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國產車百花齊放,卻在國際市場上連韓國現代都打不過,原因是什麼
國產車百花齊放,卻在國際市場上連韓國現代都打不過,原因有以下這些:
一,就是國際市場的開發以及用戶的熟悉度上,國產車大大落後國際品牌。歐美的車企,都有上百年的研發推廣歷史,像賓士這樣的汽車,都已經創辦120多年了,他們早已打開了國際市場,消費者先入為主的觀念認為這些老品牌汽車更好,事實上也確實如此。
所以說,國產車想要打開國際市場,關鍵還是要提高技術 ,提高自主創新水平;然後提高設計水準,只要好看技術差點都有人喜歡;然後就是提高國產車的質量,不要再出現拉著橫幅維權的事件。這樣國產車才能在國際上與賓士寶馬豐田那些老品牌拼個高矮胖瘦!
Ⅱ 中國汽車進入美國怎麼這么難
幾乎是同一時間,廣汽集團向美國經銷商推銷其商業模式。不過,2019年廣汽集團便暫停其美國業務,理由是中美貿易關系緊張。
今年5月,由於眾泰汽車的財務問題,HAAH已暫停進口眾泰汽車。
黑爾表示,藉助奇瑞汽車打造Vantas品牌,有助於在消費者心目中樹立美國生產的印象,這是區別於中國其他同行的方式。「這是一個美國品牌,由美國人組裝,使用的是來自世界各地的零部件。因此,我們認為它是美國的。」他說。
由於眾泰汽車銷售擱淺,經銷商遭受挫折,作為補償,HAAH向簽署了眾泰專營權的經銷商提供一個Vantas專營權,無需額外支付費用。而且,繼Vantas之後,HAAH還會有第二個中國品牌,但目前還沒有透露品牌名字。
俄克拉荷馬市經銷商巴蒂森(LarryBattison)表示,相對於眾泰經銷權,他更青睞於Vantas經銷權,因為它與美國有淵源。「我們對在美國生產汽車感到興奮。」他說。
巴蒂森是Battison本田在俄克拉荷馬城的經銷商負責人,他對HAAH的商業模式和領導團隊印象深刻。「這些高管有相當扎實的背景知識。他們有足夠的底氣。」
另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經銷商表示,他還在考慮是否與HAAH續約,他雖然有足夠的場地來運營這個品牌的汽車,但他不想支付天價來建立一個既有的品牌。
他寧願與一家電動汽車生產商簽約,而不是Vantas生產的汽油動力車。他補充說,不管怎樣,這都是在擲骰子。
Vantas會不會成為第一家成功打入美國市場的中國汽車製造商還未可知。除此之外,還有其他中國汽車製造商在伺機而動。
「他們要麼在低端燃油汽車領域尋求優勢,要麼在高端電動車、自動駕駛汽車和聯網汽車領域尋找空間,或者低價,或者瞄準下一代技術。」鄧恩表示。
在Brauer看來,進入美國市場只是時間問題。他說:「在將來的某個時間點,一定會有一家中國汽車製造商以中國品牌出現在美國土地上。但在那之前,你會看到更多合作模式,共同引進中國車型,這些車型也許有一個中文名字,也許連中文名字都沒有。」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Ⅲ 為什麼中國的汽車品牌不能在世界上做大做強呢
為什麼中國的汽車品牌不能在世界上做大做強,原因很簡單國家扼殺,我上次看了段采訪吉利集團李書福,他說,他們公司完全有能力造和寶馬和賓士一樣的車,但是國家不允許造!因為任何一家外國汽車進入中國市場,中國政府就要參與股份,現在本國的汽車企業要造,也就侵犯了國家利益,吉利是中國的兒子,中國是父親,哪個父親不是希望兒子望子成龍啊,哪有限制兒子發展的道理!以前總以為中國人沒用,就知道造低端車,看了那次采訪後,終於明白,國人有能力造,是國家不允許,想想也是,我們中國人都能把太空梭送上天,一輛寶馬怎麼會造不出來呢?
Ⅳ 為什麼規模經濟是中國汽車產業進入國際市場的主要障礙
上規模的企業可以有效降低成本,增強競爭力。汽車行業對規模的要求最高。縱觀世界汽車巨頭,基本在全世界都建有零件工廠或供應商,為的就是求最低成本。中國企業規模不夠大,無法有效壓低成本,所以競爭力不足。
樓上說得對,只是之一,最重要的是技術不過關。
Ⅳ 大眾在中國銷量年年第一,為何在美國銷量前十名都進不了
網上流傳著一句諺語:中國的大眾,世界的豐田。這句話意味著大眾是中國最暢銷的汽車品牌,但相比之下,豐田是世界上認可度最高的品牌。2018年,大眾汽車售出900多萬輛汽車,其中400多萬輛在中國銷售。豐田全年也售出了約900萬輛,但在中國僅售出了200萬輛。中國是大眾最大的海外市場。如果中國市場失去,大眾品牌將直接失去與豐田競爭的能力。
今天,豐田特別關注安全。新TNGA框架下的所有車型都標配了7個以上的安全氣囊和豐田TSS主動安全配置。安全性已經完全超過了公眾。
Ⅵ 為什麼國產車打不出國際市場
因為中國質量不好,全世界都知道,車主要是要保護人的安全,質量不好的,就算打出國際市場,你覺得會有人買嗎??就那寶馬來說。有國廠的,但是它能和德國廠的比嗎??
Ⅶ 為什麼說國產車比不上進口
1、不注重品牌LOGO的設計和品牌形象的培育
2、缺乏像華為這樣的工匠精神
3.、4S店服務意識不足
4、沒有核心零部件技術
經過了這么多年的發展,我覺得國產車還是有一些問題的,第一個要講的就是發動機的問題,其實很多國產車的發動機到現今為止依然使用來自東安三菱的4A91發動機,這台發動機可謂是給我們的國產車立下了汗馬功勞。雖然說現在有很多自主品牌的車型,比如說吉利或者是長城,研發出了屬於自己自主設計的發動機,但是拆開內部結構你依然還是能夠發現三菱發動機的影子。雖然說如今國產的發動機相比於合資品牌發動機的噪音和震動震動並沒有太大的區別,但是國產發動機的油耗的表現就差太遠了,比如說吉利的那一台1.8t的渦輪增壓發動機,很多網友都說它的市區油耗可以輕松的達到15升左右,這對於合資發動機來說是很難以忍受的,一般來說2.0t的發動機,即使是比較高性能版本的寶馬520的2.0t發動機,它的油耗基本上也都可以維持在10升左右,這也顯示出了國產發動機和合資品牌發動機的差別。
國產車的底盤質感相比合資車我覺得還是有比較大的差距的,在很多合資車裡面即使不放置吸音棉或者是隔音棉的材料它的行駛噪音表現依然是要比那些堆砌了很多隔音材料的國產車要好一些。特別是在經過一些起伏比較大的路面,或者是一些非鋪裝路面的時候,這種感受是十分明顯的。
Ⅷ 為什麼國產車很難進入香港市場
還有,與內地4S店授權銷售汽車的方式有所不同,香港採用的是品牌獨家代理的模式,也就是一個品牌只有一個地方銷售,同時,汽車的銷售和保養也是分開的,而香港這樣的地方,也不可能擁有重工業,所以,代理商早期就已經選擇從國外進口的方式,至於內地生產的合資車,自然不會重新再考慮選擇。
Ⅸ 中國的轎車生產很難進入國際市場這句話有語病嗎
有,應該改為中國生產的的轎車很難進入國際市場。
Ⅹ 為什麼國際賽事上看不到國產車
近30年來,中國的賽車運動不斷發展,但每個人似乎都有一個疑問:為什麼國內汽車製造商很少出現在國際舞台上?事實上,不,我們可以在達喀爾看到長城,,我們可以在wtcr看到linker,我們可以在2019年的世界汽車運動會上看到一個新面孔——名爵。
十多年後,中國已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汽車市場。在日益增長的汽車文化背景下,能夠駕駛和乘坐汽車並不是對汽車的唯一需求。樂趣和個性是我們想要的。除了讓中國車手和品牌登上國際比賽的領獎台之外,它更有可能讓你看到中國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