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德國資訊 > 德國隊vs匈牙利隊在哪裡踢

德國隊vs匈牙利隊在哪裡踢

發布時間:2022-05-28 19:13:42

❶ 關於世界盃 急

世界盃
世界盃(World Cup)是世界上最高水平的足球賽事。

世界盃的發展史:

現代足球起源於英國,雖後風靡世界。由於足球運發動發展,國際比賽也隨之出現。1896年,第一界現代奧運會在希臘舉行時,足球就列為正式比賽項目,丹麥以9:0大勝希臘,成為奧運會第一個足球冠軍。因為奧運會不允許職業運動員參加,到了1928年(第九界奧運會)足球比賽已無法持續。

1928年奧運會結束後,FIFA召開代表會議,一致通過決議,舉辦四年一次的世界足球錦標賽。這對於世界足球運動的進一步發展和提高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最初這個新的足球大賽稱為「世界足球錦標賽」。1956年,FIFA在盧森堡召開的會議上,決定易名為「雷米特杯賽」。這是為表彰前國際足聯主席法國人雷米特為足球運動所作出的成就。雷米特擔任國際足聯主席33年(1921-1954),是世界足球錦標賽的發起者和組織者。後來,有人建議將兩個名字聯起來,稱為「世界足球錦標賽---雷米特杯」。於是,在赫爾辛基會議上決定更名為「世界足球錦標賽---雷米特杯」,簡稱」世界盃「。

世界盃賽的獎杯是1928年,國際足聯為得勝者特製的獎品,是由巴黎著名首飾技師弗列爾鑄造的。其模特是希臘傳說中的勝利女神尼凱,她身著古羅馬束腰長袍,雙臂伸直,手中捧一隻大杯。雕像由純金鑄成,重1800克,高30厘米,立在大理石底座上。此杯為流動獎品,誰得了冠軍,可把金杯保存4年,到下一界杯賽前交還給國際足聯,以便發給新的世界冠軍。此外有一個附加規定是:誰連續三次獲得世界冠軍,誰將永遠得到次杯。

1970年,第九界世界盃賽時,烏拉圭、義大利、巴西都已獲得過兩次冠軍。因此都有永遠佔有次杯的機會,結果是巴西隊捷足先得,佔有了次杯。

為此,國際足聯還得准備一個新獎杯,以發給下界冠軍。1971年5月,國際足聯舉行新杯審議會,經過對53種方案評議後,決定採用義大利人加扎尼亞的設計方案---兩個力士雙手高擎地球的設計方案。這個造形象徵著體育的威力和規模。新杯定名為」國際足聯世界盃「。該杯高36厘米,重5公斤,當時價值2萬美元。1974年第十界世界盃賽,西德隊作為冠軍第一次領取了新杯。這回,國際足聯規定新杯為流動獎品,不論哪個隊獲得多少冠軍,也不能佔有此杯了。

世界盃歷史回顧:

1930年第1世界盃賽—主辦地:烏拉圭

- 本屆杯賽沒有預選賽,只有13支國家隊參賽,兩個南美國家烏拉圭和阿根廷攜手進入決賽。烏拉圭國家足球隊成為第一個世界盃冠軍。

- 第一屆世界盃足球賽為世界足球運動開創了一個新紀元。

1934年第2世界盃賽—主辦地:義大利

- 本屆杯賽第一次進行了電台的實況轉播。

- 義大利與捷克斯洛伐克爭奪冠軍,東道主隊首次奪得世界盃冠軍。

1938年第3世界盃賽—主辦地:法國

- 這屆杯賽上,上屆冠軍和東道主球隊直接進入決賽階段比賽,這項決定一直沿用至今。

- 最終決賽在義大利和匈牙利之間進行,義大利隊以4比2的比分再次蟬聯冠軍。

1950年第4世界盃賽—主辦地:巴西

- 經過第一輪小組循環賽,巴西、烏拉圭、西班牙和瑞典進入四強,他們需要再次以循環賽的形式決出冠軍。巴西隊與烏拉圭隊的最後決戰在馬拉卡納上演,老道的烏拉圭隊頂住了場上和場外的壓力,第二次獲得世界盃冠軍榮譽。

- 本屆杯賽的觀眾人數首次突破100萬,並創造了平均每場6萬名觀眾的世界盃記錄。巴西球員阿德米爾榮獲最佳射手獎,在比賽中,他共攻入7球。還值得一提的是,整個比賽沒有一名隊員被罰出場,大概是經過二戰的洗禮,人們更加珍視和睦友善了。

1954年第5世界盃賽—主辦地:瑞士

- 本屆杯賽在瑞士的五個城市進行, 26場比賽總共打進140個進球,令球迷大飽眼福。平均每場進5.38球的記錄也是歷屆世界盃決賽階段比賽最高的。本屆杯賽,球員們首次穿上了印有號碼的球衣。另外,電視首次運用於世界盃賽的轉播。

- 聯邦德國隊戰勝匈牙利隊最後獲得冠軍,開始了他們在世界盃賽上的輝煌歷程。

1958年第6世界盃賽—主辦地:瑞典

- 這屆比賽的大明星是巴西隊年僅17歲的天才球員貝利,他司職左邊鋒,與加林查、扎加洛、瓦瓦組成世界上最鋒利的前鋒線。另一位明星是法國隊的方丹,他是第一位在世界盃決賽階段每場比賽都有進球的球星,創造了至今無人打破的一屆世界盃進13球的最高記錄。

- 東道主瑞典隊發揮出眾,進入冠軍決賽,與爭奪冠軍。但巴西藝術足球很快向世人證明了它的威力,巴西隊第一次奪得世界盃冠軍。

- 中國隊首次參加了世界盃預選賽,但未能獲得出線權。

1962年第7世界盃賽—主辦地:智利

- 這屆杯賽被稱為歷史上最粗野的一次世界盃賽。幾乎每場比賽都有球員被罰出場外。開賽三天,竟然有34名球員是被抬下場的。

- 巴西隊戰勝捷克斯洛伐克隊成為第三個兩次獲得世界盃冠軍的隊伍,在世界掀起了猛烈的「黃色風浪」。

1966年第8世界盃賽—主辦地:英格蘭

- 本屆杯賽上的最大黑馬屬於朝鮮隊,是世界盃賽上首次進入復賽的亞洲球隊。

- 在英格蘭與聯邦德國的冠軍爭奪戰中,英格蘭隊的赫斯特成為了東道國的英雄,他成為迄今為止唯一一位在決賽中上演 「 帽子戲法 」 的球員,現代足球隊發源國第一次登上了冠軍獎台。

1970年第9世界盃賽—主辦地:墨西哥

- 隨著各大洲足球運動的發展,國際足球聯合會首次決定在歐洲和南美洲之外的地區舉辦世界盃賽,最後選中了墨西哥。

- 冠軍爭奪戰中巴西最後以4比1戰勝義大利隊,取得劃時代的勝利,成為世界盃歷史上第一支三次奪冠的隊伍,並永久佔有了「雷米特杯」。

1974年第10世界盃賽—主辦地:聯邦德國

- 這屆杯賽正值世界足球技術革新的熱潮,以荷蘭人創造的「全攻全守」為代表,為足球帶來了新的活力。

- 聯邦德國隊與荷蘭隊踢了一場永垂史冊的決賽,在全場觀眾的歡呼聲中,聯邦德國隊第二次登上了冠軍領獎台。

1978年第11世界盃賽—主辦地:阿根廷

- 本屆世界盃賽實現了一個歷史性的突破,參賽隊伍第一次超過了100支。

- 阿根廷隊與上屆亞軍荷蘭隊斯爭奪桂冠。最後,阿根廷隊以3比1的比分使荷蘭隊再次屈居「老二」。這也是世界盃歷史上第五次由東道主奪魁。

1982年第12世界盃賽—主辦地:西班牙

- 本屆杯賽擴軍至24支球隊。

- 義大利與西德進行冠軍爭霸戰。義大利成為繼巴西後,第二個獲得三次世界盃冠軍頭銜的國家。羅西也以6球獲得本屆杯賽的最佳射手和最佳球員獎。

1986年第13世界盃賽—主辦地:墨西哥

- 這屆世界盃的主辦國哥倫比亞因財政困難宣布放棄。墨西哥代替哥倫比亞承辦世界盃比賽,並成為了第一個舉辦過兩屆世界盃賽的國家。

- 阿根廷隊與西德隊爭奪冠軍,巨星馬拉多納顯示出他作為本屆杯賽最佳球員的風采,本屆杯賽成了他表演的大舞台。阿根廷最後獲得冠軍。

1990年第14世界盃賽—主辦地:義大利

- 本屆杯賽的英雄人物當屬老將米拉、最佳射手斯基拉奇和阿根廷門神戈耶切亞。冠軍最後屬於西德隊,西德與義大利、巴西一樣,成為三次獲得世界盃冠軍的國家。

- 本屆杯賽吸引了近267億次電視觀眾,門票收入達1.4億美元,創歷史最高記錄。

1994年第15世界盃賽—主辦地:美國

- 本屆世界盃決賽圈比賽充滿了精彩刺激的場面和令人叫絕的進球。沙特隊闖入了16強,為亞洲足球贏得了榮譽。本屆杯賽上最大的悲劇是哥倫比亞球員埃斯科巴因將球打入自家球門,回國後慘遭殺害。

- 最後的決賽的雙方是巴西隊和義大利隊,兩隊都分別獲得過三屆世界盃冠軍。比賽在120分鍾內沒有分出高低,點球決戰,巴西人再次捧杯,成為世界上唯一一支獲得四屆世界盃冠軍的國家。

1998年第16世界盃賽—主辦地:法國

- 本屆杯賽世界盃擴軍到32支球隊,最大的黑馬是首次進入世界盃決賽階段比賽的克羅埃西亞隊,他們最終獲得第3名,隊中蘇克爾成為本屆世界盃最佳射手。

- 7月12日成為了法國人的節日,在決賽中,中場大將齊達內在上半場兩次頭槌破門,為法國隊奪冠早早奠定了勝局。

2002年第17世界盃賽—主辦地:韓國、日本

- 世界盃歷史上首次由兩國合辦。本屆杯賽以弱勝強的冷門頻出,數個奪標熱門隊伍止步於小組賽。

- 決賽在巴西和德國之間進行,巴西隊第5次獲得世界盃冠軍。

- 東道國韓國隊獲得第4名,創造了亞洲球隊在世界盃歷史上的新紀錄。

- 中國隊首次進入世界盃決賽階段的比賽,小組賽三場未進球,以失9球、積0分的成績無功而返。

世界盃記錄大全:

年齡最大的世界冠軍:迪諾.佐夫(義大利)40歲

年齡最小的世界冠軍:貝利(巴西)17歲

年齡最大的參賽球員:羅傑.米拉(喀麥隆)42歲零39天

年齡最小的參賽球員:諾曼.懷特塞德(北愛爾蘭)17歲零42天

年齡最大的進球球員:羅傑.米拉(喀麥隆)42歲零39天

年齡最小的進球球員:貝利(巴西)17歲239天

第一個進球:勞倫特(法國),1930,法國-烏拉圭

第一個點球:羅薩斯(墨西哥),1930,阿根廷-墨西哥

第一個烏龍球:馬努埃爾.羅薩斯(墨西哥)1930,墨西哥-智利

第一個帽子戲法:斯塔比萊(阿根廷)1930,阿根廷-墨西哥

最短時間帽子戲法:基斯(匈牙利)1982,匈牙利-薩爾瓦多

第一位被罰出場球員:加林多(秘魯)1930秘魯-羅馬尼亞

第一位被罰出場守門員:帕格利烏卡(義大利)1994 義大利-挪威

第一張黃牌:洛普切夫(蘇聯),1970,

第一張紅牌:卡士澤(智利),1974,智利-西德

進球最少的最佳射手:內耶德利安(捷克斯洛伐克)1934

最快被罰出場球員:何塞·巴蒂斯塔(烏拉圭)1986 烏拉圭-蘇格蘭 56秒

比分最懸殊的比賽:1982,匈牙利-薩爾瓦多10:1

單場進球最多紀錄:1954,奧地利7-5瑞士

最快進球紀錄:2002,哈坎-蘇克,土耳其-韓國,11秒

替補上場最快進球紀錄:莫拉雷斯(烏拉圭),2002,烏拉圭-塞內加爾,17秒

單屆進球最多國家:1954,匈牙利,27球

連續4屆進球者:貝利(58年6球,62年1球,66年1球,70年4球)賽爾勒(58年1球,62年2球,66年2球,70年3球)

單屆世界盃進球最多射手:方丹(法國),13球,1958

單屆世界盃頭槌進球最多射手:克洛斯,5球,2002

世界盃進球最多球員:穆勒(德國),14球,70年-10球, 74年-4球

世界盃最多丟球門將:代亞耶亞(沙特),25球,94年6個,98年8個、02年12個

單場比賽進球最多者:薩連科,5球,94年,俄羅斯--喀麥隆 6:1

單場比賽紅黃牌最多:2002年,德國-喀麥隆,16張

比賽場次最多球員:馬特烏斯(德國),5屆25場,共2048分鍾

最長不失球記錄: 曾加(義大利),90年,5場比賽共518分鍾不失球

被犯規次數最多選手:馬拉多納(阿根廷),53次,90年

歷屆世界盃總積分榜(截止至2002年韓日世界盃)

名次 球隊 參賽次數 場次 勝 平 負 得失球 凈勝球 總積分

1 巴西 17 87 60 14 13 191:82 109 194

2 德國 15 85 50 18 17 176:106 70 168

3 義大利 15 70 39 17 14 110:67 43 134

4 阿根廷 13 60 30 11 19 102:71 31 101

5 英格蘭 12 50 22 15 13 68:45 23 81

6 法國 11 44 21 7 16 86:61 25 70

7 西班牙 11 45 19 12 14 71:53 18 69

8 俄羅斯 9 37 17 6 14 64:44 20 57

9 塞黑 9 37 16 8 13 60:46 14 56

10 瑞典 10 42 15 11 16 71:65 6 56

11 烏拉圭 10 40 15 10 15 65:57 8 55

12 荷蘭 7 32 14 9 9 56:36 20 51

13 匈牙利 9 32 15 3 14 87:57 30 48

14 波蘭 6 28 14 5 9 42:36 6 47

15 墨西哥 12 41 10 11 20 43:79 -36 41

16 奧地利 7 29 12 4 13 43:47 -4 40

17 比利時 11 36 10 9 17 46:63 -17 39

18 捷克 8 30 11 5 14 44:45 -1 38

19 羅馬尼亞 7 21 8 5 8 30:32 -2 29

20 智利 7 25 7 6 12 31:40 -9 27

21 丹麥 3 13 7 2 4 24:18 6 23

22 巴拉圭 6 19 5 7 7 25:34 -9 22

23 葡萄牙 3 12 7 0 5 25:16 9 21

24 瑞士 7 22 6 3 13 33:51 -18 21

25 美國 7 22 6 2 14 25:45 -20 20

26 喀麥隆 5 17 4 7 6 15:29 -14 19

27 蘇格蘭 8 23 4 7 12 25:41 -16 19

28 克羅埃西亞 2 10 6 0 4 13:8 5 18

29 保加利亞 7 26 3 8 15 22:53 -31 17

30 土耳其 2 10 5 1 4 20:17 3 16

31 秘魯 4 15 4 3 8 19:31 -12 15

32 韓國 6 21 3 6 12 19:49 -30 15

33 愛爾蘭 3 13 2 8 3 10:10 0 14

34 北愛爾蘭 3 13 3 5 5 13:23 -10 14

35 奈及利亞 3 11 4 1 6 14:16 -2 13

36 哥倫比亞 4 13 3 2 8 14:23 -9 11

37 哥斯大黎加 2 7 3 1 3 9:12 -3 10

38 摩洛哥 4 13 2 4 7 12:18 -6 10

39 挪威 3 8 2 3 3 7:8 -1 9

40 塞內加爾 1 5 2 2 1 7:6 1 8

41 東德 1 6 2 2 2 5:5 0 8

42 日本 2 7 2 1 4 6:7 -1 7

43 阿爾及利亞 2 6 2 1 3 6:10 -4 7

44 沙特 3 10 2 1 7 7:25 -18 7

45 威爾士 1 5 1 3 1 4:4 0 6

46 南非 2 6 1 3 2 8:11 -3 6

47 突尼西亞 3 9 1 3 5 5:11 -6 6

48 朝鮮 1 4 1 1 2 5:9 -4 4

49 古巴 1 3 1 1 1 5:12 -7 4

50 伊朗 2 6 1 1 4 4:12 -8 4

51 厄瓜多 1 3 1 0 2 2:4 -2 3

52 牙買加 1 3 1 0 2 3:9 -6 3

53 宏都拉斯 1 3 0 2 1 2:3 -1 2

54 以色列 1 3 0 2 1 1:3 -2 2

55 埃及 2 4 0 2 2 3:6 -3 2

56 科威特 1 3 0 1 2 2:6 -4 1

57 澳大利亞 1 3 0 1 2 0:5 -5 1

58 玻利維亞 3 6 0 1 5 1:20 -19 1

59 伊拉克 1 3 0 0 3 1:4 -3 0

60 斯洛維尼亞 1 3 0 0 3 2:7 -5 0

61 加拿大 1 3 0 0 3 0:5 -5 0

62 印度 1 1 0 0 1 0:6 -6 0

63 阿聯酋 1 3 0 0 3 2:11 -9 0

64 中國 1 3 0 0 3 0:9 -9 0

65 紐西蘭 1 3 0 0 3 2:12 -10 0

66 希臘 1 3 0 0 3 0:10 -10 0

67 海地 1 3 0 0 3 2:14 -12 0

68 扎伊爾 1 3 0 0 3 0:14 -14 0

69 薩爾瓦多 2 6 0 0 6 1:22 -21 0

小組賽賽程 淘汰賽賽程

場序 日期 時間 地點 A組對陣

1 6月10日 00:00 慕尼黑 德國-哥斯大黎加

2 6月10日 03:00 蓋爾森基興 波蘭-厄瓜多

17 6月15日 03:00 多特蒙德 德國-波蘭

18 6月15日 21:00 漢堡 厄瓜多-哥斯大黎加

33 6月20日 22:00 柏林 厄瓜多-德國

34 6月20日 22:00 漢諾威 哥斯大黎加-波蘭

場序 日期 時間 地點 B組對陣

3 6月10日 21:00 法蘭克福 英格蘭-巴拉圭

4 6月11日 00:00 多特蒙德 特立尼達和多巴哥-瑞典

19 6月16日 00:00 紐倫堡 英格蘭-特立尼達和多巴哥

20 6月16日 03:00 柏林 瑞典-巴拉圭

35 6月21日 03:00 科隆 瑞典-英格蘭

36 6月21日 03:00 凱澤斯勞滕 巴拉圭-特立尼達和多巴哥

場序 日期 時間 地點 C組對陣

5 6月11日 03:00 漢堡 阿根廷-象牙海岸

6 6月11日 21:00 萊比錫 塞黑-荷蘭

21 6月16日 21:00 蓋爾森基興 阿根廷-塞黑

22 6月17日 00:00 斯圖加特 荷蘭-象牙海岸

37 6月22日 03:00 法蘭克福 荷蘭-阿根廷

38 6月22日 03:00 慕尼黑 象牙海岸-塞黑

場序 日期 時間 地點 D組對陣

7 6月12日 00:00 紐倫堡 墨西哥-伊朗

8 6月12日 03:00 科隆 安哥拉-葡萄牙

23 6月17日 03:00 漢諾威 墨西哥-安哥拉

24 6月17日 21:00 法蘭克福 葡萄牙-伊朗

40 6月21日 22:00 萊比錫 伊朗-安哥拉

39 6月21日 22:00 蓋爾森基興 葡萄牙-墨西哥

場序 日期 時間 地點 E組對陣

9 6月13日 03:00 漢諾威 義大利-迦納

10 6月13日 00:00 蓋爾森基興 美國-捷克

25 6月18日 03:00 凱澤斯勞滕 義大利-美國

26 6月18日 00:00 科隆 捷克-迦納

42 6月22日 22:00 紐倫堡 迦納-美國

41 6月22日 22:00 漢堡 捷克-義大利

場序 日期 時間 地點 F組對陣

12 6月14日 03:00 凱澤斯勞滕 巴西-克羅埃西亞

11 6月12日 21:00 柏林 澳大利亞-日本

27 6月19日 00:00 慕尼黑 巴西-澳大利亞

28 6月18日 21:00 紐倫堡 日本-克羅埃西亞

43 6月23日 03:00 多特蒙德 日本-巴西

44 6月23日 03:00 斯圖加特 克羅埃西亞-澳大利亞

場序 日期 時間 地點 G組對陣

13 6月14日 00:00 斯圖加特 法國-瑞士

14 6月13日 21:00 法蘭克福 韓國-多哥

29 6月19日 03:00 萊比錫 法國-韓國

30 6月19日 21:00 多特蒙德 多哥-瑞士

45 6月24日 03:00 科隆 多哥-法國

46 6月24日 03:00 漢諾威 瑞士-韓國

場序 日期 時間 地點 H組對陣

15 6月14日 21:00 萊比錫 西班牙-烏克蘭

16 6月15日 00:00 慕尼黑 突尼西亞-沙特

31 6月20日 03:00 斯圖加特 西班牙-突尼西亞

32 6月20日 00:00 漢堡 沙特-烏克蘭

47 6月23日 22:00 凱澤斯勞騰 沙特-西班牙

48 6月23日 22:00 柏林 烏克蘭-突尼西亞

2002年第17世界盃賽—主辦地:韓國、日本 - 世界盃歷史上首次由兩國合辦。本屆杯賽以弱勝強的冷門頻出,數個奪標熱門隊伍止步於小組賽。 - 決賽在巴西和德國之間進行,巴西隊第5次獲得世界盃冠軍。 - 「決賽在巴西和德國之間進行,德國隊最終獲勝,至此在世界盃歷史上已有兩支球隊4次奪冠。」

2006年世界盃是第18界世界盃,第19界世界盃在南非舉行,預示著非洲足球事業逐步踏入顛峰

❷ 2018年世界盃有沒有確定在哪裡舉辦

世界盃歷史 第1屆 1930年烏拉圭世界盃本屆杯賽沒有預選賽,只有13支國家隊參賽,兩個南美國家烏拉圭和阿根廷攜手進入決賽。烏拉圭國家足球隊成為第一個世界盃冠軍。第一屆世界盃足球賽為世界足球運動開創了一個新紀元。 第2屆 1934年義大利世界盃本屆杯賽第一次進行了電台的實況轉播。義大利與捷克斯洛伐克爭奪冠軍,義大利首次奪得世界盃冠軍。 第3屆 1938年法國世界盃這屆杯賽上,上屆冠軍和東道主球隊直接進入決賽階段比賽。上屆冠軍在世界盃直接進入決賽階段比賽的規定於2002年韓日世界盃後被取消。在2006年的德國世界盃上,上屆冠軍巴西也參加了南美區預選賽。最終決賽在義大利和匈牙利之間進行,義大利隊以4比2的比分再次蟬聯冠軍。 第4屆 1950年巴西世界盃經過第一輪小組循環賽,巴西、烏拉圭、西班牙和瑞典進入四強,他們需要再次以循環賽的形式決出冠軍。巴西隊與烏拉圭隊的最後決戰在馬拉卡納上演,老道的烏拉圭隊頂住了場上和場外的壓力,第二次獲得世界盃冠軍榮譽。本屆杯賽的觀眾人數首次突破100萬,並創造了平均每場6萬名觀眾的世界盃記錄。巴西球員阿德米爾榮獲最佳射手獎,在比賽中,他共攻入7球。還有值得一提的是,整個杯賽過程,沒有一名隊員被罰出場,大概是經過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洗禮,人們更加珍視和睦友善了。 第5屆 1954年瑞士世界盃本屆杯賽在瑞士的五個城市進行, 26場比賽總共打進140個進球,令球迷大飽眼福。平均每場進5.38球的記錄也是歷屆世界盃決賽階段比賽最高的。本屆杯賽,球員們首次穿上了印有號碼的球衣。另外,電視首次運用於世界盃賽的轉播。聯邦德國隊戰勝匈牙利隊最後獲得冠軍,開始了他們在世界盃賽上的輝煌歷程。 第6屆 1958年瑞典世界盃這屆比賽的大明星是巴西隊年僅17歲的天才球員貝利,他司職左邊鋒,與加林查、扎加洛、瓦瓦組成世界上最鋒利的前鋒線。另一位明星是法國隊的方丹,他是第一位在世界盃決賽階段每場比賽都有進球的球星,創造了至今無人打破的一屆世界盃進13球的最高記錄。東道主瑞典隊發揮出眾,進入冠軍決賽,與爭奪冠軍。但巴西藝術足球很快向世人證明了它的威力,巴西隊第一次奪得世界盃冠軍。中國隊首次參加了世界盃預選賽,但未能獲得出線權。 第7屆 1962年智利世界盃這屆杯賽被稱為歷史上最粗野的一次世界盃賽,幾乎每場比賽都有球員被罰出場外。開賽三天,竟然有34名球員是被抬下場的。巴西隊戰勝捷克斯洛伐克隊成為第三個兩次獲得世界盃冠軍的隊伍,在世界掀起了猛烈的「黃色風浪」。 第8屆 1966年英格蘭世界盃本屆杯賽上的最大黑馬屬於朝鮮隊,是世界盃賽上首次進入復賽的亞洲球隊。在英格蘭與聯邦德國的冠軍爭奪戰中,英格蘭隊的赫斯特成為了東道國的英雄,他成為迄今為止唯一一位在決賽中上演「 帽子戲法 」的球員,現代足球隊發源國第一次登上了冠軍獎台。英國人在本屆比賽中創新使用了「442」陣型,這個經典的陣型到目前仍然被很多球隊所採用。 第9屆 1970年墨西哥世界盃隨著各大洲足球運動的發展,國際足球聯合會首次決定在歐洲和南美洲之外的地區舉辦世界盃賽,最後選中了墨西哥。冠軍爭奪戰中巴西最後以4比1戰勝義大利隊,取得劃時代的勝利,成為世界盃歷史上第一支三次奪冠的隊伍,並永久佔有了「雷米特杯」。 第10屆 1974年德國世界盃這屆杯賽正值世界足球技術革新的熱潮,以荷蘭人創造的「全攻全守」為代表,為足球帶來了新的活力。聯邦德國隊與荷蘭隊踢了一場永垂史冊的決賽,在全場觀眾的歡呼聲中,聯邦德國隊第二次登上了冠軍領獎台。 第11屆 1978年阿根廷世界盃本屆世界盃賽實現了一個歷史性的突破,參賽隊伍第一次超過了100支。阿根廷隊與上屆亞軍荷蘭隊爭奪桂冠。最後,阿根廷隊以3比1的比分使荷蘭隊再次屈居「老二」。這也是世界盃歷史上第五次由東道主奪魁。 第12屆 1982年西班牙世界盃本屆杯賽擴軍至24支球隊。義大利與西德進行冠軍爭霸戰。義大利成為繼巴西後,第二個獲得三次世界盃冠軍頭銜的國家。羅西也以6球獲得本屆杯賽的最佳射手和最佳球員獎。 第13屆 1986年墨西哥世界盃這屆世界盃的主辦國哥倫比亞因財政困難宣布放棄。墨西哥代替哥倫比亞承辦世界盃比賽,並成為了第一個舉辦過兩屆世界盃賽的國家。阿根廷隊與聯邦德國隊爭奪冠軍,巨星馬拉多納顯示出他作為本屆杯賽最佳球員的風采,本屆杯賽成了他表演的大舞台。阿根廷最後獲得冠軍。 第14屆 1990年義大利世界盃本屆杯賽的英雄人物當屬老將米拉、最佳射手斯基拉奇和阿根廷門神戈耶切亞。冠軍最後屬於聯邦德國隊,聯邦德國與義大利、巴西一樣,成為三次獲得世界盃冠軍的國家。本屆杯賽吸引了近267億次電視觀眾,門票收入達1.4億美元。 第15屆 1994年美國世界盃本屆世界盃決賽圈比賽充滿了精彩刺激的場面和令人叫絕的進球。沙烏地阿拉伯隊闖入了16強,為亞洲足球贏得了榮譽。本屆杯賽上最大的悲劇是哥倫比亞球員埃斯科巴因將球打入自家球門,回國後慘遭殺害。最後的決賽的雙方是巴西隊和義大利隊,兩隊都分別獲得過三屆世界盃冠軍。比賽在120分鍾內沒有分出高低,點球決戰,巴西人再次捧杯,成為世界上第一支獲得四屆世界盃冠軍的國家。 第16屆 1998年法國世界盃本屆杯賽世界盃擴軍到32支球隊,最大的黑馬是首次進入世界盃決賽階段比賽的克羅埃西亞隊,他們最終獲得第3名,隊中蘇克成為本屆世界盃最佳射手。 7月12日成為了法國人的節日,在決賽中,中場大將齊達內在上半場兩次頭槌破門,為法國隊奪冠早早奠定了勝局。最終,法國隊以3比0擊敗巴西奪魁。 第17屆 2002年韓日世界盃世界盃歷史上首次由兩國合辦。本屆杯賽以弱勝強的冷門頻出,數個奪標熱門隊伍止步於小組賽。決賽在巴西和德國之間進行,巴西隊第5次獲得世界盃冠軍。東道國韓國隊獲得第4名,創造了亞洲球隊在世界盃歷史上的新紀錄。中國隊首次進入世界盃決賽階段的比賽,小組賽三場未進球,以失9球、積0分的成績無功而返。 第18屆 2006年德國世界盃德國、南非、英格蘭、摩洛哥和巴西參與了2006年世界盃的申辦,但是巴西在最後時刻退出。在最後的投票中,德國以12票比11票,以一票的優勢戰勝了南非,獲得了2006年世界盃的舉辦權。這是德國第二次舉辦世界盃決賽階段的比賽。德國上次舉辦世界盃是在1974年。這屆杯賽上,四強全為歐洲球隊,亞非球隊表現不佳,最終義大利以點球大戰戰勝法國,獲得冠軍。齊達內在加時賽下半場因為用頭撞擊義大利隊後衛馬特拉齊,被紅牌罰下,震撼了世界。 第19屆 2010年南非世界盃 世 界杯歷 史 第1屆 1930年烏 拉圭世界 杯本屆 杯賽沒 有 預選

❸ 18界世界盃足球賽決賽時間和地點

第一屆 1930年烏拉圭
從現代人的眼光看,在烏拉圭舉行首屆世界盃賽的組織工作簡直是簡陋不堪,沒有預賽,13支參賽隊都是被邀請參賽的。4支歐洲球隊飄洋過海三個星期才抵達烏拉圭。球隊到達後,組織者才決定放棄那時慣用的淘汰賽制,改為分成四個小組進行預賽,隨即進行了抽簽。當時擁有自己的職業足球聯賽的美國人竟被列為種子隊,小組賽中他們以3比0的同樣比分戰勝了比利時隊和巴拉圭隊,進入半決後,以1比6負於阿根廷隊。

第二屆1934年義大利
首屆世界盃賽的成功使第二屆世界盃一下子吸引了全世界32支球隊報名參賽,國際足聯不得不第一次安排了預選賽,以決出16支參加決賽比賽的球隊,東道主義大利也被迫參加了預選賽,他們的對手是弱旅希臘隊。決賽階段的比開始前舉行了抽簽儀式,首輪比賽採取淘汰制,這意味著有八支球隊只踢一場就得打道回府。美國隊由於到得太晚,不得已與墨西哥隊進行了一場附加賽,獲勝後得以進首輪比賽,但以1比7慘敗在義大利腳下。

第三屆 1938年 法國
有36支球隊報名參加這屆世界盃賽,經過預選塞決出16支參賽球隊,但只有15支球隊到達巴黎,奧地利由於當時的政治原因在取得了決賽圈的入場券後放棄了這一名額,國際足聯打算邀請一向對此項賽事不屑一顧的英國人來填補這一名額,但高傲的英國人仍然拒絕了這一邀請。抽簽儀式是由國際足聯主席的孫子主持的,瑞典隊首輪輪空,德國隊(其中有不少奧地利球星)、法國隊、義大利隊、捷克斯洛伐克隊、匈牙利隊、古巴隊和唯一代表南美出戰的巴西隊被列為種子隊。

第四屆 1950年 巴西
隨著戰後歐洲的重新崛起,中斷了2年的世界盃賽終於在巴西翻開了新的篇章。經過混亂的預選賽(一些球隊在進入了決賽圈後退出,共有13支球隊最終趕在巴西參加了決賽階段的比賽。為了避免遠道而來的歐洲球隊僅僅只踢便早早出局,賽制再次進行了革新:13支球隊被分在了四個小組,獲得小組第一名的四支球隊再進行循環賽,這樣就沒有實際意義上的冠亞軍決賽,但實際上最後一場比賽烏拉圭2比1巴西一役其實就是冠亞軍之爭。

第五屆 1954年 瑞士
這一年正好是國際足聯成立50周年,國際足聯在總部洛桑為自己底50歲生日舉行了各種慶祝活動,而世界盃賽也就自然而然地落到了瑞士的頭上。也正是從這一屆開始,世界盃決賽階段的賽制完善並固定下來。16支球隊被分在了四個小組首先進行小組循環賽,每小組有兩個種子隊,小組前兩名出線再進行四分之一決賽、半決賽和決賽。有趣的是,種子隊是在進行預選賽前便被確定下來,被列為種子隊的西班牙隊在預選賽中被淘汰,這樣戰勝他們的土耳其隊理所當然地成為了種子隊。而本屆世界盃的冠軍得主聯邦德國隊也並不是種子隊。

第六屆 1958年 瑞典
人們正是通過這屆世界盃認識貝利的。由於世界盃結束後瑞典緊接著還要舉辦另外幾項大型體育活動,所以本屆世界盃的賽程被安排的很緊。與四年前不同的是小組賽中沒有列出種子隊,而是規定每組的四支球隊中必須有一支來自西歐,一支來自英國(英國的四支球隊本屆全部進入決賽圈),還必須有一支來自南美,這樣就不可避免地有許多強隊被分在同一小組,例如第四小組就由英格蘭隊、巴西隊、蘇聯隊和奧地利隊組成。

第七屆 1962年 智利
國際足聯的新規定:從這一屆起,上屆冠軍和東道主隊將自動進入16強,無須參加預選賽,這樣巴西隊和智力隊直接進入了決賽圈。吸取了上屆世界盃的經驗,本次分組再次選出了四支種子隊,他們是巴西隊、義大利隊、英格蘭隊和烏拉圭隊。即便如此,義大利隊隊也不可避免地和另外兩支勁旅智力 隊、聯邦德國隊同分在一組.

第八屆 1966年 英格蘭
這一屆的抽簽儀式平無奇,而對於亞洲人來說則永遠記住。在抽簽中義大利隊象往常一樣被列為種子隊,當時他們 可能根看不起同組的朝鮮隊。但正是這支亞洲球隊爆出了本屆杯的最大冷門,將義大利隊淘汰出局,挺身進入八強這至今仍是亞洲球隊在世界盃賽中的最好成績。事實上當時朝鮮隊已經預定了回國的機票,他們不得不與葡萄牙隊進行四分之一決賽。他們幾乎又創造了奇跡,以3比0領先但最終還是被尤比西率領的葡萄牙隊以5比3反敗為勝。

第九屆 1970年 墨西哥
進入決賽圈的歐洲球隊在抽簽儀式上最關心的並不是自己的對手是誰,而是墨西哥高原對球員的影響、球場條件以及如何避開那些安排在炎熱中午的比賽。由於科技的迅猛發展,全球范圍內現場直播世界盃賽以成為可能,為滿足歐洲觀眾的需要,一些比賽被安排在了中午進行。實力一般的墨西哥隊被列為種子隊,結果他們獲得了小組第二。上屆冠軍隊英格蘭隊所當然地被列為種子隊,不幸的是他們與後來奪得本屆界杯冠軍的巴西隊分在了一組。

第十屆 1974年 德國
1974年1月5日,位於法蘭克福的漢森廣播公司的演播大廳內傳來了陣陣天真無邪的笑聲,這群孩子來自柏林唱詩班本屆世界盃組委會別出心裁,希望藉助這些純潔兒童的手使得抽簽做的真正公平。東道主聯邦德國隊、巴西隊、義大利隊和烏拉圭隊被列為種子隊。也許是上帝的安排,「公平」的結果使得聯邦德國隊和民主德國隊竟分在同一小組。盡管當時的政治壓力很大,但兩隊之間的比賽還是如期進行了。聯邦德國隊在漢堡以1比0取勝,並最終取得了冠軍。

第十一屆 1978年 阿根廷
共有創記錄的99支球隊參加了本屆世界盃的預選賽,賽期也達創記錄的21個月。這其中以美國隊同加拿大隊之間的比賽最為有趣。加拿大人將主場安排在溫哥華鋪著人造草坪的體育場內進行,美國人以牙還牙,將主場安排在了西雅圖的室內球場進行,這也是世界盃史上第一次在室內進行的比賽。而該年1月4日在布宜諾斯艾利斯進行的抽簽儀式也頗為復雜由於各方互不相讓,經過妥協,四個小組共定出了五個種子隊,他們是阿根廷隊、義大利隊、聯邦德國隊、巴西隊和荷蘭隊,取得前八名的球隊再分為兩個小組,各小組的第一名爭奪冠亞軍。這一賽程安排引起了眾多球隊的不滿並在本屆世界盃賽後被棄用。

第十二屆 1982年 西班牙
參加本屆世界盃決賽階段比賽的首次由過去的16支擴大到24支,他們被分成六個小組。經過長時間的辯論,阿根廷隊、巴西隊、聯邦德國隊、荷蘭隊、西班牙隊和本屆冠軍義大利隊成為種子隊。1982 年1月16日在馬德里舉行的抽簽儀式是歷史上最難忘的一次,舉辦者設計出一些滾筒,參賽的球隊被設計成一個個迷你足球從滾筒中搖出。令國際足聯感到難堪的是他們想不出辦法將參賽的南美球隊分開。這一教訓使得國際足聯決心以後的抽簽儀式上再也不使用機器了。

第十三屆 1986年 墨西哥
在墨西哥城舉行的抽簽儀式要順利得多,為了讓各個球隊有更多的准備時間,抽簽儀式被提前到了1985年12月15日。儀式在燈火輝煌的墨西哥國家電視台演播大廳中進行,在總共23分鍾的時間里進行了全部45個議程,三個男孩的手指代替了馬德里那次使用的機器。被列為種子隊的分別是墨西哥隊、阿根廷隊、巴西隊、聯邦德國隊、法國隊和波蘭隊。

第十四屆 1990年 義大利
1989年12月9日,在羅馬舉行的抽簽儀式上,義大利世界盃組委會不僅邀請了國際足聯秘書長布拉特親自主持,而且還邀請了大批的明星到場助威,這其中包括歌手帕瓦羅蒂、女影星索菲亞.羅蘭,以及球星貝利、貝肯鮑爾。這是歷屆抽簽儀式上內容最豐富的一屆,中間穿插了古典歌劇、搖滾樂和現代舞,不過抽簽儀式的內容同上一屆相比毫無兩樣,阿根廷隊、巴西隊、聯邦德國隊、比利時隊和英格蘭隊被列為種子隊。

第十五屆 1994年 美國
在華盛頓,美國總統柯林頓手捧足球作了熱情洋溢的演講,在羅馬,球星羅伯特.巴喬親手寫來了賀信。但是1993年12月19日世界足壇的焦點是在拉斯維加斯。包括商業巨頭體育明星在內的4500名觀眾在會議中心觀看了歷時近兩個小時的抽簽儀式,玻利維亞隊有幸與衛冕冠軍德國隊進行了一場比賽。德國隊、巴西隊、阿根廷隊、比利時隊、義大利隊和美國隊成為本屆世界盃賽的六支種子隊。
第十六屆 1998年 法國

法蘭西似乎還歷歷在目。法國隊成為本世紀最後一支捧走金杯的球隊

本屆杯賽的經典之戰又是英格蘭與阿根廷的較量,可英格蘭人又在關鍵的比賽中失 利,2:3的比分讓英格蘭人只有把希望寄託在下個世紀了。 奈及利亞打敗了西班牙,卻輸給了老朽的丹麥;德國人的鋼鐵意志已不在是制勝的 法寶,他們漸漸在世界足壇中落伍了;由一大批具有天價的天才球員組成的巴西隊沒能 讓榮譽再次改寫,他們難以至信的以0:3輸給了法國隊;

第十七屆 2002年 韓國

巴西隊成為本世紀最終獲得了大力神杯的球隊 。

第十八屆 2006 德國

❹ 德國與匈牙利的比分

德國隊2比0戰勝匈牙利隊。
北京時間2016年6月5日凌晨,德國隊在熱身賽中主場2-0戰勝匈牙利。第39分鍾,德拉克斯勒左側禁區邊緣直塞,赫克托傳中,亞當-朗在格策的貼身逼搶下自擺烏龍,德國隊1比0領先。第63分鍾,博阿滕中場斜傳,戈麥斯禁區左側頭槌攻門,被匈牙利隊門將飛身撲出,另一側的穆勒跟上補射得手。德國隊2比0鎖定勝局。

❺ 世界盃足球賽都在那裡舉行

第1屆 1930年烏拉圭世界盃 本屆杯賽沒有預選賽,只有13支國家隊報名參賽,兩個南美國家烏拉圭和阿根廷攜手進入決賽。烏拉圭國家足球隊成為第一個世界盃冠軍。 第一屆世界盃足球賽為世界足球運動開創了一個新紀元。 第2屆 1934年義大利世界盃 本屆杯賽第一次進行了電台的實況轉播。 義大利與捷克斯洛伐克爭奪冠軍,義大利首次奪得世界盃冠軍。 第3屆 1938年法國世界盃 這屆杯賽上,上屆冠軍和東道主球隊直接進入決賽階段比賽。上屆冠軍在世界盃直接進入決賽階段比賽的規定直到2002年韓日世界盃後才被取消。在2006年的德國世界盃上,上屆冠軍巴西也參加了南美區預選賽。 最終決賽在義大利和匈牙利之間進行,義大利隊以4比2的比分蟬聯冠軍。義大利隊也成為世界盃歷史上第一支蟬聯冠軍的球隊。 第4屆 1950年巴西世界盃 經過第一輪小組循環賽,巴西、烏拉圭、西班牙和瑞典進入四強,他們需要再次以循環賽的形式決出冠軍。巴西隊與烏拉圭隊的比賽就是事實上的最後決戰,這場比賽在馬拉卡納球場上演,老道的烏拉圭隊頂住了場上和場外的壓力,第二次獲得世界盃冠軍榮譽。 本屆杯賽的觀眾人數首次突破100萬,並創造了平均每場6萬名觀眾的世界盃記錄。巴西球員阿德米爾榮獲最佳射手獎,在比賽中,他共攻入7球。還有值得一提的是,整個杯賽過程,沒有一名隊員被罰出場,大概是經過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洗禮,人們更加珍視和睦友善了。 第5屆 1954年瑞士世界盃 本屆杯賽在瑞士的五個城市進行, 26場比賽總共打進140個進球,令球迷大飽眼福。平均每場進5.38球的記錄也是歷屆世界盃決賽階段比賽最高的。本屆杯賽,球員們首次穿上了印有號碼的球衣。另外,電視首次運用於世界盃賽的轉播。 聯邦德國隊逆轉戰勝了被譽為「無冕之王」的匈牙利隊最後獲得冠軍,開始了他們在世界盃賽上的輝煌歷程。 第6屆 1958年瑞典世界盃 這屆比賽的大明星是巴西隊年僅17歲的天才球員貝利,他司職左邊鋒,與加林查、扎加洛、瓦瓦組成世界上最鋒利的前鋒線。另一位明星是法國隊的方丹,他是第一位在世界盃決賽階段每場比賽都有進球的球星,創造了至今無人打破的一屆世界盃進13球的最高記錄。 東道主瑞典隊發揮出眾,進入冠軍決賽,與爭奪冠軍。但巴西藝術足球很快向世人證明了它的威力,巴西隊第一次奪得世界盃冠軍。 中國隊首次參加了世界盃預選賽,但未能獲得出線權。 第7屆 1962年智利世界盃 這屆杯賽被稱為歷史上最粗野的一次世界盃賽,幾乎每場比賽都有球員被罰出場外。開賽三天,竟然有34名球員是被抬下場的。 巴西隊戰勝捷克斯洛伐克隊成為第三個兩次獲得世界盃冠軍的隊伍,在世界掀起了猛烈的「黃色風浪」。 第8屆 1966年英格蘭世界盃 本屆杯賽上的最大黑馬屬於朝鮮隊,他是世界盃賽上首次進入復賽的亞洲球隊。 在英格蘭與聯邦德國的冠軍爭奪戰中,英格蘭隊的赫斯特成為了東道國的英雄,他成為迄今為止唯一一位在決賽中上演「 帽子戲法 」的球員,現代足球隊發源國第一次登上了冠軍獎台。英國人在本屆比賽中創新使用了「442」陣型,這個經典的陣型到目前仍然被很多球隊所採用。英格蘭與聯邦德國的冠亞軍決賽中的爭議進球也成為世界盃歷史上的懸案和經典。 第9屆 1970年墨西哥世界盃 隨著各大洲足球運動的發展,國際足球聯合會首次決定在歐洲和南美洲之外的地區舉辦世界盃賽,最後選中了墨西哥。 冠軍爭奪戰中巴西最後以4比1戰勝義大利隊,取得劃時代的勝利,成為世界盃歷史上第一支三次奪冠的隊伍,並永久佔有了「雷米特杯」。 第10屆 1974年德國世界盃 這屆杯賽正值世界足球技術革新的熱潮,以荷蘭人創造的「全攻全守」為代表,為足球帶來了新的活力。 聯邦德國隊與荷蘭隊踢了一場永垂史冊的決賽,在全場觀眾的歡呼聲中,聯邦德國隊2-1獲勝,第二次登上了冠軍領獎台。 第11屆 1978年阿根廷世界盃 本屆世界盃賽實現了一個歷史性的突破,預選賽的參賽隊伍第一次超過了100支。 阿根廷隊與上屆亞軍荷蘭隊爭奪桂冠。最後,阿根廷隊以3比1的比分使荷蘭隊再次屈居「老二」。這也是世界盃歷史上第五次由東道主奪魁。 第12屆 1982年西班牙世界盃 本屆杯賽擴軍至24支球隊。 義大利與西德進行冠軍爭霸戰。義大利成為繼巴西後,第二個獲得三次世界盃冠軍頭銜的國家。羅西也以6球獲得本屆杯賽的最佳射手和最佳球員獎。 第13屆 1986年墨西哥世界盃 這屆世界盃的主辦國哥倫比亞因財政困難宣布放棄。墨西哥代替哥倫比亞承辦世界盃比賽,並成為了第一個舉辦過兩屆世界盃賽的國家。在此世界盃舉辦前,曾經歷過巨大地震。 阿根廷隊與聯邦德國隊爭奪冠軍,巨星馬拉多納顯示出他作為本屆杯賽最佳球員的風采,本屆杯賽成了他表演的大舞台。阿根廷最後獲得冠軍。 第14屆 1990年義大利世界盃 本屆杯賽的英雄人物當屬老將米拉、最佳射手斯基拉奇和阿根廷門神戈耶切亞。冠軍最後屬於聯邦德國隊,聯邦德國與義大利、巴西一樣,成為三次獲得世界盃冠軍的國家。 本屆杯賽吸引了近267億次電視觀眾,門票收入達1.4億美元。 第15屆 1994年美國世界盃 本屆世界盃決賽圈比賽充滿了精彩刺激的場面和令人叫絕的進球。沙烏地阿拉伯隊闖入了16強,為亞洲足球贏得了榮譽。本屆杯賽上最大的悲劇是哥倫比亞球員埃斯科巴因將球打入自家球門,回國後慘遭殺害。 最後的決賽的雙方是巴西隊和義大利隊,兩隊都分別獲得過三屆世界盃冠軍。比賽在120分鍾內沒有分出高低,點球決戰,巴喬射失點球,巴西人再次捧杯,成為世界上第一支獲得四屆世界盃冠軍的國家。 第16屆 1998年法國世界盃 本屆杯賽世界盃擴軍到32支球隊,最大的黑馬是首次進入世界盃決賽階段比賽的克羅埃西亞隊,前南解體後首次參賽的他們最終獲得第3名,隊中球星蘇克成為本屆世界盃最佳射手。而英阿之戰成為了經典,歐文橫空出世。 7月12日成為了法國人的節日,在決賽中,中場大將齊達內在上半場兩次頭槌破門,為法國隊奪冠早早奠定了勝局。最終,法國隊以3比0擊敗巴西奪魁。人們不解羅納爾多在決賽中的低迷表現。 第17屆 2002年韓日世界盃 世界盃歷史上首次由兩國合辦。本屆杯賽以弱勝強的冷門頻出,數個奪標熱門隊伍止步於小組賽。 決賽在巴西和德國之間進行,巴西隊第5次獲得世界盃冠軍。 東道國韓國隊獲得第4名,創造了亞洲球隊在世界盃歷史上的新紀錄。 中國隊首次進入世界盃決賽階段的比賽,但小組賽三場未進球,以失9球、積0分的成績無功而返。 第18屆 2006年德國世界盃 德國、南非、英格蘭、摩洛哥和巴西參與了2006年世界盃的申辦,但是巴西在最後時刻退出。在最後的投票中,德國以12票比11票,以一票的優勢戰勝了南非,獲得了2006年世界盃的舉辦權。這是德國第二次舉辦世界盃決賽階段的比賽。德國上次舉辦世界盃是在1974年。 齊達內復出後的法國隊的發揮超出了人們的預期,當然由於他的影響也帶來了一些巔峰不在的老將(巴特茲等);而更加超出人們預料的是義大利隊,他們依靠強大的凝聚力以及鏈式防守出人意料的打進了決賽,並最終捧杯。 這屆杯賽上,四強全為歐洲球隊,亞非球隊表現不佳,最終義大利以點球大戰戰勝法國,獲得冠軍。齊達內在加時賽下半場因為用頭撞擊義大利隊後衛馬特拉齊,被紅牌罰下,震驚了世界。賽後輿論紛紛將矛頭指向馬特拉齊,但是真相也許要等待很久才能為世界球迷所知。 第19屆 2010年南非世界盃 第19屆世界盃將在南非舉行,這是非洲國家第一次舉辦世界盃賽,預示著非洲足球事業逐步踏入顛峰。 第20屆 2014年巴西世界盃 北京時間2007年10月30日,國際足聯在總部蘇黎世宣布:巴西將承辦2014年世界盃

❻ 下一屆世界盃在哪踢

2014年世界盃足球賽將在2014年6月13日至7月13日於巴西舉行。
2003年3月7日,國際足協宣布2014年世界盃將在南美洲舉行,是自從1978年阿根廷以來,再次在南美洲舉行。3月17日南美洲足球協會投票通過巴西成為唯一爭取主辦權的國家。雖然如此,國際足協會長白禮達曾表態認為巴西沒有合乎標準的球場,並建議阿根廷和智利聯合申辦。除巴西外,哥倫比亞曾一度於2006年有意提出申辦,但該國自2007年4月11日向國際足協發信退出後,這意味著該屆世界盃的申辦權已為巴西的囊中物。
2007年10月30日,國際足協在蘇黎世正式宣布2014年男足世界盃在巴西舉行,這也是巴西繼1950年後再次主辦男足世界盃賽,也是最後一次由五大洲輪辦的一屆。
巴西將承辦2014年世界盃
北京時間2007年10月30日,國際足聯在總部蘇黎世宣布:巴西將承辦2014年世界盃!
雖然國際足聯規定從2018年開始,世界盃申辦權將不再由各大洲輪流進行,但是2014年世界盃依然是由南美國家承辦,雖然一開始南美國家中巴西和哥倫比亞都提出了申辦世界盃的申請,但是最終後者卻主動放棄宣布退出,因此幾乎沒有任何懸念的,國際足聯在其總部正式宣布巴西將承辦2014年世界盃.
歷史上巴西國家隊曾經5次奪取這項足球運動的最高榮譽,1950年巴西也曾經承辦過世界盃,但是在那屆賽事中,他們卻在決賽中不敵烏拉圭而痛失冠軍。在宣布巴西成為2014年世界盃主辦國後,布拉特表示:「有些國家中途退選,這讓人很遺憾。不過這次競選依然是美好的,一切都在我們的控制之內。足球是一項競技比賽,不過這次的競選卻缺乏競爭。」
布拉特曾經質疑過巴西國內的基礎設施以及巴西足協提出的申辦計劃,但是國際足聯在2007年8月派出了一個特別小組對巴西的體育場進行了考察,最終國際足聯決定為巴西打開綠燈,「例外」的允許其主辦2014年世界盃,截至目前,巴西共有10個世界級別的體育場,其中以馬拉卡納體育場最為著名。
當國際足聯主席布拉特宣布巴西獲得2014年男足世界盃時,巴西代表團的成員們興奮地擁抱在一起,在等了長達半個多世紀後,「五星」巴西終於再圓世界盃夢。
雖然擁有著五奪世界盃冠軍的輝煌,但巴西人也有自己的痛楚——他們從未在本土奪冠的經歷。
1950年巴西世界盃,打平就能奪冠的巴西隊在1比0領先的大好形勢下,最終卻被烏拉圭隊逆轉,將冠軍拱手讓出。隨後的50多年時間里,足球王國巴西再也沒機會承辦過世界盃。正因如此,巴西數千萬球迷昨晚都焦急地等待這一「偉大時刻」的到來。雖然結果毫無懸念,但巴西代表團仍然做著認真的陳述,巴西體育部長席爾瓦、足協主席特謝拉、國家隊主帥鄧加、球星羅馬里奧都輪流上陣。在巴西國內,人們都在為能舉辦世界盃而造勢,其中50名登山愛好者爬上了里約熱內盧附近的一座高山,他們把一件巨大的巴西隊球衣掛在了峰頂,球衣背後赫然寫著幾個大字:「2014年世界盃是我們的了!」
結果公布後,國際足聯主席布拉特表示:「巴西不但有權利,更有義務辦好2014世界盃。」此前布拉特曾對巴西的體育場建設和財政計劃存有疑慮,但8月份國際足聯考察組對巴西球場建設進行的考察結果卻相當滿意,這里擁有世界上最大的10個足球場。然而,巴西的治安惡名遠播,每分鍾作案率曾高達數百次,街頭暴力、交通設施不完善等問題也在困擾著巴西民眾,而改建體育場所需的1100萬美元還有很大一部分沒有著落,拿到了世界盃承辦權的巴西仍需解決很多的問題。
盡管如此,世界盃來到這個「足球王國」仍有足夠的說服力。這就好比乒乓球大賽在中國舉辦的道理一樣,因為足球在巴西早已上升到國球的位置。在世界盃賽中,最先三次稱雄的國家方能永久保留雷米特杯,到目前為止,只有巴西人享有這一榮譽。提起巴西足球,人們立刻會對那桑巴舞似的節奏、出神入化的技術、行雲流水般的進攻津津樂道。上天賦予了巴西人藝術的神韻,巴西的足球運動員把它演化成了桑巴足球和藝術足球,這種踢法得到了世人高度地贊賞。巴西足球可能會有短暫的低潮,但他們卻總能逢凶化吉,總能生生不息。在巴西人眼中,踢球就如同家常便飯,巴西足協主席說:「巴西人是把足球作為夢想,作為愛好,作為生存中所不可缺少的元素,足球對於所有巴西人來說,甚至超越了生存的重要性。」
「足球回家」,這是1996年英格蘭歐洲足球錦標賽的口號,意思是發明了現代足球的英格蘭重新舉辦了一屆世界大賽。如今巴西人又喊出了同樣的口號,因為在巴西人眼中,與現代足球鼻祖英格蘭那種紀律嚴明、次序井然的歐式足球相比,巴西足球展現在世人眼前的才是一種高雅的享受。既然如此,讓我們耐心等待,等待7年後巴西人交出一份完美的答卷。

❼ 最近一次足球比賽在哪舉辦,第幾屆,冠軍是哪個國家

世界盃歷史回顧
第1屆 1930年烏拉圭世界盃 本屆杯賽沒有預選賽,只有13支國家隊報名參賽,兩個南美國家烏拉圭和阿根廷攜手進入決賽。烏拉圭國家足球隊成為第一個世界盃冠軍。 第一屆世界盃足球賽為世界足球運動開創了一個新紀元。

第2屆 1934年義大利世界盃 本屆杯賽第一次進行了電台的實況轉播。 義大利與捷克斯洛伐克爭奪冠軍,義大利首次奪得世界盃冠軍。

第3屆 1938年法國世界盃 這屆杯賽上,上屆冠軍和東道主球隊直接進入決賽階段比賽。上屆冠軍在世界盃直接進入決賽階段比賽的規定直到2002年韓日世界盃後才被取消。在2006年的德國世界盃上,上屆冠軍巴西也參加了南美區預選賽。 最終決賽在義大利和匈牙利之間進行,義大利隊以4比2的比分蟬聯冠軍。義大利隊也成為世界盃歷史上第一支蟬聯冠軍的球隊。

第4屆 1950年巴西世界盃 經過第一輪小組循環賽,巴西、烏拉圭、西班牙和瑞典進入四強,他們需要再次以循環賽的形式決出冠軍。巴西隊與烏拉圭隊的比賽就是事實上的最後決戰,這場比賽在馬拉卡納球場上演,老道的烏拉圭隊頂住了場上和場外的壓力,第二次獲得世界盃冠軍榮譽。 本屆杯賽的觀眾人數首次突破100萬,並創造了平均每場6萬名觀眾的世界盃記錄。巴西球員阿德米爾榮獲最佳射手獎,在比賽中,他共攻入7球。還有值得一提的是,整個杯賽過程,沒有一名隊員被罰出場,大概是經過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洗禮,人們更加珍視和睦友善了。

第5屆 1954年瑞士世界盃 本屆杯賽在瑞士的五個城市進行, 26場比賽總共打進140個進球,令球迷大飽眼福。平均每場進5.38球的記錄也是歷屆世界盃決賽階段比賽最高的。本屆杯賽,球員們首次穿上了印有號碼的球衣。另外,電視首次運用於世界盃賽的轉播。 聯邦德國隊逆轉戰勝了被譽為「無冕之王」的匈牙利隊最後獲得冠軍,開始了他們在世界盃賽上的輝煌歷程。

第6屆 1958年瑞典世界盃 這屆比賽的大明星是巴西隊年僅17歲的天才球員貝利,他司職左邊鋒,與加林查、扎加洛、瓦瓦組成世界上最鋒利的前鋒線。另一位明星是法國隊的方丹,他是第一位在世界盃決賽階段每場比賽都有進球的球星,創造了至今無人打破的一屆世界盃進13球的最高記錄。 東道主瑞典隊發揮出眾,進入冠軍決賽,與爭奪冠軍。但巴西藝術足球很快向世人證明了它的威力,巴西隊第一次奪得世界盃冠軍。 中國隊首次參加了世界盃預選賽,但未能獲得出線權。

第7屆 1962年智利世界盃 這屆杯賽被稱為歷史上最粗野的一次世界盃賽,幾乎每場比賽都有球員被罰出場外。開賽三天,竟然有34名球員是被抬下場的。 巴西隊戰勝捷克斯洛伐克隊成為第三個兩次獲得世界盃冠軍的隊伍,在世界掀起了猛烈的「黃色風浪」。

第8屆 1966年英格蘭世界盃 本屆杯賽上的最大黑馬屬於朝鮮隊,他是世界盃賽上首次進入復賽的亞洲球隊。 在英格蘭與聯邦德國的冠軍爭奪戰中,英格蘭隊的赫斯特成為了東道國的英雄,他成為迄今為止唯一一位在決賽中上演「 帽子戲法 」的球員,現代足球隊發源國第一次登上了冠軍獎台。英國人在本屆比賽中創新使用了「442」陣型,這個經典的陣型到目前仍然被很多球隊所採用。英格蘭與聯邦德國的冠亞軍決賽中的爭議進球也成為世界盃歷史上的懸案和經典。

第9屆 1970年墨西哥世界盃 隨著各大洲足球運動的發展,國際足球聯合會首次決定在歐洲和南美洲之外的地區舉辦世界盃賽,最後選中了墨西哥。 冠軍爭奪戰中巴西最後以4比1戰勝義大利隊,取得劃時代的勝利,成為世界盃歷史上第一支三次奪冠的隊伍,並永久佔有了「雷米特杯」。

第10屆 1974年德國世界盃 這屆杯賽正值世界足球技術革新的熱潮,以荷蘭人創造的「全攻全守」為代表,為足球帶來了新的活力。 聯邦德國隊與荷蘭隊踢了一場永垂史冊的決賽,在全場觀眾的歡呼聲中,聯邦德國隊2-1獲勝,第二次登上了冠軍領獎台。

第11屆 1978年阿根廷世界盃 本屆世界盃賽實現了一個歷史性的突破,預選賽的參賽隊伍第一次超過了100支。 阿根廷隊與上屆亞軍荷蘭隊爭奪桂冠。最後,阿根廷隊以3比1的比分使荷蘭隊再次屈居「老二」。這也是世界盃歷史上第五次由東道主奪魁。

第12屆 1982年西班牙世界盃 本屆杯賽擴軍至24支球隊。 義大利與西德進行冠軍爭霸戰。義大利成為繼巴西後,第二個獲得三次世界盃冠軍頭銜的國家。羅西也以6球獲得本屆杯賽的最佳射手和最佳球員獎。

第13屆 1986年墨西哥世界盃 這屆世界盃的主辦國哥倫比亞因財政困難宣布放棄。墨西哥代替哥倫比亞承辦世界盃比賽,並成為了第一個舉辦過兩屆世界盃賽的國家。在此世界盃舉辦前,曾經歷過巨大地震。 阿根廷隊與聯邦德國隊爭奪冠軍,巨星馬拉多納顯示出他作為本屆杯賽最佳球員的風采,本屆杯賽成了他表演的大舞台。阿根廷最後獲得冠軍。

第14屆 1990年義大利世界盃 本屆杯賽的英雄人物當屬老將米拉、最佳射手斯基拉奇和阿根廷門神戈耶切亞。冠軍最後屬於聯邦德國隊,聯邦德國與義大利、巴西一樣,成為三次獲得世界盃冠軍的國家。 本屆杯賽吸引了近267億次電視觀眾,門票收入達1.4億美元。

第15屆 1994年美國世界盃 本屆世界盃決賽圈比賽充滿了精彩刺激的場面和令人叫絕的進球。沙烏地阿拉伯隊闖入了16強,為亞洲足球贏得了榮譽。本屆杯賽上最大的悲劇是哥倫比亞球員埃斯科巴因將球打入自家球門,回國後慘遭殺害。 最後的決賽的雙方是巴西隊和義大利隊,兩隊都分別獲得過三屆世界盃冠軍。比賽在120分鍾內沒有分出高低,點球決戰,巴喬射失點球,巴西人再次捧杯,成為世界上第一支獲得四屆世界盃冠軍的國家。

第16屆 1998年法國世界盃 本屆杯賽擴軍到32支球隊,最大的黑馬是首次進入世界盃決賽階段比賽的克羅埃西亞隊,前南解體後首次參賽的他們最終獲得第3名,隊中球星蘇克成為本屆世界盃最佳射手。而英阿之戰成為了經典,歐文橫空出世。 7月12日成為了法國人的節日,在決賽中,中場大將齊達內在上半場兩次頭槌破門,為法國隊奪冠早早奠定了勝局。最終,法國隊以3比0擊敗巴西奪魁。人們不解羅納爾多在決賽中的低迷表現。

第17屆 2002年韓日世界盃 世界盃歷史上首次由兩國合辦。本屆杯賽以弱勝強的冷門頻出,數個奪標熱門隊伍止步於小組賽。 決賽在巴西和德國之間進行,巴西隊第5次獲得世界盃冠軍。 東道國韓國隊獲得第4名,創造了亞洲球隊在世界盃歷史上的新紀錄。 中國隊首次進入世界盃決賽階段的比賽,但小組賽三場未進球,以失9球、積0分的成績無功而返。

第18屆 2006年德國世界盃 德國、南非、英格蘭、摩洛哥和巴西參與了2006年世界盃的申辦,但是巴西在最後時刻退出。在最後的投票中,德國以12票比11票,以一票的優勢戰勝了南非,獲得了2006年世界盃的舉辦權。這是德國第二次舉辦世界盃決賽階段的比賽。德國上次舉辦世界盃是在1974年。 齊達內復出後的法國隊的發揮超出了人們的預期,當然由於他的影響也帶來了一些巔峰不在的老將(巴特茲等);而更加超出人們預料的是義大利隊,他們依靠強大的凝聚力以及鏈式防守出人意料的打進了決賽,並最終捧杯。 這屆杯賽上,四強全為歐洲球隊,亞非球隊表現不佳,最終義大利以點球大戰戰勝法國,獲得冠軍。齊達內在加時賽下半場因為用頭撞擊義大利隊後衛馬特拉齊,被紅牌罰下,震驚了世界。賽後輿論紛紛將矛頭指向馬特拉齊,但是真相也許要等待很久才能為世界球迷所知。

第19屆 2010年南非世界盃 第19屆世界盃將在南非舉行,這是非洲國家第一次舉辦世界盃賽,預示著非洲足球事業逐步踏入顛峰。

第20屆 2014年巴西世界盃 北京時間2007年10月30日,國際足聯在總部蘇黎世宣布:巴西將承辦2014年世界盃。

❽ 世界盃都在哪些城市舉行

第1屆 1930年烏拉圭世界盃 本屆杯賽沒有預選賽,只有13支國家隊報名參賽,兩個南美國家烏拉圭和阿根廷攜手進入決賽。烏拉圭國家足球隊成為第一個世界盃冠軍。 第一屆世界盃足球賽為世界足球運動開創了一個新紀元。 第2屆 1934年義大利世界盃 本屆杯賽第一次進行了電台的實況轉播。 義大利與捷克斯洛伐克爭奪冠軍,義大利首次奪得世界盃冠軍。 第3屆 1938年法國世界盃 這屆杯賽上,上屆冠軍和東道主球隊直接進入決賽階段比賽。上屆冠軍在世界盃直接進入決賽階段比賽的規定直到2002年韓日世界盃後才被取消。在2006年的德國世界盃上,上屆冠軍巴西也參加了南美區預選賽。 最終決賽在義大利和匈牙利之間進行,義大利隊以4比2的比分蟬聯冠軍。義大利隊也成為世界盃歷史上第一支蟬聯冠軍的球隊。 第4屆 1950年巴西世界盃 經過第一輪小組循環賽,巴西、烏拉圭、西班牙和瑞典進入四強,他們需要再次以循環賽的形式決出冠軍。巴西隊與烏拉圭隊的比賽就是事實上的最後決戰,這場比賽在馬拉卡納球場上演,老道的烏拉圭隊頂住了場上和場外的壓力,第二次獲得世界盃冠軍榮譽。 本屆杯賽的觀眾人數首次突破100萬,並創造了平均每場6萬名觀眾的世界盃記錄。巴西球員阿德米爾榮獲最佳射手獎,在比賽中,他共攻入7球。還有值得一提的是,整個杯賽過程,沒有一名隊員被罰出場,大概是經過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洗禮,人們更加珍視和睦友善了。 第5屆 1954年瑞士世界盃 本屆杯賽在瑞士的五個城市進行, 26場比賽總共打進140個進球,令球迷大飽眼福。平均每場進5.38球的記錄也是歷屆世界盃決賽階段比賽最高的。本屆杯賽,球員們首次穿上了印有號碼的球衣。另外,電視首次運用於世界盃賽的轉播。 聯邦德國隊逆轉戰勝了被譽為「無冕之王」的匈牙利隊最後獲得冠軍,開始了他們在世界盃賽上的輝煌歷程。 第6屆 1958年瑞典世界盃 這屆比賽的大明星是巴西隊年僅17歲的天才球員貝利,他司職左邊鋒,與加林查、扎加洛、瓦瓦組成世界上最鋒利的前鋒線。另一位明星是法國隊的方丹,他是第一位在世界盃決賽階段每場比賽都有進球的球星,創造了至今無人打破的一屆世界盃進13球的最高記錄。 東道主瑞典隊發揮出眾,進入冠軍決賽,與爭奪冠軍。但巴西藝術足球很快向世人證明了它的威力,巴西隊第一次奪得世界盃冠軍。 中國隊首次參加了世界盃預選賽,但未能獲得出線權。 第7屆 1962年智利世界盃 這屆杯賽被稱為歷史上最粗野的一次世界盃賽,幾乎每場比賽都有球員被罰出場外。開賽三天,竟然有34名球員是被抬下場的。 巴西隊戰勝捷克斯洛伐克隊成為第三個兩次獲得世界盃冠軍的隊伍,在世界掀起了猛烈的「黃色風浪」。 第8屆 1966年英格蘭世界盃 本屆杯賽上的最大黑馬屬於朝鮮隊,他是世界盃賽上首次進入復賽的亞洲球隊。 在英格蘭與聯邦德國的冠軍爭奪戰中,英格蘭隊的赫斯特成為了東道國的英雄,他成為迄今為止唯一一位在決賽中上演「 帽子戲法 」的球員,現代足球隊發源國第一次登上了冠軍獎台。英國人在本屆比賽中創新使用了「442」陣型,這個經典的陣型到目前仍然被很多球隊所採用。英格蘭與聯邦德國的冠亞軍決賽中的爭議進球也成為世界盃歷史上的懸案和經典。 第9屆 1970年墨西哥世界盃 隨著各大洲足球運動的發展,國際足球聯合會首次決定在歐洲和南美洲之外的地區舉辦世界盃賽,最後選中了墨西哥。 冠軍爭奪戰中巴西最後以4比1戰勝義大利隊,取得劃時代的勝利,成為世界盃歷史上第一支三次奪冠的隊伍,並永久佔有了「雷米特杯」。 第10屆 1974年德國世界盃 這屆杯賽正值世界足球技術革新的熱潮,以荷蘭人創造的「全攻全守」為代表,為足球帶來了新的活力。 聯邦德國隊與荷蘭隊踢了一場永垂史冊的決賽,在全場觀眾的歡呼聲中,聯邦德國隊2-1獲勝,第二次登上了冠軍領獎台。 第11屆 1978年阿根廷世界盃 本屆世界盃賽實現了一個歷史性的突破,預選賽的參賽隊伍第一次超過了100支。 阿根廷隊與上屆亞軍荷蘭隊爭奪桂冠。最後,阿根廷隊以3比1的比分使荷蘭隊再次屈居「老二」。這也是世界盃歷史上第五次由東道主奪魁。 第12屆 1982年西班牙世界盃 本屆杯賽擴軍至24支球隊。 義大利與西德進行冠軍爭霸戰。義大利成為繼巴西後,第二個獲得三次世界盃冠軍頭銜的國家。羅西也以6球獲得本屆杯賽的最佳射手和最佳球員獎。 第13屆 1986年墨西哥世界盃 這屆世界盃的主辦國哥倫比亞因財政困難宣布放棄。墨西哥代替哥倫比亞承辦世界盃比賽,並成為了第一個舉辦過兩屆世界盃賽的國家。在此世界盃舉辦前,曾經歷過巨大地震。 阿根廷隊與聯邦德國隊爭奪冠軍,巨星馬拉多納顯示出他作為本屆杯賽最佳球員的風采,本屆杯賽成了他表演的大舞台。阿根廷最後獲得冠軍。 第14屆 1990年義大利世界盃 本屆杯賽的英雄人物當屬老將米拉、最佳射手斯基拉奇和阿根廷門神戈耶切亞。冠軍最後屬於聯邦德國隊,聯邦德國與義大利、巴西一樣,成為三次獲得世界盃冠軍的國家。 本屆杯賽吸引了近267億次電視觀眾,門票收入達1.4億美元。 第15屆 1994年美國世界盃 本屆世界盃決賽圈比賽充滿了精彩刺激的場面和令人叫絕的進球。沙烏地阿拉伯隊闖入了16強,為亞洲足球贏得了榮譽。本屆杯賽上最大的悲劇是哥倫比亞球員埃斯科巴因將球打入自家球門,回國後慘遭殺害。 最後的決賽的雙方是巴西隊和義大利隊,兩隊都分別獲得過三屆世界盃冠軍。比賽在120分鍾內沒有分出高低,點球決戰,巴喬射失點球,巴西人再次捧杯,成為世界上第一支獲得四屆世界盃冠軍的國家。 第16屆 1998年法國世界盃 本屆杯賽擴軍到32支球隊,最大的黑馬是首次進入世界盃決賽階段比賽的克羅埃西亞隊,前南解體後首次參賽的他們最終獲得第3名,隊中球星蘇克成為本屆世界盃最佳射手。而英阿之戰成為了經典,歐文橫空出世。 7月12日成為了法國人的節日,在決賽中,中場大將齊達內在上半場兩次頭槌破門,為法國隊奪冠早早奠定了勝局。最終,法國隊以3比0擊敗巴西奪魁。人們不解羅納爾多在決賽中的低迷表現。 第17屆 2002年韓日世界盃 世界盃歷史上首次由兩國合辦。本屆杯賽以弱勝強的冷門頻出,數個奪標熱門隊伍止步於小組賽。 決賽在巴西和德國之間進行,巴西隊第5次獲得世界盃冠軍。 東道國韓國隊獲得第4名,創造了亞洲球隊在世界盃歷史上的新紀錄。 中國隊首次進入世界盃決賽階段的比賽,但小組賽三場未進球,以失9球、積0分的成績無功而返。 第18屆 2006年德國世界盃 德國、南非、英格蘭、摩洛哥和巴西參與了2006年世界盃的申辦,但是巴西在最後時刻退出。在最後的投票中,德國以12票比11票,以一票的優勢戰勝了南非,獲得了2006年世界盃的舉辦權。這是德國第二次舉辦世界盃決賽階段的比賽。德國上次舉辦世界盃是在1974年。 齊達內復出後的法國隊的發揮超出了人們的預期,當然由於他的影響也帶來了一些巔峰不在的老將(巴特茲等);而更加超出人們預料的是義大利隊,他們依靠強大的凝聚力以及鏈式防守出人意料的打進了決賽,並最終捧杯。 這屆杯賽上,四強全為歐洲球隊,亞非球隊表現不佳,最終義大利以點球大戰戰勝法國,獲得冠軍。齊達內在加時賽下半場因為用頭撞擊義大利隊後衛馬特拉齊,被紅牌罰下,震驚了世界。賽後輿論紛紛將矛頭指向馬特拉齊,但是真相也許要等待很久才能為世界球迷所知。 第19屆 2010年南非世界盃 第19屆世界盃將在南非舉行,這是非洲國家第一次舉辦世界盃賽,預示著非洲足球事業逐步踏入顛峰。 第20屆 2014年巴西世界盃 北京時間2007年10月30日,國際足聯在總部蘇黎世宣布:巴西將承辦2014年世界盃。
[編輯本段]世界盃記錄大全
進球紀錄
世界盃進球最多:羅納爾多(巴西)、共15球,1998年4球,2002年8球,2006年3球;14球:蓋德-穆勒(德國);13球:方丹(法國12球:貝利(巴西);11球:柯奇士(匈牙利)、克林斯曼(德國);10球:拉托(波蘭)、拉恩(德國)、克洛澤(德國)、萊因克爾(英格蘭)、庫比拉斯(秘魯)、巴蒂斯圖塔(阿根廷) 決賽進球最多:貝利3球(1958年2球、1970年1球);瓦瓦3球(1958年2球、1962年1球);赫斯特3球(1966年)、齊達內3球(1998/2006) 單屆世界盃進球最多:方丹(法國)、1958年、13球決賽;柯奇士則在1954年世界盃上參賽5場攻入11球 進球最少的最佳射手:內耶德利安(捷克斯洛伐克)1934 單屆進球最多國家:1954,匈牙利,27球 單場進球最多:薩連科(俄羅斯)、對喀麥隆攻入5球、1994年 單屆世界盃頭槌進球最多射手:克洛澤(德國),5球,2002年 最多帽子戲法:匈牙利的柯奇士2次(1954年對韓國、對西德)、法國的方丹2次(1958年對巴拉圭、對西德)、西德的蓋德-穆勒2次(1970年對保加利亞、對秘魯) 第一個帽子戲法:斯塔比萊(阿根廷)1930,阿根廷-墨西哥 進球屆次最多:貝利(巴西)4屆均有進球(1958/1962/1966/1970)、4屆(1958/1962/1966/1970)貝利(1958年6球,1962年1球,1966年1球,1970年4球)烏維-席勒(西德)(1958年1球,1962年2球,1966年2球,1970年3球) 里程碑進球:第1球(洛朗、法國、1930年對墨西哥)、第500球(博比-科林斯、蘇格蘭、1958年對巴拉圭)、第1000球(倫森布林克、荷蘭、1978年對蘇格蘭)、第1500球(卡尼吉亞、阿根廷、1994年對奈及利亞)、第2000球(奧爾巴克、瑞典、2006年對英格蘭)、第2063球(馬特拉齊、義大利、2006年對法國) 最快進球:2002年,土耳其前鋒哈坎-蘇克在對韓國比賽中開場僅11秒破門; 最晚進球:2006年,義大利的皮耶羅在對德國的比賽中在第121分鍾破門; 最快帽子戲法:1982年,匈牙利的拉斯羅-基斯在對薩爾瓦多的比賽中,在第70、74和77分鍾破門,他也是世界盃上唯一上演帽子戲法的替補;阿根廷的巴蒂斯圖塔在1998年法國世界盃阿根廷隊與牙買加隊的比賽中,只用了10分鍾,便攻入了3個球。 進球年齡最大:1994年,喀麥隆的羅傑-米拉在對俄羅斯時破門,當時他已42歲零39天; 進球年齡最小:1958年,巴西的貝利在對威爾士時破門,年僅17歲零239天; 世界盃包括決賽在內場場破門唯一一人:巴西的雅伊爾津霍(又譯查仙奴),在1970年世界盃6場比賽中都有進球;烏拉圭的吉吉亞在1950年也是場場破門(4場),但當時是循環圈決勝,沒有冠亞軍決賽。 最快替補進球:1998年,丹麥前鋒桑德在和奈及利亞的比賽中,替補上場僅16秒就破門得分;莫拉雷斯(烏拉圭),2002,烏拉圭-塞內加爾,下半場替補登場,開賽17秒 在兩屆世界盃決賽中破門的人:巴西的瓦瓦(1958/1962)、貝利(1958/1970)、西德的布萊特納(1974/1982)、法國的齊達內(1998/2006); 唯一一個代表兩個國家在世界盃進球的人:普羅辛內斯基,1990年代表南斯拉夫攻破阿聯酋大門、1998年代表克羅埃西亞攻破牙買加大門。 第一個烏龍球:馬努埃爾·羅薩斯(墨西哥)1930,墨西哥-智利(又一說,1938年,瑞士的恩斯特-洛斯切在對德國比賽時自擺烏龍) 最快烏龍球:2006年,英格蘭1:0巴拉圭,加馬拉,3分鍾 唯一一個在同一場比賽中既進球又入烏龍的人:1978年,荷蘭的厄爾尼-布蘭特斯在對義大利比賽中完成這一「壯舉」,荷蘭最終2比1獲勝。

❾ 世界盃舉行過幾次都在哪裡!

從第1屆到第20屆 世界盃大掃盲第1屆 1930年烏拉圭世界盃 本屆杯賽沒有預選賽,只有13支國家隊報名參賽,兩個南美國家烏拉圭和阿根廷攜手進入決賽。烏拉圭國家足球隊成為第一個世界盃冠軍。 第一屆世界盃足球賽為世界足球運動開創了一個新紀元。 第2屆 1934年義大利世界盃 本屆杯賽第一次進行了電台的實況轉播。 義大利與捷克斯洛伐克爭奪冠軍,義大利首次奪得世界盃冠軍。 第3屆 1938年法國世界盃 這屆杯賽上,上屆冠軍和東道主球隊直接進入決賽階段比賽。上屆冠軍在世界盃直接進入決賽階段比賽的規定直到2002年韓日世界盃後才被取消。在2006年的德國世界盃上,上屆冠軍巴西也參加了南美區預選賽。 最終決賽在義大利和匈牙利之間進行,義大利隊以4比2的比分蟬聯冠軍。義大利隊也成為世界盃歷史上第一支蟬聯冠軍的球隊。 第4屆 1950年巴西世界盃 經過第一輪小組循環賽,巴西、烏拉圭、西班牙和瑞典進入四強,他們需要再次以循環賽的形式決出冠軍。巴西隊與烏拉圭隊的比賽就是事實上的最後決戰,這場比賽在馬拉卡納球場上演,老道的烏拉圭隊頂住了場上和場外的壓力,第二次獲得世界盃冠軍榮譽。 本屆杯賽的觀眾人數首次突破100萬,並創造了平均每場6萬名觀眾的世界盃記錄。巴西球員阿德米爾榮獲最佳射手獎,在比賽中,他共攻入7球。還有值得一提的是,整個杯賽過程,沒有一名隊員被罰出場,大概是經過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洗禮,人們更加珍視和睦友善了。 第5屆 1954年瑞士世界盃 本屆杯賽在瑞士的五個城市進行, 26場比賽總共打進140個進球,令球迷大飽眼福。平均每場進5.38球的記錄也是歷屆世界盃決賽階段比賽最高的。本屆杯賽,球員們首次穿上了印有號碼的球衣。另外,電視首次運用於世界盃賽的轉播。 聯邦德國隊逆轉戰勝了被譽為「無冕之王」的匈牙利隊最後獲得冠軍,開始了他們在世界盃賽上的輝煌歷程。 第6屆 1958年瑞典世界盃 這屆比賽的大明星是巴西隊年僅17歲的天才球員貝利,他司職左邊鋒,與加林查、扎加洛、瓦瓦組成世界上最鋒利的前鋒線。另一位明星是法國隊的方丹,他是第一位在世界盃決賽階段每場比賽都有進球的球星,創造了至今無人打破的一屆世界盃進13球的最高記錄。 東道主瑞典隊發揮出眾,進入冠軍決賽,與爭奪冠軍。但巴西藝術足球很快向世人證明了它的威力,巴西隊第一次奪得世界盃冠軍。 中國隊首次參加了世界盃預選賽,但未能獲得出線權。 第7屆 1962年智利世界盃 這屆杯賽被稱為歷史上最粗野的一次世界盃賽,幾乎每場比賽都有球員被罰出場外。開賽三天,竟然有34名球員是被抬下場的。 巴西隊戰勝捷克斯洛伐克隊成為第三個兩次獲得世界盃冠軍的隊伍,在世界掀起了猛烈的「黃色風浪」。 第8屆 1966年英格蘭世界盃 本屆杯賽上的最大黑馬屬於朝鮮隊,他是世界盃賽上首次進入復賽的亞洲球隊。 在英格蘭與聯邦德國的冠軍爭奪戰中,英格蘭隊的赫斯特成為了東道國的英雄,他成為迄今為止唯一一位在決賽中上演「 帽子戲法 」的球員,現代足球隊發源國第一次登上了冠軍獎台。英國人在本屆比賽中創新使用了「442」陣型,這個經典的陣型到目前仍然被很多球隊所採用。英格蘭與聯邦德國的冠亞軍決賽中的爭議進球也成為世界盃歷史上的懸案和經典。 第9屆 1970年墨西哥世界盃 隨著各大洲足球運動的發展,國際足球聯合會首次決定在歐洲和南美洲之外的地區舉辦世界盃賽,最後選中了墨西哥。 冠軍爭奪戰中巴西最後以4比1戰勝義大利隊,取得劃時代的勝利,成為世界盃歷史上第一支三次奪冠的隊伍,並永久佔有了「雷米特杯」。 第10屆 1974年德國世界盃 這屆杯賽正值世界足球技術革新的熱潮,以荷蘭人創造的「全攻全守」為代表,為足球帶來了新的活力。 聯邦德國隊與荷蘭隊踢了一場永垂史冊的決賽,在全場觀眾的歡呼聲中,聯邦德國隊2-1獲勝,第二次登上了冠軍領獎台。 第11屆 1978年阿根廷世界盃 本屆世界盃賽實現了一個歷史性的突破,預選賽的參賽隊伍第一次超過了100支。 阿根廷隊與上屆亞軍荷蘭隊爭奪桂冠。最後,阿根廷隊以3比1的比分使荷蘭隊再次屈居「老二」。這也是世界盃歷史上第五次由東道主奪魁。 第12屆 1982年西班牙世界盃 本屆杯賽擴軍至24支球隊。 義大利與西德進行冠軍爭霸戰。義大利成為繼巴西後,第二個獲得三次世界盃冠軍頭銜的國家。羅西也以6球獲得本屆杯賽的最佳射手和最佳球員獎。 第13屆 1986年墨西哥世界盃 這屆世界盃的主辦國哥倫比亞因財政困難宣布放棄。墨西哥代替哥倫比亞承辦世界盃比賽,並成為了第一個舉辦過兩屆世界盃賽的國家。在此世界盃舉辦前,曾經歷過巨大地震。 阿根廷隊與聯邦德國隊爭奪冠軍,巨星馬拉多納顯示出他作為本屆杯賽最佳球員的風采,本屆杯賽成了他表演的大舞台。阿根廷最後獲得冠軍。 第14屆 1990年義大利世界盃 本屆杯賽的英雄人物當屬老將米拉、最佳射手斯基拉奇和阿根廷門神戈耶切亞。冠軍最後屬於聯邦德國隊,聯邦德國與義大利、巴西一樣,成為三次獲得世界盃冠軍的國家。 本屆杯賽吸引了近267億次電視觀眾,門票收入達1.4億美元。 第15屆 1994年美國世界盃 本屆世界盃決賽圈比賽充滿了精彩刺激的場面和令人叫絕的進球。沙烏地阿拉伯隊闖入了16強,為亞洲足球贏得了榮譽。本屆杯賽上最大的悲劇是哥倫比亞球員埃斯科巴因將球打入自家球門,回國後慘遭殺害。 最後的決賽的雙方是巴西隊和義大利隊,兩隊都分別獲得過三屆世界盃冠軍。比賽在120分鍾內沒有分出高低,點球決戰,巴喬射失點球,巴西人再次捧杯,成為世界上第一支獲得四屆世界盃冠軍的國家。 第16屆 1998年法國世界盃 本屆杯賽世界盃擴軍到32支球隊,最大的黑馬是首次進入世界盃決賽階段比賽的克羅埃西亞隊,前南解體後首次參賽的他們最終獲得第3名,隊中球星蘇克成為本屆世界盃最佳射手。而英阿之戰成為了經典,歐文橫空出世。 7月12日成為了法國人的節日,在決賽中,中場大將齊達內在上半場兩次頭槌破門,為法國隊奪冠早早奠定了勝局。最終,法國隊以3比0擊敗巴西奪魁。人們不解羅納爾多在決賽中的低迷表現。 第17屆 2002年韓日世界盃 世界盃歷史上首次由兩國合辦。本屆杯賽以弱勝強的冷門頻出,數個奪標熱門隊伍止步於小組賽。 決賽在巴西和德國之間進行,巴西隊第5次獲得世界盃冠軍。 東道國韓國隊獲得第4名,創造了亞洲球隊在世界盃歷史上的新紀錄。 中國隊首次進入世界盃決賽階段的比賽,但小組賽三場未進球,以失9球、積0分的成績無功而返。 第18屆 2006年德國世界盃 德國、南非、英格蘭、摩洛哥和巴西參與了2006年世界盃的申辦,但是巴西在最後時刻退出。在最後的投票中,德國以12票比11票,以一票的優勢戰勝了南非,獲得了2006年世界盃的舉辦權。這是德國第二次舉辦世界盃決賽階段的比賽。德國上次舉辦世界盃是在1974年。 齊達內復出後的法國隊的發揮超出了人們的預期,當然由於他的影響也帶來了一些巔峰不在的老將(巴特茲等);而更加超出人們預料的是義大利隊,他們依靠強大的凝聚力以及鏈式防守出人意料的打進了決賽,並最終捧杯。 這屆杯賽上,四強全為歐洲球隊,亞非球隊表現不佳,最終義大利以點球大戰戰勝法國,獲得冠軍。齊達內在加時賽下半場因為用頭撞擊義大利隊後衛馬特拉齊,被紅牌罰下,震驚了世界。賽後輿論紛紛將矛頭指向馬特拉齊,但是真相也許要等待很久才能為世界球迷所知。 第19屆 2010年南非世界盃 第19屆世界盃將在南非舉行,這是非洲國家第一次舉辦世界盃賽,預示著非洲足球事業逐步踏入顛峰。 第20屆 2014年巴西世界盃 北京時間2007年10月30日,國際足聯在總部蘇黎世宣布:巴西將承辦2014年世界盃

❿ 世界盃在哪兒舉辦

數 年份 舉辦地 冠軍 亞軍 季軍
1 1930 烏拉圭 烏拉圭 阿根廷
2 1934 義大利 義大利 捷克 西德
3 1938 法國 義大利 匈牙利 巴西
4 1950 巴西 烏拉圭 巴西 瑞典
5 1954 瑞士 西德 匈牙利 奧地利
6 1958 瑞典 巴西 瑞典 法國
7 1962 智利 巴西 捷克 智利
8 1966 英格蘭 英格蘭 西德 葡萄牙
9 1970 墨西哥 巴西 義大利 西德
10 1974 西德 西德 荷蘭 波蘭
11 1978 阿根廷 阿根廷 荷蘭 巴西
12 1982 西班牙 義大利 西德 波蘭
13 1986 墨西哥 阿根廷 西德 法國
14 1990 義大利 西德 阿根廷 義大利
15 1994 美國 巴西 義大利 瑞典
16 1998 法國 法國 巴西 克羅埃西亞
17 2002 日本韓國巴西 德國 土耳其
18 2006 德國 義大利 法國 德國
--------------------------------------------------------------------------------
世界盃歷史回顧

第1屆 1930年烏拉圭世界盃
本屆杯賽沒有預選賽,只有13支國家隊參賽,兩個南美國家烏拉圭和阿根廷攜手進入決賽。烏拉圭國家足球隊成為第一個世界盃冠軍。
第一屆世界盃足球賽為世界足球運動開創了一個新紀元。

第2屆 1934年義大利世界盃
本屆杯賽第一次進行了電台的實況轉播。
義大利與捷克斯洛伐克爭奪冠軍,義大利首次奪得世界盃冠軍。

第3屆 1938年法國世界盃
這屆杯賽上,上屆冠軍和東道主球隊直接進入決賽階段比賽。上屆冠軍在世界盃直接進入決賽階段比賽的規定於2002年韓日世界盃後被取消。在2006年的德國世界盃上,上屆冠軍巴西也參加了南美區預選賽。
最終決賽在義大利和匈牙利之間進行,義大利隊以4比2的比分再次蟬聯冠軍。

第4屆 1950年巴西世界盃
經過第一輪小組循環賽,巴西、烏拉圭、西班牙和瑞典進入四強,他們需要再次以循環賽的形式決出冠軍。巴西隊與烏拉圭隊的最後決戰在馬拉卡納上演,老道的烏拉圭隊頂住了場上和場外的壓力,第二次獲得世界盃冠軍榮譽。
本屆杯賽的觀眾人數首次突破100萬,並創造了平均每場6萬名觀眾的世界盃記錄。巴西球員阿德米爾榮獲最佳射手獎,在比賽中,他共攻入7球。還有值得一提的是,整個杯賽過程,沒有一名隊員被罰出場,大概是經過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洗禮,人們更加珍視和睦友善了。

第5屆 1954年瑞士世界盃
本屆杯賽在瑞士的五個城市進行, 26場比賽總共打進140個進球,令球迷大飽眼福。平均每場進5.38球的記錄也是歷屆世界盃決賽階段比賽最高的。本屆杯賽,球員們首次穿上了印有號碼的球衣。另外,電視首次運用於世界盃賽的轉播。
聯邦德國隊戰勝匈牙利隊最後獲得冠軍,開始了他們在世界盃賽上的輝煌歷程。

第6屆 1958年瑞典世界盃
這屆比賽的大明星是巴西隊年僅17歲的天才球員貝利,他司職左邊鋒,與加林查、扎加洛、瓦瓦組成世界上最鋒利的前鋒線。另一位明星是法國隊的方丹,他是第一位在世界盃決賽階段每場比賽都有進球的球星,創造了至今無人打破的一屆世界盃進13球的最高記錄。
東道主瑞典隊發揮出眾,進入冠軍決賽,與爭奪冠軍。但巴西藝術足球很快向世人證明了它的威力,巴西隊第一次奪得世界盃冠軍。
中國隊首次參加了世界盃預選賽,但未能獲得出線權。

第7屆 1962年智利世界盃
這屆杯賽被稱為歷史上最粗野的一次世界盃賽,幾乎每場比賽都有球員被罰出場外。開賽三天,竟然有34名球員是被抬下場的。
巴西隊戰勝捷克斯洛伐克隊成為第三個兩次獲得世界盃冠軍的隊伍,在世界掀起了猛烈的「黃色風浪」。

第8屆 1966年英格蘭世界盃
本屆杯賽上的最大黑馬屬於朝鮮隊,是世界盃賽上首次進入復賽的亞洲球隊。
在英格蘭與聯邦德國的冠軍爭奪戰中,英格蘭隊的赫斯特成為了東道國的英雄,他成為迄今為止唯一一位在決賽中上演「 帽子戲法 」的球員,現代足球隊發源國第一次登上了冠軍獎台。英國人在本屆比賽中創新使用了「442」陣型,這個經典的陣型到目前仍然被很多球隊所採用。

第9屆 1970年墨西哥世界盃
隨著各大洲足球運動的發展,國際足球聯合會首次決定在歐洲和南美洲之外的地區舉辦世界盃賽,最後選中了墨西哥。
冠軍爭奪戰中巴西最後以4比1戰勝義大利隊,取得劃時代的勝利,成為世界盃歷史上第一支三次奪冠的隊伍,並永久佔有了「雷米特杯」。

第10屆 1974年德國世界盃
這屆杯賽正值世界足球技術革新的熱潮,以荷蘭人創造的「全攻全守」為代表,為足球帶來了新的活力。
聯邦德國隊與荷蘭隊踢了一場永垂史冊的決賽,在全場觀眾的歡呼聲中,聯邦德國隊第二次登上了冠軍領獎台。

第11屆 1978年阿根廷世界盃
本屆世界盃賽實現了一個歷史性的突破,參賽隊伍第一次超過了100支。
阿根廷隊與上屆亞軍荷蘭隊爭奪桂冠。最後,阿根廷隊以3比1的比分使荷蘭隊再次屈居「老二」。這也是世界盃歷史上第五次由東道主奪魁。

第12屆 1982年西班牙世界盃
本屆杯賽擴軍至24支球隊。
義大利與西德進行冠軍爭霸戰。義大利成為繼巴西後,第二個獲得三次世界盃冠軍頭銜的國家。羅西也以6球獲得本屆杯賽的最佳射手和最佳球員獎。

第13屆 1986年墨西哥世界盃
這屆世界盃的主辦國哥倫比亞因財政困難宣布放棄。墨西哥代替哥倫比亞承辦世界盃比賽,並成為了第一個舉辦過兩屆世界盃賽的國家。
阿根廷隊與聯邦德國隊爭奪冠軍,巨星馬拉多納顯示出他作為本屆杯賽最佳球員的風采,本屆杯賽成了他表演的大舞台。阿根廷最後獲得冠軍。

第14屆 1990年義大利世界盃
本屆杯賽的英雄人物當屬老將米拉、最佳射手斯基拉奇和阿根廷門神戈耶切亞。冠軍最後屬於聯邦德國隊,聯邦德國與義大利、巴西一樣,成為三次獲得世界盃冠軍的國家。
本屆杯賽吸引了近267億次電視觀眾,門票收入達1.4億美元。

第15屆 1994年美國世界盃
本屆世界盃決賽圈比賽充滿了精彩刺激的場面和令人叫絕的進球。沙烏地阿拉伯隊闖入了16強,為亞洲足球贏得了榮譽。本屆杯賽上最大的悲劇是哥倫比亞球員埃斯科巴因將球打入自家球門,回國後慘遭殺害。
最後的決賽的雙方是巴西隊和義大利隊,兩隊都分別獲得過三屆世界盃冠軍。比賽在120分鍾內沒有分出高低,點球決戰,巴西人再次捧杯,成為世界上第一支獲得四屆世界盃冠軍的國家。

第16屆 1998年法國世界盃
本屆杯賽世界盃擴軍到32支球隊,最大的黑馬是首次進入世界盃決賽階段比賽的克羅埃西亞隊,他們最終獲得第3名,隊中蘇克成為本屆世界盃最佳射手。
7月12日成為了法國人的節日,在決賽中,中場大將齊達內在上半場兩次頭槌破門,為法國隊奪冠早早奠定了勝局。最終,法國隊以3比0擊敗巴西奪魁。

第17屆 2002年韓日世界盃
世界盃歷史上首次由兩國合辦。本屆杯賽以弱勝強的冷門頻出,數個奪標熱門隊伍止步於小組賽。
決賽在巴西和德國之間進行,巴西隊第5次獲得世界盃冠軍。
東道國韓國隊獲得第4名,創造了亞洲球隊在世界盃歷史上的新紀錄。
中國隊首次進入世界盃決賽階段的比賽,小組賽三場未進球,以失9球、積0分的成績無功而返。

第18屆 2006年德國世界盃
德國、南非、英格蘭、摩洛哥和巴西參與了2006年世界盃的申辦,但是巴西在最後時刻退出。在最後的投票中,德國以12票比11票,以一票的優勢戰勝了南非,獲得了2006年世界盃的舉辦權。這是德國第二次舉辦世界盃決賽階段的比賽。德國上次舉辦世界盃是在1974年。
這屆杯賽上,四強全為歐洲球隊,亞非球隊表現不佳,最終義大利以點球大戰戰勝法國,獲得冠軍。齊達內在加時賽下半場因為用頭撞擊義大利隊後衛馬特拉齊,被紅牌罰下,震撼了世界。

第19屆 2010年南非世界盃
第19屆世界盃將在南非舉行,預示著非洲足球事業逐步踏入顛峰。

閱讀全文

與德國隊vs匈牙利隊在哪裡踢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76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51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34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72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413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88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20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80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44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47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70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71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83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92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27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87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212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42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70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