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德國資訊 > 德國第一顆導彈叫什麼名字

德國第一顆導彈叫什麼名字

發布時間:2022-05-28 07:19:18

㈠ 德導彈是什麼

答:德國的第一枚導彈叫∨2導彈,也是世界上最先製造的導彈,

㈡ 德國最初有哪些導彈

德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末研製的飛航式導彈。是世界上最早出現並在戰爭中使用的導彈,用於襲擊英國、荷蘭和比利時。V-1導彈用彈射器發射,也可從運載機上發射,然後依靠彈上的控制系統導向預定彈道作水平飛行,而後向目標俯沖。

V-1導彈重2.2噸,導彈長7.6米,彈徑0.82米,翼展5.3米,動力裝置為空氣噴氣發動機,飛行速度每小時550~600千米,飛行高度2000米,射程為370千米。戰斗部裝葯700千克。1944年6月13日德國首次向英國本土發射了V-1導彈。

V2火箭

V2工程開始於1940年。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正是德國的V2火箭曾給英國帶來巨大災難,當時又叫「飛彈」。V2工程起始於A系列火箭研究,由馮?布勞恩主持,是1936年後在佩內明德新建火箭研究中心的重點項目。A系列火箭經過許多新的改進,性能大大提高。是世界上第一種實用的彈道導彈。

「V」來源於德文,意即報復手段,這是納粹在遭到盟國集中轟炸後表示要進行報復的意思。V1和V2表示這兩種型號僅僅是整個系列的恐怖武器的先驅。

V2長13.5米,發射全重13噸,能把1噸重的彈頭送到322千米以外的距離。火箭由液體火箭發動機推動,燃燒工質為液氧和甲醇。

發射時火箭先垂直上升到24-29千米高,然後按照彈上陀螺儀的控制,在噴口燃氣舵的作用下以40度的傾角彈道上升,也可由地面控制站向彈上接收機發射無線電指令控制。一分鍾後,火箭已飛到48千米的高度,速度已達每小時5796千米。

此時,無線電指令控制系統指令關閉發動機,火箭靠慣性繼續上升到97千米的高度,然後以每小時大約3542千米的速度大致沿一拋物線自由下落,擊中目標。由於當時制導系統的精度所限,誤差較大。

V2工程的目標是擴大容積和承載重量,以容納自控、導航系統和戰斗部。1942年10月3日,V2試驗成功,年底定型投產。從投產到德國戰敗,前德國共製造了6000枚V2,其中4300枚用於襲擊英國和荷蘭。

V2是單級液體火箭,全長14米,重13噸,最大射程320千米,射高96千米,彈頭重1噸。V2採用較先進的程序和陀螺雙重控制系統,推力方向由耐高溫石墨舵片操縱執行。V2在工程技術上實現了宇航先驅的技術設想,對現代大型火箭的發展起了承上啟下的作用。成為航天發展史上一個重要的里程碑。

㈢ 世界上第一枚導彈是誰發明的

第一枚液體火箭是羅伯特·戈達德於1926年在美國發射(是火箭,並非導彈;因為火箭不會攜帶戰斗部,用於殺傷敵方,沒有軍事目的);
第一枚導彈是德國科學家馮·布勞恩設計的V-1導彈(因為導彈與火箭的區別就是:火箭沒有殺傷力,而導彈是直接用於戰爭,打擊敵方),用於攻擊倫敦。

㈣ 世界上第一枚空地導彈是由誰設計的

空地導彈是從飛行器上發射攻擊地、水面目標的導彈,是現代航空兵進行空中突擊的主要武器之一。空地導彈最初是航空火箭與航空制導炸彈相結合而誕生的。德國首先研製出世界第一枚空地導彈,它的主要設計者是赫伯特·A·瓦格納博士。1940年7月,瓦格納等人在SC—500型普通炸彈的基礎上,研製了裝有彈翼、尾翼、指令傳輸線和制導裝置的HS—283A—0,它可看作是最早的空地導彈,於1940年12月7日發射試驗成功。1943年7月無線電遙控的HS—293A—1型導彈研製成功。8月27日,德國飛機發射HS—293A—1擊沉了美國白鷺號護衛艦,這是世界上首次用導彈擊沉敵艦,它也是最早的空對艦導彈。

㈤ 世界上最早的導彈是什麼時候誕生的

從1932年起,德國就開始秘密研製戰略性導彈,於1942年10月3日下午4時成功地發射了試驗性的地對地導彈。但是實際上無法使用。

1944年,德國製造成了一種誘導飛彈——「V-1」飛彈。「V-1」飛彈的外形像無人的駕駛飛機,由彈內磁性羅盤和一種特製的機械裝置操縱。彈長8米,翼展5.5米,重6噸,以沖壓式噴氣發動機作動力,用發射架發射,射程241公里,航速每小時達563公里。

在1944年6月,也就是世界大戰末期,希特勒在他滅亡前夕將「V-1」飛彈這個秘密武器投到了倫敦,造成巨大的傷亡。

1944年9月,德國納粹又向英國發射了人類戰爭史上第一顆戰略導彈——「V-2」飛彈。這種飛彈比「V-1」飛彈先進,可以說是現在的遠程導彈和宇宙火箭的先驅。德國納粹製造成了500顆這樣的彈道式飛彈。這種導彈長14米,直徑1.6米,重14噸,內含高爆炸葯1噸,由火箭引擎推動。「V-2」能發射到高達90.5公里的氣層,然後由自動駕駛儀操縱飛行。彈內電腦能在適當時間自動關閉引擎,並指令飛彈射向目標,命中率較高。「V-2」飛彈航程達354公里,速度約為音速的4倍多,每小時達5733公里,因此戰斗機無法對付它,它給倫敦造成的破壞比「V-1」飛彈更大。

戰後,美國和英國接收了剩下的「V-2」飛彈,為以後太空發射器的研製創造了條件。

㈥ 世界上第一個導彈是哪個國家哪個人研製的

你好,關於你的疑問,
可以確認的是,世界上第一枚導彈是由德國科學家在二戰期間研製出來的。

㈦ 第一枚反坦克導彈是哪國製造的

世界上第一枚反坦克導彈是德國製造的「X-7」反坦克導彈(俗稱「小紅帽」)。

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各主戰國坦克的數量急劇增加,戰場上坦克廣泛使用。德國為了有效地對付對方的坦克。在20世紀40年代中期研製了一種反坦克導彈「X-7」。該導彈直徑為130毫米。發動機是一台二級固體火箭發動機。飛行速度每秒鍾可達90米。制導方式,是用導線制導,最大制導距離可達1200米。由於到了戰爭後期,德國又臨戰敗,該種導彈未能在戰爭中使用。

㈧ 德國導彈之父是誰

中國導彈之父 是 錢學森
世界的就是 韋納 馮 布勞恩
德國人,人類導彈技術的開創者,他研製出世界上第一枚導彈V﹣2。
1912年生於德國,後隨全家移居柏林。馮·布勞恩的母親是一位出色的業余天文學愛好者。她送給兒子的一架望遠鏡激發了布勞恩對宇宙空間的興趣,成了一個大科學家成長歷程的開端。
1920年後,德國在首都柏林建立了火箭導彈試驗場。而學生時代的韋納就表現出與眾不同的探險精神。13歲時,他在柏林豪華的使館內用一個自製的小火箭進行了他的第一次火箭實驗,也因此被警察抓住。他的好奇心使他不斷地實驗自製火箭。然而也因此耽誤了復習功課,使他在一次考試中,數學、物理都不及格。
1934年,德國先後在柏林火箭試驗場測試發射了幾枚A﹣1型火箭。而這一年,年僅22歲的韋納 馮 布勞恩以一篇火箭技術的論文獲得了物理學博士學位,他寫的畢業論文論述了液體推進劑火箭發動機理論和實驗的各個方面。
1936年,德國佩內明德的火箭研究中心建立的重點項目,由納粹的宣傳部長「戈培爾」命名為「復仇使者」計劃,他作為主導者領銜執行V-2工程。
1942年,德國成功發射了世界上第一枚導彈V-2,人類軍事武器從此掀開了一個新的時代。1944年6月到9月德國向倫敦發射了V-1、V-2導彈。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期,德國還研製了「萊茵女兒」等幾種地空導彈,以及X-7反坦克導彈和X-4有線制導空空導彈。而這些導彈都是由「馮·布勞恩」主導研製。

㈨ 第一顆導彈是哪個國家發明的並且叫做什麼導彈

二戰時期,德國研製的V1型是世界上第一枚巡航導彈;而其同期研製的V2型是世界上第一枚彈道導彈。從發射時間看,是V2早;而從對當時的影響和名氣來講,是V2。以下是研製和首發詳情: V-1飛彈是德國人研製的第一枚巡航式導彈,即有翼導彈。它的起源是無人駕駛飛機。1929年10月,美國人查爾斯凱特林和埃爾默斯內利成功地使一架裝有自動控制裝置的試驗飛機在弗吉尼亞州的海軍機場飛行了15分鍾,但由於資金困難,試驗被迫中斷。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德國空軍在佩內明德研製了一種FI—104無人駕駛飛機,即後來的V—1飛彈。主要組成部分是彈體,助推發動機,主動發動機,制導部位和戰斗部。V—1飛彈採用自主式磁陀螺飛行控制系統,保障將飛彈導向預定高度,以必要的速度在規定高度和航向進行水平飛行,然後向目標俯沖。V—1火箭重2200千克,彈長7.6米,最大直徑0.82米,翼展5.3米,使用脈動式空氣發動機,飛行距離達240千米,戰斗部裝葯700千克,飛行高度2000米。發射時用彈射器彈射升空,然後按預定彈道自動操縱火箭飛行。 1944年6月13日凌晨,一顆顆火球拖著刺耳的尖叫聲從2000米高度落入倫敦,發出一陣猛烈的爆炸聲並燃起大火。英國空軍出動戰斗機群進行偵察和攔截,發現是一種外形似飛機但無人駕駛的新型武器,這就是納粹德國的V—1型火箭。 從1944年6月13日至9月4日,德軍共向英國發射了8070枚V—1型火箭,有23000多所建築物被徹底摧毀,5500餘人被炸死。但由於這種火箭的精度較低,飛行速度也很慢,其中有46%被英國地面防空炮火擊落,有25%因自身故障而墜毀,只有29%有效地轟炸了倫敦。1944年,從德國試驗基地發射升空的V—2火箭是世界上第一枚彈道導彈 1944年9月8日傍晚,英國的倫敦遭到更猛烈的來自空中的襲擊,德國使用了威力更強大的V—2火箭。這是世界上投入戰爭的第一枚彈道式導彈。這種採用液體火箭發動機的V—2火箭重13噸,載有重1噸普通炸葯的彈頭。長14米,最大直徑1.65米,最大飛行速度達每秒1.7千米,射程320千米,彈道高度80—100千米。在半年之內,德軍在戰爭中發射V—2火箭共4320枚,其中對英國發射了1402枚,落到倫敦市區的有517枚,帶來難以估量的災難。 V—2導彈是單級液體地地彈道導彈。德國人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在西部戰線使用過身管長39米,射程為120千米的「巴黎大炮」,它的炮彈是空氣阻力很小的大氣層的上層空間飛行的,所以飛行距離很遠。德國軍械學家由此認為,只要使炮彈在同溫層中飛行更長的時間,射程就會進一步增大。1929年末,德軍制定了研製大型火箭的計劃。瓦爾特多恩伯格是德國陸軍研究火箭的發起人之一。1932年10月,他把維馮布勞恩請到自己的研究所,要他領導對軍用火箭的研究工作。布勞恩最初著手研究的是使用液體燃料的A—1火箭,並在柏林郊區庫姆梅斯多夫的試驗台上進行過地面試驗。1934年,在北海的博爾庫姆進行了A—2火箭的飛行試驗。接著,1937年12月又在波羅的海進行了A—3火箭的發射試驗。1939年,完成了V—2導彈的前身A—4火箭的基礎試驗。1942年10月3日,從佩內明德向波羅的海首次發射V—2導彈並獲得成功。 V—2導彈使用液體火箭發動機,推進劑為75%的酒精(3.5噸)和液氧(5噸),採用帶程序裝置及計算飛行速度儀器的自主式陀螺控制系統,垂直發射。戰後,美國從德國俘虜了馮布功恩等幾十名火箭專家及圖紙資料,蘇聯佔領了佩內明德地區後,也繳獲了部分火箭製造設備,儀器,並俘虜了部分技術人員。因此,V—2導彈成為這兩個國家研製彈道的樣彈。

閱讀全文

與德國第一顆導彈叫什麼名字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76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51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34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72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413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88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20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80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44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47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70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71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83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92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27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87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212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42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70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