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二戰中德國怎樣才能打贏蘇聯
1、人口。
德國如果二戰能有1200萬人口,平推蘇美不成問題,但是德國只有800萬,所以德國悲劇了。
2、
德國只要進攻蘇聯,那是一定會失敗了。就算佔領了蘇聯的高加索在內的所有歐洲部分,蘇聯依然可以退到高加索山脈進行抵抗。
而德國可能打敗蘇聯後在打敗英美嗎?根本不可能,所以德國只要進攻蘇聯,下場是註定的。
3、德國打贏蘇聯也簡單,兩國單獨PK即可。
『貳』 二戰中德國進攻蘇聯,到底是怎麼失敗的
一是天氣,最主要的就是德國戰略資源不足以支撐。
初期閃擊波蘭,那是前期做了大量的准備,無論是武器人員素質還是戰略戰術,都是全方面壓制。打敗法國,那是因為早就有了預案和各項准備。打下法國後力量被分散了,用於各佔領區的治安分散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加上蘇聯廣袤的國土和惡劣的道路,嚴重的降低了德國的實力。美英希望蘇德兩敗俱傷,在背後不斷的給蘇聯輸血。嚴寒只是壓倒駱駝的一棵草,即使沒有嚴寒,德國即使最後打敗蘇聯,也會被嚴重削弱,以美國的實力聯合英國以及加拿大等最後打敗德國也是顯而明見
『叄』 德國為什麼打不過蘇聯
一、德國並非敗給了蘇聯,而是敗給了盟國。二戰並非蘇德的戰爭,而是德國為首軸心國和英美蘇中等幾十個盟國的較量。作為軸心國的老大,德國一個國家硬扛美國、英國、蘇聯三大世界頂級強國的圍攻,幾乎以一己之力對抗整個世界。美國出錢出武器,英國出礦出資源,蘇聯出兵出人力,三打一還花了四年才把德國打趴下,德國之強大可見一斑。
二戰中,雖然蘇聯頂著德國大部分陸軍,但德國真正輸在了英美的戰略轟炸和海量的資源供給,英美的轟炸摧毀了德國70%以上的工業產能和礦場,英美牽制了德國40%的陸軍、60%的空軍、100%的海軍。蘇聯能扛住德國也離不開美英的支援,沒有美英的武器和物資,蘇聯連1942年的冬天都撐不過。
二、蘇聯擁有龐大的戰略縱深,遼闊的國土面積讓德國的閃電戰效果大打折扣。漫長的戰線和泥濘的道路造成德國後勤補給困難,遼闊的國土讓德國不得不分兵駐守分散了戰斗兵員。蘇聯利用國土縱深將德國拖入了戰爭的泥潭。
事實上,想打贏蘇聯這樣的龐然大物最有效的辦法就是從歐洲、亞洲、中亞、西亞全線作戰,讓蘇聯首尾不能相顧,日本沒有參加對蘇作戰是一個遺憾。
三、蘇聯擁有強大的工業和有效的動員體制。作為歐洲第一工業國,蘇聯強大的工業是蘇聯能扛住德國進攻的重要因素,而蘇聯的集權體制又將蘇聯的人力資源優勢全部壓榨出來,喝伏特加的俄國人本就彪悍,加上機槍的逼迫,個個悍不畏死,連女人都上了戰場,德國想贏蘇聯真不容易。
四、蘇聯惡劣的天氣和糟糕的地形。蘇聯的嚴寒和泥濘的道路可以說是德軍最大的敵人。由於義大利拖了後腿,致使德國進攻蘇聯推遲了一個月,直接導致德國遭遇了蘇聯的嚴寒,嚴寒使得德軍後勤跟不上、傷亡慘重、戰鬥力銳減,最終輸掉了莫斯科戰爭,讓蘇聯獲得了喘息之機。
五、德國低估了蘇聯,德國又出現了戰略失誤。由於德國低估了蘇聯的抵抗能力和抵抗決心,也沒有料到美國的插足,所以非常草率的就進攻了蘇聯。1942年德國和蘇聯打的白熱化時,德國仍然在實行悠閑的八小時工作制,有的軍人還在休假,直到兩年後才進行了戰爭的總動員。假如德國開始就出全力,蘇聯恐怕會被一波推。
此外,德國屢屢出現戰略失誤,特別是德國的三線作戰,把德國坑慘了。此外,德國的盟友不給力,總給德國幫倒忙也是德國失敗的一個重要原因。
『肆』 德軍是如何進攻蘇聯的
德軍以「閃擊」戰略,首先以航空兵猛烈轟炸蘇聯的重要城市。鐵路交通、通訊樞紐和海空軍基地等重要戰略目標。然後,以優勢的坦克兵團進行猛烈突擊,向蘇聯防禦縱深迅速發展進攻。其北方方面軍集群沿波羅的海沿岸攻取列寧格勒,中央方面軍集群沿明斯克、斯摩棱斯克攻取莫斯科,南方方面軍集群攻取基輔、哈爾科夫和頓巴斯。德國企圖在1個半月到2個月之內打敗蘇聯。
當時,蘇聯對德國的背信棄義、突然進犯估計不足。戰前,蘇聯駐德武官和駐英使館都曾獲得德國准備進攻蘇聯的情報,特別是德軍入侵前夕,曾有一德國逃兵報告了德軍已經接到於6月22日進攻蘇聯的命令,但這些都未引起蘇軍最高統帥部的重視,對德軍的突然襲擊毫無准備,再加上蘇軍在西部邊境部署的兵力與德軍相比十分懸殊,所以,德軍很快突破蘇軍的防線,並取得了制空權和主動權。經過一場軍事歷史上最大的持續進攻戰役,德軍已把罪惡的刺刀直插蘇維埃共和國的心臟。1941年12月2日,德軍的一個偵察營已突入莫斯科近郊,德軍士兵已能清楚地看到克里姆林宮的尖頂。蘇軍連連遭受嚴重失敗,蘇聯人民陷入戰爭災難之中。
然而,蘇聯人民沒有被嚇倒,蘇聯軍隊也沒有喪失元氣。德國法西斯的背信棄義,激起了蘇聯人民的無比憤慨,德軍在蘇聯領土上的瘋狂屠殺,千百倍地增強了蘇聯人民消滅法西斯的戰斗決心。「崇高的憤怒,像浪潮一樣翻滾——人民戰爭,神聖的戰爭到處奔騰!」
這激奮的戰歌,響遍蘇聯大地,蘇聯人民萬眾一心,奮起抗敵。全軍將土發出了鋼鐵誓言:「為保衛祖國,消滅法西斯,流盡最後一滴血!」蘇聯共產黨和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以極大的凝聚力,把蘇聯人民緊密團結起來,形成一股消滅法西斯的革命洪流。蘇聯人民用自己的心血培養起來的紅色傘兵,也滿懷對法西斯的仇恨,投入了這場偉大的戰爭。
在德軍侵蘇戰爭初期,蘇軍曾擁有世界上最大的經過長期精心訓練的空降兵部隊。但是,由於蘇軍所處戰略態勢極為不利,許多戰線的缺口沒有兵力防守,為了保護蘇軍的整體實力,不得不把這支強大的空降兵部隊當作地面部隊,用在這些戰線的缺口上進行作戰,結果被強大的德軍所擊潰。這樣,犧牲了好幾個訓練有素的傘兵師和滑翔師,付出了重大的代價。當時,蘇軍除傘兵規模比德軍大以外,還有幾個受過機降訓練的步兵師,但是,由於缺乏運輸機,也無法將他們運送到急需的戰場上去投入戰斗。後來,蘇軍曾試圖用轟炸機空運傘兵,但由於轟炸機空勤人員都沒有受過空降作戰的專門訓練,再加上轟炸機的機艙容量、機身結構和艙門設計都不適合運載傘兵和實施空降作戰,因此難度很大,效率很低。盡管如此,在戰爭爆發一個月後,蘇軍仍連續使用空降兵對德軍實施空降突擊作戰。從此,一朵朵紅色傘花開始在反法西斯戰場上盛開怒放。
『伍』 德軍怎麼才能打敗蘇聯
莫斯科--只有一次機會:如果希特勒能在1941年冬天前佔領莫斯科,那麼蘇聯人的抵抗意志也隨之瓦解
,無論在政治,經濟,交通,心理上,都應盡快佔領莫斯科(莫斯科是蘇聯首
都,最大的工業,交通,商業,政治中心)但希特勒為了粉碎在烏克蘭的蘇聯
的百萬大軍,把進攻莫斯科的裝甲部隊調走。盡管後來德軍佔領了基輔,消滅
了蘇聯的幾百萬軍隊,但是這只是戰術上的成功,這樣德軍不得不在嚴寒的冬季進攻莫斯科,而德軍根本沒做好過冬的准備。另外蘇聯最的不缺就是人力,納
粹最缺的就是時間,希特勒以短對長,拿自己的時間換蘇聯的人力,確實是一
筆不劃算的買賣。還有德國的轟炸機就是飛行距離再長,那從烏克蘭起飛,一
直到蘇聯的遠東,(這兩者的直線距離就有9000公里)航線及目標周圍的蘇聯截擊機和蘇聯防空軍就可以視為空氣
嗎。
糟糕的盟友和強大的敵人:在原先的侵略蘇聯,以及侵略北非的計劃里,德軍一直打到烏拉爾
-伊拉克-阿富汗-印度(最遠達到中國新疆-青藏 據說希特勒相信喜馬拉雅山有種神奇的力量)一帶,和打到西伯利亞-中國-東南亞-澳大利亞-印度東部的日軍會師。但日軍沒有進攻蘇聯,那麼德軍就要以一
己之力,對抗蘇聯的近全部軍隊,而且日軍也沒有牽制住美國陸軍。(日本和美國的太平洋戰爭大多都是以海軍和空軍為主角,奪島戰主要是海軍陸戰隊)這樣,希
特勒也不敢把絕大多數兵力都投入到蘇聯戰場,而要把一些部隊從蘇聯戰場上移走,去防範美英軍從義大利(1943年美英軍進攻義大利的時候,希特勒就從蘇德戰場上調走幾個武裝黨衛軍裝甲師撥給義大利方向的德軍)方向或法國-北歐(希特勒擔心英國會從挪威-瑞典方向展開進攻,所以1942年展開的「地獄犬」行動後,北歐的德國軍力又增加了3艘戰列巡洋艦和「提爾皮茨」號戰列艦,1942年年初,「提爾比茲」號被調往挪威。希特勒對海軍司令雷德爾元帥說「如果每一艘德國軍艦不是在挪威沿海,那它一定是在錯誤的地方。」一月十六日,「提爾比茲」號駛入了位於挪威中部的特隆赫姆港,此後又追加了2個坦克集團軍)的方向展開的攻擊。
『陸』 二戰中如何能讓德國徹底擊敗蘇聯
希特勒尊重曼施坦因等前線將領的意見,不要越俎代庖。
『柒』 二戰被封印戰鬥力的德軍是如何被蘇聯打敗的呢
德軍一直都是以裝甲部隊稱霸歐洲,席捲了歐洲各國,滅亡了歐洲老大法國,趕跑了日不落英國,其他各國也是俯首稱臣,但這樣強大的陸軍部隊最終還是敗給高傲的自己。
莫斯科保衛戰的巨大勝利極大改善了蘇聯的軍事、政治地位和國際地位,使得世界反法西斯聯盟更加鞏固,更重要的是這次勝利宣告了德軍自入侵波蘭以來屢試不爽的「閃電戰」的徹底失敗,由此蘇聯開始轉入戰略反攻的階段。戰役結束之後,連德軍總參謀長哈爾德也不得不承認,莫斯科戰役有力地證明「德國陸軍常勝不敗的神話已經破滅了」。
『捌』 回復:德國在二戰時期怎樣才能戰勝蘇聯
德國在拿下歐洲之後,先不要去動英國,然後能提前說動日本在拿下東北之後,不要發動全面侵華戰爭。
當德國進攻蘇聯的時候,日本從東方夾擊,那麼以日本全面侵華的所有主力從東部進攻蘇聯,那麼蘇聯將無法在莫斯科保衛戰中抽調耐寒的西伯利亞師,同時要應付兩面作戰,而以當時中國是無力反攻的,歐洲被控制,美國鞭長莫及。
蘇聯被夾擊的結果就是首尾難顧,最終難逃被打敗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