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德國巴奈特鋼琴怎麼樣適合在培訓班裡學習的7歲左右的孩子嗎
德國的鋼琴在世界上是非常有名的。孩子能有一架好的鋼琴。當然很好了。那要看你的經濟狀況了。如果條件允許的話,鋼琴越好。孩子對音色的識別度。也會更好。
❷ 7歲兒童應補充哪些營養
1、補充鈣元素
鈣是兒童生長發育最重要的常量元素之一,兒童生長發育階段必須攝入充足的鈣,以保障兒童旺盛的骨骼生長需要。
幾乎所有食物中都含有鈣,但鈣含量相差很大。含鈣量高、吸收性也好的食物首推乳類,乳製品中的鈣吸收率也很高;其次是蛋類、尤其是蛋黃中鈣含量高。
2、補充鐵元素
鐵是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鐵的缺乏是發展中國家最主要的營養問題,兒童及婦女尤為明顯。食品中含鐵量最高的為黑木耳、海帶、動物血液和肝臟。其次為肉類、豆類、蛋類和綠葉蔬菜乳類中含鐵量少。
3、補充蛋白質
孩子的大腦、五臟六腑、肌肉組織以及骨骼發育都離不開蛋白質的支持。為了滿足身體對蛋白質的需求,應該給孩子選擇富含優質的蛋白質的奶類、魚類、瘦肉類和大豆製品,但是要注意不能過量進食,不然容易導致腸胃道不消化,或者出現營養過剩情況。
(2)德國7歲兒童做什麼好擴展閱讀:
兒童補充營養的常見誤區
1、牛奶+雞蛋
牛奶+雞蛋的早餐方式實際上早餐如果沒有谷類食品,如饅頭、面條、稀飯等,很容易影響孩子的身高發育。另外,孩子喝完牛奶後,最好喝少量水清潔口腔。
2、吃鈣片
給孩子吃鈣片補鈣,專家認為,嬰幼兒體內並不缺鈣,而是缺乏促使鈣被人體吸收的維生素D。與其花高價買鈣片,倒不如進行食補,或是買少量魚肝油滴劑直接滴入孩子口中。
3、湯
寶寶營養全靠"湯",其實無論什麼湯,湯中的營養都比不上肉類本身。湯雖味鮮,但只含少量蛋白質分解出的氨基酸、脂肪和很少的維生素、礦物質。
4、蔬菜削皮吃有營養
其實蔬菜連皮煮湯很有營養,如帶皮煮的蘿卜湯、絲瓜湯。另外,菜葉比菜梗有營養,比如煮青菜湯就很有營養。
5、只吃高蛋白
吃高蛋白就會營養好,小兒的腎臟尚嬌嫩,如果天天攝入"高蛋白",天長日久,難免不堪重負。"高蛋白"不等於營養好,營養好是指膳食合理,多樣、平衡、適量。
❸ 兒童7歲應該培養什麼
7歲得兒童正是充滿想像力的階段,要抓住時機,如果本地有童畫班的畫,也就是兒童畫,最好報一下,在一個就是首先去了解一下辦班的人是什麼出身,如果他是主要辦應試培訓的話,你就要考慮考慮了,因為他主要是應試培訓,在發掘兒童想像力,探索能力方面肯定欠缺,最好找那種是畫家自己辦的班,自己專門從事繪畫的,一個是他知道怎麼去對不同年齡段的孩子進行不同方式的培訓,一個是家長可以和他本人探討一下將來的計劃。
再一個就是有時間的話,參加一個書法班也是不錯的,可以從小培養孩子對中國書法藝術的理解和體會,書法鍛煉人的心境,從小練習書法的人長大氣質會很不同。
其實成為一名畫家或者名家不是你能左右的,在不同的階段給他點一下,比如現在這個階段給他報一個合適的畫班,只要他感興趣,你這就是對孩子最大的幫助,一個能成為大師的人,你攔都攔不住,前提是他有一個合適的環境。這樣的例子有很多。
最後,看看大師的意見吧,下面是世界著名繪畫大師吳冠中的一段訪談,你看了心裡應該有些數了:
「我的畫是從學習西方起步的,年輕時也覺得中國的藝術不行,但是後來越來越覺得要從中國文化的根基中汲取營養。」
「上海美術館是中國最好的美術館之一,雖然還不夠大,但你們管理得很好,也很重視學術建設。上海是國際交流的中心,地位十分重要,我很喜歡這個地方。」
「藝術學院的盲目擴招只會誤人子弟。如果一個青年人學畫的沖動就像往草上澆開水都澆不死,才能讓他學。侯寶林的孩子就是偷著學的,這是個典型的例子。我的孩子沒有一個學畫畫的,藝術家不是從小培養出來的,藝術家是對藝術有深厚的情感,得歷經磨難,才能真正感受。」
「我們那個年代,留學很不容易,很多人不懂外語,西方繪畫雖能看一點,但是沒有語言交流就不能更深的領會。繪畫有很多道理,如果只是看看就只能學個表皮,有的甚至起反作用,最後出的作品就像是把茶倒進咖啡里。林風眠先生將西方的現代感和中國的傳統就結合得很好。海外留學很重要,你只有看完西方的大師原作之後才能和我們的民族藝術有個比較。你只有比較和交流才能出人才,才能出袁隆平一樣的人物。」
❹ 有什麼適合兒童的運動孩子就7、8歲左右。
家裡有孩子之後,凡事都是以孩子為先,為了孩子的健康著想,家長可謂是想盡了各種辦法,為了讓娃少生病,家長犧牲周末時間帶娃出去運動,給孩子報各種運動班,確實,兒童運動的好處有很多,除了能長高之外,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強身健體了,孩子身體強壯了,肯定就會少生病了,但是在這里,小編要提醒各位家長一下,孩子做運動是好事,但是並不是所有的運動項目都適合孩子,在孩子八歲之前,最適合的就是以下這幾項運動,爸媽可別教錯了哦。
一、武術
不管是男娃還是女娃,會點武術防身總是不錯的,總是感覺練武術的孩子非常酷,孩子四歲以後,身體的協調能力和注意力都已經有了很大的進步,這個時候可以嘗試讓孩子去學一些武術了,不僅可以強身健體,而且還能增強孩子身體的柔韌性,最重要的一點,孩子學了武術可以防身,不過,這個時候孩子的年紀還不大,所以只需要學一些最基本的武術動作就可以了,另外在平時的生活當中,父母要給孩子養成鍛煉身體的一個好習慣,為學習武術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
兒童運動的好處兒童游泳的好處兒童幾歲學游泳比較好
二、游泳
游泳是一項不錯的運動項目,不管是大人還是孩子,游泳的好處有很多,而且會游泳的孩子都具備一定的解決問題、適應陌生環境、自控等能力,建議家長最好是等孩子五歲之後再開始上式報游泳班學習游泳,五歲之前,家長可以多帶孩子去游泳館,培養一下孩子游泳的興趣,在洗澡或是玩水的過程當中讓孩子體驗到水的樂趣,這樣才會有更大的興趣去學習游泳,在玩水的過程中掌握一些水中的平衡感,可以讓孩子更快的學會游泳,如果孩子怕水或者不願意下水的等方面,家長也不要過於責怪,應該靜下心來,耐心的引導孩子,讓孩子知道學習游泳的好處和重要性,這樣可以提高孩子學習游泳的興趣。
三、輪滑
每每看到大街上踩著輪滑的小夥子酷酷的滑過去的時候,就覺得這項運動好酷哦,其實輪滑這種運動不太容易學,即使是大人學,也得多摔幾個跟頭才能學會,更何況是行動能力還有體力跟不上的孩子,三歲之前孩子的肢體協調能力不是很好,而且平衡感也很差,所以這個年紀不太建議學輪滑,三歲過後呢,家長可以先讓孩子從學滑板或者滑板車開始,鍛煉一下孩子的平衡力身體協調能力,很多孩子看到別人玩輪滑酷炫的樣子很帥,很是動心,所以如果家長也想讓孩子學習輪滑的話,建議三歲以後再接觸輪滑。
另外,因為孩子的年齡和身體的一些原因,有些運動不太適合在兒童時期學。
1、長跑
長跑對於孩子的關節來說沖擊力很大,會加重心臟的負擔,不但起不到鍛煉的效果,還會影響骨骼的生長,所以孩子如果喜歡跑步的話,短跑就可以了,鍛煉一下腿部肌肉,同時能促進生長發育。
2、拔河
拔河是一種很費力氣的活動,對孩子的體能消耗巨大,而且拔河用的繩子特別粗糙,容易損傷孩子的皮膚,在拔河的過程中容易出現一些意外情況。
3、扳手腕
孩子的年紀太小,關節還不夠堅固和強壯,很容易受到傷害,如果扳手腕用力過度的話,很容易出現扭傷的情況。
❺ 德國要培養小學三、四年級學生哪些生活動手能力
中德小學教育比教 德國是世界上七大工業國之一,也是歐洲經濟實力最強、人口僅次於俄羅斯的國家, 在世界經濟、政治舞台上扮演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德國一貫重視教育事業,在社會、政治、 經濟、文化、教育、科技領域中造就出眾多的傑出人物,其卓越貢獻,令世界矚目。德國的 教育體制、教育狀況和學校的教育教學管理等方面有其獨有的特點 。下面我將對德國基礎 教育中的小學教育階段與中國小學教育進行一些比較,希望有所啟示。 一、 小學學制安排及教學特點 德國基礎教育層級的學校為小學,凡是在當年 6 月 30 日前滿七歲的兒童皆須進入小學 就讀,此為義務性教育不可拒絕。經過改革,合並後的德國形成了各州基本相同的學制。在 大部份的邦里,小學為四年制,只有柏林與勃蘭登堡為六年。在這個階段的最大特色即是不 給於孩子功利的分數成就導向,因此在小學的一、二年級並沒有各科成績單,而是以老師評 論來作為學習成果的考量。 所以對於需要學習能力或學習成效較差的學生則是採取加強措施 而不是留級制度。 在基礎教育階段,一、二年級為第一教育單元,三、四年級為第二教育單元。兩個單元 的教育目的是使兒童獲得感性知識和初步了解事物的能力, 逐步學會讀寫算等最基本的知識, 養成能夠坐下來讀書的習慣, 初步培養獨立思考和分析創造的能力。 逐步把孩子們引向自然 科學和社會科學知識的海洋。 由於從幼兒園到基礎學校, 教育環境和教育內容發生很大的變 化,如何使兒童適應這個變化,從游戲的方式過渡到學習的方式,就是基礎學校所要完成的 任務。 德國小學教育充分考慮到了小學生接受轉變的實際狀況, 給予了每個兒童緩沖適應的 過程,根據兒童個人不同的條件和能力,向其傳授基本知識和技能,幫助兒童逐步適應學校 規章制度的要求,為其繼續學習打好基礎,並始終保持和促進學生的學習興趣。 對於中國小學教育階段在全國各地區實行六年一貫制的學制設置, 兒童從幼兒園升入小 學後立即接受相比幼兒教育系統性較強、 較枯燥的知識。 這對於兒童的求知慾和興趣都有一 定的挫傷,不利於兒童的身心全面發展。在這一點上,我國的小學教育必須在這一方面有所 清醒認識,並在今後的教育發展中有所改進。 二、課程設置 正式列入德國基礎學校的課程有:德語和常識、數學、宗教、自然常識、音樂、體育、 藝術和勞作等。在 1~2 年級,一些學科進行合科教學,而且教師越來越喜歡在一堂課上分 別教 2 門學科,如教 25 分鍾數學,教 20 分鍾音樂。此外,還有根據學生學習的不同進度 而設置的輔導課。各門課程每周的課時因年級而異,一般在 19~25 節之間。 德國小學教育的課程設置,除語言、數學基礎課程的設置外,充分涉及到了藝術素養培 養, 環保意識的塑造等方面的啟蒙。 這對增強學生的身心健康以及兒童成人後的各方面素養 的提高都具有很大影響。例如德國的傳統課程——藝術和編織課。課程內容有圖畫、剪紙、 拼湊玩具和手工勞作等。 這些活動帶給兒童快樂, 啟發兒童的創造力, 使他們學會美化環境, 愛護環境,學會自己製作小禮物和美麗的包裝,使兒童懂得目的性和完美性是一致的。 中國小學課程設置主要側重於語言方面 (語文) 以及數學運算方面的培養。 雖然在體育, 自然, 音樂等方面的課程設置也較完備, 但是在實際教學中, 由於教師資源, 教師教學素養、 教學設備等各方面的限制,往往在這些課程中得不到預期的效果。當然,這主要也是因為小 學教育階段的評價制度過於強調語言及計算能力的培養, 而忽視了其他方面的重要性。 另外, 在授課時間安排上, 德國的教學時間安排對我國也有一定的借鑒作用, 在課時安排與上課時 間安排上應該充分考慮到不同年齡段兒童的身心特點給予適當變化調整。 三、教學組織 德國基礎學校的教學單位是各年級的班, 每班學生數為 20 人左右, 最多不超過 25 人。 這種班額比較適合教學,便於教師了解學生。各州允許教師靈活掌握上課時間,不要求非 45 分鍾不可。有一堂課上 2 門學科的、有講課和學生活動時間各佔比例的,如 1~2 年級教 師 講課佔一節課的 2/3,其餘 1/3 為物理學活動時間。3~4 年級教師講解時間占 1/2,其 余為學生活動時間。課時一般安排在上午 7 點半上課,下午不上課,1 點放學,學生可以參 加各種課外活動。為減輕兒童學習負擔 ,各州都在學校法中規定學生家庭作業量。1~2 年 級作業不得超過半小時,3~4 年級不得超過 1 小時。 有些州還規定兒童的書包重量不得超過 體重的 1/12~1/10 。 一般學科平時沒有作業, 只有課堂練習, 練習答案當堂核對, 不評分, 只打記號,或畫上一個五角星、一朵小花。學生多以獲得五角星和小花而自豪,樂意讓別人 觀看。德語、數學、常識三門主科每學期有 2~3 次作業,作業卷要評分並存檔,以便家長 查閱。 與中國小學教學安排相比較,德國的學生課業負擔明顯較輕松,學生有充足的時間進 行各種課外活動, 其在學校學習期間外也有充足時間玩耍或進行家庭社會類的各種活動。 這 對我國小學生來說可以算是一種奢望, 教育制度的不同限制了中國兒童不能有足夠時間做自 己喜歡做的事情,枯燥的學習生活對兒童的天性、創造力等各方面造成了影響。 四、教學特色 德國教學特色與國內相比較,有很大區別,有其獨有的特色,這是現今中國小學教育還 不能達到的一個標准(當然這與教育理念也是有關的) ,具體概括如下: (1)創造歡樂的學習環境 。按照小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特點,教師從創造歡樂的環境 和氣氛入手,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小學生畢竟還是孩子,好動和愛玩是他們的特性, 有了適合他們心理的環境和氣氛,他們就會樂於上學,不會對上學有負擔或壓力感。 為此,學校教室內外都作了精心布置。教室寬敞、明亮,玻璃窗很大,光線充足;窗 上和牆上貼有字母表、學生自己畫的彩色畫、習字和照片,有反映學生學習、生活的, 也有動物、人物、綠樹、花草;空間掛著綵帶、紙條、紙葉;窗檯、走廊到處是盆栽 綠樹和花卉,上掛著各種木偶布娃娃和其他裝飾物,生動形象,五彩繽紛,加上學生 課前課後做游戲的歡樂愉快氣氛,很象兒童游樂場所。 (2)建立親密無間的師生關系。教師把學生當作朋友 ,象對待成人和朋友一樣尊 重、關心、信任他們。有事與學生商量,取得他們的同意後再行動,並讓學生自己動 手。學校就像一個大家庭,師生親密無間,友好親熱,學生有些事不對父母講,一到 校就告訴教師。上課時,不用起立。教師提問,學生回答時可以起立,也可以坐著。 學生上課時沒有拘束,可以自由離位走動,也可吃東西。1~2 年級學生更為自由,每 堂課只有 30 分鍾的講課內容,剩下時間自由讀書、寫字,或到玩具角、勞作角和休息 角去活動。教師對學習上後進的學生更加愛護、關心,學生做課堂練習時 ,教師在教 室巡迴 ,常坐在差生一邊,循循善誘,啟發鼓勵,從不挫傷他們的積極性和自信心。 (3)培養獨立思考和實踐能力。 教師上課多用啟發式 , 學生在課堂上提出許多問題, 教師從不直接回答,而是由全班學生共同討論,教師從旁點撥引導但不給統一 的標准 答案 ,允許各種回答和意見並存。這樣做有利於學生思想活躍,不壓抑不同的想法和 看法,讓學生感到自己的發言受到尊重,從小就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不隨便附和他 人的意見。如圖畫課,教師不規定主題,由學生任意作畫。作畫過程中學生可以隨時 提問,教師則隨時提示 、檢查和講評 。畫到一半時,教師坐下來讀一篇童話,已畫 完的學生可以專門聽老師讀童話,未畫完的學生就邊畫邊聽 ,各得其所 。而童話里 的人物、鳥兒、花草、各種景物不僅可以豐富兒童作畫時的想像力,還能啟發他們和 老師一起設想童話中的各種情景。在德語課上,為了讓學生掌握主語、謂語、賓語在 句子中位置的變化,學生與教師圍坐成圓形,教師拿出寫好句子的紙條,按詞剪成三 塊丟在地上,讓學生用這三個句子成分拼成不同類型的句子 。繼而教師又把三個句子 剪成九個單詞丟在地上,讓找出主語、謂語。全班學生人人動腦筋,個個爭著拼句子, 課堂氣氛十分活躍。 (4)發展學生的個性、愛好和特長 :教師在教學中注意創設多種條件和 情景,來 發展學生的不同個性。愛好和特長。在編織課上,有刺綉、貼花、縫花,可以用毛線編織, 也可以在麻袋片上用粗毛線編織花邊和圖案,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愛好,選擇一種或幾種編 織內容。美術課的內容有寫生畫、剪貼畫,貼人像、畫背景或添畫。教師不固定范圍,也不 提供范圍,只作些分解指導或講個故事,設想些情景,讓學生憑想像去畫。 從整體去看中國現今的小學教育,與以前相比,確實有了很大改觀,這也是師范教育水 平不斷提高,教師素質提高的一個明顯體現。當前新課改的逐步實施,很多新的教學思維, 教學元素的添加,是小學教育也充滿了活力。但在某些細微之處還需進一步的改善。當然, 不可否認的是我國的小學生教育與德國相比。我們的小學生的基礎知識的掌握是比較好的, 這有助於我們的孩子進入下一階段的學習。我們所要注意和改善的是我國小學生的創造力、 藝術素養的培養以及自主學習、主動學習能力的提高。 五、小學教師素質與教師培養 在德國教師職業是一種相當崇高和受青睞的職業。每個教師都是國家的公務員,只要 不犯法就終身不會失業, 經濟待遇超過國內平均水平。 但同時國家對教師提出相當高的要求。 師范生必須通過二次國家考試,才真正獲得教師資格,可應聘成為一名教師。所有教師都必 須是大學畢業生,必須具備執教 2 門學科的能力,有豐富的教育學和心理學的知識。 可以看出德國小學教師的素質十分長過硬的,目前中國師范教育有了很大發展,教師 教學水平、教師素質有了很大提高。但是還必須重視教師的在職再教育,進一步提高教師的 教學能力,給小學教育注入最新的血液。 六、教學評價與升學德國基礎學校(小學)採用六級評分制,即 1 分為最優 、4 分為及格、5 分為不及格、 6 分為最差。 學生平時沒有考試,也沒有期中期末考試,更沒有統考。 每學期做幾次課堂作業, 這種作業是閉卷的,相當於課堂測驗。如一個 4 年級學生一年同要完成約 10 次聽寫,6~8 次作文,8~10 次數學作業。學生在每學期期末取得一次學業成績證書。1~2 年級學生用 各科的評語代替記分,3~4 年級有成績 ,但評語仍占很重要的部分 。學生畢業時,根據 自身能力、教師判斷和家長願望來決定升入哪種中學學習。小學畢業後,學生根據自己在小 學階段的表現和成績,選擇進入不同類型的中學。小學階段的主科成績是選擇中學的關鍵, 但學生日常提問、 回答問題和與同學合作的情況及其反應能力和動手能力等同樣是決定他們 所升中學的重要因素。 從以上可以看出德國小學教育評價標準是多元的,注重學生各個方面的均衡全面發展, 學習成績僅僅是參考標準的一項。這對於鼓勵兒童的信心以及身心全面發展是及其有益的。 在這一點上中國的小學教育評價顯得過於單一,僅僅從成績(語文、數學)方面來衡量一個 兒童的能力顯然是不夠的。 在我看來, 對於中國小學教育的評價標準的改革是毋庸置疑和迫 在眉睫的, 為了我們國家的未來, 必須從制度上予以盡快更改, 以培養發展全面、 身心健康、 充滿創造力的人才。 總之,德國小學教育強調以人為本的教育方法,在多數人看來是比較先進的。因為在教 學 中大多採用鼓勵學生主動探索、而不是偏重記憶、被動接受的教學方法。課程安排強調 綜合性、社會性和實踐性,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使一批人才脫穎而出。但過於強 調有益於學生身心健康的校園氣氛,營造無壓力、充分享有自由的環境,而缺乏對學生的適 度管理, 沒有使學生養成自覺學習的良好習慣。 同時在基礎知識方面, 明顯存在很大的缺陷。 在某些制度以及教育情境設置中的細節上我們還需要改革和改進。 但是, 我們也不能全面否 定我國小學教育所取得的的顯著成就。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進以及教師素質的不斷提高, 我 國小學教育的現狀將得到極大改觀。
❻ 兒童7歲一周食譜安排表 7歲兒童吃什麼好
孩子在不同的年齡階段,對早餐的要求會有一些不一樣,但是不變的就是孩子成長需要補充營養,七歲的兒童早餐非常的重要,只有把早餐吃好了,才能夠保證一天的精神良好,才能夠更好的投入到學習當中去,下面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兒童七歲一周食譜安排表,想要了解的人就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星期一的時候可以給孩子燉一些排骨海帶湯,然後可以把多出來的湯煮一些面條給孩子吃,然後再加一個煎雞蛋,水果,可以准備一些新鮮的草莓或者是應季的水果都可以。
星期二可以給孩子做黑木耳瘦肉粥,杏鮑菇炒胡蘿卜,做一些蔥油餅和水煮雞蛋,水果可以選擇香蕉。
星期三的時候可以給孩子做赤豆小湯圓,簡易三明治,水果可以選擇橙子,
星期四可以做紫薯粥,韭菜煎餅,做韭菜煎餅只要把麵粉加雞蛋,水揉成麵糊,然後再加入切碎的韭菜,平底鍋刷少許油煎成餅就可以了,再做一些燒豆腐,可以做紫薯蛋撻,水果可以吃蘋果。
星期五可以做牛奶煮燕麥,再放一些葡萄乾,可以包一些韭菜雞蛋餡春卷,水果可以吃獼猴桃,
星期六星期天可以吃小米紅棗粥,吐司披薩,炒菜花,水果可以選擇吃芒果。
上面給大家介紹的就是兒童七歲一周食譜安排表,現在大家應該也知道了吧,孩子每一天的食物都應該要豐富一些,應該要換著花樣給他們做,這樣才能夠引起他們的食慾,如果每天都是一樣的東西,可能就會產生厭食的情況,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介紹到這里了,希望今天介紹的內容可以給大家帶來一定的幫助。
❼ 7歲孩子適合學什麼
根據孩子的興趣愛好選擇,鋼琴、書法、小提琴和跆拳道都是比較適合的。
1、學跆拳道,可以防身又增強身體體質尤其對男孩子的骨骼發育很有好處,跆拳道宗旨是:禮儀廉恥,忍耐克己,百折不屈,這對孩子今後的品德也很有好處。
2、學書法呢,不但能讓孩子能寫一手好字,同時培養了孩子的耐心,可磨練意志。
3、小提琴和鋼琴,可以提升孩子的氣質,和對音樂的鑒賞能力,為以後高考選擇藝考做准備和鋪墊,多一個選擇。
當然,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主要要觀察孩子對哪一方面感興趣,有天賦,著重培養,切勿貪多嚼不爛。
❽ 德國在幼兒教育方面遠遠出色,那麼這些德國家長又是如何做的呢
在中國,只要孩子進入學校,面對的就是整整齊齊的課桌、成摞的厚重書本,和排得滿滿當當的課程表。可即便如此,大多數家長還會在課余及校外時間為孩子安排大量課程。這擠壓了孩子的放鬆時間,也抑制了孩子的天性。
相較而言,作為全世界產生最多科學家和科創人才,包攬了一半諾貝爾獎的國家,德國在幼兒教育方面遠遠出色。
那麼這些德國家長又是如何做的呢?
自然教育法則很好地踐行了這一點:在孩子的探索中給予充分的自由度,找到孩子的敏感之地,讓他自己在舒適區找到感興趣的科學探索的方向與方式,這比大人生硬的將知識灌進孩子大腦中強得多。
❾ 7歲的孩子可以做什麼事情
一:樹立孩子的自信心,培養濃厚的學習興趣。孩子總是渴望優秀,但只有付出比常人更多的努力才能成為優秀的人。這是孩子必須明白的道理。我們會適時地對孩子每一階段的優點和進步進行總結,並不斷地鼓勵她發揚優點,一定會取得更大的進步,孩子的自信心自然會不斷增強。有了明確的目標和充分的自信心,孩子就會覺得學習是一件快樂的事情,並表現出強烈的求知慾和濃厚的學習興趣。二:創造一個合適的學習環境。孩子回家溫習功課時,最好不要輕易打擾或者監督,因為這樣延續下去只會消磨掉她們的自覺性同時也滋養了她們的逆反心理。為孩子買或借閱一些課外書,其中有一些是與學習有關的,而另一些是他自己選擇的,寫完作業後可以看,這樣既可以鞏固以前學過的字,還可以認識一些沒學過的字。每周六或周日定期帶孩子到圖博中心閱讀一些兒童讀物,要鼓勵她們多看書,多接觸新鮮有益的事物。因為書是人類的精神食糧,新鮮有益的事物能拓寬她們的見識,啟迪她們的思維。這些對孩子的全面發展是很有幫助的。三:培養學習習慣,訓練獨立作業。「安靜、專注」是優良性格的一個基礎,也是搞好學習的前提。所以孩子在學習前,我們總是提醒孩子做好一切准備工作,包括喝水、找本子等。學習時段一開始,就必須專心學習,既不允許離開座位,也不允許干任何雜事,大人也不能打擾孩子。一個學習時段結束後,可以起來活動一下,並眺望遠方緩解眼睛的疲勞。另外我們還讓孩子自己掌握時間,獨立完成作業。比如星期天大人與孩子一起根據學習任務合理安排時間,由孩子自己獨立完成,大人只對學習結果進行檢查。久而久之,孩子自然就形成了安靜、專注的習慣。四: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俗語說得好:留金留銀,不如留給孩子一個好習慣。培養孩子自立能力,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讓她們從小就養成自立、自覺的好習慣,這些都是家長有意識的培養而養成的,如可以嘗試讓她們幹些家務活,多多體會勞動的樂趣與必要性。教育孩子團結友愛,關心他人,學會團結,不但能增強生存能力,還能減少前進的阻力。五:健康是一切的前提:在孩子的成長階段,適量的體育鍛煉有利於孩子的成長,不要讓孩子把所有時間都花在學習上,盡可能的抽出時間進行運動及益智游戲,這有助於孩子身體、智力及情感的全面發育,讓孩子充分快樂地運動,是生長發育和營養素被吸收的重要因素。經常參加體育鍛煉,可改善人體的血液循環,增強身體對營養物質的吸收,並能使骨骼變得更加粗壯和堅實。
❿ 5-7歲的兒童,適合做哪些體育運動
爬上爬下
孩子已經可以自己去爬樓梯了,因為小孩子的心理總是有著各種各樣的好奇,他們會非常想去爬樓梯,即使父母嚴令禁止,但是他們仍舊會去主動嘗試這個運動。父母可以在一邊保護他們,讓他們去爬上爬下,幫助他們鍛煉手腿的協調能力。
游泳
有的孩子特別喜歡玩水,這個從他們是否喜歡洗澡就能看出,父母可以適當鍛煉孩子的親水能力,讓他們帶著游泳圈在水池中游一游。游泳是一項可以鍛煉手臂肌肉的運動,不過父母要考慮孩子的喜好,不要強迫他們游泳,否則會適得其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