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近代英國美國法國德國的政體分別是什麼其確立標志分別是什麼各自有什麼特點
英國:君主立憲制。特點:1 國王是名義上的國家元首,但是「臨朝而不理政」;2 議會是權力中心,擁有立法權;3 責任內閣制,英國首相從在下院大選中獲勝的多數黨內選出,一般是該黨的黨魁。首相可以任命內閣閣員,組成內閣,首相是英國的政府首腦。內閣對議會負責。當議會不信任內閣時可以發起倒閣,首相也可以解散下院,提前大選。4 兩黨制的運用,將政治斗爭用一個有序的形式規范起來,避免了流血和暴力斗爭。
美國:聯邦制總統制的共和制。特點:1 國家實行聯邦制,各州政府必須服從聯邦政府,各州法律不得與聯邦憲法的原則相違背,但各州又在各領域享有一定程度自主權。這種制度既維護了中央集權,又能充分調動各州的自主性和積極性。2 實行「三權分立」的政治體制。美國國會行使立法權,聯邦總統行使行政權,聯邦法院行使司法權。三權獨立,相互制衡,避免了專制獨裁。3 憲法修正案,使美國的憲法能與時俱進,注入新的內容。4 兩黨制的運用。
法國:議會制的共和制。特點:1 法國總統由參議院和眾議院聯席會議選出,任期為7年,總統對議會負責,總統在獲得參議院同意後可以解散眾議院,同時總統也是三軍總司令,法國總統的權力很大,但要作為總統,前提是祖宗不可以統治過法國。2 這個我還沒想到,不好意思羅。
德國:君主立憲制。特點:1 立憲是虛,專制為實。德國名義上的立法機構是聯邦議會和帝國議會,可是只能在政府預算時對政府施加壓力,對於損害德皇以及容克地主利益的決議一律不準通過。2 德皇是國家元首,集立法 司法 行政權於一身,軍官皆由其任命,宰相也由其任命,宰相是政府首腦,對德皇負責。
1689年 權利法案(英)
1776年 獨立宣言(美)
法蘭西第三共和國憲法的頒布
德意志帝國憲法
『貳』 德國現在是什麼政體的國家
從國家結構形式看:德意志聯邦共和國是聯邦制國家。從政體結構看,德國是議會制民主共和制。聯邦總統為國家元首。
議會由聯邦議院和聯邦參議院組成。聯邦議院行使立法權,監督法律的執行,選舉聯邦總理,參與選舉聯邦總統和監督聯邦政府的工作等。聯邦議院選舉通常每四年舉行一次,在選舉中獲勝的政黨或政黨聯盟將擁有組閣權。
德意志聯邦共和國,簡稱德國(兩德統一前簡稱西德或聯邦德國),是位於中歐的聯邦議會共和制國家,北鄰丹麥,西部與荷蘭、比利時、盧森堡和法國接壤,南鄰瑞士和奧地利,東部與捷克和波蘭接壤,該國由16個聯邦州組成,首都為柏林,領土面積357167平方公里,以溫帶氣候為主,人口約8267萬人,是歐洲聯盟中人口最多的國家,以德意志人為主體民族。
德國人的祖先是古代居住在中歐的日耳曼人。10世紀時日耳曼人建立神聖羅馬帝國,後發生分裂。1871年普魯士王國統一除奧地利帝國以外的日耳曼各邦國建立德意志帝國。1914年和1939年,德國先後挑起兩次世界大戰並戰敗。
1945年分裂為東西兩部分。1990年10月3日,德意志民主共和國正式加入聯邦德國,實現兩德統一。目前,德國是歐洲第一大經濟體,也是歐盟的創始會員國之一、還是北約、申根公約、八國集團、聯合國等國際組織的重要成員國。
德國是一個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以汽車和精密機床為代表的高端製造業,也是德國的重要象徵。
『叄』 德國政府的組成
【探人性的路線圖 】
人性何來?欲將何往?以我86歲的經驗和史書知識,及耳聞目賭許多現存、出土古跡等,可認定人類之始,是從粗野、愚昧、迷信、自私、弱肉強食的獸性走來,進化到奴隸制、封建制社會時,以國王和家長專制式形成,並用撕殺、戰爭、篡奪等手段,達到勝者為王敗者為賊的朝代更迭,皇權的至高無上,享樂威福的極至,拉大了不平等的矛盾,無怪才會「引 無數英雄競折腰」,世界無序無理的一盤散沙性,割據、吞並、爭霸、黷武···,各自為是,各為其政,自私自立多,正義者少,但距獸性漸遠,有些文明古國已漸升華了道德、法律和創造力,社會財富漸增,人口密度加大,人們為了和諧交往和安定生活,勢必產生道德規范,隨後擇其重點產生了國家公權的強製法律,當然那時法律也是由國王及其 團伙摻入私利制定的,並多由國王以言代法,嚴刑峻法只對臣民,獨尊皇權,所以列寧說「是一個階級壓迫另一個階級的工具」是有道理的。
發展到近代,各國的文明法制和民主革命雖已俱興,但還無世界機枸協調管理,仍是各自為是,群雄割據、殖民入侵、弱肉強食的舊格局,所以就有人利用「優勝劣汰」的自然法則,硬用在人性激情的邪路上,如「二戰」的納粹黨希特勒,自認為是「高等人民」,要統治殺害「低等分子」,打著「需要和平」的口號,窮兵黷武,以坦克大炮入侵別國,大開殺戒,以圖霸權。還有日本法西斯,打著「大東亞共榮」的幌子,實則用軍隊持刺刀、大炮等,瘋狂的血腥屠殺別國人民,殺人放火、姦淫擄掠、無惡不作,道德喪盡 。這些不顧人道和名聲,只靠武力征服他人的瘋子們,即不看歷史車輪的前進方向,也不懂「得人心者得天下」的真理,更不懂人間道德和正義,這種不分人與獸性的胡為,必遭絕大多數人的痛恨,其結果都是身敗名裂,遺臭萬年,永被釘在了恥辱柱上,永世不得翻身。
這種人間悲劇,因有了聯合國這一世界組織,而漸驅盡黎明前的黑暗,那種毫無人性的踐蹋人類的獸行,已漸行漸遠,即便還有不顧人性道德的少數恐暴分子及其團伙,打著宗教外衣,破壞正規教義,編造離奇的謎信,製造恐怖、暴力排他等事件,達其享威福的天堂夢,註定不會得逞,很快會消失在全人類的汪洋大海中。
總之人性從蒙昧、自私、弱肉強食的獸性走來,向著文明理智、道德法治、科學創造、公正、民主、和平的方向走去,也可說是由只重利己向公平利眾發展了去,這條清晰的路線大家能認同嗎?知昔、明今、預未來,人類進化至今,整個社會尚無統一道德明文推廣,也無有力的法律來懲辦,還是軍事對壘、武備競賽、挑釁威脅、戰亂頻仍的局面,聯合國誕生70多年依舊,很不適應當今變化了的新形勢,經濟一體化、一帶一路 、網路地球村···,人心所向,急待改革與時俱進,所以總在前方有個眾望所歸地理想,牽引大家嚮往那永無戰亂、無貧困、無迫害、無驚恐、無不公正,基本心平氣和的社會歸宿,要達此目的整個社會應是:在全球范圍內,由多數公民真實意志表決的世界統一法律,能公正有力的執行且法務獨立。最好本著「法律你我他,共同來約法,誰犯甘受罰」的精神制定,才感「自由」。大家對此認同嗎?要想實現這一條,必須做到軍武「同步、同比瘦身法」:(一),就是我向聯合國秘書長寫出無數建議的:由秘書長向全體提議,對各國殺人武器 ,除警、法、維和等必要部門保有外,其餘一律實行各方易接受的,誰也不吃虧不佔便宜的「同步、同比例瘦身法」,先從禁產禁購銷始,交叉監督,約法執行,定期公布,大家對此還有好法嗎?(二),還需提早推廣人類統一道德,因為人非禽獸,是要臉面重榮辱的,故以道德提高全人類的覺悟,避免各為其是,為世界永和平鋪路 ,初擬道德標准如下,歡迎批評達共識。
一,道德定義:凡一切不圖報償的公正利他利眾的科學思想和言行,都是道德的,光榮,提倡。凡一切和理、法利己也利人利眾的事業,是人生應盡職責,必做,戒懶。凡一切非理、法損人損公利己(或不利己)的非科學思想和言行,都是缺德的,可恥,禁忌。
二,道德界定:道與德倆范疇,道是站在平等基礎上的講道理,其評判標準是人民法律;道似人人必行的唯一軌道,凡出軌善的科學思想和言行就是美德,凡出軌惡的非科學思想和言行就是罪、錯。
三,道德范疇:「人類之愛」。
盼同志們能把此文傳到聯合國去。 平和的老頭2018年1月盧建申
中國。天津
『肆』 德國帝國政府是什麼
希特勒納歲黨
『伍』 德國現在的政體和國體是什麼
德國的政體為議會民主制和聯邦制,共16個州,每個州有自己的憲法、議會和政府
http://mch.chinajob.com/mch_kaocha/content.php?id=12741433
『陸』 現在德國是什麼政治體制
德國是議會制共和制國家。聯邦制是若干個單位聯合組成的統一國家。立憲制就是君主立憲制 聯邦制 德意志聯邦共和國以「三權分立」的議會內閣制為,
『柒』 德國政治制度是什麼
德國政治制度是聯邦制。
德國是聯邦制國家,外交、國防、貨幣、海關、航空、郵電屬聯邦管轄。國家政體為議會共和制。聯邦總統為國家元首。聯邦總理為政府首腦。德意志聯邦共和國的根本大法《基本法》的制定,奠定了西德以及後來統一的聯邦德國的國家政治制度的基礎,是一部治國大法。
德國聯邦制的歷史:
聯邦制是德國二戰戰敗後做出的歷史選擇,目的在較大程度上防止集權和專制的產生。中央政府統籌外交、國防、貨幣、海關、航空、郵電事務,施政綱領則多由地方政府自行決策。德國有16個州/直轄市,每個州都通過選舉組成政府內閣,制定自己的法律法規。
每個州享有獨立的人事權、立法權、財政權等,並根據自己的現狀和稅收情況制定可行的文化教育、交通、社會福利服務等政策。
『捌』 德國的政府首腦是什麼
一般情況下政府首腦是總理,國家元首是總統從德國統一直到一戰結束德國的政府首腦都是首相,一戰結束後德皇退位,政府首腦變成總理直到現在
『玖』 德國總統、總理的區別
德國總統和總理的主要區別:
一、工作內容不同
德國總統的主要職責是:簽署並公布由國會通過的、由總理副署的法律法令。根據聯邦議院的決定任免聯邦總理,根據聯邦總理的提名任免聯邦政府各部部長。主持國家禮儀性活動等。德國總理擁有組閣權,挑選各部部長和政府主要官員,提出對聯邦總統有約束力的任免名單。
二、權利方面的不同:
總統根據聯邦議院的請求罷免聯邦總理,或根據聯邦總理的提議解散聯邦議院; 任免聯邦法官、聯邦公務員、軍官和下級軍官; 簽署並頒布聯邦議院通過的法律; 代表聯邦行使赦免權。總理是政府首腦,總理則對內領導政府系統,對外代表國家政府,行使政府的最高權利。
三、產生方式不同:
總理往往是議會多數黨的成員,由議會選舉產生。聯邦總統由聯邦大會經討論而選舉產生。凡年滿40周歲並享有聯邦議院選舉權的德國人均可參選。
聯邦議院選舉通常每四年舉行一次,在選舉中獲勝的政黨或政黨聯盟將擁有組閣權。德國實行兩票制選舉制度。德國的《基本法》是聯邦德國法律和政治的基石。
由德國聯邦議院和德國聯邦參議院組成。每屆任期4年。參加聯邦議院的各黨議員分別組成議會黨團。聯邦議院議員由選民直接選舉和通過政黨得票率按比例分配產生,任期4年,最重要的任務是立法、選舉總理和監督政府。
(9)德國政府代表什麼擴展閱讀:
德國選舉國家代表機關或公職人員的具體規則和次序包括以下九個方面:
(一)、劃分選區。實施選舉的區域單位,一般按地區或人口數劃分。把選區跨分為若干個投票區,是為了選民投票的方便,每個選舉區的選民人數原則上不超過2500人。
(二)、選民資格。指法律規定的參加選舉所要具備的條件。
(三)、選民登記。指選舉機構依法辦理公民參加選舉的程序。
(四)、候選人。德國通常由政黨提出議員、聯邦總理和聯邦總統的候選人。
(五)、競選。德國政黨競選活動包括以下幾個步驟:制定競選綱領、推舉候選人、確定政治議題和競選口號、動員、爭取選民。
(六)、投票制度,指選舉代表或議員的規則和方法。
(七)、選票。是選民或選舉人用以表示自己贊成或反對候選人的法定選舉文件。
第18屆聯邦議院於2013年10月22日組成,共有631個議席,其中聯盟黨311席,社民黨193席,左翼黨64席,綠黨63席。現任聯邦議院議長諾貝特·拉默特(Norbert Lammert,基民盟)。聯邦參議院共69席,由各聯邦州代表組成,每州按人口比例擁有3至6個席位。
『拾』 德國政府是怎樣產生的
德國是聯邦制國家,實行議會共和制,議會由聯邦議院和聯邦參議院組成。其中,聯邦議院行使立法權,監督法律的執行,選舉聯邦總理,參與選舉聯邦總統和監督聯邦政府的工作等。目前執政的基督教民主聯盟(基督教社會聯盟)和社會民主黨即為聯合執政形式,由於兩黨是德國最大的兩個政黨,該聯合執政形式也被稱為"大聯合政府"。
與其他西方國家不同的是,德國的總統不是由選民直接投票選出,而是由五年召開一次的聯邦議會和聯邦參議院全體成員選舉產生。根據德國憲法規定,凡年過40歲的德國公民都有權競選國家總統一職。作為國家元首,聯邦總統的一項重要職能是成為德國內政及外交方面的形象代言人,要為政府首腦——德國總理,以及其他政府官員的選舉、任命及解職進諫獻策。在特定的情況下,德國總統也可以解散德國議會,決定聯邦法官的任免。聯邦法律也只有通過他的親筆簽字方能生效。聯邦大會由603名聯邦議會代表以及603名參議院代表即各州議會代表組成,每個州選出的代表人數同各州人口多少成正比,各黨派參加聯邦大會的人數取決於該黨在州議會占的比例。
在德國,人們享有平等,自由,無記名的直接選舉權。每一名選民有兩張選票,第一票投給所在選區的代表,第二票投給某個政黨,這一政黨將從黨內比例代表名單中選擇人選擔任議會議員。
598個聯邦議會席位中有半數席位是通過選民對政黨的選擇(第二張選票)確定的,另外半數席位則是由選民對選區的代表選擇(第一張選票)決定的。因此政黨在選舉制度中起 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聯邦議會議員的黨籍反映了選舉人的選擇。為了防止一些小黨進入議會,保證大黨執政,在選舉制度中有一條重要規定,即所謂的5%條款。 德國的選舉制度使一些規模較小的政黨難單獨執政。通常來說他們會與其他政黨組成執政聯盟。執政聯盟會在大選前發表聯合聲明,讓選民們了解其所支持政黨的合作夥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