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為什麼兩次世界大戰都由德國挑起,而都以
一戰開戰原因:
1,德意志帝國的崛起打破了原因的歐洲平衡
2,美國農業出口和工業崛起,使得各國開始採取貿易保護主義----加劇了矛盾
3,主要工業國存在產能過剩問題----需要擴大市場,或者消滅對方的產能
4,一些國家,尤其是德國,出現社會帝國主義的特點----採取對外強硬政策來確保國內穩定
5,巴爾乾地區,俄國與奧匈帝國矛盾激化----斯拉夫人的騷動,民族主義興起,大國已經難以控制危機
6,法國和德國的長期矛盾
7,19世紀末期存在著---所謂的「中等強國的危機」-----兩極格局的加速推進,使得中歐集團不得不冒險挽回局面
一戰德國失敗原因:
德國高層內部意見一直無法統一,錯過了發動戰爭的最好時機了。
施里芬計劃也是個大槽點。法國特務早就截獲了...而且這個計劃本身只是pure wishful thinking, 根本沒有考慮政治經濟等因素。
德國政治體制的落後。興登堡計劃以後德國變成軍政府獨裁,而興登堡計劃在此體現了德國軍人的戰略短示和不考慮別的因素帶來的後果。
1917年重開無限制潛艇戰。作死中的作死。之前宰相霍爾維格一直在反對這件事(就他還明白外交的重要性,他很清楚這樣會迫使美國對德國宣戰)結果他被逼下台以後瘋子們決定在6個月內解決英國,再用六個月贏得戰爭,趕在美國大兵登陸歐洲之前結束這一切。結果計劃落空了。
1918年3月-7月,德國把手裡最後的好牌都打出去了。BL條約鯨吞了俄羅斯上百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太貪婪(這里邊包括了5500萬人口,90%的煤炭開采,73%的鐵礦石,54%的工業)這個時候德國已經不可能取得全面勝利,理性的話應該是盡可能的得一些好處然後寄希望於威爾遜來調節,體面地結束戰爭。
BL條約導致了東歐的這片土地上動亂和反叛此起彼伏,德國不得不部署100多萬人看守這片土地,這導致西線的攻勢上少了人手。
眼看著美國大兵要來了,德國應該採取戰略防守,但是德國的高層卻決定在美國登陸之前打敗法國。結果整個夏天德國損失百萬部隊,徹底流幹了血。
其實凡爾登也是一個戰略失誤,原本打算在這里絞殺法國軍隊,結果最後死亡率接近1:1。對於人手不足的德國來說這是一個巨大的失敗。
鯨吞了這一百多萬領土後,德國高層徹底陷入了一種狂妄的狀態。沒有人願意/意識到/敢於承認現在德國已經無法取得全面勝利,需要體面地議和結束戰爭了。
二戰開戰原因:
經濟危機
法西斯獨裁
一戰禍因,分贓不均
國際聯盟失敗
二戰德國失敗原因:
戰略上陷於兩線作戰,德國國土面積和人口使他不可能同時應對多個強大的敵人。
43年的俄國冬天比任何時候都寒冷。德國大批精銳凍死凍傷。
俄國人勇於犧牲的精神
殘酷的民族政策將蘇聯群眾推向了斯大林一邊
大西洋戰場和北非戰場牽制了大量德國人力物力資源。
美英的戰略大轟炸。44年後。德國武器產量嚴重不足,這是非常致命的。
人口有限,德國當時只有約7000萬人口。顯然無法應對持久戰。
盟友的無能。特別是義大利
指揮失誤。在郭克爾克撤退和庫爾斯克戰役(本來是勝的,卻要主動撤退)表現得特別明顯。
武器生產思路錯誤。德國偏愛威力大質量高且很貴的武器。雖然生產出來的東西都非常具有革命性和創造性。如導彈,虎王,噴氣式戰機。但新研製的東西往往都需要很多年才能成熟。無法在戰場上立即顯示出威力,更多是起心理威懾作用。
日本的魯莽。聽說偷襲珍珠港後,希特勒曾大發雷霆,把身邊的人都嚇壞了。美國參戰,其效果是無法想像的。二戰後期,美國的閃電戰機就消滅5000架德國飛機。
Ⅱ 為什麼兩次世界大戰都有德國的份
一戰是德國這個後起之秀不滿意殖民地的瓜分,這么多年來都是英國排在前面,要求發動戰爭重新瓜分殖民地。是一場非正義的帝國主義戰爭。
二戰是德國的法西斯組織挑起的,當時處在經濟危機時期,希特勒利用人們的不滿,挑起戰爭,想統治全世界,說人人都有麵包和工作!!
一戰因為法國和英國是歐洲的殖民地大國,,德國是威廉二世君主專制,它要求按現有實力重新瓜分世界,拓展殖民地,但是受到排擠,所以需要戰爭手段來爭取獲得兩大列強的殖民地,說白了就是利益
二戰是因為,一戰德國戰敗,賠償支付不了,受到協約國的很多不平等待遇,比當時的晚清強點,而且德國1929-1933年經濟大危機,希特勒上台,獲得了工人的信任,然後潛伏了幾年,發起二戰
Ⅲ 為什麼兩次世界大戰都是德國發動的
第一次世界大戰:德國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超過了英法兩國,尋求國際貿易的優惠,所以與英法產生了予盾。為重新瓜分世界(也就是瓜分經濟市場),而爆發的霸權地位大戰。
第二次世界大戰:世界經濟大蕭條,國內社會階級矛盾加深,無法正常實施的生產活動,利用軍事擴張的手段來緩解資本主義德國內部的社會危機。
Ⅳ 為什麼兩次世界大戰都是德國挑起,而且兩次都失敗
第一次世界大戰是一場帝國主義之間的分贓不平衡的帝國主義戰爭。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資本主義國家向其終極階段,即帝國主義過渡時產生的廣泛的不可調和矛盾、亞洲,非洲,拉丁美洲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基本上被列強瓜分完畢,新舊殖民主義矛盾激化、各帝國主義經濟發展不平衡,秩序劃分不對等的背景下,為重新瓜分世界和爭奪全球霸權而爆發的一場世界級帝國主義戰爭。
第二次世界大戰也是隨著帝國主義國家間經濟、政治和軍事發展不平衡的加劇,軍事實力發展較快的德、意、日三國要求重新劃分世界勢力范圍,使帝國主義之間的矛盾進一步尖銳起來。
德國參加第兩次世界大戰,嚴格意義上說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繼續。
Ⅳ 為什麼兩次世界大戰都是由德國發起的,兩次目的有何不同
因為當時德國想要打破原有的舊有秩序,因為只有這樣才能夠保護自己的利益。所以當時也拉上了自己的表兄弟奧匈帝國才發起了了第一次世界大戰。而第二次世界大戰其實也就是德國想要進行的一次毀滅行動,所以才發生了第二次世界大戰。
而第二次世界大戰其實是德國它們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失敗之後,由於當時《凡爾賽和約》過分的壓迫,再加上當時世界性的經濟危機也開始爆發了。所以當時的德國開始處於一個十分不利的地位,而德國也為了想要維護自己國家的國際地位,所以想要爆發第二次世界大戰來維護自己的權益。
Ⅵ 人類歷史上兩次世界大戰的爆發為什麼都與德國有關
與其說是德國與世界為敵,不如說是德國是要摧毀舊的國際秩序,建立德國為主導的國際新秩序,因為要德國摧毀的是國際秩序,並且在受到阻撓之下,不能夠“和平崛起”而只能夠訴諸於武力,所以表面看來就是與世界為敵了。
德國是西方列強中最後一個實現統一的國家,1871年普魯士通過擊敗丹麥、奧地利、法國才真正建立起統一的德意志國家。而此時的世界已經被英法俄等列強,尤其是世界霸主的英國,瓜分完畢,並建立他們主導的國際秩序,但是這時候的歐洲迎來第二次革命,統一後德國,搭乘第二次工業革命的快車,經濟迅速發展,在20世紀初已經成為歐洲的經濟和工業第一強國,而反觀英法等傳統歐洲強國則是在第一次工業革命和第二次工業革命的轉型緩慢,發展落後於德國,於是問題就來了:
在與蘇聯瓜分波蘭之後,德蘇成為鄰國,1941年德國發動“巴巴羅薩行動”全面入侵蘇聯
激進的政治家們,總以為戰爭只是他們的政治手段之一,他們完全可以收放自如,事實上戰爭更像一頭難以馴服的洪荒猛獸,一旦輕易放棄,就很難控制,於是戰爭越打越大。從歐洲到亞洲,從大西洋到太平洋,先後有61個國家和地區、20億以上的人口被捲入戰爭,作戰區域面積2200萬平方千米。據少數統計,戰爭中軍民共傷亡7000多萬人,4萬多億美元付諸東流最終成為人類史空前絕後的最大規模戰爭。
Ⅶ 人類發生過兩次世界大戰,為什麼這兩次世界大戰都起源於德國
在人類歷史上目前為止發生過的養次世界大戰,而這個兩次世界大戰的元兇都是德國,為什麼德國這個世界上最不聽話的孩子會發動兩次世界大戰呢?其中究竟蘊含著什麼樣的秘密呢?
要知道這兩次世界大戰當中德國都沒有佔到任何便宜,如果說第1次是因為機緣巧合的話,那麼第二是德國為什麼還是沒有接受教訓呢?今天我們就來探尋一下這裡面究竟有著怎樣不為外人知的事情。
機緣巧合無論你相信與否,這個世界上真的有很多事情,只能用機緣巧合去形容第1次世界大戰中的德皇,是因為機緣巧合沒有辦法被捲入和吱聲戰爭,而第2次世界大戰中的希特勒也是因為機緣巧合,其實他只是沒有辦法去實現他向德國民眾許下的諾言。
所以只能通過一次又一次戰爭去滿足德國民眾的那種心中的幻想,所以由於各種的巧合,由於各種事態發展根本超出了德國當時的想像也就出現了第1次世界大戰和第2次世界大戰。
Ⅷ 為什麼兩次世界戰爭都是德國發起的呢
俗話說,這世界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兩次世界大戰的發起國都是德國,也都是有著必然原因。
在十七世紀-十八世紀的德國,一直都處在分裂的狀態之中。當時,盤踞在德國土地上是三百多個封建邦國,這些邦國各自為政,使得德國都是一片渙散,無法與歐洲的老派強國英國與法國爭高下。
由於戰敗使德國飽受了戰爭的創傷,可是1929年世界經濟危機給德國沖擊更加巨大,卻也為希特勒上台製造了機會。希特勒上台之後,也了解德國民眾對德國戰敗之後《凡爾賽條約》的壓抑情緒,於是藉此發動戰爭來重新獲得德國在一戰之前在世界佔有的利益。
再加上世界性經濟危機爆發,希特勒也只能採取「以戰養戰」,大力發展軍備擴大就業,藉此推動德國經濟的復甦與發展。當德國擴充軍備製造的軍事武器如果不在戰場上,也是無用武之地,於是德國只能閃襲波蘭,第二次世界大戰就這樣爆發了。
Ⅸ 德國為什麼會成為兩次世界大戰的發起者
一、歷史因素
1871年德國的統一,為德國資本主義的發展掃清了障礙,它使法國、奧地利受到削弱,德國一躍為歐洲強國,從而改變了歐洲的國際格局,也為德國的對外擴張准備了條件。普魯士的舊制度和軍❤國❤主❤義傳統都被保存下來,統一後的德國成為歐洲最富侵略性的國家。
二、政治經濟因素
19世紀末20世紀初,資本主義國家進入帝國主義階段後,資本主義政治經濟發展不平衡性加劇,導致列強的力量對比發生顯著變化。後起的德國超過英國、法國,它們要求按新的力量對比重新瓜分殖民地。新老帝國主義爭奪殖民地和霸權的斗爭日益尖銳起來,並形成了錯綜復雜的斗爭。1914年7月28日,奧匈帝國在德國的支持下,向賽爾維亞宣戰,8月1日,以英、法、俄為核心的協約國和以德、意、奧為核心的同盟國兩大軍事集團的有關國家紛紛參戰,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的一、二十年,資本主義的發展極不平衡,德國隨著其經濟軍事實力的迅速增長,強烈要求從英、法、美戰勝國手中奪取殖民地和市場。在經濟危機嚴重打擊下的德國,統治階級越來越傾向建立強權獨❤裁❤政❤府,對內鎮❤壓群眾運動,穩定統治秩序,對外繼續打破凡爾賽體系的束縛,奪取勢力范圍和世界霸權,結果德國首先發難,挑起了戰火。
三、民族因素
隨著19世紀的逝去,西方國家的民族主義逐漸失去了維護本民族正當權力和利益的進步性,蛻變為維護世界和資產階級統❤治集團利益的極❤端民❤族主義和帝國主義,並給人類帶來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災難,一戰後戰勝國對德國的駭人聽聞的掠奪,使戰後極❤端民❤族主義和復❤仇主❤義在德國達到歷史上的最高點,希特勒的納❤粹❤黨得以建立法❤西❤斯❤專❤政。德國法❤西❤斯的征服國策,西方國家對其實行的綏靖政策,使法❤西❤斯的侵略氣焰更加囂張。1939年9月1日,德軍以閃電戰的方式襲擊波蘭,9月3日,英國法國只好對德國宣戰,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
Ⅹ 為什麼兩次世界大戰都是德國挑起的
一定程度上看,英法都是既得利益的一方,一戰就是如此,英法俄,已經占據了大部分的殖民地,德國這個後來者,只有從英法手中搶奪。
一戰結束後,德國被嚴重壓制,有一種復仇的心理。於是,再次發動了挑戰。而英法傳統的世界霸權,也的確在二戰後搖搖欲墜。只不過,美國在背後出手,取代了英法。從最後的結果看,德國頗有一些火中取栗的味道,他的進攻削弱了英法,美國崛起,成為新的霸主。
但那個沒有核武器作為終極威懾的年代,新型國家用戰爭,挑釁老牌國家。現在就不行了,核大戰一打,世界就毀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