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老百姓可以隨意唱國際歌嗎
隨便唱。但不是隨意唱。國際歌是有代表性的歌曲,隨意一詞里帶有胡亂修改的意思,流行歌可以胡亂修改歌詞,可是這些有意義的歌曲,請不要抖機靈,胡亂修改歌詞。
『貳』 為什麼沒人唱「國際歌」,,,,,聽說這是黨歌
現如今已不是革命的時代了,也不是各國工人組織運動依靠暴力奪權的時代了,而是改成相對溫和的抗議集會,等多是集會的沖突,最近的佔領華爾街運動不是很好的說明嘛。利比亞,突尼西亞,埃及甚至敘利亞等稱為阿拉伯之春的政權更迭,也不是共產主義運動,而是內部國家人民的反獨裁、反專制的革命運動。中國作為世界大國經歷風風雨雨已經明白了這個時代主題了,政黨之間的聯系早已不是以前的稱兄道弟,或是革命同志之類緊密聯系了,頂多為了經濟,政治,總而言之,為國家利益,維持相對友好的關系。中國的不幹涉內政思想成了對外交往的重要一環,提倡共產主義革命運動已不符合當今國際局勢的發展,中國共產黨對這點已看的很透徹了,簡而言之,自家的事自家搞,現階段不會再搞國際共產聯合,公開支持他國共產主義運動。國際歌作為黨歌也不再那樣熟悉,大談國際歌還不如歌頌自己的,也就是紅歌!本人愚見,僅供參考,給點積分,以示鼓勵,謝謝合作·····
『叄』 唱國歌犯法嗎
您好,違法。國歌不能不分場合隨便唱。根據《關於規范國歌奏唱禮儀的實施意見》,規定在重要慶典或政治性的公眾集會時,在遇有維護祖國尊嚴的斗爭場合均可奏唱國歌。但在私人婚喪嫁娶、舞會、聯誼等娛樂活動以及商業活動等場合,不得奏唱《國歌》。在2004年春天通過的憲法修正案中,增加了一款有關國歌的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是《義勇軍進行曲》。」國歌入憲,正好體現了最優美的文化符號與最權威的文化符號之間的有機結合。一方面,藉助於憲法的權威,國歌在國民心裡獲得了更加神聖、更加崇高的地位。另一方面,通過一次又一次地奏響國歌、傳唱國歌,「國家在我心中」將會成為一種廣泛的集體意識,在這個過程中,憲法,作為國家的符號化表達,不但會通過理智,而且會通過情感,更加深入地走進人們的內心世界,人們對憲法的信仰、尊崇,也將日漸一日地加深。
二、憲法的適用原則: (一)基本人權原則 ,基本人權原則在憲法的基本原則中佔有重要的地位,它是判斷憲法是否是良憲的重要標准。主要體現形式有四種:第一種以人權宣言作序言,同時又規定一定數量的公民基本權利。第二種是在憲法序言中確認基本人權原則,然後在公民基本權利與義務中具體規定人權的范圍與內容。第三種是在憲法中專門列出一章來確認基本人權原則,也有的以基本人權原則為章名來確認人權。第四種是並不直接在憲法中規定基本人權原則,甚至不出現「人權」的字樣,而只是規定公民的基本權利。其適用和有關問題:1、人權與主權的調適問題。人權與主權在本質上是統一的。因為在現代社會中,人權是人民的人權,主權也是人民的主權。保護人權是否應該由國際組織對一個主權國家進行有限度的干涉?人道主義干涉的原則和底線是什麼?在人權和主權發生沖突時應該以哪個為重?以上問題不僅是國際政治界討論的話題,也是適用基本人權這一憲法基本原則時必須考慮的一個問題。我們認為隨著人類社會不斷發展,急需處理好人權與主權的關系。其具體做法是反對將主權推向極端,反對籠統地討論主權與人權關系問題。2、基本權利發生沖突的調適問題。具體的基本權利在運行的過程中與其它基本權利發生沖突有其必然的因素。首先由於基本權利范圍的不確定,其次由於構成基本權利體系中的權利並不形成一種上下等級。在以往的經驗中,我們處理權利沖突的原則通常是犧牲相對較小的權利去保全比較大的權利,而根據現代博弈理論,我們首選的目標是一種雙贏的結果,即權利的同等保護原則。其次,我們才考慮社會利益優先原則和一般利益優於特殊利益。3、基本人權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問題。在對待基本人權的普遍性上,部分學者持否定的態度。這除了馬克思主義人權學者認為人權是具體的和階級的以外,有些西方學者也強調人權與社會及文化環境的聯系,因而產生人權普遍性的憂慮。我們認為如何具體確定普遍性人權的范圍是一個極其困難的事情,但只要承認人類的共同存在,那麼就一定存在一個適應不同社會和國家的最基本人權。4、基本人權條款適用於第三人的問題。關於憲法的基本人權條款對第三人的效力問題,形成了「直接效力說」和「間接效力說」兩種主張。 基本權利具有間接效力即指基本權利除了明確規范私人間關系與明顯只適用於國民對國家關系之外,還有不在兩者之間的部分。而基本權利具有直接效力的觀點認為,憲法並非只是國家權力與制度的規范,而是對國民各種生活方面,賦予客觀的價值。 因此,在國家全部的法域內,都應予以尊重並具有拘束力,因而可以直接適用。特別是屬於「自然法則之基本權利」等本質性基本權利,應具有對第三者的直接效力。(二)法治原則 包含兩種含義:一種是指對處於法治狀態中的國家的主要特點和要點的概括和總結。另一種含義是指為了指導人們從事建設法治國家的實踐,而要求人們在政治、法律活動中遵循的基本的、主要的規范性原理。在當代中國的條件下,談論法治原則,不是對已有的法治狀態的總結和描述,而是為了在中國大地上實現依法治國而對法治實踐提供原理規范和概括性要求。其適用和有關問題:1、注重吸收在法治過程中的優秀成果。法治本身必然要體現所在社會的時代性和階級性,但它更應該體現人類在發展過程中的共同智力成果。因此對那些落後法治化的國家來說,怎樣吸收先進法治國家的經驗,避免多走彎路,這是值得深思的地方。早期法治就認識到要把法律與政治分離,實行分權;把程序作為法律的中心環節;強調法律的普遍性等。以上這些無疑對培養法律的自治性和獨立性,建構法律形式的合理性有重要意義,但它的缺陷也是明顯的。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十)》,規定在公共場合侮辱國歌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
《關於規范國歌奏唱禮儀的實施意見》
第一條國歌可以在下列場合奏唱。重要的慶典活動或者政治性公眾集會開始時,正式的外交場合或者重大的國際性集會開始時,舉行升旗儀式時,重大運動賽會開始或者我國運動員在國際體育賽事中獲得冠軍時,遇有維護祖國尊嚴的斗爭場合,重大公益性文藝演出活動開始時,其他重要的正式場合。
第二條國歌不得在下列場合奏唱。私人婚喪慶悼,舞會、聯誼會等娛樂活動,商業活動,非政治性節慶活動,其他在活動性質或者氣氛上不適宜的場合。
『肆』 在公共場合和家裡唱國際歌會算違法嗎
不違法。
國際歌被稱作無產階級的歌,在所有追求共產主義的國家或組織流行。在中國,也被當成經典的革命歌曲,經常在重要的場合播放。公共場合唱國際歌不違法。當年學生唱國際歌的目的有如下幾種:
1、表示對共產主義的認同,因為有人說學生是敵對勢力。
2、國際歌歌詞中有聯合起來,蔑視權貴的內容。
3、國際歌的旋律慷慨激昂,有鼓動人心的作用。
(4)哪些人不讓唱國際歌擴展閱讀:
國際歌完整版歌詞:
歌曲名:國際歌
作曲:皮埃爾·狄蓋特 作詞:歐仁·鮑狄埃
起來 飢寒交迫的奴隸 起來 全世界受苦的人
滿腔的熱血已經沸騰 要為真理而斗爭
舊世界打個落花流水 奴隸們起來 起來
不要說我們一無所有 我們要做天下的主人
這是最後的斗爭團結起來到明天
英特納雄耐爾就一定要實現
這是最後的斗爭團結起來到明天
英特納雄耐爾就一定要實現
從來就沒有什麽救世主 也不靠神仙皇帝
要創造人類的幸福 全靠我們自己
我們要奪回勞動果實 讓思想沖破牢籠
快把那爐火燒得通紅 趁熱打鐵才能成功
這是最後的斗爭團結起來到明天
英特納雄耐爾就一定要實現
這是最後的斗爭團結起來到明天
英特納雄耐爾就一定要實現
最可恨那些毒蛇猛獸吃盡了我們的血肉
一旦把他們消滅乾凈鮮紅的太陽照遍全球
這是最後的斗爭團結起來到明天
英特納雄耐爾就一定要實現
這是最後的斗爭團結起來到明天
英特納雄耐爾就一定要實現
英特納雄耐爾就一定要實現
『伍』 《國際歌》在西方例如美國的公開環境中可以唱嗎
美國在公共場合只要不侵犯他人利益,肯定可以唱國際歌.甚至可以高喊"打倒總統".
『陸』 為什麼有人怕唱《國際歌》
《國際歌》熱情謳歌了巴黎公社戰士崇高的共產主義理想和英勇不屈的革命氣概。該歌曲向資本主義宣戰,充分表現了革命無產階級不屈的豪邁氣魄。《國際歌》這首歌曲為行板,降B大調,4/4拍子。全曲只有一段貫穿首尾的旋律,為帶副歌的二段體結構。
悲壯的前奏過後,深沉的第一主題昂首進入,表現出革命志士們不屈的氣節;樂曲的中段旋律在調性上實際上轉為屬調(即F大調),始終庄嚴、雄渾,曲調中愈發透出光明與希望;最後,樂曲的前奏經過自然再現,在氣勢宏大的高潮中結束,預示著共產主義的偉大理想一定會實現。
(6)哪些人不讓唱國際歌擴展閱讀
1923年,瞿秋白從蘇聯回到中國,將《國際歌》重譯。
1926年3月18日,巴黎公社55周年紀念時,國民革命軍第三軍政治部印行《國際歌》傳單,有三組歌詞,大致對應法文歌詞第一、二、六段和副歌;其中「Internationale」在歌詞中先音譯為「英特爾拉雄納爾」,再音譯為「英特爾納雄納爾」。
1931年,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即中央蘇區)成立時,決定以《國際歌》作為國歌。1962年,中國音協和中央人民廣播電台邀請有關專家,對《國際歌》譯文重新加以修訂。
《國際歌》還是中國共產黨全國代表大會的演奏歌曲。從中共三大起,每次中國共產黨全國代表大會及地方各級代表大會閉幕時和黨的重大活動結束時,都會演奏《國際歌》。
『柒』 是否允許唱國際歌
在中國是可以的 因為世界上只有中國 古巴 朝鮮等國家沒有出讓版權 其他國家是不可以的 在東西德合並之後 德國就很少在公開場合演唱了 因為以前東德和東歐國家是被收費最多的 現在這些國家已經很少公開演唱了 中國大陸公開演唱是絕對沒有問題的
『捌』 國際歌為什麼不能亂唱
《國際歌》熱情謳歌了巴黎公社戰士崇高的共產主義理想和英勇不屈的革命氣概。該歌曲向資本主義宣戰,充分表現了革命無產階級不屈的豪邁氣魄。
《國際歌》完整版的歌詞共有六節。歌詞的核心要義是:揭露剝削階級壓迫和剝奪勞動人民的罪惡,堅持人民創造世界歷史的唯物史觀,謳歌了工人階級和勞動群眾的「創世說」與人民的歷史主動性。
譜曲工作:
1887年11月,里爾的革命工人組織了一個名為「工人之聲"的合唱團。大家推選皮埃爾·狄蓋特為這個合唱團的指揮。狄蓋特熱情參加了合唱團的組織領導和排練工作。每逢工人的節日,狄蓋特就指揮這個合唱團出場演唱革命歌曲。
1888年6月中旬的一個星期六晚上,狄蓋特在指揮「工人之聲」合唱團排練完畢之後,得到了一本《革命歌集》。回到所居住的地下室後,狄蓋特讀起《革命歌集》,一翻就翻到了《國際歌》。狄蓋特被深深地吸引,創作熱情被點燃。
『玖』 為什麼沒人唱「國際歌」聽說這是黨歌,
你好
以前蘇聯時,國際歌是國歌,1944年換了新國歌後,國際歌就成了聯共(布)黨(1952年改名蘇聯共產黨)黨歌
國際歌是世界上最受歡迎的無產者之歌
現在大家都比較富裕了,都不搞革命了,就沒什麼人唱了
以上是我個人的觀點
希望對你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