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德國資訊 > 德國為什麼沒有兩線作戰

德國為什麼沒有兩線作戰

發布時間:2022-06-02 20:26:51

㈠ 一戰中德軍因雙線作戰而失敗。為什麼二戰德軍還是要選擇雙線作戰呢

德國作戰是計劃和目的清晰的,在歐洲大陸被納粹佔領後,對英國的作戰並不成功。而且一直以來德國的海軍戰力並不強。德軍只是占據了主動攻擊的優勢,快速閃電的攻擊偷襲得手。英國雖落魄但長期的海上優勢任在,德國久攻不下失去了戰略優勢。這是地理人和的問題啊。
而東線的蘇聯軍隊進行了大清洗,戰鬥力下降,有《蘇德條約~~》的蒙蔽,此時中日戰爭(9.18事變)爆發,蘇聯本身就面對戰略重心的擺在那裡的問題,一直擔心日本從中國東北進攻西伯利亞威脅蘇聯。此時德國與日本結盟,蘇聯更擔心東線,西線與德國又瓜分波蘭放鬆了對德國警惕。
德國又有打通歐亞大陸的目的,日德法西斯連在一起將有利於實現他們佔領全世界的幻想。蘇聯是東面的障礙。
德國也低估了蘇聯的抵抗力,決定維持西線,主攻東線的戰略調整和部署。
其實一直到D日登陸,西線並沒有戰事不存在兩線作戰,有個非洲戰場必不為希特勒看重,隆美爾最後也被調回歐洲。

㈡ 德國在二戰中為什麼又一次犯致命錯誤——兩線作戰

1939年10月18日,希特勒指示陸軍說,要把已經征服的波蘭看作是德國未來軍事行動的集結地區,指的當然就是蘇聯,但前提是德國從西線騰出手來。
接著,法國淪陷,英國崩潰在即,這時希特勒認為德國已經從西線騰出手來,對蘇聯進行大規模入侵了。
確實當時英國已經對歐洲大陸無能為力,德國甚至在埃及登陸,企圖切斷英國和亞洲的聯系,並且差點得手。沒成功是因為希特勒要優先進攻蘇聯,沒有從希臘包抄埃及。
1樓是錯誤的,這和日本沒有關系,也沒有打破希特勒的戰略布局,將英法擊敗,趕出歐洲大陸,進攻蘇聯,這才是希特勒戰略布局。在希特勒政策里,要發展海軍就必須削弱陸軍,而只要蘇聯還在,就萬不能削弱陸軍。所以美國宣戰與否,德國都會進攻蘇聯,因為蘇聯一旦被德國征服,英國在歐洲的最後一絲希望將盪然無存,所以既然登陸英倫三島有困難,那就先征服蘇聯。其實大家看二戰,不要看得這么簡單,要看到「制度」問題。當年整個歐洲都是反對蘇聯的,就因為蘇聯是社會主義,是一個以推翻資本主義建立社會主義國家為目標的國度,就這個理由,足夠歐洲各國絞殺100遍。這和封建王朝絞殺資本主義是一樣的。英美對德國來說,是一個吵架的朋友,而共產主義,才是真正的異種,是一個危害自己的種族。因為資本主義勝利了,就是割地賠款更換政府,但蘇聯勝利了,直接資本主義覆滅,共產黨執政,然後將所有資本家屍體掛城牆上。

就個人為人,德國進攻蘇聯的舉動是正確的。原因:
1,英國既然在歐洲大陸已經無能為力,被德國壓制,那麼征服英國只是時間問題,不可能因為登陸不了,就和你耗上100年。
2,英國背後還有美國,美國的工業實力讓德國意識到,戰爭拖得越久,德國優勢就越被危及。
3,德國進攻蘇聯前夕,親德的南斯拉夫政變,希特勒下令征服南斯拉夫。為此巴巴羅薩計劃延遲1個月,而就是這1個月,讓德國失敗。
4,當德國佔領希臘時,隆美爾請求從希臘包抄埃及,埃及一旦被德國佔領,英國和亞洲就無法聯系,這和登陸英國並征服英國的效果是一樣的。但是希特勒拒絕了,因為征服了英國之後,士兵產生厭戰情緒,那麼進攻蘇聯就不可能了。但是英國之後必須進攻蘇聯,既然如此,乾脆放著被壓制的英國不管,先把逐漸壯大的蘇聯擊潰。
最後怎麼樣?禦寒工作沒做好,之前還浪費了一個月,冬天來了,德國戰爭武器徹底報廢,大批兵官凍傷,進攻受挫,導致戰爭失敗。如果希特勒把這些工作做好,那麼蘇聯必敗無疑,因為當時蘇聯最後一批有生力量軍校里的學生,已經派去保衛莫斯科了,也就是說蘇聯再也拿不出一兵一將,如果不戰爭德國,蘇聯將再無兵源,這就意味著覆滅。
其實兩線作戰,歷來軍事家都極力避免的,但是不能固步自封。以色列在第3次中東戰爭時,西邊對埃及作戰還剛取優勢,東邊就開始對敘利亞戈蘭高地進攻,在最短的時間內重挫對手的軍事實力,比單線徐徐推進更能有效的取得戰爭主動權。希特勒不進攻蘇聯,最多是把戰爭延續多幾年,因為只要德國還耗在那,被蘇聯看穿了德國無進攻英國的企圖,那麼蘇聯必將猛然醒悟,知道自己性命憂關,那麼很可能蘇聯先打過來。

㈢ 二戰中德國為什麼不避免兩線作戰

不列顛之戰的失敗使希特勒不得不盡快實施對蘇作戰,他當然知道先解決英國最好了,但是禍根埋在了敦刻爾克,40萬英法聯軍可不是個小數目啊。但是打蘇聯和打波蘭絕對不可同日而語,波蘭面積小,維度低,距離短,國防差;蘇聯正好相反。而且,老毛子已經看出了希特勒要滅亡歐洲的企圖,所以已經開始了戰備。我們一直所說的是德國撕毀了《蘇德互不侵犯條約》,實際上蘇聯也沒閑著,呵呵!

㈣ 德國明知兩線作戰是死結,但為什麼還要這么做呢

文章摘要:德國地處中歐,東有蘇聯,西有英法,如何避免兩線作戰始終是其面臨的一項大考。二戰爆發前,希特勒運用政治利誘和武力威逼等手段,曾使德國一度擺脫了兩線作戰的窘境,但是最終還是因為戰略企圖和綜合實力嚴重脫節,德國走向了兩線作戰的死胡同,德國法西斯政權也因此迅速走向崩潰。




希特勒從成功避免兩線作戰到最終陷入兩線作戰的窘境表明:霸而無道終被罷。希特勒錯誤地認為他所推行的侵略政策是正確的,狂妄地幻想著征服世界。這種戰略企圖與實力嚴重脫節的擴張計劃包含著很大的冒險性。

希特勒為一時的勝利而頭腦發昏,驕傲自大,把自己征服歐洲的軍事計劃建立在一廂情願的基礎之上。一著不慎,滿盤皆輸。霸而無道終被罷。

縱觀德國在戰爭中由弱到強,盛極而衰而亡的過程,給予我們的教訓與啟示是極其深刻的。德國千方百計地幻想逃脫兩線作戰的窘境,但是到最後依然是逃不掉兩線作戰的「死結」,這充分說明了逆勢而為終無為,霸而無道終被罷的道理。

戰爭雖已遠,教訓依然在。願世界和平永駐。

㈤ 德國在一戰因為兩線作戰導致戰敗,為什麼在二戰仍選擇兩線作戰呢

一、德軍進展迅速,號稱“歐洲大陸第一軍事大國”的法國短短一個月就宣告滅亡,要知道,一戰的法國可是一直挺到戰爭結束,就像一隻打不死的小強,在西線牽制了德國大量兵力。而此時法國的迅速滅亡了卻了德國的心頭大患,也讓希特勒對戰事的發展更加自信。

六、德國在一戰後,被列強瓜分,所有殖民地喪失,整個國家傾家盪產,復仇主義在這時期盛興。經濟危機時期,由於德國沒有殖民地可以轉嫁危機,使得國內民眾窮困潦倒,經濟瀕臨崩潰,而希特勒上台後經過一系列的舉措後緩解了危機,隨後以“復仇”的名義向英法發動戰爭,得到民眾的大力支持,希特勒有理由相信民眾會與他戰斗到最後一刻。而一戰卻是上層統治者為了爭奪世界霸權而發動的戰爭,並且德國皇帝不被民眾所接受,所以在戰爭末期,國內動盪不安,到處都是暴動和起義,德國也是在無奈中投降。

七、一戰德國實行無限制潛艇戰導致美國參戰。而二戰前期,美國實行中立政策,希特勒自認為只要不去招惹美國,美國就不會參戰。

㈥ 為什麼希特勒要進行兩線作戰 德國一戰過後為什麼發展那麼快 德國二戰為什麼又像 一戰那樣兩線作戰

很多人認為擊潰納粹德國的根本力量來自東方的蘇聯紅軍,而美英盟軍在西線的作戰似乎僅僅是一種漁翁得利的行為,綜觀整個二戰戰局及結果似乎這種推論能令人信服,但事實呢?恰恰相反!其實真正擊敗了納粹德國的力量是來自西方,那麼下面由筆者用自己的看法和言論來解讀二戰德國崩潰的根本原因。

( 1 )戰爭早期德軍在西線作戰時的失誤和為後來作戰埋下的潛在威脅

其實早在德軍閃擊法國時,德國犯下的戰略敗筆和失誤已為後來的戰敗埋下了禍根。我們讓時間回到1940年5月20日,那時希特勒的坦克集團軍已推進到了布倫和加來,並將英法軍隊逐漸包圍在敦刻爾克。此時英法軍隊的厄運此時看來已是命中註定的了,然而就在這時,第19裝甲軍和第41裝甲軍同時接了裝甲兵團司令克萊斯特發來的命令,要他們停止前進,並稱「敦克爾克之敵將全部留給戈林元帥的空軍去解決」。古德里安接到命令後,立即向克萊斯特提出了質問和抗議,但得到的最後答復是:「這是元首親自下達的命令,必須執行。」然而,僅靠空軍去完成此項使命事實上證明卻是力不勝任的。古德里安和萊因哈特只得遵命停在運河一線按兵不動,而眼睜睜地看著英法比聯軍從敦刻爾克上船逃走。然而當希特勒於5月26日重新收回成命並下令坦克部隊再次投入攻擊時,卻已經延誤了戰機。聯軍利用這一轉瞬即逝的喘息機會,得以實施從海上撤退的「發電機計劃」,英法軍隊扼守敦刻爾克直至六月四日,在此期間,他們利用戰艦,漁舟、帆船,三桅船以及其它海運工具將32.4萬人,其中法軍8.5萬人撤過了海峽。撤離的英法軍隊雖然被迫棄掉了全部裝備輜重,然而卻畢竟保留了有生力量,以致他們隨時都會重新具有抵抗德軍對英國本土發起入侵的能力,甚至還可能重新越過海峽,卷土重來。然而事實上歷史也證明了:沒有1940年的盟軍在敦克爾刻的順利大撤退,就沒有後來1944年的盟軍在諾曼底順利進行的大規模登陸!

關於希特勒在敦克爾刻大撤退中所表現出來的優柔寡斷,後人紛紛進行了猜測, 以至於至今仍然眾說紛紜,成了一個難解之迷。據希特勒的副官提供的一種說法是希特勒喜歡過藝術家那種無拘無束的生活,是希特勒故意放英國人一馬,因為他對英國人情有獨鍾,他曾說過:「他們那些人是有價值的人種,是我要與之媾和的人。」他這次放走英國人,是想給英國人一情面,為日後和談留一條退路,因為希特勒並不想同英國人徹底開戰,他只想讓英國保持中立!另一種說法是希特勒對自己的裝甲部隊異常迅速地挺進感到不安,怕他心愛的裝甲部隊陷入敵軍南北合圍。按照他本人的解釋,他原以為英國遠征軍會像在戰爭中他表現的那樣打到最後一兵一卒;他希望將他們圍困,等他們彈盡糧絕時,大批的俘虜他們,供談判時使用.但是他的部隊並沒有俘獲多少英軍,希特勒也沒有因此而發怒!但不管怎麼說,希特勒在此是犯了一個致命的錯誤,它影響到日後對英國的入侵,並且使英國人以後在非洲和義大利能繼續作戰。

不列顛空戰――-德國空軍揮之不去的夢魘
征服法國之後,德國元首希特勒開始實施他的「一項非常勇敢的偉業」―――― ――――「海獅計劃」,但事實上希特勒並沒有打算真的想發起一場入侵不列顛的戰爭。希特勒卻仍然把立足點放在英國將會屈服上面,因此他還沒有制定好對英國的作戰計劃。到了那時,一個被命名為「海獅計劃」的對英作戰方案才被臨時拼湊出來。但由於後期戰略上的失誤(8月底,重點攻擊英國空軍基地和飛機製造廠,使英軍損失慘重,精疲力竭,即將崩潰之時,但是從9月份開始卻出於報復柏林遭受空襲的思想,轉而空襲倫敦,致使英國空軍獲得了寶貴的喘息之機,迅速恢復戰鬥力,從而與不列顛之戰的勝利失之交臂!)使得「海獅計劃」功虧於潰。此役德軍共損失了1700多架戰機和6000多名飛行員 ... ... 入侵王牌的第一個前提的空軍轟炸變成了強弩之末,從歷史上看不列顛之戰絕對是戰爭的轉折,隨著德軍飛機的紛紛墜地,就已經埋下了日後納粹德國失敗的伏筆!然而這時,秋天的暴風雨季節開始了,「海獅計劃」被暫時推遲。直到一九四一年春天,「海獅計劃」才正式開始。但是由於後來希特勒開始入侵蘇聯,所以「海獅計劃」計劃被無限期的擱置和推遲了。

由於德軍沒能在空中閃戰中徹底打垮英國,而「巴巴羅薩」計劃已是箭在弦上,因此德軍被迫修建了漫長的大西洋壁壘,處於兩線作戰,重蹈一戰覆轍,而就是因為這使得英國成為了一把高懸在北大西洋上的利劍始終威脅著第三帝國。

㈦ 德國為什麼不讓蘇聯陷入兩線作戰

二戰諾門坎戰役 朱可夫給日本關東軍上了一課

唯有聰明的冒險,才是真正的勇敢。如果一位軍人能夠記住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的話:「知道什麼時候應該害怕,什麼時候不應該害怕,這才叫勇敢。」那麼,當歷史將其推到那個時刻時,他往往會成為改寫歷史的人。

在日本帝國主義的擴張戰略中,原來有兩個戰略選擇:一個是北進戰略,即將蘇聯作為主要假想敵,向北進攻西伯利亞;一個是南進戰略,即以美國、英國為主要假想敵,向南進攻南洋群島。日本陸軍主張採取北進戰略,鞏固和擴大在中國的侵略利益,向北進攻蘇聯的西伯利亞。而日本海軍主張採取北進戰略,以中國為根據地,向南進攻南洋群島。究竟採取哪一種戰略,關繫到把日本軍事力量的重點放在什麼方向的問題。日本陸海軍爭得非常厲害。1936年8月7日,日本最高決策層決定採取「南北並進」戰略。根據這個方案,陸軍軍備以實施北進戰略為目標,准備同蘇聯作戰;海軍軍備以實施南進戰略為目標,准備同美國作戰。

這個戰略是個折衷方案。但是,北進戰略仍然強勢,日本並沒有動搖北進的企圖。然而,1939年後,日軍卻放棄了南北並進的戰略,採取了「南進戰略」。

這要從諾門坎事件說起。

一直主張「北進戰略」的日本陸軍,積極准備對蘇聯的進攻。1939年,中日戰爭已進入相持階段,日本陸軍認為可以在中國東北集中兵力與蘇聯作「武力偵察」式作戰,於是挑起了諾門坎事件。

諾門坎位於中國內蒙古與蒙古交界地區,隔哈拉欣河與蒙古相望。蘇聯把這個事件稱為「哈拉欣河事件」。1939年5月12日,日本關東軍第23師師長小松原道太郎中將率部向駐守在這一帶的蘇軍第57特別軍發起攻擊。後來,日本關東軍第6集團軍也投入了作戰。

諾門坎事件開始時,蘇軍第57特別軍軍長名叫費克連科,這個人是蘇聯國內大清洗後當的軍長,缺乏作戰經驗,而且怕死。日軍發起進攻後,他還在離戰場120公里的地方指揮,對戰場情況幾乎完全不了解。所以,戰役初期,蘇軍接連失利。

斯大林接到報告後,敏銳地覺察到日本的意圖是試探蘇軍的實力,為其日後進攻蘇聯做准備。他認為,必須堅決粉碎日軍的進攻,否則後患無窮。他決定派一個能征善戰的人到那裡指揮,這個人就是朱可夫。

當時,朱可夫正擔任白俄羅斯軍區副司令。斯大林之所以選擇他,是因為他在中國戰場考察過日軍作戰,對日軍有所了解。

朱可夫是6月5日到達戰場的。他嚴厲責備了費克連科,然後馬不停蹄地趕往前線,視察部隊。他根據最新情報認為,必須向這一地區增派部隊,並決定使用航空兵配合下的裝甲作戰。

斯大林滿足了朱可夫的要求,連續向前線增派了57000人、542門火炮、498輛坦克、385輛裝甲車和515架飛機。斯大林對朱可夫只有一句話:在盡可能短的時間內擊潰入侵的日軍,但行動不越過蒙古人民共和國邊界!

7月2日,日軍趁蘇軍增援部隊還沒有到達戰場的機會,向蘇軍和蒙古軍隊發起了猛烈進攻。當時,雙方的兵力對比是:日軍有38000人,蘇蒙聯軍只有12541人,日軍佔有絕對優勢。然而,朱可夫沉著組織防禦。蘇軍人少,但是坦克和裝甲車卻多於日軍。朱可夫指揮坦克和裝甲部隊連續實施反擊,不斷疲憊和消耗敵人的有生力量,使日軍傷亡慘重。

小松原道太郎原來擔任過駐蘇武官,應該說對蘇軍的作戰樣式有所了解,特別是蘇軍一度取消了裝甲部隊,使他記憶猶新。他沒有想到蘇軍的裝甲部隊竟然能如此深藏不露,打了他一個措手不及。他對眼下這個名叫朱可夫的對手了解得太少了。日本人沒有想到,他們的一個師可以打敗中國 國民黨的軍隊十餘萬人,卻在兵力優於蘇軍的情況下,被打得如此狼狽。

於是,日本開始大規模地向諾門坎地區增兵,為此,還專門組建了第6集團軍實施諾門坎作戰,司令官名叫荻州立兵。這時,日軍兵力已達75000多人,並准備在8月24日向蘇軍發起更大的進攻。然而朱可夫卻悄悄做好了反攻的准備。他使用的戰法是:發揮機械化部隊的優勢,諸兵種聯合作戰!

為了迷惑敵人,朱可夫在實施反攻前成功地進行了戰役欺騙。比如,為了實現坦克攻擊的突然性,他將幾輛坦克卸去了消音器,然後沿前沿陣地不斷地來回行駛,以此讓日軍對蘇軍的坦克調動習以為常;為了隱蔽反攻企圖,朱可夫把幾部功率猛烈的音響裝置搬到前沿,模仿打樁機的聲音,逼真地造成大規模修築防禦工事的假象,讓日軍誤以為蘇軍不是想反攻,而是要實施防禦。

這一切戰役欺騙都取得了成功。日軍沒有料到蘇軍真的發動了反攻,他們的惡夢來了8月20日5時45分,朱可夫指揮蘇蒙聯軍向當面日軍發起猛烈的反攻。150架轟炸機、幾百門火炮向日軍前沿陣地、縱深炮兵陣地及部隊集結地域實施了猛烈的轟炸和炮擊。睡夢中的日軍非死即傷,僥幸活命者也被眼前這一切驚呆了。一個名叫小谷的日軍上士這樣記錄當時的情景:

炮彈遮天蓋地般地落在我們的前前後後,真可怕!觀察哨想盡一切辦法找尋敵人的炮兵陣地,但都失敗了。因為敵人的轟炸機在轟炸,殲擊機在掃射。敵人全線獲勝!

隨後,朱可夫下令全線實施進攻,日軍狼狽潰逃。

作戰中,朱可夫展露了他嚴厲果斷的指揮風格。他曾在半天的時間里,在一個師撤換了2個師長。

當蘇軍向縱深進攻時,朱可夫命令步兵第36師攻打日軍的一個陣地。這個陣地關繫到整個戰役的成敗,日軍抵抗得十分頑強,蘇軍這個師傷亡很大,師長發現再次進攻有困難,於是打電話給朱可夫請求暫緩進攻。朱可夫命令他再次進攻。過了一會兒,朱可夫打電話問這個師長是否繼續進攻了,那個師長說,部隊傷亡大,一時還無法向前推進。

朱可夫對那位師長說:「現在,我只問你一句話,你還能不能發起攻擊?」

那位師長回答:「有困難!」

朱可夫立即說:「好,我現在解除你的師長職務,讓參謀長接電話!」

參謀長接過電話後,朱可夫問:「你能否繼續進攻,完成任務?」

參謀長說:「沒有問題,司令員同志!」

「那好,從現在起,你就是師長了!」

可是,這位新的師長還是沒有組織起新的進攻。朱可夫還沒有聽完對方訴說困難的電話,就打斷道:「從現在起,你不再是師長,等候新師長的到來!」

他轉過身,在自己的司令部里找到一名上校軍官,向他明確了任務,並把炮兵預備隊加強給了他。

第三個師長堅決按照朱可夫的意圖發起了進攻,最後終於攻佔了這個要地。

美國學者奧·錢尼在談到這個故事時說:「這件事情奠定了朱可夫在斯大林心目中的位置。在整個第二次 世界大戰期間,朱可夫成為斯大林的困難排除人,被派遣去解決一個又一個危急問題!」

在朱可夫卓越的指揮下,日軍遭到毀滅性的打擊,傷亡和被俘了61000人,損失了660架飛機,被迫向蘇聯求和。9月16日,蘇聯與日本根據達成的停戰協定結束了諾門坎戰役。

日軍在諾門坎戰役遭到失敗後,才感到自己不是蘇聯的對手,進攻蘇聯無異於以卵擊石。這樣,北進戰略發生了動搖。不久,日本放棄「南北並進戰略」,開始推行南進戰略——太平洋戰爭的爆發,就是日本南進戰略的產物。朱可夫通過諾門坎戰役,成為了改寫歷史的人。或許正因為此,當朱可夫回到莫斯科時,斯大林親自接見,表示祝賀與感謝,並授予他蘇聯英雄稱號

㈧ 由於德國地理位置的原因,在兩次世界大戰中都面臨兩線作戰的局面。德國是如何避免

很遺憾,如果是腹背受敵,那是沒有辦法避免兩線作戰的。不管是被動還是主動,德國兩次都是兩線作戰,這是無法避免的。戰事一起,開不開打就不是你一家能說的算的啦。

㈨ 兩次世界大戰德國為什麼總擺脫不了兩線作戰

因為地理因素,德國正是因為地處中歐.他不像美國那樣在西半球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加拿大是跟班,墨西哥是小兄弟,南美洲是後花園,在戰略上首先就處於不敗之地,因為沒有人能越過太平洋或者大西洋之後還能擊敗美國。

閱讀全文

與德國為什麼沒有兩線作戰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76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50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34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72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412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88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20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80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43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47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70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71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83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92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25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87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212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41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70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