒂固的國學思維,得以讓我「天才」地解決了這二個方案的互補性。
教育、經驗、充足的資金,這三點是至為重要的原則。今天我把個人學習到的,領悟出來的,並且我本人正在親自應用到的,這套理財模式拿出來,與各位進步人士共享、交流。
要獲得財務自由,固然需要一系列的方法和步驟,但最主要的是——你的觀念。錢,即是觀念。
美國的汽車大王亨利•福特曾經說過:「你相信你能,或者是不能,你都是對的。」那麼,我們如何富有地生活,得以實現財務自由呢?
首先你需要列出你每月的基本生活費用,你必須先算出你自己在衣、食、住、行,這些方面上能花多少錢,然後寫在正式的筆記本上。
以我本人為例:我一天在吃飯上,花費是50元,一個月就是1500元;我買衣服,一個月平均能買二件,500元就足夠了;我的房子,這個…… 不用付了,老爸已經出錢給我買了一所;交通費,我基本上天天在市內轉悠,需要200元;另外我還有社會上的應酬,我把它控制在500元以內,再加上其它的雜項費,如電話費、煤氣費、採暖費……那麼,我起碼的生活費用就是3000塊人民幣一個月。
你興許有這樣的或那樣的花銷,上有父母,下有子女,還有愛人……結果一算,可能每月最低的生活費用要花4000元人民幣——以我生活的地區水平而言,我就假定你是4000元一個月。
然後,再列出你每月的理想生活費用是多少,比如是4萬元。寫出來的數字千萬要具體、詳細。當然,每個人不同,生活條件也不同,有的人可能是40萬一個月,有的人還可能是400萬一個月,但是請你記住,這是要經過你自己認真推算出來的數字,而不是一個玩笑數字。
因為對待財務問題小心謹慎,並且精確,禁止使用「可能」、「大約」之類的字眼,這就是一個人對待金錢最起碼、最正確的態度。
在對待金錢方面上,我本人一直堅持一點:
——儲蓄是輸家的策略,但它是所有理財產品中唯一最安全、最簡單的、最實用的。
——盡管儲蓄它很慢,但適用於絕大多數人,所以我們主要來討論:如何在儲蓄的情況下,打造財務自由」的理財模式。
請注意,安全第一!這絕不是虛言,你選擇銀行這個理財工具是最安全的、最簡單的,同時也是最實用的,等我們真正達到了心目中理想的財務水平之後,再考慮其他的理財工具,比如說:把錢投資於股票、基金、不動產(房地產)、企業…… 它們的回報率遠比儲蓄高得多,但風險更大,你的資產有萎縮的可能性,你無法早日獲得你理想中的生活。
所以我再次強調,在獲得財務自由之前,我建議你先不用去使用儲蓄以外的其他工具,只選擇安全的銀行,這會很慢很慢,但是你會發現這樣做很正確,雖然穩健,但不會跌倒,而且通過我教給你的方法,你應該能夠做得到——因為它適用於絕大多數人!
對待金錢的問題,我還想到了老祖宗留下來的《易經•乾卦》,於是我聯想到裡面講到的「人和事物的發展」規律,一共需要六個步驟:
1、潛龍勿用(為學階段、潛伏時期);
2、見龍在田(初露鋒芒、初見世面);
3、終日乾乾(辛勤耕耘、工作實踐);
4、或躍躍淵(進退關頭、機會面前);
5、飛龍在天(理想實現、成果輝煌);
6、亢龍有悔(盛極而衰、滿招損益)。
以上可以和我的理財工具相對應。
智慧、勇敢、公平、節制都是我們的德行,今天我教你一套方法,你千萬不能心存僥幸心理,我們應該時時刻刻告誡自己,格外要謹慎,格外要修德。
因為你不去修好德行,你就承載不住你所擔當的責任、更承載不住你所擁有的金錢、地位、權勢。
所以,我在此文中,指的德,主要是中國人最基本的、傳統的勤儉和奮斗。只有這樣,你才能理得住財。
不再吊大家的胃口了,正文開始。以下僅僅是理論性的,我雖然自己在用,而且經過我本人的實踐,已經達到了第二步,但具體的,還需要各位進步人士,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實踐操作,我保證你能行。
第一步:財務保障(潛龍勿用階段)
什麼叫財務保障?
財務保障就是你應該有3—6個月的基本生活費用。當然,為了安全起見,你應該把這筆錢存入銀行。通過以前的分析,我假定你每個月的基本生活費用是4000元人民幣,那麼3個月的生活費就是1.2萬,6個月就是2.4萬,也就是說,你必須先要有1.2—2.4萬元的存款存在你銀行的戶頭上,這筆存款最好是定期的,永遠不要去動用它,永遠。
為什麼要存錢?
因為當你有了3—6個月的基本生活費存在銀行之後,你的內心裡就會有一種小小的安全感。你至少可以做到:即使就算有一天自已失業了,或者有一天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了,你依然可以安全地生存3—6個月,在這段時間里,你可以不必每天為了錢而發愁,吃了上頓沒下頓,生活在緊張和恐懼之中。
雖然3—6個月的基本生活費不多,但這只是最終獲得財務自由的基本前提,僅僅是萬里長征第一步,當你擁有了這筆存款之後,你才算達到了最低的保障,因為你有3—6個月的緩沖期,可以慢慢地、靜下心來去做下一步的打算。
我個人通過這個方法度過了數次失業的危機。如果朋友們你可能工作了2年、5年、10年,應該有3—6個月的存款了。不管你工作了多久,你沒有存錢的習慣,你就永遠別瞎談理財。
當你完成了3—6個月的生活費固定存款任務,你就實現了第一步,財務保障。
請大家跟著我一起,理直氣壯地吼一嗓子:「即使我立刻失業了,我也不怕!」
第二步:財務安全(見龍在田階段)
什麼叫財務安全?
假定你一個月的基本生活費用是4000元人民幣的話,財務安全就是你要擁有12—24個月的基本生活費用存在銀行裡面,即4.8—9.6萬元人民幣。
這筆存款就直接存放在銀行里,不要用它,它將會給你帶來更大的安全感,它遠比第一步的財務保障還要持續更長的時間。在任何的危難情況下,你至少可以安全、平穩地生存12—24個月的時間。你應該知道:如果你失業了,或者失去工作能力了……
你可以在12—24個月的這段時間里,去選擇你將來想要做的事、你喜歡做的事、適合你做的事,你可以有足夠的時間當成是緩沖期,讓自己不會亂了方寸,亂了陣腳。
說到這兒,很多人連12—24個月的基本生活費都沒有,還談什麼理財?連最基本的安全保障都沒有,還談什麼理財?你不理財,財就不會理你。
只要你願意存錢,至少存下你每個月收入的10% ,沒有多久,你就會進入第一步的財務保障;然後再接再勵,相信再過不久,你就能夠達到第二步財務安全了。
理財大師們向我介紹說,他們自已都有存錢的習慣和義務,每個月可以至少存下收入的50% ,很快就可以繞過第一步,直接達到第二步,實現了財務安全。
奶奶的,我要是一咬牙,能存上收的90% 或者是100% ,存上幾年還能財務自由呢。難道說只存錢,不過日子了?
我看這要因人而異。收入的不同,決定著個體的不同。我本人是不主張這種「守財奴」式的理財「成果」,大師也未必就是好的,對的,但是我建議你:一定要定期地存錢,而且至少是10%的收入,我還可以建議你:當你完成若干存錢任務時,你應該找朋友來一起舉行一個小小的慶祝。當然,這是要在不動用你老本的前提下進行的,這樣你就會更加信心百倍地將理財計劃堅持下去。
你可能會對此不屑一顧,但你要知道,這就是適合於絕大多數人的財務安全策略。雖然保守,但能用,行得通。
這裡面有一個問題,那就是這筆安全錢,在你沒有存進銀行之前,或者是,你已經完成任務之後,——你應該理智地進行消費!!
你一定要等到自己達到了一定階段的理財程度時,再來把賺來的錢,用於做其他的投資、或消費。我不反對購買奢侈品,但你必須要量力而行,最好是在不動用你本金的情況下購買。
有好多人,他們連12—24個月生活費都沒有存進銀行,他們還談什麼理財?他們完全不懂理財;他人完全不切實際;他們完全沒有安全感、保障感!他們的生活面臨著巨大的恐懼!
他們大多數人一定是在為錢而工作;他們不得不為錢而做自己不喜歡的工作;他們沒有辦法停止工作,因為他們一旦停止了工作,可能下個月就沒有飯吃了!他們的收入再高,他們的消費太強,他們的收入再提高,他們還是可以把錢花光。
有的人,一個月可以賺1萬塊錢,但在消費上,可以花光,甚至借錢消費,真不可思議,大多數人對待金錢的態度是如此地隨便。即使你實現了財務自由,依然有一個大前提,那就是:你一定要確保你的支出低於你的資產!!
所以,從第一步到第二步的方法很簡單,就是一個字:存!!!還可以猛存。
簡單的、實用的,通常就是最好的;成功,其時就是簡單的事情,你重復做!我相信,你只要會存錢,並且樂於存錢,你就應該能夠實現這第二步財務安全。
我還想說,一旦你能做到這一步上,就不簡單了。哪怕失業後再去找工作,你也可以挑肥撿瘦,你完全可以找應騁單位的人力資源經理開出你的條件和價碼,因為,你可以硬氣地對他們說出:——「我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