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國際知識 > 國際話語權有哪些

國際話語權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2-06-19 21:17:49

A.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如何實現中國國際話語權的提升

提升國際話語權,得有一批有魄力的外交人員,他們必須有敏銳的判斷力、敢於挑戰的戰鬥力,這些是我們缺乏的。
現階段(2020前後),我們總在埋怨國際媒體的誤導,其實是我們的人不作為、無能。
我們可以採取一些措施,改變我們的國際話語權喪失。西方吹噓自己是「歷史的終結」,滑稽可笑!我們在這里與西方議論長短,毫無意義,如張維為那樣。
我們可以就西方(美國)所作所為,在世界合法的舞台鼓動一種力量,起訴或張揚。
1、鼓動阿富汗、伊拉克被虐殺的平民在國際法庭起訴美國,沒結果,也惡心一些它們;
2、鼓動伊朗對以色列、美國刺殺蘇萊曼尼,起訴它們國家恐怖行為;
3、伊拉克起訴布希以所謂化學武器理由侵略伊拉克;
4、以美國軍艦侵犯領海,起訴美國;
……
所有的這些行為,別太在乎結果,甚至可以在美國國內鼓動一些侵權起訴,像台島對馬英Ⅸ那樣,讓它們疲於應付。

B. 韓國經濟比俄羅斯強得多,為什麼在國際上沒話語權

目前國際上的話語權大體上是按陣營和場合來來劃分。
1、在經濟這個場合中,美國是最有話語權的,在此之下,法德的話語權通過主導歐盟陣營來實現,中俄通過主導金磚五國來實現,除此之外還有東盟和海灣聯盟。韓國所在的東亞並無經濟上的聯盟,並且韓國在東亞被中國和日本壓制,所以韓國在經濟上缺乏來自陣營的聲音和支持,其自身經濟體量和各經濟陣營相比也偏小,故雖經濟上超過俄羅斯,但在經濟范圍內的話語權卻比俄羅斯弱很多。
2、在軍事上的話語權:俄羅斯是核大國,並且具有在世界范圍內採取軍事行動的能力,而韓國幾乎所有的軍事力量都被用於防禦朝鮮,國家防務還得依靠駐韓美軍。一個是可以直接和美國叫板的國家,韓國連幫美國助拳的能力都沒有,發生戰事還得依靠美國帶一票小弟來救援,連國防都不能自主怎麼可能有軍事話語權?
3、政治上,俄羅斯是安理會五常,其下有一票前獨聯體國家給予其政治支持,同時還通過上海合作組織和中國、中亞五國等一大票亞洲國家在政治上有緊密的聯系。相比之下,韓國長期是中國漢文化圈內的藩屬,獨立後與周邊的中俄朝日都關系緊張,在政治上孤立無援,又如何與人比較話語權?
綜上,一個國家的話語權,不僅僅看國家單獨的實力,更要看國家所在陣營的實力以及該國在該陣營中是主導還是從屬地位。一個較弱的國家如果在一個較大的聯盟中處於一個主導地位,其話語權就比實際的大。例如梵蒂岡在天主教陣營的話語權就比其國家實力大很多。

C. 國際話語權的介紹

國際話語權是指以國家利益為核心、就國家事務和相關國際事務發表意見的權利。它體現了知情權、表達權和參與權的綜合運用。

D. 在國際上最有話語權的,小國家有哪些

以色列。。。

E. 中國應該如何在國際社會中贏得更多的話語權

所謂國際話語權主要指的是,在國際舞台上,就國內外重大事件表達觀點、闡釋意見、陳述主張的權利,它是一個國家信息傳播力、文化影響力、輿論引導力、政治參與力的集中體現,也是其擁有軟實力的重要標志。國際話語權和國家利益密切相關,一個國家擁有了國際話語權會有利於維護國家利益,有助於贏得國際社會的了解、認同和支持,對提升國際影響力具有重要意義。因此,積極參加國際話語權的競爭,更好地向世界傳播中國的聲音是我國新聞媒體,特別是對外傳播媒體和國際傳播媒體責無旁貸的使命和任務。當前要參與世界范圍內的國際話語權競爭,對我國新聞媒體可以說是機遇和挑戰並存。一方面我國綜合國力增強,國際地位提高,中央把國際傳播能力建設提升到了戰略高度,給予空前的重視,這就為我國新聞媒體爭奪國際話語權提供了一定的物質保障和有效的政府支持。另一方面,當下國際輿論的主導權仍掌握在少數西方媒體手中,「西強我弱」仍然是國際傳播格局的基本特點。
面對這一形勢,我國新聞媒體的國際話語權爭奪面臨著嚴峻挑戰。因此,要想在爭奪國際話語權的競爭中贏得主動,取得實效,就需要我們總結以往的經驗教訓,不斷開拓新的對外傳播局面,取得對外傳播的新進展。為此:
首先,要重視突發事件報道。爭奪國際話語權是一項復雜而艱巨的任務,以我國媒體目前的實力,全面跟進,四面出擊不太現實,因此選准突破口十分重要。突發事件報道既有利於增強我國新聞媒體的競爭力和國際影響力,也有利於維護我國的國家形象。突發事件報道一向是國際主流媒體爭奪的重點,也是西方媒體誤解甚至歪曲中國形象最嚴重的領域,因此,可以把它作為我國新聞媒體爭奪國際話語權的突破口。要做好國際突發事件報道,一方面要千方百計地爭取時效,贏得首發,以先聲奪人,搶占信息和輿論傳播的制高點;另一方面還需注意對事件做多層面、多角度、全方位的報道,做到真實、准確、全面、充分,不存盲點和疑點,要讓受眾真正了解實情,明白真相。近年來,中新社在處理突發事件報道中反映敏捷迅速,報道及時充分,受到社會的好評。例如在2009年新疆烏魯木齊「7•5」事件中,中新社創造了中國媒體第一篇對外圖片報道,第一篇對外中文報道等「多個第一」,對事件進行了全程跟蹤報道,首發稿件被境外媒體廣泛採用,產生了很好的傳播效果。
其次,要強化受眾意識。所謂受眾意識,就是在報道新聞時要充分考慮受眾的興趣需要、接受心理和收受習慣,充分滿足受眾的新聞與信息需求。強化受眾意識在對外傳播中至關重要,如果不考慮海外受眾的接受心理和興趣需要,不回應海外受眾的關切和疑慮,對外報道就成了自說自話,無法為海外受眾所接受,這樣爭奪話語權也就無從談起。因此,新聞媒體在對外報道中要准確把握海外受眾的心理需求,善於把我們報道的內容和海外受眾想要了解的東西緊密結合起來。凡是海外受眾感興趣並於我有利的議題都需高度關注並積極報道,同時要不斷向廣度和深度開掘,要盡可能滿足海外受眾的需求,真正使我們的對外傳播讓海外受眾感覺有趣、有益、有用,願意看、能理解、可接受。
再次,要重視改進文風。以往我國一些新聞媒體的對外傳播往往說教內容多,宣傳腔重,其主要表現為程式化的內容多,人情味的東西少;抽象的表述多,具體的細節少;空洞的言論多,生動的事例少;枯燥的數字多,鮮活的事物少。中新社在文風建設方面幾十年來積累了很好的經驗,作為一家主要面向海華僑華人和關注中國的國外朋友的通訊社,其報道十分注重語言清新活潑,不拘一格,文章形式多樣,短小精悍,而且體現出濃厚的人情味和生活氣息,形成了獨特的語言風格,贏得了良好的傳播效果。正如剛才何主任講話當中總結的「官話民說,硬話軟說」,確實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回顧我國對外傳播所走過的路程,在總結經驗的同時要看到不足和依然存在的問題,例如報道內容還不夠全面客觀,報道視角還是多以「我」為中心,報道語言還不夠生動活潑。我國新聞媒體要取得更多的國際話語權,要在國際新聞信息輿論傳播的格局中佔有一席之地,要想贏得競爭優勢,而且能夠形成一定的影響力,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還要付出艱苦的努力。

F. 聯合國五常國家是哪五個

成員國: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俄羅斯聯邦(俄羅斯)、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英國)和法蘭西第五共和國(法國)、美利堅合眾國(美國)。根據《聯合國憲章》的宗旨及原則,安理會負有維持國際和平與安全的責任,是唯一有權採取強制行動的聯合國機構,其中五大國有安理會否決權。

1945年6月26日,舊金山制憲會議圓滿結束,《聯合國憲章》正式簽署。憲章第23條明確規定:安理會的五個常任理事國為:美、俄、中、英、法。五大常任理事國的地位從此被正式確立。

(6)國際話語權有哪些擴展閱讀

成為常任理事國,不僅需得到所有聯合國會員國中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數票,且現任的所有常任理事國的贊成票亦是必要條件。

自聯合國成立以來,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在維護世界和平、解決地區沖突方面發揮了巨大作用。截止到2002年,安理會總共批准執行了約55項維持和平行動,有力阻止和減緩了地區沖突的發展和擴大。

G. 國際話語權的擴大中國國際話語權的途徑

第一,增強中國對外傳媒力度,支持海外華人話語
當今世界公眾媒體仍然是國際關系發展中極為流行的公開而重要的信息通道,而中國在爭取國際公眾媒介的話語權上面臨著嚴重挑戰。在如何增強中國對外傳媒力度的問題上,除涉及到硬性因素之外令人更為迫切關注的是軟性因素。中國對外傳媒要充分了解自己的「話語對象」,避免以「套話」、「空話」或「官話」來爭取中國在國際事務中的話語權。2008年12月,胡錦濤總書記在紀念改革開放30周年的大會上以平民化的語言提出「不折騰」一說,引起國際社會媒體的熱烈反響和叫好,這應成為公眾傳媒用語的楷模。同時,還要注重「話語的施行者」(或傳播者)中的非官方組織或群體就與中國相關的國際性事件的反應。民間意願的表達往往也是一種重要的話語權的表現,而且其作用不可忽視,如2008年美國總統布希堅持出席北京奧運會開幕式的一個主要原因還在於美國不想讓「中國老百姓反感」。因此,中國的和諧社會「以人為本」的理念在這個領域里會有很多的發揮空間。
爭取更多的國際話語權也離不開海外華人話語的有力支持,中國應加大力度對他們提供切實和有效的支持。海外華人及其媒體的話語與中國官方、在中國的非官方組織和群體相比具有不同凡響的作用。2008年對全球華人來說,是與祖國貼得更近的、有特別意義的一年。為聲援北京奧運會和抗議「藏獨」勢力,海外華人積極詮釋並維護中國的國際話語權。此外,遍布世界各地的華語媒體尚有很大的發展空間。而上述這些事實為中國拓寬話語平台提供了大有作為的機會。
海外華人爭取中國話語權的有利條件包括:一是中華文化早已成為共同認可的凝聚力,這是全世界華人的文化血脈、精神之河和立身之本;二是當前的全球化浪潮使中國快速地。跳躍式地向世界大國的目標靠近,中國在政治、軍事、經濟上的實力首先或更多的是表現為中華文化理念的延伸和充分張揚。世界關注中國,中國需要世界理解。在這種環境下,世界華人發出的話語,不僅是在弘揚祖國的中華文化,而且更重要的還在於展示理性中國、責任中國的形象。中國應從多方面、多形式和多渠道運用並發揮海外華人在爭奪中國的國際話語權方面的影響與作用。
第二,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拓展國際話語權的話語平台
要把「以人為本」的理念體現在中國對外關系的具體實踐上,開辟和建設以「和諧世界」為特色的國際話語平台來增強中國在國際事務問題上的話語權。以人為本的理念是對西方人本主義思想的借鑒和批判吸收,以人為本思想與西方的人本主義在肯定人的力量、弘揚人的價值上有相同性,同時兩者都認為相對經濟社會發展來說,人是目的。當中國把「人」字放大到足夠大時,西方大多數普通民眾就開始理解中國,接受中國。2008年的四川救災是一個典型例子。在救災過程中,「以人為本」成為了從中國政府到普通百姓的行為准則,從而贏得了世界民眾的普遍贊譽。因此,中國在國際話語權的話語平台方面,除了走「官方渠道」(國家間政府)外,還要特別注意「民意渠道」(中國外部和內部的民意力量)。
具體來說,一是多做和盡可能做好有關國家的議會(包括議員)工作,如西方國家的議會不僅在制約政府的決策方面,而且還在社會的民意動向方面有著相當重要的作用。二是加強中國非政府組織與國際非政府組織之間的接觸和溝通,如環保、節能、慈善事業、鄉村教育和衛生、弱勢群體等社會問題都是這類組織所高度關注的,通過彼此交流提升國家形象並擴大國際話語權。三是進一步發揮中國的公眾外交應有的作用。「公眾外交」(public diplomacy)主要是通過非政府組織和公眾輿論間接進行,但其行為主體仍然是政府。隨著中國經濟實力和綜合國力的不斷增長,近幾年來中國政府對公眾外交明顯重視,如從2004年開始,中國開始在海外設立孔子學院,現在已遍及66個國家和地區,共有227所;2008年10月,中國政府決定,外國記者來華采訪不必由中國國內單位接待並陪同,外國記者赴「開放地區」采訪,無需向地方外事部門申請。這些都推動了公眾外交的發展。四是要重視來自中國內部的民意力量的作用。有事實表明,越來越多的中國人開始自發地關注中國的國際話語權,如在2008年「拉薩事件」發生後的一段時期里,中國民間對西方的一些帶有偏見和成見的媒體報道所做出的強烈反應,體現了中國民間國際話語權意識的啟蒙。這意味著中國民間正在意識到,全球化時代的主權觀念已經遠非物質邊疆那麼簡單,而在捍衛國家利益的過程中,中國人擁有自己的發言權。這種從民間開始的話語權啟蒙,對中國的國際關系發展將輔以強大的推動力。
在如何開拓話語平台的問題上,中國要突破傳統的思維方式,更多地關注非官方的民間管道的重要作用。不可否認的事實是,中國在爭取國際公眾媒介的話語權上正面臨著嚴重挑戰。目前四大西方主流通訊社美聯社、合眾國際、路透社、法新社每天發出的新聞量占據了整個世界新聞發稿量的4/5。傳播於世界各地的新聞,90%以上是由美國等西方國家壟斷。西方50家媒體跨國公司占據了世界95%的傳媒市場。美國控制了全球75%的電視節目的生產和製作,許多發展中國家的電視節目有60%-80%的欄目內容來自美國。西方發達國家主導世界新聞輿論和控制世界傳媒市場,從而形成了這一平台的話語霸權。其結果可能是,世界最終只能聽到西方發達國家的聲音。現在,越來越多的發展中國家正逐漸地發現自己被封閉在由西方發達國家所創設的「國際化話語」的圍牆中。
世界只有一種話語是很危險的,然而在全球化的浪潮里以話語多元化為基礎的公眾媒體格局的改變不能寄希望於西方國家「善意」的讓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發表的一份有關國際傳播領域問題的重要報告認為,高度的獨占和集中是為了維護壟斷資本的利益、意識形態和世界統治權力,而在這一信息的單向流動過程中深受其害的往往是發展中國家。」這份報告主張國際社會應建立世界信息傳播新秩序以實現話語多樣化和公平的話語權。中國發表的一份有關對信息時代的國家進行分類的研究報告認為,目前的世界格局是一個「信息霸權國家」,十幾個「信息主權國家」和大多數「信息殖民地國家」的非正常關系。事實告訴我們,中國只能靠自己去爭取更多的話語權,以讓世界聽懂其在國際舞台上可能有與西方國家不同的話語。
第三,維護國家的核心利益,展示責任中國的大國風范
中國是全球第四大經濟體和貿易大國,也是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並在國際社會開始扮演重要角色。中國希望在國際事務上擁有更多話語權,是順理成章的。隨著中國以經濟力量為主的綜合國力愈加強大,其話語權也必將得到不斷擴展。與此同時,中國必然也會面臨主要是來自一些西方國家的對自己的和平崛起所進行的「骨頭挑刺」或「百般挑剔」,而這些沖突表明了「整個世界都會歡迎中國的崛起」的想法實在是無異於天真。 身處這種國際環境,中國一方面要以繼續維護國家核心利益為原則進行堅定而有力的反擊,另一方面也要注重展示責任中國的大國風范和形象。
改革開放三十年表明了中國通過以維護國家核心利益為原則與外部世界整合而和平崛起,在這個過程中,中國不僅努力向外部世界學習,而且對外部世界對自己的反應也非常敏感和在意。從高層領導到普通百姓,一直在關注外部世界尤其是西方世界如何評介中國。這種積極態度不僅反映了中國人的好學精神,更重要的還表明中國的改革和建設不再是閉門造車。也正是因為內部的發展一開始就具有了國際內容,中國的和平崛起引來外部世界的一些苛刻非議甚至嚴重偏見也就是自然的。但需要指出的是,有些情緒化反應會有損責任中國的大國風范的國際形象,不利於爭取中國的國際話語權。如每逢出現某些西方勢力的不友好行為和小動作,中國通常的情況是必有反應。當然,對事關國家利益的事情中國必須要有力還擊。但如果對西方的每一種觀點都要做出回應,這不僅顯得中國沒有包容性,而且在客觀上也會導致負面的效果。中國作為一個責任大國而每每對西方少數人的詆毀做出反應,其效果會在西方成就了「敵人」的同時,也為西方媒體進一步詆毀中國提供了新的素材。隨著全球化進程的加快,中國也正在加速融人世界,而展示責任中國的大國風范也就顯得越來越重要的邊緣地帶進入了中心地帶,在國際事務上的影響力日益提高,特別是中國已成為一個重要的國際經濟體,沒有中國的參與,很多重大的國際問題難以得到解決。

H. 為什麼國際話語權在西歐 美國手裡 在美國我還能接受 可是歐洲一些國家綜合國力比起中國印度巴西弱很多

別的不說,英國綜合國力就不會差很多。2007年社科院報告,英國綜合國力世界第二。你數數世界上的大傳媒,除了美國,就是英國的bbc。加拿大,澳大利亞,印度的國家元首名義上都是英國女王。至於軍事實力,英國有能力派出特混艦隊打贏一場海外的局部戰爭,軍事力量全球部署,23個國家駐軍,擁有自己為核心的海外組織。英國皇家海軍實力全球第二,兩艘巨型航母馬上服役。至於法國,直到現在依然是擁有海外領地最廣泛的國家。而且歐洲有自己的組織,有自己共通的文化圈,巴西土耳其一隻都是想加入歐洲文化圈,而不是對抗,印度也是如此。樓主你說的是GDP,不是綜合國力。1913年,中國佔世界GDP總量跟現在差不多,1840年,中國gdp總量比英國高幾十倍,不是照樣沒有話語權么?中國現在僅僅是量變,用人力資本積累成的經濟,還需要質變來過渡成綜合國力,

I. 「話語權」怎麼翻譯成英文

「話語權」翻譯成英語:

right of speech; speaking right;utterance right ;discourseright/power;right/power of speech

1. 相關短語翻譯:

國際話語權, international right of speech;

制度性話語權, say over international regimes;

代表性和話語權, the representation and voice;

話語權力, discourse power;Power of Discourse;

文化話語權力, right of culture diction;

話語權威, discourse authority;

權力話語 ,power discourse;discourse;discourse of power;

話語霸權, Discourse Hegemony;Discursive hegemony;verbal hegemony

男權話語 ,male power words;

2. right of speech; speaking right;強調「發言權」;

speech,/spiːtʃ/ ;n. 演說,發言,談話;說話的能力;說話方式;口語,言語;

right, /raɪt/ ;n. 正當,公正;正當的要求,權利;版權,發行權;

例句:

每個人都有說話的權利。

Everyone has the right of speech.

在這種情況下,他們便用解釋經典的方式,獲得自己的話語權利。

Assuch, ofclassics.

充分發揮自己的話語權。

Give full play to their speaking right.

3.utterance right(引用:從話語權失衡看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之完善)話語權力;比較正式;

utterance ,/ˈʌtərəns/;n. 表達;說話;說話方式;

right, /raɪt/ ;n. 正當,公正;正當的要求,權利;版權,發行權;

Utterancerightis a kind of democraticright, whileutterancepower is a kind of state power manifestated in influence.

話語權利是一項民主權利,話語權力則是以影響力為表現形式的國家權力。

4. discourseright;right/power of discourse;話語權;

discourse,/ˈdɪskɔːs/ ;

n. 演講,論述;談話,交流;話語,語篇; v. 高談闊論,論述;交談;

right, /raɪt/ ;n. 正當,公正;正當的要求,權利;版權,發行權;

例句:

and

theoreticaldimension.

無論是在實踐層面,還是在理論層面,寬容意識與權利話語都存在著一定的關聯性。

Reunifying is necessary.

讓權利話語重新與寬容意識保持內在的一致性是有必要的。

The issueinvolved intherightdiscourse.

這個問題涉及到正確的話語權。

閱讀全文

與國際話語權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73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48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33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71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411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86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18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78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42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46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69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70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81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91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24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86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210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40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69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