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德國飯店的顧客為何一般都是「老年人」
德國人家庭觀念觀念比較重,一般都是在家吃飯,所以一般去飯店吃飯的顧客大部分嗾使老年人,懶得做飯,或者享受生活
⑵ 德國有什麼政策,法律,措施來應對人口老齡化
一、改革養老保險制度。
德國養老保險制度自957年以來, 一直實行著 年德國政府第一次承認了這種養老保險體系已無法支付足額的養老金,並推行了「里斯特」改革,將原來單一的法定養老保險制度發展成 為多支柱的養老保險體系。該項改革削減了第一支柱養老金,通過津貼和稅收減免,發展基金制的第二、第 三養老保險體系。
為了鼓勵補充養老金體系的建立, 德國政府採取了一系列激勵措施,例如:直接養老儲 蓄津貼、稅收抵免特別指出、延期納稅等此外,德國還延長了法定養老金繳費年限: 年齡滿63少工作35年才有權利提前退休, 但每提前退休一個 月就會扣除其退休金的 0.3%, 年滿 65 歲並且工作 45 年才有權退休並且不扣發養老金, 殘疾人則需要 年滿62 歲並且工作35 年才有退休的權利。
二、延長退休年齡。
為了保持一定的繳費人數,以保證足夠的養老金供給,德國政府不得不逐步提高退休年齡。 1997女性為60歲;2004 目前,德國已經決定將強制退休年齡從65歲提高到67 歲,現在兩個智庫正在研究,要把退休年齡再延後3年,到70歲歐洲執委會在去年7月也進行了類似研究, 預測歐盟的27 員國到2060年,可能需要把退休年齡延長至70歲。
三、教育改革。
自2010 年起,德國的高等院校將全面實施「博洛 尼亞進程」,本科學業時間為3 年,碩士學業時間一般為4個學期,博士學習時間由原來的5年縮短3~4年。其次,強化職業培訓,提高教育與職業相關性,培養能夠適應市場需要的人才。 2009 德國政府拿出近150 億歐元作為對大學和培訓機構的投資,2010 年又提出了新的措施: 與經濟聯合會和各州文化部簽署職業教育和專業技術人才接班 人國家公約,特別約定了職業教育數量目標。 德國 政府相信由此可以提高社會效益,延長人們一生中 的工作時間, 從而也延長了交納各種捐稅和保險費 的時間。
四、鼓勵移民。
通過勞動力市場一體化、 增加勞動力市場流動性,可以從其他勞動力供給較為充足的國家引進勞動 力來解決德國勞動力供給不足的問題。 因此,德國政府積極鼓勵移民,特別是吸引優質移民,通過同化和 整合移民來提高就業人員所佔的比例。 據統計,2010 年德國8200 萬人口中就有1500 萬是移民。德國已然 成為歐洲移民人口最多的國家。
五、鼓勵生育。
隨著新生兒的減少, 提高生育率已經成為德國的一項重要國策。根據2010 年聯合國人口發展報告,德國 人口自然增長率為-0.2%, 預計2010 年-2015 年每名 婦女的生育數僅為1.3。對此,《法蘭克福匯報》編輯希爾 馬赫爾博士說:「不生孩子已經嚴重影響了國家的競爭 力,它早晚會毀了德國。 」為了鼓勵生育,2010 德國政府又一次提高了用於兒童和家庭的補助支出:有孩子的家庭將獲得每個孩子 100 歐元的額外補貼。
六、提供多種養老方式。
入住「專業護理老人院」是德國老人最普遍的一種選擇, 這些養老院擁有世界一流的硬體設備和人員管 理方式。 不過近年來,德國又興起了一種名為「老年之 家」的互助養老方式。 德國一些社會團體和地方政府也 探索出了包括「多代屋」在內的多種互助養老模式。
七、發展長期護理保險。
1995 日德國啟動了長期護理保險法案。長期護理保險成為繼養老保險、醫療保險、事故保 險、失業保險四大險種之後的「第五大支柱」險種,所有醫療保險的投保人都要參加護理保險,保險資金由 政府、企業、個人和醫療保險機構四方負擔,政府承擔 1/3 以上。護理分為在宅和住院護理兩大類,按需要強度又可分為三類。 可見,長期護理保險制度能在一定 范圍內解決老年人的長期照料問題。
⑶ 日本、德國及義大利是老齡化最嚴重的國家,背後原因是什麼
日本、德國、義大利這三個軸心國在二戰時期損失了大量的青壯年人口,導致嚴重缺乏勞動力、男女比例嚴重失調。
⑷ 老齡化更嚴重的德國,有沒有面臨養老危機
目前而言,德國並沒有面臨養老危機。因為德國有著完善的福利體系和養老模式,再加上德國人口只有8000多萬,又是發達國家,只要國家經濟不出現嚴重問題,德國對於養老就不會有太大的壓力。
再完善、再專業的養老體系都要強大的經濟實力作為支撐。以中國龐大的人口基數,很難做到像西方那樣的福利體系。但是我們也在一天天的感受到自己生活的變化,這正是國家的發展帶給國民的實惠。相信隨著中國的崛起和經濟的的騰飛,未來我們的生活會更好,而養老也不會成為問題。
⑸ 德國老齡化嚴重,為鼓勵生育,生一個獎勵60萬,可為啥不願生
提到德國,大家首先會想到什麼呢?足球、汽車、機床還是著名景區?其實本身德國在歐盟中就有重要的地位,這個美麗的國家雖然在歷史上有著不少遺留問題,但是現在的德國倒是令人耳目一新。在德國我們能看到一些世界著名的建築,例如新天鵝堡、科隆大教堂、無憂宮等,這些都是歐洲具有獨特歷史韻味的建築,並且在當地我們也能看到不少水靈靈的美女。
另外德國的離婚率也是一個大的為,在大多數歐洲人觀念中,他們更加需要自由,要是因為家庭問題,可能直接放下家庭,直接去過自己想要的生活。而單親媽媽或者爸爸,僅靠300歐元很難過日子。對於德國這個生孩子補貼,你有何看法,換成你,你會生嗎?
⑹ 德國的人口老齡化很嚴重嗎
統計顯示,在未來50年內,全德總人口將從現在的8200萬減少至7200萬以下,60歲以上人口群將從占人口的23%上升至35.8%,而20歲以下人口群則從佔21.3%下降至僅16.3%。無疑這將帶來一系列社會問題。與此同時,德國國內要求接納更多移民的呼聲也越來越高。
人口問題專家分析說,造成德國人口不斷下降的原因之一是,人口死亡率已大大超過出生率。在未來50年內,德國人的人均壽命還將增加4歲,其中男性的平均年齡將達到78.1歲,而女性的平均年齡將達到84.5歲。目前德國85歲以上的高齡老人約為160萬,但50年後將達到400萬之多。 值得一提的是,德國老人在退休後一般都可領到不菲的退休金,月平均退休金達2000多馬克。
⑺ 德國公民不願生育,人口老齡化嚴重,其接收難民後是否會變成斯坦化國家
都說接收太多難民德國會變成德意志斯坦國。德國有可能因為接收難民而讓一個國家被同化,德國現在老齡化嚴重加上生育率低下,無法滿足人口需求。
如此一來德國還是沒有辦法解決自己國家的人口問題,老年化一樣那麼嚴重。每年還得接收那麼多的難民,這樣持續下去,德國的人口比例肯定是中東難民佔了大多數,本土人種佔了少數。雖然說難民並不能掌控德國,但是在生活和文化上很有可能取代德國,在生活和文化上形成了德意志斯坦國家,這個是德國人不願意看到的結果。
⑻ 德國什麼時候進入的老齡化社會
近年來,德國老齡化問題日益突出。德國聯邦統計局日前發布的公報表明,自2003年以來,德國人口呈持續下降趨勢,2009年出生人數比死亡人數少近19萬。另一項報告顯示,1991年德國20歲至64歲工作適齡的人是年滿65歲以上老人的4倍,到了2006年,這個比例縮小為3倍,預計2030年將進一步縮小為2倍。媒體驚呼老人和青少年將發生「代際大戰」。過高的老齡化指數,將加重家庭負擔和社會保障的壓力,加深社會代溝,同時老年人的身心健康難以得到有效保障。
⑼ 世界很多國家人口老齡化嚴重,為何會出現這樣的情況
這是因為人口在這幾十年在逐漸減少,因為有些家庭只有一個孩子,或者不要孩子,導致新生兒減少,人的壽命又在不斷的提高,所以老齡化就比較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