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德國資訊 > 德國現在的精銳部隊有哪些

德國現在的精銳部隊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2-06-01 21:55:29

『壹』 德國二戰期間的精英部隊有哪些

在二戰中可以稱為德軍精銳的部隊主要有以下幾個:陸軍第503重戰車營、第10裝甲擲彈兵師、第512重驅逐坦克營、第21裝甲師、赫爾曼�6�1戈林傘兵裝甲軍、黨衛隊第500/600傘兵營、黨衛軍第12裝甲師——希特勒青年師、黨衛軍第11「北歐」志願裝甲擲彈兵師、黨衛軍第9裝甲師——霍亨施道芬師……這些個NC德軍部隊都曾經憑借赫赫的戰功受到過德軍大本營的嘉獎或希特勒本人的親自接見,其中的陸軍第503重戰車營是最早接收德軍先進坦克——虎王的部隊;第10裝甲擲彈兵師在1944年6月至8月的基輔戰役中立下了戰功;第512重驅逐坦克營則是當時德軍的「專家」部隊,集中了當時國防軍眾多的裝甲尖子;第21裝甲師被譽為「非洲軍團的鐵拳」……

『貳』 二戰中德國最精銳的部隊是那支

我覺得應該是國防軍的大德意志裝甲師 日耳曼精銳

『叄』 雪絨花是德國哪支部隊稱號

【黑色雪絨花】

二戰中,德國的精銳部隊,除了有「綠色魔鬼」之稱的空軍傘兵部隊和狂熱好鬥的武裝黨衛軍,還有一支訓練有素、作風頑強的戰斗部隊--德國山地獵兵部隊(Gebirgsjager)。他們是「戴著雪絨花的男人」。

電影《音樂之聲》主題曲《雪絨花》讓雪絨花的大名傳遍天下,雪絨花還有一個名字,叫勇敢者。此花大多產於歐洲的阿爾卑斯山脈一帶,通常生長在海拔1700米以上的地方,由於它只生長在非常少有的岩石地表上,因而極為稀少。

雪絨花象徵著勇敢,頑強堅忍不拔,就是這樣的花,德國山地師用它來作為自己的標識,可謂含義深刻。德軍的山地部隊,與德國傘兵、裝甲兵一樣,是響當當的一支精銳之師了。他們人人佩戴有象徵著榮譽和勇氣的高山雪絨花標志。德軍山地部隊在二戰中便以驍勇善戰而聞名;無論在怎樣艱難的環境下,山地部隊都像它的象徵物-生長在高山之巔的鮮花-一樣,具有無窮的生命力,綻放出迷人的光彩。

『肆』 二戰德國有哪些精銳的部隊具體部隊名字。。知道的幫幫忙。謝謝

黨衛帝國師
黨衛骷髏師
黨衛維京師
黨衛諾德蘭(保衛柏林)
隆美爾 魔鬼師
古德里安 第二裝甲軍
霍特 裝甲軍(比古德 差一點點)
呵呵 我說知道的了

『伍』 二戰時期德國最精銳的是哪支部隊

非洲軍團的鐵拳——第21裝甲師

1941年8月1日,第21裝甲師在原來的第5步兵師的基礎上重新組建來。 在這個具體的時間上有許多種相互沖突的說法(例如:有許多種說法是21師是在41年的十月組建的) 大概是因為直到41年的晚些時候 該師的許多部隊都還沒有實現在新的番號下的統一指揮 , 但是不管怎樣,第21裝甲師是在8月1日完成建制的。 而且當新的21師開始組建時,原第5步兵師的第5裝甲團這時候已經在北非展開了軍事行動。

1941年2月德軍抵達非洲。大多數的戰史研究者認為21師的第一次戰斗是出現在英軍的十字軍計劃中,對, 那的確是21師的第一次整體參加的大規模戰斗,但是作為新成立的21師一部分的原第5 步兵師第5裝甲團早在這之前便已經有了一些規模比較小的戰斗。1941年的9月14日, 21師的部分單位參加了Sommernachtstraum計劃,這個計劃旨在於偵察敵人的防線並且 想辦法穿過邊境,進入埃及,但是該計劃最後並沒有取得有意義的戰果。

『陸』 世界各國精銳特種部隊有哪些

英國:英國空軍特別空勤團第22團,英國皇家海軍陸戰隊突擊旅
法國:法國『獨角獸』特種部隊,法國國家憲兵干預隊
德國:德國第九邊防大隊
美國:美國三角洲特種部隊,美國海豹突擊隊
義大利:義大利「皮頭套」反恐怖突擊隊,義大利陸軍空降部隊槍騎兵團特別行動勤務組
西班牙:西班牙陸軍GOE特種作戰部隊
以色列:以色列野小子特種部隊,以色列總參偵察營
加拿大:加拿大快速反應部隊
波蘭:波蘭雷鳴特種部隊(波蘭機動反應作戰部隊)
俄羅斯:俄羅斯阿爾法特種部隊
印度: 印度國家安全衛隊「黑貓」
埃及:閃電部隊
中國:蘭州軍區特種大隊 ,廣州軍區特種兵大隊,成都軍區特種大隊,北京軍區特種大隊 ,沈陽軍區特種大隊 ,南京軍區「飛龍」特種大隊,濟南軍區「雄鷹」特種大隊,雪豹突擊隊

『柒』 世界各國軍隊 都有哪些精銳部隊啊

美國陸軍游騎兵部隊

在美國眾多的特種部隊中,游騎兵(又稱突擊兵或特攻隊)是一支歷史悠久、武力強悍的精銳部隊。擁有光榮歷史與優秀傳統的游騎兵,憑著不畏不懼的精神和毅力在各地執行世界警察的角色,並獲得國際上的認同與贊揚。基本上游騎兵屬於輕型步兵,它可以運用各式交通工具迅速進入戰區執行任務,因此往往在其它特種部隊抵達之前,游騎兵就已經完成了任務。就如同代表游騎兵精神的座右銘「游騎兵,做前鋒」(Rangers,lead the way)和綉著RANGER字樣的黑色貝雷帽及飄帶型臂章,一直是游騎兵榮耀與尊嚴的象徵。

游騎兵的歷史起源較美國建國還早:第一批游騎兵部隊是非正規軍,曾在18世紀的法國與印第安人戰爭期間作戰。其中最著名的是以其部隊指揮官為名的羅傑游騎兵。在整個20世紀,美國陸軍不斷在戰時期間成立游騎兵營,但都在其後不久的時間內又解散他們——只有在下一次的沖突中才會發現又需要他們。現今的游騎兵是在1973年的以阿戰爭之後組合而成。美國陸軍認識到在未來,為能快速部署至中東地區或其它戰略要地,需要一種特別行動部隊。這樣的一支部隊必須有能力將營級空降突擊的所有裝備,全部空降至敵線後方。第75步兵團(游騎兵)之第一營(游騎兵)在1974年1月於班寧堡成立,第二營則於10月份在華盛頓州的路易士堡成立。

在1989年美國入侵巴拿馬的「正義行動」中,美國將整個第75步兵團,即游騎兵部隊投入戰斗。這是1974年游騎兵部隊恢復後執行的第三次任務。在繼德黑蘭使館人質解救行動失敗和入侵格瑞那達的加勒比海島嶼(1983年)失敗後,游騎兵部隊終於迎來了勝利。「正義行動」是游騎兵部隊擴大後投入最大的一次行動,有三個營總計1500人參與其中。游騎兵部隊是執行此次行動的特種部隊——「紅色特遣隊」中的主力。

12月20日凌晨l點,游騎兵扮演先鋒角色,游騎兵第1營,第3營C連及團部連金色小隊空降多里加國際機場,並迅速挺進至巴拿馬市佔領國防軍的司令部。另一方面空降里爾哈托機場的第2營、第3營A、B連及團部連黑色小隊就沒有如此順利了。他們遭遇巴拿馬國防軍猛烈的攻擊。雖然在AC-130炮艇機的支援下,游騎兵迅速佔領機場,但也有5名士兵陣亡。緊接著他們隨即突擊南方的巴拿馬特種部隊——「山地部隊」。由於該部隊適逢休假,游騎兵部隊僅遭遇了小股抵抗很輕松的解決了這支部隊。美軍經過一天的戰斗,當晚即控制了巴拿馬城,摧垮了親諾列加的武裝力量。在其後的兩周時間內主要是抓捕諾列加。12月24日,巴拿馬獨裁者諾列加躲進了巴拿馬的羅馬教皇使者的府第。游騎兵包圍並封鎖了那處住宅,他們與美國安全部、梵蒂岡外交官一同,開始就諾列加的投降事宜進行談判。1月3日傍晚,大約有1萬人參加的反諾列加示威遊行結束後,這位前巴拿馬的獨裁者走出了羅馬教皇使者府第,向聯合行動部隊投降。隨後游騎兵又擔負起維持秩序及保護公共設施安全的任務。1990年返回其在喬治亞州班寧堡的駐地,完成了任務並證明了其價值,5名游騎兵陣亡,有近50名士兵受傷,但是毫無疑問,「正義行動」取得了圓滿勝利。

在美國特種指揮部(SOCOM)的統籌之下,游騎兵常常與陸軍特種部隊,第82空降師,三角洲部隊,海軍海豹特種隊,空軍特種部隊,甚至非SOCOM編制的海軍陸戰隊武力偵搜隊等單位聯合作戰。以特種部隊先鋒自許的游騎兵深得美國政府信任,因此除了執行特種任務外,游騎兵也時常進行一般輕裝步兵任務。在未來21世紀的國際間仍然持續爆發各種恐怖行動與種族沖突,身為國際警察先鋒的游騎兵,依然隨時准備遠赴異邦作戰。不論戰爭的是非成敗,「Rangers,lead the way!」這句話將永遠深藏在每一位游騎兵隊員的心中。

美國「三角洲」部隊

「三角洲」部隊(Delta Force)創立者美國陸軍上校查爾斯貝克韋斯(Charles Beckwith)曾在1962年至1963年於英國皇家空降特勤隊中服役,當他回到美國陸軍後一直企求成立一個單位,其組織、構想和功能要與空降特勤隊同樣。在數年的長期爭取後,這個新部隊——名為第一特種部隊作戰分遣隊(縮寫為Delta)——在1977年11月19日獲正式認可。

「三角洲」部隊基地設在北卡羅來納州的美陸軍大型軍事基地布拉格堡,大約有360名成員,分成A、B、C三個中隊,然後再分成若干小隊。各小隊中還進一步分工,但五角大樓對此嚴守秘密。三角洲部隊的主要任務是處理影響到美國利益的恐怖活動,按照當時隨處發生的這些意外而言是非常適時的需求,在其正式成立後,「三角洲」部隊開始著手挑選與訓練其人員,並順利完成了幾項任務。1979年11月4日,伊朗的「學生」們闖入美國駐德黑蘭的大使館,挾持所有的工作人員為人質,「三角洲」部隊奉命解救被伊朗恐怖分子劫持的美國人質,這次行動因遭遇沙暴而失敗。在伊朗的潰敗導致美國特種部隊內部相當深刻的反省。雖然這次失敗的主因並非是貝克衛斯上校和「三角洲」部隊的緣故。(這次行動讓美國軍事決策者意識到必須成立一隻專門訓練的航空大隊來支援特種部隊的行動,美國第160特種作戰航空團應運而生)。「三角洲」部隊在十年之後又返回沙漠參加海灣戰爭,為美國特種部隊突擊伊拉克內部作先鋒。把他們快速行動的作戰技巧體現的淋漓盡致,並與英國皇家空降特勤隊共同合作,在伊拉克西部引導空襲以摧毀多部「飛毛腿」導彈發射架。

在2003年伊拉克戰爭中,「三角洲」部隊扮演了重要角色,據估計大約有10000名美國各種特種部隊戰士參戰,「三角洲」部隊僅占其中很小的一部分,卻發揮著很重要的作用。雖然真實的行動細節大部分還是保密的,其中可以確定的是引導空襲,尋找並暗殺薩達姆、復興黨和共和國衛隊的關鍵人物,破壞包括發電廠在內的重要基礎設施和截獲伊拉克的通訊。2003年4月1日「三角洲」部隊還在其他特種部隊的支援下成功營救了美國被俘陸軍列兵傑西卡林奇的任務。此次任務極大地鼓舞了美國公眾對戰爭的態度。

海豹特種部隊

凡舉世界上著名的特種部隊中,美國海豹特種部隊的名氣可以說是名列前矛。在媒體的宣染與優秀的戰績下,海豹特種部隊的知名度可以超越世界上任何國家特種部隊,尤其在訓練方式與戰術運用方面更成為多國特種部隊的標竿。也是各國特種部隊中戰爭成功機率最高的,在越戰、格瑞那達、海地、巴拿馬、沙漠風暴中都有其身影。

「海豹」特種部隊(SEAL)是英文中的海(Sea)、空(Air)、陸(Land)的縮寫,其全稱為美國海軍三棲部隊。這意味著「海豹」特種部隊的隊員不僅要能執行水下偵察任務和陸上特種作戰任務,還能以空降形式迅速前往戰區、滲透敵後,往往在敵人察覺之前就已經完成了任務。此外除了擁有先進的配備外,其嚴格訓練亦是其他特種部隊所無法相比的。因此每位通過嚴格訓練的海豹蛙人,都會將胸前的海豹隊徽視為畢生最高的榮耀。

「海豹」特種部隊成立於1962年,其前身是二戰中的海軍水下爆破隊,但此時他們的主要任務是搞水中偵察。越戰是「海豹」特種部隊迅速發展壯大的年代,其間「海豹」特種部隊執行過包括突襲、偵察、暗殺等多種任務。近些年來「海豹」特種部隊行動方式更加多變,如1991年海灣戰爭中為轉移伊軍視線進行迷惑性的兩棲登陸;1993年索馬里摩加迪沙街道上的市區作戰;以及2002年阿富汗山地中追蹤塔利班政權武裝分子「基地」恐怖分子組織等行動。

美國海軍的「海豹」特種部隊由海軍特種作戰司令部指揮,他們分成8個分隊,總兵力約2000人。總得來說,每支分隊各有其固定的作戰區域。比如,基地設在美國西海岸的一、三、五分隊分別負責亞洲、中東及韓國的作戰任務。東部沿海的二、四、八分隊則將歐洲、南美及非洲作為其作戰區域。其他的「海豹」分隊也有各自負責的重點區域,如執行國內反恐任務等。目前「海豹」特種部隊的任務包括偵察、協防、非常規戰爭、直接行動和反恐怖5項。

隊徽意義

海豹隊徽是由一隻老鷹兩腳各抓一支槍與魚叉圍繞著海錨所組成。由於隊徽很像某啤酒廠牌的標簽,所以海豹隊員都戲稱它為「百威徽章」。海錨代表美國海軍,老鷹則代表美國自由的精神,槍象徵著捍衛美國的堅定信念,魚叉則代表海豹蛙人在海上戰斗的本能。

自從英國皇家空降特勤隊1980年突襲伊朗駐英國大使館之後,這支部隊就成為了人民眼中的神話。他們著名的徽章——帶翅膀的匕首——讓人們廣為關注,與他們的信條——「勇敢者勝利」,共同表達了這支部隊迎接各種挑戰的決心。

英國皇家空降特勤隊(SAS)

英國皇家空降特勤隊(SAS)成立於二次大戰初期,在那同時許多的「特殊」單位也相繼興起。最早成立的是「L分隊」。直到1942年10月該單位才增至390人,並且更名為第一空降特勤團。在多次的重組和一段時間的擴充後,一個SAS旅在1944年1月於蘇格蘭成立,包含兩個英國團(1和2SAS)、兩個法國團(3和4SAS)、一個比利時中隊(後來的5SAS)和一個通訊中隊。SAS經歷了所有的沙漠戰役,在義大利和歐洲西北部,因以訓練精良的小隊深入敵後獨立作戰,而建立良好聲譽。

1969年,北愛爾蘭的情勢突然動盪不安,SAS便開始一段與愛爾蘭共和軍的長期對抗。20世紀50、60年代反游擊隊戰役已被反恐怖分子作戰所取代,在扮演這個新角色時,SAS很快便發展出一套無與倫比的技術,特別是在北愛爾蘭與愛爾蘭共和軍(IRA)和愛爾蘭國家解放軍(INLA)對抗作戰的激勵下,SAS所發展出的作戰技巧在西方世界廣為流傳。這導致了SAS不只是他國政府和特種部隊咨詢的對象,也直接參與某些「外國」作戰行動。盡管如此,英國公眾對SAS還是知之甚少。1980年5月之倫敦伊朗大使館突襲戰中,SAS以強硬的作戰手法呈現在世界各國電視攝像機前,渴望英雄的世界傳媒讓SAS聲名大噪。

1980年4月30日,六名來自伊朗阿拉伯解放教義派民主革命陣線武裝恐怖分子,他們配備了捷克天蠍式沖鋒槍、勃朗寧自動手槍與蘇制手榴彈,挾持了位於倫敦市王候門大道16號伊朗大使館內的二十六名人質(稍後4名人質因健康因素而被釋放,人質數降為22名),恐怖分子要求釋放被囚禁於伊朗境內的92名阿拉伯解放教義派同志,並將他們安全的運送到指定地點,若不能滿足他們的要求,被囚禁於使館內的人質就必須付出代價。這些恐怖分子來自伊朗南部地區的胡齊斯坦省,反對霍梅尼對伊朗的宗教統治。他們的要求被伊朗人堅決地拒絕。

在警方的談判專家與恐怖份子談判的同時,SAS就策劃好了這次突襲行動,並建造了一個大使館的全尺寸模型供隊員們進行演練,准備各種行動裝備,其中包含了各種爆破裝置,供突擊行動時進行門窗爆破。進攻開始前的當天(5月5日)下午1點,使館內傳來了槍聲。下午7時整,伊朗新聞聯絡官阿巴斯·拉法沙尼的屍體被拋出大門,恐怖分子威脅說,如果不滿足他們提出的要求,就每30分鍾殺掉一名人質。形勢相當緊急!到了當晚的19:07分,SAS得到了高層的許可。

7時23分,行動開始,8名特勤隊員從屋頂沿繩索下至陽台,迅速進行窗框爆破,強行進入大樓,並投擲催淚彈。行動非常順利,除一名隊員被繩索纏繞延緩了進入時機(這是依靠繩索垂降展開行動固有的危險性)。由於事先偵察得力,特勤隊員在從二樓沖到三樓囚禁人質的電報室時將恐怖分子頭目昂·阿里·莫罕默德擊斃。除看守人質的三名恐怖分子開槍殺死一名人質並打傷另外兩人外,其他人質安然無恙。

這次行動又被稱為「獵人行動」,由攻擊發起時起算,破門窗而入,接戰、殲敵、救出人質、逐屋肅清、確認後全體隊員撤離現場,一共只花了17分鍾,沒有任何人膽敢質疑SAS的行動效率與能力,是一次教科書式的經典行動,因為BBC全程轉播,而且以多機長焦鏡頭特寫詳細記錄,成為全世界特種部隊廣泛研究的範例。

資料:英國皇家空降特勤隊目前的組織包括3個團,每團都將近有600至700人。一個團(22 SAS)是全正規部隊,而其它兩個團(21 SAS和23 SAS)皆隸屬於地方自衛隊。22SAS中有個正規通訊中隊而另一個(63 SAS通訊中隊)屬於地方自衛隊。這些單位皆受SAS指導群的控制。現今的正規團(22 SAS)和地方團(21和23 SAS)之間當然有非常密切的關系。兩個地方團也同樣經過正規部隊的基本訓練,以確保其專業水準。

鏈接:20世紀70年代的劫機事件

1968年一架以色列ELAL航班在從羅馬飛往特拉維夫的途中被劫持,並被迫飛往阿爾及利亞的阿爾及爾。世界各地的恐怖分子很快就認識到這樣的行動可以引起巨大的公眾效應,於是20世紀70年代的劫機事件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潮。1979年,四架飛機被解放巴勒斯坦人民陣線劫持,引起了全世界的關注。一架飛往開羅後被破壞,其餘三架停靠在約旦道森機場的跑道上被炸毀。20世紀80年代,機場安全性的改善降低了劫機事件的發生。但2001年的「911」恐怕事件表明民用航空仍然很容易受到攻擊。

阿爾法特種部隊

「阿爾法」特種部隊是前蘇聯於上世紀70年代為反恐而建立的。1973年,蘇聯一架「雅克-4」0型客機在伏努科沃機場遭到4名武裝歹徒劫持,機上旅客全部被扣作人質,蘇聯國家安全委員會和內務部聯手採取緊急行動才救出了人質。這一事件在蘇聯造成了不小震盪,也引起了國家領導層的高度重視。當時,蘇聯正在全力准備1980年莫斯科奧運會。為預防慕尼黑奧運會以色列運動員被伊斯蘭原教旨主義恐怖分子綁架後殺害的悲劇重演,同時應付蘇聯國內已經出現的恐怖主義苗頭,蘇聯領導人決定盡快建立一支受過良好訓練、並可在國內外隨時用於打擊恐怖主義的特種部隊。

1974年7月14日,蘇聯國家安全委員會主席尤里·安德羅波夫下達命令,在克格勃系統內組建一支專門的特種小分隊,專門擔負反恐任務,這支反恐怖突擊隊最初被命名為A小組,它就是「阿爾法」特種部隊的前身。組建之初,「阿爾法」特種部隊只有30名成員,他們全是身手不凡的克格勃年輕軍官,且全部是通過了嚴格考試後才躋身這支精銳特種突擊隊的。

經過長達5年的艱苦訓練,「阿爾法」特種部隊首次執行任務。1979年7月28日,一名恐怖分子身藏爆炸裝置,潛入美國駐蘇聯大使館。要求美方外交人員護送他離境,否則就要引爆炸彈同歸於盡。「阿爾法」特種部隊奉命出擊,迅速制服了恐怖分子,而且沒有發生任何傷亡。「阿爾法」特種部隊首次行動就乾脆利落地完成了任務,這給人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然而這支專門為反恐建立的特種部隊後來卻一次次捲入政治斗爭和戰爭,成為政權顛覆和政治鎮壓的「利刃」。1979年12月27日,前蘇聯在入侵阿富汗的戰爭中,調用「阿爾法」特種部隊參加強攻阿明總理府的戰斗,第一次真正地經受了「戰斗的洗禮」。進入80年代後,隨著反恐任務的加重,「阿爾法」特種部隊的隊伍逐步擴大。1981——1986年間,前蘇聯發生了3起重大恐怖主義事件。但由於「阿爾法」特種部隊的果斷行動,恐怖分子無一次得逞。

俄羅斯獨立後,葉利欽將「阿爾法」特種部隊編入聯邦安全局。1993年10月,以副總統魯茨科伊和議長哈斯布拉托夫為首的反對派聚集在議會大廈,與葉利欽分庭抗爭。「阿爾法」特種部隊被指派進攻議會大廈,但他們這次未發動攻擊,而是力盡自己所長與白宮保衛者們展開了談判,為他們提供了個人安全保障,促使幾百名議員和普通公民主動撤出,避免了事態惡化和進一步流血。

車臣戰爭爆發後,「阿爾法」特種部隊又擔起了反恐的重任。莫斯科時間2004年9月1日,30餘名車臣恐怖分子突然佔領俄羅斯北奧塞梯別斯蘭市第一中學,將正在舉行開學典禮的1000餘名學生、教師和家長劫為人質。事發後,俄迅速調集部隊處置,經過近52個小時的對峙,9月3日13時5分,當與恐怖分子商定從學校向外運送人質屍體時,突然發生爆炸,部分人質開始外逃,恐怖分子隨即向逃跑的人群開槍。為保護人質,隱蔽在周邊的俄軍立即予以還擊,「阿爾法」特種部隊沖進學校與恐怖分子展開激戰,並炸開圍牆,解救人質。雙方一度處於膠著狀態,戰斗持續了近4個小時。至17時左右,大部分人質脫險,戰斗基本結束。俄軍完全控制學校後,展開一系列的善後救援工作。據俄媒體發布的統計數字,在這次事件中,至少有338名人質死亡,191人失蹤,443人受傷。「阿爾法」特種部隊等官兵10餘人犧牲。俄羅斯別斯蘭市人質事件爆發突然,事件導致人質重大傷亡,舉世為之震驚。以強攻結束戰斗。此次事件中大部分人質獲救,但造成重大人質傷亡,整個營救行動以失敗而告終。在俄羅斯別斯蘭市人質事件的處置中,俄羅斯「阿爾法」特種部隊雖然英勇但沒有成功運用過去曾使用的隱蔽接敵、多點突入、立體打擊的戰法,攻擊沒有形成波次,擊斃或壓制恐怖分子比較緩慢,使得一場本應「速戰速決」的特種作戰變成長達3小時的「攻堅戰」,造成了人員的巨大傷亡,這主要是由於一線指揮官武力解決危機的思想准備不足,在幾十個小時的時間內,應急方案准備不充分,在恐怖分子引爆炸葯、人質危在旦夕之際不得不出手造成的,此次事件「阿爾法」特種部隊留下了血的教訓。

以色列特種部隊

1953年,以色列開始著手組建了自己的特種作戰部隊,它的兵力都是從陸軍中精心挑選出來的、具有特殊技能的訓練尖子,然後將這支新成立的部隊命名為以色列第101部隊、到了1954年,以色列考慮戰爭和應付國內突發事件,制止內亂的需要,決定將第101部隊與傘兵旅合並,改為第202傘兵旅。該旅主要由旅部和4個營以及其它支援部隊編成。1967年,在第三次中東戰爭中,第202傘兵旅又改稱第55傘兵旅。1960年以後,以色列使用特種部隊作戰頗為頻繁,由應急作戰轉換為執行反恐怖任務。目前,以色列的特種作戰部隊作為一個特殊的兵種,是一般任務部隊的加強和補充,它在應付突發事件、敵後偵察、實施心理戰、特工破壞、反恐怖等方面近年來發揮了重大的作用。1976年7月,以色列特種作戰部隊突襲非洲烏干達恩德培國際機場行動可以說是規模最大、影響最深遠的一次、這次戰斗在以軍作戰史上佔有重要位置。

1976年6月27日,一架法國航空公司的大型客機在雅典被4名巴勒斯坦人和2名西德人劫持到烏干達的恩德培機場,機上242名乘客中有105人為以色列人,他們被軟禁在機場候機大樓內作為人質。劫機者要求以色列在規定時限內將關押中的53名巴勒斯坦人送來烏干達進行交換,否則人質將被處死。以色列為救出人質,成立了以總理拉賓、國防部長佩雷斯為首的行動指揮部,由步兵-傘兵司令肖姆隆擬制了代號為「閃電行動」的軍事營救計劃。

4架以色列空軍的「C-130大力神」運輸機從以色列秘密起飛,並乘著夜色秘密降落在了恩德培國際機場,而在事先他們也並未通知那裡的地面控制塔台。以色列部隊趕在午夜降臨前一個小時悄悄降落在了恩德培國際機場。隨後以色列人便駕著一輛黑色的梅塞德斯和護衛的幾輛吉普駛出運輸機,徑直駛往舊航站樓。烏干達人以為這是伊迪·阿明或是其他烏干達高官的車隊。3組突擊隊員按預定方案分別撲向各自的目標,整個行動像事先演練得那樣流暢,10分鍾攻佔候機大樓,20分鍾解救人質,10分鍾檢查,12分鍾返回飛機。從第1架以色列飛機落地到返航的最後1架以色列飛機起飛,只有短短的53分鍾!六名劫機者被擊斃。還有一名人質被誤認為是恐怖分子而被打死。在總共103名人質中有三人死亡。在奇襲過程中,機場的烏干達部隊也向以色列特種部隊開火,並打死了以色列部隊的地面指揮官約納坦·內塔尼亞胡上校,而他也是這次行動中以色列軍隊唯一一名陣亡者(值得一提的是,約納坦·內塔尼亞胡是以色列著名政治家本雅明·內塔尼亞胡(Jonathan Netanyahu)的哥哥,後者曾在1996年至1999年期間擔任以色列總理)。作為對烏干達政權的死敵肯亞(據信本次行動得到了肯亞的大力支持)的回報以及自身安全考慮,機場上的11架烏干達戰斗機也被悉數破壞(這些飛機基本是烏干達空軍的主力)。

以色列特種部隊這次長達3520公里的大膽行動,以他們的技能和智謀創造了現在歷史上最驚心動魄的營救人質行動。佩雷斯得意地稱贊這次"霹靂行動"是前所未有的最遠距離、前所未有的最 短時間、前所未有的大膽作戰。而烏干達總統阿明先是譴責以軍打死烏干達士兵和炸毀飛機的暴行後卻不由得贊揚說:「我作為一個職業軍人,認為襲擊非常成功,以色列特遣部隊真是好樣的!」

德國GSG9特種部隊

德國GSG9特種部隊系德國邊防軍第九大隊的簡稱。1972年,巴勒斯坦「黑九月」組織從慕尼黑奧運村劫持並殺害了11名參加第20屆奧運會的以色列運動員,其間巴伐利亞警方的解救行動完全失敗,這一事件迫使國際奧委會決定停辦這屆奧運會,它留給德國政府難以忍受的恥辱感。因此,德國政府決定組建一支反恐怖特種部隊,就是GSG9特種部隊,其總部設在波恩以東3公里的奧古斯特,共有隊員約350名,編成多個戰斗組,它始終處於臨戰狀態,戰鬥力極強,是一支界聞名世界的老牌特種部隊,代表作是1977年在索馬里參加摩加迪沙機場反劫機戰。

1977年10月13日,聯邦德國漢莎航空公司一架波音737客機在飛往德國途中被4名恐怖分子劫持,機上共有87名乘客。被劫航班最後被迫降落在索馬里首都摩加迪沙。途中,恐怖分子槍殺了一名人質。

德國政府急調30名GSG9隊員實施營救行動,他們追蹤被劫持的波音737抵達摩加迪沙。這次行動由尤里斯·華格納指揮,在英國空降特勤隊和索馬里部隊的配合下,17日深夜,GSG9成員開始秘密接近被劫飛機。次日凌晨2點,為了吸引劫機犯的注意,先是索馬里部隊在飛機前方點燃大火,將恐怖分子頭目阿卡其和另外的一名恐怖分子吸引到駕駛員座艙,GSG9行動小組趁機沿機翼爬到緊急出口旁邊。2點07分他們強制打開緊急出口,並向裡面投擲了閃光彈和煙霧彈,使艙內的劫機犯一時睜不開眼。這時,靜候在前後機艙出入口的20名GSG9隊員們立即沖進機艙。就在劫機犯還在揉眼睛時,GSG9手中MP5的子彈就讓3名劫機犯腦袋開了花,另1名劫機犯則在重傷後被擒。整個行動前後只用了5分鍾,所有的人質和機組人員均獲救,德國邊防軍第九大隊行動組的英雄們載譽凱旋迴國。美國特種部隊的軍官對此曾稱,邊防軍第9反恐怖大隊是一個不吝惜使用最先進裝備的部隊,其高超的行動技巧乃是對手無法比擬的。

補丁:劫機事件中波音737客艙狹小,目標混雜在人質和坐椅中間。這種環境對槍械的尺寸和精度要求非常嚴格。GSG9配備的MP5沖鋒槍槍長僅660毫米、重2.45公斤,能夠較好地滿足狹小空間作戰的要求。這次行動使得MP5的精確性能和威力得到了有力證明,該槍也在一夜之間名聲大噪。此後,世界各國的特種部隊都對此槍大為青睞,紛紛選用該槍為反恐專用槍支。

閱讀全文

與德國現在的精銳部隊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76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51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34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72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412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88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20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80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43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47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70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71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83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92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25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87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212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41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70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