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德國資訊 > 德國哪裡大水

德國哪裡大水

發布時間:2022-06-05 23:01:50

❶ 英國轟炸德國大壩,近4億噸洪水淹死3萬多人,那時候究竟發生了什麼

因為在打仗的時候,什麼方法都會想到,所以才殺死這么多人

❷ 多瑙河的重要特點是什麼

多瑙河在歐洲長度僅次於伏爾加河,是歐洲第二長河。它發源於德國西南部,自西向東流,流經奧地利、斯洛伐克、匈牙利、克羅埃西亞、塞爾維亞、保加利亞、羅馬尼亞、烏克蘭,最後注入黑海。

多瑙河流經10個國家,是世界上幹流流經國家最多的河流。支流延伸至瑞士、波蘭、義大利、波斯尼亞—黑塞哥維那、捷克以及斯洛維尼亞等6國,最後在羅馬尼亞東部的蘇利納注入黑海,全長2850千米,流域面積81.7萬平方千米,河口年平均流量6430立方米/秒,多年平均徑流量2030億立方米。

多瑙河是世界上流經國家最多的河,德語作Donau,捷克語作Dunaj,塞爾維亞-克羅埃西亞語及保加利亞語作Dunav,羅馬尼亞語作Dunzea,俄語作Dunay,斯洛維尼亞語作Donava。

多瑙河幹流從河源至維也納為上游,從維也納至鐵門為中游,鐵門以下為下游。

多瑙河航運發達,沿岸有100多個碼頭,是沿岸各國的運輸大動脈。為了連接其他航道,先後開鑿了多條運河,德國修建了萊茵-美因-多瑙運河,把多瑙河和萊茵河兩大水系聯為一體。

多瑙河在中歐和東南歐的拓居移民和政治變革方面都發揮過極其重要的作用。它兩岸排列的城堡和要塞形成了偉大帝國之間的疆界;而其水道卻充當了各國間的商業通衢。在20世紀,它仍繼續發揮作為貿易大動脈的作用。

❸ 德國的位置在哪

德國地理概況

德國位於歐洲中部。它周圍有9個鄰國:北鄰丹麥,西部與荷蘭、比利時、盧森堡和法國為鄰,南邊是瑞士和奧地利,東部與捷克共和國和波蘭接壤;自1990年10月3日德國重新統一以來,這個中心地理位置變得更為突出,它是東西歐之間和斯堪的納維亞與地中海之間的交通樞紐,其間水、陸、空道路條條通過德國,作為歐盟和北約的一員,德國被稱為「歐洲的走廊」。

德國的國土面積為35.7萬平方公里。南北之間的直線最遠相距876公里,東西之間相距640公里;最外的邊境點是:北部是濟耳特島上的理斯特,西部是北萊茵-威斯特法倫州的塞爾夫康特,南部是巴伐利亞州的奧伯斯特道夫,東部是薩克森州的泰斯卡,德國的邊境線全長為3758公里。按面積計算,德國小於法國和西班牙。

復雜多樣的地形

德國的地形異常多樣,從連綿起伏的山巒、高原台地、丘陵、山地、湖泊直至遼闊寬廣的平原,從北到南劃為5大地形區:北德低地、中等山脈隆起地帶、西南部中等山脈梯形地帶、南德阿爾卑斯山前沿地帶以及南部的阿爾卑斯山區。整個地勢南高北低,多瑙河是德國與鄰國共有的河流。

溫和的氣候

德國處於涼爽的溫帶,溫度大起大落的情況很少。降雨分布在一年四季,西北部靠近海洋,主要是海洋性氣候,夏季不太熱,冬季多數不冷,東部和東南部隨地勢的升高,氣候差異加大,大陸性氣候冬冷夏熱的特徵逐漸顯著,最冷時氣溫可達-10度,最熱時接近30度。

平穩溫和是德國氣候的總體特徵,冬季平均溫度在1.5度(低地)和-6度(山區)之間;7月份平原地區的平均溫度為18度,在南方山谷地區為20度左右;一般認為4月是德國氣候變化無常的月份,暴雨、洪水、颶風、大雪交替而至,因此在這個月出門的德國人一般都帶傘;5月、6月和9月、10月、11月是德國人從事各種交流活動的好時節,各種活動一般都安排在這五個月內進行;7月、8月是德國人休假的季節。

❹ 「百年一遇」洪水席捲德國,是否造成了人員傷亡

這一次德國的西部發生了大洪水,截止到目前為止已經造成了58人遇難,它的嚴重程度已經超過了日本的大洪水,說實話對於這樣的情況完全是難以預料的,畢竟德國的工業水平一直是比較高的,再加上他的西部地區大部分都是平原,按照道理來說,並不會造成如此嚴重的洪水,那麼今天就跟大家來探討一下為什麼德國會發生如此嚴重洪水,以及它後續所造成的影響。

第三,目前德國政府是如何應對的?

目前德國的地方災情管理中心已經對一些高危地區進行了控制,讓這里的居民進行撤離,同時對一些目前正在降油的地區正在逐漸的打開水庫,持續地放水,從而緩解上游的壓力,但是這樣一來的話,下游地區的風險又會增大,因為氣象學家發現,目前德國的降雨正在逐漸的轉移到下游的平原地區。所以這樣一來的話,將會導致這些地區發生洪水的風險性加大。

❺ 德國和比利時發生嚴重洪災,當地有關部門採取了哪些應急措施

2021年7月16日,德國和比利時地區因連續的暴雨出現了嚴重的洪災,截止到目前已經有十人遇難,另外還有上千名的人員出現了失蹤,而德國和比利時邊境的一些國家同樣也遭到了不同程度的強降雨天氣。當地政府也對此極端天氣情況做出了相應的對策來解決洪水過後的當地救災問題。

最近由於強降水天氣,所以導致全球出現大規模的洪災問題,是考驗當地政府第一時間做出決策的重要節點,也希望德國政府和比利時政府能夠在第一時間救人民於危難之中,緊急做出預案,並開始實施,將一切損失降低到最小。

❻ 德國的地理位置怎樣有什麼河流

德國-地理位置
地理:德國位於歐洲中部,面積為357042平方公里。和德國接壤的國家有:東邊有波蘭和捷克;南邊有奧地利和瑞士;西南邊為法國;西邊為盧森堡、比利時和荷蘭;北邊為北海、丹麥和波羅的海。在北海,德國擁有東弗里西亞群島、赫耳果蘭島和北弗里西亞群島的絕大部分。在波羅的海,德國擁有費馬恩島、呂根島和烏澤多姆島的大部分。海岸線長1300多公里。南部為高原山地,中部為丘陵和中等山地,北部為冰川平原。河流以萊茵河,多瑙河和西尼河為主。
氣候:德國屬溫帶氣候,但西北部為海洋性氣候,夏季涼爽,秋季溫和。向東及東南,逐漸由海洋性氣候向大陸性氣候過渡,夏季炎熱,冬季寒冷。年平均溫度為9度,最冷的月份(1月)年平均溫度1.5度(低地)和-6度(山區)。盛夏最熱的月份(7月)北德低地為17-18度,萊茵河谷和屏障的山谷上升至20度。東部和南部地勢逐漸升高,地形復雜。氣候差異較大,屬大陸性氣候,最冷時氣溫達-10度,最熱時氣溫接近30度,南部山多地高,大陸性氣候特點更加明顯。德國一年四季雨量充足,年降水量可達2000毫米,每年的6月是雨量最多的月份。12月至來年的3月,高原地區普遍降雪,海拔500米以下的地區冬季幾乎沒有嚴寒。
由於近期乾冷空氣的流入,德國大部分河流的洪水情況有所緩解。不過,目前很多近岸地區仍被洪水淹沒。

昨天上午萊茵蘭地區萊茵河水位以每小時1-2厘米的速度回落。科隆的水位4日夜間曾一度達到9.71米,處於科隆老城區警戒水位(10米)以下。目前多瑙河、美因河、 納卡河以及萊茵河水位大都有所回落,洪水形勢得到緩解。

筆者昨日赴科隆了解水情,傍晚時分攝得的萊茵河科隆段的照片,表明大水對科隆老城區的威脅還未解除。

❼ 德國大瀑布在哪裡

德國最大的瀑布在黑森林,但其實很小的,不值得作為一個景點去

❽ 多瑙河在哪裡

。德語作Donau,捷克語作Dunaj,塞爾維亞-克羅埃西亞語及保加利亞語作Dunav,羅馬尼亞語作Dunzea,俄語作Dunay,斯洛維尼亞語作Donava。
多瑙河流域分布圖多瑙河幹流從河源至布拉迪斯拉發附近的匈牙利門為上游,長約965.6km(從烏爾姆至匈牙利門,長度為708km,落差334m);從匈牙利門至鐵門峽為中游,長約954km,落差94m;鐵門峽以下為下游,長約930km,落差38m。
多瑙河在中歐和東南歐的拓居移民和政治變革方面都發揮過極其重要的作用。它兩岸排列的城堡和要塞形成了偉大帝國之間的疆界;而其水道卻充當了各國間的商業通衢。在20世紀,它仍繼續發揮作為貿易大動脈的作用。多瑙河(特別是上游沿岸)已被利用生產水電,沿岸城市(包括一些國家首都,如奧地利的維也納、斯洛伐克的布拉迪斯拉發、匈牙利的布達佩斯和塞爾維亞的貝爾格勒)都靠它發展經濟。
顏色
有人作過統計,它的河水在一年中要變換8種顏色;6天是棕色的,55天是濁黃色的,38天是濁綠色的,49天是鮮綠色的,47天是草綠色的,24天是鐵青色的,109天是寶石綠色的,37天是深綠色的。 [編輯本段]歷史西元前7世紀期間,希臘的航海人曾到達多瑙河下游並溯流而上,進行過頗為活躍的貿易。他們很熟悉整個多瑙河下游,並將其命名為伊斯特爾(Ister)河。後來多瑙河是浩浩無垠的羅馬帝國的北部邊境,被稱作多瑙韋斯(Danuvius)河。有一支羅馬船隊巡視其水域;沿岸碉堡是居民中心,其中有文多博納(Vindobona,後來的維也納)、阿昆庫姆(Aquincum,後來的布達佩斯)、辛吉杜努姆(Singinum,後來的貝爾格勒)和塞克桑塔普里斯塔(Sexantaprista,後來的魯塞)。
在中世紀期間,古要塞繼續發揮著重要作用,諸如9世紀查理曼所建的韋爾芬斯泰因(Werfenstein)之類的新城堡也建立起來。當15世紀鄂圖曼帝國從東南歐擴張到中歐時,土耳其人就依靠多瑙河沿岸一連串的要塞作防禦。哈布斯堡王朝曾認識到多瑙河的航運潛力。1740�6�51780年匈牙利和波希米亞女王瑪麗亞�6�1特蕾西亞(Maria Theresa)曾設置一專職部門監督航運。1830年一艘內河船,可能是為了商務,首次從維也納航行到布達佩斯。這次航行象徵多瑙河結束防禦線的作用,開始成為貿易渠道。
在多瑙河上開展有管理的航運,一直是許多國際協議的主題。1856年的《巴黎條約》建起第一個多瑙河委員會,旨在將多瑙河當作一條國際航運水道來監管。1921和1923年奧地利、德國、前南斯拉夫、保加利亞、羅馬尼亞、英國、義大利、比利時、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和希臘最後批准了《多瑙河章程》(Danube River Statute)。據此,國際間的多瑙河委員會便建成為具有廣泛權力的權威機構,它擁有自己的會旗,有權徵收捐稅,委員有外交豁免權。它管理從烏爾姆(Ulm)到黑海的航運並負責保管維修航運設備。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簽訂一部公約,規定僅多瑙河沿岸國家才有權參加重建的多瑙河委員會。 [編輯本段]水系多瑙河可分為3部分。上游自河源至奧地利阿爾卑斯山脈和西喀爾巴阡山脈之間、稱為「匈牙利門」的峽谷。中游自匈牙利門至南羅馬尼亞喀爾巴阡山脈的鐵門峽。下游自鐵門至黑海的三角形河口灣。 上游
從河源到「匈牙利門」(西喀爾巴阡山脈和奧地利阿爾卑斯山脈之間的峽谷)為上游,長約966公里。它的源頭有布列蓋河與布里加哈河兩條小河,從茂密森林中跌岩而出,沿巴伐利亞高原北部,經阿爾卑斯山脈和捷克高原之間的丘陵地帶流入維也納盆地。上游流經崎嶇的山區,河道狹窄,河谷幽深,兩岸多峭壁,水中多急流險灘,是一段典型的山地河流。上游的支流有因河、累赫河、伊扎爾河等,河水主要依靠山地冰川和積雪補給,冬季水位最低,暮春盛夏冰融雪化,水量迅速增加,一般6~7月份達到最高峰。上游水位漲落幅度較大,例如,烏爾姆附近的平均枯水期流量僅有40立方米/秒,而洪水期流 量平均竟達480立方米/秒以上。
中游
從「匈牙利門」到鐵門為中游,長約914公里。它流經多瑙河中游平原,河谷較寬,河道曲折,有許多河汊和牛軛湖點綴其間,接納了德拉瓦河、蒂薩河、薩瓦河和摩拉瓦河等支流,水量猛增1.5倍。中游地區河段最大流量出現在春末夏初,而夏末秋初水位下降。隨後,多瑙河切穿喀爾巴阡山脈形成壯麗險峻的卡特拉克塔峽谷。
卡特拉克塔峽谷從西端的臘姆到東端的克拉多伏,包括卡桑峽、鐵門峽等一系列峽谷,全長144公 里,首尾水位差近30米。峽谷內多瑙河最窄處約100米,僅及入峽前河寬的1/6,而深度則由平均4米增至50米。陡崖壁立,水爭一門,河水滾滾,奔騰咆哮,成為多瑙河著名天險,並蘊藏著巨大的水力資源。
在多瑙河中游斯洛伐克境內這一段,由於地勢低窪而形成內陸三角洲,河道寬而淺,有些地段涉水可過,一年只能通航5個月。而在汛期,河水又會左奔右突,給兩岸居民的生命財產造成嚴重威脅。為此捷克斯洛伐克和匈牙利於1992年建成了加布奇科沃水利工程,這項在多瑙河上進行的大型水利工程被稱為「第三個年工程」。這一水利工程竣工3年多,在防洪、發電、航運、供水、灌溉等諸方面發揮了顯著效益,並使其成為旅遊熱點。
多瑙河中游平原,是匈牙利和塞爾維亞兩國重要的農業區,素有「谷倉」之稱。多瑙河中游流經地區,都是各國的經濟中心,其重要城市有布拉迪斯拉發、布達佩斯和貝爾格萊德等。
下游
鐵門以下至入海口為下游。這里流經多瑙河下游平原,河谷寬闊,水流平穩,接近河口時寬度擴展到15~20公里,有的地段可達28公里之多。右邊,高陡的河岸之上伸展著保加利亞的多瑙平原台地。左岸為低矮的羅馬尼亞平原,在平原與多瑙河幹流之間隔著一條布滿湖泊和沼澤的狹長地帶。在這一段,支流較小,對多瑙河的總流量僅增加微弱。支流有奧爾特河、錫雷特河和普魯特河。此處河道又有許多島嶼形成障礙。就在切爾納沃德(Cernavoda)南邊,多瑙河向北流至加拉茨(Galati),又突然折向東流。多瑙河流到土耳恰城附近分成基利亞河、蘇利納河、格奧爾基也夫三條支流,沖積成面積約4300平方公里的扇形三角洲。僅岔流蘇利納河已疏浚、拉直,可以通航。在三股岔流之間有一些橫七豎八、狹窄的長方形台地。多數台地宜種植並已被開墾,有些還長滿高大的櫟樹林。
生長在淺水灘中的大量蘆葦,可用以造紙和製造紡織纖維。三角洲佔地約4,200平方公里,它的形成年代比較晚。約在6,500年以前,三角洲還是黑海岸旁小小的淺水灣,後逐漸被河中淤泥填滿;現在三角洲仍在按每年24�6�530米(80�6�5100呎)的速度向 海延伸。
多瑙河三角洲,還是「鳥類的天堂」。這里是歐、亞、非三大洲來自五條道路候鳥的會合地,也是歐洲飛禽和水鳥最多的地方。這里經常聚集著300多種鳥類。各路鳥群在此聚會,形成熱鬧非凡而又繁華壯麗的景象。三角洲上,由於有奇特的地理現象——浮島,有名目繁多的植物、魚類、鳥類和動物,所以,科學家們又稱它為「歐洲最大的地質、生物實驗室」。
支流
多瑙河河網密布,支流眾多,有大小支流300多條,其中長度在20km以上的有192條,有34條支流可以通航。上游右岸主要支流有伊勒(Iller)河、萊希(Lech)河、伊薩爾(Isar)河、因(Inn)河、特勞思(Traun)詞、恩斯(Enns)河等;左岸主要支流:納布(Naab)河、雷根(Regen)河;中游主要支流右岸有德拉瓦(Drava)河、薩瓦(Sava)河、大摩拉瓦 (Velika Morava)河,左岸有摩拉瓦河、瓦赫(Vah)河、赫龍(Hron)河、蒂薩(Tisza)河等。下游主要支流有左岸的奧爾特(Ohul)河、錫雷特(Siretul)河、普魯特(Prutue)河等。見多瑙河流域水系示意圖。
1普魯特河發源於烏克蘭南部科羅梅業西南大約50km處,河流向東南方向沿羅馬尼亞與摩爾多瓦邊界流動,最後在羅馬尼亞的加拉茨附近匯人多瑙河。河流全長950km,流域面積2.7萬平方千米,多年平均流量70m3/s。
2錫雷特河發源於烏克蘭南部切爾諾夫策西南50km處附近,河流由北向東南方向流,在羅馬尼亞加拉茨附近匯人多瑙河。河流全長710km,流域面積4.8萬平方千米,多年平均流量400m3/s。
3奧爾特河發源於羅馬尼亞的哈爾吉塔縣東北部,河流由北向南流,在圖爾努——默古雷萊附近匯人多瑙河。河流全長740km,流域面積2.4萬km2,多年平均流量160m3/s。
4大摩拉瓦河發源於塞爾維亞科索沃省與馬其頓交界處,河流由南向西北流,在斯梅代雷沃附近注入多瑙河。河流全長540kin,流域面積3.7萬km2,多年平均流量232m3/s。
5薩瓦河發源於義大利、奧地利和斯洛維尼亞三國交界處,河流向東南,流經斯洛維尼亞、克羅埃西亞、波士尼亞赫塞哥維納,南斯拉夫等國,在貝爾格萊德附近涇人多瑙河。河流全長940km,流域面積約9.6萬km2,多年平均流量1772m3/s,其最大支流為德里納(Drina)河,河流全長346km,流域面積1.97km2,多年平均流量371m3/s。
6蒂薩河發源於烏克蘭與羅馬尼亞交界處的東喀爾巴阡山,流經烏克蘭、羅馬尼亞、斯洛伐克、匈牙利、南斯拉夫等國。問流全長992km,流域面積約l5.7萬km2。左岸穆列什河是主要立流。
7德拉瓦河發源於義大利,北部意奧邊境附近,河流向東南方向流,先後流經奧地利、斯洛維尼亞、匈牙利和克羅埃西亞等國,最後在克羅埃西亞的奧西耶克以東20km處匯入多瑙河。問流全長749km,流域面積約4,02萬km2。多年平均流量653m3/s。
8瓦赫河發源於斯洛伐克與波蘭交界之處的巴比亞山附近,河流由北向西南方向流,在科馬諾附近匯人多瑙河。河流全長367km,總落差556m,流域面積1.16萬km2,多年平均徑流量49億立方米。 [編輯本段]地貌多瑙河流域位於中歐東南部,三面環山。西部有黑林山,南部由西至東有阿爾卑斯山、韋萊比特山、迪納拉山、老山以及巴爾干山;北部自西至東有捷克林山、舒馬瓦山、蘇台德山和喀爾巴阡山。東面臨黑誨。
河源處有兩條河,即布雷格河和布里加赫河,均發源於德國黑林山的東坡,海拔高程分別為1010m和1125m。過兩河的匯合點多瑙厄申根後,多瑙河流向東北。從烏爾姆至帕紹,多瑙河芽過巴伐利亞高原北側,其間在因戈爾施塔特至雷根斯堡河段,多瑙河橫切施瓦本—弗蘭克山,河谷狹深。河道過雷根斯堡後轉向東南流,從帕紹至典地利的林茨,穿越阿爾卑斯山脈北坡與捷克高原之間的丘陵地帶,形成典型的山地河流,河谷變窄,灘多流急。過林茨後,河道改向東流,進入維也納盆地,多瑙河從斯洛伐克布拉迪斯拉發附近的匈牙利門峽流出後,進入小匈牙利平原,河床變寬,流速減緩,河道分漢,繞過泥抄淤積而成的大、小許特島(面積1901km2)。出科馬諾,多瑙河進入維謝格拉德峽,然後河道轉向南流,過布達佩斯進入大匈牙利平原,河流呈平原河流特徵,河谷變寬,河床比降小,河道彎曲,常有河汊和牛軛湖。多瑙河從南斯拉夫貝爾格萊德轉向東流,直沖南喀爾巴阡山。經過長年的切割,形成了壯麗險峻的卡特拉克塔(傑爾達普)峽谷,峽谷全長130km,由4個峽谷組成。其中最著名的是鐵門峽。峽谷河段首尾水位差30m,最窄處僅132m,最深處達82m。多瑙河出鐵門後,進入下游平原,河谷寬闊,岸邊有寬約10一15km的湖泊和沼澤帶,河口三角洲長80km,每年以約24.38~30.5m的增長速度向黑誨延仲,三角洲面積5640km2以上,在三角洲頂點(圖耳甘)多瑙河分成三條汊河,即基利亞、蘇利納和斯芬圖喬治,其人海流量分別占總量的66%、16%和18%。 奧地利瓦豪區內臨多瑙河的葡萄園
多瑙河流域面積廣大,約有817,000平方公里(315,000平方哩),內有影響其水源和水情的各種自然條件。 這些自然條件有助於形成一個岔流多、稠密、水深的河網,內有支流約300條,其中30多條利於通航。整個多瑙河盆地,有一半以上由其右岸支流排水;這些支流匯集著來自阿爾卑斯山脈及其他山區的水,佔多瑙河總流量或排水量的2/3。 [編輯本段]氣侯多瑙河流域屬溫帶氣候區,具有由溫帶海洋性氣候向溫帶大陸性氣候過渡的性質。特別是流域西部和東南部溫、濕適宜,雨量充沛。河口地區則具有草原性氣候特性,受大陸性氣候影響,整個冬季較寒冷。以布加勒斯特為例,夏季有3個月氣溫在20℃以下,最高氣溫可達34℃,冬季有3個月氣溫低於0℃,最低氣溫-3.5℃。
就全流域來說,大部分降水出現在夏季和秋初(6—9月),高山地區冬季降雪。降雪量佔全年降水量的10%~30%。流域內降雨分布不均勻。奧地利阿爾卑斯山區降雨量最大,年平均降雨量超過2510mm,最大年降雨量超過3000mm 降雨量最少的地區是大匈牙利低平原和斯洛伐克摩拉瓦流域地勢較低的部分以及下游地區,特別是錫雷特河以東地區和河口地區,其年平均降雨量不到600—400mm,特別乾旱年份降雨量還不到平均降雨量的一半。總的來說,上游地區年降鬧量多,約為1000—1500mm,中下游平原地區降雨量少,約為700~1000mm,流域平均863mm。 [編輯本段]水文多瑙河洪水由夏秋季暴雨或長期連續降雨、春季高山積雪融化和冬季冰凌所形成,有以下兩個特點:一是全流域發生特大洪水極其罕見,大多數洪水只限於發生在局部河段,二是全年各個季節都有可能發生洪水,只是分別出現在不同的河段。
春季融雪洪水,一是來自源於阿爾卑斯山的上游右岸支流;二是來自源於喀爾巴阡山的下游左岸支流。此外,中游下段三條支流(德拉瓦河、薩瓦河、大摩拉瓦河)由於上游山區的融雪洪水,也會在貝爾格萊德附近河段產生春汛。
在奧地利河段、斯洛伐克與匈牙利邊界河段、中游的下段經常出現因降雨而產生夏季洪水和秋季洪水。這些河段的洪水一般來自兩岸的支流,上遊河段的來水也有不同程度的影響。
布達佩斯以下的許多河段都出現過冰凌洪水,因冰壩壅高的水位有時超過伏汛水位2.5—3.0m。
由於雨雪洪水的相互補充以及上、中、下遊河段洪水的錯峰,多瑙河的水位和流量過程線比較均勻,但在時空上分配仍不均勻。一般來說,多瑙河水位在11月至次年2月最低,7~8月也較低,低水位時,影響通航。冬季河口附近河段結冰,結冰期約40d,融冰時間需延續兩個星期。多瑙河各主要控制站的多年平均流量為:烏爾姆(控制面積o.7578萬km2,多年平均流量114m3/s);林茨(7.949萬km2,1479m3/s);布拉迪斯拉發(]3.129萬km2,2050m3/s);布達佩斯(18.4767萬km2,2360m3/s);貝爾格萊德(51.28萬kmz,5320m3/s)。
多瑙河推移質輸沙量以奧地利河段最大,進入匈牙利河段後,推移質泥沙大部分都淤積在河床上。懸移質輸沙沿程——般是增加,但在薩瓦河河口數量突然增大。河口多年平均懸移質含沙量0.34kg/m3,年均輸沙量約6760萬t。
河流盆地的不同自然特徵影響著上中下游3段河流的流量。上游的流量與阿爾卑斯山脈各支流的流量相一致,在阿爾卑斯山脈冰雪融解最強勁的6月間,上游此段流量最大。冬季數月間,流量降至最低。
中遊河水變化各期可持續4個月,6和4月是流量高峰。6月高峰源出於上游,不過中游流量達至最大時比上游遲10�6�515日。4月高峰是當地原因引起的,即由於平原積雪的融化和由於本地區低地和矮山中早春淫雨,而河水增加。降雨量很重要;枯水期開始於10月,它是低窪平原以夏秋為乾季的特點反映。在下游,河水變化的特徵——阿爾卑斯型(高山型)特性——全部消失。最大流量在4月,枯水期可延長到9�6�510月。
林茨以上,由於水流湍急,河水不完全結冰。然而中下游在嚴寒期間封凍。在12�6�53月間,冰磧與春季冰雪融解相結合,常造成漂浮的冰塊在河島堆積、阻塞河道,形成大的洪水災害。

洪水
多瑙河實測洪水歷史悠久,維也納站的水文觀測,迄今已有近千年歷史。該站最大洪水發生於1501年,洪峰流量為14000m3,其次為1787、1899和1897等年。本世紀多瑙河在奧地利境內發生的最大洪水是1954午7月13日,斯坦因 克雷姆斯水文站實測洪峰流量為10200m3/s。匈牙利境內實測歷史最人洪水流量為10910m3/s,保加利亞和羅馬尼亞河段實測最大洪峰流量均為17000m3/s,鐵門為21200m3/s。
洪水災害主要發生在中下游地區,上游維也納盆地也有洪水威協。自1870~1970年共發生洪災62次。1970年羅馬尼亞境內多瑙河大水成災,死200人。1935、1 938、]940、1941、1942、1945、1956年均發生過冰凌洪水。1938年3月冰凌洪水使布達佩斯半數以廠房屋被毀。1942年3月凌汛洪水使保加利亞瓦爾丁一諾沃戈羅德低地受到巨大損失,堤防數處決口,土地全部被淹,顆粒無收。 [編輯本段]沿岸城市人們說,多瑙河是布達佩斯的靈魂,而布達佩斯是匈牙利的驕傲。踏上這座古城,既可以欣賞到迷人的風光,又可以領略到歷史的變遷。
塞爾維亞首都貝爾格萊德是個美麗的城市,它坐落在多瑙河與薩瓦河交匯處,碧波粼粼的多瑙河穿過市區,把城市一分為二。貝爾格萊德,意思是「白色之城」。貝爾格萊德附近是多瑙河中游平原的一部分,是全國最大的農業區,向有「谷倉」之稱。本區生產了全國2/3的小麥和玉米,同時,還是全國甜菜、向日葵和水果的重要產地。貝爾格萊德是南斯拉夫最重要的工業中心和水、陸、空交通樞紐,是全國機械製造中心。
藍色的多瑙河緩緩穿過奧地利的首都維也納市區。這座具有悠久歷史的古老城市,山清水秀,風景綺麗,優美的維也納森林伸展在市區的西郊,鬱郁蔥蔥,綠蔭蔽日。這里都要舉行豐富多彩的音樂節。漫步維也納街頭或小憩公園座椅,人們幾乎到處都可以聽到優美的華爾茲圓舞曲,看到一座座栩栩如生的音樂家雕像。維也納的許多街道、公園、劇院、會議廳等,都是用音樂家的名字命名的。因此,維也納一直享有「世界音樂名城」的盛譽。
站在城市西北的卡倫山上眺望,淡淡的薄霧使她蒙上了一層輕紗,城內陽光下閃閃發光的古老皇宮、議會、府第的圓頂和聖斯丹芬等教堂的尖頂,好像她頭上的珠飾,多瑙河恰如束在腰裡的玉帶,加上蒼翠欲滴連綿的維也納森林,使人們想起在這里孕育的音樂家、詩人……他們著名的樂曲彷彿又在人們耳邊回響。
布拉迪斯拉發,位於摩拉瓦河與多瑙河匯合處,自古以來就是北歐與南歐之間的重要商道,所以古羅馬時此地就是要塞。
現在,布拉迪斯拉發是斯洛伐克地區的政治、經濟中心。有造船、化工、機器製造、紡織等工業。此外,還是多瑙河航線上最大的港口之一。
布達佩斯,被稱為「多瑙河上的明珠」。它是由西岸的布達和東岸的佩斯兩座城市,通達多瑙河上8座美麗的橋連為一體的。城內許多古跡多建於城堡山。城堡山是面臨多瑙河的一片海拔160米的高崗,13世紀時修建的城堡圍牆至今保存完好。著名的漁人堡,是一座尖塔式建築,結構簡練,風格古樸素雅。遊人可以站在漁人堡的圍牆上,欣賞多瑙河上的美景和佩斯的風光。
矗立在多瑙河畔宏偉的匈牙利國會大廈,高90多米,金碧輝煌,兩旁有兩座用白石鏤空挺拔俏麗的高塔,美麗異常,內部裝飾富麗堂皇。在四壁上嵌滿匈牙利歷代皇帝的雕像,千姿百態,巧奪天工,充分顯示了匈牙利人民的才智,是匈牙利國家的象徵。
多瑙河上游最大的城市——累根斯堡。累根斯堡是座美麗無比的城市,它到處是古老的教堂、達官貴人的邸宅和備有佳餚美酒的古老酒肆。現在機器製造、電子工業也初具規模。 [編輯本段]開發多瑙河對其沿岸9國(烏克蘭、羅馬尼亞、塞爾維亞、克羅埃西亞、匈牙利、保加利亞、斯洛伐克、奧地利和德國)都有重要的經濟意義,它們以各種不同方式利用它運輸貨物、生產水電、供應工業和居民用水、灌溉和發展漁業。多瑙河最重要的經濟活動是貨物運輸,沿岸的大港口有:烏克蘭的伊茲梅爾(Izmail)、羅馬尼亞的加拉茨和布勒伊拉(Braila)、保加利亞的魯塞(Ruse)、塞爾維亞的貝爾格勒、匈牙利的布達佩斯、斯洛伐克的布拉迪斯拉發、奧地利的維也納、德國的雷根斯堡。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河流經過疏浚,修建了許多運河,運輸量大增。最重要的運河(具有連接全歐陸航運水道規畫的一切因素)有多瑙-黑海運河和美因-多瑙運河。前者提供了一條自羅馬尼亞的切爾納沃德至黑海的更直接、更便利的航道;後者連接多瑙河至萊茵河,並由此通至北海。
多瑙河(主要是在上游)已被用於發電,而且開發工作已遍及下游。最大的水電工程之一——捷爾達普高壩(Djerdap High Dam)和鐵門電力站,是由塞爾維亞和羅馬尼亞聯合修建的。此建設工程不僅可生產水電,而且可使過去是多瑙河最艱難的河段之一現在適於航運。
現在維也納、布達佩斯、貝爾格勒和魯塞都將多瑙河水用於工業。主要的灌溉地區是位於斯洛伐克、匈牙利、塞爾維亞和保加利亞。然而由於污染已有驚人的增加,河水幾乎已不適於灌溉和飲用,污染還使過去曾是豐盛的漁場縮小了。

與德國哪裡大水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76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50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34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72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412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88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20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80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43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47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70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71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82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92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25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87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211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41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70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