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食用油有哪些,哪種最好
1、花生油
花生油淡黃透明,色澤清亮,氣味芬芳,滋味可口,是一種比較容易消化的食用油。花生油含不飽和脂肪酸80%以上(其中含油酸41.2%,亞油酸37.6%)。
4、橄欖油
橄欖油是一種優良的不幹性油脂,橄欖油中的脂肪有2/3以上都是單一不飽和的。橄欖油中不飽和脂肪酸含量高。利用人體消化吸收,因此營養價值較高。初級橄欖油還有預防心臟病和癌症的作用。欖油具有高度的熱穩定性,非常適合高溫烹調。
❷ 糧食作物有哪些
農作物包括糧食作物﹑經濟作物(油料作物、蔬菜作物、花、草、樹木)兩大類。農作物是能大批長成或大面積收獲,供盈利或口糧用的植物(例如穀物、蔬菜、棉花、亞麻等)。
1、糧食作物:以水稻、玉米、豆類、薯類、青稞、蠶豆、小麥為主要作物;
2、油料作物:以油籽、蔓青、大芥、花生、胡麻、大麻、向日葵等為主;
3、蔬菜作物:主要有蘿卜、白菜、芹菜、韭菜、蒜、蔥、胡蘿卜、菜瓜、蓮花菜、菊芋、刀豆、芫荽、萵筍、黃花、辣椒、黃瓜、西紅柿、香菜等;
4、果類:有梨、青梅、蘋果、桃、杏、核桃、李子、櫻桃、草莓、沙果、紅棗等品種;
5、野生果類:有酸梨、野杏、毛桃、山棗、山櫻桃、沙棘、等;
6、飼料作物:如玉米、綠肥、紫雲英等;
7、葯用作物:有人參、當歸、金銀花、薄荷、艾蒿等。
(2)國際上有哪些木本糧油資源品種擴展閱讀:
一些科學家認為,全球變暖及其造成的極端天氣和水資源短缺會使農作物減產;另一方面,有研究表明全球變暖的罪魁禍首二氧化碳濃度上升有助於增加農作物產量。
發表在新一期英國《自然·氣候變化》雜志上的一項研究試圖釐清上述問題。該研究認為,盡管整體性變暖會使部分農作物減產,但在全球某些地區,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升高會減輕這一影響,此外可能有更復雜的因素同時發揮作用。
在新研究中,一個國際研究小組利用從另一項大范圍現場實驗中獲得的農作物模型和數據,重點分析了升溫、二氧化碳濃度升高及降雨量等環境因素對玉米、大豆、小麥和大米4種農作物用水和產量的合並影響。
結果顯示,雖然全球升溫和水資源短缺使農作物減產,但考慮到二氧化碳濃度增加會減少農作物對水分的需求,到2080年,上述4種農作物用水效率都將提高。
研究預測,如果將所有因素考慮在內,到2080年,在依靠降雨灌溉區域(主要包括北美、歐洲等),小麥平均產量將提高10%;在人工灌溉區域(主要包括中國、印度等),小麥將平均減產4%。而玉米幾乎在所有種植區域的產量都將下降,平均下降約8%。
❸ 木本糧油樹種有哪些
您好!很高興回答您的問題!
我國特有的木本糧油樹種發展面積達1067萬公頃,我國種子含油量在40%以上的植物有154種,木本油料林總面積超過400萬。其中具有很高價值的就有文冠果。
文冠果是我國特有的健康木本糧油植物,也是一項寶貴葯食同源植物。文冠果集觀賞、食用、葯用、材用為一體,是價值非常高的木本糧油樹種。
除此之外,木本糧油樹種還有核桃樹、油茶樹等等。
❹ 請告訴我10種木本糧油類植物
麵包樹(糧食植物):http://ke..com/view/55834.htm
西谷椰子(糧食植物):http://ke..com/view/975307.htm
桂北木姜子(油料植物):http://ke..com/view/794258.htm
黃脈釣樟(油料植物):http://ke..com/view/794295.htm
續隨子(油料植物):http://ke..com/view/249370.htm
綠玉樹(油料植物):http://ke..com/view/333684.htm
西蒙得木(油料植物):http://ke..com/view/1342072.htm
油楠(油料植物):http://ke..com/view/377470.htm
油棕(油料植物):http://ke..com/view/14579.htm
樹海桐(油料植物)
❺ 山桐子油味道怎麼樣
山桐子(又名水冬瓜、油果樹等)被稱為「中國橄欖油樹」,是我國的本土樹種,在四川省分布的品種多為毛葉山桐子。野生落葉喬木,樹高可達16 m左右,胸徑可達0.6 m。其樹干端直,樹皮灰白,木質紋理細密。山桐子樹適應性強,適應范圍廣,生長速度快,栽後3~5年就可試花試果,盛產期達30年以上,存活時間長者可達百年。1株成年中等毛葉山桐子樹可產果實20~50kg,個別植株可達200kg以上。其乾果含油率高,果肉含油率為43.6%左右,種子含油率為22.4-25.9%,平均含油率為36.3%,被譽為「樹上油庫」 。
1、山桐子食用油的衛生安全性
據調查,四川省廣元市青川縣人民群眾食用山桐子油已有上百年歷史。研究表明:山桐子油對小白鼠、大白鼠、家兔、豚鼠的灌胃試驗也未發現中毒案例;食用山桐子油人群惡性腫瘤標准化死亡率、高血壓標准化患病率、常見先天性畸形及遺傳性疾病患病率與正常人比較均在較低水平。按化學物質經口急性毒性分級標准,山桐子油屬無毒范圍。
2、山桐子油是優質食用油
山桐子油中不飽和脂肪酸比例較高,亞油酸含量高達近62%,與紅花籽油相當,比芝麻油、花生油和橄欖油的含量都高。人體不能合成油酸、亞油酸和亞麻酸,必須從日常膳食中補充,被稱為必須脂肪酸。其缺乏將影響前列腺素合成、精子生存能力、膽固醇轉運受阻及線粒體合成等疾病。同時種子油對心血管有明顯的保健作用,對高血壓、冠心病等療效較好,是製造「益壽寧」、「脈通」等葯物的主要原料。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健康飲食的需求日益強烈,山桐子作為具有保健作用的木本糧油生物資源,可以促進我國保健食用油和生物能源產業的發展。
1.3、山桐子食用油功效:
1、增強人體的抗氧化能力和免疫能力,促進生長發育,調節血液膽固醇和甘油三酸脂水平,防止動脈粥樣硬化,促進脂肪氧化分解,促進人體蛋白合成,對人體進行全面的良性調節作用。
2、亞油酸具有降低血脂、軟化血管、降低血壓、促進微循環的作用,可預防或減少心血管病的發病率,特別是對高血壓、高血脂、心絞痛、冠心病、動脈粥樣硬化、老年性肥胖症等的防治極為有利,能起到防止人體血清膽固醇在血管壁的沉積,有「血管清道夫」的美譽,具有防治動脈粥樣硬化及心血管疾病的保健效果。
3、抗衰老和抗癌,改善脂質代謝,有效減少皺紋的產生,保持青春的容貌。
4、減少細胞耗氧量,使人更有耐久力,有助減輕腿抽筋和手足僵硬的狀況。
❻ 哪些既是糧食作物也是油料作物
首先明確糧食作物和油料作物的定義。
糧食作物的定義:以收獲成熟果實為目的,經去殼、碾磨等加工程序而成為人類基本食糧的一類作物。主要分為:谷類作物、薯類作物和豆類作物。
油料作物的定義:以榨取油脂為主要用途的一類作物。這類作物主要有大豆、花生、芝麻、向日葵、棉籽、蓖麻、蘇子、油用亞麻和大麻等。
因此常見的作物中只有大豆即使糧食作物又是油料作物。 另外常見作物中玉米由於可以榨取玉米胚油,其中的高油玉米品種也可以說是即使糧食作物又是油料作物。
❼ 什麼是榛子
榛子屬樺木科(Betulaceae)榛屬(CorylusL.)植物。我國榛屬植物有8個種兩個變種。其中平榛野生資源分布廣,量大。
一、分布區域
我國北方有豐富的野生榛,據不完全統計20世紀50年代東北地區約有榛林166.7萬畝,年產榛子2500萬公斤以上,暢消國內外,但由於缺乏管理及野生榛堅果小,品質差,不適應市場需求,發展緩慢。
國外,西亞,歐洲地中海沿岸,北美等國家栽培歐榛已有700多年歷史,有許多優良品種,為國際貿易市場四大堅果之一。
為發展我國榛樹栽培業,自20世紀70年代始遼寧省經濟林研究所引進歐榛品種進行試種,通過實生馴化培訓出適於我國栽培的新品種,與原產我國的平榛經種間雜交,還培育抗寒,豐產,大果的雜交新品種。這些品種(系)適於我國北緯36°以南黃河,長江流域及與其氣候相似地區栽培,近年有較大發展。
二、栽培意義
榛子是一種用途廣,經濟價值較高的樹種。榛子果仁據分析含脂肪51.4%~66.4%,蛋白質17.32%~25.92%,碳水化合物6.6%,水分2.8%~5.8%及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榛油中溶解有維生素C,VE,VB等。榛仁可生食,炒食,不僅風味好,且熱量高。在食品工業中榛仁是巧克力,糖果,糕點等加工食品的優質原料。榛仁也是榨取食用油及多種工業用油的原料,含油量54%左右,是大豆的2~3倍。榛仁還可入葯。油粕可作飼料或肥料,果殼是制活性炭的原料。樹皮及果苞含單寧(8.5%~14.5%)可制鞣皮物質和烤膠,榛葉可養蠶。木材可用制手杖,傘柄等。
三、栽培特點
榛子的花為雌雄同株異花,即單性花,先花後葉。雄花為柔荑花序,著生於新稍中上部的葉腋間,雌為頭狀花序,著生於一年生枝的中上部或短枝叢枝頂部,借風媒傳粉。因此,榛樹建園應有花期相同或相似的品種作授粉樹配置,一般同一園以3個品種為宜,比例可5~6∶1。
不同種類的榛,對溫度要求不一。歐榛喜溫暖濕潤的氣候。適宜平均氣溫13~15℃,絕對最低-10℃,極端高溫38℃地區。平歐雜交種較歐榛抗寒,適宜年均氣溫7.5~13℃,最低氣溫可達-30℃地區栽培。榛子為喜光植物,一般要求年日照時數在2100小時以上,否則花芽形成少,產量低。榛樹喜在肥沃,通氣性良好的砂壤土上生長,尤其平歐雜交種對土壤要求高,乾燥的砂土,粘重土,沼澤地,鹽漬地和低窪地均不宜建立榛園。平歐雜交種要求土壤pH值6.5~7.5,歐榛為5.5~7。
榛子的枝條易生根,不定芽易萌發根櫱。因此,通常用壓條或嫁接繁殖培育苗木。早春壓條用一年生的健壯萌發枝,6月壓條用當年生的嫩枝作材料。嫁接育苗,多用平榛實生苗作砧木。
榛子易落花落果,果實空粒和癟仁率較高。防止的主要措施:①繁殖育苗時要選優良母樹;②建園時配置好授粉樹,並輔以人工授粉;③加強管理營養充足。
四、採收,貯藏加工及市場
榛子堅果成熟期與種類,品種及氣候條件有密切關系。一般從雌花授粉到堅果成熟需147天~176天。由於同一株樹外圍及頂部的堅果先成熟,下部及內膛較晚,生產中應分期採收。採摘的帶苞榛子,堆積發酵1~2天,用棒敲擊脫殼,除雜,乾燥即為商品榛果。
榛子貯藏要求低溫,低氧,乾燥,避光,適宜氣溫15℃以下,相對濕度60%以下,暗光,否則脂肪轉化而產生「哈喇味」不能食用。我國榛子加工業還很落後,如義大利榛子加工分5大類,產品幾十種,不僅帶殼炒食,果仁制醬,還是多種糖果,食品的高檔原料。隨著我國食品工業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榛子市場的前景很大。
❽ 有沒有農學方面的大牛,了解油用牡丹,牡丹籽油,茶油
油用牡丹
=====================================================================
牡丹屬多年生落葉灌木,是我國特有的木本名貴花卉,長期以來,主要以觀賞和葯用為主。隨著牡丹食用、油用和保健功能研究發現,其不僅觀賞價值較高,而且具有很高的經濟價值,有著巨大的開發潛力和廣闊的市場前景。
一、發展前景
1. 具有較高的經濟效益 與其他油料作物相比,油用牡丹產油量高(含油率22%以上),油質優;在營養價值上,牡丹籽油所含的不飽和脂肪酸高達92.26%,特別是有「血液營養素」之稱的α-亞麻酸含量佔42%,遠高於其他食用油,多項指標超過了「液體黃金」之稱的橄欖油,是很好的食用油。油用牡丹從第三年起開始結籽,產籽壽命可達60年以上。盛產期每畝產籽400千克左右,按2012年20元/千克的收購價,每畝每年收入可達8000元左右;按牡丹30年1個生產周期核算,每畝純收益為6000多元;按種植常規農作物每畝每年1200元的效益計算,種植油用牡丹效益是其5倍左右。
2. 具有很好的生態效益 油用牡丹適生范圍廣,耐乾旱、耐瘠薄、耐高寒,既可結籽,也可觀花,是很好的綠化美化樹種。既能在連續8個月無降水的地帶生存,也能在海拔2000米以上的高寒貧瘠山嶺上存活。發展林下種植,有利於鞏固森林資源,也是綠化荒山、改善生態環境的先鋒樹種。
3. 具有巨大的社會效益 油用牡丹是我國的原生樹種,作為一種優良的木本油料作物,可以緩和中國食用油市場的嚴峻形勢,對保障我國糧油安全起到積極作用;又適宜林下間作,是農民新的增收致富途徑。油用牡丹產業是一、二、三產業相互融合的全鏈式產業,綜合效益好,帶動能力強。產業開發受到中央領導和國家林業局的高度重視。油用牡丹被國家列為重點木本糧油樹種和新資源食品,目前已在全國推廣栽植30.4萬畝,發展迅速。
二、豐產栽培技術
1. 品種選擇 栽培油用牡丹宜選擇結籽多、果莢大、籽粒飽滿、結籽率和出油率高、品質好、抗性強、適應性廣的品種,如鳳丹牡丹、紫斑牡丹等的實生苗。
2. 園地選擇 根據油用牡丹喜涼厭熱、耐旱忌澇的特性,宜選擇土質疏鬆、排澇方便、pH值6.5~8.0的砂壤土向陽地塊,忌在酸性或黏重土壤上栽植。
3. 整地待植 栽植前施底肥,每畝撒施200千克餅肥或1800千克腐熟有機肥,加50千克三元復合肥,再加15千克辛硫磷顆粒劑、5千克土菌靈等土壤殺菌劑後,深翻30~40厘米後耙平待植。
4. 苗木定植 定植時間一般在秋分後至寒露前。選擇3年生優質壯苗,栽前剪除根尾2~3厘米,在800倍福美雙溶液中浸泡5~10分鍾,晾乾後按株行距40厘米×60厘米或30厘米×70厘米,每畝3000株左右定植,小苗宜密、大苗宜稀。定植要點:坑要大,根伸直,埋土一半向上提;踏實後,澆水再扶直。具體來講,就是定植時按株行距挖穴,深度為25~30厘米,在穴底舒展根系,埋土一半後,隨提苗隨壓土踩實,使土與苗根密接,然後圍堰灌透水,滲水後扶正苗木,按行堆成高10~20厘米的土埂,以利保溫保濕。
5. 整形修剪 根據定植後的密度、植株大小、枝條強弱在春季和秋季靈活掌握修剪方法。
平茬定干:對定植1~3年的苗,進行秋季平茬,剪除頂端芽體或從近地面3~5厘米處的腋芽上留1厘米平剪,以促進單株盡可能多增加萌芽、產生分枝,增加開花量,提高產量。
疏枝整形:定植3年以後的油用牡丹進入旺盛生長期,地上部逐漸郁閉,要優先考慮通風透光、枝條密度、開花數量,採取春季抹芽、秋季剪枝,使每株留枝10條左右,保證每株結果20~25個。
對10年生以上的植株,通過回縮修剪更新結果枝條,降低結果部位,保持豐產穩產。
6. 前期間作 油用牡丹實生苗定植後3年形成產量,可在園內間作辣椒、馬鈴薯、大蒜等蔬菜,白術、玄參、知母、板藍根等中葯材,花生、大豆、芝麻、玉米等經濟作物,也可間作過渡期培養的花卉苗木。間作既可減少雜草、培肥地力,又能實現年年有收益。牡丹定植後,隨即進行培土,然後再把行間耙平,以備間作。採用行間間作、株間間作均可。但應注意,隨著牡丹樹冠的逐年增大,應適當減少間作行數,或者隔行播種;條播應離開牡丹根部10厘米,不要傷到其根、莖、芽,以確保牡丹健壯生長;在進行防病治蟲、化學除草、追肥時,應選擇對牡丹無傷害的葯劑和肥料品種;澆水時應適當控制水量,嚴防澇漬。
7. 土肥水管理 油用牡丹土肥水管理要求嚴格,需重施基肥、多追肥、勤除草鬆土。栽後堆起來的土埂,於春季結合鋤地逐漸扒平,以便於田間管理。生長期內需勤鋤地,以增溫保墒。開花前要深鋤,深度可達3~5厘米;開花後要淺鋤,深度1~3厘米。展葉之後,可結合病蟲害防治進行葉面追肥。每15~20天噴1次0.2%~0.5%磷酸二氫鉀或其他葉面肥料,連續噴施3~5次。追肥方法有穴施、溝施和撒施3種,施肥位置距離根系10厘米以上。栽後第一年,一般不追地面肥。從第二年開始,每年追肥3次。春分前後,每畝施用40~50千克三元復合肥,施後配合灌水。初夏追花後肥,畝施以磷為主的復合肥10~15千克。入冬前基肥畝施150~200千克餅肥或腐熟廄肥1000~2000千克,40~50千克三元復合肥。油用牡丹為肉質根,不耐水濕,尤其在幼苗期、雨季要避免積水爛根;但夏季乾旱時仍需於早晚適量澆水,開花前後、封凍前也要保證土壤墒情適中。灌水應開溝滲灌,避免高溫時澆水;提倡採用滴灌、微噴等節水灌溉措施。每年秋冬季,可結合冬施基肥,在根莖處增添新土5厘米左右高,以補充土壤中的養分,擴大根系生長空間。
8. 防病治蟲 油用牡丹主要病害有炭疽病、紅斑病、灰霉病、根腐病、立枯病和銹病等,常見害蟲有根結線蟲、螻蛄、蠐螬和地老虎等。土壤化凍後,於2月上中旬,噴灑3波美度石硫合劑或多菌靈500倍液,噴灑要覆蓋整個地面。3月初,每畝撒施辛硫磷顆粒劑10~15千克。4月初,於花期前7~10天噴施等量式波爾多液或甲基硫菌靈等。從5月中下旬開始,每隔15~20天噴施1次多菌靈或甲基硫菌靈、百菌清等殺菌劑,直至9月中下旬。在牡丹生長期內,可視病蟲害發生情況調整噴葯次數,但整個生長季噴葯不應少於3次。落葉後,及時清除枯枝落葉,集中焚燒或深埋,以減少翌年病蟲害的發生。
三、苗木繁育技術
1. 采種制種 油用牡丹開始結果後,於7~8月份蓇葖果呈熟香蕉皮黃色時進行採收。采後堆放在陰涼處,每3天翻動1次,直至種子變為褐色至黑色,果皮開裂散出種子。在播前5天左右,再將種子撿出備播。
2. 播前處理 播種前,用水浸種3~5天,去掉浮在水面上的雜物和干癟種子。浸好後撈出瀝干,用多菌靈拌種,以減輕病害發生。
3. 苗床整理 每畝施入200千克餅肥或2000千克腐熟的有機肥,加入40千克三元復合肥、15千克辛硫磷顆粒劑後,深耕耙平,做苗床高10厘米,寬依地膜寬度而定,灌透水待播。
4. 播種育苗 在處暑至白露之間,採用撒播和條播法播種。畝播種量70~100千克,行距20厘米,深度不超過3.5厘米,覆土2~3厘米厚;待10月中下旬氣溫下降後,第二次覆土並覆蓋地膜提高地溫,有利於延長根部生長期,促生壯苗。入冬前,視墒情灌封凍水。翌春土壤解凍後,去除地膜和第二次覆土,淺松表土,以利種子萌發出土,出土前澆1次催芽水,出苗後尤其注意要及時拔除雜草。4月中下旬,噴施等量式波爾多液或代森鋅液等防治葉斑病,可同時噴施葉面肥補充養分,以後每隔2~3周噴葯1次,預防苗期病害。加強苗期管理直至出圃,利用自產苗木擴大種植規模或將其出售。
茶油
=====================================================================
茶油是天然的茶籽中提取的,無農葯,化肥,土壤,空氣和水的污染,不含轉基因和黃麴黴素等。油茶樹的生長周期長,年齡也可達一千多年。從種植到產油,大約需要5至7年,時間超過15年的產量最高,油茶果從開花到果實成熟需要13個月,所以用油茶樹上花卉和茶籽果並存,俗稱"抱子懷胎",這在植物王國中是極其罕見的。因此,茶葉中含有許多植物不能形成原生物質。
一、中國茶油概述
茶油文化歷史悠久,公元前《山海經》已經作了食用油的紀錄,漢代的人們已經意識到其特殊的作用:護發美容、排毒殺菌、清熱化濕熱、延年益壽,只是在古代大多為帝王皇家專用油。《本草綱目》、《綱目拾遺》、《隨息居飲食譜》、《農政全書》、《天工開物》、《中國中醫葯大辭典》等古籍均有對茶油知識的專門記載。
(一)中國茶油的營養價值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食品安全所對茶油和橄欖油成分進行比較研究發現兩者非常相似,單不飽和脂肪酸含量75%至90%的橄欖油,茶油中含有85%至97%,要比橄欖油要高,也是所有食用油中含量最高的。茶油的不皂化物含量小,比較容易被人體消化吸收。此外,茶油中還含有橄欖油沒有的特定生理活性物質--山茶皂甙和茶多酚。美國國家醫葯中心實驗證實,茶油以降低膽固醇、防止心血管疾病和癌症有顯著成效。人們將茶油的油脂配比含量比例作為全球食用油的理想黃金比例,所以茶油一直是聯合國糧農組織重點推廣的健康食用植物油。高質量的茶油中不飽和脂肪酸含量接近90%,並且脂肪酸平衡模式接近人體的需要。"茶油含有75%至88%的油酸,3.5%-21%的亞油酸,0.3%-1.5%的亞麻酸,飽和脂肪酸(10%),單不飽和脂肪酸(80%)和多不飽和脂肪酸的油(10%)構成比例是最接近理想的模式(1:8:1),€%r3(亞麻酸)脂肪酸(1.5%)和€%r6(亞油酸)脂肪酸(8%)的比例也與營養學家推薦的理想模式1:4至6一致。"
具體來說主要有:
第一,山茶甙有抗癌、強心作用。
第二,茶多酚又叫茶鞣,茶多酚等活性物質具有解毒和抗輻射的多酚類物質,可以有效地防止放射性物質侵入骨髓,並能讓鍶90和鈷60迅速排出體外,因此也被健康和醫療行業內稱之為輻射剋星。其具體作用:抗衰老、抗輻射、對癌細胞的抑制、抗菌、殺菌、對艾滋病病毒的抑製作用,對重金屬鹽和生物鹼中毒的抗解作用化、抗突變、調整腎溶栓的作用。
第三,具較強還原性的鞣質,可清除體內的超氧自由基,能起到延緩衰老、抗炎、驅蟲、降血壓等作用。提高血液含氧量,改善由於長期疲勞、工作學習壓力大、經常性體力透支、空調環境中缺少氧氣造成的精神萎靡、記憶力衰退、身體疲乏等症狀;降低血脂及血液中的膽固醇 ,增強人體免疫力,預防感冒、預防肝炎和肝硬化病變、改善和促進人體新陳代謝,加快機體組織修復等功能。
第四,角鯊烯是一種抗氧化劑,可有效改善膚色,緩解牛皮癬和皮炎等皮膚疾病;對人體免疫系統也有神奇效果,有助於治療心臟病,高血壓,低血壓,糖尿病,胃病,腎病,結膜炎、膿胸,婦科病、類風濕性關節炎、各種缺氧性疾病、心臟病、肝炎和癌症;也有助於吃了很多油膩食物的人恢復血液中的膽固醇正常水平。
茶油與其他食用油脂肪酸組成對比(單位%)
資料來源:《中國油脂植物》及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公布數據
(二)中國茶油的葯療功效
茶油作為葯用油的口服和外用都有很好的效用。
(1)孕婦在懷孕期間食用茶油對胎兒的生長發育非常有用;茶油也使傷口盡快癒合;空腹生食一匙茶油可以輕松解決孕婦便秘;孕婦的皮膚容易產生瘙癢的現象,每天早上塗抹茶油,可以緩解症狀;外用茶油可以在懷孕時預防妊娠紋和產後淡化和祛除妊娠紋。
(2)嬰兒和兒童,可以食用茶油氣通便、消火、助消化、促進骨骼和其他有用的身體發育;嬰兒的尿布疹、濕疹、奶蘚、紅屁股,直接將茶油塗於患處相當有效;茶油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可以消除紅腫,尤其是對嬰兒和幼童的摔傷和碰傷相當安全有效。
(3)老人食用茶油可以明目、烏發起到抑制衰老作用;此外茶油對慢性咽炎和預防人體高血壓、動脈硬化、心血管疾病有很好的效果;10-15毫克茶油加蜂蜜,早上和傍晚各服一次可以治療老年性便秘。
(4)茶油能抗紫外線,防止曬斑和皺紋;茶油對粉刺和痤瘡有顯著影響;把一點點的茶油塗在眼睛周圍能消除眼袋;茶油是最好的護膚霜,冬天的早晨和晚上用少量的茶油塗在嘴唇上可以防止嘴唇乾裂;塗用茶油還可以防止電腦輻射。
(5)茶油具有良好的殺蟲抗菌效果,可以治癬疥,能防止頭癬,脫發,皮屑和止癢;茶油也可防止蚊蟲叮咬;濃茶油有良好的止癢作用,能去除疣和治療慢性濕疹等皮膚病;茶油也能治療燒傷、燙傷和治療感冒及給喉嚨祛痰。
二、中國茶油市場概況
中國茶油目前主要是力拚高端油脂市場,但目前總體僅有"金浩茶油"、"茶百年"等品牌有一定市場,而總體上出現"有市場、沒銷量"的困境。
(一)中國茶油力拚高端油脂市場
油茶和油棕櫚、椰子、橄欖,統稱為世界的四大木本油植物,但在國外除了越南、緬甸、泰國、馬來西亞和日本等少量分布或零星種植油茶外,其實油茶基本是中國特有的,"主要集中在中國長江以南的14個省自治區,主產地區為湖南、江西、廣西、福建、浙江等地。"
綜觀目前的茶油市場,30多個品牌主要分布在湖南、江西兩省和廣西地區,食用油行業巨頭金龍魚也在2009年推出的茶油。但大多數廠家都採用了觀望的策略,沒有大品牌集中在茶油市場培育上,迫使當前的茶油市場多年來不溫不火。
(二)中國茶油巨頭的品牌營銷戰略。
1、金浩茶油:"合縱連橫,打造茶油湘軍"
雖然已經有很企業目標瞄準了茶油的消費市場,但這么多年國內諸多茶油大公司並不想在這個市場投資廣告和品牌建設。多年來在報紙電視上,茶油的廣告幾乎是湖南金浩茶油公司的。金浩茶油的目標是很明確的:培養茶油消費市場,壯大茶油產業,創建茶油的領導品牌,早在五年前就擬定的戰略發展目標 --"合縱連橫,打造茶油湘軍"。
那如何實現這一戰略目標呢?
首先,產品線豐富。茶油本身是一個高端產品,目標只有高端,光做純茶油是很難達到一定規模,在現有的經濟條件下的市場,其銷售額將非常有限。如果光做低端的食用油,茶油將失去其高端品質的形象,很難形成一個與其他食用油的區別,它是很難在競爭中取勝的。為此,金浩在全國率先推出茶籽食用油、茶籽營養油等三大系列純茶油,形成了低中高三個不同價格的系列,每個檔次的產品體系能滿足市場不同層次消費者的需求。
其次,多樣化的銷售模式及銷售體系。目前,金浩的營銷渠道包括商超、經銷商、團購(包括禮品)三個系統。在當前"渠道為王,決勝終端"的時代,作為快速消費品,可能更依賴於在商超系統和經銷商系統,團購的作用應該是非常有限的。金浩當前年銷售額能達到十個多億,金浩的目標是在三年後達到年銷售額30億,10年後突破百億大關,因此經銷商系統和商超級系統是金浩最重要的渠道,團購也是一個重要補充渠道。
2、茶百年:以"黃"作為主色調實現產品品牌的差異化
江西茶百年油脂有限公司是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企業,公司的目標定位是:依靠集團雄厚的資本和遍布全國各地的營銷網路,同時藉助江西省豐富的油茶資源,致力於茶油行業的領先品牌。
首先是產品戰略,市場上茶油的主色調是綠色,茶百年用黃色作為主色調使用,其原因是"黃"是食用油的真實性質,另一方麵茶百年選擇黃色是宮廷黃,體現"茶百年"的高貴品牌形象。
其次,在產品的訴求方面,提出"八分油酸,十分活力"的品牌內涵。貼近消費者需求的"活力"的要求 - "健康",尤其是中老年人。這兩個方面反映了其產品和其他茶油產品的最大區別。
最後,在市場戰略規劃方面公司規劃在三個階段中逐步提升茶百年的品牌。第一階段是提升品牌影響力,使其成為沿海發達地區的領先品牌,使品牌的溢價能力得以提升。第二階段是實現與其他競爭品牌的差異化形象,通過實施差異化的品牌定位,塑造能體現茶百年品牌的核心價值觀,還有能代表其產品的內容和特點的品牌形象。第三階段是通過深度吸引消費者來建立品牌忠誠度,整體精準地提高現有的消費者心目中的品牌意識,佔領消費者頭腦中茶油貴族的位置。
(三)中國茶油產業當前發展的困境--"有市場,沒銷量"
用一句話精要來概括當前國內茶油產業的發展困境就是"有市場,沒銷量"。面對這種困境,一個突破該困境的機會就是擴容整個茶油行業。茶油產業要實現規模的突破,首要解決的問題就是消費者對茶油的認知。當前大多數的消費者對茶油存在很大的陌生感,因為在茶油的主產區的高端消費群體較小,而高端消費者集中的北京、上海,廣東等沿海發達的一線市場卻不是傳統的茶油生產和消費區域。當然,要解決的茶油的認知問題,站在行業的角度來看,茶油企業首先當加強對目標消費群體的消費教育。近年來,由政府和許多企業的帶動下推動使消費者加深對茶油的了解,但仍然沒有達到理想的市場銷售規模。江西、湖南參與高端茶油經營的大多數茶油企業做到一億元銷售額再推進就非常困難了。這就急需要各大茶油廠家給消費者做消費者教育工作。然而目前,茶油公司在營銷方式是很粗糙的,茶油市場空間的擴容,就需要我們在這些高端消費群體集中的經濟發達地區的市場營銷做得更加細致。
現在,許多茶油產品營銷仍然是在寬泛和模糊的狀態。表面上看起來都具備良好的區域優勢資源特點和政府的支持,但是企業的生產能力也遠遠夠不上市場的消費能力,離當前西方橄欖油市場的地位尚有相當大的距離。茶油具有很高的營養價值,被稱為東方的橄欖油。茶油的營養價值遠高於橄欖油本身,但行業品牌分散,遠沒有形成一個有影響力的產品類別。作為一種稀缺的油,山茶油本身是原產地的影響力遠遠落後於橄欖油的原產地。因此加強茶油產油地區以外的消費者教育,讓更多的人來了解茶油這一高端品質的油,將會是茶油進行品牌建設的一個機會。
茶油市場仍然是一個利基市場,消費者不僅需要有高價值的消費觀念,也要有一定程度的消費經濟能力。隨著越來越多的茶油企業的誕生,茶油行業的內部競爭將更加激烈,到時有可能出現各大企業為了搶占市場份額而展開低層次的價格戰。目前大多數茶油企業都很小,缺乏強勢品牌,市場發展也不平衡,所以要實現行業的長期可持續良性發展必須通過適當的品牌建設方法才可行,而不是動用一些急功近利的惡性競爭手段。
茶油有許多功能,但作為食品不滿足消費者太多的要求,那茶油怎麼才能夠賣高價呢?只有消費者對茶油的加深理解和認識,並逐步在心理上接受,才最終能夠讓茶油產生銷售。許多公司在茶油產品業務只買堆頭、做陳列,而缺乏消費者教育,而知識營銷的缺乏讓許多企業進駐商超後又因達不到銷售規模的要求而被迫下架。在終端導購員的營銷能力不平衡的情況下銷售量和銷售額肯定也會波動很大,這樣容易引起消費者的內心沖突,這將失去提升消費者消費認知的機會。所以消費者的教育和品牌建設是茶油產業的一個需要長期努力的過程,
三、中國茶油產業發展困境突破--茶油母嬰市場
在茶油及茶油市場分析基礎上不難發現,茶油有"月子油"之稱,對於母嬰有特別的功效。在此基礎上結合利基營銷戰略、品牌定位戰略、目標營銷的STP理論作出市場定位。
由"比較優勢導向的產品定位模型",不難得出,茶油定位於母嬰市場有一定的優越性。在後續的具體實證考察中通過茶油選擇的影響因素、母嬰的影響等方面探求,也會進一步驗證茶油母嬰市場選擇理據。
在比較優勢導向的產品定位模型對茶油的分析基礎上,再借鑒STP細分市場的分解圖將會進一步對母嬰市場的定位尋求理據。
❾ 《種植基礎》書上說「四大糧食品種綜合優質率達到61%」四大糧食品種是什麼
我國人多地少,糧油供需矛盾仍十分突出,尤其是優質食用油匱乏,全國60% 的食用油依靠進口。隨著人們對健康問題的日益關注,對食用植物油的需求還會繼續增長,其供需矛盾將進一步加劇。
油茶是世界四大木本油料植物之一,為我國原產鄉土樹種,已有2000 多年栽培歷史。茶油具有極高的營養價值和經濟效益,可媲美橄欖油。油茶在山區種植,不與糧棉爭地。大力發展油茶,不僅可以提高我國食用植物油生產能力、保障糧油安全,也是促進農民增收的一條重要途徑。
目前,我國油茶產業發展機遇與挑戰並存,以湖南為代表的各地油茶種植區多措並舉,油茶產業發展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也積累了一定的經驗。期待中央能出台更為細致的扶持政策,加大扶持力度,促進油茶產業騰飛。
油茶與油棕、油橄欖和椰子並稱為世界四大木本食用油樹種,也是我國特有的優良鄉土樹種。上個世紀80年代,我國油茶栽培面積曾達6000多萬畝,主產區茶油產量佔到食用油的一半以上。然而,由於長期以來缺少優良新品種、經營管理不善、初次投入較高,以及認識不足、缺乏政策扶持等原因,我國油茶產業一直沒有發展起來。
隨著油菜、大豆、花生等油料作物的迅猛發展,茶油的市場份額逐漸下降,面積和產量也逐步萎縮,目前為近5000萬畝,現有油茶林中,絕大部分為畝產茶油3-5公斤的低產林,年總產量僅為20多萬噸。
令人欣喜的是,經過林業科技工作者的不懈努力,目前我國已成功選育出一大批畝均產油量達到50公斤以上的優良高產新品種(系),並研究開發了一系列配套豐產栽培技術。同時,近幾年來,油茶產區各級地方政府對發展油茶產業日益重視,老百姓和有關企業的積極性也普遍高漲。因此,目前在油茶適生區大力發展油茶產業的時機和條件已經成熟,油茶發展潛力十分巨大。
1畝油茶出油量=2.3畝大豆
`在油茶主產區,南方諸多省份如江西、福建、浙江、廣東和湖南人均耕地面積已經接近或低於聯合國規定的耕地警戒線(0.8畝)。在我國耕地資源日益緊張的情況下,僅靠大力種植油菜緩解食用油供需矛盾的空間十分有限。
而油茶生產在山區,不與糧棉爭地,全國14個油茶主產省區現有2.6億畝宜林地,有相當一部分適宜種植油茶,發展潛力十分巨大,可有效緩解食用油供給壓力和耕地緊張壓力。目前,新品種油茶林畝產茶油已達50-80公斤。在穩定現有油茶林面積的前提下,通過大力推廣新品種和新技術,可使畝均產油提高到50公斤以上,總產量達到250萬噸以上。如果再在適生地區擴大油茶林面積1000萬畝,總產量將達到300萬噸以上,可佔到我國食用植物油總產量的25%左右。據測算,種植1畝良種油茶,其產油量相當於種植1.15畝油菜或2.3畝大豆。若以油茶畝均產油40公斤計算,相當於置換出7500萬畝耕地用來種植糧食。這不僅對於增強食用植物油供給能力,減少食用植物油進口大為有利,而且對於穩定糧食種植面積,維護糧食安全也具有重要作用。
目前,我國食用油消費主要是豆油、菜籽油等低檔油品,高檔保健食用油消費比例很低。在歐美等發達國家,食用橄欖油已逐漸成為習慣。茶油號稱「東方橄欖油」,是我國的特產。大力發展油茶產業,提供品質優良的茶油供應市場,有助於改善國民食用油消費結構,提高國民身體素質。
油茶四季常綠,根系發達,耐乾旱瘠薄,抗低溫凍害,防火效果好,適生范圍廣,可以充分利用邊際性土地來發展,既能促進農村經濟發展,又能綠化荒山、保持水土,促進生態脆弱區的植被恢復,顯著改善農村生態面貌和人居環境,是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俱佳的優良樹種,符合現代林業發展的方向和要求。值得關注的是,在今年初的特大雨雪冰凍災害中,油茶表現出損失較小、抗性較強的突出特點。因此,結合林業災後恢復重建大力發展油茶,可以有效改善林種樹種結構,增強林業抵禦自然災害的能力。特別是退耕還林工程,受雨雪冰凍災害損毀面積較大,補植補造任務繁重,正好可以利用這個機會進行樹種更換,更多地發展一些油茶,有利於退耕還林成果的長期穩固。
增收的「鐵桿莊稼」
我國69%的國土面積是山區,全國70%的貧困人口集中在山區,加快山區發展,促進農民增收,是解決「三農」問題、促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重點和難點。油茶是一種常綠、闊葉、長壽樹種,一次種植,多年收益,穩產收獲期可達80年以上,經濟效益高,產業鏈條長,是名副其實的「鐵桿莊稼」。結合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在油茶適生區大力發展油茶產業,可以持續穩定地增加農民收入,促進山區農民脫貧致富。
據統計,2007年,油茶籽的銷售價格已突破6000元/噸,毛油價格高達4萬元/噸,茶油副產品茶枯的價格也達到1800元/噸以上。據測算,每畝油茶的產值約為4.2畝油菜,農戶種10畝優質油茶林,穩產期後每年收入可達2萬元左右,油茶已經成為農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渠道。
湖南省瀏陽市淳口鎮城花村有油茶林5000畝,人均2.6畝,2007年農民人均收入5680元,其中油茶收入佔18.6%。江西省新余市渝水區羅坊鎮樟塘村農民傅忠保2001年新造高產油茶林120畝,2007年收入高達18萬元。江西省豐城市白土鎮崗下村農民雷本江,1998年新造高產油茶林2畝,第五年開始產油,畝產油15公斤,第六年畝產油41公斤。2007年畝產油達到55公斤,畝收入2500元。全村120畝油茶,僅此一項人均收入4300元,成為農民收入的最主要來源。
油茶產業鏈條長,綜合利用價值高,除可生產茶油、營養保健品、護膚品等精深加工產品之外,其加工剩餘物還可以提煉茶皂素和製作飼料、肥料、洗滌清潔等,這對於帶動農村工業發展、促進農村勞動力轉移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市場升溫,條件具備
油茶主要分布在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廣東、廣西、重慶、四川、貴州、雲南、陝西等淮河、長江以南的14個省(區、市)的低山丘陵地區,其中湖南、江西兩省分布最多,佔全國油茶林總面積的2/3。全國每年生產油茶籽106萬噸,生產加工茶油27.7萬噸。
然而,5000萬畝與建國以來最多時油茶麵積達到6000多萬畝相比,不升反降,油茶產業始終無法發展壯大。國家林業局相關調查認為,制約油茶產業發展的主要原因:一是認識不到位。長期以來,由於油茶具有明顯的區域性種植特點,盡管種植規模大,但產量低,在全國油料產品中所佔比重很小,依存度低。二是資金投入不足,生產基礎落後。油茶新品種造林和老林更新改造的前期一次性投入較大,一般農戶無力承受。三是產業政策扶持力度不夠。近些年,部分地區雖然出台了一些鼓勵發展油茶的扶持政策,推動了當地油茶產業發展,但由於財力所限力度不夠,油茶發展步伐緩慢。四是品種老化混雜,經營粗放,科技含量低。現有油茶林相當一部分是建國前種植的,長期以來主要靠「人種天養」,沒有重視優良高產油茶品種的推廣應用、采穗圃的認定和建立,致使單位面積產量低。油茶大省湖南使用良種更新造林的高產油茶林面積為168萬畝,僅佔全省油茶麵積的8%左右,其他省區油茶良種應用率更低。
2000年以來,隨著我國食用油市場供給矛盾的加劇,油茶產品市場逐漸升溫,特別是油茶無性系品種高產特性逐步為社會所認識,全國陸續建立了一批無性系(品種)采穗圃基地。據統計,湖南、江西、廣西等9個省(區)已建有油茶采穗圃基地71處,可年產油茶良種苗木(穗條)0.61億株。目前,中國林科院和湖南、江西、廣西等林業科學研究部門已選育出100多個優良無性系品種,這些良種的測產每畝在35—50公斤,部分優良品種已經應用於生產實踐。
全國14個油茶主產區現有油茶加工企業近1700家,具備年產茶油110多萬噸的生產能力,加工能力在500噸以上的企業達178家,具有精煉能力的企業達到200多家,油茶加工業已形成一定規模,具備一定基礎。油茶副產品綜合開發利用技術進一步成熟,其產品加工工藝和技術日趨成熟。油茶籽利用程度接近100%,資源利用水平較高。
對此,國家林業局相關專家說,目前發展油茶已經具備了非常好的條件。一是茶油市場好,供不應求的賣方市場和逐步提高的價格空間對發展油茶產生強大拉力;二是茶油加工能力迅速擴張,各地新建了一批油茶精深加工企業,茶油的加工能力接近原料供應量的3倍;三是經過油茶科研幾代人的不懈努力,成功選育出了一大批高產穩產油茶良種,基本可以滿足油茶發展對良種資源的需要,集約化系列栽培技術都已成型過關;四是近幾年各地發展油茶的勢頭很猛,許多省份提出了具體的規劃和發展意見,出台了一些優惠政策。尤其是去年《國務院辦公廳關於促進油料生產發展的意見》頒發以後,各地大力發展油茶的積極性更加高漲。國家林業局對發展油茶高度重視,近幾年來相繼出台了《關於發展油茶產業的意見》、《關於加強林業「菜籃子」工作的通知》等文件,特別是在2008年工作部署當中,把油茶低改確定為重點工作之一擺上重要議事日程。
這位專家指出,根據油茶適生地區的土地資源現狀,通過大力推廣應用油茶新品種、新技術,對現有油茶林進行撫育、更新和改造,或在宜林荒山荒地新造高產油茶林,對於重振油茶產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10年可望做強油茶產業
根據當前我國農村經濟發展的新形勢,國家林業局提出,要用10年左右時間,做大做強油茶產業,通過對現有低產油茶林改造,以及在宜林荒山荒地營造高產油茶林,重點加快油茶豐產林基地建設,使油茶產業有一個大的、歷史性的發展。
初步設想,在現有油茶林中,先期對立地條件較好、經營管理不善的約2000萬畝進行撫育改造;對品種退化嚴重的約1000萬畝進行重造;其餘約2000萬畝,積極創造條件,分期分批進行改造。此外,再利用宜林荒山荒地建立約1000萬畝新的基地。最終使我國油茶種植面積達到6000萬畝以上,進入盛果期後年產茶油總量達到300萬噸以上。
當前的工作重點和採取的措施一是抓緊編制全國油茶產業發展規劃,安排專項資金,支持油茶發展。專項資金主要用於新造林和低產林改造補助、良種繁育基地建設、新品種推廣示範以及實用技術培訓等。二是對從事油茶產業發展的農戶和生產大縣,研究制定類似國家對大豆、油菜等油料作物所給予的補貼政策和獎勵政策,調動廣大農民和主產區的積極性。同時,結合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廣泛吸引社會資金投入油茶產業發展。三是建設良種采穗圃和苗木繁育基地,制定年度苗木生產計劃,保障種苗供應,同時加強種苗監管,杜絕非良種壯苗上山造林,確保工程建設從高起點上發展。四是重點扶持建立一批油茶科技示範基地,加快油茶新品種和新技術的推廣應用,發揮示範帶動作用,推進油茶產業標准化、規模化、集約化發展。五是落實國家相關政策,制定必要措施,引導企業參與油茶基地建設,建立「企業+基地+農戶」的經營模式,以點帶面,促進產業化經營。
--------------------------------------------------------------------------------
油茶全身都是寶
油茶(Camelliaoleifera)又叫茶子樹,泛指山茶科山茶屬植物中種子油脂含量較高且具有經濟栽培價值的植物總稱。
油茶的主產品是茶油。根據上海植物分析所檢測及《中國油脂植物》公布的數據,茶油的不飽和脂肪酸含量高達90%,遠遠高於菜油、花生油和豆油,比被譽為「液體黃金」的橄欖油還高出7個百分點,維生素E的含量也比橄欖油高出一倍,並且還含有橄欖油所沒有的特定生理活性物質山茶甙,具有極高的營養價值。長期食用對於高血壓、心臟病、動脈粥樣硬化、高血脂等心腦血管疾病具有很好的醫療保健作用。聯合國糧農組織已將茶油作為重點推廣的健康型高級食用植物油。
除生產茶油外,油茶還具有很高的綜合利用價值,茶枯餅、茶皂素、茶籽殼及生產茶油的剩餘物,可廣泛用在日用化工、制染、造紙、化學纖維、紡織、農葯等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