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德國資訊 > 二戰德國為什麼沒有坦克帽

二戰德國為什麼沒有坦克帽

發布時間:2022-06-07 00:57:31

❶ 二戰德軍裝甲兵不帶專用坦克帽的做法為何沒有流傳下來

二戰德軍裝甲兵不帶專用坦克帽的做法沒有流傳下來原因,主要是這個帽子比較難看,其次就是這個坦克帽佔用空間大,反而容易觸碰到坦克裡面的設備。

❷ 二戰時候德國的坦克可靠性真的很差嗎 剛才那個問題不小心按錯了 囧

暈,剛才手打剛完提問就變了。二戰時候德國坦克的交錯排列的輪子好壞各半,缺點:機構復雜製造困難容易故障維修慢。優點:行走穩定提高射擊精度,而且德國坦克兵不用帶坦克帽。

❸ 為啥二戰德國坦克兵不戴頭盔呢

德國人當然不傻。工業技術也足夠,生產個坦克頭盔還不是事。你注意觀察下波蘭戰役、法國戰役期間的德軍裝甲部隊,在那些早期的一號、二號坦克炮塔里冒出來的德國兵,都戴著一定碩大的黑色貝雷帽,好好回憶有木有?那就是有橡膠內襯的的坦克頭盔,正是因為裡面塞了東西鼓囊囊的,所以這型坦克頭盔看起來真心醜陋,也難怪德國兵不愛戴。

(美軍坦克頭盔)

到了二戰後期,隨著兵員的增加和物資大量消耗,德軍裝甲兵也有部分換裝「M1942野戰帽」和1943年以後生產的「標准野戰帽」(M1943等),顯著特點就是帶檐了,上面還有倆紐扣,按德國軍制,軍帽是兩年才發一次的,所以戰爭末期裝甲兵的帽子多少有點亂。

❹ 為什麼納粹德國裝甲兵在1940年開始用軟帽代替頭盔

克裝甲車輛乘員所佩帶的頭盔或軟帽通常有兩個用途,一方面作為頭部防護裝備,可防止因劇烈顛簸而撞傷:另一方面也是作為乘員的通信終端進行車內或車際聯絡。有趣的是,長期以來,似乎坦克盔和坦克帽也成為劃分東西方陣營的標志。西方裝甲兵通常採用頭盔;而裝備蘇式坦克、戰車的「東方陣營」通常採用坦克帽.

❺ 二戰蘇聯坦克兵那黑色帽子叫什麼 有什麼特點嗎 我看德英軍戰車兵帽子只不過是普通帽子 但是蘇聯

沒什麼,主要就是保護作用。

❻ 二戰德軍沒有配備坦克帽

德軍採用的是軟式坦克帽,原因很簡單,大部分我們電影上看到的都是坦克兵在車外的情況,或者是車長在炮塔上的樣子,所以只戴著便帽當然在所戴帽子要按照不同任務,不同情況來佩戴咯

❼ 為什麼二戰德國裝甲兵不戴坦克帽,而現代德

德國坦克行駛平穩,所以不需要戴坦克帽。
那現代坦克更平穩,為何反而要戴?
答案在於速度。二戰德軍坦克最大時速不到50公里,越野速度更低。開炮時還要停下。這樣乘員很少會磕磕碰碰,另外會碰頭的地方也有皮墊保護。
另外,坦克的加速和剎車性能差,也是原因。性能差,加速和減速就不同現代坦克,瞬間完成(這樣慣性很大),而是慢慢來,這樣也就很少碰頭了。

❽ 為什麼二戰德國坦克手不帶坦克帽

首先說明的是坦克乘員佩戴的坦克帽其作用並不是在坦克被擊中時起防護作用,提高坦克乘員的生存力,而是在坦克進行越野行進,由於地面不平產生顛簸,防止坦克乘員因身體與車體碰撞產生傷害,起到保護作用。仔細觀察二戰時蘇式坦克乘員帽,實際上就是以皮帽為襯底,在其上使用皮革包裹固定的橫豎長條海綿條(塊),其作用僅僅是為了防止碰撞,對槍炮彈沒有任何防護作用。
其次,德國早期的坦克乘員也都配發坦克帽(如一、二樓圖示),可以發現其帽頂非常厚大,原因就是在其頂部及周圍填充了厚厚的海綿襯層,其作用同樣是起到防止碰撞作用,只是由於這種帽型對佩戴使用車內通話系統的耳機有較大影響,加之後期坦克設計的發展,於1941年全部撤裝,轉而使用有沿戰斗帽(山地帽)和船型帽。
第三,德國後期坦克後不使用有防碰撞坦克帽的原因,主要有三個方面:一是德國坦克減振性能極好。二戰中後期德國坦克的主戰坦克大多為重型坦克,其負重輪設置幾乎全部採用交錯排列的雙排大直徑負重輪,而且每個負重輪都有獨立的懸掛系統,相對於採用單排負重輪的蘇式坦克以及美英式坦克採用扭桿懸掛系統的小直徑負重輪,其減振效果極為優秀,即使在非常顛簸的地面上行駛,也能保持車體非常平穩,故少有乘員身體與坦克車體碰撞現象。二是德國坦克在製造時就在車體內部容易與乘員身體發生碰撞的部位敷設了厚厚的保護層,不僅同樣起到了保護作用,而且在炎熱狀態下,有利於坦克乘員穿著單薄,利於汗液蒸發,避免戴皮質坦克帽的悶熱感,長時間保持其良好的精神狀態。三是坦克戰術的影響。由於二戰時期的坦克不僅觀瞄系統比較原始,而且火炮沒有射向/射角穩定裝置(現代坦克火炮全部採用了射向/射角雙向穩定器),只能採取短停頓射擊的方式(行駛間發現目標,停止間瞄準射擊),故此,不同的國家採取不同的坦克戰術,如蘇聯坦克採用高速接敵,高速脫離戰術,甚至採用高速撞擊戰術,而德國坦克依仗其厚重的裝甲防護,則採用慢速接敵,快速停車,精確射擊的戰術,再加上極大的車體重量限制了坦克的車速,故此,德國坦克的行駛速度普遍較低,根本不可能有蘇聯T-34坦克那種飛離地面的瘋狂行駛場面,其坦克乘員更不會像蘇聯坦克乘員那樣在車體內如乒乓球似的左碰右撞,因此,基本不需要特別的保護措施。

❾ 二戰各國鋼盔型號,最好能帶圖

1、M35頭盔(德國)

顏色為黑色,盔檐很明顯,盔型弧線比較淺。形狀與星球大戰中的黑武士的頭盔類似。德國的陸軍部隊在二戰期間普遍性的裝備此頭盔。中國的抗戰初期,國民黨軍主力曾經大量裝備此頭盔。

(9)二戰德國為什麼沒有坦克帽擴展閱讀

由於軍事的發展和和平時期現代工作、生活的的日益多樣化,人們對生命安全的日益重視,頭盔的使用方面也越來越廣泛,大致可分為軍事、工作、運動三類。

一、步兵頭盔:

亦稱鋼盔,主要用於防禦彈頭和彈片對頭部的傷害。盔殼多採用特種鋼製作,為提高防彈性能,有的還增加一層防彈尼龍或玻璃鋼襯里。懸掛系統通常用皮革、塑料或纖維織品製成,固定在盔殼內。頭盔重量一般為1~1.5千克。

二、飛行員頭盔:

飛行員和機組人員等佩戴的飛行員頭盔,盔殼多用玻璃鋼或塑料等輕質材料製成,主要用於防止頭部震傷或磕傷,並能防噪音。這種頭盔能包住耳朵和兩腮,裝有耳機和送話器等,有的還裝有可上下移動的面罩,以保護眼睛和面部。

三、空降兵頭盔:

用於防止開傘瞬間被操縱帶或傘繩擊傷和著陸時碰傷頭部,著陸後的用途則和步兵頭盔相同。這種頭盔一般也是鋼質的,常採用雙盔帶,佩戴牢固可靠,以免在跳傘過程中被氣流沖脫。

四、坦克員頭盔:

俗稱坦克帽,坦克乘員頭盔內則裝有泡沫塑料或泡沫橡膠等防震襯墊,盔殼有的類似飛行員頭盔,也有用皮革、纖維織品等縫制而成的,這種軟體頭盔,中國俗稱坦克帽。

五、馬術頭盔:

又稱為馬術安全帽,英文Equestrian Helmet。和其他用途的頭盔一樣,是給騎手提供頭部防護的。馬術頭盔很重要的一個安全標準是騎手不幸落地時要破裂開來,從而減輕外力對騎手頭部的沖擊以達到保護騎手的目的。

閱讀全文

與二戰德國為什麼沒有坦克帽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76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50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34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72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412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88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20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80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43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47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70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71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82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92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25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87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211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41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70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