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德國資訊 > 德國企業為什麼好

德國企業為什麼好

發布時間:2022-01-17 21:58:49

『壹』 為什麼德國的工業如此強大

現在,提起德國的工業實力,在地球上絕對是響當當的,「德國製造」更是頂級的技術和質量的代名詞。德國工業並非天生牛逼,「德國製造」也並非天生高貴。德國開展工業革命的時間比英、法兩國晚了30多年。由於長期分裂,德工業化進程充滿坎坷。1871年統一後,德國內百廢待興,世界市場也基本被瓜分完畢。

在這樣的環境下,德國工業是如何成長到今天這個樣子的?今天,小編就邀請了幾位網友各抒己見,分析分析德國工業強大的原因,大家若有其他觀點,歡迎在文章底部留言討論。

1

網友幸福地帶2:

德國的工業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因為德國的管理就是世界上最先進的。

世界新工業的起源在英國,法國緊隨之。當德國發展自己落後於英法時,心理十分著急,於是發展本國新工業。由於新工業需要技術與技術研發,而德國一無所有。他們為了走捷徑,派出了許多人出去偷取英法技術,這也就是世界上最早的科技間諜。

在同時也開始學習科技研究開發,重視人才陪養,實行嚴格的管理制度,很快就有了快速發展,並在許多管理等方面領先於世界。所以在一二次世界大戰前都已經有很先進的工業了,這樣的工業大國發展了上百年的,其許多方面都是世界性的,強國就再自然不過了!

2

網友YF永恆:

第二次世界大戰,德國作為戰敗國,首先被趕出了資本主義市場。根據「四化」方針,即非軍事化,非納粹化,非中央集權化和非工業化方針,德國在經濟、政治、軍事等方面面臨著一系列的被削弱甚至被消滅的計劃。根據1946年3月制定的「限制工業計劃」,即所謂摩根索計劃,德國工業生產能力要降低到1938年的50—55%,鋼產量為1938年的1/4,即從2200萬噸降到580萬噸,化學工業和重型機器降到1938年的1/3,水泥降到1/2,車床降到1/10,汽車降到1/5,紡織工業降到l/2,只有傢具、玻璃、自行車等民用工業不受限制。但是從1948年下半年開始,聯邦德國經濟迅速恢復,到1949年11日已接近1936年的水平,1950年就超過了1936年的水平。所有的工業生產都受到了限制。但是,西德能夠在短短十幾年間一躍而起,卻是有著別的國家不可比擬的優勢。原因何在?

一、西德雖經過戰爭的破壞,但是強大的工業基礎保留下來,這是戰後西德工業得以迅速恢復和發展的基礎。

首先,在二戰時期,盟軍對於西德的轟炸目標主要集中在了軍事工業上,對於盟軍來說這是對他們的一次更新技術的機遇。削弱軍事力量遠比削弱工業力量對他們來得有利。而英美空軍,尤其是美軍為了能夠擁有對抗蘇軍的力量,因此有意識的保護了一些企業。因此,魯爾薩爾兩大工業區雖然遭到了破壞,但是經過幾個月的修復還是可以恢復生產。亨利·摩根索在《德國是我們的問題》一書中指出,科倫的福特工廠和科倫大教堂一樣享有「不可侵犯」的權利。魯塞海姆汽車廠、霍斯特聯合化工廠、下薩克森州薩爾茨吉克冶金聯合工廠都沒有遭到破壞。魯爾和薩爾兩地的化學工業雖遭到破壞,但經過幾個月的修復都可以恢復生產。據美軍轟炸司令部的估計,轟炸的結果全德國鋼鐵生產能力遭到破壞的只有6%,西德達12%。煤礦減產2%,焦炭4%,機器製造15%。金屬加工機床被破壞達6.5%。1945年12月12日伯思斯坦上校在美國參議院軍事委員會一個小組上報告說:「德國工業75%安然無惹,在任何情況下都是很容易恢復的。」

第二點在於英美法將西德分成了三個佔領區,在各自的管制區內推行了不同的政策。法國需要薩爾地區生產的成品充當賠款運回法國。英國需要通過德國來擴張海外的市場,尤其是魯爾區和大西洋的海港。而美國,更是需要得到西德的支持來對抗蘇聯在歐洲的勢力擴張。東德西德就像是共產主義與資本主義斗爭的各自領地。根據「非工業化」方針,盟國參謀長聯席會議制定1067號政策指令,規定要拆除德國所有軍工廠以及用於賠償的重工業工廠,規定拆除的清單涉及1600家企業及其設備。但是這項政策指令並沒有認真執行。1946年6月美國國務卿貝爾納斯在斯圖加特演說中公開表示:「美國不再奉行一個強大的歐洲、一個虛弱的德國的政策。」他聲明,「德國是歐洲的一部分,如果有著巨大的工業的德國變成貧民窟,歐洲的重建,特別是德國鄰國的重建將會是十分緩慢的。」1947年7月參謀長聯席會議制定1779號政策指令,代替1067號政策指令,提出「一個有秩序的、繁榮的歐洲需要一個穩定的生產效率高的德國在經濟上作出貢獻。」1947年8月英美雙占區修改了對西德工業的限制政策。1948年6月1日,英、美、法三國同荷蘭、比利時、盧森堡簽訂六國協定,宣市國際管制魯爾區。德國參加歐洲重建計劃。

西方國家推行扶植恢復西德工業方針的結果,使西德保留了可以很快恢復工業生產的基礎。據哈姆森教授的估計,高妒、平爐、軋鋼設備被拆除的占整個設條的及10—25%,精密機器和光學儀器生產能力減少20%,合成燃料生產能力減少20%,化學工業因拆遷而喪失的生產能力為6%,運輸機器被拆走8%,其他工業部門損失不大。戰前德國三大工業區,魯爾和薩爾都在西德,只有西里西亞在民主德國。據1946年估計,西德佔1944年全德工業產量的63%,基本材料的67%,生產資料的62%,消費資料的60%。因此,戰後西德保留了強大的工業基礎。

二、馬歇爾計劃對西德的影響

戰後初期,西德經濟復興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資金缺乏。正所謂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沒有啟動資金,所有的一切都是空談。而當時,人民的生計也是一大問題。吃不飽飯,幹活就不會有勁。這種情況下,想要復興更是難上加難。而馬歇爾計劃對於西德來說,就是雪中送炭。當時馬歇爾認為消除共產主義在歐洲的擴展只有盡快的回復歐洲的經濟。因此在他的努力下,130億美元的資金以貸款和直接援助的形式流入了西德用於重建。這些資金幫助恢復了工農業的生產,穩定了金融,擴大了貿易,同時也促進了化工、工程、鋼鐵工業設備的更新。該計劃還從美國引進了先進的企業管理理念,有效地促進了企業的造血重生。到了1956年,西德利用這筆基金投資大100億馬克,大大緩解了資金缺乏的狀況。據估計,聯邦德國由於從1949年參加馬歇爾計劃,人均獲得了140馬克的補助。據1952年華盛頓出版的《美國政府的對外援助》一書的估計,到1948年美國共花掉214億美元,英國支出9億美元。這筆錢主要用於購買食品,很少用於生產。這些食品出售後所得款項大部分用於軍事當局的支出;一部分貸給德國工業家用於恢復生產的資金。

據統計,到1954年10月,西方盟國給西德的援助為44億美元,其中美國17億,英國8億,馬歇爾計劃提出的援助9億。另據美國商務部公布的數字,1945年7月到1955年9月30日,美國給西德的敗府補助金和信用貸款為38.68億美元。1945—1947年英國給予的政府補助金和信用貸款為9億美元。這些錢主要用於恢復工業生產。我們看到的另個統計數字是,1948—1954的年西德從軍事佔領當局和馬歇爾計劃得到的資金共72.98億美元,其中38.52億用於投資。這些錢以物資形式運到西德,所得錢款存入聯邦銀行,稱為「等值基金」,再作為資金投入工礦企業。

在西德經濟恢復的最初年代外援的作用還是很大的。當然這種作用隨著西德本身經濟的恢復而逐漸減少。1948和1949年外援佔西德國民收入的5%。1948一1950年西德進口貨物的57%是靠美國的援助。外國貨款在西德長期投資中所佔比例1949年為2.8%,1950華為10.3%;1951年為5%,以後逐年減少。

三、「軟實力」:人力資源的使用

在二戰後,西德保留下了一大批熟練的工人隊伍,大批專業技術人才沒有因為戰爭而耗盡,這對於西德來說是一個強大的智力支持。這是戰後西德保留的最珍貴的財富。

而有研究表明,1950年,西德擁有在校大學生10萬人,也就是說每1萬居民中就有21個大學生。到1970年大學生達到了41萬人,也就是每1萬居民中有68名大學生。這同樣是西德復興的「非物質資本」。為迅速恢復經濟,西德政府極為重視科技投資和發展教育。而且教育為本一直都是德國的傳統,沒有良好的教育,就沒有一個繁榮的德國。

當然,還有一個不容忽視的原因就是,從東德大量湧入的難民,數量達到了100萬左右。在最初可能給西德造成了一定的不安定因素。但是,很快他們就成為西德恢復經濟的勞動力。其一,這些難民都是廉價的勞動力。他們工資低。因而企業的生產成本低,提高企業的競爭能力。其二,依靠他們的知識和技術恢復生產。不久他們之中有些人重建工廠,主要生產出口產品,有利於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其三,他們的年齡結構比較合理,有利於經濟的恢復。

四、地理環境上的先天優勢

西德在地理上佔了相當大的優勢,全德78%的礦山、84%的冶金製造產品都出產自西德。二戰前德國的重工業、原材料工業大多數集中在西部。1936年西德在全國整個工業產值中佔61%,原料和基礎材料生產佔66%,基礎設施生產佔61%。而東部相對寥寥無幾。同時,西德擁有魯爾和薩爾兩大工業區。而他們對於西德工業來說就是左臂右膀。相對的,西德擁有的原有工業基礎雄厚,是經濟的重建至於高水平起點上。

五、「自由市場經濟」及幣制改革

在這個問題上,首先要提到一個人,那就是當時擔任西佔區經濟管理局長的路德維希-艾哈德。他是國民經濟學的新自由派代表,極力推崇自由的市場經濟。他認為,真正的貨幣只有在真正的市場上才能發揮作用,而真正的市場不應該有價格控制和配給制。取消物價規定,取消產品配給制,實行真正的市場經濟。相對於整個德國的經濟史而言,這是一次成功的戰役。盡管在推行自由市場經濟的初始階段,面臨了物價上漲、失業率增加、通貨膨脹等等的問題,但是很快市場經濟的優勢就顯現出來。物價日趨穩定,甚至其增長的幅度遠小於其它資本主義國家,而生產力也在這一時期得到了有力的發展。

在推行自由市場經濟的同時,在美國的支持下,西德還實行了幣制改革。在二戰前,舊帝國馬克約為170億,二戰之後卻變為了700億。因此在二戰的後期,舊帝國馬克一文不值,在德國市場上充當貨幣作用的是美國的幸福牌香煙。1948年6月20日,美國佔領軍當局對西德進行了貨幣改革。用10個舊帝國馬克換一個1個新德國馬克。在短短的幾周之內,舊帝國馬克的所有有價證券,儲蓄金,銀行存款,抵押金等等全部兌換完畢。這是一次非常苛刻的剝削行為,但是卻挽救了德國。德國馬克相對美元的兌換率逐漸上升。原本空空如也的商店中再一次充滿了各種商品,人們的生活也開始走上了正軌。

由於推行自由市場經濟,西德面臨許多的問題。貧富差距逐漸增大,底層勞動人民怨聲載道。但是,艾哈德引進了競爭的機制,誰工作的時間長,誰工作的效率高,誰就有工作,否則就是能面臨下崗。這樣的競爭機制就是依靠剝削廣大勞動人民來積累最原始的資本。由於競爭機制,資本家們一味的壓低工資,從中得到了更高的利潤。然而盡管貧富差距日益擴大,西德的整體社會環境還是處於穩定的狀態。由於戰爭的破壞,人民擁有最迫切的願望去修復自己的家園,去重建一個有生機的新的德國,因此,西德人民勤勤懇懇的工作著,付出自己最大限度的力量。

當然,還有一個不容忽視的原因就是西德為了適應世界市場的需要,發展外向型的經濟。西德利用自身強大的工業基礎和廉價的勞動力,生產出價格遠低於其他國家的產品。這使得西德的外貿市場發展很快,進出口貿易增長迅速。1950年時還是貿易逆差7.21億美元,到了1960年時已經變成了順差。

六、朝鮮戰爭

此外,還需提到的就是朝鮮戰爭。這是對西德非常重要的一次機遇。盡管艾哈德竭力否認,但朝鮮戰爭確實挽救了西德經濟。(艾哈德:《來自競爭的繁榮》商務1983年,第41頁)。朝鮮戰爭爆發後,美國及其盟國需要西德供應武器和彈葯,也需要西德參加所謂的「歐洲防務」。因而美國不得不修改對西德工業和技術的「裁減政策」。1950年5月紐約外長會議決定,把禁止生產射擊、砍殺和刺殺武器改為限制生產,取消對造船業的限制。鋼產量不再受限制。1950年鋼產量為1210萬噸,1953年達1350萬噸。1954年制定「有關監督工業的決議」,進一步放寬了限制西德工業生產的條件。以前禁止生產合成橡膠和合成燃料,限制生產軸承,現在只管制其生產能力。取消了限制重型機床、鋁、合成氨、氯生產的規定,不再對化學科研進行限制。

朝鮮戰爭爆發後,大批船舶定貨單飛往西德,要求建造的新油輪和新貨輪達200萬噸。漢堡港是德國最大的港口。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漢堡港遭到嚴重破壞,到1953年已有70%修復使用。到本世紀60年代,德國商胎隊已有貨輪2700艘,總噸數達65萬噸。朝鮮戰爭改變了西德的貿易逆差。1950年外貿逆差為30億美元,1951年為1億美元,1952年則為順差7億美元。觀察家西奧多·H.懷特說:「朝鮮戰爭僅僅給德國人迅速地無條件地帶來了好處。」《經濟學家》雜志指出;「1950年6月,朝鮮戰爭結整個貿易界帶來了繁榮。」

綜上所述,是戰後西德經濟迅速恢復和發展的主要原因。當然還有其他方面的原因,如重視科學技術的發展等。

最後還應指出,50年代西德經濟發展速度高於其他資本主義國家,是由於西德起點低,這是戰爭破壞和戰後盟國推行「非工業化」政策的結果。大體到本世紀60年代中期,西德「經濟奇跡」已經結束,同其他資本主義國家定向同步發展,發展速度降到5%的歐洲平均發展水平。

3

網友袁飛2:

工業化的國家很多,而德國特別強大,原因有二,一是國家層面的科技水平發達;二是國民特性自覺到刻版的程度。德國不準隨意砍伐樹木,二戰末,德國戰敗,無人管理,人們仍然只會撿拾掉地的枯枝;而薩達姆死後的伊拉克,博物館都被搶劫,二者不可同日而語。

4

網友佛緣之Y佛緣:

國家如果發展的強大是和國民的道德素養有很大的關系的,並不是說你有錢了國家就強大了,德國就非常注重這些在道德修養教育的同時發展經濟,讓德國的整體發展進入到一個良性的循環,在這個國家你乾的任何工作都會受到人們的尊重尤其是工業發展,並不是說你能設計幾個數據工業就強大了,這裡麵包括的技術人員的工作成績甚至是比設計者的成績都要大,這是一個國家整體性的東西一句話兩句話說不明白,大家把德國和我們的國家在各個方面對比一下尤其是在尊重人這一個問題上看看兩個國家的態度就能的到一個比較。

5

網友真誠地看著你:

趕上了三次工業革命,擁有雄厚的技術積累,當年的列強工業都很強,不僅僅是德國。要說強,殖民地比德國多很多的英法依靠對殖民地的血腥掠奪,資本比德國雄厚,工業也比德國強一些,而沒有受到兩次世界大戰破壞的美國才是最強。

6

網友縹緲孤鴻影45:

問題太多,簡略回答,德國是個專注力很強的民族,有很強的紀律性,這兩樣結合起來正適合興辦工廠,法國散,英國懶,俄羅斯比較落後,在辦工業方面皆不及德國,無論技術之精,管理,鑽研創新皆冠於歐洲,又是歐洲最認真做事的民族,故工業強大,缺點是過於專注於點,而失於研究面,因而缺少戰略觀,故才連續發動兩次世界大戰,導致失敗。

7

網友漢陽老王:

這是相對而言的。二戰前德國被制裁,?怨?宋?松?嬡?Ψ⒄埂6?戰期間德國人建立了完善的工業體系。二戰後德國人迅速取得了歐美的諒解,接助戰後經濟發展期發展狀大了自己。當前世界范圍內我國的工業生產能力十分強大。門類齊全,體系完整,這是十分難得的。德國再強,他只是一個中等國家。

8

網友趙曉路1:

一、德國的科技發達,從第二次科技革命開始德國的工業迅速崛起,超過英法,成為當時的世界第二工業強國(19世紀末~一戰前)。

二、資本雄厚,負債少。

三、德國的教育發達,重視人才培養,國民素質高(這一點是關鍵)。

四、基礎設施完善,交通運輸高度發達(重工業發展的基礎)。

五、歐盟整體的促進。

六、出口導向的經濟政策。

9

小編:

聽完以上各位網友的觀點,您心目中德國工業強大的原因是什麼呢?歡迎留言討論!

尊重原創,文章版權屬於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因種種原因未能與原作者聯繫上,若涉及版權問題,敬請原作者聯系小編,立即處理。感謝原作者的辛勤創作與分享!

(資料來源:今日頭條,知乎,機床商務網小編整理)

『貳』 德國的小企業為什麼那麼出名,他們有什麼訣竅

德國是一個非常厲害的國家,二戰之後只有德國向波蘭道歉,可以看出德國是一個非常重視對和錯的國家,在自己犯錯之後他敢於面對錯誤,敢於承認錯誤,真的是一個非常好的態度值得很多人和國家去學習。秉著這樣的信念,德國的小企業發展得非常好,接下來我們來看一下德國小企業能發展好,都具備哪些特點!

最後一個特點是非常重要的,那就是企業的領導者和企業的員工互相信任的關系。有了這層關系做什麼事情都好做了,大家為了一個目標而奮斗,沒有人與人之間的矛盾,一切都變得非常順風順水啦!

『叄』 德國產品為什麼品質好

1.科學技術發達,產品生產技術過硬。
2.德國處於第一發展梯隊國家,生產廠商在國際社會中很容易得到專家、技術、資金支持。
3.德國人作風嚴謹,認真。
4.懂得產品營銷策略,品質好要看廠家說不說。

『肆』 德國企業為什麼能贏得世界尊重

德國企業就是憑著這種審慎嚴謹、一絲不苟的做事風格和擅長邏輯分析的特長,成就了戴姆勒、西門子、大眾等世界級企業巨頭,以及一大批對產品精益求精、有超強競爭力的中小企業,同時也打造了「德國製造」這個幾乎成為產品品質保證代名詞的大品牌。
認真踏實地做事,是生命的責任,也是對社會的負責。細節造就質量,質量贏得美譽,美譽獲得尊敬。這是德國人在世界上受人尊重的奧秘。

『伍』 德國企業為什麼這樣強

首先定義德國企業。這里提到的德國企業都是私有企業。德國絕大多數都是私企,佔全部企業的95%以上,只有極少部分企業有政府股份,例如德國聯邦鐵路。為何聯邦鐵路有政府參股呢?原因很簡單:這個企業不賺錢。為什麼不賺錢呢?因為德國空運發達、公路運輸及其便捷。眾所周知,德國高速公路四通八達,而且不限速、不收費,以至於人們出行大都選擇開車。但是,在此情況下為什麼還要堅持鐵路運營呢?這就是社會公平。在一個社會里,一定有不能開車、不會開車或沒有車開的人,他們遠行大多依靠鐵路。因此,政府必須讓火車跑起來,即使賠錢,這就是政府必須提供的公共服務。我經常講,天下國企一家親:只要沒有壟斷資源,包括資金、人才、技術和市場,就一定會虧損。在德國法蘭克福不遠處有一家葡萄酒庄,老闆去世後沒有繼承人,於是就由市政府接管。可惜,無論政府派去的人如何經營均無法實現盈利。在長期虧損的情況下,市政府扛不住了,只好尋找新東家。最後,這家酒庄被一個浙江老闆購得,並在當年實現盈利。所以,無論是在中國還是在德國,只要公平競爭,私有企業就一定比國企強。德國的企業基本上都是私有企業,它們的確很強。何以見得?首先,我們來看德國的經濟。自2008年全球性經濟危機爆發以來,歐洲經濟就沒有很好地恢復過。特別是在歐債危機的影響下,歐洲經濟更為艱難。盡管如此,德國經濟一直表現亮麗:2010年經濟增長3.6%, 2011年3%, 即使在今年最困難的情況下,德國經濟也有0.8%的增長,而明年經濟預計將會回升到1.8%。別小看德國經濟的增長率,表面看來數字不高,但質量不可小視。德國3%的增長率起碼相當於中國經濟增長的10%。 因此,如果沒有德國的中流砥柱作用,歐債危機將會進一步蔓延。德國經濟之所以這么好,當然是因為德國企業很強。其次,德國是全世界企業隱形冠軍最多的國家之一。什麼是隱形冠軍?有三條標准:第一、產品市場佔有率是全世界第一第二,或歐洲第一;第二、年營業額在5000萬至10億美元之間;第三、名不見經傳。像這樣的企業,僅2006年德國就有1130家。我們說德國企業強大,還有另外一個標准:企業壽命。在中國大陸,中小企業壽命大致在2.5-3年之間,而德國企業至少達到12年以上,因此,德國到處是百年老店。這就是差距。還有一個更為可怕的是德國企業的定價權。何謂定價權?就是我確定的價格,買家不能討價還價。據統計,在全世界,三千多種德國產品具有說一不二的定價權,可以賺取高額利潤,而且不買也得買,因為德國產品具有這樣的特點:人無我有、人有我優。德國企業如此強大,那麼內在的動因是什麼呢?根據我在德國的長期觀察,現總結為以下幾點:一、堅持高質量和高價格戰略不動搖。德國產品高質量、同時也高價格,這是人人皆知的。要做到這點其實並不容易,因為,即使產品質量很好,但很多買家往往對高價格望而卻步,但德國企業在產品高質量和高價格的態度上從來堅定不移。僅以德國博世公司為例,這家企業生產汽車零配件和汽車維修工具。如電鑽等。大家知道,如果汽車配件和維修工具質量太高,這意味著什麼?這意味著汽車的零配件和維修工具不容易更換。例如,博世公司生產的電鑽頭,可能一根鑽頭能用很長時間,而其他公司生產的很快就壞掉。產品太經久耐用,對博世公司來說反而不是什麼好事,這家公司因而在一段時期陷入經營困難的境地。出路要麼是降低質量,讓汽車購買者經常換零件;要麼是降低價格,讓人更願意更換產品。這時候,董事會對公司戰略進行討論。討論的結果是,所有的董事都反對降低產品質量,而多數董事則反對降低價格。怎麼辦?公司決定,既不降低質量,也不降低價格,而是尋找新的市場。這個市場就是美國。為何?因為美國車又粗又笨,也很容易壞。博世公司把重心放到美國,很快就起死回生,重新煥發生機。之後,中國汽車市場發展起來,博世公司就有更大的市場空間了。二、德國企業強大的根本原因是人才。在企業中,最重要的人是領導者。德國領導者的優秀素質很多,其中憂患意識是不被人注意到的。例如,德國有一個全球五百強企業,名叫辛克全球貨運。該公司董事長Portatius先生在美國次貸危機剛爆發的時候就把自己的股份都賣掉,專做風險投資。目前已購買了德國最大的教育集團,該集團擁有66家職業學院、三所國家承認的大學和3所進修學院。從現在的結果來看,Portatius先生所做的事情似乎也沒有什麼,但仔細分析,他的決定很了不起。為何?你現在知道,美國次貸危機演變為美國金融危機,隨即發展為全球性的金融危機。但是,當時誰能預料得到並通過邏輯推斷出來呢?這種憂患意識其實也就是一種前瞻性的眼光。德國領導者的憂患意識還表現在其他方面。例如,上個世紀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就有人擔憂魯爾區的未來,有人甚至喊:魯爾區快死了。為什麼呢?因為魯爾區賴以生存的是煤炭和鋼鐵產業,而煤礦和鐵礦快要被挖光了。怎麼辦?於是企業領導者開始思考企業轉型升級。大企業如克虜伯公司就決定拋棄鋼鐵粗加工,轉而生產鋼鐵高附加值產品。比如,克虜伯的無縫鋼管全世界最牛,即使善於模仿的小日本也做不出這樣質量的產品。大企業如此,小企業呢?同樣。很多做配套的中小企業也在轉型升級,它們紛紛在產品和技術上下工夫,打造全世界要麼獨一無二的產品,要麼是最先進的工藝技術。這就是德國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今天,魯爾區不僅沒有死,相反還活得很好,大量的中小企業正煥發著蓬勃生機。德國重視教育,這是德國企業保持長盛不衰的核心動因。德國高等教育免費,為企業源源不斷地提供高質量的管理和市場人才,而德國獨特的職業教育模式為德國的技術人才提供了最可靠的保障。因此,學習德國,就是要學習德國在人才培養上打提前量。在企業還沒有入住的時候,政府就要下大力氣開始培養人才,讓企業隨時有人才可用,這才是解決企業問題的根本所在。同時,還要在環境問題上打提前量,不能走先污染後治理的老路,而是先保護好環境,讓企業在優美的環境中運營。祝遵義國家級經濟開發區越辦越好,發展勢頭蒸蒸日上。 #鳳凰名博遵義行# 註:這是我在遵義國家級經濟開發區慶典暨發展論壇即興演講的回憶。由於時間關系,只講到魯爾區的發展。

『陸』 企業成立一家德國的公司,有什麼好處嗎

成立德國公司的好處:

1. 提供更好的平台和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注冊成立德國公司,不僅可以迅速地提高企業品牌形象和知名度,還會受到歐洲聯盟的「厚愛」,促進了公司和國家經濟的發展。

2.彰顯公司的高品質和國際地位

「德國製造」不僅以其過硬的產品質量在全球享有盛譽,且在眾多行業都有領先的技術實力。以德國人嚴謹和對產品精益求精的態度,能給消費者帶來極強的品牌信賴感,但凡一聽產品源於德國的,就認為質量很好。

3.擁有優厚的德國資源

你可以自由地在境內和境外經營公司,利用德國公司名義買賣物業、國際貿易、資金出入境自由、可信度高,為公司的進一步發展提供資金基礎,也便利了你的生活。

4.享受德國政策福利

在德國設立公司獲得批准後申請人以及其家庭成員可以獲得德國的長期居留簽證,享受醫療保險,養老保險計劃,免費教育等各項福利。公司正常運營3年後,可申請永居。

5.可在26個申根國家自由來往

德國公司注冊後可獲得德國長期商務簽證,可自由通行於25個申根國家(荷蘭、法國、德國、奧地利、西班牙、葡萄牙、盧森堡、比利時、希臘、義大利、丹麥、挪威、冰島、芬蘭及瑞典等)。

6.極具競爭力的稅收政策,有力降低稅負

德國有一個頗具競爭性的稅務體系,這為投資者提供了誘人的稅率。近年來,德國政府已實施了根源性的稅制改革,從而使德國成為更具吸引力的投資地點。

『柒』 德國產品質量為什麼可靠

跟不少德國企業的接觸中,筆者也感覺到,對產品質量的追求幾乎已經成了德國企業的一種「潛意識」,是不必過多外來約束而自動履行的行為。從賓士、寶馬這樣的巨頭到許多小型的企業,雖然個個注重產品質量,但是很少有象國內很多企業一樣,極力宣稱自己「質量一流」或「保證質量」之類。 質量意識在德國企業中形成風氣的情況下,有少數質量要求不嚴的企業就無處藏身了。筆者熟悉的一個中國民營企業人士幾年前到德國投資辦廠,開始時不免帶著一些國內不少企業在質量問題上的心態,雖然知道德國人重視質量但是也帶著一定的僥幸心理。結果一度因為他的產品質量有小缺陷,大批供貨被德國客戶拒絕,公司也幾近倒閉。這位企業人士於是領教了德國人對質量真是不容絲毫馬虎。 「德國製造」的背後,是嚴格的制度建設。在德國,有一個嚴格的法律法規網路規范著企業生產。相應地,所有行業都有嚴格的監督檢測機構。在法律的實施上,德國人照章辦事,顯得十分「無情」。筆者初到德國考駕照,就曾因為當時認為可以「通融」的疏忽而遭到失敗,從而也知道表面平和的考官眼裡「揉不得沙子」。 從「德國製造」的可靠中,可以溯源到更深的文化背景的原因。首先是來自宗教的影響。比如德語「職業」一詞,就有「天職」的意思,這也意味著人們把對上帝的忠誠移植到了對職業和工作的盡心盡力中。反映在企業經營上,企業運作不僅是為經濟利益,遵守企業道德、精緻製造產品更是企業與生俱來的義務。 「德國製造」的高質量,也應很大程度歸結到長期有意識的民族精神教育。一百多年前開始,普魯士王朝就注重對整個民族的敬業、講究精確等素質的培養。這種民族文化精神的教育延續至今從未間斷。這當然也體現在企業道德精神的培育上。在這種培育下,「德國製造」的高品質,也早在19世紀末期開始就逐漸確立聲望。 在今天的德國,具體到德國企業員工的敬業意識的養成,除了企業自身的重視之外,德國獨特的「雙軌制」職教制度起到關鍵作用。大概百分之七十的德國青年人在接受常規學校教育的同時,都要在企業中接受職業培訓。不管你將來是賣花、賣肉或者烤麵包、釀酒,一定要經過幾年的嚴格職業培訓並通過考試。在培訓過程中,敬業、精益求精等職業精神是貫穿始終的關鍵內容。 作為不同文化背景的中國,其實同樣可以看到對企業道德不渝的追求。「貨真價實」、「童叟無欺」等信條,過去真正是企業道德的寫照。比如早在春秋戰國時期的范蠡、白圭、呂不韋以及孔子的弟子子貢等著名商人,無不重視誠信,重視義和利的平衡結合。比如我們近代許多的「中華老字型大小」,諄諄以客戶為念以質量為本,表現出對企業道德的至誠奉守,也因此贏得民眾由衷的認同。 源遠流長的商業道德的傳統,見證著中國文化中蘊涵著的深厚的企業道德精神。「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富與貴,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巧詐不如拙誠」…… 只是很長一段時間以來,對商業道德孜孜追求的精神被許多的中國企業遺棄了,人們太過偏向了利益的追求。筆者以為,面對國內很多企業缺失道德的現象,我們在健全相關法制體系的同時,所面臨的重要課題,是重拾並光大自身文化體系中的道德精神。我們其實不必向西方文化背景做太多尋覓,近取諸身,就可以發現建立企業道德精神的不竭源泉。

『捌』 成立一家德國公司,對企業有什麼好處嗎

1、注冊德國公司,可以提升企業的品牌形象,擴展公司的海外業務,並且受到歐盟的保護;
2、注冊德國公司可以利用德國公司的名義進行產品交易、國際貿易等商業活動,可信度高,出入境自由;
3、德國的電子商務市場在歐洲和全球都佔有很大的市場,注冊德國公司可以快速的進軍國際市場。

『玖』 德國企業為什麼這樣強

德國特有民族文化決定了德國企業的優秀特性。

  1. 德國文化:相互尊重但不親密。企業文化:公司內部人們見面可以禮貌的說「你好」但並沒有更加親密的交往,難得親近。這點與美國、義大利等國完全不同。

    2. 德國文化:私人空間很重要。企業文化:工作和私人生活完全分開。對於德國人來說工作就是工作,私人生活就是私人生活。在企業當中,人們互相之間只談工作,私生活很少涉及。

    3. 德國文化:嚴謹。企業文化:嚴謹並且有條不紊。他們真的是所有的事情都有綱目,他們一定會按照條條框框去進行應有的程序。

    4. 德國文化:創新。企業文化:啟發人們革新。德國自稱創意之國。所以公司里到處都有鼓勵人們創新,為企業做出貢獻的標語。



(一)德國企業文化與德國社會文化的一致性。

企業文化是亞文化,一個國家的企業文化必然與該國的傳統社會文化密切相關。在考察中我們了解到,德國的企業文化受歐洲文化價值觀影響很深。首先,歐洲文藝復興運動和法國資產階級大革命帶來的民主、自由等價值觀,對德國企業文化的產生和發展的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其次,德國強調依法治國、注重法制教育、強調法制管理,在市場經濟條件下長期形成的完備的法律體系,為建立注重誠信、遵守法律的企業文化奠定了基礎。再次,宗教主張的博愛、平等、勤儉、節制等價值觀念,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德國企業文化的產生與發展。還有,德國人長期形成的講究信用、嚴謹、追求完美的行為習慣,使企業從產品設計、生產銷售到售後服務的各個環節,無不滲透著一種嚴謹細致的作風,體現著嚴格按照規章制度去處理問題,對企業形成獨特的文化產生了極大影響。這幾方面的結合,形成了德國企業冷靜、理智和近乎保守的認真、刻板、規則的文化傳統。德國企業文化明顯區別於美國的以自由、個性、追求多樣性、勇於冒險為特徵的企業文化,也區別於日本企業強調團隊精神在市場中取勝的企業文化。

(二)德國企業文化強調以人為本,注重提高員工素質,開發人力資源。

德國企業文化十分強調以人為本,提高員工素質,這主要體現在注重員工教育,大力開發人力資源上。

德國企業普遍十分重視員工的培訓。大眾公司在世界各地建立起許多培訓點,他們主要進行兩方面的培訓:一是使新進公司的人員成為熟練技工;二是使在崗熟練技工緊跟世界先進技術,不斷提高知識技能。西門子公司在提高人的素質方面更為細致,他們一貫奉行的是「人的能力是可以通過教育和不斷培訓而提高的」,因此他們堅持「自己培養和造就人才」。

德國企業在管理人才選拔與培養方面也頗具特色。大眾汽車公司除了最高決策層之外,擁有各方面的優異的管理人才。他們以高薪吸納了大批優秀管理人才和科研專家,並為其發揮才能提供廣闊的空間,使他們產生一種自豪感、凝聚力和向心力。西門子公司也特別重視對管理人才的選拔和錄用。他們聘用的管理者必須具備以下四個條件:一是具有較強工作能力,特別是沖破障礙的能力。二是具有不屈不撓的精神和堅強的意志。三是具有老練的性格,能使部下信賴,富有人情味。四是具有與他人協作的能力。戴姆勒-克萊斯勒公司認為「財富=人才+知識」,「人才就是資本,知識就是財富。知識是人才的內涵,是企業的無形財富;人才則是知識的載體,是企業無法估量的資本」。所以,戴姆勒-克萊斯勒公司有一種好的傳統,即選拔人才並不注重其社會地位的高低,而是注重本人的實際能力。

在尊重人格、強調民主的價值觀指導下,德國企業普遍重視職工參與企業決策。在培訓、考察中我們所到的企業,不論是大眾、戴姆勒-克萊斯勒、西門子還是高依託夫、路特等中小企業,職工參與企業決策是一種普遍現象。

(三)德國企業文化強調加強員工的責任感,注重創造和諧、合作的文化氛圍。

德國企業文化體現出企業員工具有很強的責任感。這種責任感包括家庭責任、工作責任和社會責任,他們就是帶著這樣責任感去對待自己周圍的事物。企業對員工強調的主要是工作責任,尤其是每一個人對所處的工作崗位或生產環節的責任。

德國企業十分注重人際關系,努力創造和諧、合作的文化氛圍。例如,1994年受世界石油危機影響,大眾公司在德國本土的公司經濟面臨困難,需要解僱2萬多名員工。然而,公司的員工在參與企業決策時卻表示:寧願減少自己收入的20%,把每周工作5天改為 4天,也不要讓那些人失業。同類的事情,當大眾公司在巴西的分公司也試圖這樣做時,卻被巴西員工拒絕了。

德國企業十分重視企業兼並重組過程中的文化整合。為解決企業兼並重組中的文化沖突,保持和諧的文化氛圍,保證企業兼並重組目標的實現,他們在公司並購、重組時,十分注重企業文化的融合。如德國戴姆勒-賓士公司與美國克萊斯勒公司合並後,為解決兩國企業在文化上的差異和沖突,成立了專門委員會,制定了3年的工作計劃,通過加強員工之間的聯系與溝通,進行文化整合。

(四)德國企業普遍具有精益求精的意識和注重誠信為本,追求產品質量完美、提供一流服務已成為企業員工的自覺行動。

德國企業非常重視產品質量,強烈的質量意識已成為企業文化的核心內容,深深植根於廣大員工心目之中。大眾公司在職工中樹立了嚴格的質量意識,強調對職工進行職業道德熏陶,在企業中樹立精益求精的質量理念。西門子公司以「以新取勝,以質取勝」為理念,使西門子立於不敗之地。就注重產品質量而言,戴姆勒-克萊斯勒公司非常有代表性。首先,他們認為高質量意識與員工的高素質是分不開的,十分注意培養具有專門技能和知識的職工隊伍,千方百計提高員工的質量意識。第二,具有精工細作、一絲不苟、嚴肅認真的工作態度,這種態度幾乎到了吹毛求疵的地步。第三,是把好質量關,嚴格檢查制度,做到層層把關,嚴格檢查。

通過培訓、考察發現,重視產品質量,追求技術上的完美是德國企業一種普遍的自覺意識。德國人愛好技術、鑽研技術、崇尚技術的價值觀已深入人心,成為一種自覺的行為。

德國企業重視客戶,注重誠信合作,樹立創一流服務的企業精神,給我們留下深刻印象。如高依託夫公司提出,「對於客戶提出的要求,我們沒有『不行』兩個字」。

(五)德國企業文化注重實效,融入管理,樹立良好企業形象。

德國企業文化建設特別注重圍繞企業的具體實際進行。德國企業非常注重實際,他們以精湛的技術、務實的態度和忠誠的敬業精神進行經營。他們將企業文化建設融入企業管理,注重實際內容,不拘泥於具體形式,說的少而做得多。除此之外,德國企業還特別重視有效的形象宣傳,那些在德國乃至世界各地樹起的「賓士」、「大眾」、「西門子」等具有國際競爭力和時代氣息的德國跨國集團的品牌標識,已經成為企業實力的象徵。

總之,德國企業文化是規范、和諧、負責的文化。所說規范就是依法治理,從培訓中樹立遵紀守法意識和對法律條文的掌握,從一點一滴做起,杜絕隨意性和靈活性。和諧,就是管理體制的順暢,人際關系的和諧。負責,就是一種企業與職工雙方互有的責任心,即職工對企業負責任,企業對職工也要負責任,企業與員工共同對社會負責。

閱讀全文

與德國企業為什麼好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53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26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11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52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380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63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397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57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20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25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44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51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55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68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198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67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191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18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50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