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長度的國際單位是多少
長度單位其國際單位是「米」(符號「m」),常用單位有毫米(mm)、厘米(cm)、分米(dm)、千米(km)、米(m)、微米(μm)、納米(nm)等等。
1960年第十一屆國際計量大會:米的長度等於氪-86原子的2P10和5d1能級之間躍遷的輻射在真空中波長的1650763.73倍 。
通常,「米」一般的定義為:光在真空中於1/299792458 s的時間間隔內所經歷路程的長度。我國採用的長度單位與國際單位制是一致的,即以「米」作為我國法定的長度計量單位。
國際常用長度單位有哪些:中國傳統的長度單位有理、丈、尺、寸、尋、仞、扶、咫、跬、步、常、矢、筵、幾、軌、雉、毫、厘、分,等。
其基本換算關系如下:
1丈=10尺,1尺=10寸,1寸=10分;1分=10厘。
1丈≈3.33米,1尺≈3.33分米;1寸≈3.33厘米。
1千米(km)=1000米,1米(m)=100厘米;1厘米(cm)=10毫米。
1里=150丈=500米,2里=1公里(1000米)。
2. 長度的國際單位是
國際單位制中,長度的標准單位是「米」,用符號「m」表示。
其他的長度單位還有兆米(Mm)、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絲米(dmm)、忽米(cmm)、微米(μm)、納米(nm)、皮米(pm)、飛米(fm)、阿米(am)等。
3. 長度單位有哪些用字母怎麼表示
常用的長度單位有:公里{千米} (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納米(nm)、皮米(pm)、飛米(fm)。
(1)公里
公里又稱千米,是個長度單位,縮寫為「km」,通常用於衡量兩地之間的距離。其常用換算關系如下:1千米(公里)= 1,000米(公尺)= 100,000厘米(公分) = 1,000,000毫米(公釐);1.61公里= 1英里。
(2)米
國際單位制的長度單位「米」(meter,metre)起源於法國。1790年5月由法國科學家組成的特別委員會,建議以通過巴黎的地球子午線全長的四千萬分之一作為長度單位 — 米,1791年獲法國國會批准。
(3)分米
分米(decimeter或dm)是長度的公制單位之一,1分米相當於1米的十分之一。其常用換算關系如下:1分米 = 0.0001千米(km) = 0.1米(m) =10厘米(cm) = 100毫米(mm)。
(4)厘米
厘米,長度單位;英文:centimetre(s),簡寫(符號)為:cm。有關厘米的單位轉換如下:1厘米 = 10毫米 = 0.1分米 = 0.01米 = 0.00001千米。
(5)毫米
毫米,又稱公釐(或公釐),是長度單位和降雨量單位,符號㎜。1毫米相當於1米的一千分之一(此即為「毫」的字義)。進制關系如下:1毫米=0.1厘米=0.01分米=0.001米=0.000001千米。
4. 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都是什麼單位
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都是長度單位。
1、千米:
千米意思是指長度單位,俗稱公里,英文用km表示。1790年5月由法國科學家組成的特別委員會,建議以通過巴黎的地球子午線全長的四千萬分之一作為長度單位——米。1千米=1000米=10000分米=100000厘米。
2、米:
米是國際單位制基本長度單位,符號為m,一米等於10分米。可用來衡量長、寬、高。「米」的定義起源於法國。1米的長度最初定義為通過巴黎的子午線上從地球赤道到北極點的距離的千萬分之一,並與隨後確定了國際米原器。隨著人們對計量學認識的加深,米的長度的定義幾經修改。
3、分米:
分米是國際單位制長度單位,英文縮寫是dm。分米位於厘米和米之間。10厘米相當於1分米,10分米相當於1米。國際單位制選擇了彼此獨立的七個量作為基本量,第一個就是長度,它的基本單位名稱是米,英文縮寫是m,而分米不是國際單位。
4、厘米:
厘米是一個長度計量單位,等於一米的百分之一,英語符號即縮寫為cm.,1厘米=1/100米。1cm=10mm=0.1dm=0.01m。國際單位制選擇了彼此獨立的七個量作為基本量,第一個就是長度。它的基本單位名稱是米,符號是m,而厘米不是國際單位。
5、毫米:
毫米,又稱公釐,是長度單位和降雨量單位,英文縮寫mm。10毫米相當於1厘米,100毫米相當於1分米,1000毫米相當於1米。
5. 在國際單位制中的長度單位都有哪些
常用單位有毫米(mm)、厘米(cm)、分米(dm)、千米(km)、米(m)、微米(μm)、納米(nm)等等。
(1)米
國際單位制的長度單位「米」(meter,metre)起源於法國。1790年5月由法國科學家組成的特別委員會,建議以通過巴黎的地球子午線全長的四千萬分之一作為長度單位 — 米,1791年獲法國國會批准。
(2)分米
分米(decimeter或dm)是長度的公制單位之一,1分米相當於1米的十分之一。其常用換算關系如下:1分米 = 0.0001千米(km) = 0.1米(m) =10厘米(cm) = 100毫米(mm)。
(3)厘米
厘米,長度單位;英文:centimetre(s),簡寫(符號)為:cm。有關厘米的單位轉換如下:1厘米 = 10毫米 = 0.1分米 = 0.01米 = 0.00001千米。
(4)毫米
毫米,又稱公釐(或公釐),是長度單位和降雨量單位,符號㎜。1毫米相當於1米的一千分之一(此即為「毫」的字義)。進制關系如下:1毫米=0.1厘米=0.01分米=0.001米=0.000001千米。
(5)微米
微米是長度單位,符號 [micron],讀作[miú]。1微米相當於1米的一百萬分之一(此即為「微」的字義)。
6. 長度單位有哪些
常用單位有毫米(mm)、厘米(cm)、分米(dm)、千米(km)、米(m)、微米(μm)、納米(nm)等等。國際單位制中,長度的標准單位是「米」,用符號「m」表示。我國採用的長度單位與國際單位制是一致的,即以「米」作為我國法定的長度計量單位。
公里又稱千米,是個長度單位,縮寫為「km」,通常用於衡量兩地之間的距離。其常用換算關系如下:1千米(公里)= 1,000米(公尺)= 100,000厘米(公分) = 1,000,000毫米(公釐);1.61公里= 1英里。
常見長度單位換算:
1千米(km)= 0.621英里(mile)
1米(m)= 3.281英尺(ft)= 1.094碼(yd)
1絲米(dmm)=1忽米(cmm)=1絲=0.01毫米=0.001厘米
1厘米(cm)= 0.394英寸(in)
1厘米(cm)=10毫米(mm)
10^9納米 = 1米(m)
10^6納米 = 1毫米(mm)
10^3納米 = 1微米(μm)
1納米 = 10埃米(記為Å)
1埃米=10^-10m
7. 國際統一長度單位有哪些 盡快,謝謝
長度單位: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
面積單位:平方千米、公頃、平方米、平方分米
體積單位:立方米、立方厘米、立方毫米、升
重量單位;噸、千克、公斤
8. 長度的單位有哪些
長度單位有毫米、厘米、分米、千米、米、微米、納米。長度單位的國際單位是「米」,符號是「m」,有市裡、市丈、市尺、市寸、市分等。在英國和美國使用的長度單位一般有:英里、碼、英尺、英寸等。
長度單位中最常見的有千米(km)、米(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他們之間的換算關系為:
1千米(km)=1000米(m),1米(m)=10分米(dm)。
1千米(km)=1000米(m)=10000分米(dm)=1000 00厘米(cm)=1000 000毫米(mm)
1米(m)=10分米(dm)=100厘米(cm)=1000毫米(mm)
1分米(dm)=10厘米(cm)=100毫米(mm)
1厘米(cm)=10毫米(mm)
9. 七個國際基本計量單位是哪些
7個嚴格定義的基本單位是:長度(米)、質量(千克)、時間(秒)、電流(安培)、熱力學溫度(開爾文)、物質的量(摩爾)和發光強度(坎德拉)。
基本單位在量綱上彼此獨立,導出單位很多,都是由基本單位組合起來而構成的。輔助單位只有兩個,純系幾何單位。當然,輔助單位也可以再構成導出單位。各種物理量通過描述自然規律的方程及其定義而彼此相互聯系。
(9)長度的國際單位都有哪些擴展閱讀:
基本計量單位的構成規則
國際單位制按一貫計量單位制的原則構成,採用十進制構成其倍數和分數單位;只能通過SI詞頭構成倍數和分數的單位,其基本單位及其定義只能由國際計量大會決定,SI導出單位的專門名稱及其符號只能由國際計量大會選定。
1、兩類SI單位:在國際單位制中,7個基本單位以及按一貫性原則從基本單位導出的單位,總稱為SI單位。如牛頓、瓦特、伏特、流明等;也包括那些沒有賦予專門名稱的單位,如米每秒、焦耳每開爾文、弧度每秒等。
2、SI詞頭:當單位前加了SI詞頭後,即構成了一個新的整體。因而當有指數時,是指這個整體,並非只對未加詞頭的那個單位。例如:表達為cm³時,是指立方厘米;表達為μs⁻¹時,是指每微秒;表達為mm²/s時,是指二次方毫米每秒。
3、無量綱量的SI單位。有相當一批物理量的量綱是「1」。例如:折射率n,動摩擦因數μ,線應變ε,相對原子質量Ar,質子數Z,功率量級Lp,平面角φ。所有這類量的SI單位是兩個相同的SI單位之比。例如:折射率的SI單位是兩個速度的SI單位之比,即m·s⁻¹/(m·s⁻¹)=1;