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德國人怎麼吃飯
有人說天堂里最好的廚師是法國人,地獄里最好的廚師是德國人。此話雖過於誇張,但多少能反映出德國人不會吃的事實。所以在德國,任何一個中國人做的飯都能香倒一片德國人,以至於「樑上君子」不偷財物「偷」食物。
有一次我把頭天晚上吃剩的雞蛋炒洋蔥放在桌子上。上課前我打電話給宿舍管理處,讓他們派個人給我換換地毯。當一個工人來以後我就去上課了。走在路上我想起書本沒帶,忙折回取書,推門一看,那位老兄正撅著屁股,一邊幹活一邊用嘴忙不迭地叼盤子里的剩菜。看見我進來,他面不改色心不跳,沖我嘿嘿一笑,說了一句:「味道好極了。」看見德國人這么喜歡中國菜,見吃忘義,我雖然挨了「偷」,心裡還是美不嘰嘰的,忙給他個台階兒下,說:「很高興聽您這么說,請繼續享用吧!」說完我就走了。晚上回來一看,「掃盪行動」還真徹底,盤子給舔得能照人影。
德國人不會吃,首先表現在他們做飯上的「本本主義」。如果菜譜上寫著麵粉放200克,他們絕不放210克。所以德國人家的廚房裡配備著大大小小的量杯和天平稱,外加一個鬧鍾。你要進他們的廚房,還以為一不留神進了實驗室呢。煮個雞蛋吧,德國人也得上好鬧鍾,時間長了怕煮沒了營養,時間短了怕不熟,蛋要煮得黃軟而不稀,要恰到好處。所以德國人吃雞蛋不能像咱們中國人一樣剝皮吃,而是把蛋放在一個像小酒盅似的蛋杯里,先用刀把蛋攔腰「斬斷」,然後用小勺挖著吃。或者乾脆來個煮蛋自動化,買個煮蛋機,到時它會准時斷電。我做的餃子香,連樓下的德國同學都來找我「取經」。還沒等我「傳經」,她先跑回去拿來了筆和本,我告訴她餡里放什麼,面怎麼和,可這絲毫幫不了照「本」做飯的德國人的忙,她非問我面、肉餡、味精、鹽、油和菜到底放多少克,水放多少升,我說要那麼准確干什麼,你是做飯又不是搞科學配方,她說否則沒法做。
咱們中國人既要吃得有營養,也得講究個色香味俱全,而德國人只吃科學與營養,不但蔬菜常常生著吃,有時連肉餡也生著吃。他們從專門商店裡買來新鮮且衛生的生肉餡,往裡撒點鹽和番茄醬之類的東西,就有滋有味地吃起來了。菜花不能生吃,就放在白水裡煮煮,然後再放點什麼作料就算完了。因為德國人不怎麼做飯吃,所以學生宿舍的公用廚房差不多都是被中國學生「壟斷」著。德國人總不明白,中國人為什麼每天要花那麼多時間來燒飯,而且燒飯時間比吃飯時間要多好幾倍。他們寧願坐在飯桌旁邊吃邊侃,也不願意把時間花在鍋灶旁。
咱們中國人吃飯重「內容」而輕「形式」,只要味道好吃,管他盛飯菜的碗、碟是什麼材料什麼形態呢。德國人正經八百吃飯時吃的東西很一般,「行頭」可不能馬虎。喝啤酒有啤酒杯;喝香檳酒得換上香檳酒杯;飯前餐、正餐和飯後點心都各有各的盛器,吃頓飯還不夠看換餐具的。請客人吃飯,餐桌布最好是中國剌綉的,刀、叉最好是銀制的,主人的盛情盡在精美的餐具中。咱們中國人吃飯要的是氣氛,碗碰著勺,杯子碰杯子,觥籌交錯才透著股親熱勁兒。在德國人家裡作客您就得悠著點,刀子叉子您得小心拿,輕輕放,別奏「刀叉交響曲」。吃得香了您也別吧唧嘴或嘬牙花子,在德國人家裡吃飯得正襟危坐,吃的是規矩。我呢,在德國的飯局不多。因為老請吃,我財力不夠;老吃請,我「吃的修養」不夠。好在德國人做什麼事不以吃開道。
B. 外國人喝茶嗎愛喝什麼茶
喝茶。外國人一般只重視茶葉的湯色而不太重視茶葉的外形,所以外國茶往往都是袋泡茶、速溶茶、混合冰茶粉等,或者是罐裝、瓶裝的茶水,許多外國人甚至對茶葉的外形到底是個什麼樣子都不大清楚。
外國人飲茶講求效率、方便,不願為沖泡茶葉、傾倒茶渣而浪費時間和動作,因此,喜歡喝速溶茶,這與喝咖啡的原理幾乎一樣。在美國,茶消耗量占第二位,僅次於咖啡。
喝茶注意事項
飲茶講究四季有別,即:春飲花茶,夏飲綠茶、白茶、黃茶,秋飲青茶,冬飲紅茶、黑茶。其道理在於:春季,人飲花茶,可以散發一冬積存在人體內的寒邪,濃郁的香苛,能促進人體陽氣發生。夏季,以飲綠茶為佳。
綠茶性味苦寒,可以清熱、消暑、解毒、止渴、強心。秋季,飲青茶為好。此茶不寒不熱,能消除體內的余熱,恢復津液。冬季,飲、黑茶、紅茶最為理想。味甘性溫,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能助消化,補身體,使人體強壯。
C. 泡茶時如何知道克是多少
據說德國人廚房裡備有天平,你可以試試。也可以在葯店裡配好。
D. 不同國家和地區喜歡喝什麼樣的茶
潮汕和福建……工夫茶,一般是用小茶壺泡烏龍茶。潮州人飲用的茶多為潮州鳳凰山產的單樅茶。
長江流域……長江流域人一般喜歡喝綠茶。
北方人……北方人喜歡茉莉花茶。
湖南……豆子茶,湖南一些地方有用炒香的黃豆、芝麻、姜絲、鹽與老清茶一起沖泡的的豆子茶。
台灣……17世紀以前台灣原住民便已有采野生山茶制茶飲用的習慣。現今知名度最高的台灣十大名茶是:凍頂茶、文山包種茶、東方美人茶、松柏長青茶、木柵鐵觀音、三峽龍井茶、阿里山珠露茶、高山茶、龍泉茶和日月潭紅茶。
日本……日本人喝的茶,除了綠茶為主的煎茶,還有混入炒香了的玄米與綠茶配搭而成的玄米茶,以及混和了小麥的麥茶。
西藏……西藏游牧地區喜歡喝磚茶。奶茶可以幫助消化,因此牧民有一日三餐茶,一頓飯的習慣,每日清晨,家庭主婦都要准備好奶茶。
蒙古……蒙古地區同西藏地區一樣,喜歡喝磚茶。首先要把磚茶砸開,放到水壺中,加清水用火煮,煮沸幾分鍾,並進行攪拌,直至茶湯發亮,再加入食鹽及牛奶,製成奶茶。
回族……蓋碗茶,寧夏回族喜歡用傳統的蓋碗喝「蓋碗茶」,將茶和棗、冰糖以及寧夏特產枸杞一起沏泡。
白族……三道茶,雲南白族用「三道茶」招待客人,頭道苦、二道甜、三道「回味」(甜酸苦辣具備)茶。
印度……印度有一種辣茶,在茶水中加入牛奶、糖、姜、胡椒和各種香料,如豆蔻、桂皮、丁香等,這種茶已經由印度裔人傳入美國。
香港……在英國殖民統治香港期間,香港人將英國人的奶茶大為改良,以濾網沖泡出很濃的紅茶,再拌以淡奶,由於染了茶色後的濾網看似絲襪,因此被稱為絲襪奶茶。這類茶一般要混合多種茶葉泡製,這是因為餐廳難以倚賴一種茶葉,在短時間內沖出色、香、味俱備的茶水。香港人除了改良奶茶,還很愛直接把檸檬片放入茶中變成檸茶,這種製法與西方主流把檸檬汁混進茶中的做法略有不同。
馬來西亞……馬來半島印度裔人的拉茶,當地的印度裔人把紅茶和奶混合後,不斷拋來拋去,就像拉出來一般,因此稱作拉茶。而拉茶也是馬來半島一種表演方式。
德國……用各種花瓣加上蘋果、山楂等果乾製成的,裡面一片茶葉也沒有,真正是「有花無茶」。中國花茶講究花味之香遠;德國花茶,追求花瓣之真實。德國花茶飲時需放糖,不然因花香太盛,有股澀酸味。
美國……喜歡喝速溶茶,這與喝咖啡的原理幾乎一樣。所以,美國至今竟仍有不少的人對茶葉只知其味,不知其物。
英國……英國人泡茶是泡茶葉末,連袋一起放在熱水杯里,不是以水沖茶,而是以茶袋浸入熱水裡,一小袋茶只泡一杯水,喝完就丟棄。家庭飲用時,由於茶葉很碎,通常茶壺里還有個過濾杯,用開水沖下去,過濾而出,再加入糖及牛奶或檸檬而喝。
土耳其……土耳其盛產的蘋果茶,可以說是老少咸宜,男女皆愛。酸酸甜甜的蘋果茶,濃濃的蘋果味加上茶香,尤其是在透著清寒的秋日,喝來格外的舒爽。
阿根廷……阿根廷及其他拉丁美洲人愛喝馬黛茶,馬黛茶是當地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飲料。當地人傳統的喝茶方式很特別。一家人或是一堆朋友圍坐在一起,一把泡有馬黛茶葉的茶壺里插上一根吸管,在座的人一個挨一個地傳著吸茶,邊吸邊聊。壺里的水快吸乾的時候,再續上熱開水接著吸,一直吸到聚會散了為止。
非洲……北非的摩洛哥、突尼西亞、茅利塔尼亞等都喜歡綠茶,但飲用時總要在茶葉里加入少量的紅糖或冰塊,有的則喜歡加入薄荷葉或薄荷汁,稱為「薄荷茶」。
埃及……埃及人喜歡甜茶。他們招待客人,常在茶里放許多白糖,同時送來一杯供稀釋茶水用的生冷水。這種濃甜茶只要喝上二、三杯,嘴裡就會感到黏黏糊糊的。
E. 西方人也有泡茶的習慣,他們喝茶方式和我們區別是什麼
他們會有下午茶,算是貴族的一種飯後消遣,會搭配甜食在午後進行,還有就是泡茶的杯子不同,西方的會更西式一點
F. 世界各國茶文化異彩紛呈 看看外國人都是怎麼喝茶的
認識一下世界各國茶文化。
日本:日本人有自己的「茶道」,有一些人家在家裡專門設了茶室。客人過來要迎客入茶室時,要跪坐在茶室門口,先讓客人一個個的進去。而客人在經過門口的時候,要在門口旁洗手,再脫鞋入茶室,主人等客人全部進去後才進入茶室,和客人鞠躬行禮。當主人開始要煮茶時,客人要退出茶室,到花園走走,讓主人自由、放鬆地准備茶具、煮茶、泡茶。主人泡好茶後,再讓客人回茶室,一起品茗。在飲茶結束後,主人還要跪坐在門外,跟客人祝福道別。所以,要體會日本的茶道先練練看自己能跪多久。
俄羅斯:俄羅斯人常喝紅茶,他們習慣先在茶壺里泡上濃濃的一大壺,要喝時,倒出少許在茶杯里,沖上開水,根據個人習慣,靈活地調濃或淡。當有客人來時,把茶壺里的濃茶一倒,沖上開水,在往裡面加入蜂蜜或果醬,就變成了可口的茶飲料。小編覺得俄羅斯飲茶方式看起來挺方便的。
內蒙古:蒙古人的飲食習慣以是肉食為主,但只吃肉食容易太過油膩,所以蒙古人幾乎每頓都喝茶。蒙古人喝的是磚茶,和我們平時飲用的茶是不一樣的,磚茶顧名思義就是像磚一樣的塊狀茶,要飲用時,切一小塊放入鍋內加水煮開,裡面還會加入鹽巴、牛奶、羊奶、奶油就成了奶茶,這種茶不能用簡單的沸水沖泡。
印度:印度有一種叫「薩馬拉茶」,就是在茶裡面加入姜和小豆蔻。印度人的傳統飲茶方式也很特別,他們會先把茶倒在盤子里,然後用舌頭去舔飲。忌諱用左手去遞送茶具,左手在印度是用來洗澡和上廁所的。
泰國:泰國的氣溫比較高,所以泰國人更喜歡喝冰茶,喜歡在熱茶中放入一些冰塊,飲用起來讓人感覺涼快舒服。
英國:英國是一個紳士的國度,英國人對於喝茶也是很有講究的。按正規的話,最起碼一天要喝4頓茶,包括早晨醒來空腹喝的「床茶」;上午11點喝一次「晨茶」;午飯後喝一次「午茶」;晚飯後再喝一次「晚茶」。英國人的泡法也跟我們中國不一樣,他們是把茶葉末連袋浸泡在熱水裡,一小袋只泡一遍。家庭飲用時,還會在泡茶的茶壺裝一個過濾杯,用來過濾碎碎的茶末,並在茶湯里加入糖、檸檬或新鮮的牛奶,喝法和我國存在著很大的差異。
美國:美國人喝茶就跟喝速溶咖啡是一樣的,講求方便、迅速,不喜歡泡茶復雜的工藝也不喜歡在茶杯出現任何茶葉的痕跡。在美國,一般喝茶都是歐洲風味的,不是中國式的。在美國,大多數人更喜歡喝冰茶,暢銷到美國的也是罐裝的冷飲茶,美國人在喝茶時,會先在冷飲茶中放入冰塊或者直接把茶放入冰箱冰好,要喝時可以聞到沁人心碑的香味,入口冰涼爽快,胸中頓時清涼,如沐春風。美國人的這種喝法缺點就是沒辦法體會到喝茶的意境、情調。
德國:德國人也常喝茶,尤其是花茶,但他們所謂的花茶是「有花無茶」,用各種花瓣加上水果果乾製成的。與我國的用茉莉花,玉蘭花或米蘭花等窨制過的花茶完全不同。我們中國更注重的是花味之香遠,而德國追的是花瓣之真實。德國人也喝我們中國的茶葉,但泡法也是很神奇,與其說泡茶不如說是「沖茶」來得更貼切。他們會用沸水不斷的沖金屬篩子上的茶葉,沖下的茶水再通過安裝於篩子下的漏斗流到茶壺里,這種方法泡出來的茶葉特點就是味道比較淡,顏色也相對比較淺。
土耳其:土耳其人熱情好客,來客人了都會請客人喝茶。茶裡面最出名的是蘋果茶,熱情的主人會為客人准備一杯土耳其茶、土耳其咖啡或蘋果茶。很多初次到土耳其的客人會覺得土耳其茶喝起來較苦,土耳其咖啡濃得化不開,都不是那麼討喜。而土耳其蘋果茶卻很容易讓喝過它的人就愛上它,濃濃的蘋果香和茶香相融,讓人喝起來身心舒爽。
G. 什麼是袋泡茶
一提到愛喝茶的人,大家腦海聯想的肯定是黃皮膚黑頭發的中國人。畢竟中國喝茶飲茶已有上千年的歷史。
而西方是理性派愛上喝茶,為了更好地喝一杯茶,人們開始想知道如何隨時保存攜帶和飲用茶,他們花了139年的時間去研究和創新。早期歐洲喝茶,還是喝中式茶,久而久之便覺得這樣喝茶茶葉量大,清洗也麻煩,後來才開始琢磨怎麼省茶葉、又可以隨時喝。所以美國人才有了大膽的創新——「袋泡茶」。
一戰前期德國生產的Tee-Bombe是手工縫制棉紗布做成的,茶包裡面有茶和糖,袋子開口處用繩子捆緊。棉紗布嚴重影響了茶湯的味道。如今特別普遍的嘗試,是用濾紙來做茶包,畢竟咖啡也是這么做的。好的濾紙茶包用植物纖維製作,紙薄小孔多,茶湯滲透性比較好。顯著缺點是,濾紙的雜味很明顯。濾紙茶包不透明,看不到裡面的茶葉沖泡狀態,久泡也很容易破。隨著工業的發展,新出現的無紡布也被用作茶包袋的生產,但無紡布在高溫沖泡中有可能釋放出有害物質。
無紡布比濾紙要耐用,透水性能也更好。但一樣看不到茶葉形態。
後來技術又進步了,出現了新材料紗網,即用尼龍、PET、PVC等材料抽絲,編織成的紗網,但這些材質在沖泡過程中都有可能出現有害物質。
紗網茶包更挺括,不用泡水也能看清楚裡面的茶葉。直到近幾年,玉米纖維(PLA)材料的出現改變了這一切。用這種纖維編織成紗網製成的茶包,不僅很好地解決茶包視覺通透性的問題,而且材質健康、可降解,成為輕松喝好茶的茶包。
純茶茶包方便健康,但是對現代獵奇的年輕人來說,不夠新穎,喝茶已越來越年輕化,袋泡茶的類型也越來越多,目前推出了最新的霧都牛年國潮版袋泡茶,時尚的設計,全新的理念——新時代工夫茶, 一杯茶不同的泡法能有淡茶、濃茶兩種效果,目前有四種口味,分別是原味紅茶、原味綠茶、蜜果紅茶、芒果綠茶。中西結合的攪拌棒,已然替代了咖啡,隨時隨地都能泡一杯,這樣的袋泡茶讓茶更年輕,讓喝茶更簡單。
H. 外國人喝茶嗎
外國人也喝茶。中國的茶葉幾世紀之前就傳到世界各地,收到全世界人民的歡迎,他們很長時間以來就在喝茶了。
在現代信息社會中,那些忙得腳不沾地的外國人羨慕死了中國人喝茶的那份情調。然而,茶千種,味萬種,外國人喝茶卻獨有特點。
美國是個咖啡王國,卻有大約一半的人喝茶。美國的茶銷售額每年超過10億美元。美國市場上的中國烏龍茶、綠茶等有上百種,但都是罐裝的冷飲茶。美國人與中國飲茶不同,大多數人飲的是冰茶,而不是熱茶。飲用時,先在冷飲茶中放冰塊,或事先將冷飲茶在冰箱里冰好,然後啜飲。遺憾的是,由於這茶以涼為上,便沒有中國茶沏出的那份品味、那份溫煦、那份繾綣,所以,茶的味道大打折扣。
日本人對茶情有獨鍾。喝的主要是綠茶,其中有一種玉綠茶,茶葉綠得微藍,有幽幽的感覺。用古茶碗、立橢形茶盅等茶具來沖泡,茶葉澀中有甘,甘中又分化有濃郁的玉米香,有若林莽沐雨的感覺。茶道多用粗瓷舊碗,有自謙自重之意。 德國人也喜歡飲茶。但德國人的飲茶,有些既可笑又可愛的地方。比如,德國也產花茶。但不是我國用茉莉花、玉蘭花或米蘭花等熏制過的茶葉,他們所謂的「花茶」,是用各種花瓣加上蘋果、山楂等果乾做成的,裡面一片茶葉也沒有。真正是「有花無茶」。中國花茶,講花味之遠香;德國花茶,求花瓣之真實;德國之花茶,須放糖,不然因花香太盛,有澀酸味。
德國人也買中國茶。但居家飲茶是用沸水,把放在細密的金屬過濾篩子上的茶葉不斷地沖,沖下的茶水通過安裝於篩子下的漏斗流到茶壺內即可,之後竟將茶葉倒掉。有一位中國人到德國人家中作客,發覺其茶味兒淡,顏色也淺,一問才知德國人「獨有創舉」的「沖茶」功夫。
據說德國柏林有一家中國人開的餐館,餐館新辟飲茶和茶藝業務,店中宜興茶壺、細瓷茶杯等茶具一應俱全,已有專門培訓的服務生服務,但價錢相當貴。雖如此,德國人也樂意來這里享受地道的中國茶藝。因為席位少,常常要7天前預定席位,出現「排隊飲茶」的奇觀。
I. 果茶的製作方法
花果茶
花果茶又被稱為果粒茶,是一種類似茶的飲料,以各種不同的花朵與水果濃縮乾燥而成,成份中含有各種不同的維他命、果酸與礦物質,但不含咖啡因與單寧酸,各種不同口味的花果茶在成份上略有不同,但仍以芙蓉花、薔薇實、橙皮與蘋果片為主要組成元素,在沖泡後仍能保持花果的原風味,濃郁的果香,加上冰糖飲用,可以舒緩情緒,另有美容養顏的效果。
花果茶
主要食材
水果,花卉,茶葉
分類
茶,花果茶
口味
酸酸的
識別
觀色、聞香、嘗味
歷史
花果茶是由水果搭配花卉和茶葉精製而成的,據說已有數百年的歷史。一般歐洲人喜歡喝咖啡,但對德國人來說,花果茶是他們飲食生活中重要的部分,不但德國老人喜歡喝,德國婦女也將此茶視為一種不可或缺的美容養顏佳品。
口味
有巴黎香榭、放肆情人、傾國夢幻、 出水芙蓉、歐陸風情、清秀佳人、黑森林、夏日情懷、藍莓深情等多種口味,濃郁的水果味聞起來酸酸的。
天然花果茶
純正的花果茶分為4種口味:巴黎香榭、藍色憂郁、放肆情人、紫屋魔戀葯,都在醫葯界的地位各有千秋。
所謂花果茶就是以中葯中的果實種子類、花葉類為主要適當配合根莖類及其他中葯類別為原料,清新自然,養生保健,無毒副作用。
功效
調和脾胃
德國花果茶含有大量維生素C,而且其中的各種水果和花卉各具特性。其中葡萄味甘,性平,補肝腎,益氣血,生津液,利小便;蘋果味甘、性涼,生津止渴,清熱除煩,益脾止瀉,同時還治大便乾燥;番木瓜、柑橘皮消食健胃,增進食慾;薔薇花味苦、性涼,清熱利濕,祛風、活血、解毒;玫瑰花味甘、性溫,行氣解郁,和血止痛。種種功效不一而足,都與調和脾胃之氣有關。
治療感冒
花果茶能治感冒,是茶本身所含的活性維生素C在起作用,維生素C能夠提高免疫力,使人體增強抗病能力。喝一杯花果茶,實際上就等於喝了一杯新鮮果汁。在德國,常常有人把花果茶當作配合葯物治病的輔助方法,認為這樣能夠縮短病程。
滋養腸道
一些消化不良的人在喝茶的同時,連果肉也吃下去,因為它能促進胃腸蠕動,幫助排除體內毒素,防止大便乾燥。
排毒養顏
經常飲用這種茶還可以排毒養顏,避免臉上長出令人討厭的小疙瘩。
1.玫瑰花 養顏美容功效卓越,對消除雀斑、皺紋功效明顯、減肥,理氣解郁、活血散瘀、改善乾枯皮膚、促進血液循環、新陳代謝,解暑熱壓火氣、保護肝臟胃腸、搞癌防癌、鬆弛神經、降血壓血脂,治胃氣滯
J. 泡茶,喝茶的講究
綠茶
綠茶又稱不發酵茶,因其茶湯碧綠、葉底翠綠而得名。綠茶以形美、色翠、香幽、味和四絕著稱,其中香型就有栗子香、豆花香、蛋白香等,而滋味則幽遠而醇和,甘鮮而爽口。因綠茶不經發酵,沖泡時略有偏差,易使茶葉泡老悶熟,茶湯黯淡香氣鈍濁。此外,又因綠茶品種最豐富,每種茶,由於形狀、緊結程度和鮮葉老嫩程度不同,沖泡的水溫,時間和方法都有差異。
泡綠茶,水質對茶湯的滋味很有影響,自古便有「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之說,其實不過是要求水甘而潔,活而新。另外,泡茶水溫十分講究,燒水要大火急沸,剛煮沸起泡為宜,高級綠茶以80℃左右為宜。至於中低檔綠茶,則要用100℃的沸水沖泡。茶葉用量,並沒有統一標准,視茶具大小、茶葉種類和各人喜好而定。一般來說,沖泡綠茶,茶與水的比例,大致是1:50~1:60。嚴格的茶葉評審,綠茶是用150ml的水沖泡3g茶葉。
沖泡綠茶,比較講究的可用玻璃杯或白瓷蓋碗。玻璃杯比較適合於沖泡名茶,如西湖龍井、碧螺春、君山銀針等細嫩綠茶,可觀察到茶在水中緩緩舒展、游動、變幻。
至於古人使用的蓋碗,相比於玻璃杯,其保溫性好一些。好的白瓷,可充分襯托出茶湯的嫩綠明亮,且蓋碗比較雅緻,手感觸覺是玻璃杯無法比的。此外,由於好的綠茶不是用沸水沖泡,茶葉多浮在水面,飲茶時易吃進茶葉,如用蓋碗,則可用蓋子將茶葉拂至一邊。不過無論玻璃杯還是蓋碗,均宜小不宜大,大則水多,茶葉易老。
普洱茶
普洱茶是雲南的名茶,產於雲南西雙版納等地,歷史可以追溯到東漢時期。它的品質優良不僅表現在它滋味醇厚,還在於它有可貴的葯效,它在日本、韓國、德國、義大利、中國台灣及東南亞地區享有「美容茶」、「減肥茶」、「益壽茶」之譽。普洱茶的基本特徵為色澤褐紅,條索整齊緊結,口感甘滑、醇厚、活順。普洱茶又分散茶和壓緊茶,散茶一般分特級及一至十級普洱,嫩度越高的級別也就越高。
普洱茶沖泡時,最好用100℃沸水。茶水比例為1克:50克,或置茶量為容器容量的2/5左右。煮水時不宜過度沸騰,這樣水中的氧氣過少會影響茶葉的活性。茶葉浸泡時間視茶葉的情況而不同,一般緊壓茶可以稍短些,散茶可以稍長些,投茶量多可以稍短些,投茶量少可以稍長些,剛開始泡可以稍短些,泡久了可以稍長些。沖泡器具選擇紫砂壺最佳,蓋碗杯最常用,而土陶瓷提梁壺實用便捷。
普洱茶沖泡時,先要在茶具中置入燒開的清水,主要起到溫壺溫杯的作用,同時可以滌具。接下來將普洱茶小心置入壺中,倒入沸水,快速倒去以喚醒茶葉,並根據實際情況掌握沖泡時間。沖泡好後,把壺中的茶葉先過濾於公道杯中,保持茶湯均勻,再分別均勻地分入小杯中。
品普洱茶時,茶湯入口,稍停片刻,細細感受茶的醇度;滾動舌頭,使茶湯游過口腔中的每一個部位,浸潤所有的味蕾,不同部位的味蕾感覺出的茶湯的滋味通常是不相同的,入喉時可領悟普洱茶的順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