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卡丁車賽的組別場地
按「國際卡丁車運動規則」規定,卡丁車按其使用發動機劃分為兩個組別五個等級,十一種類型。 第一等級:方程式卡丁車(包括4種類型):
(1) 超A級方程式:無變速箱、二沖程發動機100cc、汽車器喉管直徑32毫米、重量140千克(註:重量指賽車重+著裝後車手重量)。
(2) A級方程式:無變速箱、二沖程發動機100cc、汽車器喉管直徑32毫米、重量140千克。
(3) C級方程式:3—6檔變速、二沖程發動機125CL、短賽道重165千克、長賽道重量170千克。
(4) E級方程式:三檔變速、二沖程發動機250cc、重量180千克。 第二等級:國際A級卡丁車(包括7種類型):
(5) 國際A級:無變速箱、二沖程發動機100cc、汽化器喉管直徑24毫米、活塞行程最小48.5毫米、最大 54.5毫米、重量140千克。
(6) 國際A級(少年級):無變速箱、二沖程發動機100cc、活塞行程最小46毫米、最大54.4毫米、重量125 —130千克。 國際B級:
(7) 國際B級:無變速箱、二沖程發動機135cc、重量145千克。 國際C級(包括三種類型):
(8) 國際C級:3—6檔變速、二沖程發動機125cc、短道165千克、長賽道170千克。
(9) 國際C級「蘇丹」:無變速箱、二沖程125cc、重量140千克。
(10) 國際C級(少年級):無變速箱、二種125cc、重量:135千克。 國際E級:
(11) 國際E級卡丁車:三檔變速、二沖程250cc、重量160千克。 無變速箱卡丁車:最多1500米;
有變速箱卡丁車:最多2500米。
寬度:至少8米。
坡度:1)縱向:最多偏差5%;2)橫向:最多偏差10%。
直道長度:1)變速箱:最長170米;2)有變速箱:無限制。
卡丁車賽
卡丁車場地等級:1. 國際A級:場地建設規格符合國際汽聯卡丁車聯合會國際A級執照標准。可舉辦世界卡丁車錦標賽、國際卡丁車聯合會主持的各項錦標賽、大獎賽、杯賽。
2. 國際B級:場地建設符合國際汽聯卡丁車聯合會國際B級執照標准。可舉辦國際卡丁車聯合會主持的各項錦標賽、大獎賽、杯賽。
3. 國際C級:場地建設符合國際卡丁車聯合會國際C級執照標准。可舉辦其它國際比賽。
4. 國家A級:場地建設符合中國汽車運動聯合會規定的國家A級執照標准,有權舉辦一般性國際比賽、全國大獎賽、錦標賽、杯賽。
5. 國家B級:場地建設符合中國汽車運動聯合會規定的國家B級執照標准,有權舉辦全國大獎賽、杯賽。
6. 國家C級:場地建設符合中國汽車運動聯合會規定的國家C級執照標准,有權舉辦一般性國內比賽和俱樂部間的比賽。
7. 初級場地:不符合以上各項標准,但允許在本場地進行初級訓練、表演和本俱樂部內部檢測性比賽。
⑵ 賽車運動主要分為哪幾種類型如拉力賽等 ,各項比賽的規則是什麼
主要分為方程式、拉力賽、WRC世界拉力錦標賽、達喀爾拉力賽、直線競速、耐久賽、印地車賽、卡丁車賽、創紀錄賽、越野賽。
規則如下:
1、方程式
賽車必須依照國際汽車聯合會制定頒發的車輛技術規則規定的程式製造,包括車體結構、長度和寬度、最低重量、發動機工作容積、汽缸數量、油箱容量、電子設備、輪胎的距離和大小等。
2、拉力賽
汽車拉力賽的道路狀況十分復雜,每一段特殊路段為一個賽程,例如一個賽程全是曲折蜿蜓的山路,另一個賽程則是陰暗森林中的泥路。拉力賽的路線都是一致的,但並不同時出發,而是一輛接著一輛,每一輛賽車在不同階段都由裁判員記錄下所需時間,總時間最短的便是勝利者。
3、WRC世界拉力錦標賽
在世界各國舉行達十四分站的「世界拉力錦標賽」(World Rally Championship),簡稱WRC。它表示參賽車輛必須嚴格按照比賽資料中規定的行駛路線,在規定的時間內,到達每一個封閉 路段或維修區域等地點進行規定的比賽和規定時間的維修等項目。
由於比賽不僅考驗車手的水平,還要考驗領航員的配合、車輛的性能以及維修的力量。因此,無論對於選手還是 車隊都是一項無比復雜的綜合性考驗。
4、達喀爾拉力賽(Dakar Rally)
曾稱為巴黎達喀爾拉力賽,是一個每年都會舉行的專業越野拉力賽。比賽對車手是否為職業選手並無限制,80%左右的參賽者都為業余選手。雖然名稱為拉力賽,但事實上這是一個遠離公路的耐力賽。
比賽中需要經過的地形比普通拉力賽的要復雜且艱難得多,而且參賽車輛都為真正的越野車,而非普通拉力賽中的改裝轎車。拉力賽的大部分賽段都是遠離公路的,需要穿過沙丘、泥漿、草叢、岩石和沙漠。車輛每天行進的路程從由幾公里到幾百公里不等。
5、直線競速
比賽按不同車型及發動機工作容積分為 12 - 14 個級別,在兩條並列長1500米、 各寬15米的直線柏油跑道上進行,實際比賽距離為 1/4英里或1/8英里。
比賽時每 2 輛車為1組,實行淘汰制,分多輪進行,直至決出冠軍。採用定點發車方法,加速行進,通過電子儀器測量從發車線到終點線的行駛時間評定成績。
6、耐久賽
亦稱「GT賽」。汽車場地比賽的一種。為長時間耐久性汽車比賽。比賽車輛分旅行車和運動原型車兩類,並根據發動機的工作容積分為若干級別。比賽中每車可設 2- 3 名駕駛員,輪流駕駛。
每年國際汽車耐力系列賽分為11站, 在世界各地舉行。比賽一般進行8- 12小時, 以完成圈數的多少評定成績。 較著名的比賽有:法國勒芒( Le Mans) 24小時耐久賽、日本鈴鹿(Suzuka) 8小時耐久賽。
7、印地車賽
比賽使用車輛的整體結構類似一級方程式的四輪外露式單座位純跑道用賽車,但使用8汽缸、工作容積為 2.6- 3.4 公升以甲醇為燃料的渦輪增壓式發動機, 輸出功率700~850馬力。依不同的比賽場地比賽距離為320公里至800公里不等。
8、卡丁車賽
分方程式卡丁車、國際A、B、C、E級和普及級六類, 共12個級別。使用輕鋼管結構,操縱簡單,無車體外殼,裝配100CC、 125CC或 250CC汽油發動機的4輪單座位微型賽車, 重心低,在曲折的環型路線上行駛,比賽速度感強。
9、創紀錄賽
在某個場地或路段以單車出發創造最高行駛速度記錄的汽車活動。按汽車發動機的工作容積分A - J共10個級別。
10、越野賽
在一個國家的公路和自然道路上舉行的允許對該國進行考察的汽車比賽。經過幾個國家的領土、總長度超過10,000公里或跨洲的比賽稱馬拉松越野賽。除國際汽聯特別批准外,越野賽的賽程不得超過15天,比賽必須在白天進行。採用單車發車方式。 比賽每經過10個階段後至少休息18個小時。
每階段的行駛距離自定, 但每個賽段的最大長度, 越野賽規定不超過350公里, 馬拉松越野賽規定不超過800公里。 必須使用在國際汽聯注冊的全輪驅動汽車參賽。
⑶ 卡丁車的主要組成
車 架
卡丁車底盤由鍍鉻鉬管製作,沒有懸架,因此底盤必須足夠軟且堅固,可以作為懸架使用,並且強度足夠大,不會在轉彎時折斷。卡丁車底盤在美國被歸類為「開放式」,「籠式」,「直式」或「偏置式」。所有國際卡丁車委員會 - 國際汽車聯合會或CIK-FIA認可的底盤均為「直式」和「開放式」。
· 開放式卡丁車沒有防滾架。
· 籠式卡丁車在駕駛員周圍有一個防滾架 ; 主要用於泥土路。
· 在直式底盤中,駕駛員坐在中間位置。直線底盤用於短跑比賽。
· 在偏置式底盤中,駕駛員位於左側。偏置底盤用於左轉高速公路賽車。
有些系統能夠記錄來自感測器的圈數據,允許回放整個比賽信息和直接下載到配備有數據分析軟體的個人計算機。越復雜的系統能處理越復雜的信息,例如橫向和縱向加速度(g力),節氣門位置,方向盤位置和制動壓力等。
發布於 2019-05-30
⑷ 求關於卡丁車的規定與標准
四好少年的內容
爭當熱愛祖國,理想遠大的好少年;求我們要樹立報效祖國、服務人民的遠大志向,首先要求我們從講衛生開始,有的同學可能會很奇怪:講衛生就是愛國呀。今天我在這里就和同學們說一件事:新加坡是一個通用英語的國家,他的公共場所的各種標語都是用英語寫的,但是像「不準隨地吐痰」、「不準進入草坪」、「不準亂扔果皮紙屑」等標語卻是用中文書寫的。同學們知道這是為什麼嗎?新加坡人的回答是:因為有這些不文明行為的大多是中國大陸的遊客。可見,亂扔紙屑這些不文明行為也是國家的恥辱,所以說,大家撿起一張小小的廢紙,其實也就是我們愛國的開始。
爭當勤奮學習,追求上進的好少年;要求我們要熱愛學習、學會學習、主動學習、積極進取。當代女作家張海迪,五歲的時候患有脊髓病,從此只能坐在輪椅上,但她卻自學了英語,翻譯了不少英文作品,很多人不相信,問她怎樣做的,她回答說:堅持每天背10個單詞,有時背不全想放棄時,就狠狠地咬幾下自己的手指,督促自己一直堅持下去。她就是憑著堅強的毅力和勤奮好學的精神,最終成為當代女作家。可見學習上無難事,只要我們熱愛學習主動學習,只要我們勤奮學習持之以恆,就一定會取得成功。
爭當品德優良,團結友愛的好少年;要求我們誠實守信、尊重師長、關心他人、遵守法紀。學校這次開展的「治理校門口的交通秩序」要求四五六年級的同學都站路隊回家,家長確實要接送的也只能到校門口200m外的指定地點,為的就是對家長分流,保證我們同學放學時出行方便,可有的同學還是讓家長到學校來接,如果大家都為了自己的方便,不聽學校安排,家長都到校門口,這樣我們同學出校門又會和原來一樣,出門都是人和車,給我們安全帶來極大的隱患,所以我希望每一位好少年都應該做到關心他人、遵守校紀班規。
爭當體魄強健,活潑開朗的好少年;要求我們堅持鍛煉身體,樂觀對待生活,敢於克服困難,遇到困難我不怕,面對未來我能行。學校這學期開展的「告別零食」活動就是為了我們同學的身體健康,希望我們養成不吃零食,不挑食的好習慣,也希望我們要積極參加學校的體育運動,參加學校的大課間運動,鍛煉好身體,擁有陽光心態,將來報效祖國。
四好少年由來
它是胡錦濤總書記在致少先隊建隊60周年的賀信中,對當代少先隊員提出「牢記黨和人民的重託」,在德、智、體、美、勞等方面全面發展。時刻准備著為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貢獻智慧和力量的殷切期望,具有很強的時代性和針對性,是現代少年兒童健康成長的方向和指南。
四好少年詩歌
童謠
喜聞建隊六十載,主席爺爺來信啦。
殷切期望同學們,爭當四項好少年。
熱愛祖國熱愛黨,報效祖國為人民。
理想遠大志氣高,建設祖國齊努力。
勤奮學習求上進,腳踏實地步步高。
知難而進毅力強,持之以恆將成功。
德智體美都爭先,誠實守信有愛心。
團結友愛互幫忙, 和諧社會我當家。
強健體魄身體好,活潑開朗人人誇。
心間牢記主席話,爭當四好新少年!
拍手歌
你拍一,我拍一,建隊60周年人歡喜。
你拍二,我拍二,胡爺爺賀信記心懷。
你拍三,我拍三,四好少年是你我他。
你拍四,我拍四,勤學上進好孩子。
你拍五,我拍五,建設社會有保障。
你拍六,我拍六,理想遠大有追求。
你拍七,我拍七,童心向黨志不移。
你拍八,我拍八,體魄健壯人人誇。
你拍九,我拍九,團結友愛手拉手。
你拍十,我拍十,親身實踐要落實。
齊誦:人人爭當「四好少年」!
如何做好四好少年
1.道德好。有禮貌,見到老師,長輩.朋友問聲好;懂得感恩 懂得給予,別人給予我們幫助,我們不要忘了跟對方說聲「謝謝」;要文明,遵紀守法。給予一些需要給予的人。
2.心態好。要對自己有自信,受到挫折不要悲觀失望,要往好的方面想,更重要的是找到自己到底錯在哪兒。
3.學習好。現在的社會,沒有文化就等於是一個廢人,我們要從現在做起,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全面發展。
4.身體好。有一個健康的好身體是很重要的,要多多鍛煉。
5.目標好。要為自己設定一個目標,向著目標奮斗,不然就像沒頭的蒼蠅,一點頭緒都沒有。這樣做的再多也是無用的。
6.性格好。要開朗大方,活潑向上,積極參與集體活動。
7.要胸懷祖國,熱愛祖國。
8.要聽大人正確的話,不頂撞;聽取他人正確的意見和建議,努力改善和完善自我。
9.要熱情,待人真誠,樂於助人,大公無私。
10.逐漸學會自立,擺脫依賴性,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11.合理運用時間,珍惜時間。
12.不要進「三廳兩室兩吧」,不吸煙,不喝酒,不賭博,不迷信。
13.說話注意分寸,懂得維護自己和他人的自尊心.。
14.不攀比,不要比物質上的東西。
胡爺爺來信
在中國少年先鋒隊建隊60周年的時候,我代表黨中央,向全國少先隊員表示熱烈的祝賀!向為紅領巾事業付出心血和汗水的廣大少先隊工作者表示誠摯的問候!
少先隊是我們黨在新中國成立伊始創立的少年兒童群眾組織。60年來,在黨的領導下,在共青團的帶領下,少先隊主動適應時代要求,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廣泛開展一系列適合少年兒童特點的活動,為促進少年兒童健康成長發揮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60年來,在黨的陽光雨露哺育下,在星星火炬照耀下,一代又一代少先隊員開啟了人生的奮斗航程,逐步成長為黨和人民需要的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為推進我國社會主義革命、建設、改革事業作出了突出貢獻。
經過60年的奮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巨大成就。要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目標,還需要一代又一代人長期艱苦奮斗。今天的預備隊必將成為明天的生力軍。希望全國少先隊員牢記黨和人民的重託,在德、智、體、美等方面全面發展,爭當熱愛祖國、理想遠大的好少年,爭當勤奮學習、追求上進的好少年,爭當品德優良、團結友愛的好少年,爭當體魄強健、活潑開朗的好少年,時刻准備著為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貢獻智慧和力量。
少先隊組織和少先隊工作者要大力發揚優良傳統,積極探索當代少年兒童成長規律,不斷開創少先隊工作的新局面。共青團組織要切實履行全團帶隊的光榮職責,更好地發揮少先隊團結、教育、引導少年兒童的重要作用。
我相信,有黨和政府的高度重視,有全社會的熱情關愛,有全國少先隊員的共同努力,星星火炬在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進程中一定能夠放射出更加燦爛的光芒!
永不消逝的紅色
胡爺爺賀信
在我的記憶深處,總有一處紅色的三角區域被少年時所經歷的無數振奮人心的激動時刻填滿。匆匆十六載一晃而過,卻從不曾因那時間的流逝,讓這抹代表每個人兒時的最高信仰的鮮紅黯然失色,它承載了我們偉大祖國革命先輩的崇高理想,浸染著無數仁人志士的滿腔熱血……如今的我,雖早已摘下頸項上那曾經相伴六年的「飄揚」,但每每觸碰到那些火紅熱情的記憶,心靈深處仍然顫動著那份難以言喻的感動,歷久而彌新……
十六年前,剛剛邁入校園的我,總是用稚嫩而好奇的目光打量那些高年級的大哥哥和大姐姐們,不是因為相貌與自己有什麼不同,而是他們每個人領口都打著一條鮮紅的足以讓人艷羨不已的領巾。後來通過班主任的教導,慢慢知道了那是中國少年先鋒隊隊員的標志,最早戴上紅領巾的孩子是好孩子--這個樸素的理念自那時起就深深植根心中。那時身邊的小朋友都以能第一批加入少先隊為自豪驕傲的美事,我也不例外。遺憾的是,由於一次偶然的遲交作業,我被一向管教嚴格的班主任取消了第一批入隊的資格。當時一年級的我,識字不多,還無法用語言清晰而准確地自如表達感情,只依稀記得:眼睜睜看著老師親手把自己的名字從名單上劃去時,心裡那種跌入谷底的深深失落和第一批入隊儀式時,在下面望著主席台上笑靨如花的同學們,滿心的不是滋味……也確是從那時起,我才徹底明白要想成為一名光榮的少先隊員,需要對自己真正地嚴格要求,一絲一毫都馬虎放鬆不得。
五年級,當時的我在班級、在學校的表現並不突出:沒有任何文體專長,又不擔任班幹部,是大部分老師眼裡一名再普通不過的學生,連我都認為自己除了學習成績勉強還算可以,餘下一無是處。時任中隊輔導員的班主任卻在一次談話中讓我代表班裡參加每周一次的國旗下講話,面向全校六個年級的師生。這個決定讓當時很多的優秀班幹部都很不服氣,我亦受寵若驚。問其究竟,她只拍拍我肩頭,微笑著說:「我相信你能做好」。接下來的幾天里,我用最大的心力灌注文稿,老師幫忙修改了一次就通過,並當面演練朗讀了幾次。正式講話那天,我極力剋制當時的緊張情緒,用微顫的聲音和全部的情感念誦自己心血凝結的文章,台下鴉雀無聲,似乎大家都沉浸在周總理和鄧穎超同志的革命事跡中,紅色的愛國情愫也在感情的升華中變得愈發熾熱……事後班主任告訴我,台下的老師都稱贊這篇講稿寫的好。從那時起,我的自信心大增,也重新認識到另一面的自己。
在同隊旗隊徽相伴的日子裡,在輔導員老師的諄諄教導下,我們對祖國、民族和集體的熱愛之情不斷高漲;每次清明到烈士陵園追憶先輩們的英雄事跡後,我們對革命英烈的大無畏犧牲精神愈發崇敬;在《虎門銷煙》和《焦裕祿》等教育影片的觀摩中,我們前事不忘後事之師,用人民公僕的標准告誡自己要奮發圖強,回報社會!
人這一生註定要感悟許多事、許多物。它們中的一些到現在已難清晰可辨,甚至會叫人糊塗,然唯有祖國這至高無上的詞,是明白貼在人心上的。它包括親人、故鄉,包括民族拼搏繁衍的歷史,美麗豐饒的土地,古老輝煌的文化和沸騰著的現在。它不可更改,不可替代。它令人哽咽、令人常覺流在自己心中的血是滾燙的。 經八年寒暑,歷三載春秋,才看旭日東升。共和國滄桑巨變六十年,憶往昔,崢嶸歲月稠。兒時的我們在紫荊花開和蓮荷怒放時喜迎港澳回歸;在改革開放的滾滾浪潮中見證斗轉星移。我們這一代生在80年後的紅色青年,必將秉承老一輩的光輝傳統,肩負起時代賦予的神聖使命與職責,繼往開來,讓黨的星火永續相傳、生生不息!
參考資料:http://ke..com/view/3039797.htm?fr=ala0_1_1
52回答者: 葛萊西安諾丶_ - 二級 2010-4-23 13:48
我來評論>> 相關內容
• 弘揚蘇區精神 爭當四好少年手抄報的題目該叫啥,版塊咋弄?急急急!!! 22 2010-5-6
• 弘揚蘇區精神 爭當四好少年手抄報 46 2010-4-25
• 弘揚蘇區精神,爭當四好少年的手抄報 488 2010-4-21
• 爭當四好少年手抄報資料 2010-5-22
• 四好少年手抄報資料 2010-5-15
更多相關問題>>
查看同主題問題: 手抄報 資料 弘揚 蘇區 精神 爭當
等待您來回答
男朋友比我小1歲,作為男孩子你們會介意女朋友比你大一歲嗎
暑假讀好書手抄報在哪裡找
快樂的暑假手抄報
爭當四好少年讀書筆記怎麼寫
新學期我更棒手抄報內容
其他回答 共 22 條
⑸ 怎麼樣去開真人版的卡丁車
開卡丁車其實很簡單,左腳剎車右腳油門,還有一比一轉向比的方向盤。
安全規定
車手必需帶頭盔,系緊頭盔安全帶
車手必須遵守安全規則長發必需壓在頭盔內
注意左腳蹬是剎車,右腳蹬是油門
左腳不要一直壓在腳蹬上,以免磨壞剎車片
右腳加油不要過猛
沒有把握,不要強行超車
服從場地工作人員的指揮
不得逆向行駛
在賽道上發動機息火,舉手示意,請工作人員協助
結束行駛時進入停車區。
⑹ 卡丁車的比賽規則
三、參賽車輛
3.1、由報名參賽者自帶車輛參賽。
3.2、車架:
國際汽車聯合會卡丁車委員會注冊並在有效期內的車架或經FASC批准使用的深圳好勝者EK100C型車架。
各級別使用的車架附屬裝備必須符合《CIK-FIA卡丁車技術規則》和《全國卡丁車錦標賽技術規則》的規定。
3.3、發動機:
國際A級-簧片閥式發動機,汽缸最大容積100cc, 進氣喉管最大直徑為24mm,必須使用經國際汽車聯合會卡丁車委員會注冊並在有效期內的發動機(廠牌不限)。排氣管和消音器與使用的發動機必須為同一(注冊)品牌,車檢時必須同時交驗發動機注冊證明書。未攜帶注冊證明書的發動機不能參加檢驗。
國家甲級-活塞式發動機,汽缸最大工作容積 100cc, 進氣喉管最大直徑為24毫米。國家乙級、國家少年組-統一使用YAMAHA KT100SD系列發動機。
上述級別發動機的具體技術要求參見《全國卡丁車錦標賽技術規則》,嚴禁非法改裝。
3.4、輪胎和油料:
所有獲准參賽的卡丁車必須統一使用比賽組織者提供的輪胎、燃料和潤滑油。
3.5、所有報名參賽的車輛器材,必須在每分站比賽指定的地點和時間內經比賽組織者進行車輛檢驗合格後方准在比賽中使用。每名參賽車手每分站比賽准許送檢兩台廠牌及型號相同的發動機和一個車架。發動機的排氣噪音按國際汽車聯合會卡丁車委員會公布的檢測方法進行,不得超過113.5分貝。
3.6、比賽重量限制:
級別 最小重量 無油時最小自身重量
ICA 145公斤 60公斤
NCA 140公斤 60公斤
NCB 140公斤 60公斤
NCJ 120公斤 60公斤
http://www.motorsports.com.cn/read.asp?id=1761
⑺ 卡丁車運動的使用車輛的級別
現代卡丁車分為娛樂型和競賽型兩種:
娛樂型的卡丁車多採用工作容積在200cc以下的小型四沖程或100cc以下的小型二沖程汽油發動機做為動力,其行駛速度在60公里/小時以下,為初學者和以休閑為目的的娛樂者最好的運動器械。
競賽型卡丁車分為兩大類共12個級別-
方程式卡丁車:超A級、A級、C級和E級方程式四個級別;
標准卡丁車:國際A級、國際A級少年組、國際C級、國際E級和普及級。
具體:【車手必須遵守卡丁車的級別】 級別 發動機 汽缸容積 變速箱 超A級/A級方程式 單缸旋轉進氣閥發動機,風冷 100cc 無變速箱 C級方程式 單缸自然進氣風冷 125cc 3-6個檔的 或單缸單循環水冷發動機 變速箱 E級方程式 單缸或雙缸自然進氣風冷 250cc 至少3個檔 或單循環水冷發動機 的變速箱 國際A級 單缸簧片進氣閥發動機 100cc 無變速箱 自然進氣風冷 國際A級少年組 單缸活塞進氣發動機 100cc 無變速箱 自然進氣風冷 帶離合器 國際C級 單缸二行程直接進氣簧片進氣閥 125cc 3-6個檔 發動機,單循環水冷 變速箱 國際E級 單缸自然進氣風冷或 250cc 至少3個檔 單缸單循環水冷發動機的變速箱 的安全規定車手必需帶頭盔,系緊頭盔皮帶
長發必需壓在頭盔內
注意左腳蹬是剎車,右腳蹬是油門
左腳不要一直壓在腳蹬上,以免磨壞剎車片
右腳加油不要過猛
沒有把握,不要強行超車
服從場地工作人員的指揮
不得逆向行駛
在賽道上發動機熄火,舉手示意,請工作人員協助
結束行駛時舉手示意,進入停車區。
⑻ 賽道上的卡丁車
卡丁車運動是汽車運動中的一個特殊類別,它不僅做為汽車場地競賽的一個項目,同時也是一個大眾休閑、健身娛樂的項目。因為卡丁車的結構簡單,使用輕鋼管車架,裝配50cc、80cc、100cc、125cc或250cc汽油發動機,組裝成 4輪單座位微型賽車, 操縱簡便,無車體外殼,在專門修建的運動場地內的環型曲折道路上行駛。
「卡丁」(katring)是一項刺激的、具有魅力的運動,安裝初級發動機的車輛,最高時速大約是100公里;而安裝高級競賽發動機的車輛能達到160公里以上的時速。同時,由於車型小巧,車底板距路面僅4厘米,車手實際感覺到的速度要比車輛實際速度高2倍到3倍,就是說感覺時速達300公里以上。在駕車轉彎時,會產生象一級方程式賽車轉彎時那樣的橫向加速度(約3到4倍於重力加速度),使駕駛者體驗到一種平時體驗不到的樂趣。
駕駛卡丁車不僅可以給駕駛者帶來身體上、視覺上的高度刺激和樂趣,還是對青少年實施技能教育,培養他們不畏艱苦及挫折而勇於拼搏的精神和良好的心理素質、自覺遵守紀律和各項法規、樹立良好道德觀念、適應社會發展普及汽車駕駛技術、汽車基礎理論知識和機械常識、提高動手能力的好課堂。
【卡丁車的由來】
[編輯本段]
卡丁車運動於1940年在東歐開始出現並逐漸推廣,五十年代末才在歐美普及並迅猛發展,當時這種運動稱之為「高卡( GO KART ) 」。五十年代末,人們已不在滿足於用卡丁車僅進行休閑娛樂,而以競速比賽為主要形式的卡丁車競技活動也廣泛開展起來, 但組織形式十分鬆散, 車輛規格和比賽規則也不統一。為了防止該項運動自流和指導其正確發展,統一標准便於管轄,在全世界推廣卡丁車運動,1962年由國際汽車聯合會當任主席巴萊斯特創議成立了國際汽車聯合會卡丁車委員會,負責在世界范圍內普及、促進卡丁車運動,監督實施統一的規則和技術標准,外文簡稱是CIK-FIA。經過近16年的演變,在1978年卡丁車委員會經改組成立了國際汽車聯合會新的卡丁車委員會,當時會員協會只有15個。從那時起,卡丁車運動有了很大的改變,形成了現代卡丁車運動,使卡丁車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時期,並使其成為了培養現代汽車運動、尤其是方程式賽車車手的基礎和橋梁。目前每年在全世界范圍內參加卡丁車各類活動的人數已達8千萬左右。
【卡丁車的使用車輛介紹】
[編輯本段]
卡丁車結構十分簡單,由鋼管式車架、轉向系統腳蹬、油箱、傳動鏈護罩、車手座位 和防撞保險杠等組成。卡丁車操作簡便,車手戴上防護頭盔和手套,只須記住左腳剎車,右腳加油門,方向盤是1∶1轉向,即可馳騁賽場。卡 丁車底盤很低,離地僅4厘米,跑道光滑平整,使車手感到風馳電掣,加 上咆哮的轟鳴,體會到平時所體會不到的樂趣。一旦滑出跑道,卡丁車 會自動熄火停止前進,不會翻車,保障了車手的安全。
【卡丁車的使用車輛的級別】
[編輯本段]
現代卡丁車分為娛樂型和競賽型兩種:
娛樂型的卡丁車多採用工作容積在200cc以下的小型四沖程或100cc以下的小型二沖程汽油發動機做為動力,其行駛速度在60公里/小時以下,為初學者和以休閑為目的的娛樂者最好的運動器械。
競賽型卡丁車分為兩大類共12個級別-
方程式卡丁車:超A級、A級、C級和E級方程式四個級別;
標准卡丁車:國際A級、國際A級少年組、國際C級、國際E級和普及級。
【卡丁車的結構和益處】
[編輯本段]
結構十分簡單,由鋼管式車架、轉向系統腳蹬、油箱、傳動鏈護罩、車手座位 和防撞保險杠等組成。操作簡便,車手戴上防護頭盔和手套,只 須記住左腳剎車,右腳加油門,方向盤是1∶1轉向,即可馳騁賽場。卡 丁車底盤很低,離地僅4厘米,跑道光滑平整,使車手感到風馳電掣,加 上咆哮的轟鳴,體會到平時所體會不到的樂趣。一旦滑出跑道, 會自動熄火停止前進,不會翻車,保障了車手的安全。
駕駛可以鍛煉靈敏度,並對大腦、眼睛、手腳及身體其他部 位進行很好的協調是鍛煉勇敢精神的最佳選擇,是一項有益健康的體育 娛樂活動。作為賽車運動中最經濟的一種,具備所有賽車運動的 基本內容,加上結構簡單、操作靈活、費用低廉、安全性好,成為適合 大眾化消費的賽車運動。每逢雙休日,一些青年人紛紛奔向賽 場,在蜿蜒起伏的賽車道上風馳電掣地過把癮,成為都市時尚。
【車手必須遵守的安全規定】
[編輯本段]
車手必需帶頭盔,系緊頭盔皮帶
長發必需壓在頭盔內
注意左腳蹬是剎車,右腳蹬是油門
左腳不要一直壓在腳蹬上,以免磨壞剎車片
右腳加油不要過猛
沒有把握,不要強行超車
服從場地工作人員的指揮
不得逆向行駛
在賽道上發動機息火,舉手示意,請工作人員協助
結束行駛時舉手示意,進入停車區。
【卡丁車賽道的規定】
[編輯本段]
室內卡丁車賽道:長至少600米,寬至少6米。
室外卡丁車賽道:無變速箱卡丁車用:長最多1500米,寬至少8米,直線段最多170米
變速箱卡丁車用:長最多2500米,寬至少8米,直線段長度不限
【卡丁車的燃料使用規定】
[編輯本段]
使用95號-102號無鉛汽油
【益處】
[編輯本段]
駕駛卡丁車可以鍛煉靈敏度,並對大腦、眼睛、手腳及身體其他部 位進行很好的協調是鍛煉勇敢精神的最佳選擇,是一項有益健康的體育 娛樂活動。卡丁車作為賽車運動中最經濟的一種,具備所有賽車運動的 基本內容,加上結構簡單、操作靈活、費用低廉、安全性好,成為適合 大眾化消費的賽車運動。每逢雙休日,一些青年人紛紛奔向卡丁車賽 場,在蜿蜒起伏的賽車道上風馳電掣地過把癮,成為都市時尚。
【附】1世界卡丁車聯合介紹
[編輯本段]
1997年10月,國際汽車聯合會根據全世界卡丁車運動的發展狀況,經代表大會決一致同意將國際汽車聯合會卡丁車委員會更名為世界卡丁車聯合會。
國際汽車聯合會卡丁車委員會自成立以來,在全世界已頒發了 7萬多張賽手執照,每年要舉辦上萬次各類比賽,列入國際賽事年歷的比賽有150餘項,全世界的優秀選手每年要參加15次卡丁車委員會組織的世界錦標賽,為世界汽車運動的發展起到了相當大的推動作用。由於卡丁車是世界方程式賽車的最初級形式,經過年復一年的努力,卡丁車運動結出了豐碩的果實,已有數十名卡丁車賽手進入了世界方程式賽車賽手的行列。在這個階段中,幾乎所有的一級方程式賽手都是來自卡丁車賽手的隊伍,有些已成為世界冠軍,象著名的巴西車手埃爾頓·塞納、法國車手阿蘭·普羅斯特、英國車手尼蓋爾·曼塞爾、德國車手邁克爾·舒馬赫等,因此卡丁車運動被譽為是一級方程式賽車車手的搖籃。
【附】2有關卡丁車的游戲
[編輯本段]
《跑跑卡丁車》 《瘋狂卡丁車》 《豬豬卡丁車》 《QQ飛車》
卡丁車加速系統(也是《跑跑卡丁車》將N2O作為加速器的原因
氮氣加速系統是由美國HOLLEY公司開發的產品。在目前世界直線加速賽中,為了在瞬間提高發動機功率,利用的液態氮氧化物系統正是NOS,其實,早在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德國空軍已開始使用NOS,戰爭結束後才逐漸被用於民用汽車的直線加速賽事中。
NOS的工作原理是把N2O(一氧化二氮,俗稱笑氣)形成高壓的液態後裝入鋼瓶中,然後在發動機內與空氣一道充當助燃劑與燃料混合燃燒(N2O可放出氧氣和氮氣,其中氧氣就是關鍵的助燃氣體,而氮氣又可協助降溫),以此增加燃料燃燒的完整度,提升動力。
由於NOS提供了額外的助燃氧氣,所以安裝NOS後還要相應增加噴油量與之配合。正所謂「要想馬兒跑得快,就要馬兒多吃草」,燃料就是發動機的草,這樣發動機 的動力才得到進一步的提升。
NOS與渦輪增壓和機械增增壓一樣,都是為了增加混合氣中的氧氣含量,提升燃燒效率從而增加功率輸出,不同的是NOS是直接利用氧化物,而增壓則是通過外力增加空氣密度來達到目的的。也許有人會問為什麼不直接使用氧氣而用N2O呢?那是因為用氧氣難以控制發動機的穩定性(高溫和爆發力)。
儲存N2O的專用儲氣罐凈重約6.7kg,充滿N2O後約11kg。按照每次使用1min來算(專家建議NOS系統每次使用時間不可超過1min,一瓶氣右用3538次。
根據一輛夏利2000的實際升級情況,其1.342L的8A發動機加裝NOS後,其0~100km/h加速時間減少了23%,而功率提升了21kw。
⑼ 賽車的級別
賽車的分類和簡介賽車運動分為兩大類,場地賽車和非場地賽車。
場地賽車顧名思義,就是指賽車在規定的封閉場地中進行比賽。它又可分為方程式賽、轎車賽、運動汽車賽、GT耐力賽、短道拉力賽、場地越野賽、直線競速賽等。非場地賽車基本上的比賽場地不是封閉的,主要分拉力賽、越野賽及登山賽、沙灘賽、泥地賽等等。
下面讓我們一起看看不同賽事的特點。
方程式汽車賽
這是汽車場地比賽的一種。賽車必須依照國際汽車聯合會制定頒發的車輛技術規則規定的程式製造,包括車體結構、長度和寬度、最低重量、發動機工作容積、汽缸數量、油箱容量、電子設備、輪胎的距離和大小等。
各級方程式賽車的製造程式不同。屬於方程式汽車比賽的項目有:F1、 F-3000、 F-3、亞洲方程式、無限方程式、福特方程式、雷諾方程式、卡丁車方程式等。
一級方程式賽車(F1/Formula 1)
格蘭披治一級方程式(Grand Prix Formula One 簡稱:F1)大獎賽是目前世界上速度最快的、費用最昂貴、技術最高的比賽, 也是方程式汽車賽中最高級別的比賽。世界上首次舉行賽車場上的賽車是1900年在法國的默倫。現代世界一級方程式錦標賽是於1950年在英國銀石賽車場開始的, 現在每年舉行16場比賽,由國際汽車聯合會安排比賽。
其最初的定義為「一種至少有四個不在一條線上的輪子的車輛,其中至少有兩個輪子用於轉向,至少有兩個輪子用於驅動」。更為具體的定義則是指氣缸容積3.5公升,約600馬力,最高時速315公里的方程式賽車。這里的「方程式」取一定格式的含義,即嚴格規定賽車的重量、長、寬、輪胎的距離及大小等。在所有的方程式賽車中,一級方程式賽車是級別最高級的。
所謂「方程式」賽車是按照國際汽車運動聯合會(FIA)規定標准製造的賽車。這些標准對「方程式」賽車的車長、車寬、車重、發動機的功率、排量、是否用增壓器以及輪胎的尺寸等技術參數都作了嚴格的規定。 F1大賽的統籌工作,均由FIA安排。他們負責制訂車賽的規則,擬定比賽時間表和選擇賽車的場地等。
FIA要求F1賽車採用排量為3L、12缸以下、不加增壓器的自然吸氣式發動機。F1賽車的底盤採用碳化纖維為製造,重量很輕,很堅固。車賽的底盤很低,最小離地間隙僅有50-70毫米。與普通的汽車相比,F1賽車有許多獨特的地方,它的車身細而長,車身高度很低,寬大的車輪極為顯眼,而且是完全暴露的,即所謂「開式車輪」(Open Wheel)。
每輛F1賽車都是世界著名汽車廠家的精心傑作。一輛這種賽車的價值超過七百萬美元,甚至不亞於一架小型飛機的價值。F1汽車大賽,不僅是賽車手勇氣、駕駛技術和智慧的競爭,在其背後還進行著各大汽車公司之間科學技術的競爭。福特汽車公司就形象地把汽車大賽比作「高科技奧運會」。在汽車大賽中推出的新型賽車,從設計到製造都凝聚著眾多研製者的心血,並代表著一家公司乃至一個國家的高科技最新水平。汽車大賽還是各國科技人才素質的較量。據悉,德國約有2000多名專業人才直接從事賽車的設計、製造和研究工作、美國約有1萬人;而日本則最多,估計近2萬人左右。
所有參加F1大賽的車手,都是經過千挑萬選的世界車壇的精英。每一位車手在躋身F1大賽前,都必須經過多個級次的選拔,例如小型車賽、三級方程式(F3)車賽等等,堪稱過五關、斬六將,而要成為世界冠軍,更非易事。他必須身經百戰,集賽車技術、天賦及鬥志於一身。
根據FIA的有關規定,每年全世界能有資格駕駛世界F1賽車的車手不超過100名。所有駕駛F1賽車的選手,都必須持有FIA簽發的「超級駕駛執照」;每年只有少數的優秀車手有資格參加決賽。
F1大賽每年都要選擇地理條件迥然不同的16個賽場。有的選在高原上,那裡空氣稀薄,用以考驗車手的身體素質;有的則是街道串成的賽道,那裡路面相對狹窄曲折,車手弄不好就會撞車;有的賽車場就顯得路面寬闊,但也有上下坡考驗車手的技術;還有的賽車場建在樹木蔥郁的森林中,那裡跑道起伏大,車手很難控制賽車。由於賽車經常出現意外,FISA要求所有主辦國的賽車場必須有足夠的草地緩沖區。各賽場的救護人員也必須分布在全場的每一個角落,爭取在出事的一剎那,跑進現場,進行搶救。
每一賽車都需在車賽前三天進行試車,然後根據試車圈速排列起跑位次。通常在試車的時候,共有28-30輛賽車參加計時,但最終只取前26輛賽車參加比賽。正式比賽開始,各車手按排位從相繼不遠的起跑位置出發。進入前6名可得分。第一名是10分,第二名是6分,第三到第六分別是4到1分。
三級方程式汽車賽(F3/Formula 3)
方程式汽車場地比賽項目之一。使用的賽車是四輪外露的單座位純跑道用方程式賽車, 外形與一級方程式賽車相類似,但體積較小, 最低重量為455公斤, 配備4汽缸、工作總容積為2公升的自然吸氣式汽油發動機,輸出功率約170馬力。
方程式3000(F3000/Formula 3000)
3.0公升方程式汽車賽。方程式汽車場地比賽項目之一。設有國際大獎賽等比賽。使用的賽車是四輪外露的單座位純跑道用方程式賽車, 裝備8汽缸、工作總容積為3公升的自然吸氣式汽油發動機,輸出功率約475馬力。
雷諾方程式(Formula Renault)
雷諾方程式 2000 是世界上著名及最普及的一種方程式賽車,該項賽事是由法國雷諾集團推廣發展起來的,方程式賽車由義大利 TATUUS 公司製造,該類單座賽車的馬力為 200HP, 最高時速可達到一小時 260 公里。雷諾方程式 2000 賽車的良好性能和價錢的完美結合保證了其在全世界的普及程度,這種 2000 型的賽車每年製造超過 700 輛。雷諾 2000 方程式賽車給全世界的熱衷賽車運動的年輕人提供了一個駕駛技能和身體心理狀態適應的學習及提高的環境,為他們走向該項運動的頂級賽事 F1 ,成為未來之星做下鋪墊。雷諾方程式 2000 賽事從 2000 年起舉辦至今,短短的四年裡,已經成功地把雷克南(邁凱倫車隊),馬薩(索伯車隊)及克萊恩(美洲虎車隊)推向 F1 的大舞台。
亞洲方程式(Formula ASIA)
方程式汽車場地比賽項目之一,限在亞洲地區開展。使用的賽車是四輪外露的單座位純跑道用方程式賽車, 車身規格與三級方程式相似, 配備1台" 福特 "4汽缸工作總容積為2公升的自然吸氣式汽油發動機, 輸出功率約160馬力。近年來出現了寶馬亞洲方程式,是亞洲比較流行的方程式賽車。
拉力賽
汽車拉力賽的道路狀況十分復雜,每一段特殊路段為一個賽程,例如一個賽程全是曲折蜿蜓的山路,另一個賽程則是陰暗森林中的泥路。拉力賽的路線都是一致的,但並不同時出發,而是一輛接著一輛,每一輛賽車在不同階段都由裁判員記錄下所需時間,總時間最短的便是勝利者。
大型拉力賽的車隊往往由幾十名隊員和多種運輸工具組成,其中有負責傳遞信息的摩托車、裝載備用部件的卡車、醫療用車,甚至有時還有直升飛機。
賽車不同於街道上行駛的普通汽車,雖然外觀一樣,但參加國內比賽的汽車要求是年產量在2500輛以上的小轎車,並且至少有兩套改裝:安全改裝和技術改裝。
WRC世界拉力錦標賽介紹
在世界各國舉行達十四分站的「世界拉力錦標賽」(World Rally Championship),簡稱WRC。拉力賽一詞取自英文「 Rally」,有集結的意思。它表示參賽車輛必須嚴格按照比賽 資料中規定的行駛路線,在規定的時間內,到達每一個封閉 路段或維修區域等地點進行規定的比賽和規定時間的維修等 項目。由於比賽不僅考驗車手的水平,還要考驗領航員的配合、車輛的性能以及維修的力量。因此,無輪對於選手還是 車隊都是一項無比復雜的綜合性考驗。拉力賽的賽段為各種 臨時封閉後的普通道路,包括山區和丘陵的盤山公路、沙石 路、泥濘路、冰雪路等,也有無法封閉的沙漠、戈壁、草原 等地段。拉力賽是採取間隔發車的形式,世界一級種子選手 發車間隔為1分鍾,其他選手為2分鍾。參賽車輛均為各大汽 車廠家年產量超過2500輛的原型轎車,只是必須經過不同程 度的改裝方可參賽。無限制改裝的稱為A組車,除了保留外型 和原廠標志以外,幾乎所有的部件都可以改裝。經過A組標准 改裝的賽車,如同坦克一般結實,但費用昂貴,一般都是由 汽車廠商直接贊助的職業賽車隊才能達到。所謂職業賽車隊 就是和那些著名的NBA球隊、足球隊一樣,不論選手還是工作 人員,每年的工作任務就是參加比賽,並依靠比賽的收入生 活。有限制改裝的稱為N組賽車,它只允許進行安全改裝和有 限的性能改裝,引擎內部必須維持民用車的標准,不允許改 動。由於N組改裝費用相對較少,因此多為業余車隊和個人選 手使用。業余車隊和個人參賽的選手等人員,平時都有自己 固定的職業,只有在比賽時才會出現在賽車場內。
以上的A組、N組或S組賽車,是可以在普通道路上行駛的。每輛賽車必須同時搭乘一名車手,和一名領航員。車手只管開車,充分發揮自己高超的駕車水平,而領航員的工作就要復雜得多,既要在比賽期間安排好一些生活瑣事,而且還要在比賽時為車手指明每一天比賽的正確方位和路線,並在賽段里及時、准確地提供前方的路況,以便車手在看不見前方路況的前提下,可以准確地操作。可以說,一對配合默契的選手,領航員就是車手視線的延伸,不論前方是彎道還是陡坡,只要領航員報得及時准確,車手一樣可以放心地駕車。比賽時採取單車間隔出發,跑完規定的十幾至二十幾個賽段後,根據所有賽段的時間總和結合在各個集結點有無超時或提早報到等情況的處罰記錄,時間最少者獲勝。因此,拉力賽的記分方式也是最復雜的。如果將F1賽車與拉力賽車相比,前者車速較高,直線可達300公里以上,但車輛始終是老老實實呆在地上行駛的。而拉力賽一般最高的平均時速達到一百多,直道時也能達到200多公里。雖然車速沒有F1快,但是車輛駛過時會帶起滾滾煙塵,而且還會出現跳躍、側滑、沖水等漂亮的畫面,更具有欣賞性。另外,拉力賽要求車手的駕駛技術非常全面,不僅要有在柏油路面高速駕駛的技術,還要具備沙石路、泥濘路、土路、冰雪路等各種復雜路況上的高速駕車本領。所以,拉力賽對駕駛者的考驗是其它賽事選手所沒有的。因此,拉力賽的特殊魅力是吸引許多選手參加的一個重要原因。
拉力賽主要分為兩種主要形式:一種為由甲地出發,到達乙地結束,歷時五六天甚至十幾、二十幾天的直線型、長距離馬拉松拉力賽(格拉納達-達喀爾拉力賽、555港京拉力賽和巴黎-莫斯科-烏蘭巴托-北京拉力賽都屬於這類比賽),這類比賽每年只舉辦一次,每次持續五天至二十幾天不等;另一種為每天行駛的方向不同但均返回同一地點、歷時兩到三天的錦標賽系列賽事,這類比賽每年在不同國家和地區舉辦數場或十幾場。如果把每天的出發和返回的地點看作一個圓心,那麼每天行駛的路線都是以這個圓心而向外輻射的,其形狀如同梅花一般,因此,這一類的拉力賽又稱為「梅花型」拉力賽,WRC便是這類比賽。WRC全年在世界各國舉十四站比賽,每個分站產生一對車手和領航員分站冠軍,全年各分站成績總積分最高的一對車手和領航員賽手成為當年度的WRC世界冠軍。
直線競速賽(Drag Racing)
汽車場地比賽項目之一。比賽按不同車型及發動機工作容積分為 12 - 14 個級別,在兩條並列長1500米、 各寬15米的直線柏油跑道上進行,實際比賽距離為 1/4英里或1/8英里。比賽時每 2 輛車為1組,實行淘汰制,分多輪進行,直至決出冠軍。採用定點發車方法,加速行進,通過電子儀器測量從發車線到終點線的行駛時間評定成績。
使用特別設計製造的活塞式或噴氣式專用賽車,以汽油、甲醇或煤油為燃料,車重500- 1000公斤。其中"高級酒精發燒友(TAFC)"級的發動機容積達8930CC,輸出功率2500馬力, 速度達382公里/小時;「三角架高級燃料車(TFD)」級的發動機容積為8127CC,輸出功率5000馬力,速度可達460公里/小時;「噴氣發燒友」級的發動機輸出功率達10000馬力。
耐久賽(Grand Touring Car)
亦稱「GT賽」。汽車場地比賽的一種。為長時間耐久性汽車比賽。比賽車輛分旅行車和運動原型車兩類,並根據發動機的工作容積分為若干級別。比賽中每車可設 2- 3 名駕駛員,輪流駕駛。
每年國際汽車耐力系列賽分為11站, 在世界各地舉行。比賽一般進行8- 12小時, 以完成圈數的多少評定成績。 較著名的比賽有:法國勒芒( Le Mans) 24小時耐久賽、日本鈴鹿(Suzuka) 8小時耐久賽。
印地車賽(Indy Car)
汽車場地比賽的一種。設有世界錦標賽。該車賽起源於美國, 原為美國汽車協會主辦的錦標賽。1978年由18支印地車隊聯合成立了「印地錦標賽賽車隊有限公司", 建立了賽事管理機構舉辦系列車賽,制訂了獨特的比賽規則。1979年舉辦了第一次比賽,成為不受國際汽車聯合會管轄的汽車比賽。
比賽使用車輛的整體結構類似一級方程式的四輪外露式單座位純跑道用賽車,但使用8汽缸、工作容積為 2.6- 3.4 公升以甲醇為燃料的渦輪增壓式發動機, 輸出功率700~850馬力。依不同的比賽場地比賽距離為320公里至800公里不等。
卡丁車賽(Karting)
汽車場地比賽項目的一種。分方程式卡丁車、國際A、B、C、E級和普及級六類, 共12個級別。使用輕鋼管結構,操縱簡單,無車體外殼,裝配100CC、 125CC或 250CC汽油發動機的4輪單座位微型賽車, 重心低,在曲折的環型路線上行駛,比賽速度感強。
卡丁車是世界方程式賽車的最初級形式, 始於1940年。由於許多著名的一級方程式賽手都是從卡丁車起步的,因此卡丁車被視為「F- 1」的搖籃。
創紀錄賽(Land-Speed Record-LSR)
在某個場地或路段以單車出發創造最高行駛速度記錄的汽車活動。按汽車發動機的工作容積分A - J共10個級別。
現今以輪胎驅動的汽車的最高速度記錄是1965年11月由賽默兄弟( Summer Brother )創造的,時速達660公里/小時; 以噴氣式發動機為動力驅動的汽車最高速度記錄是1983年由英國人理查德·諾貝爾( Richard Noble )駕駛他自己設計的 Thrust II 車在美國內華達州西北的鹽湖上創造的,時速達1019.89公里/小時。其發動機的輸出總功率為60000馬力。
越野賽(Rally Cross)
汽車道路比賽項目之一。是在一個國家的公路和自然道路上舉行的允許對該國進行考察的汽車比賽。經過幾個國家的領土、總長度超過10,000公里或跨洲的比賽稱馬拉松越野賽。除國際汽聯特別批准外,越野賽的賽程不得超過15天,比賽必須在白天進行。採用單車發車方式。 比賽每經過10個階段後至少休息18個小時。
每階段的行駛距離自定, 但每個賽段的最大長度, 越野賽規定不超過350公里, 馬拉松越野賽規定不超過800公里。 必須使用在國際汽聯注冊的全輪驅動汽車參賽。
1996年國際汽聯首次對越野賽實行世界盃賽制,其中較著名的比賽有巴黎-達喀爾越野賽、突尼西亞國際汽車賽、巴黎至莫斯科至北京馬拉松汽車越野賽、 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沙漠挑戰賽等。
參考資料:http://www.tuscani.cn/dispbbs.asp?boardid=3&id=1929
⑽ 卡丁車的卡丁車的級別
卡丁車依據其發動機氣缸的工作容積和結構的差異分為三類十三個級別 。 包括:
——超A級方程式FSA卡丁車;
——A級方程式FA卡丁車;
——C級方程式FC卡丁車;
——E級方程式FE卡丁車,;
——世界方程式FW卡丁車。
其中世界方程式Fw卡丁車是伊翁·萊翁就任新一屆國際卡丁車委員會主席之後,為了適應國際上環保要求國際卡丁車委員會推出的使用四沖程發動機的卡丁車。 包括:
——洲際A級ICA車;
——洲級A級少年組ICA/J卡丁車;
——洲級C級ICC卡丁車;
——洲際「南美洲」C級ICC/S卡丁車;
——洲際「南美洲」C級少年組ICC/J卡丁車;
——洲際E級ICE卡丁車六個級別的卡丁車。 包括:
——室外普及類PC/O卡丁車;
——室內普及類PC/I卡丁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