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德國資訊 > 德國到底是怎麼敗的

德國到底是怎麼敗的

發布時間:2022-06-01 02:53:29

㈠ 請問德國是怎麼滅亡的

1929年世界經濟危機爆發後,魏瑪共和國的政局開始轉向法西斯化。以希特勒為領袖的納粹黨在1933年1月30日開始掌握了德國的政權。

希特勒執政後,對內開始實行白色恐怖,殘酷鎮壓異己分子,通過沖鋒隊、黨衛軍和國家秘密警察(蓋世太保)及其遍布各地的勞動營和集中營實行法西斯專政。希特勒是通過鼓吹強烈的民粹主義上台的,上台後的他開始了對猶太人瘋狂的種族壓迫。1933年12月 1日通過《保證黨和國家統一法》。1934年8月1日通過《德國元首法》等,加強了法西斯獨裁統治。希特勒將國家經濟納入戰爭軌道,加快重整軍備的步伐。1935年3月16日,希特勒宣布實施普遍義務兵役制,建立起50萬人的軍隊,次年宣布實行由戈林主持的「四年計劃」,工業發展速度超過西方各國。1936年3月7日,希特勒將德軍開進萊茵非武裝區,7月武裝干涉西班牙內戰。

11月25日德日締結《反共產國際公約》,1939年5月22日,德國和義大利於柏林訂立同盟條約,至此,三國正式結盟,被稱為軸心國。1938年3月德國吞並奧地利,9月,在慕尼黑會議上,希特勒迫使英法簽訂《慕尼黑協定》。10月,肢解並佔領捷克斯洛伐克。

1939年9月1日,德國以閃電戰進攻波蘭,第二次世界大戰正式開始,隨後迅速佔領了挪威、丹麥、荷蘭、比利時和盧森堡等國。1940年,擊敗英法聯軍,並佔領了法國。隨後佔領了南斯拉夫和希臘等國。1941年6月22日,德國開始進攻蘇聯。1942年冬,斯大林格勒戰役開始,德軍失利,第二次世界大戰發生轉折。1944年6月6日,美英聯軍在法國諾曼底登陸,1945年5月8日宣布無條件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根據雅爾塔協定,蘇美英法分區佔領德國,柏林作為特殊單位由4國管理。1949年5月,美、英、法3國佔領區合並,成立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同年10月,蘇聯佔領區宣布成立德意志民主共和國,德國分裂為兩個國家。

㈡ 二戰德國戰敗的原因是什麼

二戰德國戰敗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

1、納粹高層好高騖遠,對英蘇兩國的軍事實力估計不足,大戰之初就開始四面樹敵,導致首尾不能相顧。

2、與其他軸心國成員的戰略合作不夠密切,日意兩國各懷鬼胎.日本偷襲珍珠港直接把美國拖入戰爭;義大利侵略希臘艾塞俄比亞受挫,其海軍也沒能奪取地中海的制海權,使納粹德國爭奪北非的戰斗得不到後勤保障。

3、納粹在佔領區的大肆掠奪和屠殺政策激起了淪陷區人民和其他各國人民的極大仇恨,因此戰爭的性質不斷發生變化,納粹在全世界人民的心中成了魔鬼,人民自然自覺地聯合起來,抵抗納粹這一毀滅人類文明的惡魔。

㈢ 二戰德國失敗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希特勒對一線指揮太過干涉,還有因素不是單一的,涉及多個領域,如德軍拉長了陣線、低估英美實力、日軍愚蠢到偷襲夏威夷軍事基地、沒有擊敗英國就貿然入侵蘇聯、德國盟友的義大利實力不濟等眾多因素,造成二戰德國的失敗,德國軍隊在碾壓歐洲各國時,忽略了武器研發和更新,這是指航母和雷達等多個方面。

結語:二戰德軍戰敗是很多因素造成的,並不是單一問題,如二戰科技跟不上德軍長的陣線。

㈣ 二戰時,德國是如何戰敗的

1944年上半年,蘇軍發動了大規模的戰略進攻,德軍一再潰退,希特勒只得把大量的預備隊和西線兵力調往東線阻止蘇軍。這為盟軍開辟歐洲第2戰場創造了有利條件。丘吉爾召集英美參謀長會議討論了登陸地點,最後確定法國北部的諾曼底是最佳登陸地點。經丘吉爾和羅斯福商定,艾森豪威爾為盟國遠征軍總司令,英國空軍上將泰德為副總司令。

為確保登陸成功,盟軍曾進行了大量的准備工作。到1944年6月6日登陸作戰時,英國已經准備好的大量的軍隊、飛機和船隻,計有39個師,美國還有四五十個師要源源不斷地運來。為了迷惑敵人,盟軍統帥部還根據丘吉爾的建議,廣泛採用了疑兵之計。它集結了一支假艦隊,發出大量電訊,造成假象,彷彿盟軍司令部設在肯特,並讓美軍少將喬治•巴頓閑步肯特街頭,而德軍情報人員正斷定他是盟軍總司令。進攻前夕,英國飛機又撒下大量的錫箔片,使德軍誤以為,好像有一支盟軍艦隊正開往加萊。而實際上盟軍選擇的登陸地點是諾曼底。

6月6日凌晨,盟軍利用漲潮時機和剛剛出現的短暫的好天氣,開始在諾曼底地區登陸。美英2395架運輸機和847架滑翔機,從英國20個機場起飛,載著3個傘兵師向南疾飛,到法國諾曼底海岸後邊的重要地區空降著陸。

黎明時分,英國皇家空軍的1136架飛機,對勒阿佛爾和瑟堡之間事先選定的敵軍海岸的10個堡壘,投彈5853噸。

天亮以後,美國第8航空隊的轟炸機開始出擊,1083架飛機,在部隊登陸前半小時,對德軍海岸防禦工事投彈1763噸。然後,盟軍各類飛機同時出擊,轟炸海岸目標和內陸的炮兵陣地。太陽升起之後,盟軍海軍戰艦開始猛轟沿海敵軍陣地。

大約早晨6時30分,美軍開始在奧馬哈和猶他灘頭登陸。在這之後,英國和加拿大軍隊也陸續在事先選定的海灘登陸。到了6日夜晚,將近10個師的部隊連同坦克、大炮和其他武器已經上岸了,後續部隊源源而來,不斷擴大盟軍對德國守軍的優勢。希特勒大肆吹噓的「大西洋壁壘」被突破,從而為摧毀西線德軍奠定了基礎。

當天下午,丘吉爾便發電報給斯大林,通報了順利登陸的情況。

斯大林收到英國首相的電報後,十分高興,當即回電表示熱烈祝賀。按照德黑蘭會議協議所組織的蘇軍夏季攻勢,將於6月中旬以前,在前線某一重要地段開始。蘇軍的總攻將隨著部隊之陸續轉入進攻而逐步展開。

空降著陸和步兵登陸都非常成功。德軍雖組織了反攻,但規模有限,無法把盟軍趕下海去。而且盟軍後續部隊源源而來,補給物資不斷增加,灘頭陣地逐漸擴大,逐漸向縱深發展。在盟軍的強力推進下,法國迅速解放了。與此同時,蘇軍在1944年夏己經開進中歐和東歐。

然而1944年底,西線出現了對盟軍不利的戰況,德軍在阿登地區反撲,突破盟軍防線向前推進了90公里。這種情況迫使丘吉爾於1945年1月6日向斯大林求援,請求俄國在東線發動強大攻勢。蘇軍於1月12日重創德軍,德軍只好中止在西線的攻勢。這次蘇軍進攻到了離柏林只有70公里的地區。

㈤ 二戰德國怎麼戰敗了

德國是輸給了包括蘇聯在內的、以美、英、蘇等為主組成的反法西斯同盟,中國也在這個同盟裡面,實力不濟是失敗的最主要原因,單是美國的軍工生產能力就超過德、日、意軸心國的總和,英、蘇的生產能力也是相當強的,強勝弱,軸心國總體實力不如同盟國失敗是遲早的事。 戰略上,德國兩面作戰,超過了自己的極限,在沒有完全擊敗英國的情況下,貿然進攻蘇聯,盡管有100個理由去打蘇聯,更有1000個理由不要兩面作戰,又沒有能管住日本不進攻美國,導致美國參戰,失敗就是不可避免的了。 策略上,德國沒有發展戰略空軍,盡管不列顛空戰失敗,但空軍實力還在,但錯失發展戰略空軍和空中進攻的機會,43年後,美英空軍對德國本土進行大規模空襲,德國的工業被摧毀了,軍隊補給不上,實力不斷下降,到了後期,在蘇聯戰場上一直都是以弱勢兵力和兵器作戰,只有節節敗退。 技術上,德國武器過於強調完美,成本太高,靠質量勝數量,不如蘇軍實用,坦克只要跑得動、打得響就是好武器,靠數量勝質量,好虎架不住群狼。 戰術上,希特勒往往不顧軍官的意見,一意孤行,巴巴羅薩計劃如此、馬爾他如此、斯大林格勒如此,導致軍隊力量運用不佳,損失巨大。

㈥ 第一次世界大戰德國是怎麼失敗的

一戰德國戰敗原因:

A. 首先,從大的方面講,德國、奧匈帝國等同盟國發動的是侵略戰爭,失道寡助。

B. 其次,一戰後期德國盡管在軍事上取得了一些戰術勝利,但沒有達到速勝的目的,戰爭進入膠著狀態,最終變成曠日持久的消耗戰,這對資源有限的德國來說是極為不利的。

C. 美國的參戰是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的重大事件,它最終改變了兩大對立的軍事集團的力量對比和戰略形勢。盡管美國對參戰所作的准備很不充分。美軍對於1917 年的戰局還不能立即產生明顯的影響,但美國深厚的經濟實力和眾多的人力,使美國成了協約國集團的兵源基地和兵工廠。到1918年,協約國不論是在兵力上還是在經濟實力上都佔了絕對的優勢。

下面回顧一下1918年的一戰進程:

1918年,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最後一年,經過3年多的戰爭,交戰各國的戰爭資源已經到了枯竭的邊緣。但是,雙方都不願意在於己不利的情況下停止戰爭,於是加緊准備,企圖給對方以最後的致命打擊。

1918年初,德國利用暫時的有利形勢在西線發動了最後的攻勢。德軍第一次進攻是3月21日開始的,到7月17日為止,德軍一共在西線連續發動了5次進攻,但都未能完成1918年戰局計劃。盡管德軍的進攻使英法軍隊遭到很大損失,數度在寬大正面上突破英法軍隊的戰術防禦地幅,但戰術的勝利反而拉長了德軍戰線,使德軍態勢進一步惡化。5次進攻並使德軍損失了100萬人,德軍的力量又遭到了削弱,其兵源已近於枯竭。

到1918年夏季,英、法軍隊與源源開到的美軍一起,發起了對德軍的反攻。協約國的總攻給了德軍以最後的致命打擊。9月29日,興登堡和魯登道夫向德皇表示:必須立即簽訂停戰協定。10月3日,德國組成新內閣,向美國請求停戰。11月3日,奧匈帝國與義大利簽訂停戰協定,並隨即陷入崩潰,從而又使德國失去了最主要的盟國。在此之前,保加利亞、土耳其也已經向協約國投降。德軍本身已經無法再打下去,11月3日基爾海軍起義,11月7日巴伐利亞爆發革命。11月8日,德國停戰委員會首次同協約國軍總司令福煦接觸。11月11日,德國正式與協約國簽訂了停戰協定。

停戰協定規定:
德國從所有侵佔領土撤出軍隊、交出大量戰爭物資,包括5000門火炮、2.5萬挺機槍;交出公海艦隊的全部艦艇和全部潛艇等。至此,第一次世界大戰宣告結束。

㈦ 一戰中,德國是怎麼失敗的

一戰德國戰敗原因:

A. 首先,從大的方面講,德國、奧匈帝國等同盟國發動的是侵略戰爭,失道寡助。

B. 其次,一戰後期德國盡管在軍事上取得了一些戰術勝利,但沒有達到速勝的目的,戰爭進入膠著狀態,最終變成曠日持久的消耗戰,這對資源有限的德國來說是極為不利的。

C. 美國的參戰是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的重大事件,它最終改變了兩大對立的軍事集團的力量對比和戰略形勢。盡管美國對參戰所作的准備很不充分。美軍對於1917 年的戰局還不能立即產生明顯的影響,但美國深厚的經濟實力和眾多的人力,使美國成了協約國集團的兵源基地和兵工廠。到1918年,協約國不論是在兵力上還是在經濟實力上都佔了絕對的優勢。

下面回顧一下1918年的一戰進程:

1918年,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最後一年,經過3年多的戰爭,交戰各國的戰爭資源已經到了枯竭的邊緣。但是,雙方都不願意在於己不利的情況下停止戰爭,於是加緊准備,企圖給對方以最後的致命打擊。

1918年初,德國利用暫時的有利形勢在西線發動了最後的攻勢。德軍第一次進攻是3月21日開始的,到7月17日為止,德軍一共在西線連續發動了5次進攻,但都未能完成1918年戰局計劃。盡管德軍的進攻使英法軍隊遭到很大損失,數度在寬大正面上突破英法軍隊的戰術防禦地幅,但戰術的勝利反而拉長了德軍戰線,使德軍態勢進一步惡化。5次進攻並使德軍損失了100萬人,德軍的力量又遭到了削弱,其兵源已近於枯竭。

到1918年夏季,英、法軍隊與源源開到的美軍一起,發起了對德軍的反攻。協約國的總攻給了德軍以最後的致命打擊。9月29日,興登堡和魯登道夫向德皇表示:必須立即簽訂停戰協定。10月3日,德國組成新內閣,向美國請求停戰。11月3日,奧匈帝國與義大利簽訂停戰協定,並隨即陷入崩潰,從而又使德國失去了最主要的盟國。在此之前,保加利亞、土耳其也已經向協約國投降。德軍本身已經無法再打下去,11月3日基爾海軍起義,11月7日巴伐利亞爆發革命。11月8日,德國停戰委員會首次同協約國軍總司令福煦接觸。11月11日,德國正式與協約國簽訂了停戰協定。

停戰協定規定:
德國從所有侵佔領土撤出軍隊、交出大量戰爭物資,包括5000門火炮、2.5萬挺機槍;交出公海艦隊的全部艦艇和全部潛艇等。至此,第一次世界大戰宣告結束。

㈧ 二戰德國到底是怎麼輸的

最基本的問題應該是輸在國力上,指揮失誤也是十分重要的原因。希特勒雖然是戰爭天才,也並非不明白戰爭國力之於戰爭勝敗的重要性,但希特勒錯誤地估計了世界形勢和各國國力的基本情況。

當時世界上的戰略形勢和國力強弱當是美國、德國、蘇聯、英國、法國、日本、義大利(特指西方大國),這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就表現出來了,但人們不明白為什麼希特勒會藐視美國的存在,希特勒錯誤地估計成了德國、俄羅斯、英國、法國、美國、義大利,雖然正確地估計了蘇聯的強大,這是英法沒有想到的,但致命地低估了美國的實力,是不是由於距離遙遠的緣故?希特勒對墨索里尼說:「元首,那個猶太人(指羅斯福)統治的國家不足為慮,我們只要消滅了蘇聯,整個歐洲就在我們腳下。」摘自《第三帝國》。

在以後的戰爭中,整個歐洲得到了美國佬的有力支持,為英國個打氣,致使英國沒有投降,這為後來的諾曼底登陸創造了條件,加上在蘇聯戰場上的天不作美和戰爭中的重大失誤,在後來由於蘇聯的反撲和盟軍第二戰場的開辟第二戰場,導致第三帝國的迅速消亡。第二戰場的開辟,主要是從心理上導致德國的崩潰,戰爭力量卻還是次要原因。

斯大林在斯大林格勒保衛戰後,曾多次要求英美盟軍盡快開辟第二戰場,以減輕蘇聯的壓力,但當第二戰場開辟後,第三帝國又迅速土崩瓦解,這是斯大林沒有想到的,戰後斯大林一定後悔該稱英美盟軍沒打過來時多佔一些領地,實際上如果沒有開辟第二戰場導致德軍意志的瓦解,德國不會這樣快就崩潰的,斯大林應當知道這一點。

㈨ 二戰德國的敗因是什麼

分析一下有以下幾個原因:
1. 最根本的原因,德國綜合國力遠不及對手。看看二戰前的歐洲地圖,德國的版圖實在小得可憐,而且殖民地早被瓜分一空。屬於典型的沒地、沒錢、沒資源、沒人口國家。沒地,就沒有戰略空間;沒錢,就難以長期供養龐大的軍隊;沒資源,就不可能生產出數量龐大的裝備;沒人口,軍隊拼完了就沒法補充。所以,德國的國情決定了他一旦出手,就停不下來,必須連續作戰,才能以戰養戰,以對付更強大的敵人。這個更強大的敵人是誰呢?美國和蘇聯。即便是德國擴張到頂峰時期,佔領了歐洲一大片的土地,其綜合國力也遠不如美蘇兩國。看看下面的數據,是多麼觸目驚心:
美國的生產力就不說了,到1945年,美軍總兵力達到1050萬人,其軍事工業的規模已經發展到可以年產飛機4萬架,坦克2萬輛的水平;何況美國的生產力大部分還放在最燒錢的海軍上,二戰期間,美國一共生產了131艘航母、10艘戰列艦、48艘巡洋艦、355艘驅逐艦、498艘護衛艦、203艘潛艇,其他國家加起來也沒這么多啊。
蘇聯更不用說了,蘇聯的面積是2200萬平方公里,人口近2億;而德國的面積是37萬平方公里,人口不過5、6千萬。德國沒有豐富的戰時資源可供使用,而蘇聯的資源是世界上最為豐富的。所以即使是純粹拼消耗,蘇聯也足夠把德國拖垮。其軍隊人數任何時期一直維持在600萬人以上,二戰末期達到了鼎盛的1200萬人。軍備生產也從未落下,每年可以生產3萬輛坦克,1萬架飛機。
德國根本沒法和上面兩個國家比,即使是生產能力開到最大,也不過年產幾千輛坦克和幾千架飛機,根本經不起消耗。
2. 德國的擴張速度太過迅猛,進攻方向太多,已經突破了其國力的許可范圍。一開始德國的戰略方向還是狠明確的,先打下波蘭、丹麥和挪威,然後集中力量在法國和低地國家與盟軍決戰。然而希特勒被迅速滅亡法國的勝利沖昏了頭腦,以為德國真的到了戰無不勝的地步,從此德國的戰爭步伐愈加緊湊。不列顛空戰的失敗,沒有把希特勒敲醒;反而使他將目光轉向了東方。於是德國又陷入了兩線作戰的不利境地,而且還不止兩線。北海和大西洋上,德國的潛艇一直在進行破交作戰;北非戰場,被義大利拖下了水;後來盟軍又在義大利登陸,於是分兵救義大利。結果,同時在這么多方向用兵,本來就不多的軍隊,更顯得捉襟見肘,所以德國的軍隊從來就不夠用,即使再精銳,也被拖垮了。
3. 科技實力落後。事實上德國的科技實力是走在前列的,但是關鍵的幾項科技,可以改編戰爭的進程。比如,雷達技術的落後,使德國在不列顛空戰慘敗。還有更重要的一項技術,保密技術,德國人的密碼被盟國破譯,卻長期渾然不知,使其在保密與情報工作上存在嚴重的失誤,導致德國在戰場處處挨打,主動權輕易就丟失了。
4. 選擇的盟友實在是丟臉。日本先不說,就說義大利,有句話說得好,義大利軍隊的實力總是跟不上其領袖的野心。法國被德國打得都快亡國了,幾個邊防師硬是頂住了意軍的幾十萬人;北非戰場,意軍幾十萬人居然被3萬英軍打得潰不成軍;地中海戰場,明明大占優勢的義大利海軍,面對弱勢的英國地中海艦隊,居然不敢出戰,硬是給英國扼守住馬爾他島,成為北非戰場災難的根源。德國有這樣的盟友,還不如沒有。
5. 軍事行動多次犯嚴重錯誤。這個就多得去了,比如希特勒在敦克爾克讓裝甲部隊停止前進,放走了30多萬英法軍隊;比如希特勒擅自修改巴巴羅薩計劃,抽調中央集團軍的坦克軍南下,錯過了進攻莫斯科的最佳時機;比如希特勒頑固奉行不放棄一寸土地的作戰方法,給德國軍隊帶來滅頂之災。還有很多事例,都說明了希特勒盲目插手軍事的嚴重後果。
6. 德國的種族政策,使其大失人心,給對手大肆宣傳的機會,憑空增加了許多不必要的敵人。比如德軍剛進攻蘇聯的時候,蘇聯的少數民族還視其為解救者,結果納粹分子實在做的太過分,硬生生的把這些人都推到蘇聯那邊去了。

㈩ 第二次世界大戰德國失敗的原因是什麼

一。德國因為巴爾干戰役耽誤了五周左右的寶貴的進攻俄國的時間。被絕大多數參與討論的和本人認為是德國在二戰中的一個最致命的錯誤。
二。希特勒頑固奉行不放棄一寸土地的作戰方法,也被認為是一個致命錯誤,雖然這一招曾在莫斯科會戰挽救了德國幾乎崩潰的東部戰線,但是它在整個戰爭期間給德國軍隊帶來的滅頂的災難遠更比它的積極意義要深重得多。
三。希特勒在敦克爾克讓裝甲部隊停止前進,事實上放走了30萬英國遠征軍,使英國有力量繼續戰斗從而改變了整個二戰的進程,是一個不可饒恕的錯誤。
四。保密與間諜工作的嚴重失誤,德國人的密碼被盟國破譯,卻長期渾然不知,導致德國在戰場處處挨打,節節敗退。譬如蘇聯間諜佐爾格等給德國帶來的災難是難以估量的。
五。西線一直到1944年6月才開辟,而希特勒卻長期為一條根本不存在的西線保留了過多的兵力,尤其是早在1941年就在西線保留著50萬人,如果能夠把這些軍隊調到蘇聯前線,在1941年12月,德國人應該已經佔領了莫斯科。
六。第三帝國有一點變態的猶太政策,使德國在歐洲大陸、甚至全世界失去了人心,增加了許多不必要的敵人。
七。如果德國不發動對蘇聯的戰爭,也許它不會失去在歐洲的霸主地位,「俄國是一個永遠不要去進攻的國家!」
八。假如德國是和美國結盟,而不是與經濟、軍事、科技都不發達的日本、義大利結盟,二戰會是個什麼樣子呢?和日本、義大利結盟絕對是個錯誤。
九。1942年,德國發動南線攻勢後已經重新奪取了蘇德戰爭的主動權,但是在斯大林格勒,為一個事實上已經成為了一個廢墟的,軍事上,經濟上價值不大的城市反復爭奪,為了很虛無的政治利益,用他們並不熟悉的戰法流幹了身上的血。並且在失敗後,拒不接受事實,導致33萬人的覆滅。
斯大林格勒的錯誤其中還包括在戰役初期的同時向斯大林格勒和高加索兩個方向進攻這樣的戰略上的錯誤。
十。在第三帝國完全處於下風,條件並不成熟的情況,錯誤地發動「堡壘」戰役加速自己的死亡與很麻木、很愚蠢地判斷盟國登陸地點選在加萊,而錯過了在諾曼底將盟軍趕下大海,避免兩線作戰的最後機會兩項並列被人們認為是二戰中德國的第十項錯誤。

閱讀全文

與德國到底是怎麼敗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76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51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34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72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413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88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20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80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43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47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70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71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83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92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26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87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212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42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70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