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德國資訊 > 德國為什麼分裂

德國為什麼分裂

發布時間:2022-01-17 21:40:19

『壹』 德國為什麼會在二戰後分裂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德國作為戰敗國,被當時國際兩大陣營的老大——美國和前蘇聯接管,從中修起一面柏林牆,把德國分成了東德和西德,美國控制的是西德。不過90年以後柏林牆被推倒,東德西德又合並,於是成為現在的德國。
雖然合並,但是東西德經濟差距還是不小,每年前西德要補助給前東德500億歐元左右的資金。

1945年5月8日希特勒無條件投降。根據《克里米亞聲明》和《波茨坦協定》規定,戰敗的德國應該成為一個統一、獨立、愛好和平與民主的國家,在這樣的國家沒有出現以前,德國暫由蘇聯、美國、英國和法國四國分區佔領,首都柏林也由四國分區管制。

由於東西方盟國的立場、目的和利益不同,對各項協議都作了有利於自己的解釋,就德國的統一和柏林問題等,四國及其佔領區的各派政治力量展開了激烈復雜的斗爭。1948年6月,美、英、法三國佔領區合並,並於1949年5月23日單獨成立了德意志聯邦共和國,簡稱聯邦德國或西德,9月20日阿登納組成第一屆聯邦政府;同年10月7日,蘇聯佔領區也宣告成立了德意志民主共和國,簡稱民主德國或東德。自此,統一的德意志國家一分為二,在世界舞台上同時出現兩個德國。兩個德國均是主權國家,都獲得了許多國家的承認,並與之建立了外交關系;1973年又同時被接納為聯合國的成員國;雙方又都參加了不同性質的軍事、政治、經濟集團。近年來,兩國之間的關系已有所改善,1972年簽訂了《關系基礎條約》,各自承認對方為主權國家,相互建立正常的睦鄰關系,互設常駐代表機構;兩國領導人進行互訪,就兩國關系和國際問題交換意見。兩個德國要不要統一,在什麼基礎上實現統一,應由兩國人民自己決定。
「西柏林問題」是怎麼回事?

柏林原稱「大柏林市」,第二次世界大戰前為德國的首都。戰後,根據有關國際協定,柏林同整個德國一樣被蘇、美、英、法四國分區佔領,初期還設有統一的反法西斯市政府。1948年,美、英、法佔領區合並,成立了「三聯占區」;同年,蘇聯佔領的東部地區成立了大柏林臨時民主政府;1949年,西方三國又在西部搞市議會選舉,組成西柏林市政府。至此,一個完整的柏林分裂成東、西柏林兩部分。西柏林座落在民主德國境內,成了「孤島城市」;東柏林為德意志民主共和國首都。

西柏林面積為480平方公里,占整個柏林的54%,1981年有人口190萬,是全柏林人口的62%。西柏林是一個不獨立立的特殊政治單位。它遠距離聯邦德國,最近距離也有180公里。它與西德的交通聯系,有航空線三條(稱為空中走廊)、鐵路三條、公路三條和二條水路。它雖然在司法、經濟、財政、貨幣和社會制度等方面同聯邦德國一體化,西德在國際組織和國際會議中可代表西柏林的利益,但不是西德的組成部分;盡管它也成立了市政府,但仍處於西方三國軍事佔領之下,美、英、法三國還是西柏林的最高當局。四國的軍事車輛仍可以在整個柏林市巡邏。

由於蘇、美、英、法四國及兩個德國的立場、利益不同,東西方就有關西柏林的主權及其重大問題展開了激烈斗爭,兩個柏林也同兩個德國一樣在六十年代初以前關系非常緊張,特別是1961年8月民主德國在西柏林周圍修築「柏林牆」後,柏林的緊張局勢達到了頂峰。後來隨著兩個德國關系的不斷改善,特別是1971年9月四國簽訂了「四方協定」後,柏林局勢有所緩和。但由於各方對關協定條文均作有利於自己的解釋,因此,雙方圍繞柏林的地位等問題仍不時發生爭執
參考資料:http://..com/question/4800292.html

『貳』 二戰後,德國為什麼會分裂成兩個國家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德國作為戰敗國,被當時國際兩大陣營的老大——美國和前蘇聯接管,從中修起一面柏林牆,把德國分成了東德和西德,美國控制的是西德。不過90年以後柏林牆被推倒,東德西德又合並,於是成為現在的德國。
雖然合並,但是東西德經濟差距還是不小,每年前西德要補助給前東德500億歐元左右的資金。

1945年5月8日希特勒無條件投降。根據《克里米亞聲明》和《波茨坦協定》規定,戰敗的德國應該成為一個統一、獨立、愛好和平與民主的國家,在這樣的國家沒有出現以前,德國暫由蘇聯、美國、英國和法國四國分區佔領,首都柏林也由四國分區管制。

由於東西方盟國的立場、目的和利益不同,對各項協議都作了有利於自己的解釋,就德國的統一和柏林問題等,四國及其佔領區的各派政治力量展開了激烈復雜的斗爭。1948年6月,美、英、法三國佔領區合並,並於1949年5月23日單獨成立了德意志聯邦共和國,簡稱聯邦德國或西德,9月20日阿登納組成第一屆聯邦政府;同年10月7日,蘇聯佔領區也宣告成立了德意志民主共和國,簡稱民主德國或東德。自此,統一的德意志國家一分為二,在世界舞台上同時出現兩個德國。兩個德國均是主權國家,都獲得了許多國家的承認,並與之建立了外交關系;1973年又同時被接納為聯合國的成員國;雙方又都參加了不同性質的軍事、政治、經濟集團。近年來,兩國之間的關系已有所改善,1972年簽訂了《關系基礎條約》,各自承認對方為主權國家,相互建立正常的睦鄰關系,互設常駐代表機構;兩國領導人進行互訪,就兩國關系和國際問題交換意見。兩個德國要不要統一,在什麼基礎上實現統一,應由兩國人民自己決定。

『叄』 德國為什麼會分裂的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根據雅爾塔協定和波茨坦協定,納粹德國及其首都柏林被蘇聯、美國、英國和法國分成四區佔領。原納粹德國首都柏林被分割為東柏林與西柏林。

柏林市也劃分成4個佔領區,1961年民主德國修建了柏林牆阻止東德居民向西流動。

1948年6月,美、英、法三國佔領區合並。翌年5月23日,合並後的西部佔領區成立了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同年10月7日,東部的蘇占區成立了德意志民主共和國。德國從此正式分裂為兩個主權國家。

(3)德國為什麼分裂擴展閱讀

德國統一:

柏林牆是德國分裂的象徵,也是冷戰的重要標志性建築。

柏林牆始建於1961年8月13日,全長155公里。最初是以鐵絲網和磚石為材料的邊防圍牆,後期加固為由瞭望塔、混凝土牆、開放地帶以及反車輛壕溝組成的邊防設施。

1989年11月9日,民主德國政府宣布允許公民申請訪問聯邦德國以及西柏林,當晚柏林牆在民主德國居民的壓力下被迫開放。

1990年6月,民主德國政府正式決定拆除柏林牆。

1990年10月3日,民主德國和聯邦德國最終統一。

『肆』 德國為什麼會分裂柏林牆是怎麼一回事

柏林牆(德語:Berliner Mauer;英語:Berlin Wall,正式名稱為反法西斯防衛牆(antifaschistischer Schutzwall),是德國首都柏林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德意志民主共和國(簡稱民主德國或東德)在己方領土上建立的圍牆,目的是隔離東德(含東德的首都東柏林)和德意志聯邦共和國(簡稱聯邦德國或西德),從而阻隔東西柏林之間市民的往來。柏林牆的建立,是二戰以後德國分裂和冷戰的重要標志性建築。1961年建造,1989年拆除,兩德重歸統一。柏林牆的建立,是德國歷史上難以抹去的一道傷疤,這個民族那時最大的悲哀,莫過於再次分裂。

在歐洲這塊神奇的土地上,曾經有過一道修築最為堅固但又最為短命的長城——這便是德國境內的「柏林牆」。柏林牆與朝鮮半島上的「三八線」一樣,均為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產物,又都為水泥所築,可稱得上是歐亞大陸上的兩條「姊妹牆」。柏林牆是東德政府根據人民議院1961年8月12日通過的法令,於8月12~13日夜間修築。目的是制止東德居民包括熟練技工大量流入西德。原為鐵蒺藜圍成的路障,後改築成兩米高、頂上拉著帶刺鐵絲網的混凝土牆。在正式的交叉路口和沿線的觀察塔樓上設置警衛。1970年,雖然東西德之間關系有所改善,東德政府還是把柏林牆加高到3米以阻止居民逃向西方。到1980年,圍牆、電網和堡壘總長達1369千米。除築牆外還嚴格限制西柏林與東德之間的人口流動。後根據東、西德政府 [1]1971年12月20日簽署的協議,限制略有放寬。1989年下半年,東歐各國政局劇變。民主德國在向德國西部移民浪潮的沖擊下,於同年11月9日,將存在28年零3個月的柏林牆推倒,促進了德國的統一。

背景
柏林牆建於1961年11月20日
二次大戰以後,德國和柏林被蘇聯,美國,英國和法國分成四區。1949年,蘇聯佔領區包括東柏林在內成立德意志民主共和國(簡稱東德或民主德國),首都定在東柏林,而美英法佔領區則成立德意志聯邦共和國(簡稱西德或聯邦德國),首都設在波恩,一直到兩德統一為止。美英法蘇的佔領協定保證西德和西柏林之間的空中走廊。西柏林在西德法律和西柏林基本法都規定是西德的領土,由於西柏林的領土完全在東德境內,蘇聯為迫使西德放棄西柏林,強迫西柏林斷水斷糧,此舉讓西方國家團結一致,每日有多班飛機把物資由西德運到西柏林,1949年4月更成立北約,而蘇聯於1949年5月解除封鎖。然而,美英法三國認為規定和現狀相牴觸而推遲實施,所以西柏林一直都不是西德的領土,直至冷戰結束、兩德統一。最初柏林市民是能在各區之間自由活動的,但隨著冷戰緊張氣氛的提升,為了防止東德人逃到西德,造成東德嚴重缺少工人,1952年東西柏林的邊界開始關閉。1949年到1961年大約有250萬東德人冒著被東德邊防射殺的危險逃入西柏林。

建牆
柏林圍牆在1961年8月13日開始建造,一開始只是鐵絲網,後來被大量換成真正的圍牆。東德稱此圍牆為「反法西斯防衛牆」,但多數西方國家認為建圍牆的真正目的是禁止東德人逃入西柏林。
逃亡
在該牆建立後,有人採用跳樓、挖地道、游泳、自製潛水艇、熱氣球等方式翻越柏林圍牆,共有5043人成功地逃入西柏林,3221人被逮捕,239人死亡,260人受傷。

1961年8月15日,柏林牆已修建到最後一部分,它還沒有變成兩米高、頂上拉著帶刺鐵絲網的混凝土牆,而僅僅是鐵蒺藜的路障。19歲的東德士兵康拉德·舒曼頭戴鋼盔、肩背長槍大步躍過鐵蒺藜樊籬。這個瞬間被當時在場的攝影師彼得·雷賓拍了下來,震驚了世界。1962年8月17日,18歲的東德人彼得·費查(Peter Fechter)試圖攀越圍牆,被東德士兵開槍射殺。當時,有西方記者在場,東西兩邊的人民都看到他中槍,但沒有人施予援手,事件在冷戰時期哄動一時。他成為第一個因試圖攀牆而被射殺的人。
1979年一個夜晚,從東德一個家庭的後院升起了一個巨大的熱氣球。氣球下面的吊籃里裝著兩個家庭——兩對夫婦和他們的四個孩子。這個氣球完全由這兩個家庭花了數年的時間手工製成,逃亡者操縱熱氣球一下升高到了2800米以上的高空, 20多分鍾的飛行後,他們安全落在西德領土。
1989年11月9日,新東德政府開始計劃放鬆對東德人民的旅遊限制,但由於當時東德的中央政治局委員君特·沙博夫斯基(Günter Schabowski)對上級命令的誤解,錯誤地宣布柏林圍牆即將開放,導致數以萬計的市民走上街頭,拆毀存在了28年零3個月的柏林牆,整個德國陷入極度興奮狀態。此事件也稱為「柏林圍牆倒塌」,雖然圍牆不是自己倒塌,而是被人為拆除。當時的柏林人爬上柏林圍牆,並且在上面塗鴉,拆下建材當成紀念品。11個月後,兩德終於統一,成為「柏林圍牆倒塌」後的最高潮。
柏林牆在1961年8月13日開始建造,一開始只是鐵絲網,後來被大量換成真正的牆。東德稱此圍牆為「反法西斯防衛牆」,但多數西方國家認為建圍牆的真正目的是不讓東德人逃入西柏林。柏林牆有7個過境通道,其中有1個專門為盟軍、外交官和外國記者所用。
柏林牆有超過155公里長,約3~4米高,主要可分為:
第零層防線:302座瞭望台
第一層防線:約3.5米高、光滑、淡色的水泥牆,有的地方附鐵絲圍攔和警報器
第二層防線:鋼制拒馬
第三層防線:2米高的鐵絲圍攔
第四層防線:音響警報纜
第五層防線:通電的鐵絲網
第六層防線:共22個碉堡
第七層防線:用來引導(滑)警犬的纜線(共600隻警犬)
第八層防線:6~15米寬的無草皮空地,可以留下逃亡者的腳印,埋有地雷
第九層防線:3~5米深的反車輛壕溝
第十層防線:5米高的路燈
第十一層防線:武裝警衛(共14000人)
第十二層防線:2米高的通電鐵絲網,附警報器
第十三層防線:空地
第十四層防線:第二道水泥牆,高3.5~4.2米、厚15厘米,可以抵擋裝甲車輛的撞擊
第十五層防線:有些地方需要游過施普雷河(Spree)

『伍』 中世紀德意志為什麼一直處於分裂狀態

他們長期處於分裂的主要原因有四點。
首先,德意志的地理原因,A.南德意志是山地,丘陵地貌,農業不發達,人口還少,小國寡民,沒有誰有很強的實力去統一,稍微大一點的巴伐利亞就算再努力,也不過是維持自己統治。
B,北德意志,北德意志在萊茵河,易北河和奧得河之間,雖然是平原地區,不過他們三面都是強鄰,北方丹麥這個國家現在看起來弱不禁風,在中世紀是北方大國。西邊法國,東邊波蘭,俄羅斯,東南的匈牙利,幾個勢力相互角逐在中歐,由於是平原河流地區,易攻難守各個諸侯國不得不依附各個勢力,即便是神聖羅馬帝國時期,皇帝也是個虛職。這是地理原因
第二點,在於教皇不想他們統一,義大利天主教勢力在南部,北部地區尤其是丹麥,波蘭影響比較弱,在東部又是東正教的屬地,在馬丁路德推動宗教改革以後,就更需要德意志地區分裂而不能和羅馬教會對抗了。
第三點,後期奧地利人長期自居日耳曼人的領袖,他們絕對不會讓另一個領袖爬出來的。這也是後來為什麼德意志第二帝國會和奧地利打一仗的原因。奧地利人長期壓制也不會讓他們統一。
最後就是他們自己內部矛盾也一大堆,不得不說那時候的德國人是不團結的,主要是各個諸侯國都太窮了,農業根本生產不出來什麼東西,北方往往會出現大的戰爭,南方山地又沒地方種植,主要是依賴從威尼斯,米蘭等地北上的商隊的稅收,而各個諸侯國稅務不同,設置的關卡又形式各異,而且劫掠搶稅問題嚴重,(例如今天上游國家收了中游下游國家的稅,告訴商隊,不交稅就不讓過關,都繳了才能走,而商隊到了中游國家說錢繳了但是中游國家又不認還要重復交稅,政商之間會出現很大的財政矛盾)各國還互相起刀兵。
所以在本來經濟情況又不好,地理位置又夾在中間,各大勢力互相打壓自己還窩里斗的情況下,能出現統一德意志那是不可能的。
只有後面普魯士人通過完全軍事化管理,軍國主義道路和極權政治才能武力解決上述問題。

『陸』 2.德國的分裂與統一有幾次分別是什麼原因

三次。

1、德國在歷史上一向都是一個分裂的國家,首先1474年奧地利皇帝把帝國改名為德意志民族神聖羅馬帝國名義上獲得統一。

2、被拿破崙分裂後,在1871年,德國由普魯士的威廉一世統一成為除奧地利外的德意志帝國,1938年德國加入了老成員——奧地利,德意志王國所有國家獲得統一。

3、然而在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德國再次分裂,分成東德和西德還有奧地利三個國家,東德和西德在1990年,在西德的赫爾穆特·科爾總理領導之下重新統一。

(6)德國為什麼分裂擴展閱讀:

兩德統一一度為德國的經濟帶來沉重負擔,確實很悲痛也很歡樂,值得慶祝。並使其增長在統一後數年持續放緩。根據柏林大學所發出的文章,兩德統一的經濟代價約為一萬五千億歐元,比全國的國債還多。

當時東德的弱勢經濟狀況及不切實際的兩德貨幣兌換率(當中滲透著政治動機),令東德工業競爭力大幅下挫並使不少工廠倒閉,導致經濟重大損失。

時至今日,東德仍需倚仗每年一千億歐元的特殊補助來重建其經濟,而從西德提供的商品資助亦使西德資源緊缺,最後導致不少最初受東德政府支持的虧本工業需要私有化。

兩德統一後,大部份前東德地區被「反工業化」,導致近20%的失業率。高失業率導致以千計德東人移居到西部找尋工作而令當地人口持續下降,以專業人士的流失尤其嚴重。轉用歐元作貨幣亦被視為德國大部份問題的根源。

德國中央銀行(Deutsche Bundesbank)則一直強調經濟問題的起因不是歐元,而問題只有德國自己才可以解決;有指這代表中央銀行暗示統一才是原因。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兩德統一

『柒』 1945的德國是如何走向分裂的

1945年二戰結束後,德國被盟軍佔領,分為蘇占區、英佔區、美佔區、法佔區。

1945年10月,蘇聯佔領當局將其權力移交給德國東部各級地方政權機構。1946年,德國共產黨與德國東部的社會民主黨合並,正式組成德國統一社會黨。統一社會黨在德國東部政權機構中迅速占據了主導地位。1949年10月7月,德國人民委員會舉行第9次會議,通過由統一社會黨制定的《民主德國全國陣線宣言》,提出德國人民爭取祖國統一的綱領,要求建立統一的德意志民主共和國。同日,人民委員會還通過一項決議,決定成立「臨時人民議院」,並組織「德意志民主共和國政府」,決議委託奧托·格羅提渥組織德意志民主共和國臨時政府。幾天之後,威廉·皮克出任德意志民主共和國總統,蘇聯政府發表聲明,宣布德國東部全部行政權力正式移交給德意志民主共和國。
1948年6月,美、英、法三國佔領區合並。翌年5月23日,合並後的西部佔領區成立了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同年10月7日,東部的蘇占區成立了德意志民主共和國。德國從此正式分裂為兩個主權國家。
至此,德國分裂為兩個主權國家,即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國。

閱讀全文

與德國為什麼分裂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13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085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876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08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333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22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349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01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175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586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399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10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13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26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152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28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155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969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09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