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二戰德國的《卡爾比勒98K》來福槍。
Ka98K,又稱毛瑟98K,是世界上性能最為優異,使用時間跨度最長的步槍.其裝備部隊時,只是作為普通武器列裝的,一開始並沒有作為專門的狙擊步槍來使用.在一戰時,由於98K的長射程,大威力及高精度,在一系列的陣地戰中創造了驕人的戰績.這時德軍開始挖掘一些優良的射手,並專門發給他們光瞄,讓他們進行狙擊作戰,給同盟國造成了相當大的殺傷.不過二戰初期,德軍由於崇尚機械化與武器半自動化,曾一度把98K優良的狙擊性能埋沒.直至入侵蘇聯後,遭受到蘇聯紅軍重大的狙擊殺傷,這時才把98K重新提回狙擊行列,在斯大林格勒與蘇聯的莫甘納辛展開了相當慘烈的狙擊大戰,不過由於德軍倉促應戰,狙擊人才較蘇聯有所缺失,一直沒能佔領上風.而後到盟軍諾曼底登陸時期,98K重又煥發光芒,把盟軍壓製得寸步難行,膽戰心驚.
98K的最大設定射程是2000米,一名出色的射手在沒有光瞄的情況下,可以射殺400~500米左右的目標,在裝備6倍光瞄的情況下,用98K可以射殺600~1000米左右的目標.不過射殺1000米及以上的目標是需要相當深厚的功底,在這種距離上子彈的速度已大幅下降,彈道完全呈拋物線,且易受風向影響. 既便如此還是有不少德軍狙擊手嘗試,並不是他們一定要射殺目標,只不過在警示目標,在那麼遠的距離上你仍舊是不安全的,隨時有被射殺的可能.
⑵ 二戰德國的毛瑟98k的瞄準系統是什麼樣子準星是什麼樣子
缺口式瞄具
頭上是圓圈型圈是準星護圈,
準星是三角型的(影象中)
⑶ 98k長啥樣
KAR98K,如圖
最為經典的狙擊槍。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德國軍隊裝備的制式步槍。
數據總覽
命中傷害:72
初始子彈速度:760
擊中身體沖擊力:16,000
歸零距離:100 - 600
彈匣容量:5
射擊間隔:1.900s
射擊模式:單發
⑷ 德國Kar.98k卡賓槍的發展歷史是什麼樣子的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凡爾賽條約嚴格限制了德國軍用武器的研製和生產,但是德國人在1920年代以後就秘密地發展軍用武器,著名的毛瑟Kar.98k式卡賓槍就是那個時候開始研製的。Kar.98k成為二戰期間產量最多的輕武器之一,從1935年開始服役,直到二戰結束前都是納粹德軍的制式步槍。
德國陸軍在1929年和1930年初期正式對採用7.9mm口徑的毛瑟標准型步槍進行測試,但這個測試並不是由毛瑟公司提供1924年樣式的標准型步槍步槍,而是把現有的98b式卡賓槍的槍管縮短到600mm。這種縮短的98b被證實比其他型號的便攜性更好,尤其是它的下彎式拉機柄和安裝在左側的背帶環。於是它被推薦採用,並被稱為Karabiner98k,簡稱Kar.98k、K98k或直接簡稱為98k。
注意,數字「98」之前的「K」是代表卡賓槍的大寫字母,而數字之後的小寫字母「k」是kurz(短)的意思,表示它比98b式卡賓槍更短。這就是為什麼這支1米長的步槍被稱為「短卡賓槍」的原因了(註:正確的寫法必須注意前後字母的大小寫)。普通的Kar.98k的代號是Adalbert,安裝ZF41瞄準鏡的Kar.98k-ZF41其代號則為Adalbertb。在1944年開始,Kar.98k的代號改為Dauerwelle。
雖然被推薦採用,但直到1935年6月希特勒實施軍隊重建計劃前,Kar.98k式短卡賓槍仍然沒被正式定型或採用。在1933年,毛瑟公司推出新的下彎拉機槍標准型步槍,因為它的機匣上打上了一個毛瑟的旗幟商標,因此現在的收藏家們通常稱這種1933年的標准型步槍為「旗幟毛瑟」(bannerMauser)。除了正式名稱外,這種1933型的標准型步槍與98k式短卡賓槍基本相同。這種短步槍宣稱是提供「德國郵電部」(DeutscheReichspost)使用的,但事實上許多新槍都是直接交到納粹黨手上。
德國陸軍是在1935年6月21日正式宣布採用98k式卡賓槍的,不過在1934年,毛瑟公司和蘇爾的紹爾公司(J.P.Sauer&Sohn)就已經開始按各自設計的Kar.98b卡賓槍的縮短型進行小批量試產,毛瑟的槍型和紹爾的槍型各採用不同的槍管護箍來固定槍管,經過對比試驗發現毛瑟公司的設計更可靠,因此毛瑟公司的槍型被指定為Kar.98k式卡賓槍的標准樣式。
Kar.98k式短卡賓槍與Kar.98b式卡賓槍的結構是完全相同的,只是Kar.98k的長度較短。Kar.98k式卡賓槍的機匣左側打上了「Mod.98」的標記,在戰爭後期生產的槍型則是把這個標記打在機匣環上。此外在機匣環上還打上了由數字和文字組成的生產商識別代碼。
例如:「K」表示1934年,而「G」表示1935年,「S/42K」的標記表示該槍是在1934年由毛瑟公司生產的,而「S/147/G」則表示為1935年紹爾公司的產品。在1935年至1945年間還有許多其他生產承包商負責生產Kar.98k式卡賓槍,如果是由兩個承包商共同生產的產品,則生產商代碼會是由一條斜線隔開的兩個代碼。還有有一些Kar.98k式卡賓槍是在集中營生產的。
在Kar.98k式短卡賓槍被正式採用後,大量原有的Kar.98b式卡賓槍和Gew.98式步槍被送到工廠轉換成Kar.98k式卡賓槍,這批步槍機匣上的原有標記無法抹去,但在主要的金屬部件上都打上Waffenamt(武器局)的接收標記。還有一些由原有步槍改裝過來的槍型被打上了納粹黨衛軍的骷髏圖案和「SS」的古日耳曼魯內文字標記。剩下許多沒有改裝的舊長步槍型則交給警察使用。
Kar.98k採用弧形表尺,「V」形缺口式照門。準星是大麥粒式(倒「V」形),在一些槍上安裝有可拆卸的半圓形準星護圈。準星可以調整風偏,表尺從100米到2,000米可調,每100米一個增量。不過使用機械瞄具時的有效射程實際上大約只有500米左右,如果裝上瞄準鏡時,有效射程可以增至900米左右。
原本在98式步槍上有兩個安裝在槍托底部的背帶扣環,而Kar.98k式短卡賓槍則與98b式卡賓槍一樣,只在前托左側有一個扣環,槍托兩側各有一個用於穿背帶的開口來取代原來槍托底部的扣環。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前的槍托和護木都是胡桃木,但這種木材很快就短缺起來,因此,大多數的98k式卡賓槍是採用層壓式槍托和薄山毛櫸木材加酚醛樹脂的護木,這導致重量稍有增加,並且加大了生產難度,但膠合板更堅固,抗濕氣和抗彎曲性能都比實心胡桃木或山毛櫸要好。
Kar.98k式卡賓槍的刺刀就是從Gew.98式步槍的長刺刀縮短而來的,全長380mm,刃長240mm,刀刃上有出血槽,德國型的刀柄上有斜向防滑紋,但其他國家生產的刺刀則沒有防滑紋。最初的98k刺刀配有金屬制的硬刀鞘,但後來改為皮製軟刀鞘。Kar.98k式卡賓槍可以在槍管前安裝上槍榴彈發射器,並配套有槍榴彈瞄準具等附件,可拋射人員殺傷榴彈或破甲彈。這些配件在不使用時可以裝在一個皮製的攜行袋內,掛在士兵腰帶的左側攜帶。
在戰爭中,為了加速生產Kar.98k式卡賓槍以滿足前線的大量需要,步槍本身作了許多改變來簡化生產工藝、降低生產難度,例如鋼制槍托底板由機加改為鑄造,弧形表尺內側的刻度被取消,滑動式照門後側的形狀由斜角改為直角,扳機護圈、彈倉殼體、托彈板、彈倉底板、槍管護箍等等都改用沖壓鋼件,槍機上的泄氣孔由長形改為圓形。槍托中原本有一個橫貫槍托的金屬套管,在分解發射機構時用來容納擊針的,後來被改為直接在槍托底板側面開孔。
進一步簡化工藝的結果是取消了容納拉機柄的槍托凹槽,把固定槍管護箍的螺桿改為木製品,托底板改為沖壓件,金屬部件用磷酸鹽處理代替原來的烤藍,在一些後期型號中還使用了固定的照門。到了1944年,除了狙擊型外,甚至直接用滑膛槍管來免去生產膛線的工序。而刺刀卡筍在戰爭後期已經取消了,同時還取消了通條,改用拉繩子的槍膛刷。
二戰開始時,德國國防軍已經裝備了約277萬支98k,在戰爭期間又有754萬支98k交付部隊(包括了12萬支狙擊型)。其中空軍約有92萬支,海軍約有19萬支,黨衛軍也有6萬多支。從1935年到1945年,Kar.98k式短卡賓槍的總產量有一千多萬支。
但只有第二次世界大戰前所生產的Kar.98k的質量是最好的,隨著戰爭的進程,98k式卡賓槍在加速生產後,生產工藝和質量都下降了,在戰爭頭幾年裡,簡化型的Kar.98k還算是符合軍用標準的,但到了戰爭後期生產的Kar.98k質量越來越差。
在1940年毛瑟公司參與了為德國軍隊研製新型半自動步槍的競爭,但沃爾特公司的樣槍擊敗了毛瑟公司的樣槍,被德國軍隊正式命名為Gewehr43(G43),但由於G43推出時間太遲,而且德國的生產能力越來越弱,因此簡化型的Kar.98k仍然在大量生產和裝備部隊。
Kar.98k式卡賓槍在二戰中不算是一種性能突出的武器,當時美國的M1伽蘭德和蘇聯的SVT採用自動裝填技術而大大提高了武器的射速,而即使與同類的武器相比較,前端閉鎖的毛瑟式槍機也不如後端閉鎖的李-恩菲爾德式槍機速度快,使用Kar.98k的射手必須移動整隻手臂來拋殼和上膛,而使用SMLE步槍的射手只需活動腕關節就能實現。
所以Kar.98k的實際射速只有10發/分鍾,而SMLE的射速卻達到15發/分鍾。比98k慢的步槍只有莫辛-納甘,而98k的射擊精度也比不上SMLE或莫辛-納甘等同類步槍,甚至半自動的M1伽蘭德都打得比它准。但Kar.98k畢竟不是燒火棍,憑著可靠的槍機和良好射擊精度,在灼熱的北非沙漠和寒冷的俄羅斯冬季都證明了Kar.98k卡賓槍的存在價值。而且憑著「毛瑟」這個響亮的名字,使得這種落後武器在戰爭結束後被許多盟軍士兵帶回家去收藏或者賣給其他收藏家。
另外,還有大量的98k在戰後被法國、東德、挪威、丹麥、捷克、南斯拉夫等國家翻修和繼續使用,在朝鮮戰爭、1956年的第二次中東戰爭和後來的越南戰爭中,98k仍在戰場上作戰。現在,98k式卡賓槍作為一種經典的二戰武器,仍然受到槍械愛好者的歡迎,並用於收藏、射擊運動或狩獵。
⑸ 九八k是步槍還是狙擊槍
98K是屬於步槍,或者說是屬於狙擊步槍。最初是在1898年4月由威廉·毛瑟與彼得·保羅·毛瑟兄弟設計出的,後經改良,作為德軍標准裝備。
德國毛瑟98K步槍,由Gew 98步槍改進演變而成,重量約為4公斤,有效射程800米,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納粹德國軍隊裝備的制式手動步槍,也是二戰期間產量最多的輕武器之一。中國在30年代采購了一批該型步槍,並進行仿造,稱為「中正式步槍」。
98k的特徵:除了標准毛瑟的刺刀座、葉片保險、分岔左槍栓閉鎖榫和彈殼片外,還有在左側的槍背帶、準星護罩、下彎拉柄、槍托在拉柄頭位置有對應凹槽、槍托中間有供分解撞針用的金屬洞等。
98k步槍是一種可靠而精準的武器。毛瑟98k卡賓槍是二戰中德國狙擊手的制式武器。研究資料表明,德國狙擊手用上述狙擊步槍能確保在300m距離上擊中目標頭部,在600m距離上擊中胸部。其中第144山地步兵團有個叫馬賽紀斯·赫策瑙爾的士兵,他所擊中的敵人,有據可查的就達345人,為此還獲得了騎士十字勛章。
⑹ 98式德國狙擊步槍的毛瑟98k狙擊步槍
拉機柄牢固地安裝在槍機體上,其設計參考了恩菲爾德步槍的設計而改為固定在槍機後部,直到98式步槍為止,這個拉機柄在槍機閉鎖時都是呈水平狀態向右直伸而出,只有少數特殊型號(卡賓槍、狙擊型和自行車步槍)才是下向彎曲。在1924年研製的標准型步槍上,仍然是使用直拉機柄,直到98k式步槍開始,才統一讓拉機柄向下彎曲。下彎式拉機柄不但使步槍在攜帶時更方便,不容易絆上雜物,而且也使槍機操作時更舒適,更便捷。 保險桿位於槍機後上方,用右手拇指可以很容易地操作,保險桿有三個操作位置:當保險桿撥到右邊時,同時會鎖住擊發阻鐵和槍機體,此時步槍既不能射擊,也不能打開槍機;當保險桿撥到中央位置(向上抬起)時,只是鎖住阻鐵,步槍不能擊發,同時擋住瞄準線,但槍機可以打開,能進行裝填或清空彈倉的操作;當保險桿撥到左邊位置時,只要扣動板機步槍就能發射。扳機為兩道火式的設計,使得全槍安全又可靠。
雙排固定式彈倉是毛瑟步槍的另一個特徵,槍彈通過機匣頂部的拋殼口裝入。裝填槍彈有兩種方法,最快的方法就是用橋夾。每條橋夾裝5發槍彈,剛好夠裝滿一個彈倉,在機匣環上方有機器切削出來的橋夾導槽,打開槍機後,可以把夾滿槍夾的橋夾插在導槽上,然後把5發槍彈用力壓進彈倉內。壓完彈後,空的橋夾可以用手撥出,但如果不用手撥,在關閉槍機時也會強行拋出橋夾,這樣的設計在激烈的戰斗中非常有效。另一種方法最簡單,只需要打開槍機,用手一發一發地把槍彈壓入彈倉內,一次一發。用這種方法裝滿彈倉會比較慢,但如果在戰斗的間隙想把半滿的彈倉重新裝滿,則可以用這種方法。狙擊型的98K更突出其特定能力,德式高倍狙擊鏡更突出其本身的價值,裝備98K狙擊步槍的德國狙擊手在諾曼第給盟軍帶來了很大的挫折和傷害,在巷戰中由為突出,而且德國狙擊手往往和沖鋒槍手配合去伏擊美軍,或者充當坦克的眼睛,有效的狙擊敵軍。可以說98K型的狙擊步槍傳承了毛瑟步槍的優勢和特點,更大的發揮98K的優點,但也有其不足,比如射擊時槍彈不足,穿透性他不到預期效果,狙擊鏡視野較窄。使得錯過戰機。當總的來說98K狙擊步槍將其優點發揮到最高的水平,且不遜於英國的李-恩菲爾德式,美國的春田式,蘇聯的莫辛—納甘。是一款較為出色的狙擊步槍。
⑺ 誰有毛瑟Kar98K步槍詳細資料與圖片
原產地:德國 種類:單發,手動 口徑:7.92毫米 彈葯:7.92 x 57毫米毛瑟步槍彈 發射速率:5-10 發/分 槍口初速:855 米/秒 有效射程:600米 彈匣容量:5發,內置彈倉 全長:1107 毫米 總重量:3.9 公斤 槍機種類:旋轉後拉式槍機 設計: 20世紀1930年代,納粹德國重整軍備,經過改進的標准型毛瑟步槍被德國國防軍作為制式步槍,命名為Karabiner 98k(簡稱:Kar 98k或者98k),k為「Kurz」的縮寫(德文意為「短」)。於1935年正式投產。稱為卡賓槍只是相對Gew 98步槍縮短了,相對卡賓槍其長度還是過長了。 Kar 98k步槍繼承了98系列毛瑟步槍經典的毛瑟式旋轉後拉槍機,槍機尾部是保險裝置。子彈呈雙排交錯排列的內置式彈倉,使用5發彈夾裝填子彈,子彈通過機匣上方壓入彈倉,也可以單發裝填。拉機柄由直形的改為下彎式,便於攜行和安裝瞄準鏡。Kar 98k步槍成為納粹德國軍隊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期間使用最廣泛的步槍。是一種可靠而精準的步槍。被認為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最好的旋轉後拉式槍機步槍。 戰爭期間為了滿足軍隊裝備步槍數量的需求,縮減成本,經過多次簡化生產工藝的設計更改,簡化木製槍托,部分零部件製造與安裝採用沖壓、焊接工藝。1944年當年製造了200多萬支Kar 98k,年產量達到歷史高峰。戰爭後期納粹德國面臨戰敗物資匱乏,一些步槍的製作越發簡陋,質量也每況愈下。 Kar 98k的槍機。Kar 98k射擊精度高,在加裝4倍、6倍光學瞄準鏡後,可作為一種優秀的狙擊步槍投入使用。共生產了近13萬支Kar 98k狙擊步槍裝備部隊,還有相當多的精度較好的Kar 98k被挑選出來改造成狙擊步槍。Kar 98k還可以加裝槍榴彈發射器發射槍榴彈。多用途是Kar 98k步槍服役期限如此之廣泛的原因之一。 盡管Kar 98k性能優異,但是隨著戰場上的對手裝備半自動步槍(蘇軍SVT-40步槍、美軍M1加蘭德步槍、M1卡賓槍),德國人認識到這種手動步槍已經過時了,相繼推出了Gew 43步槍、StG44突擊步槍,但是它們的出現,無法替代Kar 98k,Kar 98k步槍一直生產到納粹德國戰敗投降。
⑻ 怎麼畫98k
所需工具:鉛筆、水彩筆、素描紙
具體步驟:
1、首先畫一個98k的框架圖。
⑼ 求二戰德國裝備圖解。
1898年,7.92毫米口徑1898年式毛瑟步槍成為德國陸軍制式步槍,德國陸軍命名為Gewehr98(簡稱:Gew.98)。Gew.98融合了第一次大戰的實戰經驗加以改進,首先有98a,是槍管比Gew.98標准型短的騎槍,槍管長度由Gew.98的29.1寸槍管縮短為23.6寸,採用了下彎式的拉機柄。後來有98b,仍然是29.1寸槍管,或稱卡賓槍型,98b雖被稱為卡賓槍,但長度與Gew.98步槍相同(槍管長度讓「卡賓槍」這個稱呼聽起來不大恰當)。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凡爾賽條約嚴格限制了德國軍用武器的研製和生產,戰後德國受到凡爾賽合約的限制,不能製造或出口軍用武器,但是德國仍利用西班牙內戰及與瑞士等國家兵工廠合作的機會,繼續研發。在兩次世界大戰期間Gew98步槍進行了多次改進,包括在比利時、捷克斯洛伐克等國家特許生產長度縮短的多種變型槍。1924年毛瑟公司推出了一種標准型毛瑟步槍,是98式步槍的改良型。在Gew.98步槍的基礎上將槍管縮短為600毫米(23.6寸),全槍長度由Gew98的1.25米縮短為1.11米,採用新的瞄準具,標准型的名稱是因為槍管長為60公分步兵及騎兵通用。事實上標准型也沒有受到很大的重視,鮮為人知。中國在30年代采購了一批該型步槍,並進行仿造,稱為「中正式步槍」。後來,在Gew.98步槍的改進型Kar.98b的基礎上,改進的標准型毛瑟步槍被德國郵政部、海關、鐵路局等准軍事組織採用。這種改進的標准型毛瑟步槍與後來定型的Kar98k式步槍基本相同。20世紀1930年代,納粹德國重整軍備,
98k步槍
在1935年在Kar.98b的基礎上結合標准型毛瑟步槍經過改進的步槍被命名為Karabiner98k(簡稱:Kar.98k或者98k),k為「Kurz」的縮寫,德文意為「短」,表示它比98b式卡賓槍縮短了(這就是所謂「短卡賓槍」的原因),被德國國防軍選作為制式步槍,並正式投產,大量原有的Kar.98b和Gew.98步槍被送到工廠改裝成Kar.98k。Kar.98k作為德國陸軍的主力步槍,一直沿用到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其間經過多次設計更改,大多是為了易於生產,例如槍托底部在1944年改為罩杯式沖壓組件;前護箍由切削件改為點焊;彈倉底部及護弓也改成沖壓鋼板。一般而言,第二次世界大戰前所生產的Kar.98k的質量是最好的,隨著戰爭的進程,98k式卡賓槍在加速生產後,生產工藝和質量都下降了。戰爭期間為了滿足軍隊裝備步槍數量的需求,縮減成本,經過了多次簡化生產工藝的設計更改,1944年之後的98k,因為戰爭形勢的轉變,質量也每況愈下。後期的一些步槍,連刺刀座都省略了。Kar.98k步槍在戰後被一些國家翻修和繼續使用,Kar.98k作為一種經典的武器,仍然受到槍械愛好者的歡迎,並用於收藏、射擊運動或狩獵。98k的特徵:除了標准毛瑟的刺刀座、葉片保險、分岔左槍栓閉鎖榫和彈殼片外,還有在左側的槍背帶、準星護罩、下彎拉柄、槍托在拉柄頭位置有對應凹槽、槍托中間有供分解撞針用的金屬洞等。
⑽ 二戰後期被淘汰的98k,德國的標配,是如何成就經典的呢
二戰後期被淘汰的98k,德國的標配,是如何成就經典的呢,早期不叫98k名為毛瑟步槍,今天小編就給大家說一說98k的發展歷程,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毛瑟兄弟發明的毛瑟步槍結構簡單,但非常安全可靠。這種槍最著名的特點是它的拉殼鉤結構。它有一個堅固的拉彈鉤,用來控制子彈從彈匣中裝載到發射後投擲。這項技術是保羅·莫瑟在1892年發明的「受限彈葯供應」技術。這項技術可以防止機槍的旋轉影響拉殼鉤,從而減少故障。毛瑟步槍的另一個特點是它的雙排彈匣。原來的單列彈匣子彈太少,戰時裝子彈很麻煩,而改進的毛瑟步槍雙列彈匣很好地解決了這個問題。
二戰期間,德國生產了近1500萬支莫瑟98K步槍。當然,我們熟悉98K狙擊槍的瞄準能力。事實上,Mauser 98K步槍在配備瞄準具時可以用作狙擊槍,安裝在槍口處的榴彈發射器可以用作PRG。可以說毛瑟步槍被廣泛使用。當然,標準的98K狙擊步槍也略有改進,槍管質量最好。德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生產了近13萬架毛瑟98K狙擊手模型,這意味著當時可能有近13萬名德國狙擊手活躍在戰場上,這對當時前線的敵人造成了嚴重傷害。
綜上所述就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全部內容了,你了解清楚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