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與外國人聊天最好的話題,你get到了嗎
切記不可口不遮攔,想說什麼就說什麼,外國人對某些話題比較敏感:婚姻,年齡,個人隱私等等。跟外國人講話時切記看著對方眼睛,不然你會被認識不禮貌。至於話題切入點,可以選擇類似於天氣這種不痛不癢的問題。下面是我在網上找到的一些例子。 自從我國國門打開之後,中國人到外國去,外國人到中國來,越來越多的中國人有機會與外國人接觸和交往.在此背景下,同外國人在一起應該聊一些什麼呢?筆者認為,大致要遵循以下三條原則.
第一條:要選擇外國地喜聞樂道的話題.
不論是哪一國家的人,對諸如體育比賽、文藝演出、電影電視、風光名勝、旅遊度假、烹飪小吃等方面的話題,大都是感興趣的.談談這一類話題,使人輕松愉快,因而受到普遍的歡迎.
中國人與不熟悉的人相處,喜歡談論天氣,或詢問外地人對本地風土人情的印象.例如,「你來這里多久了?」「你在這里生活得習慣嗎?」還有一個老辦法,就是從詢問對方籍貫入手,進而就自己所知引導對方談論家鄉的風光與特產.同外國人交談時選擇這些話題,均是可行的.
要強調的是,每個人的文化修養和志趣愛好不盡相同,同外國人交談時不能不注意這一點.劉淑靜是一名大學生,很喜歡未來學.她曾希望教自己英語的外藉教師評論一下《第三次浪潮》這部關於未來學的新書,對方卻告訴她:「我只喜歡歷史學,從不研究未來學.」於是,話不投機半句多.
常青是一位導游,他帶過一個英國旅遊團,其中有位老先生十分難侍候.不論你介紹什麼,老先生都會蹦出一句「沒什麼了不起.」小常一點不生氣,反而熱情地向對方介紹起了中國的家庭關系,特別是老年人受尊敬的情況.老先生很愛聽,接下去就再也不為難他了.小常比劉高明之處,就在於他善於發現談話對象的「興趣點」,並且能夠「對症下葯」.
了解並尊重對方,是進行順利而有成效的交談的前提.眾所周知,國際奧委會主席薩馬蘭奇公務繁忙,來去匆匆,可是有一些中國記者卻經常能夠見縫插針地同「老薩」侃上一通.侃什麼呢?侃的就是他酷愛的集郵.一番神聊之後,記者的專訪也就同時完成了.他們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歸功於選准了話題.
第二條:要選擇中外雙方都熟悉的話題.
與外國人接觸和交往,如能找到雙方都熟悉的話題就等於找到了共同的語言,將大大地有助於彼此這間的理解和溝通.於人於已都可以揚長避短,發揮正常,至少也不會由於某一方所答非所問,而使人感到難堪.
詹姆斯先生是位計算機專家.他來中國講學,很受歡迎.有次在他的講座中間休息時,一名年輕的中國學者虔誠地問道:「請問挑戰者飛機究竟是因何墜毀的?」豈料詹姆斯好生尷尬,支吾良久說:「我實在抱歉,我不清楚……」原來這位專家是一個「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式的人物,對非專業的問題毫不關心.可見,與外國人交談,不要選擇人家不熟悉的話題.像那名年輕的中國學者的冒昧提問,實在叫人下了不台.
如果外國人主動談起我們不熟悉的話題,我們應當洗耳恭聽,認真請教,千萬不要不懂裝懂,更不要主動同外國談論自己一知半解的話題.不然,非但不會給自己帶來任何好處,反而會損害自己的形象.
朱一凡在一家涉外賓館當服務員,一天她忙裡偷閑,同一位聯邦德國的鋼琴家拉開了家常.她告訴對方,自己很佩服德國人,德國的交響曲好棒.對方沒想到小朱這么有水平,立刻對她刮目相看.她乘興往下說:「我最喜歡你們德國的柴可夫斯的《天鵝湖》也不是交響曲.小朱張冠李戴,班門弄斧,只能貽笑大方了.」
2. 和德國人打交道該注意什麼
和德國人交往應注意什麼:
規則和紀律。
守時。
禮儀。
3. 和德國人聊天需要注意些什麼
建議用傳統的中國禮節來接待,讓孩子能感受到新鮮的異國風情,而且這個也是你所熟悉的,不會出紕漏。年輕人還是很好接受新鮮事物的,不同於成年人的固定模式。
還有,建議事先了解一下每個人的飲食習慣、個人信仰等問題。
轉貼一些關於德國的相關信息,希望有幫助哦。
德國人講究順序,隱私和嚴守時間。德國人很注意工作和私人生活各方面的完美。在德國,人們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和歸屬感。嘲笑別人和能夠無視錯誤都是不能被理解的。
與德國人相處時,幾乎見不到他們皺眉頭等漫不經心的動作,因為他們把這些動作視為對客人的不尊重,是缺乏友情和教養的表現。
德國人比較注重禮節形式。在社交場合與客人見面時,一般行握手禮。與熟人朋友和親人相見時,一般行擁抱禮。在與客人打交道時,總樂於對方稱呼他們的頭銜,但他們並不喜歡聽恭維話。對剛相識者不宜直呼其名。
飲食習慣:
德國人喜歡肉食,尤其喜歡吃香腸。德國菜以酸、咸口味為主,調味較為濃重。烹飪方法以烤、燜、串燒、燴為主。藍格的桌布上擺著一筐麵包,客人在等待中可以慢慢享用,德國麵包很有咬勁,牙齒好的人才能品嘗出味道。德式的湯一般比較濃厚,喜歡把原料打碎在湯里,這大概與當地天寒地凍的氣候有關。德國和中國大部分地區一樣,一日三餐。早餐一般在七點,午餐一點,晚餐七點。有的地方午餐和晚餐之間喝午後咖啡,吃蛋糕。
與中國的飲食習慣不同,德國人最講究、最豐盛的不是午餐、晚餐,而是早餐。
聊天、交談、接待等:
聊天可以涉及到有關德國的事和足球等,不要談籃球,壘球和美式橄欖球等。
德國人多喜歡清靜的生活,除特殊場合外,不大喜歡喧鬧。
在德國和其它西方國家,女士在許多場合下都受到優先照顧,如進門、進電梯、上車等,都是女士優先。男士要幫女士開轎車門、掛衣服、讓座位等。女士對此只說聲"謝謝",而不必感到不好意思,或者認為對方不懷好意。在同人交談時,德國人很注意尊重對方。不詢問人家的私事(如不問女性的年齡,不問對方的收入等),也不拿在場的人開玩笑。就餐談話時,不隔著餐桌與坐得較遠的人交談,怕影響別人的情緒。
禮物:
送禮在德國也很受重視。應邀去別人家做客時,一般都帶禮物。大部分人帶束鮮花,也有一些男性客人帶瓶葡萄酒,個別人帶一本有意義的書(或者是自己寫的書)或者畫冊之類等。在歡迎客人(如車站、機場等場所)、探望病人時,也多送鮮花。在祝賀他人生日、節日或者婚嫁等時,可寄送賀卡,如送賀禮,則以實用和有意義為原則,而不是以價格高低論輕重。所送之禮物都要事先用禮品紙包好。許多人常在收到禮後會馬上打開觀看,並向送禮人表示感謝。建義准備些極具中國特色的紀念品,那是非常不錯的。
參考資料:http://travel.china.com/zh_cn/chujing/11042220/20051122/12875074.html
4. 如何與德國人談判——商務談判系列(一)
德國人以他們獨特的方式代表了現代歐洲,許多人都承認他們是歐洲最老練的商人。他們紀律性強,謹慎,保守,注意細枝末節,說話簡單明了。 和德國人談判時,應注意以下一些方面: 德國談判者的個人關系是很嚴肅的,因此不要和他們稱兄道弟,最好稱呼先生、夫人或小姐。穿戴也輕松隨便,有可能的話,在所有場合都穿西裝。 在談判時切忌遲到,如果你在商業談判中遲到,那麼德國人對你的不信任感就會溢於言表。因此一定要准時到達。 在談判之前一定要作好充分准備,切勿倉促上陣。准備的內容包括:己方公司的資信情況,所提建議是否反映出這種資信,以及你所要購買或銷售產品的有關專業資料等。我方談判者應當掌握產品和合同細節的全面知識,所提建議應當具體切實,給人以條理清晰、富有權威性和可行性的良好形象,以促成談判的成功。由於德國的企業融資大都依靠銀行,因此,在資金問題上,他們特別小心,不願冒風險。 德國人希望建立長期關系,而不希望做一錘子買賣,因此和他們交易,你要考慮到你是否能提供一些當地沒有的東西,而且不會使其經濟利益受到損害。德國人只對有把握的項目投資,採用穩妥的融資手段,從而安全地獲取收益。 不要以為德國人會輕易地購買具有獨特價值的產品。即使這種產品是他們急需,他們可能渴望購買,但絕不會露形於色,在他們採取的談判方式上,你絕對看不出這一點。 德國人常在討論產品價格以前向對方的技術人員和客戶了解產品情況。如有可能還要讓你的產品作實際演示,他們會經常提到潛在的競爭。如想打入德國市場,你一定要在各方面都幹得十分出色。為了保住市場,稱必須,保持在技術上領先的高的質量標准,否則就會被德國競爭者予以仿造和改進。 德國人講究合同條款,包括:按交貨日期准時交貨,嚴格的索賠條款,擔保產品使用期,還要求提供某種信貸,以便在對方違反擔保時,他們可以得到補償。但是只要你的產品符合合同上的條款,就不用擔心付款問題,德國人對商業事務極其小心謹慎,井井有條,是可以信賴的合作夥伴。 德國人與英國人的談判方式迥異。德國人的談判特點是准備工作做得完美無缺。德國人喜歡明確表示他希望做成的交易,准確地確定交易的形式,詳細規定談判中的議題,然後准備一份涉及所有議題的報價表。在談判過程中,德國人的陳述和報價都非常清楚、明確、堅決和果斷。他們不太熱衷於採取讓步的方式。這種談判方式與德國人的性格有著驚人的相同之處,他們考慮問題周到、系統,准備充分,但缺乏靈活性和妥協。如果經驗豐富的談判人員運用這種方式的話,它的威力是很強大的,這在報價階段尤其明顯。一旦由德國人提出了報價,這個報價就顯得不可更改,討價還價的餘地會大大縮小。 與德國人打交道的方法,從程序上看,最好在德國人報價之前就進行摸底,並做出自己的開場陳述。這樣可以闡明自己的立場。但所有這些,要做得快速。因為德國人已經做了充分的思想准備,他們會非常自然、迅速地把談判引入磋商階段。 以下是德國買家最鮮明的幾個特點: 第一,德國在世界上是經濟實力最強的國家之一,他們的工業極其發達,生產率高,產品質量堪稱世界一流。這主要是由於企業的技術標准十分精確具體,對這一點德國人一直引以為豪。因此,他們購買其它國家的產品,往往把本國產品作為選擇標准。如果你要與德國人談生意,務必要使他們相信你公司的產品可以滿足德國人要求的標准。當然,他們也不會盲目輕信你的承諾。但如果你不能信守諾言,那麼你就沒希望取得大筆買賣的訂單。從某種角度說,德國人對你在談判中表現的評價,取決於你能否令人信服地說明你將信守諾言。德國企業的技術標准嚴格,對於出售或購買的產品都要求是高的質量。與德國人談判做生意,一定要讓他們相信你公司的產品可以滿足他們的標准要求。在某種程度上,談判是否成功,還取決於你能否令人信服地說明你信守諾言。 第二,德國人在民辦上享有名符其實的效率的聲譽,他們信奉的座右銘是馬上解決,他們不喜歡對方支支吾吾,研究研究、考慮考慮等拖拖拉拉的談判語言。他們具有極為認真負責的工作態度,高效率的工作程序。所以,在德國人的辦公桌上,看不到擱了很久、懸而未發的文件。德國人認為,一個談判者是否有能力,只要看一看他經手的事情是否快速有效地處理就清楚了。 第三,德國人在談判之前的准備比較充分。他們不僅要研究購買你的產品的問題,而且還包括研究銷售產品的公司,公司所處的大環境,公司的信譽、資金狀況、管理狀況、生產能力,等等。他們不同於那種只要有利可圖就與之做生意的賺錢公司,他們不喜歡與聲譽不好的公司打交道。所以,有的人認為德國人比較保守,這可能是一個影響因素。 第四,重合同、守信用。德國人很善於商業談判,他們的討價還價與其說是為了爭取更多的利益,不如說是工作認真,一絲不苟,他們嚴守合同信,認真研究和推敲合同中的每一句話和各項具體條款。一旦達成協定,很少出現毀約行為,所以合同履約率很高,在世界貿易中有著十分良好的信譽。 總之,德國人的談判風格是審慎、穩重。他們重視並強調自己提出的方案的可行性,不輕易向對手作較大的讓步,讓步的幅度一般在20%以內,因為他們堅信自己的報價是科學合理的。此外,德國人在個人之間的交往上也是十分嚴肅正統的。
5. 與德國人交流要注意點什麼
一、注意事項:
1、遵約守時。德國人非常守時,約定好的時間,無特殊情況,絕不輕易變動。
2、注重整潔。德國人講究清潔和整齊,隨地亂扔紙屑或隨地吐痰均被認為是不文明的行為。
3、講求秩序。德國人多喜歡清靜的生活,除特殊場合外,不喜歡大聲喧鬧。
4、注意交往禮儀。雙方握手時,應友好注視對方,以示尊重,勿東張西望。與陌生人、長者及關系一般的人交往時,通常用尊稱「您」;對私交較深、關系密切者,如同窗好友、共事多年關系不錯的同事,往往用友稱「你」。
二、主要禁忌
1、德國人在用餐時禁忌:吃魚用的刀叉不得用來吃肉或乳酪;若同時飲用啤酒與葡萄酒,宜先飲啤酒,後飲葡萄酒,否則被視為有損健康;食盤中不宜堆積過多的食物;不得用餐巾扇風;喝湯或進食時忌發出聲響;忌在咀嚼食物時與旁人講話。
2、在德國,不宜隨意以玫瑰或薔薇送人,前者表示求愛,後者專用於悼亡。
3、德國人視數字「13」與「星期五」為不吉利。
4、德國人對於四個人交叉握手,或在交際場合進行交叉談話,也比較反感。因為這兩種作法,都被他們看作是不禮貌的行為。
5、與德國人交談時,不宜涉及納粹、宗教與黨派之爭。德國法律禁止使用和傳播各種納粹標識和行為、符號。
三、特別提示
1、德國人禮儀的一項基本原則是尊重女性,這表現在一系列「女士優先」的禮儀習慣上,如男士有義務幫女士穿、脫外衣;為女士開門並拉住門,請女士先行;下車時,男士也應主動為同行的女士開車門、並攙扶其下車等等。
2、向德國朋友贈送禮物應注意:如是商店裡買來的東西,務須撕去禮品上的價格標簽;無論送什麼東西,均應經過精心包裝;如遇有特殊意義的日子(生日、訂婚、結婚紀念日等),最好附信或名片表示祝賀;如收到德國朋友贈送的禮物,應當面打開並表示感謝。
(5)跟德國人談什麼話題擴展閱讀
德國國家概況
【面積】357376平方公里,居歐盟第四。
【重要節日】新年:1月1日;復活節:每年春分月圓之後第一個周日(3月21日至4月25日之間);五一國際勞動節:5月1日;德國統一日(國慶節):10月3日;聖誕節:12月25日。
【自然地理】位於歐洲中部。東鄰波蘭、捷克,南毗奧地利、瑞士,西界荷蘭、比利時、盧森堡、法國,北接丹麥,瀕臨北海和波羅的海。
陸地邊界全長3757公里,海岸線長2389公里。位於北緯47-55度之間的北溫帶,西北部海洋性氣候較明顯,往東、南部逐漸向大陸性氣候過渡。平均氣溫1月-5~1℃,7月14~19℃。
【簡史】公元962年建立德意志民族神聖羅馬帝國。1871年建立統一的德意志帝國。1914年挑起第一次世界大戰。1919年建立魏瑪共和國。
1939年發動第二次世界大戰。戰後被美、英、法、蘇四國佔領。1949年5月23日西部頒布《基本法》,建立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同年10月7日東部成立德意志民主共和國。1990年10月3日,德國實現統一。
6. 請教各位大俠,德國客戶一般都有什麼特點
1、德國客戶特點
(1)德國人很注重工作效率。在交談過程中,務必保證不能拖泥帶水,要一針見血,簡單明了。
(2)德國人死板,但是對技術標准要求嚴苛。我們需要在溝通中能夠跟他們闡明企業對技術的高標准。
(3)德國人嚴謹、注意細節、保守和思維縝密。
2、德國客戶接待注意事項
(1)晚上不要跟德國人談生意。德國人認為,那是跟家人團聚的時間,所以在這個時間段不要打擾他們,應該換一個工作時間進行溝通。
(2)德國客戶忌諱"數字13"和"星期五"。
(3)和德國人打招呼的時候最好是要帶上對方的頭銜,不能夠隨意地直呼他們的名字,通常情況下稱呼他們的姓是可以的。
(4)和德國客戶交流的時候不要討論打壘球、籃球或美國式的橄欖球,如果不知道要談及哪些內容的話,建議大家可以談談德國的原野、個人的業余愛好等其他的一些類似於足球等體育項目。
3、德國客戶喜歡什麼禮物?
(1)德國人不注重禮品價格,只要送其喜歡的禮品即可,德國人同樣也重視包裝,忌諱用白色、棕色或黑色的包裝紙,並且以綵帶包裝、捆紮禮品也是不適合的。
(2)德國不流行送厚禮。一瓶香水、一條領帶都可以作為禮物贈送。
4、適合與德國人溝通的話題
汽車。德國是現代汽車的發祥地,是生產汽車歷史最悠久的國家,德國著名的汽車品牌非常多,例如:保時捷、賓士、寶馬、奧迪、大眾等,德系汽車業是德國人引以為傲的事情,從汽車品牌、性能到油耗都是很好的話題點
香腸。在德國,每個地方都有其可以引以為傲的香腸品種,其中格廷根和雷根斯堡的香腸從中世紀起就已享有盛名,品種也很繁多,肉店裡整根的、成串的、切片的
啤酒。德國為世界第二大啤酒生產國,境內共有一千三百家啤酒廠,其中有白啤酒,清啤酒,黑啤酒,科什啤酒,出口啤酒和無酒精啤酒這六大類。由於德國純啤酒令,規定德國啤酒只能以大麥芽、啤酒花和水三種原料製作,所以成為了所謂「純正啤酒」的代名詞
足球。德國隊歷史上共8次殺入世界盃決賽,4次奪得冠軍,13次晉級四強,戰績積分僅次於巴西,排名世界第二,知名人物有貝肯鮑爾、穆勒、三駕馬車等
7. 如何跟德國人交往(原創)
來德國七年了,隨便寫點在德國和人交往的經驗,希望對新來的小兄弟姐妹有些幫助,碼這么多字也滿累得,大家都是陌生人,我的本意是希望大家能夠在德國混得瀟灑一些,不要那麼壓抑。願意虛心接受的就看看,不願意跟德國人交往的就請乾脆不要往下看。
先說說中國人內向的問題,我發現中國留學生中有很多很開放,很熱情地,但是超過半數都比較內向,不是說和中國人相處時的內向,而是和德國人相處時的內向。很多小孩子一出國就很沒有安全感,整天只知道學校宿舍兩點一線,交朋友也僅限於宿舍的中國鄰居或者是大學上課的時候偶然認識的中國同學,通常也就固定的經常找這些中國朋友玩,很少主動去找其他國家的人玩,或者說根本不想交外國朋友。這一點是很要命的,既然出國了,體驗德國文化就是要跟德國人交際的,不跟德國人說話,不敢跟德國人說話,或者是不知道跟德國人說什麼,都是不少中國留學生的心理寫照。中國也越來越國際化了,中國人在國外卻還是很保守,喜歡一群中國人聚在一起玩自己的,我發現中國人聚會的時候大家一談到德國人就充滿的不屑和不滿,彷彿自己不屑於跟鬼子交往,實際上自己並不了解德國人,自己不願意跟別人交好,卻暗地裡說德國人不友好,有這種吐酸醋的心理的人著實不少。所以,久而久之,中國學生在德國人眼中就形成了一種只知道埋頭學習,膽小敏感,狹隘寡言,不合群的印象。
跟德國人交往其實並不難,德國人很開放,但也不是世界上最開放的民族,不少德國人也很內向。開放的德國人很好相處,跟他們去喝幾次酒,蹦個迪,或者混幾次party,就很容易打成一片,別人邀請你,千萬不要拒絕,德國人不會問第二次。內向的德國人也不喜歡唱歌跳舞什麼的,比較麻煩一些,跟他們談論一些他們感興趣的東西,比如吃飯的時候坐一起,他們肯定會問你中國的東西,這個時候你可以滔滔不絕的說,他們對陌生的文化總是很好奇而想知道的。至於內容倒無所謂,如果問政治,你想說就說,不想說就說不知道,跟德國人大談社會主義好是大忌,即使你真的這么認為,最好也不要說出來,放在心裡好了。談文化最好,從秦始皇到孫中山都可以談。不過最好謙虛一些,不要把國內飯桌上吹牛的習慣表現出來,這點會很容易讓人鄙視。
等過了初次認識的階段,就不要整天跟德國人談中國了,這樣讓人覺得你是民族主義者,怎麼整天就是說中國怎麼樣德國怎麼樣的?要忘記自己的國籍和朋友的國籍,如果你真想拿別人當朋友的話,就把別人當成自己的同齡人,聊些跟國家民族無關的東西,比如平時喜歡干什麼,運動啊,音樂啊,藝術啊,隨便什麼,最好約好一起出去玩,盡量避免說些明顯把自己跟別人區分開來的話,比如:我們中國人一般怎麼怎麼樣雲雲,這樣的話,不要說,否則別人慢慢就會疏遠你了,覺得你太狹隘。
不說中國怎麼樣,那說什麼?稍微注意注意德國的新聞時事,看看德國報紙,總有話可說。笑話就有些難度了,要聽懂德國人的笑話,或者自己說笑話,都是交際的重要手段,日爾曼人是個比較喜歡思考的民族,他們說話喜歡顯示自己的機智和幽默,你首先要做到的是聽懂他們的幽默並給於贊賞,然後就是自己展示一些自己的幽默。這些幽默其實很多美劇裡面都有,平時業余時間就多看看美劇,或者德國電視里的小品節目之類的,慢慢自己也就會了。不少中國留學生年歲也不小了,還整天看些幼稚的東西,德國人不會跟你討論柯南或者火影等日本漫畫,更不會對什麼韓劇tvb感興趣,這些東西對人的修養提高不會有多少幫助,真的想提高交際水平,多看點美劇,德國報紙,英語小說什麼的。實在愛看也要控制自己的時間,不要花太多時間在那些幼稚的東西上。
聽音樂也是一樣,不要光聽中文歌,多聽聽英語歌,對歐美音樂有些了解,這樣跟人也有的談。中文歌很多都是翻唱的,而且很消極,多愁善感,聽多了對身體也沒好處,讓老外聽出翻唱的就跟糗了。最好還可以自己唱一些英文歌,免得人家玩的時候掃興,你願意消遣別人,別人就會喜歡你。不要怕出醜,老外不是經常在公眾場合故意出醜博路人一笑么,沒什麼大不了的。
8. 與德國人交流談論哪些話題好
我與德國人交往和工作合作中,感覺他們對環保的話題特別感興趣,他們不只是談談而已,更願意行動起來做這樣的事情,他們的中學經常組織這樣的活動。環保的內涵較廣,除了我們理解的,還有就是如何想方設法的廢物利用,減少能源浪費。我們參加過的一個活動就是利用丟棄不用的塑料袋製作出有用的東西。
另外,學習德語也是很好的話題。
9. 德國人見面時愛聊什麼
不覺得德國人有什麼「特別」愛聊的話題,主要看身邊發生了什麼事情。
對男人來講,足球,一級方程式,政治,社會新聞
對女人來說,家庭,孩子,園藝,廚房,花邊新聞
同事之間多聊工作,不接觸私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