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德國小鋼炮國產上市!高爾夫8代能否續寫輝煌銷量戰績共同期待
說起大眾高爾夫這個車系,恐怕粉絲們無人不曉。它已經在全球市場推出過七代了,是大眾汽車公司生產最多,也是最暢銷的車型。在全球暢銷車型中位列第三,到2007年總產量已經超過了2500萬輛。作為全世界最成功的車型之一,高爾夫問世45年,在全球擁有超過2600萬用戶。經歷了六代革新,每一代高爾夫的獨特創新,都引領著汽車界的時尚風潮,並一次次成為德系車嚴謹態度與追求品質完美的代表作。而且在當年的中國,高爾夫也打破了人們對緊湊型兩廂車的固有看法,不但一直在市場中延續著旺銷熱度,甚至出現了一車難求的搶購場面,究其原因,其突出的產品價值早已決定了火爆的市場表現。
全新大眾高爾夫8,這一次確實帶來了不少新意,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而且大家光看它的基礎配置就會發現十分具有誠意,但是國內消費者的買車需求愈發成熟理智,回想起第六代車型當年加價提車時的盛景,恐怕在第八代高爾夫身上很難重演。好與壞都需時間的歷練,讓市場給我們最終的答案吧。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2. 一汽大眾高爾夫到底好在哪
GOLF是各國大眾的經典運動車,其操控和動力都堪稱經典,目前中國生產的高爾夫轎車還保持著較高的進口化率~!
3. 德國人為什麼喜歡大眾高爾夫MK2
這車改裝潛力不錯!加上他們有地方保護主義,所以美國人玩的車德國人買的很貴,所以也不會去買
4. 德國高爾夫,變身黑武士,也有如此低姿態
高爾夫是繼甲殼蟲之後,大眾汽車最成功的產品。作為全世界最成功的車型之一,高爾夫問世37年,在全球擁有超過2600萬用戶。經歷了六代革新,每一代高爾夫的獨特創新,都引領著汽車界的時尚風潮,並一次次成為德系車嚴謹態度與追求品質完美的代表作。在中國上市剛過半年的高爾夫也打破了人們對緊湊型兩廂車的固有看法,不但一直在市場中延續著旺銷熱度,甚至出現了一車難求的搶購場面,究其原因,其突出的產品價值早已決定了火爆的市場表現。下面給大家介紹一款低姿態「黑武士」:
5. 德系車技藝精湛,為什麼德國人自己卻喜歡開其他品牌的車
不是這樣的,德國大部分人還是喜歡德系車,因為他們知道:德系車的設計理念是把安全放在苐一位的,與其他國家生產的車相比安全系數較高。到德國街頭看一看就會發現:計程車都是"賓士"。只有少部分人為了節省開支才使用日產品牌,日系車設計首先考慮的是節能。不同的國情和不同的文化決定了不同的思維方式和理念。
德國人大部分應該也開的是本國品牌的車,但是每個人的需求不同,就會有不同品牌的購買,每個國家只要是開放的,能夠引進其它國家的車輛,那麼這個國家就會有多樣性的汽車種類,因為大眾的需求不同,而每個車企所研發出來的車都是針對某一個受眾的,因此只要這個國家允許其它車企進駐該國,那麼這個國家就會有不同型號的汽車在大街上賓士。
至於說德國人喜歡開其他品牌的車,這句話有問題,要經過的市場調查,有嚴謹的數據才能這么說。
6. 高爾夫是什麼車
高爾夫是大眾汽車的傳奇車型,也是銷量最大的大眾汽車,幾十年來在全球已累計售出近3000萬台,其銷量僅次於豐田卡羅拉和福特F皮卡。
目前在售的是第七代高爾夫改款車型,一般都稱它為七代半。大眾在對待高爾夫的改進上極其謹慎,生怕任何莽撞的改動失去「高爾夫的感覺」。七代半相對於七代也沒有太大變化,但是從外觀很容易分辨出高低配車型,LED光源只會在次頂配以上出現,也就是至少要R-Line才會有LED燈。
在看不見的地方,這一代高爾夫還是有明顯的進化,它比第六代減輕了100多公斤,變得更敏捷也更靈活,但是車身三圍反而變大了。第七代上面勸退了很多高爾夫准車主的扭力梁後懸掛,到了7.5代又改回了四連桿後懸掛,讓很多7代高爾夫車主心理不平衡。不得不說,在高爾夫上,四連桿的表現確實要比扭力梁好,懸掛調校偏柔軟,行駛質感值得贊美,操控靈活而又穩定,而且有一個相當安靜的車內環境。
7.5代高爾夫有諸多動力總成,包括1.6L自吸搭配6AT、1.2T配7速乾式雙離合還有主力車型1.4T渦輪增壓發動機搭配7速乾式雙離合。在這幾套動力中,1.6L自吸在動力輸出方面本身就不強,變速箱調校又過分偏重燃油經濟性,導致動力很孱弱,價格相對於日系同級更是偏高,性價比很低,不值得推薦。1.2T車型只有一個車型可選,非常小眾。
7.5代高爾夫在早期的1.4T車型有高低功率之分,但是在2019款上市以後,取消了低功率版本,只留下150馬力,250牛米的高功版,性價比有所提升,這也是1.4T車型能成為銷售主力的原因。DQ200變速箱在高爾夫上的調校偏向舒適,換擋平順緩和,幾乎沒有沖擊感,一起步就上二擋,速度稍快就上三檔,換擋很平順,且很少在一二擋之間切換,避免了擁堵路段中因為頻繁換擋而引起的頓挫。
這一代高爾夫和奧迪A3依舊存在一定的競爭關系,但是兩者定位並不一樣,高爾夫整體偏向於舒適家用,而A3則偏向運動,這一點從變速箱換擋邏輯和懸掛調校當中都能看出來。如果拋開品牌價值來說,高爾夫更適合大多數人的需求,而且性價比也高很多。
不過高爾夫在配置上的產品力並不足夠,旗艦版的科技配置也沒有特別出彩的地方,XDS電子差速鎖是不多的亮點。即使旗艦型依然沒有標配ACC自適應巡航系統,海外版的車道保持系統、並線輔助、主動剎車系統等主動安全配置在國產版高爾夫上都消失了。
高爾夫的空間表現很一般,和上一代基本找不出什麼變化,盡管軸距大幅增加了59mm,但後排空間仍然狹窄,只能坐下兩位正常身材的成年人,只是行李廂變大了。座椅填充物偏硬,很難應付長途旅行,前排座位依舊採用很不方便的旋鈕調節,體現出大眾集團異常固執的一面。
大眾集團的質量可靠性一直以來都為人詬病,尤其是這台DQ200 7速乾式雙離合變速箱,良品率相對於日系廠商來說偏低,會出現「中獎」的情況。此外高爾夫的空調系統和車身異響也是新車主投訴較多的部分,新車滿意度也並不高,長期可靠性一般。
安全方面高爾夫一向做得不錯,在IIHS碰撞測試的成績尚可,獲得了2016年的TSP+,2017年的TSP,但是在2018年當中,由於同級對手進步明顯,高爾夫在副駕駛碰撞中只獲得Acceptable,無緣TSP評分。
7. 都說買高爾夫買的是情懷,這輛車有什麼故事呢
是因為這輛車在設計的過程中,因為資金不夠,而導致中途中斷了這輛車的製造,設計這輛車的人也投入了自己的大把身家,所以才說買這輛車買的是情懷。
8. 高爾夫和POLO哪個在德國更有名哪個性能更好
在中國來說,我建議你買波羅,現最新波羅發動機全面改善了,省油動力不比高爾差,性價比比高爾好多了,而且波羅的配件比較便宜,高爾的廢棄循環系統不是很好,基本上6萬公里的時候就開始燒機油或滲油了,我是個修理人員,這兩款車我還是有點了解。
9. 高爾夫球在西方是一項非常普及的運動,德國打一場球的費用僅相當於看一場電影。
這種說法明顯是不對的。
在德國,看一場電影9.5歐元。
在德國,一個基本的高爾夫入門班一小時約70歐到90歐(1對1教練)。或者85歐四課時(群體班)。鞋,球桿等等一般的高爾夫俱樂部都可以出租。從入門課程到真正能上草場的費用,約300歐元。
如果還有興趣繼續玩,就要加入俱樂部。俱樂部的費用差別比較到。500多歐一年到3000歐一年都有。而加入俱樂部的,都有自己的球具,服裝,鞋,手套等專業設備。那個費用就不好算了。
高爾夫在德國是比較昂貴的運動。
現在的匯率算,1歐元約8人民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