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德國資訊 > 德國人的房子是什麼樣子的

德國人的房子是什麼樣子的

發布時間:2022-05-31 04:16:42

『壹』 關於德國

1很涼快,只有10多度吧。
2提起德國美食,不能不提起德國香腸,德國人喜歡肉食,尤其喜歡吃香腸。他們製作的香腸有1500種以上,許多種類風行世界,像以地名命名的"黑森林火腿",可以切得跟紙一樣薄,味道奇香無比。德國的國菜就是在酸捲心菜上鋪滿各式香腸,有時用一整隻豬後腿代替香腸和火腿,那燒得熟爛的一整隻豬腿,德國人可以面不改色地一個人幹掉它。
德國菜以酸、咸口味為主,調味較為濃重。烹飪方法以烤、燜、串燒、燴為主。藍格的桌布上擺著一筐麵包,客人在等待中可以慢慢享用,德國麵包很有咬勁,牙齒好的人才能品嘗出味道。德式的湯一般比較濃厚,喜歡把原料打碎在湯里,這大概與當地天寒地凍的氣候有關。據說德國人生性比較儉朴,水煮香腸,一鍋濃濃的馬鈴薯豆子湯,加上有名的腌制酸菜和麵包,一頓飯便打發了。
此外,德國美食還有著名的德式清豆湯、德式生魚片、德式烤雜肉、德式肉腸、酸菜、德式蘋果酥、煎甜餅等。
一日三餐 德國和中國大部分地區一樣,一日三餐。早餐一般在七點,午餐一點,晚餐七點。有的地方午餐和晚餐之間喝午後咖啡,吃蛋糕。
與中國的飲食習慣不同,德國人最講究、最豐盛的不是午餐、晚餐,而是早餐。在旅館或政府機構的餐廳,早餐大都是自助形式,有主食、肉類、蔬菜、飲料、水果等,不僅品種豐富,且色香味俱佳。而在普通百姓家,不論其家境窮富,其早餐的內容一般般都大同小異:首先是飲料,包括咖啡、茶、各種果汁、牛奶等,主食為各種麵包,以及與麵包相配的奶油、乾酪和果醬,外加香腸和火腿。德國人吃飯的效率很高,他們可以在短短的10分鍾內把這些豐盛的食品搭配完畢並吃完,為其一上午緊張的工作提供能量。
德國的午餐一般多在單位食堂或快餐館就餐,是名副其實的快餐,如一個由土豆、沙拉生菜和幾塊肉組成的拼盤,外加一杯飲料。在有家庭主婦和未成年孩子的家庭,午餐也較簡單,如一塊熟肉、肉餅配煮菜和麵包,或燉牛肉配米飯和生菜,再簡單的就像中國的打鹵面一樣,用肉汁拌義大利面條,飯後喝一杯咖啡或吃一個冰淇淋。德國人簡化午餐並不是為了省錢,而是為了節省時間。
德國人的家庭晚餐通常是冷餐,內容是很豐盛的:一盤肉食的拼盤;鮮嫩可口的蔬菜,如小蘿卜、西紅柿、黃瓜;新鮮的水果,如葡萄、櫻桃。有的家庭主婦還擺出各種風味的於酪,主食是麵包。晚餐時間比較寬余,一家人圍坐在桌前,邊吃邊聊。 除了一日三餐外,有些德國人習慣在下午四五點鍾「加餐」,即喝杯咖啡或茶、吃塊蛋糕或幾塊餅干。中上層家庭喜歡在此時邀請朋友來家裡品茗聊天。在這樣的聚會上,客人可以品嘗到飲譽四海的德國糕點,德國婦女一般都練就一手烤制點心的手藝。不過在當今快節奏的社會生活中,這種午後清閑的享受也只有在周未、假期或休假時才有可能。
3 送禮在德國很受重視。應邀去別人家做客時,一般都帶禮物。大部分人帶束鮮花,也有一些男性客人帶瓶葡萄酒,個別人帶一本有意義的書(或者是自己寫的書)或者畫冊之類等。在歡迎客人(如車站、機場等場所)、探望病人時,也多送鮮花。在祝賀他人生日、節日或者婚嫁等時,可寄送賀卡,如送賀禮,則以實用和有意義為原則,而不是以價格高低論輕重。所送之禮物都要事先用禮品紙包好。許多人常在收到禮後會馬上打開觀看,並向送禮人表示感謝。
4在德國,忌諱「13」。要是13日碰巧又是個星期五,人們會特別小心謹慎。此外,德國人祝賀生日的習慣也不同於中國人。在中國,友人生日臨近,你方便時,送他生日禮物並祝他生日快樂,他一定會為你的關心及熱情而感激不盡。但如果這事發生在德國,則只能收到適得其反的效果,這是因為按德國的習俗,生日不得提前祝賀。[BR] 在原聯邦德國,年齡、職業、婚姻狀況、宗教信仰、政治面目甚至個人收入都是隱私,相識或共事多年而不知對方底細是司空見慣的事。另外,別人買到一樣東西,即使喜歡,也不要問價格。遇到別人生病,除傷風感冒或外傷等常見的病外,不要問及病因及病情,否則會招來好窺視別人秘密之嫌。訪友時,切不可搞「突然襲擊式」的登門拜訪,都要事先約定。[BR] 原民主德國居民樓的煙囪都比較大,因此,城市中有一種專門從事清掃煙囪的工人。人們相信,誰要是出門在半路遇見煙囪清掃工,誰一整天就會順利;如果有人在和煙囪清掃工擦肩而過時在他身上摸一下,他這一天就會交好運。這是為什麼呢?原來過去德國人的房子都比較簡陋,爐灶、煙道都比較簡單,很容易引來火災,有煙囪工人清掃就會避免這類災難。這種習慣延續至今

『貳』 為什麼所有德國人都有房子住

德國人少。
真的……德國差不多幾十年下來人口幾乎沒什麼變化,所以只要幾十年間建好房子就可以了。況且中國人也都有房子住,問題不是在這里,問題在於大家都想往城市跑,城市化水平不斷提高,這才是引發城市房子不夠的根本。
德國沒什麼借鑒空間,百萬人口以上城市不過五六個,大部分城市都是十萬人二十萬人的樣子,所以……他們不缺房子。

『叄』 老外都喜歡什麼樣的房子什麼樣的傢具和裝修風格

相對於大氣和多空間的房子,生性浪漫的法國人和義大利人更喜歡生活在開放式的大空間,卧室、客廳、廚房連成一體,創造空間更加廣闊的家居,視野開闊的家居讓家人擁有更光亮舒適的生活環境。
密閉小空間
代表人群:波蘭人

相對開闊的大空間,據調查波蘭人更加喜歡較封閉的小房間,把一個大空間間隔出大小不一的空間,讓他們有種安全感。

家居硬裝選擇 刷漆壁紙通通用上
對於家居硬裝來說,牆壁的裝修是最為多變的,貼壁紙、刷漆、貼瓷磚,甚至是利用金屬、模板等材質製作成背景牆,不同國家的人對牆面裝修的喜好也有所不同。
貼壁紙
代表人群:德國人

市面上看到不少壁紙都來自德國,這些壁紙之所以深受歡迎是有原因的,因為大部分德國人的家都喜歡選擇鋪貼壁紙,相對於純色的牆面,德國人更加容易被花樣繁多的壁紙所吸引,而且德國氣候溫暖,四季明顯,比較適合用壁紙。
白牆面
代表人群:義大利人

據調查,92%的義大利人喜歡在牆面上面掛畫,因此義大利人的家居牆面多數採用全白的刷漆處理,這樣讓整個家居顯得干凈利落,而且能突出牆面的掛畫。
色彩牆面
代表人群:法國人

浪漫的法國人更容易被色彩所吸引,所以1/4的法國人都會選擇在家裡面刷上顏色多彩的牆面漆,這會使他們感受到家居的活力。
空間傢具選擇 形式多變實用最佳
傢具是家居裡面必不可少的,簡約傢具、雕工精緻的傢具、多功能折疊式傢具,不同造型與效果的傢具受到不同人群的喜愛。沙發作為必要的傢具,它的作用可見一斑,一起看看不同國家的人都喜歡什麼樣的沙發吧。
做工精緻的傢具
代表人群:義大利人、法國人

義大利人和法國人都喜歡一些做工精緻的傢具,比如實木沙發靠背上的雕花、扶手上鑲嵌的小飾物,都是他們喜歡的款式。
折疊式傢具
代表人群:波蘭人

據調查,93%的波蘭人喜歡買兩用的折疊沙發,因為波蘭人總是幾代人居住在一起,折疊式沙發方便他們日常使用。
簡約風格傢具
代表人群:德國人

德國人精明能幹,他們對傢具的要求不需要奢華精緻、不需要功能齊全,他們喜歡簡約的東西,簡簡單單的讓家居盡可能的不復雜。
家居裝飾選擇 窗簾需求大有不同
在中國,窗簾幾乎是家家戶戶都有的,但是老外的家居卻不是,有些人的家不使用窗簾而選擇升降的簾子,或者多功能的窗簾。
升降簾子
代表人群:德國人

與傳統的左右拉簾相比,德國人更加喜歡上下升降的簾子,他們認為上下升降的簾子更加節省空間,使用起來更加方便。
多功能窗簾
代表人群:義大利人、波蘭人

據調查統計,60%的義大利人和波蘭人都喜歡選擇精緻的多功能窗簾,特別是半紗半簾的款式,或者是把兩者結合在一起的。
雙層窗簾
代表人群:法國人

而法國人更加喜歡雙層的窗簾,其遮光效果更好,而且厚重的花色和布料是他們的摯愛。

其實每個國家的人們都會有自己喜歡的風格,比如說法國人喜歡雙層窗簾、而義大利和波蘭人喜歡多功能窗簾。再比如說傢具,德國人喜歡簡約風格傢具、而義大利和法國人喜歡做工精緻的傢具等等,總的來說,不同國家的人們喜歡不同裝修風格。
來源蟻巢裝修網http://www.yichao360.com/news/2965_1/

『肆』 德國的傳統木框架房屋在哪個州比較多,可以詳細的介紹下嗎

南北的的風格不一樣,但巴伐利亞會相對比較多些。

德國的半木框架屋(Holzfachwerk or Fachwerkhaus,又稱桁架屋),是從中世紀開始發展的一種傳統半木結構建築,房子以各種縱、橫、斜交錯的木條組成房屋骨架。

「Fachwerk」是德國舊時常見的民居,這種房屋的骨架是用很多木料作成的木架結構,牆面的木格清晰可見,中間用草泥或磚鑲嵌,屋頂為陡峭的雙面坡頂。這種房屋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多數傳統木框架建築是將木框架漆成黑色,牆面除了框架以外的空隙則塗成白色,顏色對比明顯,建築造形簡潔朴實。

「Fachwerk」的前身是一種簡單的支柱性建築「Pfostenbauten」。Pfostenbau是將房子的垂直木頭支柱埋入地里的建築,然而這樣的建築方式,一來不能完全支撐屋頂(尤其在沿海地區即使加大了支柱的承載力,依然有些搖晃),二來埋入地底的支柱很容易腐朽,因此,人們轉而將柱子底部埋在石塊中,來鞏固牆壁並且防止房子傾斜!「Fachwerk」即是由此逐漸發展出來的:「Fachwerk」內部的牆壁被嵌以傾斜的柱子和橫梁,而這兩種結構組織有效地承載整個房子的力量!直到15世紀,人們才想到以門檻「Schwelle」來解決柱子底部和地面銜接的問題,換言之,房子被架高、不與地面直接接觸!

由於 16世紀文藝復興時期影響,「Fachwerk」又有一次新的演變:人們慢慢發展出裝飾牆壁的美麗彩繪或陽台!直到16-17世紀間,「Fachwerk」的建築結構才整個發展到高峰!而不同地區的「Fachwerk」也有些不同:有別於南德充滿藝術的彩繪牆面,北德的「Fachwerk」著重在梯形山牆(Giebel)和陽台的發展!由於「Fachwerk」是木造建築,一來容易毀於祝融之手,二來不受世人重視,所以保存不易!至今保存最為完整的「Fachwerk」,是在Minden(漢諾威南方小鎮),整個小鎮放眼望去盡是古老的傳統建築!有些老式建築的大門又小又窄(約160公分左右),原因是中世紀(歐洲的黑暗時期)的德國居民身材較矮小,加上不時流行瘟疫,許多人營養不良,因此當時的德國人較瘦小,跟今日身材高大的德國人截然不同喔!

受16世紀文藝復興運動的影響,「Fachwerk」外觀上慢慢花俏起來!有些在外觀上彩繪、有些則是有美麗的木製小陽台。半圓狀的圓形花飾是最常在Fachwerk見到的裝飾圖案,也是典型的文藝復興時期的裝飾圖,叫做玫瑰花飾「Rosette」,應用在建築上就是所謂的圓花窗或圓花飾,主要的圖形當然就是玫瑰花,飾有許多不同的變化,最原始的是源自文藝復興時期和古希臘時期的貝殼玫瑰花飾「Muschelrosette」!花飾通常出現在小陽台上或者是木頭支柱上,在德國Niedersachen的Goslar、Minden等城,還可以看到不少保存完整的框架建築,德國有一些地區有集中分布的Fachwerk! 如何從民房來區分窮富呢?其實很簡單,我們現在看到的大多房屋是石結構的,這些石塊非常昂貴。如果建築從上到下都是石頭建成,那這家一定是富商,如果只有房屋下部為石結構,那這戶就是普通有錢人家。這種房子上層樓往街面突出來,有4個好處:第一,房子要交地稅,但只算底層的地皮,這樣樓上可寬大一點。第二,頂樓多半是儲藏室,糧食貨物要用吊車往上拉,樓上層往前蓋,東西吊上去時不易碰壞牆。第三,樓上住久了,樓板中部常會向下沉,樓上層往前蓋,上面的牆與下面的牆不在一條線上,產生的力量可以防止樓板中間部位往下沉。第四,工匠的房屋空間不大,他們常在門口工作,上面的牆還可以稍稍擋雨,下面泥糊的牆也容易保持乾燥。

中古時代救火技術原始,又沒有自來水,只能用提桶到噴泉取水灌救,所以一遇火災,常常整條街都燒光。補救的方法是每棟房子之間留空,有一家房子失火,鄰居可在自己房子上淋水阻止火的蔓延。有的兩間房子中間的縫留得比較大,1樓有個小房間,這就是兩家公用廁所,大小便不用水沖,往下掉到一個坑裏,到一定時候要進縫裏清茅坑,拿去做肥料。由於坑不能蓋住,所以夏天臭氣熏人,現在城市都有下水道,老房子整修時外表不變,裡面都裝抽水馬桶。中古時代的人十多天到公共浴室去洗一次澡,或用水盆洗,戰後老房子才慢慢加建浴室。

『伍』 德國人建一般住宅要多少錢

去德國你不必講究穿戴,因為德國人的穿衣戴帽都是很隨意的,不是很講究。在德國你要是像在我們國內那樣就餐要滿桌子菜,人家反而瞧不起你,說你不會過日子,不是正經人。這就是德國人的消費觀。
在德國,衣、食、住、行這四項基本生活開支中,衣、食占的比例極小,而住、行卻佔了很大的比例。人們把大量的錢用於購買住房、豪華汽車及外出度假等方面。住房從普通公寓到花園別墅,越有錢的人越不住市中心的高樓大廈,而是向郊區無污染的地方去。汽車也是從幾千馬克到幾十萬馬克,富裕的人家達到人均一輛車。度假從近到遠,從國內到國外,拉開了貧富之間的差距。在這里,窮也好,富也好,人家似乎都過得瀟灑自如,無憂無慮,究其原因還是一個觀念問題。就一個家庭而言,消費觀念及人際觀念就足以起到壓抑或解脫人們精神壓力的作用。

在德國,一面去銀行存款,一面節衣縮食,精打細算,勒緊褲帶過日子的家庭是很少的。而買房貸款、買汽車貸款的人卻比比皆是。有一位去德國定居沒幾年的上海人,花50萬馬克買下一幢三層樓的小花園別墅,據他本人形容,花園內是綠草紅花、丁香、草莓,還有兒童鞦韆及滑梯。室內地下室為健身房、儲藏室,一樓為客廳、餐廳、廚房,二樓三間卧室,三樓為書房、客人卧室及兒童游戲室,每室都配有衛生間。我們聽後都驚訝他哪來的這么多錢?原來,在德國買房都是貸款,還清這50萬馬克,也要三四十年。

據說德國政府還採取一系列限制富人高收入,維護窮人低收入及提高社會福利等政策,大大地縮短了貧富之間的差距,使那些即使靠救濟金過日子的失業者及孤獨老人也能過上無憂無慮的生活,乞求布施的藝人心安理得地掙錢,社會秩序相對比較穩定。

『陸』 歐洲國家普通居民住房都是什麼樣的呢

調查表明,現在按照葡萄牙家庭平均住房面積83平方米和丹麥平均108.9平方米之間的情況來計算,歐洲平均住房面積是87.1平方米。但是由於丹麥人近來對住房面積提出了更大的需求,使得新建住房的面積平均都在137平方米以上。在西班牙,標准住房建設平均是85.3平方米,但是新建的住房面積一般都提高到了96.6平方米。
偏愛獨立式住房
大多數歐洲人仍偏愛獨立式住房。歐洲國家中,居住在10層或更高樓房的家庭平均比例僅為21.5%。
調查顯示,西班牙是歐洲國家中住房相對集中的國家,居住在10層或更高樓房的西班牙家庭比例為46%。愛爾蘭是有獨立住房人數最多的國家,占人口的92.4%,其次是英國,80.6%。義大利則相反,僅為32.6%,有61的人居住在樓房裡。
此外調查還顯示,德國人十分特別,他們比起其他歐洲國家的人更喜愛住在旅館、單位或者野營帳篷等地方。這類人在德國人口中的比例高達17%,而在西班牙僅為0.1%。
西班牙流行鄰里文化
鄰里文化開始在西班牙人中盛行,現在有越來越多的西班牙人住在樓房裡。數字顯示,居住在10層或更高樓房的西班牙家庭比例是46%,在歐洲這個比例最高的,而歐洲的平均數字是21.5%。
此外,數字還顯示,西班牙人偏愛家庭式居住方式,單身家庭只佔西班牙家庭的13.4%,比歐洲平均數26.3%左右低很多。

『柒』 德國人有錢也不買房,有八成民眾更願意租房,到底是為什麼

在德國首都柏林,公民的房地產擁有率非常低。根據2017年的統計,85%的柏林人住在租來的房子里。可以說很少有人買房子。甚至有句諺語說德國人天生對房地產「冷淡」。德國房地產的性價比高於中國。德國是世界上房屋擁有率最低的國家之一。德國人認為,買房後,他們的現金流將被凍結,他們將被鎖在一個地方。德國人相信自由,就像多樣性一樣,並且可以搬到他們工作和熱愛的任何地方。因此,他們覺得一個人活著的時候不應該被房子困在城市裡。因此,更多的德國人選擇租房。與此同時,德國人不買房子的原因也是由於高稅收:買房子,必須支付房地產購置稅、公證費等。如果房產在10年內買賣,將徵收15%的投機稅。如果用於租金,租金收入的25%將作為所得稅支付。這一系列政策是用來打擊房地產投機者的,所以總的來說,買房遠不如租房經濟實惠、無憂無慮。

『捌』 德國人怎麼蓋房子

德國用模塊建房子模式在中國也有類似的案例了,那就是海容建築節能模塊建房子,模塊本身相當於內置模板跟雙層保溫層,插好模塊,擺放好鋼筋之後澆灌混凝土,牆體部分就完成了,地基可以用磚混,也可以用我們的模塊建房工藝,頂板有專用的頂板模塊,也可以起尖頂。三層一澆築,房子安全系數高,性能好。雙層保溫(隔熱),冬暖夏涼,防潮,防火,耐鹽鹼,抗震,施工簡單。

『玖』 全世界蓋房子的方式都大同小異,但德國人的方式有什麼突出的呢

我感覺德國人蓋房子的方式和我們不一樣,他們蓋房子一般不會使用瓦片這種東西,而是使用不銹鋼流水槽,這種東西在我們這里從來都不用的東西。

三.德國人室內的天花板裝修

德國室內採用天花板內嵌燈隔板照明,幾乎沒有集中照明的天花板燈。第一,燈光更分層,可以通過照明隔斷;第二,照明效率更高,明亮的地方必須足夠明亮。窗戶內、床邊、衣櫃立面,這三個天花板肯定會安裝燈具,這在中國並不是很常見的照明布局規則,這是自己認為的。這就是德國人蓋房子的方式,他們與我們這里最不一樣的我感覺就是那個瓦片和那個不銹鋼水槽。

『拾』 同樣是經濟強國,為何中國城市高樓林立,而德國卻偏愛低矮樓房

數千年來,中華民族一直過著農耕生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男耕女織一般的田園生活令現代很多人們都十分嚮往。因為隨著新中國的成立,我們國家開始了工業化發展,不斷地推進城市化建設,很多農村轉身就變成了現代化大都市,好比說深圳,在改革開放以前就是一個小漁村,如今已經是我們國內數一數二的一線大城市了,熙熙攘攘、人來人往。



對於德國人來說,重要的是一個城鎮整體是否協調一致,內部基礎設施是否足夠完善便民,重要的是生活的品質,是人民的滿意。只要當地人們覺得住的舒適,生活條件也好又何必在意是否有高樓呢?

閱讀全文

與德國人的房子是什麼樣子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76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51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34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72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413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88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20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80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43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47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70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71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83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92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26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87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212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42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70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